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的重放方法,光盘的重放设备,非临时性计算机程序产品.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1669560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19598.9

申请日:

2010.05.06

公开号:

CN102414752A

公开日:

2012.04.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11B 20/12申请公布日:2012041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11B 20/12申请日:20100506|||公开

IPC分类号:

G11B20/12; G11B7/007; G11B20/10; G11B20/18

主分类号:

G11B20/12

申请人:

索尼公司

发明人:

小林昭荣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9.05.11 JP 2009-11424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李颖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被变换,以致与第二版记录介质不兼容的重放装置不能进行地址解码之后,已被纠错编码的地址信息被记录在第二版记录介质上。不兼容的重放装置(例如,制造的只与第一版记录介质兼容的重放装置)不能进行第二版记录介质的地址解码。换句话说,在不兼容第二版本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中,产生地址错误不能被校正的状态,以致不可能进行访问(不可能进行记录和重放)。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光盘的重放方法, 包括 : 检查重放装置中的光盘, 以确定所述光盘是新一代光盘还是较早一代光盘 ; 用光学拾取装置从所述光盘读取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 ; 对所述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执行反转处理, 从而获得编码初始地址信息, 所 述反转处理反转与对较早一代光盘反转的地址部分不同的地址部分, 如果所述光盘被确定 为新一代光盘, 那么所述反转处理是第一种反转处理, 如果所述光盘被确定为较早一代光 盘, 那么所述反转处理是第二种反转处理 ; 和 随后用公共解码处理对所述编码初始地址信息解码, 而不管所述光盘是新一代光盘还 是较早一代光盘, 以获得初始地址信息。
2: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重放方法, 其中 : 读取步骤包括从所述光盘的第三数据层和 / 或第四数据层读取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 地址信息。
3: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重放方法, 其中 : 执行步骤包括为第二种反转处理选择与用于第一种反转处理的处理路径不同的处理 路径。
4: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重放方法, 其中 : 读取步骤包括从布置在 15 个半字节中的 60 比特块中读取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 息。
5: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重放方法, 其中 : 执行步骤包括按照 11110010000100 的反转向量, 反转 Nibble 14, Nibble 13, Nibble 12, Nibble 11, Nibble 7 和 Nibble 2。
6: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重放方法, 其中所述检查步骤包括检查所述光盘上的指示所 述光盘是新一代光盘的标志。
7: 按照权利要求 6 所述的重放方法, 其中所述检查步骤包括检查所述光盘的 BCA 部分, 以确定所述标志是否存在。
8: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重放方法, 其中所述检查步骤包括物理检查所述光盘上的层 数, 以确定所述光盘是否是新一代光盘。
9: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重放方法, 其中所述执行步骤还包括根据所述检查步骤的结 果, 在不同的反转处理之间进行选择。
10: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重放方法, 还包括执行对所述编码初始地址信息进行纠错 并比较所述纠错步骤的结果和预定阈值的步骤。
11: 按照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重放方法, 还包括如果在进行第二种反转处理之后, 纠错 步骤的结果高于所述预定阈值, 那么对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进行第一种反转处 理, 和如果在进行所述第一种反转处理之后, 纠错步骤的结果高于所述预定阈值, 那么对部 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进行第二种反转处理。
12: 一种光盘的重放设备, 包括 : 从新一代光盘读取信息的光学拾取器, 所述信息包括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 ; 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检查光盘是新一代光盘还是较早一代光盘, 如果所述光盘被确定 为新一代光盘, 那么选择不同的处理路径 ; 2 反转机构, 所述反转机构反转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的预定部分, 从而提供编 码初始地址信息, 所述预定部分是与较早一代光盘的格式不同的新一代光盘的格式独有 的; 和 解码器, 所述解码器对编码初始地址信息解码, 从而提供用于识别所述新一代光盘上 的数据的位置的初始地址信息。
13: 按照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重放设备, 其中所述光学拾取器从所述光盘的第三数据层 和 / 或第四数据层读取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
14: 按照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重放设备, 其中所述光学拾取器从所述光盘上的摆动沟槽 读取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
15: 按照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重放设备, 其中所述光学拾取器从布置在 15 个半字节中的 60 比特块中读取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
16: 按照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重放设备, 其中当控制器确定光盘是新一代光盘时, 反转 机构按照 11110010000100 的反转向量, 反转 Nibble 14, Nibble 13, Nibble 12, Nibble 11, Nibble 7 和 Nibble 2。
17: 按照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重放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检查所述光盘上的指示所述光 盘是新一代光盘的标志。
18: 按照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重放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检查所述光盘的 BCA 部分, 以确 定所述标志是否存在。
19: 按照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重放设备, 其中所述光学拾取器和控制器协同进行所述光 盘上的层数的物理检测, 以确定所述光盘是否是新一代光盘。
20: 按照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重放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控制器进行的检查的结 果, 在不同的反转处理之间进行选择。
21: 按照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重放设备, 还包括纠错机构, 所述纠错机构被配置成对所 述编码初始地址信息进行纠错处理, 并比较所述纠错处理的结果和预定阈值。
22: 按照权利要求 21 所述的重放设备, 其中如果在第二种反转处理之后的纠错处理的 结果高于所述预定阈值导致预定阈值被超过, 那么控制器导致对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 信息进行第一种反转处理, 和如果在第一种反转处理之后的纠错处理的结果导致预定阈值 被超过, 那么对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进行第二种反转处理。
23: 一种光盘的重放设备, 包括 : 检查光盘以确定光盘是新一代光盘还是较早一代光盘的装置 ; 配置成从光盘读取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的光学拾取器 ; 对所述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进行反转处理以获得编码初始地址信息的装置, 所述反转处理反转与对较早一代光盘反转的地址部分不同的地址部分, 如果所述光盘被确 定为新一代光盘, 那么所述反转处理是第一种反转处理, 如果所述光盘被确定为较早一代 光盘, 那么所述反转处理是第二种反转处理 ; 和 解码器, 所述解码器被配置成随后用公共解码处理对所述编码初始地址信息解码, 而 不管所述光盘是新一代光盘还是较早一代光盘, 以获得初始地址信息。
24: 一种具有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程序产品, 当被光盘重放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时, 所述指令实现多个步骤, 包括 : 3 检查重放装置中的光盘, 以确定所述光盘是新一代光盘还是较早一代光盘 ; 接收从光盘读取的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 ; 对所述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执行反转处理, 从而获得编码初始地址信息, 所 述反转处理反转与对较早一代光盘反转的地址部分不同的地址部分, 如果所述光盘被确定 为新一代光盘, 那么所述反转处理是第一种反转处理, 如果所述光盘被确定为较早一代光 盘, 那么所述反转处理是第二种反转处理 ; 和 随后用公共解码处理对所述编码初始地址信息解码, 而不管所述光盘是新一代光盘还 是较早一代光盘, 以获得初始地址信息。

