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模组回收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672037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25295.6

申请日:

2010.10.30

公开号:

CN102455527A

公开日:

2012.05.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2F 1/13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深圳市比亚迪电子部品件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比亚迪路3009号变更后权利人:518119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镇延安路1号比亚迪公司实验楼登记生效日:2015083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F 1/13申请日:20101030|||公开

IPC分类号:

G02F1/13; G02F1/133; B09B3/00

主分类号:

G02F1/13

申请人: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庞盈; 赵平

地址: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比亚迪路300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模组回收方法,属于液晶模组回收利用领域。该液晶模组回收方法包括:S1、去除液晶模组上的保护胶;S2、将去除保护胶的液晶模组放入剥离液中,使液晶模组中的集成电路芯片与液晶显示屏分离;S3、去除分离后的集成电路芯片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S4、用清水冲洗集成电路芯片表面。本发明将压贴不良液晶模组中的集成电路芯片与液晶显示屏分离,再对分离后的集成电路芯片进行清洗,使集成电路芯片能够再次利用,达到提高材料利用率、节约成本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液晶模组回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 S1、 去除液晶模组上的保护胶 ; S2、 将去除保护胶的液晶模组置于温度为 80~120℃的剥离液中加热 10~40 分钟, 使液 晶模组中的集成电路芯片与液晶显示屏分离 ; S3、 去除分离后的集成电路芯片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 ; S4、 用清水冲洗集成电路芯片表面。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液晶模组回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S2 中剥离液由质量 比为 5%~10% 的聚氧乙烯聚丙烯醚、 质量比为 30%~80% 的有机胺、 质量比为 10%~20% 的有机 溶剂、 质量比为 5%~10% 的螯合剂和质量比为 2%~5% 的缓蚀剂组成。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液晶模组回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S3 详细方法如下 : 将分离后的集成电路芯片置于温度为 80~120℃的清洗液中加热 10~20 分钟, 使集成电路芯 片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溶解 ; 所述清洗液为浓度大于等于 96% 的浓硫酸、 或 浓度大于等于 85% 的浓硝酸、 或由质量比为 20~30% 的甲酸、 质量比为 10~30% 的月桂酸和质 量比为 30~40% 的草酸组成的有机酸混合液。
4: 如权利要求 1 至 3 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模组回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 S4 之 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 S5、 对集成电路芯片进行超声波清洗 60~240 秒。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液晶模组回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 S1 之前还包括如 下步骤 : S6、 将液晶模组从柔性线路板上剥离。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液晶模组回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对液晶显示屏的回收 步骤 : S7、 去除分离后的液晶显示屏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 ; S8、 用清水冲洗液晶显示屏表面。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液晶模组回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S7 详细方法如下 : 将分离后的液晶显示屏置于清洗液中 2~5 分钟, 使液晶显示屏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 保护胶溶解 ; 所述清洗液为浓度大于等于 96% 的浓硫酸、 或浓度大于等于 85% 的浓硝酸、 或 由质量比为 20~30% 的甲酸、 质量比为 10~30% 的月桂酸和质量比为 30~40% 的草酸组成的有 机酸混合液。
8: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液晶模组回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S7 将液晶显示屏表 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直接用外力去除。

