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数据制作装置及可编程显示器.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665244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21209.8

申请日:

2015.03.19

公开号:

CN104714772A

公开日:

2015.06.1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6F 3/14登记生效日:20171229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迪吉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施耐德电气日本控股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国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区北浜4-4-9;邮编541-0041变更后权利人:日本东京都港区芝浦二丁目15番6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14申请日:20150319|||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14

主分类号:

G06F3/14

申请人:

迪吉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小林英树; 凯文霍华德

地址: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区北浜4-4-9

优先权:

2014-131713 2014.06.26 JP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诺正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36

代理人:

张玮; 邹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图像数据制作装置及可编程显示器。PC(1)包括单元设定部(21)和部件设定部(22)。在PC(1)中,背景图像被划分为多个单元,所述单元设定部(21)对单元的位置及大小进行指定;针对背景图像实施部件图像的配置工作时,先确定部件图像的配置目的地单元,然后使配置目的地单元与部件图像相对应。此时,在部件设定数据中对应于部件图像的单元内,部件图像将根据该单元的大小以合适的位置或尺寸进行显示,所述部件设定部(22)对该显示状况进行设定。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图像数据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区域设定部及部件设定部;
显示在可编程显示器上作为背景显示图像的背景图像被划分为多个矩形区域,所述矩形区域设定部指定所述矩形区域的位置及大小;将具有指定功能的对象及显示指定数据的对象中的至少一个部件图像配置于所述背景图像时,由所述部件设定部决定将所述背景图像配置于哪一个矩形区域;
在所述背景图像中,所述部件设定部对与位于所述部件图像的配置位置的所述矩形区域以及所述部件图像相对应的部件进行设定;
在所述部件设定中,所述部件图像被对应于所述矩形区域内且根据所述矩形区域的大小以相应的位置或尺寸显示,所述部件设定部对该显示状况进行设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数据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完成所述部件设定后,当所述矩形区域设定部对所述矩形区域的大小进行再指定时,所述部件图像将根据所述矩形区域完成再指定后的大小以相应的位置或尺寸显示,所述部件设定部对所述部件图像的显示状况进行设定。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数据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完成所述部件设定后,当所述矩形区域设定部对所述矩形区域的位置进行再指定时,所述部件图像根据所述矩形区域完成再指定后的位置在相应的位置显示,所述部件设定部对所述部件图像的显示状况进行设定。

4.  一种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模块、矩形区域设定变更部及显示控制部;
由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数据制作装置的所述矩形区域设定部设定出矩形区域,所述存储模块对所述矩形区域背景图像的位置及大小以及由所述部件设定部完成的所述部件设定进行存储;
根据显示部的画面尺寸或用户对于所述显示部所显示对象的操作,所述矩形区域设定变更部对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所述矩形区域的位置及尺寸中的至少一项进行变更;
在和与所述部件设定相关的所述部件图像相对应的所述矩形区域内,所述部件图像将根据由所述矩形区域设定变更部变更后的所述矩形区域的位置及大小中的至少一项,以相应的位置或尺寸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中,所述显示控制部对所述部件图像进行显示。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矩形区域设定变更部对所述矩形区域的位置进行变更时,所述矩形区域设定变更部按照所述变更后的位置将所述矩形区域变更为相应的尺寸。

6.  一种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模块、部件设定变更部及显示控制部;
在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数据制作装置中,所述存储模块对所述矩形区域设定部所指定的所述矩形区域的位置及大小以及由所述部件设定部完成的所述部件设定进行存储;
根据用户对显示部所显示对象的操作,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对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所述部件设定进行变更;
在与经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变更后且与所述部件设定相关的所述部件图像相对应的所述矩形区域内,所述部件图像参照存储于所述存储模块中的所述矩 形区域的位置或大小,以相应的位置或尺寸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中,所述显示控制部对所述部件图像进行显示。

