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度与韧性好的壁炉用炭床的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671908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07773.4

申请日:

2015.03.12

公开号:

CN104676716A

公开日:

2015.06.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D 13/00申请日:20150312|||公开

IPC分类号:

F24D13/00; F21S10/04; C04B26/10

主分类号:

F24D13/00

申请人:

福建亚伦电子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芳林

地址:

362012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经济开发区五金机电产业园滨江北路亚伦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1

代理人:

廖仲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强度与韧性好的壁炉用炭床的生产方法,包括调料、注浆灌注、修补以及彩绘的步骤,在注浆灌注步骤中:其将炭床的长度尺寸划分为四段分别进行加工,其分别是25-45cm、45-75cm、75-95cm以及大于95cm,其根据不同长度所需炭床强度和韧性的不同,适时地增加一定层数的纤维布或纤维毡,以起到提升整个壁炉用炭床强度和韧性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强度与韧性好的壁炉用炭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料、注浆灌注、修补以及彩绘的步骤,在注浆灌注步骤中:
当炭床的长度尺寸在25-45cm时,需将炭床分作三次操作,第一次用浆料涂刷或抽空打底,第二次用浆料加短纤维丝刮边加厚,第三次用浆料摇料接底成型;
当炭床的长度尺寸在45-75cm时,需将炭床分作三次操作,第一次用浆料涂刷或者抽空打底,第二次用割好造型的纤维布或纤维毡贴设在炭床平面的地方再用浆料压实,胶化后第三次用浆料摇均匀加厚接底成型;
当炭床的长度尺寸在75-95cm时,需将炭床分作三次操作,第一次用浆料涂刷打底,第二次用割好造型的纤维布或纤维毡贴设在炭床平面的地方再用浆料压实,胶化后第三次用浆料摇均匀加厚接底成型,该纤维布或纤维毡的长度为40-50cm;
当炭床的长度尺寸大于95cm时,需分段加工,然后在连接处修改稳合,再在炭床平面的位置贴上2-3层匹配于炭床平面大小的纤维布或纤维毡,透光部位贴一层纤维布或纤维毡。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与韧性好的壁炉用炭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注浆灌注与修补之间还包括:拆模并经至少48小时完成固化期,以及泡碱清洗的步骤。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与韧性好的壁炉用炭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料的步骤中,其选用如下重量计的组分混合而成浆料:0.205份的黄色膏,0.068份的红色膏,15-25份的软树脂,75-85份的中性树脂,20-35份的滑石粉,75-90份的重石粉,2.1-4.2份的短纤维丝,4.2-12.6份的固化剂,该软树脂和中性树脂的总重量X,该滑石粉和重石粉的总重量Y,X:Y=100:110。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与韧性好的壁炉用炭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彩绘的步骤中,其对照样品彩绘,在暗房内进行透光检测后得到成品。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强度与韧性好的壁炉用炭床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壁炉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强度与韧性好的壁炉用炭床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取得古色古香的装饰效果,仿真电壁炉以及烧烤炉等仿真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大酒楼、餐馆以及一般的家庭。
炭是一种传统的燃料,仿真电壁炉与仿真烧烤炉等仿真产品自然也离不开仿真炭,现有的仿真炭基本均是由树脂材料制成,其在形状上基本都能达到惟妙惟肖,足以乱真的地步;然后再在仿真炭床内设置发光组件,在灯光的烘托下,仿真炭床即能产生燃料的视觉效果。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壁炉用炭床在炭火质量、耐摔、透光效果以及火焰逼真效果上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进一步研发改进。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壁炉用炭床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与韧性好的壁炉用炭床的生产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强度与韧性好的壁炉用炭床的生产方法,其中,包括调料、注浆灌注、修补以及彩绘的步骤,在注浆灌注步骤中:
当炭床的长度尺寸在25-45cm时,需将炭床分作三次操作,第一次用浆料涂刷或抽空打底,第二次用浆料加短纤维丝刮边加厚,第三次用浆料摇料接底成型;
当炭床的长度尺寸在45-75cm时,需将炭床分作三次操作,第一次用浆料涂刷或者抽空打底,第二次用割好造型的纤维布或纤维毡贴设在炭床平面的地方再用浆料压实,胶化后第三次用浆料摇均匀加厚接底成型;
当炭床的长度尺寸在75-95cm时,需将炭床分作三次操作,第一次用浆料涂刷打底,第二次用割好造型的纤维布或纤维毡贴设在炭床平面的地方再用浆料压实,胶化后第三次用浆料摇均匀加厚接底成型,该纤维布或纤维毡的长度为40-50cm;
