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介质处理设备.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1673644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7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04019.1

申请日:

2010.09.30

公开号:

CN102442564A

公开日:

2012.05.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H 5/36申请日:20100930|||公开

IPC分类号:

B65H5/36; B65H7/06; B65H9/16

主分类号:

B65H5/36

申请人: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继刚; 许芳; 陶鹏; 徐伟伟

地址:

264209 山东省威海市高技区火炬路16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吴贵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和具有该纠偏机构的介质处理设备,该纠偏机构包括:纠偏辊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辊和与第一驱动辊配合的压纸机构,其中,薄片类介质可偏转地位于第一驱动辊和压纸机构之间;调节辊组件,沿介质输送方向位于纠偏辊组件的下游,包括第二驱动辊和与第二驱动辊相切设置的从动辊;用于检测介质通道中的介质的传感器;以及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辊的转动和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介质时延时启动第二驱动辊转动。本发明结构紧凑,能够使介质在很短的传输距离内实现偏斜修正,更加利于装置小型化。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 其特征在于, . 包括 : 纠偏辊组件, 包括第一驱动辊和与所述第一驱动辊配合的压纸机构, 其中, 所述薄片类 介质可偏转地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压纸机构之间 ; 调节辊组件, 沿介质输送方向位于所述纠偏辊组件的下游, 包括第二驱动辊和与所述 第二驱动辊相切设置的从动辊 ; 传感器, 用于检测所述介质通道中的介质 ; 以及 控制机构, 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动和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介质时延时启 动所述第二驱动辊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纸机构包括沿所 述第一驱动辊轴线方向排列的至少一滚珠组件, 所述滚珠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辊相切 设置的自由滚动的滚珠和滚珠保持件。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珠保持件包括容 纳所述滚珠的桶体和位于所述桶体中将所述滚珠向外偏压的弹性元件, 其中, 所述桶体的 开口直径小于所述滚珠的外径。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位于所述纠偏辊 组件和所述调节辊之间的介质通道上支撑所述介质的过渡组件。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组件包括支撑 所述介质的可自由转动的滚珠。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辊与所述 介质输送方向垂直布置或倾斜相交布置。
7: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纠偏辊组件包括两 个滚珠组件。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沿所述介质 输送方向位于所述介质通道的所述纠偏辊组件的上游。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介 质通道的所述纠偏辊组件和所述调节辊组件之间。
10: 一种介质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具有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9 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类 介质纠偏机构。

