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试管自动制备设备的贴标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进用于在收集血液之前自动制备针对每一个病人的一个或多个采 血管的采血管自动制备设备的贴标机。
背景技术 常规地讲, 为了在收集血液之前有效且可靠地自动制备针对每一个病人的一个或 多个采血管, 已经提出了一种采血管自动制备设备。 该制备设备基于与一个病人有关的、 包 括检查信息和病人信息等的信息, 自动选择检查该病人所需的采血管, 将与该病人相对应 的检查信息和病人 ID 等打印在标签上, 以制成标识标签, 将该标识标签自动粘贴在所选采 血管的外表面上, 以及接着将针对每一个病人的其上粘贴了标识标签的一个或多个采血管 收集到托盘中 ( 专利文献 1 至 3)。
打印在粘贴在采血管上的标签上的信息被用于使工作人员可以在采血室中比较 病人和采血管。而且, 打印在标签上的所述信息被用于使自动分析仪可以识别包含血液的 采血管。
附带地, 产品标签 L2 被预先粘贴在一些真空型采血管 (a) 上 ( 参见图 9(a))。制 造方的名称和真空型采血管的类型被打印在所述产品标签 L2 上。
如果标识标签 L 容易粘贴在具有产品标签 L2 的这种真空型采血管 (a) 上, 则标识 标签 L 和产品标签 L2 可能覆盖采血管 (a) 的整个外表面 ( 参见图 9(b))。
如果标签 L 和 L2 覆盖采血管的整个外表面, 则变得使工作人员在血液收集过程期 间无法看到采血管中的血液量。在血液检查中, 收集在一个采血管中的血液不仅可以用于 一种检查, 而且可以用于两种或多种检查。因此, 收集在采血管中的血液量不总是相同。根 据检查的目的或者采血管的类型, 必须改变要收集在采血管中的血液量。 但如上所述, 如果 标签 L 和 L2 覆盖采血管 (a) 的整个外表面, 则在血液收集过程期间工作人员非常难于检查 采血管中的血液量。
采血管被传递至进行血液分析的自动分析仪。如上所述, 如果标签 L 和 L2 覆盖采 血管 (a) 的整个外表面, 则自动分析仪不能自动测量采血管 (a) 内的血液量。
为了解决与粘贴在采血管外表面上的标识标签 L 和产品标签 L2 有关的上述问题, 在专利文献 4 中, 提出了一种贴标机。在粘贴标识标签之前, 所述贴标机检测预先粘贴在 采血管上的产品标签的位置, 并且将标识标签粘贴在产品标签上, 以使标识标签与产品标 签重叠, 使得在粘贴标识标签之后, 标识标签和产品标签可以不覆盖采血管的整个外表面 ( 参见专利文献 4)。
[ 专利文献 ]
[ 专利文献 1] 日本专利 No.2834595
[ 专利文献 2] 日本专利 No.2871502
[ 专利文献 3] 日本专利 No.3070522
[ 专利文献 4] 日本特开 2008-302934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 4 中描述的所述贴标机包括 : 用于检测预先粘贴在采血管上的产品 标签的边缘的产品标签位置检测传感器, 和用于检测从标签供应部提供的标识标签的前 缘 (leading edge) 的标识标签位置检测传感器, 其靠近采血管的外表面设置, 并且基于来 自这些传感器的所检测的位置信号, 控制旋转采血管的定时和向采血管提供标识标签的定 时, 以将标识标签粘贴在产品标签上, 从而使采血管的外表面不全被这些标签覆盖。
通过上面提到的组成, 产品标签和标识标签不覆盖采血管的整个外表面。
然而, 存在这样的问题, 即, 上述根据专利文献 4 的贴标机需要两个附加传感器 ( 即, 产品标签位置检测传感器和标识标签位置检测传感器 ) 以适当地粘贴标识标签。
如上所述, 因为在专利文献 4 中公开的贴标机包括两个附加传感器, 所以该贴标 机的结构变得复杂, 并且制造成本也变高了。 具体来说, 因为标识标签位置检测传感器旨在 用于检测从标签供应部提供的标识标签的前缘, 所以必须将该传感器设置在标签供应部与 粘贴标识标签的采血管之间。然而, 为了将该传感器设置在标签供应部与粘贴标识标签的 采血管之间, 所以必须使标签供应部与粘贴标识标签的采血管之间的间隔较大。 由此, 出现 贴标机增大的问题。