当炭床的长度尺寸大于95cm时,需分段加工,然后在连接处修改稳合,再在炭床平面的位置贴上2-3层匹配于炭床平面大小的纤维布或纤维毡,透光部位贴一层纤维布或纤维毡。
进一步,在注浆灌注与修补之间还包括:拆模并经至少48小时完成固化期,以及泡碱清洗的步骤。
进一步,在调料的步骤中,其选用如下重量计的组分混合而成浆料:0.205份的黄色膏,0.068份的红色膏,15-25份的软树脂,75-85份的中性树脂,20-35份的滑石粉,75-90份的重石粉,2.1-4.2份的短纤维丝,4.2-12.6份的固化剂,该软树脂和中性树脂的总重量X,该滑石粉和重石粉的总重量Y,X:Y=100:110。
进一步,在彩绘的步骤中,其对照样品彩绘,在暗房内进行透光检测后得到成品。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强度与韧性好的壁炉用炭床的生产方法,其在注浆灌注的步骤中,根据不同长度的炭床选择了不同的加工方式,以实现让成型出来炭床具有强度与韧性均好的功效。本发明进一步地,在调料的步骤中,选择采用了短纤维丝以及滑石粉,即全方位地提升了整个壁炉用炭床的强度和韧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度与韧性好的壁炉用炭床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强度与韧性好的壁炉用炭床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调料:选用如下重量计的组分混合而成浆料:0.205份的黄色膏,0.068份的红色膏,15-25份的软树脂,75-85份的中性树脂,20-35份的滑石粉,75-90份的重石粉,2.1-4.2份的短纤维丝,4.2-12.6份的固化剂,该软树脂和中性树脂的总重量X,该滑石粉和重石粉的总重量Y,X:Y=100:110;为了确保所成型出仿真炭床的最终质量,该X与Y的比例最多可以在±5%的范围内浮动,该软树脂和中性树脂均采用的为不饱和树脂。
上述黄色膏与红色膏选用此份数及配比,恰好可以生产出在颜色上仿真效果最好的炭床胚体;对于软树脂与中性树脂之间的配比关系,其能大大提高炭床的韧性,进而降低运输过程中炭床的断裂率,降低了运输风险;对于重石粉的选用,是为了降低整个炭床的透明性并同时降低整个炭床树脂用量,以大大降低成本的功效;滑石粉则是用于增加整个炭床的韧性,并将降低调配好浆料的流动性,以让后续采用刷浆工艺生产得以产业化实现;短纤维丝的选用则是用于提高炭床整体的强度,固化剂则是让树脂材料最终能固化的必备辅助剂,并优选采用的为玻璃纤维。
需要说明的是,在温度较为低的冬天,该壁炉用炭床配方的组分还增加有0.42-1.05重量份的促进剂。
②注浆灌注,拆模并经至少48小时完成固化期,再泡碱清洗;泡碱的目的在于取出油脂,采用碱的浓度为15%mol/L;
当炭床的长度尺寸在25-45cm时,需将炭床分作三次操作,第一次用浆料涂刷或抽空打底,第二次用浆料加短纤维丝刮边加厚,第三次用浆料摇料接底成型,其中第二次用浆料中的短纤维丝含量需增加至原来含量的3到5倍。
当炭床的长度尺寸在45-75cm时,需将炭床分作三次操作,第一次用浆料涂刷或者抽空打底,第二次用割好造型的纤维布或纤维毡贴设在炭床平面的地方再用浆料压实,胶化后第三次用浆料摇均匀加厚接底成型。
当炭床的长度尺寸在75-95cm时,需将炭床分作三次操作,第一次用浆料涂刷打底,第二次用割好造型的纤维布或纤维毡贴设在炭床平面的地方再用浆料压实,胶化后第三次用浆料摇均匀加厚接底成型,该纤维布或纤维毡的长度为40-50cm。
当炭床的长度尺寸大于95cm时,需分段加工,然后在连接处修改稳合,再在炭床平面的位置贴上2-3层匹配于炭床平面大小的纤维布或纤维毡,透光部位贴一层纤维布或纤维毡。
无论是何种长度的炭床,其在浆料涂刷或者抽空打底时均是采用先成型炭床的另一半,再将分别成型的两半炭床在未凝结之前合并在一起的方式成型为炭床胚体。
③修补:采用原色浆料进行修补,在炭火边缘较薄处用再增加一定量短纤维丝的浆料刮边加厚到8-10mm,两头需要锁螺丝之处需加厚到12-15mm;在具体修补时,膜线效果自然,内腔及周边毛刺一定圆滑自然,线条要直,保持产品风格;炭床修好后还需要用检测工具进行检测,主要是检测是否存在刺手部位,产品尺寸规格和组立吻合度;最后还可以在暗房中用标准机芯灯泡进行检测的步骤,在检测时需拿标准透光标准进行效果比对;
④彩绘:对照样品彩绘,在暗房内进行透光检测后得到成品。
更优选地,在上述步骤④彩绘步骤中,其采用检测与照着样品彩绘交叉进行的方式,在彩绘时又包括如下三个步骤:
A:采用经稀释过的黑油漆对整个炭床进行首次喷涂,喷涂需让炭床的透光部位遗留有适当的未喷到区域,未喷到区域大小需与样品进行对比来判断;
B:采用黑油漆对炭床的平面部位进行全面喷黑;
C:采用白油漆在炭床上喷涂以在黑油漆上形成白点模拟灰烬。
需要说明的是,该炭床的透光部位主要是由模拟炭构成,模拟炭在注浆灌注成型时被加工成凹凸不平状,即在模拟炭上会存在较多数量的深坑部位,在步骤A中,其优选是采用喷枪进行来回喷墨,一般来回一次即可,在喷射过程中,深坑部位基于没有被直接喷射到较多的墨,其主要还是呈现出注浆灌注成型后的颜色,如此在灯光照射下,整个模拟炭会显示出较佳的模拟火焰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强度与韧性好的壁炉用炭床的生产方法,其通过调料、注浆灌注及泡碱清洗、修补以及彩绘后,即可获得炭火质量高、耐摔、模拟效果和透光效果均好的仿真炭床。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一种强度与韧性好的壁炉用炭床的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强度与韧性好的壁炉用炭床的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强度与韧性好的壁炉用炭床的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强度与韧性好的壁炉用炭床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强度与韧性好的壁炉用炭床的生产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强度与韧性好的壁炉用炭床的生产方法,包括调料、注浆灌注、修补以及彩绘的步骤,在注浆灌注步骤中:其将炭床的长度尺寸划分为四段分别进行加工,其分别是25-45cm、45-75cm、75-95cm以及大于95cm,其根据不同长度所需炭床强度和韧性的不同,适时地增加一定层数的纤维布或纤维毡,以起到提升整个壁炉用炭床强度和韧性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