说明书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介质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和具有该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介质处理设备。背景技术 现有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设备, 如打印机、 扫描仪、 识币器等, 具有纸张输送机构, 其 通常采用一对辊轮输送, 该一对辊轮由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主动辊以及与主动辊相切配 合的从动辊组成。
     为了适应尽可能多的介质类型, 往往输送机构的宽度大于介质的宽度, 因此, 在进 行介质输送时, 介质可能出现偏斜现象, 将会造成打印、 扫描等介质记录操作的位置不准 确, 从而引起故障, 给用户带来不便。
     中国专利 200510121474.2 披露了一种介质纠偏的技术方案, 其纠偏机构固定在 走纸通道上, 与走纸通道的一边侧即基准面呈夹角设置。当纸张被送入走纸通道经过纠偏 机构时, 纠偏机构始终推动纸张向基准面的方向移动直至纸张沿基准面对齐, 从而实现了 纸张的纠偏功能。该介质纠偏的技术方案由于是在介质不断向前传输的过程中进行纠偏, 因此沿介质输送通道必须足够长才能完成纠偏动作, 不利用装置小型化。
     中国专利申请 200910261039.8 披露了另一种介质纠偏的技术方案, 其利用片材 的挠曲变形实现纠偏, 降低了对介质输送通道的长度要求。 具体地, 通过一对输送辊输送片 材, 通过门部件阻止片材前端继续前进, 并在门部件和一对输送辊之间设置导向部以引导 片材产生挠曲变形, 另针对刚性高的片材通过在导向部上设置旋转部件以减少片材和导向 部之间的摩擦力。
     变形后的片材前端与门部件对齐, 对齐后的片材前端被拾取后打印无偏斜, 从而 实现对片材的纠偏。然而, 对于不同刚度的片材而言, 对齐所需的挠曲变形量是不相同的, 否则有因挠曲变形量过小而存在片材对齐效果不好或因挠曲变形量过大而片材有褶皱的 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带有纠偏功能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 以 适应不同刚度的薄片类介质。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 介质处理设备。
     为此,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 其包括 : 纠偏辊组件, 包括 第一驱动辊和与第一驱动辊配合的压纸机构, 其中, 薄片类介质可偏转地位于第一驱动辊 和压纸机构之间 ; 调节辊组件, 沿介质输送方向位于纠偏辊组件的下游, 包括第二驱动辊和 与第二驱动辊相切设置的从动辊 ; 用于检测介质通道中的介质的传感器 ; 以及控制机构, 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辊的转动和在传感器检测到介质时延时启动第二驱动辊转动。
     进一步地, 上述压纸机构包括沿第一驱动辊轴线方向排列的至少一滚珠组件, 该 滚珠组件包括与第一驱动辊相切设置的自由滚动的滚珠和滚珠保持件。更进一步地, 上述滚珠保持件包括容纳滚珠的桶体和位于桶体中将滚珠向外偏压 的弹性元件, 其中, 桶体的开口直径小于滚珠的外径。
     进一步地, 上述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还包括位于纠偏辊组件和调节辊之间的介质 通道上支撑介质的过渡组件。
     进一步地, 上述过渡组件包括支撑介质的可自由转动的滚珠和滚珠保持件。
     进一步地, 上述第一驱动辊与介质输送方向垂直布置。
     进一步地, 上述第一驱动辊与介质输送方向倾斜相交布置。
     进一步地, 上述传感器沿介质输送方向位于所述介质通道的所述纠偏辊组件的上 游。
     进一步地, 上述传感器位于所述介质通道的所述纠偏辊组件和所述调节辊组件之 间。
     进一步地, 上述纠偏辊组件包括两滚珠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介质处理设备, 其具有上述构造的薄片类介 质纠偏机构。
     本发明利用调节辊组件阻止偏斜的介质前端继续移动, 同时使纠偏辊组件的第一 驱动辊转动, 在第一驱动辊继续转动的过程中, 由于纠偏辊组件的压纸机构对介质的偏转 或后退不存在阻止作用, 介质的前端被阻挡之后, 其偏斜的后端以先抵接到调节辊的前端 为基准自动偏转, 实现了介质的前端与调节辊的对正, 完成了介质偏斜修正的过程。 在本发明的介质纠偏机构中, 不同刚度的薄片类介质的挠曲变形量可以自适应地 调节, 不存在挠曲变形量过大或过小的问题。同时, 本发明结构紧凑, 能够使介质在很短的 传输距离内实现偏斜修正, 更加利于装置小型化。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 特征、 和优点之外, 本发明具有的其它目的、 特征、 和优 点, 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 例, 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图中 :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纵向剖面图 ;
     图 2 是图 1 所示的纸张纠偏机构的俯视图 ;
     图 3 是图 2 所示纸张纠偏机构的变型实施例 ;
     图 4 是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 ;
     图 5 是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 ;
     图 6 是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一种控制方法流程图 ;
     图 7 是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 ; 以及
     图 8 是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另一种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 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纵向剖面图, 图 2 是图 1 所示的 纸张纠偏机构的俯视图。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纸张纠偏机构包括纠偏辊组件 1、 调节辊组件 2、 检测组件 3, 第一驱动机构 5, 第二驱动机构 6 以及控制机构 ( 图中未示出 )。