说明书


一种液晶模组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模组回收利用领域, 涉及一种液晶模组回收方法。尤其涉及一 种 COG(Chip on glass, 一种 IC 与 LCD 的连接封装工艺) 时压贴不良的 IC(integrated circuit, 集成电路芯片) 和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显示屏, 包括 : TFT LCD、 CSTN LCD、 FSTN LCD、 STN LCD) 的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新型显示技术方兴未艾。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显示器) 成功 地取代了传统的 CRT(Cathode Ray Tube, 阴极射线管) 显示器, 已经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 品。LCD 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 电脑、 电视、 车载 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 数字多功 能光盘) 和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 等各种电子产品中。由此, LCD 的产量越来越高, 生产厂家越来越多, 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提高材料利用率是降低成本、 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极佳方法。
     液晶模组的制造工艺中涉及到将 IC 与 LCD 进行压贴, 压贴是一种在一定温度、 一 定时间、 一定压力下将 IC 绑定 (bundling) 在 LCD 玻璃基板上的技术。其中, IC 压贴部分结 构为基材硅晶体, 基材硅晶体表面生长出镀金的 Bump(IC 管脚 ) ; 玻璃基板压贴部分结构为 玻璃基材, 上面附有 ITO(氧化铟锡) 电极线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IC Bump 与 ITO 电极 通过 ACF (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异方性导电胶 ) 绑定在一起, IC 上的电气回路 与玻璃上的电极回路上下导通, 形成完整的导电回路, 从而实现 IC 内部电路与 LCD 显示屏 幕之间的导通, 达到驱动玻璃盒内液晶显示的目的。
     其中, ACF 主要由树脂黏着剂和导电粒子两大部分组成。 其特点在于纵向受力方向 即 Z 方向电气导通, 而在横向平面即 X、 Y 面具有明显的高阻抗特性。其中, 树脂黏着剂有防 湿气、 接着、 耐热及绝缘等功能, 还可以固定 IC Bump 与玻璃基板间 ITO 电极相对位置, 并提 供一定压迫力量以维持电极与导电粒子间的接触面积。导电粒子中心为塑胶球, 在外镀镍 金并在最外层附有绝缘层。压贴时, 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 树脂黏着剂熔化, 黏着在 IC 和玻 璃之间 ; 由于存在高度差, IC Bump 和玻璃基板电极之间的导电粒子受到压力, 绝缘层被压 破, 使粒子的镍金层与 IC Bump、 玻璃电极 ITO 相互接触, 从而导通 IC 和玻璃基板电极, 构成 电气回路 ; 同时在电极间其他的粒子完好无损, 其绝缘层可以避免相邻两电极间导通短路, 而达成只在 Z 轴方向导通的目的。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压贴时会出现不良, 主要有如下类型 : IC Bump 与玻璃电极 ITO 对位错位、 IC Bump 与玻璃电极间存在异物、 导电粒子未破碎的假压、 压力不均导致部分 IC Bump 与电极间的粒子未破碎、 连接不牢固 IC 与玻璃基板易分离、 IC 本身不良、 LCD 本身 不良等。这些不良都会导致 LCD 不显示、 显示异常、 或隐患性不良。不良产品一般都只会作 为废品报废处理, 这无疑白白浪费了材料, 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晶模组压贴不良产品无法回收利用造成成本偏高的 技术问题, 提供了一种液晶模组回收方法, 使压贴不良液晶模组中的集成电路芯片能够再 次利用, 达到提高材料利用率、 节约成本的目的。
     一种液晶模组回收方法, 包括 : S1、 去除液晶模组上的保护胶 ; S2、 将去除保护胶的液晶模组置于温度为 80~120℃的剥离液中加热 10~40 分钟, 使液 晶模组中的集成电路芯片与液晶显示屏分离 ; S3、 去除分离后的集成电路芯片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 ; S4、 用清水冲洗集成电路芯片表面。