如果用于检测产品标签的边缘的产品标签位置检测传感器被设置成使得其在标 签粘贴开始位置处检测产品标签的边缘, 该标签粘贴开始位置是标识标签开始粘贴在采血 管上的位置, 当传感器检测产品标签的边缘时, 停止旋转采血管, 并且将标签提供至标签粘 贴开始位置, 使得可以将标识标签粘贴在产品标签上。 然而, 因为标签粘贴开始位置靠近标 签粘贴辊的顶部, 所以无法将产品标签位置检测传感器设置成使得其在标签粘贴开始位置 处检测产品标签的边缘。 因此, 在现有贴标机中, 产品标签位置检测传感器在与标签粘贴开 始位置分开的位置处检测产品标签的边缘。并且接着在贴标机中, 采血管的旋转移动定时 和用于将标识标签提供至采血管的提供移动定时被控制成使得, 当产品标签的边缘到达标 签粘贴开始位置处时, 标识标签的前缘到达标签粘贴开始位置处。
附带地, 采血管的直径根据采血管的用途或类型而不同。如果一个采血管的直径 与另一采血管的直径不同, 即, 两个采血管具有彼此不同的直径, 则一个采血管的检测到产 品标签边缘的位置与标签粘贴开始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同于另一采血管的检测到产品标签 边缘的位置与标签粘贴开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因此, 旋转一个采血管以将产品标签边缘移 动至标签粘贴开始位置的距离不同于旋转另一采血管以将产品标签边缘移动至标签粘贴 开始位置的距离。
然而, 在专利文献 4 中描述的贴标机中, 没有考虑有关采血管之间的直径差异。因 此, 在上述贴标机中, 如果采血管的直径不同于与采血管的直径有关的预定基准值, 则无法 按采血管的外表面不全被这些标签覆盖的方式将标识标签粘贴在产品标签上。
发明人想到发明本发明, 以便找出上述常规问题并解决该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 并且提供用于采血管自动制备设备的、 具有 简单结构和可以将标识标签粘贴在产品标签上的贴标机。
[ 解决该问题的装置 ]
为实现上述目的, 提供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采血管自动制备设备的贴标机, 采血管 自动制备设备基于与一个病人有关的、 包括检查信息和 / 或病人信息的信息从采血管容纳 部选择性地自动捡取检查该病人所需的采血管, 基于所述与一个病人有关的信息将所述检 查信息和 / 或病人信息打印在标签上以制成标识标签, 将所述标识标签粘贴在从所述采血 管容纳部捡取的所述采血管上, 以及将粘贴了所述标识标签的所述采血管收集到针对每一 个病人的容器中,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贴标机包括 : 支承装置, 用于将基于与一个病人有关的 信息捡取的采血管支承在标签粘贴位置处 ; 采血管驱动装置, 用于在所述标签粘贴位置处 旋转所述采血管 ; 标签打印装置, 用于基于与一个病人有关的信息将检查信息和 / 或病人 信息打印在标签上以制成标识标签, 并且用于将标识标签输出至所述标签粘贴位置 ; 产品 标签位置检测装置, 用于在标签粘贴位置处检测采血管的表面上的预先粘贴的产品标签的 边缘 ; 以及控制装置, 用于基于在标签粘贴位置处的采血管的直径信息和通过产品标签位 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产品标签的边缘信息来控制标签打印装置和采血管驱动装置的操作, 以将标识标签粘贴在产品标签上, 同时在采血管的表面上保留沿采血管的轴向方向连续延 伸的空白间隙 (clearance gap)。
尽管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是仅用于贴标机的控制器, 但其可以是控制整个采血管自 动制备设备的操作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包括存储针对每一个采血管的直径信息的存储器。
而且, 所述控制装置可以从主机计算机接收针对每一个采血管的直径信息。
而且, 根据本发明的贴标机可以包括用于在标签粘贴位置处测量采血管的直径的 测量装置。在这种情况下, 所述控制装置可以从测量装置接收针对每一个采血管的直径信 息。