     其中, 纠偏辊组件 1 用于修正介质的偏斜 ; 调节辊组件 2 沿介质输送方向位于纠 偏辊组件 1 的下游, 当调节辊组件 2 转动时, 用于向下游传输介质, 当调节辊组件 2 停止转 动时, 用于阻止介质移动 ; 检测组件 3 设置在纸张纠偏机构的入口处, 用于检测是否存在介 质; 第一驱动机构 5 与纠偏辊组件 1 传动连接, 用于驱动纠偏辊组件 1 运动 ; 第二驱动机构 6 与调节辊组件 2 传动连接, 用于驱动调节辊组件 2 运动。
     纠偏辊组件 1 包括滚珠组件 11 和第一驱动辊 12。 其中滚珠组件 11 至少设置一组, 第一驱动辊 12 可以是一根长度与通道宽度相适配的辊, 也可以根据滚珠组件 11 的数量, 对 应设置为多段辊, 如图 2 所示, 本实施例中滚珠组件 11 设置为两组, 第一驱动辊 12 对应设 置为两段辊。
     其中, 滚珠组件 11 包括第一滚珠 113 和滚珠保持件。该滚珠保持件包括第一基座 ( 即桶体 )111 和弹性元件 112。第一基座 111 为桶状结构, 其开口直径小于桶身内径 ; 弹 性元件 112 放置在第一基座 111 的桶身内部, 一端抵接在桶底, 另一端抵接在第一滚珠 113 上; 第一滚珠 113 外径大于第一基座 111 开口直径, 小于桶身内径, 放置在第一基座 111 的 桶身内部, 受弹性元件 112 的作用, 抵接在第一基座 111 的开口处, 探出基座开口处的第一 滚珠 113 与第一驱动辊 12 相切。
     此外, 该滚珠保持件还可以是其它结构, 例如, 在第一基座 111 内设置滚珠导向 件。
     调节辊组件 2 包括相切设置的从动辊 21 和第二驱动辊 22。本实施例中从动辊 21 和第二驱动辊 22 分别关于中心对称设置为三段辊, 在其他实施例中, 从动辊 21 和第二驱动 辊 22 也可以分别设置为一段长度与通道宽度相适配的辊或多段辊。
     检测组件 3 包括第一传感器 31, 沿介质输送方向, 第一传感器 31 设置在纠偏辊组 件 1 上游的入口处, 用于检测在入口处是否存在介质。
     优选地, 在纠偏辊组件 1 与调节辊组件 2 之间至少设置有一组过渡组件 4, 用于在 纠偏辊组件 1 纠偏过程中减轻介质与通道的摩擦力, 以便更好地进行介质偏斜修正。
     图 3 是图 2 所示纸张纠偏机构的变型实施例, 如图 3 所示, 纠偏辊组件 1 上仅包括 一滚珠组件。
     图 4 是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如图 4 所示, 过 渡组件 4 包括第二滚珠 41 和第二基座 42, 其中第二基座 42 为桶状结构, 其开口直径小于 桶身内径, 截面呈梯形形状 ; 第二滚珠 41 外径大于第二基座 42 的开口直径, 小于桶身内径, 放置在第二基座 42 的桶身内部, 可以在第二基座内部自由活动, 第二滚珠 41 探出第二基座 42 开口处的部分位于介质通道内, 与介质滚动接触, 从而减小介质在运行过程中的摩擦力。
     需要说明的是, 当过渡组件 4 为多组时, 多组过渡组件 4 位于纠偏辊组件 1 与调节 辊组件 2 之间, 并且沿垂直于介质输送方向排列。
     图 5 是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 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纠偏辊组件 1 的第一驱动辊 12 轴向与介质输送方向之间的夹 角不等于 90 度, 即第一驱动辊 12 相对介质输送方向倾斜放置。如图所示, 假定以介质运行方向的一侧 C 为基准面, 第一驱动辊 12 远离基准面 C 的一端向调节辊组件 2 倾斜, 第一驱 动机构 4 驱动第一驱动辊 12 转动, 带动与其相切的第一滚珠 113 滚动, 始终推动介质向基 准面 C 的方向移动直至沿基准面 C 边对齐。
     下面介绍根据本发明的纠偏机构的控制方法。图 6 是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 的一种控制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纠偏方法具体包括 :
     步骤 S101, 入口是否存在纸张?如果是, 则执行步骤 S102, 否则, 继续检测入口是 否存在纸张。
     当介质在入口处时, 介质覆盖了设置在入口处的第一传感器 31 的表面, 第一传感 器 31 输出第一检测信号, 如高电平 ; 当入口处没有介质时, 第一传感器 31 输出第二检测信 号, 如低电平。控制机构根据第一传感器 31 输出信号的变化, 可以判断入口处是否存在介 质, 如果控制机构判断入口处存在介质, 则执行步骤 S102, 否则, 继续检测入口是否存在介 质。
     步骤 S102, 驱动纠偏辊组件运动。
     控制机构判断入口处存在介质后, 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纠偏组件 1 的第一驱动 辊 12 转动, 带动与其相切的第一滚珠 113 随之滚动, 将位于第一驱动辊 12 与第一滚珠 113 之间的介质向下游输送。如图 2 所示, 当偏斜的介质 A 侧前端率先抵接到调节辊组件 2 时, 此时, 由于调节辊组件 2 没有转动, 阻挡介质继续输送, 因此, 临近 A 侧的纠偏辊组件 1 的第 一滚珠 113 相对介质表面打滑, 而介质另一侧 B 的前端由于还没有抵接到调节辊组件 2, 因 此, 临近 B 侧的纠偏辊组件 1 的第一滚珠 113 相对第一驱动辊 12 转动, 将位于其间的介质 继续输送, 从而使介质以 A 侧的前端为圆心逆时针旋转, 直至介质 B 侧的前端也抵接到调节 辊组件上, 完成对介质偏斜的修正。 在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第二实施例中, 在介质向调节辊组件输送的过程 中, 介质与过渡组件 4 的第二滚珠 41 滚动接触, 因此减少了介质在传动过程中的摩擦力, 使 纠偏辊组件 1 的纠偏效果更加明显。
     在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第三实施例中, 倾斜设置的纠偏辊组件 1 一边驱 动介质以基准面 C 对齐, 一边修正介质偏斜, 从而使介质能够沿基准面 C 实现边对齐。
     步骤 S103, 第一预定时间内驱动调节辊组件运动。
     在第一传感器 31 检测到介质存在后, 控制机构开始计时, 当计时到达第一预定时 间 T1 时, 控制机构控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调节辊组件 2 的第二驱动辊 22 转动, 带动从动辊 21 转动, 从而将位于其间的介质向下游输出。
