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675364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10167.4

申请日:

2010.10.14

公开号:

CN102442391A

公开日:

2012.05.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L 3/02申请日:20101014|||公开

IPC分类号:

B62L3/02; B62L1/02

主分类号:

B62L3/02

申请人: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永新; 李炎修

地址:

中国台湾高雄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蔡胜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该电动三轮车至少包括有车架、连结摇臂、后轮框架、及后轮组,该车架设有后车架,该后车架藉由连结螺栓连接于连结摇臂,该连结摇臂藉由一枢轴螺栓与后轮框架相连结,该后轮框架连结有后轮组,其主要在于:该连结摇臂与后轮框架设有驻车构造,该驻车单元为作动单元所拉动,该驻车单元是由连结摇臂上设有导引筒,该导引筒连结有驻车导件及止挡件,该后轮框架上设有止挡座,藉由作动单元拉动驻车导件来带动止挡件,来令止挡件卡掣于止挡座而产生驻车,以防止车体停车时产生偏摆,进而可减少电动三轮车于驻车时的停车空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该电动三轮车至少包括有车架、 连结摇臂、 后轮框架及 后轮组, 该车架设有后车架, 该后车架是藉由连结螺栓连接于连结摇臂, 该连结摇臂藉由一 枢轴螺栓与后轮框架相连结, 该后轮框架连结有后轮组, 其特征在于 : 该连结摇臂与后轮框 架设有驻车单元, 该驻车单元为作动单元所拉动, 该驻车单元是由连结摇臂上设有导引筒, 该导引筒连结有驻车导件及止挡件, 该后轮框架上设有止挡座, 藉由作动单元拉动驻车导 件来带动止挡件, 以令止挡件卡掣于止挡座而产生驻车。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其特征在于 : 该作动单元包括有操作 杆及定位钮, 该驻车导件为一驻车导线, 操作杆拉动该驻车导线, 并以定位钮予以固定而产 生驻车。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其特征在于 : 该驻车单元更包含有弹 性元件及带动块, 该弹性元件是设置于导引筒内, 该带动块是设于驻车导件的末端, 且带动 块设有螺纹, 该螺纹上套设有调整螺帽。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其特征在于 : 该止挡件上设有挡块, 该 止挡座上具有凹槽, 该止挡座的凹槽可供止挡件的挡块卡掣。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其特征在于 : 该车架可令连结摇臂摆 动, 该连结摇臂以枢轴螺栓为摆动中心, 于枢轴螺栓上作左右摆动。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其特征在于 : 该连结摇臂设有限位机 构。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其特征在于 : 该限位机构是由二凸片 所构成, 该凸片具有竖直部及横挡部, 该横挡部可抵压于后轮框架上, 藉此可以限制连结摇 臂及车架的左右摆动幅度。
8: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其特征在于 : 该止挡件具有穿孔, 该穿 孔可供带动块穿设。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其特征在于 : 该止挡座是设于后轮框 架的连结孔上方, 该导引筒是位于连结摇臂的枢轴部上。
10: 如权利要求 1 或 7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其特征在于 : 该导引筒是位于二 凸片之间。

