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件用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子元件用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12020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4.11CN102412020A*CN102412020A*(21)申请号 201110371038.6(22)申请日 2011.11.21H01B 13/00(2006.01)H01B 1/22(2006.01)(71)申请人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526020 广东省肇庆市风华路18号风华电子工业城(72)发明人贺小贞 罗文忠 刘静洲 唐浩宋永生(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代理人杨利娟(54) 发明名称一种电子元件用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
2、元件用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混料、分散、轧制、过滤工艺步骤,分散工艺步骤为:A、将有机溶剂与金属粉先后称好并放入超声波专用桶,再将超声波专用桶置于超声波设备中进行初次分散处理得初次混合镍浆料;B、将步骤A处理后的初次混合镍浆料加入有机载体后,放入超声波设备中进行二次搅拌分散处理得二次混合镍浆料;C、将步骤B处理后的二次混合镍浆料放入动力混合机进行三次分散处理得分散处理后的镍浆料,动力混合机的自转转速为60015rpm,公转转速为300.6rpm,三次分散时间为605min。本发明是利用声波在液体中所产生的机械效应和空化效应,解决一般高剪切力所无法解决的难题。(51)Int.Cl.(19)中。
3、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CN 102412031 A 1/1页21.一种电子元件用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混料、分散、轧制、过滤工艺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工艺步骤为:A、 将有机溶剂与金属粉先后称好并放入超声波专用桶,再将超声波专用桶置于超声波设备中进行初次分散处理得初次混合镍浆料,调节超声波设备的电流为51A,工作温度控制为60,初次分散的时间为30120分钟; B、将步骤A处理后的初次混合镍浆料加入有机载体后,放入超声波设备中进行二次搅拌分散处理得二次混合镍浆料,调节超声波设备的电流为51A,工作温度控制为60,二次分散的时间。
4、为2535分钟;C、将步骤B处理后的二次混合镍浆料放入动力混合机进行三次分散处理得分散处理后的镍浆料,动力混合机的自转转速为60015 rpm,公转转速为300.6rpm,三次分散时间为605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对初次混合镍浆料进行细度检测的步骤,直到初次混合镍浆料的细度达到4/3m 时结束步骤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元件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轧制工艺步骤是指将步骤C的分散处理后的镍浆料放入三辊轧机中进行轧制处理,轧制次数为45次。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元件用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
5、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有机粉是粒径小于1.0m的镍粉,有机溶剂是异辛醇、烷烃和芳香烃的混合物,有机载体是乙基纤维素溶解于上述有机溶剂中的混合物。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12020 ACN 102412031 A 1/3页3一种电子元件用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的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用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 片式电子元件市场在近几年来一直处于持续稳定的发展,随着手提电脑、液晶显示器、平板电视的普及,3G通讯技术逐步在全国推广应用,高可靠性能的大比容、小尺寸、大容量的电子元件的需求越来越大。要制作小尺寸、高性能的。
6、电子元件必须要有好的电子浆料,比如镍电极浆料、铜电极浆料等。现有的浆料分散方法主要在浆料中加入分散剂进行搅拌分散,对于使用微米级金属粉的电子浆料来说,只利用搅拌分散的方式,往往分散效果不好,分散不彻底,甚至出现团聚的现象,直接影响最终的电子元件成品率。发明内容0003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实用性好的电子元件用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元件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混料、分散、轧制、过滤工艺步骤,所述的分散工艺步骤为:A、 将有机溶剂与金属粉先后称好并放入超声波专用桶,再将超声波专用桶置于超声波设备中进行初次分散处理得初次。