     本发明将压贴不良液晶模组中的集成电路芯片与液晶显示屏分离, 再对分离后的 集成电路芯片进行清洗, 使集成电路芯片能够再次利用, 达到提高材料利用率、 节约成本的 目的。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模组回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 附图及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 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针对液晶模组生产的关键工序 - 压贴岗位产生的不良品进行材料回收再 利用, 以达到提高材料利用率、 节约成本的目的。一种液晶模组回收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S1、 去除液晶模组上的保护胶 ; 此保护胶通常为硅胶、 蓝胶、 UV 胶, 硅胶需使用木刀刮 除, 蓝胶、 UV 胶可用外力整块剥离去除。
     S2、 将去除保护胶的液晶模组置于温度为 80~120℃的剥离液中加热 10~40 分钟, 使固化的 ACF 溶解软化, 集成电路芯片与液晶显示屏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自行脱落, 使 液晶模组中的集成电路芯片与液晶显示屏分离。作为优选方案, 剥离液的温度为 100℃, 加热时间为 25 分钟, 在此种温度条件下, 剥离液可以保持良好的活性以保证剥离效果, 一 般来说在加热 10 分种后集成电路芯片与液晶显示屏便开始分离, 加热到 25 钟是为确认批 量生产能够全部分离, 减少产品重工, 提升生产效率。所述剥离液由质量比为 5%~10% 的聚 氧乙烯聚丙烯醚、 质量比为 30%~80% 的有机胺、 质量比为 10%~20% 的有机溶剂、 质量比为 5%~10% 的螯合剂和质量比为 2%~5% 的缓蚀剂组成 ; 所述聚氧乙烯聚丙烯醚作为表面活性 剂, 以达到增强表面活性, 提高剥离效果的目的 ; 有机胺作为剥离液的主要成分, 用于对液 晶模组表面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溶解 ; 有机溶剂具有助溶作用 ; 螯合剂具有粘合各组分 的协同作用 ; 缓蚀剂为具有缓蚀作用, 减缓剥离液中其它成分对液晶模组的腐蚀。
     S3、 去除分离后的集成电路芯片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 ; 详细方法如 下: 将分离后的集成电路芯片置于温度为 80~120℃的清洗液中加热 10~20 分钟, 使集成电 路芯片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溶解。作为优选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 清洗液的 温度为 95℃, 加热时间为 25 分钟, 经实验证明, 此种温度条件下, 可以保持清洗液的良好活性又不至于大量挥发, 加热 25 钟可使容器中的 IC 全部清洗干净。所述清洗液为浓度大于 等于 96% 的浓硫酸、 或浓度大于等于 85% 的浓硝酸、 或由质量比为 20~30% 的甲酸、 质量比为 10~30% 的月桂酸和质量比为 30~40% 的草酸组成的有机酸混合液。该清洗液还能清洗集成 电路芯片表面残留的剥离液中的有机胺和有机溶剂成分, 达到有效清洁集成电路芯片表面 残留物的目的。
     S4、 用清水冲洗集成电路芯片表面。 洗掉表面的清洗液, 避免清洗液对集成电路芯 片的腐蚀。
     为了有效的回收液晶模组, 步骤 S1 之前还包括步骤 S6 : 将压贴不良的液晶模组从 柔性线路板上剥离, 此剥离采用外力直接剥离。
     步骤 S1 中将保护胶剥离后的液晶模组, 其集成电路芯片和液晶显示屏可能会有 部分损坏。作为优选方案, 需要对其进行检测, 确认其好坏, 确认后可直接将有坏损的液晶 模组报废。 首先检查集成电路芯片和液晶显示屏的外观, 确认其外观没有破损, 然后在显微 镜下确认集成电路芯片的管脚 (Bump) 有无变形、 划伤 ; 确认液晶显示屏的 ITO 线路有无划 伤、 划断、 ITO 连接、 ITO 断开等, 根据以上情况区分 IC 和 LCD 是否可回收。
     集成电路芯片的回收步骤 S4 之后还包括步骤 S5 : 对集成电路芯片进行超声波清 洗 60~240 秒。彻底清除集成电路芯片表面附着的芯片清洗液。 本发明所述的液晶模组回收方法还包括对液晶显示屏的回收, 包括如下步骤 : S7、 去除分离后的液晶显示屏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 ; 去除液晶显示屏表 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 : 将液晶显示屏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 电胶及保护胶直接用外力去除, 此保护胶通常为硅胶、 蓝胶、 UV 胶, 硅胶需使用木刀刮除, 蓝 胶、 UV 胶可用外力整块剥离去除。方法二 : 将分离后的液晶显示屏置于清洗液中 2~5 分钟, 使液晶显示屏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溶解 ; 所述清洗液为浓度大于等于 96% 的 浓硫酸、 或浓度大于等于 85% 的浓硝酸、 或由质量比为 20~30% 的甲酸、 质量比为 10~30% 的 月桂酸和质量比为 30~40% 的草酸组成的有机酸混合液。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清洗液可为清 洗过集成电路芯片后的剩余清洗液, 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另外, 该清洗液还能清洗液晶显 示屏表面残留的剥离液中的有机胺和有机溶剂成分, 达到有效清洁液晶显示屏表面残留物 的目的。