说明书


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特别是关于一种可减少电动三轮车的 制造成本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动力三轮车 1, 请参阅图 1 所示, 至少包括有包括有车架 11、 前轮 12、 座垫 13、 后轮框架 14、 后轮组 15 及一连结件 16。
     该后轮框架 14 是藉由连结件 16 枢设于车架 11 的后方, 该连结件 16 具有一枢轴 161 及弹性框体 162, 该枢轴 161 一端连接于车架 11, 另一端连接于后轮框架 14 上, 该弹性 框体 162 是介设于车架 11 与后轮框架 14 之间, 藉由该弹性框体 162 的变形量, 来令车架 11 可以以枢轴 161 为中心作左右的摆动, 该后轮框架 14 后端连结后轮组 15, 该后轮组 15 为轮 毂马达的后轮, 该车架 11 的上方设有可供驾驶人乘坐的座垫 13。
     现有的动力三轮车 1 要转弯时, 藉由设于连结件 16 的弹性框体 162 的变形量, 进 而可使车架 11 可以以枢轴 161 为中心作左右的摆动, 来消弭外侧后轮组 15 所承受的较大 离心力, 以避免动力三轮车 1 于高速回转时车辆的倾倒及重心偏摆, 所产生的行车安全上 的疑虑。 现有的动力三轮车 1 固然可藉由设置连结件 16, 来消弭外侧后轮组 15 所承受的较 大离心力。但现有的动力三轮车 1 于驻车时, 其车身亦会形成自然的向一侧边偏摆, 因此现 有的动力三轮车 1 于驻车时, 其所占的空间会比较大, 造成驻车空间受到很大的缩限。
     有鉴于现有动力三轮车 1 具有上述的缺失, 所以, 减少动力三轮车 1 于驻车时的驻 车的空间, 实为目前车辆制造业者所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欲解决之课题, 如何减少动力三轮车于驻车时的驻车的空间。
     为此, 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手段, 乃在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该电动三 轮车至少包括有车架、 连结摇臂、 后轮框架、 及后轮组, 该车架设有后车架, 该后车架藉由连 结螺栓连接于连结摇臂, 该连结摇臂藉由一枢轴螺栓与后轮框架相连结, 该后轮框架连结 有后轮组, 其主要在于 : 该连结摇臂与后轮框架设有驻车构造, 该驻车单元为作动单元所拉 动, 该驻车单元是由连结摇臂上设有导引筒, 该导引筒连结有驻车导件及止挡件, 该后轮框 架上设有止挡座, 藉由作动单元拉动驻车导件来带动止挡件, 来令止挡件卡掣于止挡座而 产生驻车, 以防止车体停车时产生偏摆, 进而可减少电动三轮车于驻车时的停车空间。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其特征在于 : 该作动单元包括有操作杆及定位钮, 该驻车导件为一驻车导线, 操作杆拉动该驻车导线, 并以定位钮予以固定而产生驻车。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其特征在于 : 该驻车单元更包含有弹性元件及带 动块, 该弹性元件是设置于导引筒内, 该带动块是设于驻车导件的末端, 且带动块设有螺 纹, 该螺纹上套设有调整螺帽。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其特征在于 : 该止挡件上设有挡块, 该止挡座上具有凹槽, 该止挡座的凹槽可供止挡件的挡块卡掣。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其特征在于 : 该车架可令连结摇臂摆动, 该连结摇 臂以枢轴螺栓为摆动中心, 于枢轴螺栓上作左右摆动。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其特征在于 : 该连结摇臂设有限位机构。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其特征在于 : 该限位机构是由二凸片所构成, 该凸 片具有竖直部及横挡部, 该横挡部可抵压于后轮框架上, 藉此可以限制连结摇臂及车架的 左右摆动幅度。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其特征在于 : 该止挡件具有穿孔, 该穿孔可供带动 块穿设。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其特征在于 : 该止挡座是设于后轮框架的连结孔 上方, 该导引筒是位于连结摇臂的枢轴部上。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其特征在于 : 该导引筒是位于二凸片之间。
     本发明之次一技术手段, 乃在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藉由连结摇臂与 后车架之间介设有后避震器, 藉此可消弭来自后轮组的震动, 以增进行车时的舒适性。