说明书


光盘的重放方法, 光盘的重放设备, 非临时性计算机程序产 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的重放方法, 光盘的重放设备, 非临时性计算机程序产品。背景技术 光盘 ( 包括磁光盘 ), 比如压缩光盘 (CD)、 小型光盘 (MD)、 数字通用光盘 (DVD)、 蓝 光光盘 ( 注册商标 ) 等被认为是记录和重放数字数据的记录介质。
     “光盘” 是呈圆盘形状的记录介质的属名, 其中用塑料覆盖薄金属板, 通过把激光 束照射到光盘上并读取反射激光束的变化, 能够从中读取信号。
     发明内容
     近年来, 利用高密度记录, 比如蓝光光盘上的高密度记录, 实现了容量的显著提 高。
     在目前的蓝光光盘中, 已知具有一个记录层和两个记录层的记录容量约为 25 千兆字节 (GB) 和 50GB 的蓝光光盘, 它们被用于记录视频内容和应用程序。
     作为进一步提高蓝光光盘格式的容量的途径, 正在研究高密度记录、 多层结构等 的使用。
     不过, 已建立了与目前版本的蓝光光盘 ( 下面称为 1.0 版光盘 ) 兼容的各种设备 规范, 存在新版本会造成已可从市场上获得的光盘驱动装置 ( 下面称为 1.0 版驱动器 ) 方 面的问题的顾虑。
     例如, 如果包含至少三层的多层结构的新版蓝光光盘 ( 下面称为 2.0 版光盘 ) 未 来能够在市场上买到, 那么可能发生用户把 2.0 版光盘装入 1.0 版驱动器中的情况。
     本质上, 由于蓝光光盘格式相同, 因此在 1.0 版驱动器上记录和重放 2.0 版光盘未 必完全不可能。不过, 如果利用更高的密度和更多的层数实现 2.0 版光盘, 那么可认为 1.0 版驱动器具备的各种规范应是不够的。
     于是, 当在 1.0 版驱动器上进行 2.0 版光盘的记录和重放时, 存在发生记录错误和 重放错误的频率会更大的顾虑。
     鉴于上述问题, 做出了本发明, 本发明使装入 1.0 版驱动器中的 2.0 版光盘的记录 和重放成为不可能。换句话说, 本发明使 2.0 版光盘与 1.0 版驱动器不兼容, 而不是能够以 不可接受的方式记录和重放。相反地, 这提高了用户的蓝光光盘系统的可用性。
     按照如上所述的本发明, 在被变换以致与第二版记录介质不兼容的重放装置不能 进行地址解码之后, 纠错编码地址信息被记录在第二版记录介质上。 于是, 不兼容的重放装 置 ( 例如, 制造的只与第一版记录介质兼容的重放装置 ) 不能进行第二版记录介质的地址 解码。
     换句话说, 对第一版和第二版记录介质使用相同的纠错编码处理, 不过由于通过 反转特定比特等, 纠错编码地址信息被变换, 从而产生地址错误不能被校正的状态, 以致地址解码变得不可能。由于不能进行地址解码, 因此即使第二版记录介质被装入不兼容的重 放装置中, 它也能够进入不能被访问 ( 记录和重放不可能 ) 的状态。
     按照本发明, 就按照本发明的记录介质 ( 第二版记录介质 ) 来说, 在只与第一版 记录介质兼容的已知记录装置和已知重放装置中, 能够产生不能进行地址解码的状态, 从 而使记录和重放变得不可能, 所述第一版记录介质使用与第二版记录介质相同的数据格式 和相同的纠错处理。从而, 即使按照本发明的第二版记录介质是与第一版记录介质相同种 类的记录介质, 也能够仅仅使第二版记录介质在已知记录装置和已知重放装置中变得不可 用, 从而能够避免出现不稳定的工作状态。于是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用性。 附图说明
     图 1 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盘中的凹槽的说明图。
     图 2 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光盘中的区域结构的说明图。
     图 3 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主要数据的 ECC 结构的说明图。
     图 4 按照所述实施例的预录信息的 ECC 结构的说明图。
     图 5 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帧结构的说明图。 图 6 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数据中的地址的说明图。
     图 7 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数据中的地址的 ECC 结构的说明图。
     图 8 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 BIS 结构的说明图。
     图 9 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数据中的地址的记录和重放的说明图。
     图 10 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摆动地址的说明图。
     图 11 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 RUB 的地址块的说明图。
     图 12 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 ADIP 信息的 ECC 结构的说明图。
     图 13 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摆动地址的记录和重放的说明图。
     图 14 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反转符号位置的设定的说明图。
     图 15 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光盘驱动装置的方框图。
     图 16 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制作光盘的母盘制作装置的方框图。
     图 17 是表示检测光盘是否是三层 / 四层光盘, 并相应地进行后续处理的流程图。
     图 18 是表示根据光盘是被判断为单层 / 双层光盘, 还是三层 / 四层光盘, 在 ECC 处理之前进行选择处理的处理模块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 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注意在说明书和附图中, 功能和结 构基本相同的构成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这些构成元件的重复说明被省略。
     下面将按照下述顺序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1. 光盘
     2. 数据中的地址的记录和重放
     3. 摆动地址的记录和重放
     4. 光盘驱动装置
     5. 母盘制作装置1. 光盘
     首先说明作为本实施例的光盘的物理特性和摆动光道。
     本例中的光盘属于蓝光光盘类别。 本实施例中的蓝光光盘利用其中按照和目前的 蓝光光盘相同的方式对地址信息进行纠错编码, 并且在重放期间, 使用的纠错处理与用于 目前的蓝光光盘的纠错处理相同的数据格式。
     注意在下面, 上面提及的目前的蓝光光盘将被称为 1.0 版光盘, 与按照本实施例 的光盘对应的蓝光光盘将被称为 2.0 版光盘。
     此外, 用于现有蓝光光盘的记录装置和重放装置被称为 1.0 版驱动器。如此, 在一 些情况下, 按照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和重放装置, 即与 2.0 版光盘兼容的光盘驱动装置被 称为 2.0 版驱动器。
     首先说明蓝光光盘的基本物理结构和数据结构。
     蓝光光盘包括两类, 一种被称为 BD-ROM 的只读 (playback-only) 型蓝光光盘, 和 能够记录用户数据的蓝光光盘。
     在只读型蓝光光盘中, 利用所谓的浮雕凹坑行进行信息的记录。
     在可记录型蓝光光盘中, 可以利用颜料涂层变化记录方法和相变记录方法之一记 录数据。 颜料涂层变化记录方法也被称为一次写入记录方法, 更适合于数据存储应用等, 因为数据可被一次写入, 不能被重写。 相反, 相变记录方法允许数据被重写并用于从各种内 容 ( 比如音乐、 视频、 游戏、 应用程序等 ) 的记录开始的各种应用。
     蓝光光盘的直径为 120 毫米。光盘厚度为 1.2 毫米。即, 从外部看, 在这些方面, 蓝光光盘与压缩光盘 (CD) 和数字通用光盘 (DVD) 相同。
     记录和重放用激光波长为 405 纳米, 使用所谓的蓝色激光。 光学系统的 NA 为 0.85。
     用其中记录颜料变化标记和相变标记的浮雕凹坑行和沟槽光道形成的光道具有 0.32 微米的道距, 和 0.12 微米的线密度。
     此外, 实现了每层约 23 ~ 25GB 的用户数据容量。
     为了利用颜料涂层变化记录方法、 相变记录方法等把数据记录在可记录光盘上, 需要一种进行数据道的寻道的引导方法。为此, 作为预刻沟槽预先形成沟槽, 沟槽和岸台 ( 沟槽之间的较高区域 ) 之一被定义成数据道。
     需要使得能够把数据记录在数据道中的指定位置的地址信息, 通过使沟槽摆动 ( 摇摆 ) 记录地址信息。
     如图 1-1a 中示意所示, 从最内侧到最外侧, 在光盘 100 上形成螺旋形沟槽 GV。注 意就只读型光盘来说, 不形成所述沟槽, 而是用这种螺旋形浮雕凹坑行形成光道。
     此外, 在用恒定线速度 (CLV) 系统旋转地驱动光盘的时候, 进行数据记录和重放, CLV 也应用于沟槽 GV。于是, 随着寻道移向光盘的外缘, 环绕光道一圈中的沟槽 GV 中的摆 动波数增大。
     如图 1-1b 中所示, 利用摆动 ( 摇摆 ) 的形成, 表述沟槽 GV 中的物理地址。换句话 说, 沟槽 GV 的左右侧壁按照根据地址等生成的信号摆动。
     沟槽 GV 和相邻沟槽 GV 之间的区域是岸台 L, 在沟槽 GV 中进行上面说明的数据的 记录。换句话说, 沟槽 GV 是数据道。注意也可想到岸台 L 可以用作数据道, 在岸台 L 中进
     行数据的记录, 以及沟槽 GV 和岸台 L 都可用作数据道。
     预先形成预刻沟槽作为按照这种方式记录数据的光道, 和按照地址信息在预刻沟 槽的侧壁中形成摆动, 使得能够根据以反射激光束信息的形式, 在记录期间和在重放期间 获得的摆动信息, 读取地址。例如, 即使预先在光盘上没有形成指示地址的凹坑数据等, 也 能够访问期望的位置, 并能够记录和重放数据。
     注意, 在按照这种方式摆动的沟槽中表述的地址信息被称为预刻槽绝对时间 (ATIP) 和预刻槽地址 (ADIP) 之一。
     图 2 表示整个光盘的布局 ( 环带 (zone) 结构 )。注意图 2 表示可记录光盘的一个 例子。
     从内侧开始, 以环带的形式在光盘上设置导入区、 数据区和导出区。
     此外, 关于记录和重放查看环带结构, 导入区的内部被指定为 PB 区 ( 只读区 ), 从 导入区的外部到导出区的环带被指定为 RW 区 ( 记录和重放区 )。
     导入区位于光盘的内部, 在距离中心 24 毫米的半径范围之内。 在距离中心 22.3 ~ 23.1 毫米的范围中的区域被指定为预录数据区。
     在预录数据区中, 通过在光盘上形成的螺旋形沟槽中形成摆动, 预先记录用于拷 贝保护等的信息 ( 预录信息 )。这是不能被重写的只读信息。换句话说, 预录数据区是上面 说明的 PB 区 ( 只读区 )。 在预录数据区中, 可作为预录信息记录拷贝保护信息, 拷贝保护信息可用于进行 下面说明的任务。
     就按照本例的光盘系统来说, 登记的驱动装置制造商和光盘制造商能够开展业 务, 并具有指示他们已被登记的介质密钥和驱动密钥。
     驱动密钥和介质密钥之一被记录成防止窃取的拷贝保护信息。利用拷贝保护信 息, 能够使具有介质密钥和驱动密钥的介质和驱动器不能进行记录和重放。
     在导入区中, 在距离光盘中心 23.1 ~ 24 毫米的范围中设置测试写入区和缺陷管 理区。
     测试写入区用于设定记录和重放相变标记的条件 ( 比如记录和重放期间的激光 功率 ) 时的测试写入。
     管理关于光盘上的缺陷的信息被记录在缺陷管理区中, 并从缺陷管理区中重放。
     在距离光盘中心 24.0 ~ 58.0 毫米的范围中的区域被指定为数据区。数据区是其 中利用相变标记记录用户数据, 和从中重放用户数据的区域。
     在距离光盘中心 58.0 ~ 58.5 毫米的范围中的区域被指定为导出区。在导出区中 设置类别与导入区中相同的缺陷管理区, 在寻道期间, 缺陷管理区被用作缓冲区, 以考虑到 过速。
     从距离光盘中心 23.1 毫米, 即从测试写入区到导出区的区域被指定为 RW 区 ( 记 录和重放区 ), 相变标记被记录在 RW 区, 并从所述 RW 区重放。
     图 2 还表示了与中心孔相邻的群刻区 (BCA : burst cutting area)。BCA 可选地包 括可在母盘制作期间写入的信息, 以使光盘可被识别为某种光盘种类。还可用激光单独写 入 BCA, 以把信息 “刻入” 成品光盘的反射层中。在图 2 的光盘布局中, BCA 区包括指示光盘 是一层或两层光盘 ( 单层 / 双层光盘 ), 还是三层或四层光盘 ( 三层 / 四层光盘 ) 的标志。
     单层或双层光盘是例证的较早一代光盘, 而三层或四层光盘是例证的第二代或较近一代光 盘。首先读取 BCA 区的重放装置检查记录在 BCA 区中的 “层标志” 。如果存在该标志, 那么 光盘被识别为三层或四层光盘。参考图 17 更详细地说明了该处理。上面说明的例子是可 记录型光盘, 不过, 在只读型光盘上, 也按照相同方式布置导入区、 数据区和导出区。不过, 不设置测试写入区和缺陷管理区, 整个光盘是其中重放以浮雕凹坑为基础的只读区。
     下面利用图 3、 图 4 和图 5, 说明用于以相变标记、 浮雕凹坑等的形式记录成主要数 据的数据, 和以光道中的摆动的形式记录成 ADIP 信息的数据的纠错码 (ECC) 结构。
     注意, 以相变标记、 颜料变化标记和浮雕凹坑行之一的形式记录在光道中的数据 被称为主要数据, 从而区别于以光道中的摆动的形式记录的数据 ( 所述数据被称为摆动数 据 )。
     首先, 图 3 中表示了主要数据 ( 用户数据 ) 的 ECC 格式。
     两个代码, 长距离代码 (LDC) 和突发指示子码 (BIS) 被用作 64 千字节主要数据 (2048 字节 / 扇区 ×32 扇区 ) 的 ECC。
     图 3-3a 中所示的 64KB 主要数据被 ECC 编码, 如图 3-3b 中所示。即, 4 字节检错 码 (EDC) 被附加到每个扇区中的 2048 字节上, 对 32 个扇区编码 LDC。LDC 是具有 RS(248, 216, 33) 的 Reed-Solomon(RS) 码, 其中码字长度为 248, 数据长度为 216, 距离为 33。存在 304 个码字。
     相反, 对于图 3-3c 中所示的 720 字节的数据, BIS 被 ECC 编码, 如图 3-3d 中所示。 即, 它们是具有 RS(62, 30, 33) 的 Reed-Solomon(RS) 码, 其中码字长度为 62, 数据长度为 30, 距离为 33。存在 24 个码字。
     图 5-5a 中表示了主要数据的帧结构。
     如上所述的 LDC 数据和 BIS 构成图中所示的帧结构。即, 单帧由排列成数据 (38 字节 )、 BIS(1 字节 )、 数据 (38 字节 )、 BIS(1 字节 )、 数据 (38 字节 ) 的 155 字节构成。换 句话说, 单帧被构造成 152 字节的数据 (32 字节 ×4), 同时对于每 38 字节的数据, 插入 1 字 节的 BIS。
     在 155 字节帧的开始放置帧同步信号 FS。一个块中有 496 帧。
     在 LDC 数据中, 偶数编号的码字 0、 2 等被置于偶数编号的帧 0、 2 等中, 而奇数编号 的码字 1、 3 等被置于奇数编号的帧 1、 3 等中。
     BIS 是与 LDC 码相比, 校正能力强得多的代码, 能够校正几乎所有的错误。换句话 说, 距离为 33 的代码用于码字长度 62。
     于是, 可如下所述使用对其来说检测到差错的 BIS 符号。
     当解码 ECC 时, BIS 首先被解码。在图 5-5a 中所示的帧结构中, 当在连续 BIS 之 间, 或者在 BIS 和帧同步信号 FS 之间出现两个错误的情况下, 由连续 BIS 或者由 BIS 和帧 同步信号 FS 限制的 38 字节数据被看作一个突发错误。错误指针被附加到 38 字节数据中 的错误上。就 LDC 来说, 错误指针用于进行指针纠删。
     这使得仅仅通过利用 LDC 进行校正, 就能够提高校正能力。
     地址信息等包括在 BIS 中。在如同 ROM 光盘等一样, 不能从摆动沟槽获得地址信 息的情况下, 使用所述地址信息。 当然, 地址信息也可用于在可记录光盘的重放期间取回地 址。注意, 记录单元块 (RUB)( 作为最小记录单元的记录和重放簇 ) 由 498 帧构成, 包 括图 5-5a 中所示主要数据的 496 帧的 ECC 块, 加上分别附在 PLL 等的开始和结尾的两个一 帧的链接区。
     下面说明图 4 中的摆动数据的 ECC 格式。
     这种情况下, 两个代码, 长距离码 (LDC) 和突发指示子码 (BIS) 被用作 4kB 数据 (2048 字节 / 扇区 ×2 扇区 ) 的 ECC。
     图 4-4a 中所示的 4kB 摆动数据被 ECC 编码, 如图 4-4b 中所示。即, 4 字节检错码 (EDC) 被附加到每个扇区中的 2048 字节上, 对于所述 2 个扇区, LDC 被编码。LDC 是具有 RS(248, 216, 33) 的 Reed-Solomon(RS) 码, 其中码字长度为 48, 数据长度为 216, 距离为 33。 存在 19 个码字。
     相反, 对于图 4-4c 中所示的 120 字节的数据, BIS 被 ECC 编码, 如图 4-4d 中所示。 即, 它们是具有 RS(62, 30, 33) 的 Reed-Solomon(RS) 码, 其中码字长度为 62, 数据长度为 30, 距离为 33。存在 4 个码字。
     摆动数据的帧结构示于图 5-5b 中。
     上面说明的 LDC 数据和 BIS 构成图中所示的帧结构。即, 单帧由排列成帧同步信 号 FS(1 字节 )、 数据 (10 字节 )、 BIS(1 字节 ) 和数据 (9 字节 ) 的 21 个字节构成。换句话 说, 以插入 1 字节的 BIS 的 19 字节数据的形式构成单帧。 帧同步信号 FS 被置于帧的开始。一个块中有 248 帧。
     同样在这种情况下, BIS 是与 LDC 码相比, 校正能力强得多的代码, 能够校正几乎 所有的错误。于是, 可如下所述使用对其来说检测到错误的 BIS 符号。
     当解码 ECC 时, 首先解码 BIS。当在连续 BIS 之间或者在 BIS 和帧同步信号 FS 之 间出现两个错误的情况下, 由连续 BIS 或者由 BIS 和帧同步信号 FS 限制的 10 字节数据和 9 字节数据之一被看作一个突发错误。错误指针被附加到 10 字节数据和 9 字节数据之一上。 就 LDC 来说, 错误指针用于进行指针纠删。