     第一预定时间 T1 的设定, 可以是理论上介质由第一传感器 31 到调节辊组件 2 的 所需时间 t1 和延迟时间 Δt 之和, 即 T1 = t1+Δt。延迟时间 Δt 是预计的纠偏辊组件 1 修正介质偏斜所需时间, 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设定, 如 0.1 秒~ 1 秒。
     图 7 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纸张纠偏机构的结构剖面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 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检测组件 3 还包括第二传感器 32。第二传感器 32 设置在纠偏辊组件 1 与调节辊组件 2 之间, 用于检测在调节辊组件 2 上游是否存在介质。
     图 8 是图 7 提供的纠偏机构的纠偏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纠偏方法具体包 括:
     步骤 S201, 入口是否存在纸张?如果是, 则执行步骤 S202, 否则, 继续检测入口是
     否存在纸张。
     控制机构根据第一传感器 31 输出信号的变化, 可以判断入口处是否存在介质, 如 果控制机构判断入口处存在介质, 则执行步骤 S202, 否则, 继续检测入口是否存在纸张。
     步骤 S202, 驱动纠偏辊组件运动。
     控制机构判断入口处存在介质后, 控制第一驱动机构 5 驱动纠偏组件 1 的第一驱 动辊 12 转动, 带动与其相切的第一滚珠 113 随之滚动, 将位于第一驱动辊 12 与第一滚珠 113 之间的介质向下游输送。在输送过程中, 利用调节辊组件 2 的阻挡作用及第一滚珠 113 的调节作用, 完成对介质偏斜的修正。
     步骤 203, 纠偏辊组件与调节辊组件之间是否存在介质?
     控制机构控制第一驱动机构 5 驱动纠偏辊组件 1 向调节辊组件 2 输送介质, 当介 质覆盖到检测组件 3 的第二传感器 32 表面上时, 控制机构根据第二传感器 32 输出信号的 变化, 可以判断在纠偏辊组件 1 与调节辊组件 2 之间是否存在介质, 从而可以避免由于纠偏 辊组件阻塞介质等原因造成介质没有被输送到调节辊组件处, 调节辊组件空转的问题。如 果控制机构判断在纠偏辊组件与调节辊组件之间存在介质, 则执行步骤 S204, 否则, 继续检 测是否存在介质。 步骤 S204, 第二预定时间内驱动调节辊组件运动。
     在第二传感器 32 检测到介质存在后, 控制机构开始计时, 当计时到达第二预定时 间 T2 时, 控制机构控制第二驱动机构 6 驱动调节辊组件 2 的第二驱动辊 22 转动, 带动从动 辊 21 转动, 从而将位于其间的介质向下游输出。
     第二预定时间 T2 的设定, 可以是理论上介质由第二传感器 32 到调节辊组件 2 所 需时间 t2 和延迟时间 Δt 之和, 即 T2 = t2+Δt。其中延迟时间 Δt 是预计纠偏辊组件 1 修正介质偏斜所需时间, 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设定, 如 0.1 秒~ 1 秒。
     本实施例相比第一实施例, 在纠偏辊组件 1 与调节辊组件 2 之间增加的第二传感 器 32 可以实时检测在纠偏辊组件 1 与调节辊组件 2 之间是否存在介质, 能够有效避免介质 由于在纠偏辊组件 1 处阻塞等问题没有被输送至调节辊组件处, 调节辊组件空转, 而不能 及时报警提示的问题, 因此纠偏机构更加可靠。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 在根据本发明的介质纠偏机构中, 首先利用调节辊阻止 偏斜的介质前端继续移动, 然后由于纠偏辊的滚珠在介质表面打滑, 使介质偏斜的后端以 先抵接到调节辊的前端为圆心旋转, 从而实现了介质偏斜修正。 本发明结构紧凑, 能够使介 质在很短的传输距离内实现偏斜修正, 更加利于装置小型化。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 滚珠组件一方面起到压纸的作用, 另一方面, 在薄片类介质的 前端被调节辊组件阻挡后, 允许薄片类介质在滚珠组件和第一驱动辊之间自由偏转。在本 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 上述滚珠组件可由起到相同功能的其它压纸机构来代替。
     在一其它实施例中, 压纸机构包括多个喷气头, 各喷头将压缩气体喷向薄片类介 质的上表面, 以使薄片类介质贴在第一驱动辊的顶部。此时, 第一驱动辊可以驱动介质前 进, 并且在薄片类介质的前端被调节辊组件阻挡后, 可在第一驱动辊上相对偏转。
     在另一其它实施例中, 压纸机构包括与第一驱动辊配合的压纸件, 该压纸件对第 一驱动辊的压力足够小, 如此可使薄片类介质在接触到调节辊后自由偏转。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介质处理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介质处理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介质处理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介质处理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介质处理设备.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42564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5.09CN102442564A*CN102442564A*(21)申请号 201010504019.1(22)申请日 2010.09.30B65H 5/36(2006.01)B65H 7/06(2006.01)B65H 9/16(2006.01)(71)申请人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264209 山东省威海市高技区火炬路169号(72)发明人张继刚 许芳 陶鹏 徐伟伟(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代理人吴贵明(54) 发明名称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介质处理设。