     本发明之再一技术手段, 乃在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藉由连接部是可 供后车架的枢轴孔连接用, 并以连结螺栓穿设于该连接部及后车架的枢轴孔, 并且可使车 架及连结摇臂同时以枢轴螺栓为摆动中心而能自由的左右摆动, 进而来使车体得以以枢轴 螺栓为摆动中心而能自由的左右摆动, 藉此可消弭后轮组的外侧轮因转弯所承受的较大离 心力, 进而可避免车辆产生倾斜或重心偏离的行车安全虞虑, 俾能增进行车的安全性。 本发明之又一技术手段, 乃在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藉由枢轴部二侧 设置有限位机构, 该限位机构是由凸片所构成, 该凸片具有竖直部及横挡部, 该横挡部可来 抵压于后轮框架上, 藉此可藉由该限制机构界定出, 车架及连结摇臂以枢轴螺栓为摆动中 心所能作的最大左右摆动幅度, 进而来增进行车之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 1 是现有动力三轮车的侧视示意图。
     图 2 是本发明电动三轮车的侧视示意图。
     图 3 是本发明电动三轮车部份车架立体分解图。
     图 4 是本发明电动三轮车的车架、 连结摇臂、 后轮框架及后轮组及驻车单元组立 图。
     图 5 是本发明电动三轮车的车体左右摆动示意图。
     图 6 是本发明电动三轮车的后避震器作动示意图。
     图 7、 8 是本发明电动三轮车的限位机构实施示意图。
     图 9、 10 是本发明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实施示意图。
     1 动力三轮车 11 车架 12 前轮
     13 座垫 14 后轮框架
     15 后轮组 16 连结件
     161 枢轴 162 弹性框体
     2 电动三轮车4102442391 A CN 102442405
     说31 转向把手 311 操作杆明书3/5 页3 车架 32 头管31a 作动单元 312 定位钮 34 前轮 361 容室33 前避震器 35 水平管部 36 上升管部 362 座垫 37 后车架 371 枢轴孔 372 连结部 4 连结摇臂 41 枢轴部 411 枢轴轴承 42 连接部 43 连结座 431 螺栓 44 限位机构 441 凸片 4412 横挡部 45 后避震器 451 前端 452 后端 46 枢轴螺栓 5 后轮框架 51 连结孔 6 后轮组 61 后轮 7 外壳 71 脚踏部 8 驻车单元 81 驻车导件 8111 螺纹 82 导引筒 821 通孔 83 弹性元件 84 止挡件 842 挡块 85 止挡座 851 凹槽 B 电池3721 螺栓 412C 形扣环 421 连结螺栓4411 竖直部52 后轮接设部 62 轮毂马达 811 带动块 8112 调整螺帽841 穿孔【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能更易于了解本发明的构造及所能达成的功效, 兹配合图式说明如后 :
     首先, 请先参阅图 2、 3、 4 所示, 本发明的电动三轮车 2, 至少包括有 : 车架 3、 连结摇 臂 4、 后轮框架 5、 后轮组 6、 外壳 7 以及一驻车单元 8。
     车架 3, 前方枢设有转向把手 31, 该转向把手 31 上设有作动单元 31a, 该作动单元 31a 包括有操作杆 311 及定位钮 312, 另于转向把手 31 的下方接设有头管 32, 该头管 32 的下方枢设有前避震器 33, 该前避震器 33 固设有前轮 34, 该头管 32 被外壳 7 所包覆, 该车架 3 由头管 32 向车体后方延伸有一供脚踏部 71 设置的水平管部 35, 水平管部 35 向上延设有 二上升管部 36, 该二上升管部 36 之间设有可供电池 B 容置的容室 361, 该容室 361 的上方 设有供驾驶人乘坐的座垫 362, 该水平管部 35 后端向车体后方另延设有一后车架 37, 该后 车架 37 上设有枢轴孔 371、 连结部 372。
     连结摇臂 4, 具有枢轴部 41、 连接部 42、 连结座 43 及一限位机构 44, 该枢轴部 41 内设有一枢轴轴承 411, 藉由一 C 形扣环 412 来令枢轴轴承 411 被限位于枢轴部 41 内, 另藉 由一枢轴螺栓 46 来穿设于枢轴部 41 及后轮框架 5 的连结孔 51, 藉此可令连结摇臂 4 连接 于后轮框架 5 上, 并且可以枢轴螺栓 46 为摆动中心而能自由的左右摆动, 藉此车体可以以 枢轴螺栓 46 为摆动中心作自由的左右摆动, 藉此可消弭后轮组 6 之外侧轮因转弯所承受的 较大离心力, 进而可避免车辆产生倾斜或重心偏离的行车安全虞虑, 如图 5 所示 ; 该连接部 42 可供后车架 37 的枢轴孔 371 连接用, 藉由一连结螺栓 421 穿设于该连接部 42 及后车架 37 的枢轴孔 371, 藉此可令车架 3 以连结螺栓 421 为摆动中心, 于连结摇臂 4 上作上下的摆 