     这使得仅仅通过利用 LDC 进行校正, 就能够提高校正能力。
     从图 5 和图 6 可看出, 相同的代码和结构用作用于相变标记形式的数据以及用于 预录信息的 ECCC 格式。
     这意味关于预录信息的 ECC 解码处理可由在呈相变标记形式的数据的重放期间 进行 ECC 解码处理的电路系统执行, 从而可以使用更高效的硬件结构作为光盘驱动装置。
     2. 数据中的地址的记录和重放
     下面说明本例中的光盘 (2.0 版光盘 ) 上的数据中的地址的记录和重放。数据中 的地址是包括在图 3 和图 5-5a 中所示的主要数据的 ECC 块结构中的 BIS 之中的地址信息。
     图 6-6a 和 6b 表示 1.0 版光盘和 2.0 版光盘 ( 按照本实施例的光盘 ) 中的地址单 元号 (AUN) 结构 .
     首先, 如图 6-6a 所示, 在 1.0 版光盘中, 用 AUN0 ~ AUN3 形成一个四符号 AUN( 其 中一个符号为 8 比特 )。所述四个符号用比特 A0 ~ A31 表示。
     5 个比特 A0 ~ A4 是簇内编号。簇是记录单元块 (RUB)( 作为数据记录的单元的记 录和重放簇 ) 的结构单元。
     19 个比特 A5 ~ A23 是簇地址。
     3 个比特 A24 ~ A26 是层编号 ( 记录层的编号 )。 比特 A27 ~ A31 被保留。 相反, 2.0 版光盘的 AUN 结构如图 6-6b 中所示。 在用作所述四个符号的 AUN0 ~ AUN3 的比特 A0 ~ A31 内, 5 个比特 A0 ~ A4 是簇内编号。 20 个比特 A5 ~ A24 是簇地址。
     3 个比特 A25 ~ A27 是层编号。
     比特 A28 ~ A31 被保留。
     换句话说, 随着因容量的增大而引起的簇的总数的增大, 簇地址比特的数目被增 大到 20。
     以图 7 中所示的地址单元为单位, 进行地址信息的纠错编码 (ECC 编码 )。
     图 7-7a 表示均为 9 个字节的地址单元 AU0 ~ AU15。
     地址单元 AU0 由地址字段 AF0, 0 ~ AF8, 0 构成。
     地址单元 AU1 由地址字段 AF0, 1 ~ AF8, 1 构成。
     一直到 AU15 的每个地址单元都按照相同方式, 由 9 个字节构成。
     单个地址字段 AF 是一个字节 ( 一个符号 )。
     ECC 编码是以 9 字节地址单元为单位进行的。 地址单元 AU 包含图 6 中所示的 AUN, 加上奇偶校验字节。
     例如, 如果以地址单元 AU0 作为例子, 那么地址单元 AU0 是如图 7-7b 中所示构成 的。
     地址单元号 AUN3、 AUN2、 AUN1 和 AUN0 被分别分配给地址单元 AU0 中的地址字段 AF0, 0, AF1, 0, AF2, 0, AF3, 0。
     地址字段 AF4, 0 用作标志比特。
     奇偶校验字节 (Parity3 ~ Parity0) 被分配给地址字段 AF5, 0 ~ AF8, 0。
     由于 9 个符号中的 4 个符号具有奇偶性, 因此使用以地址单元为单位的 ECC 编码 的纠错具有校正多达 2 个符号中的错误的能力。
     作为地址单元形成的纠错编码数据是具有 RS(9, 5, 5) 的 RS 码, 其中码字长度为 9, 数据长度为 5, 距离为 5。
     图 8 中表示了主要数据块内的地址单元的排列。该主要数据块是图 5-5a 中所示 的主要数据块。
     在主要数据块的 496 帧内, 用 BIS 把地址单元分成均为 31 帧的单元。
     一帧的 BIS 占据 3 字节, 从而 31 帧的 BIS 占据 93 字节, 不过, 地址单元放在所述 93 字节中的前 9 个字节中。控制数据等放在剩余的 BIS 字节中。
     如图 8 中所示, 构成地址单元 AU0 的地址字段 AF0, 0 ~ AF8, 0 放在第一个单元的 31 帧中的 9 个 BIS 字节中。
     此外, 构成地址单元 AU1 的地址字段 AF0, 1 ~ AF8, 1 放在第二个单元的 31 帧中的 9 个 BIS 字节中。
     之后, 地址单元 AU2 ~ AU15 按照相同的方式放在每个单元的 31 帧的 BIS 字节中。
     上面说明的 BIS 具有强校正能力, 不过, 对于地址单元的纠错是以地址单元为单
     位进行的。这样做是因为就利用图 3-3d 中所示的 BIS 块的校正来说, 要求速度的地址解码 过慢。
     于是, 校正地址信息的能力取决于校正地址单元 AU 的能力, 从而如上所述, 能够 校正多达 2 个符号。
     换句话说, 不能校正超过 2 个符号中的错误。此外, 如果在超过 2 个符号中出现错 误, 那么地址不能被解码。
     在本实施例中, 这样产生 2.0 版光盘, 以致不能在 1.0 版驱动器中记录和重放 2.0 版光盘。使地址不能被解码是一种使 2.0 版光盘不能在 1.0 版驱动器中被记录和重放的良 好方式。这是因为如果地址信息不能被解码, 那么就不能为了记录和重放而访问光盘。
     从而, 作为上面说明的地址单元 AU 而被 ECC 编码的地址信息的记录和重放是利用 下面说明的处理进行的。
     当信息被记录在本例中的 2.0 版光盘上时, 首先利用与用于 1.0 版光盘的纠错编 码相同的纠错编码, 进行地址信息的纠错编码。换句话说, 以图 7 中所示的地址单元 AU 为 单位进行纠错编码。
     不过, 地址信息不按其现有形式被分配给图 8 中的主要数据块中的 BIS。地址单 元 AU 的 9 个符号 (9 个地址字段 ) 中的一些符号被变换。具体地说, 指定符号中的全部比 特或一些比特被反转。随后, 其中一些比特被反转的纠错编码数据 ( 地址单元 ) 被分配给 如图 8 中所示的 BIS, 以形成主要数据块, 所述主要数据块随后被记录。 来其来说, 与 2.0 版光盘兼容的 2.0 版驱动器 ( 按照本实施例的重放装置 ) 也兼容 上面说明的变换处理, 从而 2.0 版驱动器进行与反转比特的变换处理相反的还原处理。例 如, 通过在反转的比特所位于的位置再次进行比特反转, 可还原初始地址字段。 随后以用还 原的地址字段构成的地址单元 AU 为单位, 进行纠错解码。
     图 9 中表示在本例中的 2.0 版光盘上进行记录, 和在 2.0 版光盘上进行重放的情 况下的地址处理的流程。
     步骤 S1 ~ S6 的处理指示一直到把数据记录在 2.0 版光盘上的流程。
     步骤 S1 的处理生成待记录的地址单元号 (AUN0 ~ AUN3) 和标志数据。
     步骤 S2 的处理进行 ECC 编码。即, 对于在步骤 S1 的处理中生成的 AUN0 ~ AUN3 和标志数据这 5 个符号, 生成四个奇偶校验符号 (Parity3 ~ Parity0)。换句话说, 产生 9 个符号, 以便形成地址单元 AU。
     步骤 S3 的处理对所述符号进行变换处理。
     在所述 9 个符号中, 对 4 个符号 AUN0, AUN1, Parity3 和 Parity2 进行在本步骤的 比特反转处理。注意对符号的比特反转可以反转形成所述符号的所有 8 个比特, 也可以只 反转所述 8 个比特的指定子集。
     相反, 对 5 个符号 AUN2, AUN3, 标志比特, Parity1 和 Parity0 不进行反转处理。
     步骤 S4 的处理实现地址字段的形成。
     即, 通过如图 7-7b 中所示, 把已被反转的 AUN0, AUN1, Parity3 和 Parity2, 和未被 反转的 AUN2, AUN3, 标志比特, Parity1 和 Parity0 分配给地址字段 AF0 ~ AF8, 形成图 7-7a 中所示的地址单元 AU。
     步骤 S5 的处理进行形成记录数据 ( 调制数据 ) 的编码。在蓝光光盘来说, 使用的
     调制方法是 RLL(1, 7)PP 调制方法 ( 其中 RLL 意味 “游程长度受限” , PP 意味 “奇偶性保持 / 禁止 RMTR( 重复最小跳变游程 )” )。
     图 7 中的地址单元 AU0 ~ AU15 中的地址信息排列在如图 8 中所示的主要数据块 中。构成主要数据块的数据流是 RLL(1, 7)PP 调制的。
     通过按照调制数据发射激光束, 步骤 S6 的处理对光盘 (2.0 版光盘 ) 进行数据记 录。
     上面的步骤 S1 ~ S6 的处理由按照本实施例的 2.0 版驱动器 ( 记录装置 ) 执行。
     如果光盘是可记录光盘, 例如, 那么在 2.0 版驱动器 ( 记录装置 ) 中的记录期间, 进行上面说明的地址的处理。
     此外, 在假定光盘是只读光盘的情况下, 在母盘的母盘制作处理 ( 后面说明 ) 中进 行上面说明的地址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 将在后面说明的母盘制作装置充当作为按照本 实施例的 2.0 版驱动器的记录装置。
     步骤 S7 ~ S11 的处理表示在 2.0 版驱动器 ( 按照本实施例的重放装置 ) 上重放 已对其进行上述记录的 2.0 版光盘的情况下的地址处理。
     步骤 S7 的处理进行从 2.0 版光盘读取的信息的解调。换句话说, RLL(1, 7)PP 调 制数据被解调。
     从地址信息着手, 该处理产生构成图 7-7a 中的地址单元 AU0 ~ AU15 的各个地址 字段的数据。
     不过, 在记录期间, 已用步骤 S3 的变换处理对指定地址字段中的数据进行了比特 反转处理。
     因而, 步骤 S8 的处理进行还原处理。
     在构成地址单元 AU 的 9 个符号中, 对 4 个符号 AUN0, AUN1, Parity3 和 Parity2 进 行步骤 S8 的比特反转处理。换句话说, 用步骤 S3 的处理反转的比特被再次反转, 从而把它 们还原成其初始符号值。
     另一方面, 5 个符号 AUN2, AUN3, 标志比特, Parity1 和 Parity0 未被步骤 S3 的处 理反转, 从而不对它们进行本步骤的比特反转处理。
     还原处理产生初始地址字符的数据。
     步骤 S9 的处理产生 AUN0 ~ AUN3, 标志数据和 Parity0 ~ Parity3, 作为还原的地 址字段的数据。换句话说, 步骤 S9 的处理产生地址单元 AU 的 9 个符号。
     步骤 S10 的处理对地址单元 AU 进行纠错解码。这种情况下, 对在步骤 S2 的处理 中被 ECC 编码并由步骤 S8 的还原处理还原的地址单元的数据进行纠错解码。于是, 进行常 规纠错解码, 在步骤 S11 的处理中正确地解码地址信息 (AUN0 ~ AUN3)。
     这使数据中的地址能够在 2.0 版光盘的重放期间, 被 2.0 版驱动器适当地读取。 于 是, 利用数据中的地址, 能够进行普通的重放访问和记录访问, 从而能够正确地进行重放操 作和记录操作。
     另一方面, 步骤 S7 和 S12 ~ S14 的处理表示在 1.0 版驱动器 ( 已知的重放装置 ) 上重放已对其进行上述记录的 2.0 版光盘的情况下的地址处理。
     步骤 S7 的处理进行从 2.0 版光盘读取的信息的解调。换句话说, RLL(1, 7)PP 调 制数据被解调。从这样产生的地址信息着手, 步骤 S12 的处理产生构成图 7-7a 中的地址单元 AU0 ~ AU15 的每个地址字段的数据。
     不过, 在记录期间, 已用步骤 S3 的变换处理对指定地址字段 ( 对应于 AUN0, AUN1, Parity3 和 Parity2 的地址字段 ) 中的数据进行了比特反转处理。
     每个地址字段中的反转数据随后被提供给步骤 S13 的处理中的纠错解码。
     当对每个地址单元 AU 进行纠错解码时, 构成地址单元 AU 的地址字段中的一些数 据具有与当 ( 在步骤 S2 的处理中 ) 进行 ECC 编码时的值不同的值。就地址单元 AU0 来说, 对应于 AUN0, AUN1, Parity3 和 Parity2 的地址字段 AF2, 0, AF3, 0, AF5, 0 和 AF 6, 0 具有为 变换处理的比特反转结果的符号值。
     尽管如前所述, 地址单元 AU 具有校正多达 2 个符号中的错误的能力, 不过在这种 情况下, 存在已在 4 个符号中出现了错误的情况。
     于是, 纠错的结果是解码失败 (DF)( 校正错误的失败 )。
     换句话说, 步骤 S14 的处理不能正确解码地址信息 (AUN0 ~ AUN3)。
     从而, 在用 1.0 版驱动器重放 2.0 版光盘期间, 不能正确地读取数据中的地址。于 是, 不能进行普通的重放访问和记录访问, 从而进行错误处理, 结果不开始重放操作和记录 操作。
     换句话说, 使得不能在 1.0 版驱动器上记录和重放 2.0 版光盘。
     就只读型 2.0 版光盘来说, 沟槽不存在, 从而使得不能读取数据中的地址, 如上所 述, 从而能够使 1.0 版驱动器上的重放变得不可能。
     就可记录型 2.0 版光盘来说, 即使不能读取数据中的地址, 记录和重放也是可能 的, 因为能够读取摆动地址。于是, 如下所述, 摆动地址也变成不能被 1.0 版驱动器读取。
     注意在图 9 中的例子之中, 在步骤 S3 的变换处理中, 对构成地址单元 AU 的 9 个符 号之中的 4 个符号进行比特反转。在本例中, 校正地址单元 AU 的能力不能校正多于两个符 号中的错误, 从而在步骤 S3 的处理中, 令人满意的是对至少三个符号进行比特反转处理。
     此外, 在对 4 个符号进行比特反转的情况下, 处理的对象并不局限于 AUN0, AUN1, Parity3 和 Parity2。不过, 和本例中一样, 为了消除偏差, 反转 2 个地址信息符号和 2 个奇 偶校验符号被认为是可取的。
     当然, 在对 4 个符号进行反转处理的情况下, 可以想到其中对地址中的 4 个符号进 行反转处理的例子, 其中对标志比特进行反转处理的例子, 等等。
     此外, 对地址信息来说, 认为适宜的是对低阶符号进行比特反转。这是因为存在 不进行地址的 ECC 解码的驱动器, 在这些类别的驱动器中, 地址不会被增大, 从而会发生错 误。
     当然, 也可以想到其中地址信息中的高阶符号 AUN2、 AUN3 为反转的对象的例子。
     3. 摆动地址的记录和重放
     下面将说明在本例中的光盘 (2.0 版光盘 ) 上的摆动地址的记录和重放。
     图 10-10a 和 10b 表示 1.0 版光盘和 2.0 版光盘 ( 按照本实施例的光盘 ) 中的摆 动地址结构。
     首先, 如图 10-10a 中所示, 1.0 版光盘上的摆动地址由 24 个比特 A0 ~ A23 构成。 注意在摆动地址中, 4 比特被看作一个符号, 不过下面把 4 比特符号称为半字节 (nibble)。24 比特摆动地址包括 6 个半字节。
     2 比特 A0、 A1 是簇内编号。
     19 比特 A2 ~ A20 是簇地址。
     3 比特 A21 ~ A23 是层编号。
     相反, 就 2.0 版光盘来说的摆动地址结构如图 10-10b 中所示。
     在 6 个半字节中的比特 A0 ~ A23 中, 2 比特 A0、 A1 是簇内编号。
     20 比特 A2 ~ A21 是簇地址。 随着因容量的增大而引起的簇的总数的增大, 簇地址 比特的数目被增大到 20。
     2 比特 A22 ~ A23 是层编号。
     在本例中, 包括三个地址作为记录单元块 (RUB)( 为数据记录的单元的记录和重 放簇 ) 的 ADIP 地址。
     图 11 表示 RUB。作为记录和重放单元的 RUB( 记录和重放簇 ) 由 498 帧构成, 包括 图 5-5a 中所示数据的 496 帧的 ECC 块, 加上分别附在 PLL 等的开始和结尾的两个一帧的链 接区。
     如图 11-11a 中所示, 在对应于一个 RUB 的区间中包含三个 ADIP 地址块。 单个地址块由 83 比特形成。
     图 11-11b 表示单个地址块的结构。83 比特地址块包括 8 比特同步部分 ( 同步信 号部分 ) 和 75 比特数据部分。
     8 比特的同步部分被分成 4 个同步块, 每个同步块由单调比特 (1 比特 ) 和同步比 特 (1 比特 ) 构成。
     75 比特的数据部分被分成 15 个 ADIP 块, 每个 ADIP 块由单调比特 (1 比特 ) 和 ADIP 比特 (4 比特 ) 构成。
     单调比特、 同步比特和 ADIP 比特由为 56 个摆动的区间中的摆动形成。最小频移 键控 (MSK) 标记被置于每个比特的开始, 以便实现比特同步。
     在每个单调比特中, MSK 标记后面是按照载频连续形成的一系列摆动。在同步比 特和每个 ADIP 比特中, MSK 标记后面是按照 MSK 调制波形和锯齿状抖颤 (STW) 调制波形形 成的摆动。
     地址信息是利用由数据部分的 15 个块的 APIP 比特 (4 比特 ) 构成的 60 比特记录 的。
     图 12 中表示了用 60 比特形成的地址格式 ( 纠错块结构 )。充当地址数据的 ECC 单元从而是具有总共 60 比特的单元, 所述 60 比特由 15 个半字节 Nibble0 ~ Nibble14( 一 个半字节为 4 比特 ) 构成, 如图 12 中所示。纠错块结构包括 9 个半字节 (36 比特 ) 的数据, 和附加在它们上的 6 个半字节 (24 比特 ) 的奇偶校验信息。
     在 9 个半字节 (36 比特 ) 的数据内, 6 个半字节 (24 比特 )Nibble0 ~ Nibble5 被 用作 ADIP 地址信息, 即, 用作图 10 中所示的 24 比特摆动地址。
     3 个半字节 (12 比特 )Nibble6 ~ Nibble8 用于辅助数据, 比如光盘 ID 等, 其中保 存诸如记录和重放激光功率等的记录条件。
     Nibble9 ~ Nibble14 中的 24 比特用于奇偶校验检查。
     纠错方法是具有 RS(15, 9, 7) 的基于半字节的 Reed-Solomon 码, 对其来说, 一个半
     字节是 4 比特。换句话说, 码字长度为 15 个半字节, 数据长度为 9 个半字节, 奇偶校验长度 为 6 个半字节。
     在图 12 中, Nibble0 ~ Nibble5 包括用于层地址的 3 比特, 用于 RNU 编号 ( 簇地 址 ) 的 20 比特, 和用于地址编号 ( 簇内地址 ) 的 2 比特, 不过该格式用于图 10-10a 中所示 的 1.0 版光盘。
     对图 10-10b 中所示的 2.0 版光盘来说, 对应的 24 比特由用于层地址的 2 个比特, 用于 RUB 编号 ( 簇地址 ) 的 21 个比特, 和用于地址编号 ( 簇内地址 ) 的 2 个比特组成。
     图 13 表示记录和重放摆动地址的流程。
     在本例中的 2.0 版光盘上进行记录和在 2.0 版光盘上进行重放的情况下的地址处 理的流程示于图 13 中。
     步骤 S20 ~ S21 的处理指示一直到摆动地址被记录在 2.0 版光盘的流程。注意当 在母盘的母盘制作处理中形成摆动沟槽时, 发生所谓的摆动地址的记录。 于是, 这种情况下 的记录装置是母盘制作装置。