2、备(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和具有该纠偏机构的介质处理设备,该纠偏机构包括:纠偏辊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辊和与第一驱动辊配合的压纸机构,其中,薄片类介质可偏转地位于第一驱动辊和压纸机构之间;调节辊组件,沿介质输送方向位于纠偏辊组件的下游,包括第二驱动辊和与第二驱动辊相切设置的从动辊;用于检测介质通道中的介质的传感器;以及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辊的转动和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介质时延时启动第二驱动辊转动。本发明结构紧凑,能够使介质在很短的传输距离内实现偏斜修正,更加利于装置小型化。(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

3、说明书 6 页 附图 4 页CN 102442578 A 1/1页21.一种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纠偏辊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辊和与所述第一驱动辊配合的压纸机构,其中,所述薄片类介质可偏转地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压纸机构之间;调节辊组件,沿介质输送方向位于所述纠偏辊组件的下游,包括第二驱动辊和与所述第二驱动辊相切设置的从动辊;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介质通道中的介质;以及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动和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介质时延时启动所述第二驱动辊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纸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一驱动辊轴线方向排列的至少一滚珠组件,。

4、所述滚珠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辊相切设置的自由滚动的滚珠和滚珠保持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保持件包括容纳所述滚珠的桶体和位于所述桶体中将所述滚珠向外偏压的弹性元件,其中,所述桶体的开口直径小于所述滚珠的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纠偏辊组件和所述调节辊之间的介质通道上支撑所述介质的过渡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组件包括支撑所述介质的可自由转动的滚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辊与所述介质输送方向垂直布置或倾斜相交布置。。

5、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辊组件包括两个滚珠组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沿所述介质输送方向位于所述介质通道的所述纠偏辊组件的上游。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介质通道的所述纠偏辊组件和所述调节辊组件之间。10.一种介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42564 ACN 102442578 A 1/6页3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介质处理设备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

6、和具有该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介质处理设备。背景技术0002 现有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识币器等,具有纸张输送机构,其通常采用一对辊轮输送,该一对辊轮由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主动辊以及与主动辊相切配合的从动辊组成。0003 为了适应尽可能多的介质类型,往往输送机构的宽度大于介质的宽度,因此,在进行介质输送时,介质可能出现偏斜现象,将会造成打印、扫描等介质记录操作的位置不准确,从而引起故障,给用户带来不便。0004 中国专利200510121474.2披露了一种介质纠偏的技术方案,其纠偏机构固定在走纸通道上,与走纸通道的一边侧即基准面呈夹角设置。当纸张被送入走纸通道经过纠偏机构时,。

7、纠偏机构始终推动纸张向基准面的方向移动直至纸张沿基准面对齐,从而实现了纸张的纠偏功能。该介质纠偏的技术方案由于是在介质不断向前传输的过程中进行纠偏,因此沿介质输送通道必须足够长才能完成纠偏动作,不利用装置小型化。0005 中国专利申请200910261039.8披露了另一种介质纠偏的技术方案,其利用片材的挠曲变形实现纠偏,降低了对介质输送通道的长度要求。具体地,通过一对输送辊输送片材,通过门部件阻止片材前端继续前进,并在门部件和一对输送辊之间设置导向部以引导片材产生挠曲变形,另针对刚性高的片材通过在导向部上设置旋转部件以减少片材和导向部之间的摩擦力。0006 变形后的片材前端与门部件对齐,对齐。