动, 并且可使车架 3 及连结摇臂 4 同时以枢轴螺栓 46 为摆动中心而能自由的左右摆动 ; 该 连结座 43 藉由螺栓 431 供后避震器 45 的前端 451 连结, 该后避震器 45 的后端 452 藉由螺 栓 3731 连结于后车架 37 的连结部 372 上, 藉由连结摇臂 4 与后车架 37 之间介设有后避震 器 45, 藉此当本发明的电动三轮车 2 于行驶时, 遇到崎岖不平的路面, 即可藉由连结摇臂 4 与后车架 37 之间介设有后避震器 45, 藉此可消弭来自后轮组 6 的震动, 以增进行车时的舒 适性, 如图 6 所示 ; 请配图 4、 7、 8 参阅, 另于枢轴部 41 二侧设置有限位机构 44, 该限位机构 44 系由二凸片 441 所构成, 该凸片 441 具有竖直部 4411 及横挡部 4412, 该横挡部 4412 可 来抵压于后轮框架 5 上, 藉此可藉由该限位机构 44 界定出车架 3 及连结摇臂 4, 以枢轴螺 栓 46 为摆动中心所能作的最大左右摆动的幅度, 进而可限制车体的左右摆动幅度, 藉此来 增进本发明的电动三轮车 2 的行车时的安全性。
     后轮框架 5 近中央处设有连结孔 51, 该连结孔 51 是供连结摇臂 4 连接用, 另后轮 框架 5 二侧端分别设有后轮接设部 52, 后轮接设部 52 可供后轮组 6 固设用。
     后轮组 6, 该后轮 61 设有轮毂马达 62, 该后轮组 6 是藉由电池 B 的电力来令轮毂 马达 62 作动, 进而使本发明的电动三轮车 2 行进。
     该驻车单元 8, 包括有一驻车导件 81、 一导引筒 82、 一弹性元件 83、 一止挡件 84 以 及一止挡座 85, 该驻车导件 81 是连结于作动单元 31a 的操作杆 311 上, 该驻车导件 81 于 以下实施例中为一驻车导线来举例说明, 以驻车导件 81 的未端接设有带动块 811, 该带动 块 811 的未端设有螺纹 8111, 该螺纹 8111 段上套设有调整螺帽 8112, 该导引筒 82 是设于 连结摇臂 4 的枢轴部 41 上, 其中间具有一贯穿的通孔 821, 该通孔 821 可供弹性元件 83 之 容置, 并可供驻车导件 81、 带动块 811 及止挡件 84 穿设, 该止挡件 84 中央设有穿孔 841, 该 穿孔 841 可供驻车导件 81、 带动块 811 穿设, 另止挡件 84 向下凸设一挡块 842, 该止挡座 85 是设于后轮框架 5 的连结孔 51 的上方, 该止挡座 85 对应于止挡件 84 的挡块 842 设有一凹 槽 851。
     本发明的实施, 请配合图 2、 4、 9、 10 参阅, 当本发明的电动三轮车 2 于驻车时, 驾驶 人只须拉动操作杆 311 来拉动驻车导件 81 及带动块 811, 该带动块 811 即可拉动止挡件 84, 并使止挡件 84 藉由导引筒 82 的导引而向车体前方移动, 藉此可令止挡件 84 的止挡块 842卡掣于止挡座 85 的凹槽 851 内, 如图 10 所示, 此时驾驶人再按下设于操作杆 311 上的定位 钮 312, 来令操作杆 311 固定于驻车的位置, 藉此可令止挡件 84 的挡块 842 卡掣于止挡座 85 的凹槽 851 内之状况予以维持而产生驻车, 进而来防止车体产生偏摆, 俾能减少本发明 的电动三轮车 2 于驻车时的停车空间 ; 当如驾驶人要解除驻车单元 8 的驻车状态时, 驾驶人 只须再按压一次设于操作杆 311 上的定位钮 312, 以令定位钮 312 先解除操作杆 311 的驻车 状态, 此时即可藉由操作杆 311 及驻车单元 8 的弹性元件 83 的作用, 来使止挡件 84 的挡块 842 脱离止挡座 85 的凹槽 851, 如图 9 所示, 藉此即可将本发明的电动三轮车 2 的驻车单元 8 解除驻车状态, 而恢复正常可行车状态。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 藉由操作杆 311 使动驻车单元 8 的止挡件 84 的挡块 842 卡 掣于止挡座 85 的凹槽 851 内来产生驻车, 以防止车体产生偏摆, 进而可减少本发明的电动 三轮车 2 于驻车时的停车空间 ; 另藉由枢轴螺栓 46 来穿设于枢轴部 41 及后轮框架 5 的连 结孔 51, 藉此可令连结摇臂 4 连接于后轮框架 5 上, 并且可以枢轴螺栓 46 为摆动中心而能 自由的左右摆动, 同时藉由连接部 42 可供后车架 37 的枢轴孔 371 连接, 并以连结螺栓 421 穿设于该连接部 42 及后车架 37 的枢轴孔 371, 可使车架 3 及连结摇臂 4 同时以枢轴螺栓 46 为摆动中心而能自由的左右摆动, 进而来使车体得以以枢轴螺栓 46 为摆动中心而能自 由的左右摆动, 藉此可消弭后轮组 6 之外侧轮因转弯所承受的较大离心力, 进而可避免车 辆产生倾斜或重心偏离的行车安全虞虑, 藉此可减少差速器的装设, 而能减少电动三轮车 2 的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 本发明藉由上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确实能达成所诉求之目的与功效。