     步骤 S20 的处理生成待记录的地址数据。换句话说, 生成图 10-10b 中的 24 比特 (6 个半字节 ) 的摆动地址。 步骤 S21 的处理进行 ECC 编码。即, 对于在步骤 S20 的处理中生成的 6 个半字节 的摆动地址, 生成 3 个半字节的辅助数据和 6 个半字节的奇偶校验信息。换句话说, 产生具 有图 12 中所示结构的纠错编码数据。
     步骤 S22 的处理进行半字节的变换处理。
     如图 12 中所示的纠错编码数据包括 15 个半字节 (Nibble14 ~ Nibble0)。对 15 个半字节内在指定位置的半字节进行比特反转处理。 注意对于任意一个半字节的比特反转 可以反转该半字节中的所有 4 个比特, 也可只反转所述 4 个比特的指定子集。
     在图 13 中, 在步骤 S22 表示了 “11110010000100” 。
     这里, 1 指示将进行比特反转处理, 而 0 指示将不进行比特反转处理, 同时每个位 置对应于 15 个半字节之一。
     换句话说, “11110010000100” 表示对于 15 个半字节 (Nibble14 ~ Nibble0), 是否 将进行比特反转处理。
     这种情况下, 对于对应于 1 的 Nibble14, Nibble13, Nibble12, Nibble11, Nibble7 和 Nibble2, 将进行比特反转处理, 而对于其它半字节, 并不进行比特反转处理。
     在步骤 S23 的处理, 进行光盘上的记录。在这种情况下, 根据在步骤 S22 的处理之 后的 ADIP 信息, 进行母盘制作 ( 母盘的刻录 ), 根据 ADIP 信息的调制信号, 进行母盘中的摇 摆摆动沟槽的形成 ( 通过曝光 )。
     之后, 进行母盘图像的显影, 压模的形成, 和利用所述压模的光盘的制作, 不过这 些处理将在后面说明。
     制作的光盘是可记录的 2.0 版光盘。
     步骤 S24 ~ S26 表示当在 2.0 版驱动器 ( 按照本实施例的记录和重放装置 ) 上进 行记录或重放时, 对其中如上所述形成了摆动沟槽的 2.0 版光盘进行的地址处理。
     步骤 S24 的处理进行从 2.0 版光盘的摆动沟槽读取的信息的还原处理。
     这样做是因为在母盘制作期间, 步骤 S22 的变换处理已对 ADIP 信息中的指定半字
     节中的数据进行了比特反转处理。
     这里, 在步骤 S24 也显示 “11110010000100” 。
     按照和上面所述相同的方式, 1 指示将进行比特反转处理, 而 0 指示将不进行比特 反转处理, 同时每个位置对应于 15 个半字节之一。于是, 按照和步骤 S22 的处理相同的方 式, 对于对应于 1 的 Nibble14, Nibble13, Nibble12, Nibble11, Nibble7 和 Nibble2, 将进行 比特反转处理, 而对于其它半字节, 将不进行比特反转处理。
     这产生图 12 中所示的 ADIP 信息, 作为在母盘制作期间, 在步骤 S21 的处理中进行 ECC 编码时的纠错编码数据。
     步骤 S25 的处理对 ADIP 信息 ( 图 12 中的 60 比特单元中的纠错编码数据 ) 进行 纠错解码。这种情况下, 对在步骤 S21 的处理中被 ECC 编码并由步骤 S24 的还原处理还原 的 ADIP 信息的数据进行纠错解码, 从而摆动地址信息 ( 图 10-10b 中的 A0 ~ A23) 被正确 解码。
     从而, 在 2.0 版驱动器记录和重放 2.0 版光盘期间, 摆动地址能够被正确地读取。 于是, 利用摆动地址, 能够进行普通的重放访问和记录访问, 从而能够正确地进行重放操作 和记录操作。
     另一方面, 步骤 S27 ~ S29 的处理表示在 1.0 版驱动器 ( 已知重放装置 ) 上, 记录 和重放如上所述对其形成摆动沟槽的 2.0 版光盘的情况下的地址处理。
     步骤 S27 的处理对从 2.0 版光盘的摆动沟槽读取的信息进行比特反转处理。
     不过, 该处理不是本例中的所谓还原处理 ( 它是步骤 S22 的变换处理的对应处 理 ), 而是用已知的记录和重放装置进行的处理。
     就按照摆动沟槽的地址处理而论, 在母盘制作期间, 和当读取摆动地址时, 进行反 转 15 个半字节中的 6 个半字节的处理。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其中如果输入到 ECC 解码处理的 ADIP 信息都为零 ( 像当未输 入地址信息时那样 ), 那么错误地把纠错结果认为 OK 的情况。
     对 1.0 版 光 盘 来 说, 如 图 13 中 所 示, 对 15 个 半 字 节 的 反 转 被 描 述 为 “000000000111111” (Nibble5 ~ Nibble0 的反转 ), 在母盘制作期间和当读取摆动地址时, 进行所述反转。
     当用 1.0 版驱动器解码地址信息时, 作为步骤 S27 的处理进行这种反转处理。随 后, 作为步骤 S28 的处理, 对已对其进行反转处理的地址信息, 进行 ECC 解码处理。
     此时, 对 2.0 版光盘来说, 已利用步骤 S22 的变换处理, 进行了 “11110010000100” 的比特反转处理。
     于是, 提供给 ECC 解码的 ADIP 信息处于为 “111100010111011” 的状态, 因为在步骤 S27 关于模式 “000000000111111” 的反转处理已被添加到在步骤 S22 的 “11110010000100” 的反转处理结果中。
     换句话说, 用步骤 S21 的处理 ECC 编码的 ADIP 信息处于 Nibble14, Nibble13, Nibble12, Nibble11, Nibble7, Nibble5, Nibble4, Nibble3, Nibble1 和 Nibble0 已被反转 的状态。
     对这种 ADIP 信息, 不能进行纠错解码, 从而纠错结果是解码失败 (DF)( 纠错的失 败 )。换句话说, 步骤 S29 的处理不能正确地解码摆动地址 (A0 ~ A23)。
     从而, 在用 1.0 版驱动器记录和重放 2.0 版光盘期间, 数据中的摆动地址不能被正 确读取。于是, 不能进行普通的重放访问和记录访问, 从而进行错误处理, 结果不开始重放 操作和记录操作。
     换句话说, 能够使得不能在 1.0 版驱动器上记录和重放 2.0 版光盘。
     注意, 如上所述, 2.0 版光盘上的数据中的地址也不能被 1.0 版驱动器读取。
     就可记录光盘来说, 如果主要数据的记录已完成, 并且如果数据中的地址能够被 读取, 那么即使摆动地址不能被读取, 重放也是可能的。不过, 通过既使摆动地址不能被读 取, 又使数据中的地址不能被读取, 就能够使 1.0 版驱动器完全不能记录和重放可记录的 2.0 版光盘。
     顺 序 提 及, 在 步 骤 S22 的 变 换 处 理 和 步 骤 S24 的 还 原 处 理 中, 按照位置 “11110010000100” 进行 15 个半字节 (Nibble14 ~ Nibble0) 的反转。
     选择了这些半字节反转位置, 以致在 1.0 版驱动器上, 纠错肯定会失败。
     在重放期间, 数据并不总是被正确地重放, 这是进行纠错的主要原因。
     因此, 即使作为变换处理进行比特反转处理, 由于解码错误的缘故, 数据有时也处 于非反转状态。这意味取决于发生解码错误的方式, 存在在 1.0 版驱动器中纠错结果将为 OK 的可能性, 而不管进行了变换处理的事实。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解码错误, 利用比 特反转的一部分数据的变换未完成。
     于是, 必须适当地选择变换处理, 以致即使发生了解码错误, 在 1.0 版驱动器中也 肯定会出现解码错误。就摆动地址来说, 对其进行比特反转的半字节的位置至关重要。
     如图 12 中所述的 ADIP 信息是基于半字节的 RS(15, 9, 7), 同时符号利用 9 个半字 节, 奇偶校验信息利用 6 个半字节, 其中 3 个半字节能够被校正。
     即使在 3 个半字节中出现解码错误, 如果在 1.0 版驱动器中能够出现 DF( 校正错 误的失败 ), 那么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换句话说, 如果能够找出这种模式, 作为 15 个半字节中的反转位置的模式, 那么 将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因而, 反转位置是通过首先定义可被认为是 15 个半字节的反转模式的所有模式, 随后对于所有的反转位置模式, 核实在发生了比特解码错误的情况下是否会出现纠错失败 而设定的。
     在 15 个半字节中的反转位置中出现单个错误 ( 比特解码错误 ) 的情况下, 错误发 生模式将是 15 种模式之一。对于发生单个错误时的所有 15 种模式, 能够导致在 1.0 版驱 动器中出现纠错失败。
     当发生两个错误时, 存在 1575 种可能的模式, 对于所有这些模式, 也能够导致出 现纠错失败。
     不过, 当对发生三个错误时可能的 102375 种模式进行核实时, 仅仅对于 95717 种 模式能够导致出现纠错失败, 对于剩余的 6658 种模式, 将产生 OK 的纠错结果。换句话说, 能够导致纠错失败的概率降低到约 95%。
     从而, 对于总共 103965 种错误模式来说, 对 97307 种模式将出现纠错失败, 对剩余 模式来说, 将产生 OK 的纠错结果。换句话说, 当出现多于两个的错误时, 难以可靠地导致发生纠错失败。不过, 在地 址解码中, 还例行地采用地址连续性检测。
     例如, 假定地址值 00、 01、 02 等被确定是连续的, 那么即使给定地址值被解码, 如 果该值与在其前后的值不是连续的, 那么会发生地址错误。例如, 就诸如 00、 01、 85 之类的 不连续值来说, 即使纠错结果为 OK, 对于地址值 85 来说, 也会发生错误。
     由于例行地采用地址连续性检测, 因此即使在 1.0 版驱动器中, 即使纠错结果为 OK, 只要作为连续性检测结果产生了地址错误, 那么最终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于是, 适当的是为 15 个半字节的反转位置选择将产生最多的纠错失败的模式。
     最后, 确定图 14 中所示的 16 种模式 (1) ~ (16) 是在 1.0 版驱动器中产生最多纠 错失败的模式 (“1” 指示该半字节被反转 )。
     当在已对 15 个 ECC 编码半字节中的数据应用反转的状态下, 利用 1.0 版驱动器进 行 ECC 解码处理时, 这 16 种模式具有产生与各种解码错误的出现有关的纠错失败的最高概 率。
     图 13 中所示的例子使用模式 (16), “111100010111011” 。
     如上所述, 作为步骤 S27 的处理, 利用 1.0 版驱动器进行具有 “000000000111111” 模式的反转处理。
     于是, 为了进行已按照模式 (16), “111100010111011” 被反转的数据的 ECC 解码, 可预先应用按照由对于 “111100010111011 和 “000000000111111” 的 EX-OR 运算产生的模 式 “11110010000100” 的反转。
     换句话说, 对其位置由 “11110010000100” 中的 1 指示的半字节进行步骤 S22 的比 特反转处理使得即使发生了解码错误, 由于地址错误的缘故, 也能够在 1.0 版驱动器中可 靠地产生不能进行记录和重放的状态。
     注意也可以使用图 14 中的模式 (1) ~ (15)。即, 由通过对模式 (1) ~ (15) 任意 之一和 “000000000111111” 进行 EX-OR 运算而产生的模式可用作在步骤 S22 的比特反转处 理的模式。
     在这些情况下, 也能够在 1.0 版驱动器中可靠地产生不能进行记录和重放的状 态。
     4. 光盘驱动装置
     图 15 中表示了作为按照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和重放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光盘驱动 装置 (2.0 版驱动器 ) 的结构。换句话说, 即, 它是在记录期间执行图 9 的步骤 S1 ~ S6 的 处理, 和在重放期间执行图 9 中的步骤 S7 ~ S11 的处理和图 13 中的步骤 S24 ~ S26 的处 理的光盘驱动装置。
     光盘 100(2.0 版光盘 ) 被放置在图中未示出的转盘上, 在记录和重放操作期间, 主 轴电动机 2 以恒定线速度 (CLV) 旋转地驱动光盘 100。
     在光盘 100 是可记录型光盘的情况下, 光学拾取器 1 读取以光盘 100 上的沟槽光 道中的摆动的形式嵌入的 ADIP 信息。
     在记录期间, 光学拾取器 1 以相变标记或颜料变化标记的形式, 把主要数据记录 在光道中, 在重放期间, 光学拾取器 1 读取记录的标记 ( 用户数据, 数据中的地址等等 )。
     在光盘 100 是只读型光盘的情况下, 光学拾取器 1 以光盘 100 上的浮雕凹坑行的形式, 从光道读取用户数据, 数据中的地址等等。
     在光学拾取器 1 内设置充当激光束的光源的激光二极管, 检测反射激光束的光电 探测器, 在激光束的输出侧的场透镜, 引导激光束通过场透镜到达光盘记录面和把反射激 光束引导到光电探测器的光学系统 ( 图中未示出 )。
     激光二极管输出波长 405 纳米的所谓蓝色激光。光学系统的 NA 为 0.85。
     利用双轴机构把场透镜保持在光学拾取器 1 内, 以致场透镜能够沿着寻道方向和 聚焦方向移动。
     此外, 利用步进 (sled) 机构 3, 能够沿着光盘的径向方向移动整个光学拾取器 1。
     来自激光驱动器 13 的驱动信号 ( 驱动电流 ) 驱动光学拾取器 1 中的激光二极管 发出激光束。
     来自光盘 100 的反射激光束信息由光电探测器探测, 按照接收光的数量被转换成 电信号, 并被提供给矩阵电路 4。
     电流 - 电压变换电路、 矩阵计算 / 放大电路等设置在矩阵电路 4 中, 响应来自充当 光电探测器的多个受光元件的输出电压, 由矩阵计算处理生成所需的信号。
     例如, 生成对应于重放数据的高频信号 ( 重放数据信号 ), 伺服控制用聚焦误差信 号、 寻道误差信号等等。
     还作为与沟槽中的摆动相关的信号, 即, 作为摆动探测信号, 生成推挽信号。
     从矩阵电路 4 输出的重放数据信号被提供给读 / 写电路 5, 聚焦误差信号和寻道误 差信号被提供给伺服电路 11, 推挽信号被提供给摆动电路 8。
     通过进行关于重放数据信号的二值化处理、 利用 PLL 的重放时钟信号生成处理等 等, 读 / 写电路 5 重放由光学拾取器 1 读取的数据, 随后把数据提供给调制 / 解调电路 6。
     调制 / 解调电路 6 具备在重放期间充当解码器的功能部分, 和在记录期间充当编 码器的功能部分。
     在重放期间, 根据重放时钟信号, 作为相对于 RLL(1, 7)PP 调制的解码处理进行解 调处理。
     ECC 编码器 / 解码器 7 进行在记录期间附加纠错码的 ECC 编码处理, 和在重放期间 执行纠错的 ECC 解码处理。
     在重放期间, 已由调制 / 解调电路 6 解调的数据被保存在内部存储器中, 通过进行 错误检测 / 校正处理、 解交错等, 产生重放数据。
     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 10 的命令读取已被 ECC 编码器 / 解码器 7 解码成重放数据 的数据, 并传送给视听 (AV) 系统 20。
     另外, 已被 ECC 编码器 / 解码器 7 解码的数据中的地址 (AUN0 ~ AUN3) 被提供给 系统控制器 10, 并用于访问处理等等。
     作为与沟槽中的摆动相关的信号, 从矩阵电路 4 输出的推挽信号由摆动电路 8 处 理。推挽信号用作 ADIP 信息, 并在摆动电路 8 中经历 MSK 解调和 STW 解调, 被解调成构成 ADIP 地址并被提供给地址解码器 9 的数据流。
     地址解码器 9 通过对供给的数据进行解码产生摆动地址的地址值, 随后把地址值 提供给系统控制器 10。
     地址解码器 9 还利用摆动电路 8 供给的摆动信号进行 PLL 处理, 从而生成时钟信号, 所述时钟信号被提供给各个部分, 用作记录期间的编码时钟信号。
     在记录期间, 记录数据传送自 AV 系统 20, 不过通过被传送给 ECC 编码器 / 解码器 7 中的存储器, 记录数据被缓存。
     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对缓存的记录数据的编码处理, ECC 编码器 / 解码器 7 进行纠 错码的附加, 交织、 子码等的附加。
     ECC 编码数据在调制 / 解调电路 6 中用 RLL(1, 7)PP 方法调制, 并被提供给读 / 写 电路 5。
     如上所述用摆动信号生成的时钟信号用作充当记录期间的数据编码处理的基准 时钟信号的编码时钟信号。
     在读 / 写电路 5 考虑到记录层的特性, 激光束光斑的形状, 记录线速度等, 进行包 括最佳记录功率的微调, 激光驱动脉冲波形的调整等的记录补偿处理之后, 通过编码处理 生成的记录数据作为激光脉冲被传给激光驱动器 13。
     激光驱动器 13 通过把供给的激光驱动脉冲传给光学拾取器 1 中的激光二极管, 驱 动激光束的发射。这导致按照记录数据, 在光盘 100 上形成标记。
     注意, 激光驱动器 13 具备所谓的自动功率控制 (APC) 电路, 所述自动功率控制电 路根据设置在光学拾取器 1 中的激光功率监视探测器的输出, 监视激光输出功率, 并使激 光输出保持恒定, 而不管激光输出温度等。记录期间和重放期间的激光输出的目标值由系 统控制器 10 提供, 记录期间和重放期间的激光输出水平受到控制, 以致获得相应的目标 值。
     伺服电路 11 通过根据来自矩阵电路 4 的聚焦误差信号和寻道误差信号, 生成用于 聚焦、 寻道和步进的各种伺服驱动信号, 进行伺服操作。
     换句话说, 伺服电路 11 按照聚焦误差信号和寻道误差信号, 生成聚焦驱动信号和 寻道驱动信号, 聚焦驱动信号和寻道驱动信号再驱动光学拾取器 1 中的双轴机构中的聚焦 线圈和寻道线圈。从而, 由光学拾取器 1、 矩阵电路 4、 伺服电路 11 和双轴机构形成寻道伺 服回路和聚焦伺服回路。
     伺服电路 11 还通过关闭寻道伺服回路并输出跳转驱动信号, 按照来自系统控制 器 10 的光道跳转命令, 进行光道跳转操作。
     伺服电路 11 还通过根据作为寻道误差信号的低通分量产生的步进误差信号, 以 及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 10 的访问执行控制, 等等, 生成步进驱动信号, 驱动步进机构 3。步 进机构 3 包括由保持光学拾取器 1 的主轴, 步进电动机, 传动齿轮等构成的机构 ( 图中未示 出 ), 所述机构通过按照步进驱动信号驱动步进电动机, 实现光学拾取器 1 的滑移。
     主轴伺服电路 12 进行使主轴电动机 2 以恒定线速度旋转的控制。
     主轴伺服电路 12 通过获得用摆动信号的 PLL 处理生成的时钟信号, 把所述时钟信 号看作关于主轴电动机 2 的当前转速的信息, 并比较所述时钟信号和规定的 CLF 基准速度 信息, 生成主轴误差信号。