     S8、 用清水冲洗液晶显示屏表面, 将液晶显示屏表面的物质清除。 此步骤在步骤 S7 后 1 小时内完成, 时间越短越好, 能有效防止液晶显示屏上的 ITO 被清洗液腐蚀。
     此外, 为了确认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回收的集成电路芯片和液晶显示屏的性能, 还 需要对回收的集成电路芯片和液晶显示屏进行抽测。
     抽测时, 首先检查集成电路芯片和液晶显示屏的外观, 确认其外观没有破损, 然后 在显微镜下确认集成电路芯片的管脚 (Bump) 有无变形、 划伤 ; 确认液晶显示屏的 ITO 线路 有无划伤、 划断、 ITO 连接、 ITO 断开等。
     然后将抽测选中的集成电路芯片和液晶显示屏压贴, 组装成液晶模组。检测其回 收的集成电路芯片和液晶显示屏的良率。
     可靠性测试分为两部分。
     A、 高温高湿实验 : 温度范围 : 60±3℃, 湿度范围 : 95±3%RH, 测试时间 : 240 分钟
     测试目的 : 将新的液晶显示模组置于设定好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储存或工作一段时 间, 以检测和评价新的液晶显示模组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储存或者工作的适应性, 同时也验 证了新产品在各生产工艺中的品质可靠性。
     测试条件 : 在温度 60℃、 湿度 95%RH 的条件下, 将需要测试的模组通电点亮状态下 投入连续运行, 待箱内温度达到测试条件后开始计时, 持续运行 240 小时, 然后取出在常温 环境下放置 2 小时后, 查看是否出现不显、 显示异常等不良, 所得到的结果如下表 1 所示 :编号 显示效果 1 合格 2 合格 3 合格 4 合格 5 合格 6 7 合格 合格 8 合格 9 合格 10 合格 结论 合格B、 冷热冲击实验 : 温度范围 : -30℃ ±3℃― 70℃ ±3℃ ; 测试目的 : 将新的液晶显示模组置于设定好的温度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储存一段时间, 以检测和评价将新的液晶显示模组在温度交变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同时也验证了产 品在各生产工艺中的品质可靠性。
     测试条件 : 在温度 -30℃条件下持续 2 小时, 再在温度 70℃条件下持续 2 小时为一 个循环周期, 将需要测试的液晶模组通电连续运行 5 个循环, 共 20 小时。
     将按本发明回收方法得到的模组按照上述测试方法进行性能测试, 查看是否出现 不显、 显示异常等不良, 所得到的结果如下表 2 所示 :编号 显示效果 1 合格 2 合格 3 合格 4 合格 5 合格 6 合格 7 合格 8 合格 9 合格 10 合格 结论 合格从上述表 1、 表 2 的数据可以看出, 采用本发明回收的集成电路芯片和液晶显示屏重新 制造为新的液晶模组以后, 为合格的产品。这也证明了本发明是一种可以实现对所述压贴 不良的液晶模组的有效回收利用, 提高材料利用率、 降低成本的方法。
     本发明将压贴不良液晶模组中的集成电路芯片与液晶显示屏分离, 再对分离后的 集成电路芯片和液晶显示屏进行清洗, 使集成电路芯片和液晶显示屏能够再次利用, 达到 提高材料利用率、 节约成本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液晶模组回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液晶模组回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液晶模组回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液晶模组回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液晶模组回收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55527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5.16CN102455527A*CN102455527A*(21)申请号 201010525295.6(22)申请日 2010.10.30G02F 1/13(2006.01)G02F 1/133(2006.01)B09B 3/00(2006.01)(71)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比亚迪路3009号(72)发明人庞盈 赵平(54) 发明名称一种液晶模组回收方法(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模组回收方法,属于液晶模组回收利用领域。该液晶模组回收方法包括:S1、去除液晶模组上。