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42391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5.09CN102442391A*CN102442391A*(21)申请号 201010510167.4(22)申请日 2010.10.14B62L 3/02(2006.01)B62L 1/02(2006.01)(71)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高雄市(72)发明人陈永新 李炎修(74)专利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代理人蔡胜利(54) 发明名称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57) 摘要一种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该电动三轮车至少包括有车架、连结摇臂、后轮框架、及后轮组,该车架设有后车架,该后车。

2、架藉由连结螺栓连接于连结摇臂,该连结摇臂藉由一枢轴螺栓与后轮框架相连结,该后轮框架连结有后轮组,其主要在于:该连结摇臂与后轮框架设有驻车构造,该驻车单元为作动单元所拉动,该驻车单元是由连结摇臂上设有导引筒,该导引筒连结有驻车导件及止挡件,该后轮框架上设有止挡座,藉由作动单元拉动驻车导件来带动止挡件,来令止挡件卡掣于止挡座而产生驻车,以防止车体停车时产生偏摆,进而可减少电动三轮车于驻车时的停车空间。(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9 页CN 102442405 A 1/1页21.一种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该电。

3、动三轮车至少包括有车架、连结摇臂、后轮框架及后轮组,该车架设有后车架,该后车架是藉由连结螺栓连接于连结摇臂,该连结摇臂藉由一枢轴螺栓与后轮框架相连结,该后轮框架连结有后轮组,其特征在于:该连结摇臂与后轮框架设有驻车单元,该驻车单元为作动单元所拉动,该驻车单元是由连结摇臂上设有导引筒,该导引筒连结有驻车导件及止挡件,该后轮框架上设有止挡座,藉由作动单元拉动驻车导件来带动止挡件,以令止挡件卡掣于止挡座而产生驻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作动单元包括有操作杆及定位钮,该驻车导件为一驻车导线,操作杆拉动该驻车导线,并以定位钮予以固定而产生驻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

4、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驻车单元更包含有弹性元件及带动块,该弹性元件是设置于导引筒内,该带动块是设于驻车导件的末端,且带动块设有螺纹,该螺纹上套设有调整螺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止挡件上设有挡块,该止挡座上具有凹槽,该止挡座的凹槽可供止挡件的挡块卡掣。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车架可令连结摇臂摆动,该连结摇臂以枢轴螺栓为摆动中心,于枢轴螺栓上作左右摆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连结摇臂设有限位机构。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限位机构是由二凸片所构成,。

5、该凸片具有竖直部及横挡部,该横挡部可抵压于后轮框架上,藉此可以限制连结摇臂及车架的左右摆动幅度。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止挡件具有穿孔,该穿孔可供带动块穿设。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止挡座是设于后轮框架的连结孔上方,该导引筒是位于连结摇臂的枢轴部上。10.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导引筒是位于二凸片之间。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42391 ACN 102442405 A 1/5页3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特别是关于一种可减少电动。

6、三轮车的制造成本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动力三轮车1,请参阅图1所示,至少包括有包括有车架11、前轮12、座垫13、后轮框架14、后轮组15及一连结件16。0003 该后轮框架14是藉由连结件16枢设于车架11的后方,该连结件16具有一枢轴161及弹性框体162,该枢轴161一端连接于车架11,另一端连接于后轮框架14上,该弹性框体162是介设于车架11与后轮框架14之间,藉由该弹性框体162的变形量,来令车架11可以以枢轴161为中心作左右的摆动,该后轮框架14后端连结后轮组15,该后轮组15为轮毂马达的后轮,该车架11的上方设有可供驾驶人乘坐的座垫13。000。