     在数据重放期间, 通过获得由读 / 写电路 5 中的 PLL 生成的重放时钟信号 ( 充当 解码处理的基准的时钟信号 ), 所述重放时钟信号还用作关于主轴电动机 2 的当前转速的 信息, 并比较重放时钟信号和指定的 CLV 基准速度信息, 也能够生成主轴误差信号。
     主轴伺服电路 12 还输出按照主轴误差信号生成的主轴驱动信号, 并使主轴电动机 2 以恒定线速度旋转。
     主轴伺服电路 12 还按照来自系统控制器 10 的主轴起动 / 制动控制信号生成主轴 驱动信号, 主轴驱动信号使主轴电动机 2 进行诸如起动、 停止、 加速、 减速之类的操作。
     上面说明的伺服系统及记录和重放系统的各种操作由系统控制器 10 控制, 系统 控制器 10 由微计算机构成。
     系统控制器 10 按照来自 AV 系统 20 的命令, 进行各种处理。
     例如, 当 AV 系统 20 输出写入命令时, 系统控制器 10 首先把光学拾取器 1 移动到 将进行写入的地址。随后, ECC 编码器 / 解码器 7 利用调制 / 解调电路 6, 对从 AV 系统 20 传来的数据 ( 例如, 采用诸如 MPEG2 之类的各种格式的视频数据、 音频数据等 ) 进行前面说 明的编码处理。 随后, 通过把来自读 / 写电路 5 的激光驱动脉冲提供给激光驱动器 13, 如前 所述进行记录。
     此外, 在从 AV 系统 20 提供读取命令, 并且读取命令要求记录在数据存储部分 10 上的某些数据 (MPEG2 视频数据等 ) 的传输的情况下, 首先, 进行指定地址作为其目标的寻 道操作控制。即, 向伺服电路 11 输出命令, 使光学拾取器 1 对作为用寻道命令指定的地址 的目标进行访问操作。 之后, 进行为了把指定的数据区间中的数据传给 AV 系统 20 所必需的操作控制。 换 句话说, 进行从光盘 100 的数据的读取, 在读 / 写电路 5、 调制 / 解调电路 6 和 ECC 编码器 / 解码器 7 中进行解码、 缓冲等, 并传送请求的数据。
     注意在数据的记录和重放期间, 系统控制器 10 通过利用摆动电路 8 和地址解码器 9 检测的摆动地址, 以及 ECC 编码器 / 解码器 7 获得的数据中的地址, 执行访问控制以及记 录和重放操作的控制。
     这种情况下, 在记录期间, ECC 编码器 / 解码器 7 进行图 9 中的步骤 S1 ~ S4 的处 理。
     即, 在步骤 S1 的处理中, ECC 编码器 / 解码器 7 生成用于记录数据中的地址的地 址单元编号 (AUN0 ~ AUN3) 和标志数据。随后, 在步骤 S2 的处理中, ECC 编码器 / 解码 器 7 进行 ECC 编码。为包含 AUN0 ~ AUN3 和标志数据的 5 个符号, 生成 4 个奇偶校验符号 (Parity0 ~ Parity3)。
     随后, ECC 编码器 / 解码器 7 对 4 个符号 AUN0, AUN1, Parity3 和 Parity2 进行比 特反转处理, 作为步骤 S3 的变换处理。作为反转处理结果的符号被用于形成充当 ECC 编码 块的地址字段。
     ECC 编码数据被提供给调制 / 解调电路 6, 在调制 / 解调电路 6, 利用步骤 S5 的处 理对 ECC 编码数据进行 RLL(1, 7)PP 调制。随后, 在步骤 S6 的处理中, 通过根据调制信号, 使用读 / 写电路 5 和激光驱动器 13 驱动激光束的发射, 进行数据记录。
     另外, 在重放期间, ECC 编码器 / 解码器 7 执行图 9 中的步骤 S8 ~ S11 的处理。
     从光盘 100 读取的信息由矩阵电路 4、 读 / 写电路 5 和调制 / 解调电路 6 解调, 如 前所述 ( 步骤 S7)。
     从而, 就地址信息来说, 构成图 7-7a 中的地址单元 AU0 ~ AU15 的各个地址字段中 的数据被获得, 并被提供给 ECC 编码器 / 解码器 7。
     不过, 由于在记录期间, 用步骤 S3 的变换处理对指定地址字段中的数据进行了比
     特反转处理, 因此 ECC 编码器 / 解码器 7 进行作为步骤 S8 的处理的解码处理。例如, ECC 编码器 / 解码器 7 可对构成地址单元 AU 的 9 个符号中的 4 个符号 AUN0, AUN1, Parity3 和 Parity2 进行比特反转处理。解码处理得到地址字段中的初始数据 ( 步骤 S9)。
     ECC 编码器 / 解码器 7 随后进行作为步骤 S10 的处理的 ECC 解码处理。从而, 地址 信息 (AUN0 ~ AUN3) 被解码, ECC 编码器 / 解码器 7 把地址信息提供给系统控制器 10。
     在可记录型光盘 100 的记录和重放期间, 地址解码器 9 进行图 13 中的步骤 S24 ~ S26 的处理。
     地址解码器 9 对从光盘 100 的摆动沟槽读取的信息进行解码处理, 作为步骤 S24 的处理。例如, 就其中信息被表示成 “111100010000100” 的图 13 的情况来说, 对 Nibble14, Nibble13, Nibble12, Nibble11, Nibble7 和 Nibble2 进行比特反转处理。
     从而产生 ECC 编码时的 ADIP 信息。在这种状态下, 作为步骤 S25 的处理, 进行 ECC 解码, 摆动地址被解码 ( 步骤 S26)。摆动地址被提供给系统控制器 10。
     通过进行上面说明的处理, 本例中的光盘驱动装置能够在记录和重放期间, 正确 地读取 2.0 版光盘上的数据中的地址和摆动地址。这使得能够正确地进行重放操作和记录 操作。
     注意图 15 中的例证结构表示与 AV 系统 20 连接的光盘驱动装置, 不过, 按照本实 施例的光盘驱动装置也可连接到个人计算机等。
     此外, 其中光盘驱动装置不连接到另一个单元的结构也是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 要设置操作部分和显示部分, 数据输入接口的结构会不同于图 15 中的结构。换句话说, 会 按照用户操作进行记录和重放, 应提供各种数据的输入和输出端子。显然还可想到许多其 它的结构例子, 可以想到只写型装置和只读型装置的例子。
     5. 母盘制作装置
     下面说明作为按照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母盘制作装置。
     光盘制作处理被粗略地分成母盘处理和复制处理。 母盘处理是一直到完成在复制 处理中使用的金属母盘 ( 压模 ) 的处理, 复制处理是使用压模产生作为复制品的大量光盘 的处理。
     具体地说, 母盘处理包括用光刻胶涂覆抛光的玻璃基片, 和所谓的刻录, 所述刻录 通过使光敏膜曝露在激光束之下, 形成凹坑和沟槽。
     就本例来说, 沟槽的刻录是利用摆动进行的, 所述摆动以对应于在光盘最内侧边 缘的 PB 区 ( 参见图 2) 的区域中的预刻信息为基础。沟槽的刻录还是利用以对应于 RW 区 的区域中的 ADIP 地址为基础的摆动进行的。记录的预刻信息是在称为母盘制作前处理的 预备处理中准备的。
     在完成刻录, 并且进行了诸如显影之类的规定处理之后, 利用例如电铸把信息转 印到金属表面上, 从而形成当复制光盘时所需的压模。
     之后, 在利用注射方法等把信息转印到树脂基片上, 并且在上面形成了反光涂层 之后, 进行必需的处理, 比如机加工光盘形状等, 从而完成最终产品。所述最终产品成为本 例中的 2.0 版光盘。
     母盘制作装置具备预刻信息生成部分 71、 地址生成部分 72、 开关部分 73、 刻录部 分 74 和控制器 70。预刻信息生成部分 71 输出在母盘制作预处理中准备的预刻信息。
     地址生成部分 72 顺序输出作为绝对地址的数值。
     刻录部分 74 具备通过把激光束导引到已涂上一层无机光刻胶等的玻璃基片 101 上, 进行刻录的光学部分 (82、 83、 84)。
     刻录部分 74 还包括旋转地驱动玻璃基板 101, 和滑移玻璃基片 101 的基片旋转 / 传送部分 85。刻录部分 74 还具备信号处理部分 81 和传感器 86。信号处理部分 81 把输入 数据转换成记录数据, 并把它们提供给光学部分。传感器 86 使得能够根据基片旋转 / 传送 部分 85 的位置, 辨别刻录位置是在 PB 区中还是在 RW 区中。
     作为上面提及的光学部分, 设置激光束光源 82、 调制部分 83 和刻录头 84。调制部 分 83 根据记录数据, 调制从激光束光源 82 输出的激光束。刻录头 84 集中来自调制部分 83 的调制激光束, 并把调制激光束导引到玻璃基片 101 的光刻胶表面上。
     调制部分 83 包括开关来自激光束光源 82 的输出激光束的声光束调制器 (AOM), 以 及根据摆动生成信号偏转来自激光束光源 82 的输出激光束的声光束偏转器 (AOD)。
     此外, 基片旋转 / 传送部分 85 被构造成以致除了其它元件之外, 它还包括旋转地 驱动玻璃基片 101 的旋转电动机, 探测旋转电动机的转速的探测部分 (FG), 沿着玻璃基片 101 的径向方向滑动玻璃基片 101 的滑动电动机, 和控制旋转电动机和滑动电动机的转速、 刻录头 84 的寻道等的伺服控制器。
     信号处理部分 81 通过进行格式化处理, 并通过对从格式化处理输出的数据进行 规定的计算处理, 执行形成调制信号的调制信号生成处理, 所述格式化处理通过把纠错码 附加到经开关部分 73 提供的预刻信息和地址信息上来形成输入数据。
     还进行根据调制信号驱动调制部分 83 中的激光束调制器和激光束偏转器的驱动 处理。
     在刻录部分 74 中, 在刻录期间, 基片旋转 / 传送部分 85 以恒定线速度旋转地驱动 玻璃基片 101, 还在玻璃基片 101 旋转的时候滑动玻璃基片 101, 以致以规定的道距形成螺 旋形光道。
     同时, 调制部分 83 根据来自信号处理部分 81 的调制信号, 把从激光束光源 82 输 出的光束转换成调制光束, 所述调制光束被刻录头 84 导引到玻璃基片 101 的光刻胶表面, 以致光刻胶根据数据和沟槽对激光束作出反应。
     控制器 70 控制利用刻录部分 74 的刻录期间的操作的执行, 还在监视来自传感器 86 的信号的同时, 控制预刻信息生成部分 71、 地址生成部分 72 和开关部分 73。
     当开始刻录时, 控制器 70 把基片旋转 / 传送部分 85 的滑动位置定义为刻录部分 74 的初始位置, 以致刻录头 84 将从最内侧边缘开始发射激光束。 随后, 控制器 70 开始以恒 定线速度驱动玻璃基片 101, 和滑动玻璃基片 101, 以便以规定的道距形成沟槽。
     在这种状态下, 从预刻信息生成部分 71 输出预刻信息, 并通过开关部分 73 提供给 信号处理部分 81。 此外, 开始从激光束光源 82 输出激光, 调制部分 83 根据来自信号处理部 分 81 的调制信号 ( 即, 其中利用调频, 编码预刻信息的调制信号 ) 调制激光束, 从而在玻璃 基片 101 上进行沟槽刻录。
     从而在对应于 PB 区的区域中进行沟槽刻录。
     之后, 当控制器 70 根据来自传感器 86 的信号, 发现刻录操作已前进到对应于 PB区的位置时, 控制器 70 把开关部分 73 切换到地址生成部分 72 一侧, 并发出顺序从地址生 成部分 72 生成地址值的命令。
     从而, 地址信息从地址生成部分 72 通过开关部分 73 被提供给信号处理部分 81。 随后, 根据来自信号处理部分 81 的调制信号, 即调制的地址信息信号, 在调制部分 83 中调 制来自激光束光源 82 的激光束, 按照调制的激光束进行玻璃基片 101 上的沟槽刻录。
     从而, 在对应于 RW 区的区域中, 进行包含摆动地址的沟槽的刻录。
     当控制器 70 根据来自传感器 86 的信号, 发现刻录操作已到达导出区的最后边缘 时, 控制器 70 终止刻录操作。
     这种操作在玻璃基片 101 上形成与 PB 区和 RW 区的摆动沟槽对应的曝光部分。
     之后, 利用显影、 电铸等形成压模, 利用所述压模产生上面说明的光盘。
     这里, 信号处理部分 81 对从地址生成部分 72 顺序供给的地址信息, 进行图 13 中 的步骤 S21 和 S22 的处理。
     地址生成部分 72 执行图 13 中的步骤 S20 的处理, 所述处理生成地址数据。换句 话说, 地址生成部分 72 输出图 10-10b 中所示的 24 比特 (6 个半字节 ) 的摆动地址。
     信号处理部分 81 进行作为步骤 S21 的处理的 ECC 编码。换句话说, 对于在步 骤 S20 生成的六个半字节的摆动地址, 信号处理部分 81 通过生成 3 个半字节的辅助数据 和 6 个半字节的奇偶校验信息, 产生具有图 12 中所示结构的纠错编码数据。信号处理部 分 81 随后进行作为步骤 S22 的处理的半字节变换处理。换句话说, 作为图 13 中表示成 “11110010000100” 的比特反转处理, 信号处理部分 81 对 Nibble14, Nibble13, Nibble12, Nibble11, Nibble7 和 Nibble2 进行比特反转处理。
     信号处理部分 81 通过按照以这种方式处理的 ADIP 信息生成调制信号, 控制调制 部分 83。
     从而对摆动地址进行图 13 中所示的曝光处理。
     注意, 在假定光盘是只读型光盘的情况下的母盘制作装置对凹坑行进行曝光, 而 不对摆动沟槽进行曝光。
     这种情况下, 利用图 3 和图 6 ~ 8 中的前述结构, 编码地址信息和用户数据, 按照 编码数据调制来自激光束光源 82 的激光束。
     就这种母盘制作装置来说, 代替图 16 中的预刻信息生成部分 71, 设置用户数据生 成部分。此外, 用户数据和来自地址生成部分 72 的地址信息 (AUN) 的 ECC 编码由信号处理 部分 81 进行。此时进行图 9 中的步骤 S2 ~ S5 的处理。
     从而进行用于制作作为 2.0 版光盘的只读光盘的母盘的凹坑行曝光。之后, 通过 进行显影、 压模制作、 基片形成和记录层、 覆盖层等的层形成, 来制作 2.0 版光盘。
     上面说明了按照本实施例的光盘, 以及与所述光盘兼容的光盘驱动装置和母盘制 作装置, 不过,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例子,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可以想到各种修改。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 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 可以产生各种修改、 组合、 子组合和变更, 只要它们在所附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
     图 17 是表示计算机实现的确定光盘是单层 / 双层光盘还是三层 / 四层光盘的处 理的流程图。如果驱动器具有不仅把数据记录到三层 / 四层光盘上, 而且把数据记录到单 层 / 双层光盘上的能力, 那么驱动器需要区别这些光盘, 以对地址数据应用不同的反转。该处理始于步骤 S1701, 在步骤 S1701, 光盘被插入重放装置中, 随后在步骤 S1702, 检测到光 盘的存在, 从而读取 BCA 中的数据。另一方面或者补充地, 步骤 S1702 可以利用捕捉 (PI : pull-in) 信号或聚焦误差物理地确定光盘上的层数。 在美国专利 6,005,832 中公开了物理 检测的一个例子, 该专利的整个内容在此引为参考。层标志也可直接从 BCA 区读取, 其中所 述标志指示光盘是单层 / 双层光盘 ( 较早一代光盘 ) 还是三层 / 四层光盘 ( 新一代光盘 )。 例如, 标志的不存在意味光盘是单层 / 双层光盘。标志的存在意味光盘是三层 / 四层光盘。 另一方面, 所述标志可直接指示记录层的数目, 比如 1 层、 2 层、 3 层或 4 层。
     处理随后进入步骤 S1703, 在步骤 S1703, 询问光盘是否是单层 / 双层光盘, 随后进 入步骤 S1705, 在步骤 S1705, 设定对三层 / 四层光盘的地址处理。不过, 如果对步骤 S1703 中的询问的回答是肯定的, 那么处理进入步骤 S1704, 在步骤 S1704, 设定对较早一代光盘 ( 例如, 单层 / 双层光盘 ) 的地址处理。在进行了步骤 S1705 和 S1704 之后, 在步骤 S1707 和 S1706, 进行关于是否成功进行了纠错的相应询问, 比如通过比较错误率与预定阈值, 比 如 1/100、 1/1000、 1/10000 或 1/100000。如果否, 那么处理从步骤 S1707 进入步骤 S1704, 以便尝试按照单层 / 双层光盘进行地址处理, 而不管步骤 S1703 的光盘不是单层 / 双层光 盘的结论。之后, 如果在步骤 S1706 中成功地进行了纠错, 那么在步骤 S1709 中确定光盘是 单层 / 双层光盘。
     另一方面, 如果从步骤 S1706 确定否定的结果, 那么处理进入步骤 S1705, 在步骤 S1705, 在假定光盘是三层 / 四层光盘的情况下, 做出地址处理设定, 如果在步骤 S1707 中成 功地进行了纠错, 那么在步骤 S1708 中, 确定光盘是三层 / 四层光盘。在图中, 尽管说明驱 动器能够检查 BCA 数据 ( 标志数据 ), 不过不必检查该数据。 驱动器可粗略地根据物理检测 ( 通过利用 PI 和 / 或聚焦误差信号 ) 检查层数, 并且驱动器能够根据物理检测的确定结果 设定选择器。 另外, 如果纠错电路不能正确地解码地址数据 ( 例如, 大于预定的错误率 ), 那 么驱动器能够改变设定, 如从 S1706 到 S1705 和从 S1707 到 S1704 的箭头所示。于是, 驱动 器并不总是需要驱动器的标志检查。此外, 可随意地、 交替地和 / 或补充地进行标志检查和 物理检查。
     图 18 是类似于图 15 的方框图, 不过包括充当判断装置的系统控制器 1801, 所述 判断装置根据来自矩阵 4 的初始输入, 以及来自 ECC 单元 7 的反馈信号, 控制选择器 1802 在用于单层 / 双层光盘的处理, 或者用于三层 / 四层光盘的处理之间进行选择。特别地, 如 果系统控制器 1801 判断光盘是单层 / 双层光盘, 那么使选择器 1802 连接到第一 XOR 电路 1803。第一 XOR 电路 1803 按照适用于单层或双层光盘的第一代光盘标准, 反转地址比特。 第一 XOR 电路 1803 的输出随后被应用于 ECC 单元 7。
     不过, 如果系统控制器 1801 判断光盘是三层 / 四层光盘, 那么系统控制器 1801 把 选择器 1802 设定成与第二 XOR 电路 1804 连接。在 ECC 单元 7 中进行纠错之前, 第二 XOR 电路 1804 按照新一代光盘 ( 三层 / 四层光盘 ) 反转地址比特。ECC 单元 7 的输出以 PI 或 聚焦误差信号的形式, 被提供给系统控制器 1801。 因此, 当在 ECC 单元 7 中检测到高于预定 水平的误差的存在时, 系统控制器 1801 判断选择器 1802 的当前状态在不正确的位置, 并且 改变选择器 1802 的状态。
     本申请包含与在 2009 年 5 月 11 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 JP 2009-114241 中公开的主题相关的主题, 该专利申请的整个内容在此引为参考。