2、的保护胶;S2、将去除保护胶的液晶模组放入剥离液中,使液晶模组中的集成电路芯片与液晶显示屏分离;S3、去除分离后的集成电路芯片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S4、用清水冲洗集成电路芯片表面。本发明将压贴不良液晶模组中的集成电路芯片与液晶显示屏分离,再对分离后的集成电路芯片进行清洗,使集成电路芯片能够再次利用,达到提高材料利用率、节约成本的目的。(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1/1页21.一种液晶模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去除液晶模组上的保护胶。

3、;S2、将去除保护胶的液晶模组置于温度为80120的剥离液中加热1040分钟,使液晶模组中的集成电路芯片与液晶显示屏分离;S3、去除分离后的集成电路芯片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S4、用清水冲洗集成电路芯片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剥离液由质量比为5%10%的聚氧乙烯聚丙烯醚、质量比为30%80%的有机胺、质量比为10%20%的有机溶剂、质量比为5%10%的螯合剂和质量比为2%5%的缓蚀剂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详细方法如下:将分离后的集成电路芯片置于温度为80120的清洗液中加热1020分钟,使。

4、集成电路芯片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溶解;所述清洗液为浓度大于等于96%的浓硫酸、或浓度大于等于85%的浓硝酸、或由质量比为2030%的甲酸、质量比为1030%的月桂酸和质量比为3040%的草酸组成的有机酸混合液。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模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5、对集成电路芯片进行超声波清洗60240秒。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模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S6、将液晶模组从柔性线路板上剥离。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液晶显示屏的回收步骤:S7、去除分离后的液晶显示屏表面。

5、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S8、用清水冲洗液晶显示屏表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模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详细方法如下:将分离后的液晶显示屏置于清洗液中25分钟,使液晶显示屏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溶解;所述清洗液为浓度大于等于96%的浓硫酸、或浓度大于等于85%的浓硝酸、或由质量比为2030%的甲酸、质量比为1030%的月桂酸和质量比为3040%的草酸组成的有机酸混合液。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模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将液晶显示屏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直接用外力去除。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55527 A1/4页3一种液晶模组回收方法技。

6、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液晶模组回收利用领域,涉及一种液晶模组回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COG(Chip on glass,一种IC与LCD的连接封装工艺)时压贴不良的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芯片)和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包括:TFT LCD、CSTN LCD、FSTN LCD、STN LCD)的回收方法。背景技术0002 现今新型显示技术方兴未艾。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成功地取代了传统的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已经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LCD。

7、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脑、电视、车载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功能光盘)和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等各种电子产品中。由此,LCD的产量越来越高,生产厂家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提高材料利用率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极佳方法。0003 液晶模组的制造工艺中涉及到将IC与LCD进行压贴,压贴是一种在一定温度、一定时间、一定压力下将IC绑定(bundling)在LCD玻璃基板上的技术。其中,IC压贴部分结构为基材硅晶体,基材硅晶体表面生长出镀金的Bump(IC管脚);玻璃基板压贴部分结构为玻璃基材,上面附。

8、有ITO(氧化铟锡)电极线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IC Bump与ITO电极通过ACF (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异方性导电胶)绑定在一起,IC上的电气回路与玻璃上的电极回路上下导通,形成完整的导电回路,从而实现IC内部电路与LCD显示屏幕之间的导通,达到驱动玻璃盒内液晶显示的目的。0004 其中,ACF主要由树脂黏着剂和导电粒子两大部分组成。其特点在于纵向受力方向即Z方向电气导通,而在横向平面即X、Y面具有明显的高阻抗特性。其中,树脂黏着剂有防湿气、接着、耐热及绝缘等功能,还可以固定IC Bump与玻璃基板间ITO电极相对位置,并提供一定压迫力量以维持电极与导。

9、电粒子间的接触面积。导电粒子中心为塑胶球,在外镀镍金并在最外层附有绝缘层。压贴时,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树脂黏着剂熔化,黏着在IC和玻璃之间;由于存在高度差,IC Bump和玻璃基板电极之间的导电粒子受到压力,绝缘层被压破,使粒子的镍金层与IC Bump、玻璃电极ITO相互接触,从而导通IC和玻璃基板电极,构成电气回路;同时在电极间其他的粒子完好无损,其绝缘层可以避免相邻两电极间导通短路,而达成只在Z轴方向导通的目的。0005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压贴时会出现不良,主要有如下类型:IC Bump与玻璃电极ITO对位错位、IC Bump与玻璃电极间存在异物、导电粒子未破碎的假压、压力不均导致部分IC。