7、4 现有的动力三轮车1要转弯时,藉由设于连结件16的弹性框体162的变形量,进而可使车架11可以以枢轴161为中心作左右的摆动,来消弭外侧后轮组15所承受的较大离心力,以避免动力三轮车1于高速回转时车辆的倾倒及重心偏摆,所产生的行车安全上的疑虑。现有的动力三轮车1固然可藉由设置连结件16,来消弭外侧后轮组15所承受的较大离心力。但现有的动力三轮车1于驻车时,其车身亦会形成自然的向一侧边偏摆,因此现有的动力三轮车1于驻车时,其所占的空间会比较大,造成驻车空间受到很大的缩限。0005 有鉴于现有动力三轮车1具有上述的缺失,所以,减少动力三轮车1于驻车时的驻车的空间,实为目前车辆制造业者所亟待解决的。

8、课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欲解决之课题,如何减少动力三轮车于驻车时的驻车的空间。0007 为此,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乃在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该电动三轮车至少包括有车架、连结摇臂、后轮框架、及后轮组,该车架设有后车架,该后车架藉由连结螺栓连接于连结摇臂,该连结摇臂藉由一枢轴螺栓与后轮框架相连结,该后轮框架连结有后轮组,其主要在于:该连结摇臂与后轮框架设有驻车构造,该驻车单元为作动单元所拉动,该驻车单元是由连结摇臂上设有导引筒,该导引筒连结有驻车导件及止挡件,该后轮框架上设有止挡座,藉由作动单元拉动驻车导件来带动止挡件,来令止挡件卡掣于止挡座而产生驻车,以防止车体停车时。

9、产生偏摆,进而可减少电动三轮车于驻车时的停车空间。0008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作动单元包括有操作杆及定位钮,该驻车导件为一驻车导线,操作杆拉动该驻车导线,并以定位钮予以固定而产生驻车。0009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驻车单元更包含有弹性元件及带动块,该弹性元件是设置于导引筒内,该带动块是设于驻车导件的末端,且带动块设有螺纹,该螺纹上套设有调整螺帽。0010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止挡件上设有挡块,该止挡座上具说 明 书CN 102442391 ACN 102442405 A 2/5页4有凹槽,该止挡座的凹槽可供止挡件的挡块卡掣。0。

10、011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车架可令连结摇臂摆动,该连结摇臂以枢轴螺栓为摆动中心,于枢轴螺栓上作左右摆动。0012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连结摇臂设有限位机构。0013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限位机构是由二凸片所构成,该凸片具有竖直部及横挡部,该横挡部可抵压于后轮框架上,藉此可以限制连结摇臂及车架的左右摆动幅度。0014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止挡件具有穿孔,该穿孔可供带动块穿设。0015 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止挡座是设于后轮框架的连结孔上方,该导引筒是位于连结摇臂的枢轴部上。0016 所述。

11、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导引筒是位于二凸片之间。0017 本发明之次一技术手段,乃在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藉由连结摇臂与后车架之间介设有后避震器,藉此可消弭来自后轮组的震动,以增进行车时的舒适性。0018 本发明之再一技术手段,乃在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藉由连接部是可供后车架的枢轴孔连接用,并以连结螺栓穿设于该连接部及后车架的枢轴孔,并且可使车架及连结摇臂同时以枢轴螺栓为摆动中心而能自由的左右摆动,进而来使车体得以以枢轴螺栓为摆动中心而能自由的左右摆动,藉此可消弭后轮组的外侧轮因转弯所承受的较大离心力,进而可避免车辆产生倾斜或重心偏离的行车安全虞虑,俾能增进行车的。

12、安全性。0019 本发明之又一技术手段,乃在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藉由枢轴部二侧设置有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是由凸片所构成,该凸片具有竖直部及横挡部,该横挡部可来抵压于后轮框架上,藉此可藉由该限制机构界定出,车架及连结摇臂以枢轴螺栓为摆动中心所能作的最大左右摆动幅度,进而来增进行车之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现有动力三轮车的侧视示意图。0021 图2是本发明电动三轮车的侧视示意图。0022 图3是本发明电动三轮车部份车架立体分解图。0023 图4是本发明电动三轮车的车架、连结摇臂、后轮框架及后轮组及驻车单元组立图。0024 图5是本发明电动三轮车的车体左右摆动示意图。002。