8、后的片材前端被拾取后打印无偏斜,从而实现对片材的纠偏。然而,对于不同刚度的片材而言,对齐所需的挠曲变形量是不相同的,否则有因挠曲变形量过小而存在片材对齐效果不好或因挠曲变形量过大而片材有褶皱的可能。发明内容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带有纠偏功能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以适应不同刚度的薄片类介质。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介质处理设备。0008 为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其包括:纠偏辊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辊和与第一驱动辊配合的压纸机构,其中,薄片类介质可偏转地位于第一驱动辊和压纸机构之间;调节辊组件,沿介质输送方向位于纠偏辊组件的下游。

9、,包括第二驱动辊和与第二驱动辊相切设置的从动辊;用于检测介质通道中的介质的传感器;以及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辊的转动和在传感器检测到介质时延时启动第二驱动辊转动。0009 进一步地,上述压纸机构包括沿第一驱动辊轴线方向排列的至少一滚珠组件,该滚珠组件包括与第一驱动辊相切设置的自由滚动的滚珠和滚珠保持件。说 明 书CN 102442564 ACN 102442578 A 2/6页40010 更进一步地,上述滚珠保持件包括容纳滚珠的桶体和位于桶体中将滚珠向外偏压的弹性元件,其中,桶体的开口直径小于滚珠的外径。0011 进一步地,上述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还包括位于纠偏辊组件和调节辊之间的介质通道上。

10、支撑介质的过渡组件。0012 进一步地,上述过渡组件包括支撑介质的可自由转动的滚珠和滚珠保持件。0013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驱动辊与介质输送方向垂直布置。0014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驱动辊与介质输送方向倾斜相交布置。0015 进一步地,上述传感器沿介质输送方向位于所述介质通道的所述纠偏辊组件的上游。0016 进一步地,上述传感器位于所述介质通道的所述纠偏辊组件和所述调节辊组件之间。0017 进一步地,上述纠偏辊组件包括两滚珠组件。0018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介质处理设备,其具有上述构造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0019 本发明利用调节辊组件阻止偏斜的介质前端继续移动,同时使纠偏辊组件。

11、的第一驱动辊转动,在第一驱动辊继续转动的过程中,由于纠偏辊组件的压纸机构对介质的偏转或后退不存在阻止作用,介质的前端被阻挡之后,其偏斜的后端以先抵接到调节辊的前端为基准自动偏转,实现了介质的前端与调节辊的对正,完成了介质偏斜修正的过程。0020 在本发明的介质纠偏机构中,不同刚度的薄片类介质的挠曲变形量可以自适应地调节,不存在挠曲变形量过大或过小的问题。同时,本发明结构紧凑,能够使介质在很短的传输距离内实现偏斜修正,更加利于装置小型化。0021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0022 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

12、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图中:0023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纵向剖面图;0024 图2是图1所示的纸张纠偏机构的俯视图;0025 图3是图2所示纸张纠偏机构的变型实施例;0026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0027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0028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一种控制方法流程图;0029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以及0030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另一种控制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31 以。

13、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说 明 书CN 102442564 ACN 102442578 A 3/6页50032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纵向剖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纸张纠偏机构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纸张纠偏机构包括纠偏辊组件1、调节辊组件2、检测组件3,第一驱动机构5,第二驱动机构6以及控制机构(图中未示出)。0033 其中,纠偏辊组件1用于修正介质的偏斜;调节辊组件2沿介质输送方向位于纠偏辊组件1的下游,当调节辊组件2转动时,用于向下游传输介质,当调节辊组件2停止转动时,用于阻止介质移动;检测组件3。

14、设置在纸张纠偏机构的入口处,用于检测是否存在介质;第一驱动机构5与纠偏辊组件1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纠偏辊组件1运动;第二驱动机构6与调节辊组件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调节辊组件2运动。0034 纠偏辊组件1包括滚珠组件11和第一驱动辊12。其中滚珠组件11至少设置一组,第一驱动辊12可以是一根长度与通道宽度相适配的辊,也可以根据滚珠组件11的数量,对应设置为多段辊,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滚珠组件11设置为两组,第一驱动辊12对应设置为两段辊。0035 其中,滚珠组件11包括第一滚珠113和滚珠保持件。该滚珠保持件包括第一基座(即桶体)111和弹性元件112。第一基座111为桶状结构,其开口直径小于桶。

