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挤压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31173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5.02CN102431173A*CN102431173A*(21)申请号 201110388951.7(22)申请日 2011.11.30B29C 65/56(2006.01)(71)申请人杨政委地址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桑田路722弄16号406室(72)发明人杨政委(54) 发明名称挤压装置(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挤压装置,它包括底座(1),底座(1)上顺序设有管体(3)压紧机构、弹簧(4)定位机构和便于将接头(2)压入管体(3)端口的挤压机构。本发明能实现接头与管体连接可靠、降低人工成本且。
2、可实现机械式将接头插入管体,工作效率高。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CN 102431176 A 1/1页21.一种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1),底座(1)上顺序设有管体(3)压紧机构、弹簧(4)定位机构和便于将接头(2)压入管体(3)端口的挤压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机构包括竖直布置的第一气缸(5.1)、压紧块(5.2)和固定在底座(1)上的支撑块(5.3),第一气缸(5.1)位于支撑块(5.3)上方且活塞杆自由端向下设置,。
3、压紧块(5.2)固定在第一气缸(5.1)活塞杆自由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竖直布置的第二气缸(6.1)、上模板(6.2)和固定在底座(1)上的下模板(6.3),第二气缸(6.1)位于下模板(6.3)上方且活塞杆自由端向下设置,上模板(6.2)固定在第二气缸(6.1)活塞杆自由端;上模板(6.2)和下模板(6.3)的模腔上均设有与弹簧(4)外形相配且用于定位弹簧(4)的限位槽(6.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机构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三气缸(7.1)和挤压头(7.2),挤压头(7.2)固定在第三气缸(7.1)活塞杆自由端,挤。
4、压头(7.2)端部有一个便于接头(2)套放的支撑柱(7.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块(5.2)下表面和支撑块(5.3)上表面均设有软垫(5.4)。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31173 ACN 102431176 A 1/3页3挤压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将工件接头挤入管体端口内的挤压装置。背景技术0002 目前市场上一种管体由PVC材料制成的延长用气管包括塑料管体、弹簧和接头,弹簧套在管体一端,弹簧外端面与管体端面持平,需要将接头插入管体端口内以成型产品。目前本领域的大部分企业均采用人工将接头插入管体端口,为了保。
5、证接头与管体端口连接牢固以及密封性,生产的管体端口尺寸略小于接头尺寸,但常态下无法直接用手将接头插入管体端口。目前业内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将水烧开,把带弹簧的管体一端放入开水中,使得管体软化,然后迅速将接头插入管体端口。0003 上述存在以下不足,需要一直烧开水,成本较高;全部采用人工将接头插入管体,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人工毕竟力气有限,接头与管体连接不可靠(比如有时接头只插入一半,管体就变硬,导致插不进去),导致产品不合格。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接头与管体连接可靠、降低人工成本且可实现机械式将接头插入管体的高效率的挤压装置。0005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
6、案是:一种挤压装置,它包括底座,底座上顺序设有管体压紧机构、弹簧定位机构和便于将接头压入管体端口的挤压机构。0006 所述的压紧机构包括竖直布置的第一气缸、压紧块和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块,第一气缸位于支撑块上方且活塞杆自由端向下设置,压紧块固定在第一气缸活塞杆自由端。0007 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竖直布置的第二气缸、上模板和固定在底座上的下模板,第二气缸位于下模板上方且活塞杆自由端向下设置,上模板固定在第二气缸活塞杆自由端;上模板和下模板的模腔上均设有与弹簧外形相配且用于定位弹簧的限位槽。0008 所述的挤压机构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三气缸和挤压头,第三气缸水平固定在底座上,挤压头固定在第三气缸活塞杆自。