10、 Bump与电极间的粒子未破碎、连接不牢固IC与玻璃基板易分离、IC本身不良、LCD本身不良等。这些不良都会导致LCD不显示、显示异常、或隐患性不良。不良产品一般都只会作为废品报废处理,这无疑白白浪费了材料,增加了成本。发明内容说 明 书CN 102455527 A2/4页40006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晶模组压贴不良产品无法回收利用造成成本偏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液晶模组回收方法,使压贴不良液晶模组中的集成电路芯片能够再次利用,达到提高材料利用率、节约成本的目的。0007 一种液晶模组回收方法,包括:S1、去除液晶模组上的保护胶;S2、将去除保护胶的液晶模组置于温度为80120的剥离液。

11、中加热1040分钟,使液晶模组中的集成电路芯片与液晶显示屏分离;S3、去除分离后的集成电路芯片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S4、用清水冲洗集成电路芯片表面。0008 本发明将压贴不良液晶模组中的集成电路芯片与液晶显示屏分离,再对分离后的集成电路芯片进行清洗,使集成电路芯片能够再次利用,达到提高材料利用率、节约成本的目的。附图说明0009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模组回收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10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0。

12、011 本发明针对液晶模组生产的关键工序-压贴岗位产生的不良品进行材料回收再利用,以达到提高材料利用率、节约成本的目的。一种液晶模组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去除液晶模组上的保护胶;此保护胶通常为硅胶、蓝胶、UV胶,硅胶需使用木刀刮除,蓝胶、UV胶可用外力整块剥离去除。0012 S2、将去除保护胶的液晶模组置于温度为80120的剥离液中加热1040分钟,使固化的ACF溶解软化,集成电路芯片与液晶显示屏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自行脱落,使液晶模组中的集成电路芯片与液晶显示屏分离。作为优选方案,剥离液的温度为100,加热时间为25分钟,在此种温度条件下,剥离液可以保持良好的活性以保证剥离效果,一般。

13、来说在加热10分种后集成电路芯片与液晶显示屏便开始分离,加热到25钟是为确认批量生产能够全部分离,减少产品重工,提升生产效率。所述剥离液由质量比为5%10%的聚氧乙烯聚丙烯醚、质量比为30%80%的有机胺、质量比为10%20%的有机溶剂、质量比为5%10%的螯合剂和质量比为2%5%的缓蚀剂组成;所述聚氧乙烯聚丙烯醚作为表面活性剂,以达到增强表面活性,提高剥离效果的目的;有机胺作为剥离液的主要成分,用于对液晶模组表面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溶解;有机溶剂具有助溶作用;螯合剂具有粘合各组分的协同作用;缓蚀剂为具有缓蚀作用,减缓剥离液中其它成分对液晶模组的腐蚀。0013 S3、去除分离后的集成电路芯片表。

14、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详细方法如下:将分离后的集成电路芯片置于温度为80120的清洗液中加热1020分钟,使集成电路芯片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溶解。作为优选方案,作为优选方案,清洗液的温度为95,加热时间为25分钟,经实验证明,此种温度条件下,可以保持清洗液的良好活说 明 书CN 102455527 A3/4页5性又不至于大量挥发,加热25钟可使容器中的IC全部清洗干净。所述清洗液为浓度大于等于96%的浓硫酸、或浓度大于等于85%的浓硝酸、或由质量比为2030%的甲酸、质量比为1030%的月桂酸和质量比为3040%的草酸组成的有机酸混合液。该清洗液还能清洗集成电路芯片表面残留的。

15、剥离液中的有机胺和有机溶剂成分,达到有效清洁集成电路芯片表面残留物的目的。0014 S4、用清水冲洗集成电路芯片表面。洗掉表面的清洗液,避免清洗液对集成电路芯片的腐蚀。0015 为了有效的回收液晶模组,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6:将压贴不良的液晶模组从柔性线路板上剥离,此剥离采用外力直接剥离。0016 步骤S1中将保护胶剥离后的液晶模组,其集成电路芯片和液晶显示屏可能会有部分损坏。作为优选方案,需要对其进行检测,确认其好坏,确认后可直接将有坏损的液晶模组报废。首先检查集成电路芯片和液晶显示屏的外观,确认其外观没有破损,然后在显微镜下确认集成电路芯片的管脚(Bump)有无变形、划伤;确认液晶显示。