对于贴标机包括用于检查粘贴在采血管上的标识标签的条形码读取器的情况来 说, 条形码读取器可以用作产品标签检测装置。
[ 本发明的效果 ]
如上所述,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采血管自动制备设备的贴标机中, 基于与一个病 人有关的、 包括检查信息和 / 或病人信息的信息从采血管容纳部选择性地自动捡取检查该 病人所需的采血管 ; 基于所述与一个病人有关的信息将检查信息和 / 或病人信息打印在标 签上, 以制成标识标签 ; 将所述标识标签粘贴在从采血管容纳部捡取的所述采血管上, 以及 将粘贴了标识标签的采血管收集到针对每一个病人的容器中。而且, 根据本发明的贴标机 的特征在于, 其包括 : 支承装置, 该支承装置用于将基于与一个病人有关的信息捡取的采血 管支承在标签粘贴位置处 ; 采血管驱动装置, 该采血管驱动装置用于在所述标签粘贴位置 处旋转所述采血管 ; 标签打印装置, 该标签打印装置用于基于与一个病人有关的信息将检 查信息和 / 或病人信息打印在所述标签上以制成标识标签, 并且用于将所述标识标签输出 至标签粘贴位置 ; 产品标签位置检测装置, 该产品标签位置检测装置用于在标签粘贴位置 处检测采血管的表面上预先粘贴的产品标签的边缘 ; 以及控制装置, 该控制装置用于基于 所述标签粘贴位置处的采血管的直径信息和通过产品标签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产品标 签的边缘信息来控制标签打印装置和采血管驱动装置的操作, 以将标识标签粘贴在产品标 签上, 同时在采血管的表面上保留沿采血管的轴向方向连续延伸的空白间隙。 因此, 在根据 本发明的贴标机中, 不必设置用于检测从标签供应部提供的预先打印的标识标签的前缘的附加传感器, 使得在标签粘贴位置处不必使得标签供应部与采血管之间存在间隔空间。如 上所述, 因为根据本发明的贴标机不需要附加传感器, 所以根据本发明的贴标机的结构简 单, 并且其尺寸也较小。
而且, 根据本发明的贴标机基于与采血管的直径有关的信息和与产品标签边缘的 位置有关的信息来控制标签供应部和采血管驱动装置的移动。由此, 根据本发明的贴标机 可以根据采血管的直径的尺寸总是正确地粘贴标识标签。 附图说明
图 1 是采血管自动制备系统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 2 示意性地示出了贴标机的实施例。
图 3 是示出条形码读取器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 4 示意性地示出了条形码读取器的边缘检测过程。
图 5 示意性地示出借助条形码读取器的 CPU 的边缘检测方法的实施例。
图 6 示出了通过将针对采血管沿主扫描方向一周的数据相加而获取的数据。
图 7 示出了图 6 所示的数据的直方图。 图 8 示意性地示出了贴标机的另一实施例。
图 9(a) 示出了预先粘贴有产品标签的真空型采血管。图 9(b) 示出了粘贴了标识 标签以使得标识标签和预先粘贴的产品标签覆盖采血管的整个外表面的真空型采血管。 图 9(c) 示出了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贴标机粘贴了标识标签的真空型采血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例示一些实施例的附图, 对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采血管自动制备设备的贴标机 进行更详细描述。
图 1 是采血管自动制备系统的示意性正视图。
在图 1 中, 标号 1 指示采血管自动制备设备。
采血管自动制备设备 1 包括多个采血管容纳部 2(2a ~ 2d), 每一个容纳部 2 旨在 容纳相同类型的采血管 (a : a1 ~ a4)、 和传递装置 ( 该图中未示出 ), 该传递装置用于从容 纳部 2 选择性地捡取采血管 (a) 并将该采血管传递至标签粘贴位置。
采血管自动制备设备 1 还包括根据本发明的、 设置在自动制备设备 1 的标签粘贴 位置处的贴标机 10。