15、身内径;弹性元件112放置在第一基座111的桶身内部,一端抵接在桶底,另一端抵接在第一滚珠113上;第一滚珠113外径大于第一基座111开口直径,小于桶身内径,放置在第一基座111的桶身内部,受弹性元件112的作用,抵接在第一基座111的开口处,探出基座开口处的第一滚珠113与第一驱动辊12相切。0036 此外,该滚珠保持件还可以是其它结构,例如,在第一基座111内设置滚珠导向件。0037 调节辊组件2包括相切设置的从动辊21和第二驱动辊22。本实施例中从动辊21和第二驱动辊22分别关于中心对称设置为三段辊,在其他实施例中,从动辊21和第二驱动辊22也可以分别设置为一段长度与通道宽度相适配的辊。

16、或多段辊。0038 检测组件3包括第一传感器31,沿介质输送方向,第一传感器31设置在纠偏辊组件1上游的入口处,用于检测在入口处是否存在介质。0039 优选地,在纠偏辊组件1与调节辊组件2之间至少设置有一组过渡组件4,用于在纠偏辊组件1纠偏过程中减轻介质与通道的摩擦力,以便更好地进行介质偏斜修正。0040 图3是图2所示纸张纠偏机构的变型实施例,如图3所示,纠偏辊组件1上仅包括一滚珠组件。0041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如图4所示,过渡组件4包括第二滚珠41和第二基座42,其中第二基座42为桶状结构,其开口直径小于桶身内径,截面呈梯形形状;第二滚珠41外径大于。

17、第二基座42的开口直径,小于桶身内径,放置在第二基座42的桶身内部,可以在第二基座内部自由活动,第二滚珠41探出第二基座42开口处的部分位于介质通道内,与介质滚动接触,从而减小介质在运行过程中的摩擦力。0042 需要说明的是,当过渡组件4为多组时,多组过渡组件4位于纠偏辊组件1与调节辊组件2之间,并且沿垂直于介质输送方向排列。0043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纠偏辊组件1的第一驱动辊12轴向与介质输送方向之间的夹角不等于90度,即第一驱动辊12相对介质输送方向倾斜放置。如图所示,假定以介质运行说 明 书CN 10244256。

18、4 ACN 102442578 A 4/6页6方向的一侧C为基准面,第一驱动辊12远离基准面C的一端向调节辊组件2倾斜,第一驱动机构4驱动第一驱动辊12转动,带动与其相切的第一滚珠113滚动,始终推动介质向基准面C的方向移动直至沿基准面C边对齐。0044 下面介绍根据本发明的纠偏机构的控制方法。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一种控制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纠偏方法具体包括:0045 步骤S101,入口是否存在纸张?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2,否则,继续检测入口是否存在纸张。0046 当介质在入口处时,介质覆盖了设置在入口处的第一传感器31的表面,第一传感器31输出第一检测信号,如高电平;当。

19、入口处没有介质时,第一传感器31输出第二检测信号,如低电平。控制机构根据第一传感器31输出信号的变化,可以判断入口处是否存在介质,如果控制机构判断入口处存在介质,则执行步骤S102,否则,继续检测入口是否存在介质。0047 步骤S102,驱动纠偏辊组件运动。0048 控制机构判断入口处存在介质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纠偏组件1的第一驱动辊12转动,带动与其相切的第一滚珠113随之滚动,将位于第一驱动辊12与第一滚珠113之间的介质向下游输送。如图2所示,当偏斜的介质A侧前端率先抵接到调节辊组件2时,此时,由于调节辊组件2没有转动,阻挡介质继续输送,因此,临近A侧的纠偏辊组件1的第一滚珠113相。

20、对介质表面打滑,而介质另一侧B的前端由于还没有抵接到调节辊组件2,因此,临近B侧的纠偏辊组件1的第一滚珠113相对第一驱动辊12转动,将位于其间的介质继续输送,从而使介质以A侧的前端为圆心逆时针旋转,直至介质B侧的前端也抵接到调节辊组件上,完成对介质偏斜的修正。0049 在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第二实施例中,在介质向调节辊组件输送的过程中,介质与过渡组件4的第二滚珠41滚动接触,因此减少了介质在传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使纠偏辊组件1的纠偏效果更加明显。0050 在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纠偏机构的第三实施例中,倾斜设置的纠偏辊组件1一边驱动介质以基准面C对齐,一边修正介质偏斜,从而使介质能够沿基准面C。