16、屏的ITO线路有无划伤、划断、ITO连接、ITO断开等,根据以上情况区分IC和LCD是否可回收。0017 集成电路芯片的回收步骤S4之后还包括步骤S5:对集成电路芯片进行超声波清洗60240秒。彻底清除集成电路芯片表面附着的芯片清洗液。0018 本发明所述的液晶模组回收方法还包括对液晶显示屏的回收,包括如下步骤:S7、去除分离后的液晶显示屏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去除液晶显示屏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将液晶显示屏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直接用外力去除,此保护胶通常为硅胶、蓝胶、UV胶,硅胶需使用木刀刮除,蓝胶、UV胶可用外力整块剥离去除。方法二:将分离后。

17、的液晶显示屏置于清洗液中25分钟,使液晶显示屏表面残留的异方性导电胶及保护胶溶解;所述清洗液为浓度大于等于96%的浓硫酸、或浓度大于等于85%的浓硝酸、或由质量比为2030%的甲酸、质量比为1030%的月桂酸和质量比为3040%的草酸组成的有机酸混合液。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清洗液可为清洗过集成电路芯片后的剩余清洗液,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另外,该清洗液还能清洗液晶显示屏表面残留的剥离液中的有机胺和有机溶剂成分,达到有效清洁液晶显示屏表面残留物的目的。0019 S8、用清水冲洗液晶显示屏表面,将液晶显示屏表面的物质清除。此步骤在步骤S7后1小时内完成,时间越短越好,能有效防止液晶显示屏上的ITO被清。

18、洗液腐蚀。0020 此外,为了确认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回收的集成电路芯片和液晶显示屏的性能,还需要对回收的集成电路芯片和液晶显示屏进行抽测。0021 抽测时,首先检查集成电路芯片和液晶显示屏的外观,确认其外观没有破损,然后在显微镜下确认集成电路芯片的管脚(Bump)有无变形、划伤;确认液晶显示屏的ITO线路有无划伤、划断、ITO连接、ITO断开等。0022 然后将抽测选中的集成电路芯片和液晶显示屏压贴,组装成液晶模组。检测其回收的集成电路芯片和液晶显示屏的良率。0023 可靠性测试分为两部分。0024 A、高温高湿实验:温度范围:603,湿度范围:953%RH,测试时间:240分钟说 明 书CN 。

19、102455527 A4/4页6测试目的:将新的液晶显示模组置于设定好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储存或工作一段时间,以检测和评价新的液晶显示模组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储存或者工作的适应性,同时也验证了新产品在各生产工艺中的品质可靠性。0025 测试条件:在温度60、湿度95%RH的条件下,将需要测试的模组通电点亮状态下投入连续运行,待箱内温度达到测试条件后开始计时,持续运行240小时,然后取出在常温环境下放置2小时后,查看是否出现不显、显示异常等不良,所得到的结果如下表1所示:编号1 2 3 4 5 6 7 8 9 10结论显示效果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B、冷热冲击实验:温度范围:-3。

20、03703;测试目的:将新的液晶显示模组置于设定好的温度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储存一段时间,以检测和评价将新的液晶显示模组在温度交变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同时也验证了产品在各生产工艺中的品质可靠性。0026 测试条件:在温度-30条件下持续2小时,再在温度70条件下持续2小时为一个循环周期,将需要测试的液晶模组通电连续运行5个循环,共20小时。0027 将按本发明回收方法得到的模组按照上述测试方法进行性能测试,查看是否出现不显、显示异常等不良,所得到的结果如下表2所示:编号1 2 3 4 5 6 7 8 9 10结论显示效果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从上述表1、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

21、,采用本发明回收的集成电路芯片和液晶显示屏重新制造为新的液晶模组以后,为合格的产品。这也证明了本发明是一种可以实现对所述压贴不良的液晶模组的有效回收利用,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的方法。0028 本发明将压贴不良液晶模组中的集成电路芯片与液晶显示屏分离,再对分离后的集成电路芯片和液晶显示屏进行清洗,使集成电路芯片和液晶显示屏能够再次利用,达到提高材料利用率、节约成本的目的。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CN 102455527 A1/1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55527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