贴标机 10 通过基于与和通过传递装置传递的采血管 (a) 相对应的与一个病人有 关信息, 按条形码和字符的形式将检查信息和 / 或病人信息打印在标签上来制成标识标签 L。接着, 贴标机 10 沿所述采血管 (a) 的轴向方向将所述标识标签 L 粘贴在其表面上。
在本说明书中, 检查信息例如可以是有关病人应当经历的检查类型的信息, 而病 人信息例如可以是病人 ID 号、 病人姓名以及 / 或采血收据号。
已经粘贴了标识标签 L 的采血管 (a) 被该图中未示出的排出装置 ( 其例如可以是 带式传输机等 ) 传递至出口 4, 并且从采血管自动制备设备 1 经由出口 4 排出至收集装置 5。
收集装置 5 具有多个容纳装置 5a, 如托盘或袋, 并且每一个容纳装置 5a 旨在容纳用于收集一个病人的血液的所有采血管。
如上所述, 在采血管自动制备系统中, 自动选择收集病人的血液所需的一个或多 个采血管, 并且在所选的采血管上粘贴打印了必需信息的标签, 并接着将粘贴了标签的采 血管放置在针对每一个病人的托盘中。
下面, 对根据本发明的贴标机的构造进行详细描述。
图 2 示意性地示出了贴标机 10 的构造。
在图 2 中, 标号 6 是采血管提供装置, 其将通过未示出的传递装置传递的采血管提 供至贴标机 10。
如图 2 所示, 贴标机 10 包括 : 标签打印机 11、 驱动辊 12、 支承辊 13、 压力装置 14、 导向部 15 以及条形码读取器 16。驱动辊 12、 支承辊 13 以及压力装置 14 限定标签粘贴位 置 X。
所述标签打印机 11 基于与和传递到标签粘贴位置 X 的采血管 (a) 相对应的一个 病人有关的信息, 将检查信息和 / 或病人信息按条形码和字符的形式打印在标签上, 以制 成标识标签 L。
将由标签打印机 11 制成的标识标签 L 在标签粘贴位置 X 朝采血管 (a) 与驱动辊 12 之间的区域传递。 压力装置 14 具有压力辊 14a 和压力架 14b, 用于反向地 (reciprocally) 朝标签粘 贴位置 X 移动压力辊 14a。在从采血管提供装置 6 提供采血管 (a) 之前, 压力架 14b 后退, 即, 压力架 14b 沿离开标签粘贴位置 X 的方向移动。当从采血管提供装置 6 提供采血管 (a) 时, 压力架 14b 前推, 即, 压力架 14b 沿接近标签粘贴位置 X 的方向移动, 使得压力架 14b 将 采血管 (a) 压靠驱动辊 12。
压力装置 14 将采血管 (a) 压靠驱动辊 12 的位置是标签粘贴位置 X。在标签粘贴 位置 X, 采血管 (a) 利用驱动辊 12、 支承辊 13 以及压力辊 14a 由三个点支承。
标签打印机 11、 驱动辊 12、 压力装置 14、 条形码读取器 16 以及采血管提供装置 6 的操作通过主控制器 7 控制。主控制器 7 还控制采血管自动制备设备 1 的操作。
条形码读取器 16 旨在读取粘贴在采血管 (a) 上的标识标签 L 上打印的条形码和 检查打印在标识标签 L 上的所述条形码是否正确。在这个实施例中, 条形码读取器 16 还旨 在检测预先粘贴在采血管 (a) 上的产品标签 L2 的边缘 ( 图 1 和 3)。
图 3 是示出与条形码读取器 16 的边缘检测功能有关的框架的示意性框图。图 4 示意性地示出了条形码读取器 16 的边缘检测过程。
如图所示, 条形码读取器 16 包括 : CCD 16a、 低通滤波器 16b、 采样和保持电路 16c、 A/D 转换器 16d 以及 CPU 16e。
在采血管 (a) 借助驱动辊 12 在标签粘贴位置 X 处旋转的同时, 条形码读取器 16 借助 CCD 16a 沿采血管 (a) 的纵向方向扫描其外表面若干次, 以检测采血管 (a) 的外表面 的反射率。
驱动辊 12 基于采血管 (a) 的直径环绕采血管 (a) 的中心轴将其旋转一圈。
CCD 16a 的输出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电路 16b 发送至采样和保持电路 16c。并接 着, 采样和保持电路 16c 根据由低通滤波器电路 16b 发送的信号拣取与数据拣取区域信息 相对应的信号。