21、实现边对齐。0051 步骤S103,第一预定时间内驱动调节辊组件运动。0052 在第一传感器31检测到介质存在后,控制机构开始计时,当计时到达第一预定时间T1时,控制机构控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调节辊组件2的第二驱动辊22转动,带动从动辊21转动,从而将位于其间的介质向下游输出。0053 第一预定时间T1的设定,可以是理论上介质由第一传感器31到调节辊组件2的所需时间t1和延迟时间t之和,即T1t1+t。延迟时间t是预计的纠偏辊组件1修正介质偏斜所需时间,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设定,如0.1秒1秒。0054 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纸张纠偏机构的结构剖面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检测组件。

22、3还包括第二传感器32。第二传感器32设置在纠偏辊组件1与调节辊组件2之间,用于检测在调节辊组件2上游是否存在介质。0055 图8是图7提供的纠偏机构的纠偏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纠偏方法具体包括:0056 步骤S201,入口是否存在纸张?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02,否则,继续检测入口是说 明 书CN 102442564 ACN 102442578 A 5/6页7否存在纸张。0057 控制机构根据第一传感器31输出信号的变化,可以判断入口处是否存在介质,如果控制机构判断入口处存在介质,则执行步骤S202,否则,继续检测入口是否存在纸张。0058 步骤S202,驱动纠偏辊组件运动。0059 控。

23、制机构判断入口处存在介质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驱动纠偏组件1的第一驱动辊12转动,带动与其相切的第一滚珠113随之滚动,将位于第一驱动辊12与第一滚珠113之间的介质向下游输送。在输送过程中,利用调节辊组件2的阻挡作用及第一滚珠113的调节作用,完成对介质偏斜的修正。0060 步骤203,纠偏辊组件与调节辊组件之间是否存在介质?0061 控制机构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驱动纠偏辊组件1向调节辊组件2输送介质,当介质覆盖到检测组件3的第二传感器32表面上时,控制机构根据第二传感器32输出信号的变化,可以判断在纠偏辊组件1与调节辊组件2之间是否存在介质,从而可以避免由于纠偏辊组件阻塞介质等原因造成介质没。

24、有被输送到调节辊组件处,调节辊组件空转的问题。如果控制机构判断在纠偏辊组件与调节辊组件之间存在介质,则执行步骤S204,否则,继续检测是否存在介质。0062 步骤S204,第二预定时间内驱动调节辊组件运动。0063 在第二传感器32检测到介质存在后,控制机构开始计时,当计时到达第二预定时间T2时,控制机构控制第二驱动机构6驱动调节辊组件2的第二驱动辊22转动,带动从动辊21转动,从而将位于其间的介质向下游输出。0064 第二预定时间T2的设定,可以是理论上介质由第二传感器32到调节辊组件2所需时间t2和延迟时间t之和,即T2t2+t。其中延迟时间t是预计纠偏辊组件1修正介质偏斜所需时间,可以根。

25、据用户需要设定,如0.1秒1秒。0065 本实施例相比第一实施例,在纠偏辊组件1与调节辊组件2之间增加的第二传感器32可以实时检测在纠偏辊组件1与调节辊组件2之间是否存在介质,能够有效避免介质由于在纠偏辊组件1处阻塞等问题没有被输送至调节辊组件处,调节辊组件空转,而不能及时报警提示的问题,因此纠偏机构更加可靠。0066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根据本发明的介质纠偏机构中,首先利用调节辊阻止偏斜的介质前端继续移动,然后由于纠偏辊的滚珠在介质表面打滑,使介质偏斜的后端以先抵接到调节辊的前端为圆心旋转,从而实现了介质偏斜修正。本发明结构紧凑,能够使介质在很短的传输距离内实现偏斜修正,更加利于装置小型。

26、化。0067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滚珠组件一方面起到压纸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薄片类介质的前端被调节辊组件阻挡后,允许薄片类介质在滚珠组件和第一驱动辊之间自由偏转。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滚珠组件可由起到相同功能的其它压纸机构来代替。0068 在一其它实施例中,压纸机构包括多个喷气头,各喷头将压缩气体喷向薄片类介质的上表面,以使薄片类介质贴在第一驱动辊的顶部。此时,第一驱动辊可以驱动介质前进,并且在薄片类介质的前端被调节辊组件阻挡后,可在第一驱动辊上相对偏转。0069 在另一其它实施例中,压纸机构包括与第一驱动辊配合的压纸件,该压纸件对第一驱动辊的压力足够小,如此可使薄片类介质在接触到调节辊后自由偏转。0070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说 明 书CN 102442564 ACN 102442578 A 6/6页8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102442564 ACN 102442578 A 1/4页9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2564 ACN 102442578 A 2/4页10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2564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