光盘的重放方法,光盘的重放设备,非临时性计算机程序产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光盘的重放方法,光盘的重放设备,非临时性计算机程序产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光盘的重放方法,光盘的重放设备,非临时性计算机程序产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盘的重放方法,光盘的重放设备,非临时性计算机程序产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盘的重放方法,光盘的重放设备,非临时性计算机程序产品.pdf(4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14752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4.11CN102414752A*CN102414752A*(21)申请号 201080019598.9(22)申请日 2010.05.062009-114241 2009.05.11 JPG11B 20/12(2006.01)G11B 7/007(2006.01)G11B 20/10(2006.01)G11B 20/18(2006.01)(71)申请人索尼公司地址日本东京(72)发明人小林昭荣(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代理人李颖(54) 发明名称光盘的重放方法,光盘的重放。

2、设备,非临时性计算机程序产品(57) 摘要在被变换,以致与第二版记录介质不兼容的重放装置不能进行地址解码之后,已被纠错编码的地址信息被记录在第二版记录介质上。不兼容的重放装置(例如,制造的只与第一版记录介质兼容的重放装置)不能进行第二版记录介质的地址解码。换句话说,在不兼容第二版本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中,产生地址错误不能被校正的状态,以致不可能进行访问(不可能进行记录和重放)。(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1.11.03(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0/003117 2010.05.06(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0/131438 EN 201。