7、由端,挤压头端部有一个便于接头套放的支撑柱。0009 所述的压紧块下表面和支撑块上表面均设有软垫。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气缸将接头压入管体端口,替代了原先的人工,接头和管体连接更可靠和牢固;省去了原先需将管体软化的步骤,省时省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0011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紧机构包括竖直布置第一气缸、压紧块和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块,第一气缸位于支撑块上方且活塞杆自由端向下设置,压紧块固定在第一气缸活塞杆自由端。便于将管体压住,避免接头压入管体时发生移动。0012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竖直布置第二气缸、上模板和固定在底座上的下模板,第二气缸位于下模板上方且活塞杆自由端向。
8、下设置,上模板固定在第二气缸活塞杆说 明 书CN 102431173 ACN 102431176 A 2/3页4自由端;上模板和下模板的模腔上均设有与弹簧外形相配且用于定位弹簧的限位槽。便于将弹簧压住,避免接头压入管体时发生移动。0013 作为优选,所述的挤压机构包括水平布置第三气缸和挤压头,第三气缸水平固定在底座上,挤压头固定在第三气缸活塞杆自由端,挤压头端部有一个便于接头套放的支撑柱。采用气缸代替人工将接头压入管体。0014 作为改进,所述的压紧块下表面和支撑块上表面均设有软垫。防止管体被压坏。附图说明0015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立体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立体示意图。001。
9、7 图3为本发明第三中立体示意图。0018 图4为气管产品示意图。0019 图中,1、底座,2、接头,3、管体,4、弹簧,5.1、第一气缸,5.2、压紧块,5.3、支撑块,5.4、软垫,6.1、第二气缸,6.2、上模板,6.3、下模板,6.4、限位槽,7.1、第三气缸,7.2、挤压柱,7.3、支撑头,8、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0020 以下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但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021 参照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挤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顺序设有管体3压紧机构、弹簧4定位机构和便于将接头2压入管体3端口的挤压机构。这里提到的顺序即为依次排列,从图1中可明显的看出。0。
10、022 所述的压紧机构包括竖直布置第一气缸5.1、压紧块5.2和固定在底座1上的支撑块5.3,第一气缸5.1位于支撑块5.3上方且活塞杆自由端向下设置,压紧块5.2固定在第一气缸5.1活塞杆自由端。0023 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竖直布置第二气缸6.1、上模板6.2和固定在底座1上的下模板6.3,第二气缸6.1位于下模板6.3上方且活塞杆自由端向下设置,上模板6.2固定在第二气缸6.1活塞杆自由端;上模板6.2和下模板6.3的模腔上均设有与弹簧4外形相配且用于定位弹簧4的限位槽6.4。0024 所述的挤压机构包括水平布置第三气缸7.1和挤压头7.2,第三气缸7.1水平固定在底座1上,挤压头7.2固。
11、定在第三气缸7.1活塞杆自由端,挤压头7.2端部有一个便于接头2套放的支撑柱7.3。0025 底座1上固定一连接板8,第一气缸5.1和第二气缸6.1均固定在连接板8上。以上提到的三个气缸只有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气缸就成,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0026 所述的压紧块5.2下表面和支撑块5.3上表面均设有软垫5.4。所述的软垫5.4采用橡胶垫。0027 下模板6.3和支撑头7.3离底座1的距离关系,是根据管体3放在下模板6.3上且接头2套在支撑头7.3上时,确保能将接头2挤入 管体3端口内即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的公开和描述,业内技术人员轻而易举地想到和解决的事情。0028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第一。
12、步,将弹簧4套在管体3外,确保弹簧4的外端口与管说 明 书CN 102431173 ACN 102431176 A 3/3页5体3的端口持平,然后一起放在下模板6.3上,弹簧4和管体3的端面与下模板6.3的端面持平,此时弹簧4限位在下模板6.3的限位槽6.4处,确保弹簧4不滑动;将接头2套在挤压柱7.2的支撑头7.3上。0029 第二步,启动第一气缸5.1经压紧块5.2将管体3压住,同时也启动第二气缸6.1合模上模板6.2和下模板6.3,压住弹簧4;接着启动第三气缸7.1,在第三气缸7.1的活塞杆瞬间推动下,将接头2挤入管体3端口内。结合图1和图2所示。即可完成将接头2插入管体3端口内。0030 本发明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的有,气缸可以更改为油缸;第一气缸5.1和第二气缸6.1可以合为一个气缸,也就是说用同一个气缸同时带动压紧块5.2和上模板6.2上下运动,只需将压紧块5.2和上模板6.2连成一体即可。说 明 书CN 102431173 ACN 102431176 A 1/3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31173 ACN 102431176 A 2/3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31173 ACN 102431176 A 3/3页8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3117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