7、混合镍浆料,调节超声波设备的电流为51A,工作温度控制为60,初次分散的时间为30120分钟; B、将步骤A处理后的初次混合镍浆料加入有机载体后,放入超声波设备中进行二次搅拌分散处理得二次混合镍浆料,工作温度控制为60,二次分散的时间为2535分钟;C、将步骤B处理后的二次混合镍浆料放入动力混合机进行三次分散处理得分散处理后的镍浆料,动力混合机的自转转速为60015rpm,公转转速为300.6rpm,三次分散时间为605min。0005 进一步:在上述电子元件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A还包括对初次混合镍浆料进行细度检测的步骤,直到初次混合镍浆料的细度达到4/3m 时结束步骤A。轧制工艺。
8、步骤是指将步骤C的分散处理后的镍浆料放入三辊轧机中进行轧制处理,轧制次数为45次。0006 再进一步:在上述电子元件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A中的有机粉是粒径小于1.0m的镍粉,有机溶剂是异辛醇、烷烃和芳香烃的混合物,有机载体是乙基纤维素溶解于上述有机溶剂中的混合物。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电子元件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其分散工艺步骤为:A、 将有机溶剂与金属粉先后称好并放入超声波专用桶,再将超声波专用桶置于超声波设备中进行初次分散处理得初次混合镍浆料,调节超声波设备的电流为51A,工作温度控制为60,初次分散的时间为30120分钟; B、将步骤A处理后的初次混合镍浆料加入有机。
9、载体后,放入超声波设备中进行二次搅拌分散处理得二次混合镍浆料,工作温度控制说 明 书CN 102412020 ACN 102412031 A 2/3页4为60,二次分散的时间为2535分钟;C、将步骤B处理后的二次混合镍浆料放入动力混合机进行三次分散处理得分散处理后的镍浆料,动力混合机的自转转速为60015 rpm,公转转速为300.6rpm,三次分散时间为605min。超声波分散的主要原理是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空化作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可促成液体的乳化、凝胶的液化和固体的分散。当超声波流体介质中形成驻波时,悬浮在流体中的微小颗粒因受机械力的作用而凝聚在波节处,在空间形成周期性的堆积。超声波的空。
10、化作用是当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由于液体微粒的剧烈振动,会在液体内部产生小空洞。这些小空洞迅速胀大和闭合,会使液体微粒之间发生猛烈的撞击作用,从而产生几千到上万个大气压的压强。微粒间这种剧烈的相互作用,会使液体的温度骤然升高,起到了很好的搅拌作用,从而使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水和油)发生乳化,且加速溶质的溶解,加速化学反应。本发明使用超声波分散设备对镍电极浆料中使用的微米级材料进行分散混合,通过控制设备电流,工作温度及工作时间,使微米级的金属粉体均匀分散于有机溶剂及有机粘结剂中。本发明方法所生产的产品具有分散性好、浆料细度可控,并且运用此方法可实现使用超声波技术分散的镍电极浆料的规模化生产。利用。
11、声波在液体中所产生的机械效应和空化效应,用于对电子浆料使用的微米级材料进行分散混合,解决一般高剪切力所无法解决的难题。用于分散1.0m或1.0m以下的金属粉体,能达到:平均细度(90%处)3.0m(使用0-25m量程范围刮板细度计)。具体实施方式0008 本发明的主旨是使用超声波分散设备对镍电极浆料中使用的微米级材料进行分散混合,通过控制设备电流,工作温度及工作时间,使微米级的金属粉体均匀分散于有机溶剂及有机粘结剂中。本发明方法所生产的产品具有分散性好、浆料细度可控,并且运用此方法可实现使用超声波技术分散的镍电极浆料的规模化生产。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内容并。
12、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制备方法中温度、时间及材料的选择可因地制宜而对结果并无实质性影响。0009 实施例一种电子元件用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混料、分散、轧制、过滤工艺步骤,所述的分散工艺步骤为:A、 将有机溶剂与金属粉先后称好并放入超声波专用桶,再将超声波专用桶置于超声波设备中进行初次分散处理得初次混合镍浆料,调节超声波设备的电流为51A,工作温度控制为60,初次分散的时间为30120分钟;B、将步骤A处理后的初次混合镍浆料加入有机载体后,放入超声波设备中进行二次搅拌分散处理得二次混合镍浆料,工作温度控制为60,二次分散的时间为2535分钟;C、将步骤B处理后的二次混合镍浆料放入动力混合机进行。
13、三次分散处理得分散处理后的镍浆料,动力混合机的自转转速为60015rpm,公转转速为300.6rpm,三次分散时间为605min。所述步骤A还包括对初次混合镍浆料进行细度检测的步骤,直到初次混合镍浆料的细度达到4/3m时结束步骤A。轧制工艺步骤是指将步骤C的分散处理后的镍浆料放入三辊轧机中进行轧制处理,轧制次数为45次。所述步骤A中的有机粉是粒径小于1.0m的镍粉,有机溶剂是异辛醇、烷烃和芳香烃的混合物,有机载体是乙基纤维素溶解于上述有机溶剂中的混合物。所得的镍电极浆料平均细度(90%处)3.0m(使用0-25m量程范围刮板细度计)。 测试方法为:取已搅拌均匀的镍电极浆料0.52g,置于0-25m量程范围刮板细度计说 明 书CN 102412020 ACN 102412031 A 3/3页5的25m处,以双手持刮刀,横置于刻度值最大部位(在试样边缘处)使刮刀与刮板表面垂直接触。在3秒钟内,将刮刀由最大刻度部位向刻度最小部位拉过。立即在光学显微镜下使用斜光观察沟槽中颗粒均匀显露处,并记下相应的刻度值。说 明 书CN 1024120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