在本说明书中, 数据拣取区域是在由 CCD 16a 获取的信号中的、 适于检测产品标 签 L2 的数据区域。而且, 数据拣取区域信息是表示数据拣取区域的信号。例如, 数据拣取 区域可以是与产品标签 L2 的中心区域相对应的区域。数据拣取区域可以预先适当地确定 并且存储在主机控制器中, 例如, 存储在采血管自动制备设备 1 的主控制器 7 或连接至采血 管自动制备设备 1 的主机计算机中。这种情况下, 条形码读取器 16 的 CPU 16e 接收来自主 机控制器的数据拣取区域信息。另选的是, 数据拣取区域可以基于由 CCD 16a 获取的信号, 通过 CPU 16e 自动确定。这种情况下, CPU 16e 在借助 CCD 16a 沿采血管 (a) 的纵向扫描 其外表面若干次而获取的信号当中检测白电平较高的区域, 并且选择具有高白电平的区域 作为数据拣取区域。
由采样和保持电路 16c 采样并保持的信号的 A/D 转换通过 A/D 转换器 16d 按适当 定时、 基于预定合适阈值电平来执行, 并且将数字信号发送至 CPU 16e。
A/D 转换可以针对采样和保持的所有信号区域 ( 所有像素 ) 执行。另选的是, A/D 转换可以仅针对预定区域执行。
CPU 16e 接收来自 A/D 转换器的数字信号, 计算数字信号的平均数或平均值, 并且 将所计算数据存储为一个数据。 因此, CPU 16e 为每一次扫描存储一个数据。例如, 如果 CCD 16a 按 2 毫秒的间隔 沿采血管的纵向扫描其外表面, 并且驱动辊 12 旋转采血管以使该采血管可以转动 400 毫秒 时段, 则要存储在 CPU 16e 中的数据数量将为两百个。
CPU 16e 基于包含针对采血管一圈的数据的数据行来检测产品标签的边缘。
产品标签的边缘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检测。例如, 如图 5 所示, CPU16e 可以计算 包含针对采血管一圈的数据的数据行中的每两个连续数据之差, 并且可以检测与该差变得 最大的两个连续数据相对应的位置作为产品标签的边缘。
与由条形码读取器 16 检测的产品标签的边缘有关的信息被发送至主控制器 7。
主控制器 7 基于与位于标签粘贴位置 X 的采血管 (a) 的直径有关的信息和与由条 形码读取器 16 检测的产品标签的边缘有关的信息来控制驱动辊 12 的操作, 使得由标签打 印机 11 连续提供的标签 L 的前缘与产品标签 L2 的边缘匹配, 并且将标识标签 L 叠置在产 品标签 L2 上。由此, 在粘贴标识标签 L 之后, 将标识标签 L 叠置在产品标签 L2 上, 标识标 签 L 和产品标签 L2 不覆盖采血管 (a) 的整个外表面, 在采血管的外表面中保留沿采血管的 轴向方向连续的空白间隙 D, 从而保证可见性 ( 参见图 9(c))。
在本公开中, 与采血管的直径有关的信息可以预先存储在主控器 7 或者与采血管 自动制备设备 1 连接的主计算机中。
例如, 主控制器 7 可以设置有存储器 ( 该图中未示出 ), 并且可以将与包含在每一 个容器 2 中的采血管的直径有关的每一个信息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
另选的是, 用于检测位于标签粘贴位置 X 的采血管的直径的传感器可以靠近标签 粘贴位置 X 设置, 并且主控制器 7 可以得到来自传感器的与采血管的直径有关的信息。
接下来, 对用于通过条形码读取器检测与产品标签的边缘有关的信息的方法的另 一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这个实施例以及上述实施例中, 在采血管按标签粘贴位置 X 旋转的同时, 条形 码读取器 16 沿采血管的纵向扫描其外表面若干次, 采样和保持电路 16c 从由 CCD 16a 获取
的信号中拣取与数据拣取区域信息相对应的信号, 基于预定的合适阈值电平, 针对拣取信 号执行 A/D 转换, 并接着将数字信号存储在 CPU 16e 中。
CPU 16e 接收来自 A/D 转换器 16d 的数字信号, 并且针对采血管一圈将沿主扫描方 向 ( 参见图 6) 的信号相加, 以制成其直方图 ( 参见图 7)。
如图 7 所示, 在上述直方图中, 存在两个峰值, 一个对应于产品标签区域, 而另一 个对应于透明区域 ( 产品标签区域以外的区域 )。CPU 16e 检测两个峰值之间的中间点, 作 为与产品标签 L2 的边缘有关的信息, 并将与产品标签边缘有关的信息输出至主控器 7。