13、5 图6是本发明电动三轮车的后避震器作动示意图。0026 图7、8是本发明电动三轮车的限位机构实施示意图。0027 图9、10是本发明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实施示意图。0028 1动力三轮车 11车架 12前轮0029 13座垫 14后轮框架0030 15后轮组 16连结件0031 161枢轴 162弹性框体0032 2电动三轮车说 明 书CN 102442391 ACN 102442405 A 3/5页50033 3车架 31转向把手 31a作动单元0034 311操作杆 312定位钮0035 32头管0036 33前避震器 34前轮0037 35水平管部0038 36上升管部 361容室00。

14、39 362座垫0040 37后车架0041 371枢轴孔0042 372连结部 3721螺栓0043 4连结摇臂 41枢轴部0044 411枢轴轴承 412C形扣环0045 42连接部 421连结螺栓0046 43连结座0047 431螺栓0048 44限位机构0049 441凸片 4411竖直部0050 4412横挡部0051 45后避震器0052 451前端 452后端0053 46枢轴螺栓0054 5后轮框架 51连结孔 52后轮接设部0055 6后轮组 61后轮 62轮毂马达0056 7外壳 71脚踏部0057 8驻车单元 81驻车导件 811带动块0058 8111螺纹 8112调。

15、整螺帽0059 82导引筒 821通孔0060 83弹性元件0061 84止挡件 841穿孔0062 842挡块0063 85止挡座 851凹槽0064 B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65 为使能更易于了解本发明的构造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图式说明如后:0066 首先,请先参阅图2、3、4所示,本发明的电动三轮车2,至少包括有:车架3、连结摇臂4、后轮框架5、后轮组6、外壳7以及一驻车单元8。0067 车架3,前方枢设有转向把手31,该转向把手31上设有作动单元31a,该作动单元31a包括有操作杆311及定位钮312,另于转向把手31的下方接设有头管32,该头管32的说 明 书CN 1024。

16、42391 ACN 102442405 A 4/5页6下方枢设有前避震器33,该前避震器33固设有前轮34,该头管32被外壳7所包覆,该车架3由头管32向车体后方延伸有一供脚踏部71设置的水平管部35,水平管部35向上延设有二上升管部36,该二上升管部36之间设有可供电池B容置的容室361,该容室361的上方设有供驾驶人乘坐的座垫362,该水平管部35后端向车体后方另延设有一后车架37,该后车架37上设有枢轴孔371、连结部372。0068 连结摇臂4,具有枢轴部41、连接部42、连结座43及一限位机构44,该枢轴部41内设有一枢轴轴承411,藉由一C形扣环412来令枢轴轴承411被限位于枢轴。

17、部41内,另藉由一枢轴螺栓46来穿设于枢轴部41及后轮框架5的连结孔51,藉此可令连结摇臂4连接于后轮框架5上,并且可以枢轴螺栓46为摆动中心而能自由的左右摆动,藉此车体可以以枢轴螺栓46为摆动中心作自由的左右摆动,藉此可消弭后轮组6之外侧轮因转弯所承受的较大离心力,进而可避免车辆产生倾斜或重心偏离的行车安全虞虑,如图5所示;该连接部42可供后车架37的枢轴孔371连接用,藉由一连结螺栓421穿设于该连接部42及后车架37的枢轴孔371,藉此可令车架3以连结螺栓421为摆动中心,于连结摇臂4上作上下的摆动,并且可使车架3及连结摇臂4同时以枢轴螺栓46为摆动中心而能自由的左右摆动;该连结座43藉。

18、由螺栓431供后避震器45的前端451连结,该后避震器45的后端452藉由螺栓3731连结于后车架37的连结部372上,藉由连结摇臂4与后车架37之间介设有后避震器45,藉此当本发明的电动三轮车2于行驶时,遇到崎岖不平的路面,即可藉由连结摇臂4与后车架37之间介设有后避震器45,藉此可消弭来自后轮组6的震动,以增进行车时的舒适性,如图6所示;请配图4、7、8参阅,另于枢轴部41二侧设置有限位机构44,该限位机构44系由二凸片441所构成,该凸片441具有竖直部4411及横挡部4412,该横挡部4412可来抵压于后轮框架5上,藉此可藉由该限位机构44界定出车架3及连结摇臂4,以枢轴螺栓46为摆动。