3、0.11.18(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22 页 附图 18 页CN 102414766 A 1/3页21.一种光盘的重放方法,包括:检查重放装置中的光盘,以确定所述光盘是新一代光盘还是较早一代光盘;用光学拾取装置从所述光盘读取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对所述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执行反转处理,从而获得编码初始地址信息,所述反转处理反转与对较早一代光盘反转的地址部分不同的地址部分,如果所述光盘被确定为新一代光盘,那么所述反转处理是第一种反转处理,如果所述光盘被确定为较早一代光盘,那么所述反转处理是第二种反转处。

4、理;和随后用公共解码处理对所述编码初始地址信息解码,而不管所述光盘是新一代光盘还是较早一代光盘,以获得初始地址信息。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放方法,其中:读取步骤包括从所述光盘的第三数据层和/或第四数据层读取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放方法,其中:执行步骤包括为第二种反转处理选择与用于第一种反转处理的处理路径不同的处理路径。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放方法,其中:读取步骤包括从布置在15个半字节中的60比特块中读取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放方法,其中:执行步骤包括按照11110010000100的反转向量,反转Nibble 14,Ni。

5、bble 13,Nibble 12,Nibble 11,Nibble 7和Nibble 2。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放方法,其中所述检查步骤包括检查所述光盘上的指示所述光盘是新一代光盘的标志。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放方法,其中所述检查步骤包括检查所述光盘的BCA部分,以确定所述标志是否存在。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放方法,其中所述检查步骤包括物理检查所述光盘上的层数,以确定所述光盘是否是新一代光盘。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放方法,其中所述执行步骤还包括根据所述检查步骤的结果,在不同的反转处理之间进行选择。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放方法,还包括执行对所述编码初始地址信息进行纠错并比。

6、较所述纠错步骤的结果和预定阈值的步骤。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重放方法,还包括如果在进行第二种反转处理之后,纠错步骤的结果高于所述预定阈值,那么对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进行第一种反转处理,和如果在进行所述第一种反转处理之后,纠错步骤的结果高于所述预定阈值,那么对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进行第二种反转处理。12.一种光盘的重放设备,包括:从新一代光盘读取信息的光学拾取器,所述信息包括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检查光盘是新一代光盘还是较早一代光盘,如果所述光盘被确定为新一代光盘,那么选择不同的处理路径;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14752 ACN 1024147。

7、66 A 2/3页3反转机构,所述反转机构反转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的预定部分,从而提供编码初始地址信息,所述预定部分是与较早一代光盘的格式不同的新一代光盘的格式独有的;和解码器,所述解码器对编码初始地址信息解码,从而提供用于识别所述新一代光盘上的数据的位置的初始地址信息。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重放设备,其中所述光学拾取器从所述光盘的第三数据层和/或第四数据层读取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14.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重放设备,其中所述光学拾取器从所述光盘上的摆动沟槽读取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15.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重放设备,其中所述光学拾取器从布置在15个半字节中的60比。

8、特块中读取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重放设备,其中当控制器确定光盘是新一代光盘时,反转机构按照11110010000100的反转向量,反转Nibble 14,Nibble 13,Nibble 12,Nibble 11,Nibble 7和Nibble 2。17.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重放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检查所述光盘上的指示所述光盘是新一代光盘的标志。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重放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检查所述光盘的BCA部分,以确定所述标志是否存在。19.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重放设备,其中所述光学拾取器和控制器协同进行所述光盘上的层数的物理检测,以确定所述光盘。

9、是否是新一代光盘。20.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重放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控制器进行的检查的结果,在不同的反转处理之间进行选择。21.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重放设备,还包括纠错机构,所述纠错机构被配置成对所述编码初始地址信息进行纠错处理,并比较所述纠错处理的结果和预定阈值。22.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重放设备,其中如果在第二种反转处理之后的纠错处理的结果高于所述预定阈值导致预定阈值被超过,那么控制器导致对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进行第一种反转处理,和如果在第一种反转处理之后的纠错处理的结果导致预定阈值被超过,那么对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进行第二种反转处理。23.一种光盘的重放设备,包括:。

10、检查光盘以确定光盘是新一代光盘还是较早一代光盘的装置;配置成从光盘读取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的光学拾取器;对所述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进行反转处理以获得编码初始地址信息的装置,所述反转处理反转与对较早一代光盘反转的地址部分不同的地址部分,如果所述光盘被确定为新一代光盘,那么所述反转处理是第一种反转处理,如果所述光盘被确定为较早一代光盘,那么所述反转处理是第二种反转处理;和解码器,所述解码器被配置成随后用公共解码处理对所述编码初始地址信息解码,而不管所述光盘是新一代光盘还是较早一代光盘,以获得初始地址信息。24.一种具有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被光盘重放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时,所述。

11、指令实现多个步骤,包括: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14752 ACN 102414766 A 3/3页4检查重放装置中的光盘,以确定所述光盘是新一代光盘还是较早一代光盘;接收从光盘读取的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对所述部分反转的编码初始地址信息执行反转处理,从而获得编码初始地址信息,所述反转处理反转与对较早一代光盘反转的地址部分不同的地址部分,如果所述光盘被确定为新一代光盘,那么所述反转处理是第一种反转处理,如果所述光盘被确定为较早一代光盘,那么所述反转处理是第二种反转处理;和随后用公共解码处理对所述编码初始地址信息解码,而不管所述光盘是新一代光盘还是较早一代光盘,以获得初始地址信息。。

12、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14752 ACN 102414766 A 1/22页5光盘的重放方法, 光盘的重放设备, 非临时性计算机程序产品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光盘的重放方法,光盘的重放设备,非临时性计算机程序产品。背景技术0002 光盘(包括磁光盘),比如压缩光盘(CD)、小型光盘(MD)、数字通用光盘(DVD)、蓝光光盘(注册商标)等被认为是记录和重放数字数据的记录介质。0003 “光盘”是呈圆盘形状的记录介质的属名,其中用塑料覆盖薄金属板,通过把激光束照射到光盘上并读取反射激光束的变化,能够从中读取信号。发明内容0004 近年来,利用高密度记录,比如蓝光光盘上的高密度记录,。

13、实现了容量的显著提高。0005 在目前的蓝光光盘中,已知具有一个记录层和两个记录层的记录容量约为25千兆字节(GB)和50GB的蓝光光盘,它们被用于记录视频内容和应用程序。0006 作为进一步提高蓝光光盘格式的容量的途径,正在研究高密度记录、多层结构等的使用。0007 不过,已建立了与目前版本的蓝光光盘(下面称为1.0版光盘)兼容的各种设备规范,存在新版本会造成已可从市场上获得的光盘驱动装置(下面称为1.0版驱动器)方面的问题的顾虑。0008 例如,如果包含至少三层的多层结构的新版蓝光光盘(下面称为2.0版光盘)未来能够在市场上买到,那么可能发生用户把2.0版光盘装入1.0版驱动器中的情况。0。

14、009 本质上,由于蓝光光盘格式相同,因此在1.0版驱动器上记录和重放2.0版光盘未必完全不可能。不过,如果利用更高的密度和更多的层数实现2.0版光盘,那么可认为1.0版驱动器具备的各种规范应是不够的。0010 于是,当在1.0版驱动器上进行2.0版光盘的记录和重放时,存在发生记录错误和重放错误的频率会更大的顾虑。0011 鉴于上述问题,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使装入1.0版驱动器中的2.0版光盘的记录和重放成为不可能。换句话说,本发明使2.0版光盘与1.0版驱动器不兼容,而不是能够以不可接受的方式记录和重放。相反地,这提高了用户的蓝光光盘系统的可用性。0012 按照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在被变换以致。

15、与第二版记录介质不兼容的重放装置不能进行地址解码之后,纠错编码地址信息被记录在第二版记录介质上。于是,不兼容的重放装置(例如,制造的只与第一版记录介质兼容的重放装置)不能进行第二版记录介质的地址解码。0013 换句话说,对第一版和第二版记录介质使用相同的纠错编码处理,不过由于通过反转特定比特等,纠错编码地址信息被变换,从而产生地址错误不能被校正的状态,以致地说 明 书CN 102414752 ACN 102414766 A 2/22页6址解码变得不可能。由于不能进行地址解码,因此即使第二版记录介质被装入不兼容的重放装置中,它也能够进入不能被访问(记录和重放不可能)的状态。0014 按照本发明,。

16、就按照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第二版记录介质)来说,在只与第一版记录介质兼容的已知记录装置和已知重放装置中,能够产生不能进行地址解码的状态,从而使记录和重放变得不可能,所述第一版记录介质使用与第二版记录介质相同的数据格式和相同的纠错处理。从而,即使按照本发明的第二版记录介质是与第一版记录介质相同种类的记录介质,也能够仅仅使第二版记录介质在已知记录装置和已知重放装置中变得不可用,从而能够避免出现不稳定的工作状态。于是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用性。附图说明0015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盘中的凹槽的说明图。0016 图2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光盘中的区域结构的说明图。0017 图3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主要。

17、数据的ECC结构的说明图。0018 图4按照所述实施例的预录信息的ECC结构的说明图。0019 图5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帧结构的说明图。0020 图6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数据中的地址的说明图。0021 图7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数据中的地址的ECC结构的说明图。0022 图8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BIS结构的说明图。0023 图9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数据中的地址的记录和重放的说明图。0024 图10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摆动地址的说明图。0025 图11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RUB的地址块的说明图。0026 图12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ADIP信息的ECC结构的说明图。0027 图13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摆动地址的记录和。

18、重放的说明图。0028 图14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反转符号位置的设定的说明图。0029 图15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光盘驱动装置的方框图。0030 图16是按照所述实施例的制作光盘的母盘制作装置的方框图。0031 图17是表示检测光盘是否是三层/四层光盘,并相应地进行后续处理的流程图。0032 图18是表示根据光盘是被判断为单层/双层光盘,还是三层/四层光盘,在ECC处理之前进行选择处理的处理模块的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0033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功能和结构基本相同的构成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这些构成元件的重复说明被省略。0034 下面将按照下述顺序说。