主控制器 7 基于与位于标签粘贴位置 X 的采血管 (a) 的直径有关的信息和与由条 形码读取器 16 检测的产品标签边缘有关的信息, 控制驱动辊 12 的操作, 使得由标签打印机 11 连续提供的标签 L 的边缘与产品标签 L2 的边缘匹配。
接下来, 对用于通过条形码读取器检测与产品标签的边缘有关的信息的方法的另 一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这个实施例以及上述实施例中, 在采血管在标签粘贴位置 X 旋转的同时, 条形 码读取器 16 沿采血管的纵向方向扫描其外表面若干次, 采样和保持电路 16c 从由 CCD 16a 获取的信号中拣取与数据拣取区域信息相对应的信号, 基于预定的合适阈值电平, 针对拣 取的信号执行 A/D 转换, 并接着将经 A/D 转换的信号或数字信号存储在 CPU 16e 中。
CPU 16e 接收来自 A/D 转换器 16d 的数字信号, 计算针对采血管一周的所有信号的 平均数, 并且设置该平均数作为限制级别。
在驱动辊 12 旋转采血管 (a) 以粘贴产品标签 L 的同时, 条形码读取器 16 还沿采 血管的纵向方向扫描其外表面, 并将所扫描信号发送至 CPU16e。
如果从 CCD 16a 发送的信号超出所述限制级别, 则 CPU 16e 将与产品标签的边缘 有关的信息输出至主控制器 7。
主控制器 7 基于与位于标签粘贴位置 X 的采血管 (a) 的直径有关的信息和与由条 形码读取器 16 检测的产品标签边缘有关的信息, 控制驱动辊 12 的操作, 使得由标签打印机 11 连续提供的标签 L 的边缘与产品标签 L2 的边缘匹配。
如上所述, 因为根据本发明的贴标机利用旨在用于检查粘贴在采血管上的标识标 签 L 的条形码读取器来检测产品标签 L2 的边缘, 所以其具有不需要具体检测产品标签 L2 的边缘的传感器并且结构不复杂的优点。然而, 至于根据本发明的贴标机, 不必说的是, 可 以设置专用于检测产品标签 L2 的边缘的传感器, 而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 参见图 8)。 除了设 置专门检测产品标签 L2 的边缘的传感器 20 以外, 图 8 所示的贴标机是和图 2 所示贴标机 相同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 采样和保持电路从扫描信号与处于标签粘贴位置 X 处的采血管 的方向无关地拣取与数据拣取区域信息相对应的信号。然而, 可以的是, 根据采血管的方 向, 数据拣取区域信息可以沿采血管的轴向方向筛分。
在上述实施例中, 根据本发明的贴标机与产品标签 L2 的存在无关地执行针对提 供至标签粘贴位置 X 的所有采血管的边缘检测过程。然而, 可以的是, 例如, 与包含在每一 个采血管容纳部 2 中的采血管的产品标签 L2 的存在有关的信息可以预先存储在主控制器 7 中, 边缘检测过程可以仅针对已经粘贴了产品标签 L2 的采血管执行, 而针对未粘贴产品标 签 L2 的采血管可以不执行。在上述实施例中, 贴标机检测粘贴在采血管上的产品标签 L2 的纵向边缘 ( 即, 平 行于采血管的轴向方向的边缘 ), 并且按匹配标识标签 L 的纵向边缘与产品标签 L2 的纵向 边缘的方式来粘贴标识标签 L。然而, 至于根据本发明的贴标机, 贴标机可以检测产品标签 L2 的横向边缘 ( 即, 垂直于采血管的轴的边缘 ) 和纵向边缘, 并且可以按匹配标识标签 L 的 纵向边缘和横向边缘与产品标签 L2 的纵向边缘和横向边缘的方式来粘贴标识标签 L。由 此, 变得可以保证采血管的透明区域更宽, 并且可见度进一步改进。
标号的描述
a 采血管
L 标识标签
L2 产品标签
X 标签粘贴位置
D 空白间隙
1 采血管自动制备设备
2 采血管容纳部
4 排出部
5 5a 6 7 10 11 12 13 14 14a 14b 15 16 16a 16b 16c 16d 16e 20收集装置 容纳装置 采血管提供装置 主控制器 贴标机 标签打印机 驱动辊 支承辊 压力装置 压力辊 压力架 导向部 条形码读取器 CCD 低通滤波器 采样和保持电路 A/D 转换器 CPU 边缘专门检测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