19、中心所能作的最大左右摆动的幅度,进而可限制车体的左右摆动幅度,藉此来增进本发明的电动三轮车2的行车时的安全性。0069 后轮框架5近中央处设有连结孔51,该连结孔51是供连结摇臂4连接用,另后轮框架5二侧端分别设有后轮接设部52,后轮接设部52可供后轮组6固设用。0070 后轮组6,该后轮61设有轮毂马达62,该后轮组6是藉由电池B的电力来令轮毂马达62作动,进而使本发明的电动三轮车2行进。0071 该驻车单元8,包括有一驻车导件81、一导引筒82、一弹性元件83、一止挡件84以及一止挡座85,该驻车导件81是连结于作动单元31a的操作杆311上,该驻车导件81于以下实施例中为一驻车导线来举例。

20、说明,以驻车导件81的未端接设有带动块811,该带动块811的未端设有螺纹8111,该螺纹8111段上套设有调整螺帽8112,该导引筒82是设于连结摇臂4的枢轴部41上,其中间具有一贯穿的通孔821,该通孔821可供弹性元件83之容置,并可供驻车导件81、带动块811及止挡件84穿设,该止挡件84中央设有穿孔841,该穿孔841可供驻车导件81、带动块811穿设,另止挡件84向下凸设一挡块842,该止挡座85是设于后轮框架5的连结孔51的上方,该止挡座85对应于止挡件84的挡块842设有一凹槽851。0072 本发明的实施,请配合图2、4、9、10参阅,当本发明的电动三轮车2于驻车时,驾驶人只。

21、须拉动操作杆311来拉动驻车导件81及带动块811,该带动块811即可拉动止挡件84,并使止挡件84藉由导引筒82的导引而向车体前方移动,藉此可令止挡件84的止挡块842说 明 书CN 102442391 ACN 102442405 A 5/5页7卡掣于止挡座85的凹槽851内,如图10所示,此时驾驶人再按下设于操作杆311上的定位钮312,来令操作杆311固定于驻车的位置,藉此可令止挡件84的挡块842卡掣于止挡座85的凹槽851内之状况予以维持而产生驻车,进而来防止车体产生偏摆,俾能减少本发明的电动三轮车2于驻车时的停车空间;当如驾驶人要解除驻车单元8的驻车状态时,驾驶人只须再按压一次设于。

22、操作杆311上的定位钮312,以令定位钮312先解除操作杆311的驻车状态,此时即可藉由操作杆311及驻车单元8的弹性元件83的作用,来使止挡件84的挡块842脱离止挡座85的凹槽851,如图9所示,藉此即可将本发明的电动三轮车2的驻车单元8解除驻车状态,而恢复正常可行车状态。0073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藉由操作杆311使动驻车单元8的止挡件84的挡块842卡掣于止挡座85的凹槽851内来产生驻车,以防止车体产生偏摆,进而可减少本发明的电动三轮车2于驻车时的停车空间;另藉由枢轴螺栓46来穿设于枢轴部41及后轮框架5的连结孔51,藉此可令连结摇臂4连接于后轮框架5上,并且可以枢轴螺栓46为摆动中。

23、心而能自由的左右摆动,同时藉由连接部42可供后车架37的枢轴孔371连接,并以连结螺栓421穿设于该连接部42及后车架37的枢轴孔371,可使车架3及连结摇臂4同时以枢轴螺栓46为摆动中心而能自由的左右摆动,进而来使车体得以以枢轴螺栓46为摆动中心而能自由的左右摆动,藉此可消弭后轮组6之外侧轮因转弯所承受的较大离心力,进而可避免车辆产生倾斜或重心偏离的行车安全虞虑,藉此可减少差速器的装设,而能减少电动三轮车2的制造成本。0074 综上所述,本发明藉由上述的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确实能达成所诉求之目的与功效。说 明 书CN 102442391 ACN 102442405 A 1/9页8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2391 ACN 102442405 A 2/9页9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2391 ACN 102442405 A 3/9页10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2391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