19、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0035 1.光盘0036 2.数据中的地址的记录和重放0037 3.摆动地址的记录和重放0038 4.光盘驱动装置0039 5.母盘制作装置说 明 书CN 102414752 ACN 102414766 A 3/22页70040 1.光盘0041 首先说明作为本实施例的光盘的物理特性和摆动光道。0042 本例中的光盘属于蓝光光盘类别。本实施例中的蓝光光盘利用其中按照和目前的蓝光光盘相同的方式对地址信息进行纠错编码,并且在重放期间,使用的纠错处理与用于目前的蓝光光盘的纠错处理相同的数据格式。0043 注意在下面,上面提及的目前的蓝光光盘将被称为1.0版光盘,与按照本实施例。

20、的光盘对应的蓝光光盘将被称为2.0版光盘。0044 此外,用于现有蓝光光盘的记录装置和重放装置被称为1.0版驱动器。如此,在一些情况下,按照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和重放装置,即与2.0版光盘兼容的光盘驱动装置被称为2.0版驱动器。0045 首先说明蓝光光盘的基本物理结构和数据结构。0046 蓝光光盘包括两类,一种被称为BD-ROM的只读(playback-only)型蓝光光盘,和能够记录用户数据的蓝光光盘。0047 在只读型蓝光光盘中,利用所谓的浮雕凹坑行进行信息的记录。0048 在可记录型蓝光光盘中,可以利用颜料涂层变化记录方法和相变记录方法之一记录数据。0049 颜料涂层变化记录方法也被称为一。

21、次写入记录方法,更适合于数据存储应用等,因为数据可被一次写入,不能被重写。相反,相变记录方法允许数据被重写并用于从各种内容(比如音乐、视频、游戏、应用程序等)的记录开始的各种应用。0050 蓝光光盘的直径为120毫米。光盘厚度为1.2毫米。即,从外部看,在这些方面,蓝光光盘与压缩光盘(CD)和数字通用光盘(DVD)相同。0051 记录和重放用激光波长为405纳米,使用所谓的蓝色激光。光学系统的NA为0.85。0052 用其中记录颜料变化标记和相变标记的浮雕凹坑行和沟槽光道形成的光道具有0.32微米的道距,和0.12微米的线密度。0053 此外,实现了每层约2325GB的用户数据容量。0054 。

22、为了利用颜料涂层变化记录方法、相变记录方法等把数据记录在可记录光盘上,需要一种进行数据道的寻道的引导方法。为此,作为预刻沟槽预先形成沟槽,沟槽和岸台(沟槽之间的较高区域)之一被定义成数据道。0055 需要使得能够把数据记录在数据道中的指定位置的地址信息,通过使沟槽摆动(摇摆)记录地址信息。0056 如图1-1a中示意所示,从最内侧到最外侧,在光盘100上形成螺旋形沟槽GV。注意就只读型光盘来说,不形成所述沟槽,而是用这种螺旋形浮雕凹坑行形成光道。0057 此外,在用恒定线速度(CLV)系统旋转地驱动光盘的时候,进行数据记录和重放,CLV也应用于沟槽GV。于是,随着寻道移向光盘的外缘,环绕光道一。

23、圈中的沟槽GV中的摆动波数增大。0058 如图1-1b中所示,利用摆动(摇摆)的形成,表述沟槽GV中的物理地址。换句话说,沟槽GV的左右侧壁按照根据地址等生成的信号摆动。0059 沟槽GV和相邻沟槽GV之间的区域是岸台L,在沟槽GV中进行上面说明的数据的记录。换句话说,沟槽GV是数据道。注意也可想到岸台L可以用作数据道,在岸台L中进说 明 书CN 102414752 ACN 102414766 A 4/22页8行数据的记录,以及沟槽GV和岸台L都可用作数据道。0060 预先形成预刻沟槽作为按照这种方式记录数据的光道,和按照地址信息在预刻沟槽的侧壁中形成摆动,使得能够根据以反射激光束信息的形式,。

24、在记录期间和在重放期间获得的摆动信息,读取地址。例如,即使预先在光盘上没有形成指示地址的凹坑数据等,也能够访问期望的位置,并能够记录和重放数据。0061 注意,在按照这种方式摆动的沟槽中表述的地址信息被称为预刻槽绝对时间(ATIP)和预刻槽地址(ADIP)之一。0062 图2表示整个光盘的布局(环带(zone)结构)。注意图2表示可记录光盘的一个例子。0063 从内侧开始,以环带的形式在光盘上设置导入区、数据区和导出区。0064 此外,关于记录和重放查看环带结构,导入区的内部被指定为PB区(只读区),从导入区的外部到导出区的环带被指定为RW区(记录和重放区)。0065 导入区位于光盘的内部,在。

25、距离中心24毫米的半径范围之内。在距离中心22.323.1毫米的范围中的区域被指定为预录数据区。0066 在预录数据区中,通过在光盘上形成的螺旋形沟槽中形成摆动,预先记录用于拷贝保护等的信息(预录信息)。这是不能被重写的只读信息。换句话说,预录数据区是上面说明的PB区(只读区)。0067 在预录数据区中,可作为预录信息记录拷贝保护信息,拷贝保护信息可用于进行下面说明的任务。0068 就按照本例的光盘系统来说,登记的驱动装置制造商和光盘制造商能够开展业务,并具有指示他们已被登记的介质密钥和驱动密钥。0069 驱动密钥和介质密钥之一被记录成防止窃取的拷贝保护信息。利用拷贝保护信息,能够使具有介质密。

26、钥和驱动密钥的介质和驱动器不能进行记录和重放。0070 在导入区中,在距离光盘中心23.124毫米的范围中设置测试写入区和缺陷管理区。0071 测试写入区用于设定记录和重放相变标记的条件(比如记录和重放期间的激光功率)时的测试写入。0072 管理关于光盘上的缺陷的信息被记录在缺陷管理区中,并从缺陷管理区中重放。0073 在距离光盘中心24.058.0毫米的范围中的区域被指定为数据区。数据区是其中利用相变标记记录用户数据,和从中重放用户数据的区域。0074 在距离光盘中心58.058.5毫米的范围中的区域被指定为导出区。在导出区中设置类别与导入区中相同的缺陷管理区,在寻道期间,缺陷管理区被用作缓。

27、冲区,以考虑到过速。0075 从距离光盘中心23.1毫米,即从测试写入区到导出区的区域被指定为RW区(记录和重放区),相变标记被记录在RW区,并从所述RW区重放。0076 图2还表示了与中心孔相邻的群刻区(BCA:burst cutting area)。BCA可选地包括可在母盘制作期间写入的信息,以使光盘可被识别为某种光盘种类。还可用激光单独写入BCA,以把信息“刻入”成品光盘的反射层中。在图2的光盘布局中,BCA区包括指示光盘是一层或两层光盘(单层/双层光盘),还是三层或四层光盘(三层/四层光盘)的标志。说 明 书CN 102414752 ACN 102414766 A 5/22页9单层或双。

28、层光盘是例证的较早一代光盘,而三层或四层光盘是例证的第二代或较近一代光盘。首先读取BCA区的重放装置检查记录在BCA区中的“层标志”。如果存在该标志,那么光盘被识别为三层或四层光盘。参考图17更详细地说明了该处理。上面说明的例子是可记录型光盘,不过,在只读型光盘上,也按照相同方式布置导入区、数据区和导出区。不过,不设置测试写入区和缺陷管理区,整个光盘是其中重放以浮雕凹坑为基础的只读区。0077 下面利用图3、图4和图5,说明用于以相变标记、浮雕凹坑等的形式记录成主要数据的数据,和以光道中的摆动的形式记录成ADIP信息的数据的纠错码(ECC)结构。0078 注意,以相变标记、颜料变化标记和浮雕凹。

29、坑行之一的形式记录在光道中的数据被称为主要数据,从而区别于以光道中的摆动的形式记录的数据(所述数据被称为摆动数据)。0079 首先,图3中表示了主要数据(用户数据)的ECC格式。0080 两个代码,长距离代码(LDC)和突发指示子码(BIS)被用作64千字节主要数据(2048字节/扇区32扇区)的ECC。0081 图3-3a中所示的64KB主要数据被ECC编码,如图3-3b中所示。即,4字节检错码(EDC)被附加到每个扇区中的2048字节上,对32个扇区编码LDC。LDC是具有RS(248,216,33)的Reed-Solomon(RS)码,其中码字长度为248,数据长度为216,距离为33。。

30、存在304个码字。0082 相反,对于图3-3c中所示的720字节的数据,BIS被ECC编码,如图3-3d中所示。即,它们是具有RS(62,30,33)的Reed-Solomon(RS)码,其中码字长度为62,数据长度为30,距离为33。存在24个码字。0083 图5-5a中表示了主要数据的帧结构。0084 如上所述的LDC数据和BIS构成图中所示的帧结构。即,单帧由排列成数据(38字节)、BIS(1字节)、数据(38字节)、BIS(1字节)、数据(38字节)的155字节构成。换句话说,单帧被构造成152字节的数据(32字节4),同时对于每38字节的数据,插入1字节的BIS。0085 在155。

31、字节帧的开始放置帧同步信号FS。一个块中有496帧。0086 在LDC数据中,偶数编号的码字0、2等被置于偶数编号的帧0、2等中,而奇数编号的码字1、3等被置于奇数编号的帧1、3等中。0087 BIS是与LDC码相比,校正能力强得多的代码,能够校正几乎所有的错误。换句话说,距离为33的代码用于码字长度62。0088 于是,可如下所述使用对其来说检测到差错的BIS符号。0089 当解码ECC时,BIS首先被解码。在图5-5a中所示的帧结构中,当在连续BIS之间,或者在BIS和帧同步信号FS之间出现两个错误的情况下,由连续BIS或者由BIS和帧同步信号FS限制的38字节数据被看作一个突发错误。错误。

32、指针被附加到38字节数据中的错误上。就LDC来说,错误指针用于进行指针纠删。0090 这使得仅仅通过利用LDC进行校正,就能够提高校正能力。0091 地址信息等包括在BIS中。在如同ROM光盘等一样,不能从摆动沟槽获得地址信息的情况下,使用所述地址信息。当然,地址信息也可用于在可记录光盘的重放期间取回地址。说 明 书CN 102414752 ACN 102414766 A 6/22页100092 注意,记录单元块(RUB)(作为最小记录单元的记录和重放簇)由498帧构成,包括图5-5a中所示主要数据的496帧的ECC块,加上分别附在PLL等的开始和结尾的两个一帧的链接区。0093 下面说明图4。

33、中的摆动数据的ECC格式。0094 这种情况下,两个代码,长距离码(LDC)和突发指示子码(BIS)被用作4kB数据(2048字节/扇区2扇区)的ECC。0095 图4-4a中所示的4kB摆动数据被ECC编码,如图4-4b中所示。即,4字节检错码(EDC)被附加到每个扇区中的2048字节上,对于所述2个扇区,LDC被编码。LDC是具有RS(248,216,33)的Reed-Solomon(RS)码,其中码字长度为48,数据长度为216,距离为33。存在19个码字。0096 相反,对于图4-4c中所示的120字节的数据,BIS被ECC编码,如图4-4d中所示。即,它们是具有RS(62,30,33。

34、)的Reed-Solomon(RS)码,其中码字长度为62,数据长度为30,距离为33。存在4个码字。0097 摆动数据的帧结构示于图5-5b中。0098 上面说明的LDC数据和BIS构成图中所示的帧结构。即,单帧由排列成帧同步信号FS(1字节)、数据(10字节)、BIS(1字节)和数据(9字节)的21个字节构成。换句话说,以插入1字节的BIS的19字节数据的形式构成单帧。0099 帧同步信号FS被置于帧的开始。一个块中有248帧。0100 同样在这种情况下,BIS是与LDC码相比,校正能力强得多的代码,能够校正几乎所有的错误。于是,可如下所述使用对其来说检测到错误的BIS符号。0101 当解。

35、码ECC时,首先解码BIS。当在连续BIS之间或者在BIS和帧同步信号FS之间出现两个错误的情况下,由连续BIS或者由BIS和帧同步信号FS限制的10字节数据和9字节数据之一被看作一个突发错误。错误指针被附加到10字节数据和9字节数据之一上。就LDC来说,错误指针用于进行指针纠删。0102 这使得仅仅通过利用LDC进行校正,就能够提高校正能力。0103 从图5和图6可看出,相同的代码和结构用作用于相变标记形式的数据以及用于预录信息的ECCC格式。0104 这意味关于预录信息的ECC解码处理可由在呈相变标记形式的数据的重放期间进行ECC解码处理的电路系统执行,从而可以使用更高效的硬件结构作为光盘。

36、驱动装置。0105 2.数据中的地址的记录和重放0106 下面说明本例中的光盘(2.0版光盘)上的数据中的地址的记录和重放。数据中的地址是包括在图3和图5-5a中所示的主要数据的ECC块结构中的BIS之中的地址信息。0107 图6-6a和6b表示1.0版光盘和2.0版光盘(按照本实施例的光盘)中的地址单元号(AUN)结构.0108 首先,如图6-6a所示,在1.0版光盘中,用AUN0AUN3形成一个四符号AUN(其中一个符号为8比特)。所述四个符号用比特A0A31表示。0109 5个比特A0A4是簇内编号。簇是记录单元块(RUB)(作为数据记录的单元的记录和重放簇)的结构单元。0110 19个比特A5A23是簇地址。说 明 书CN 102414752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信息存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