说明书

说明书图像数据制作装置及可编程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作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制作装置以及基于该数据的用于图像显示的可编程显示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可编程显示器因可以显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所连接设备的运转状况、受理用户对PLC的各种操作(例如,向PLC发出指示)而广为人知。可编程显示器拥有触摸屏监视器等显示装置兼输入装置,其显示画面上包含计量表等可显示上述运转状况的部件或开关、按钮等可供用户操作的部件。一般情况下,先由个人计算机(PC)等机器的信息处理装置制作出所述图像数据,再将所述图像数据下载在可编程显示器上。
近年来,制作(绘制)所述图像的相关技术一直在研发中。例如,可运用专利文献1上公开的技术,对可编程显示器上正在显示图像的部件配置进行变更。且在图像制作领域,运用专利文献2上记载的技术可使部件的配置工作更为简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专利公开2013-161376A号公报(公开日:2013年8月19日)”。
【专利文献2】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专利公开2011-3145A号公报(公开日:2011年1月6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即使运用专利文献1、2上记载的技术,用户在绘制图像时仍有必要调整部件的位置。因此,对于不熟悉绘制作业的用户而言,绘制作业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绘制在可编程显示器上的图像而言,当变更其部件配置的用户与绘制该图像的用户不是同一人时,则实施变更的用户不一定熟悉该图像的绘制情况。因此,即使允许在可编程显示器上变更图像数据,用户可能也无法熟练运用该功能。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数据制作装置及可编程显示器,可轻易制作出可编程显示器所显示图像的相关数据。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有关的图像制作装置包括矩形区域设定部和部件设定部。在可编程显示器上作为背景显示图像的背景图像被划分为多个矩形区域,所述矩形区域设定部指定所述矩形区域的位置及大小;将具有指定功能的对象及显示指定数据的对象中的至少一个部件图像配置于所述背景图像时,由部件设定部决定将所述背景图像配置于哪一个矩形区域。且在所述背景图像中,所述部件设定部对与位于所述部件图像的配置位置的所述矩形区域以及与上述部件图像相对应的部件进行设定。同时,在所述部件设定中,所述部件图像被对应于所述矩形区域内且根据所述矩形区域的大小以相应的位置或尺寸显示,所述部件设定部对该显示状况进行设定。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效果是更容易制成显示在可编程显示器上的图像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及其它实施例有关的个人计算机及可编程显示器的结构方框图。
图2是在所述个人计算机上进行单元设定的具体示例图。
图3是在所述个人计算机进行部件设定的具体示例图。
图4是由所述个人计算机生成的部件设定数据的一个结构示例图。
图5是所述可编程显示器所显示图像的一个示例图。
图6是在所述可编程显示器所显示图像的一个示例中,用户变更单元设定时的操作及变更后显示器画面的示例图。
图7是在所述可编程显示器所显示图像的一个示例中,用户变更部件设定时的操作及变更后显示器画面的示例图。
图8是所述个人计算机的单元设定及部件设定的其它实施例的示例图。
符号说明:
1  PC(图像数据制作装置)
2  可编程显示器
20 数据制作部
21 单元设定部(矩形区域设定部)
22 部件设定部
61 显示屏(显示部)
70 控制部(显示控制部)
71 单元设定变更部(矩形区域设定变更部)
72 部件设定变更部
80 存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参照图1~8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与本实施例有关的各种装置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与实施例1有关的个人计算机及可编程显示器的结构方框图。本实施例采用可编程显示器2、制作可编程显示器2所使用数据(数据文件)的个人计算机(PC)1(图像数据制作装置)以及作为可编程显示器2外部设备的PLC3。
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与所述PC1及所述PLC3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与所述PC1及所述PLC3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PC1制作数据文件并将所述数据文件发送至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而所述PLC3采集数据文件并将所述数据文件发送至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
所述PC1是装有OS(Operating System)的通用计算机。所述PC1包括接受用户输入操作的输入装置10、依据所述输入操作制成所述数据文件的数据制作部20、存储各种数据文件的第一存储模块30、向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发送所述数据文件的发送模块40以及用于显示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的监视器11。
此外,所述PC1还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内存、存储设备、通信接口等通用计算机普遍含有的装置。
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上作为背景显示的图像(背景图像)的尺寸由所述数据制作部20决定。此外,所述数据制作部20还将制作出对所述背景图像作出各项规定的所述单元设定数据及部件设定数据,并将制成的所述单元设定数据及所述部件设定数据及图像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模块30。
以下对所述图像数据、所述单元设定数据及所述部件设定数据进行说明。
所述图像数据是指所述第一存储模块30所存储的各种图像中显示于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的图像数据。所述图像数据包括背景图像、在所述背景图像上(正面)显示的部件的图像(部件图像)。此外,“部件”是指具备所规定功能的对象(例如开关、灯、计量表等)以及至少一个专门显示指定数据的对象(例如图像对象、文本框等)。
当背景图像被划分在指定的矩形区域(单元)上时,所述单元设定数据是指对所述矩形区域的各位置作出各项规定(单元设定)的数据。所述单元设定数据至少应包括单元的位置信息及尺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元设定数据包括标明单元位置信息的单元编号(单元的行编号及列编号)、标明单元尺寸信息的各行高及各列宽。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部件图像配置于单元之前,所述部件图像的形状、颜色虽已定义,但其尺寸尚未定义。当所述部件图像已配置在单元上时,所述部件图像将依据该单元的大小以合适的尺寸进行显示。
所述部件设定数据是指对部件作出各项规定(部件设定)的数据,包括所述部件的特定信息、所述部件所属单元的特定信息、所述部件图像的尺寸(所述部件图像的显示尺寸)信息、显示所述部件时或变更该显示状态时所参照的 地址信息。此外,所述地址信息是使所述部件图像的显示状态(例如开关的ON/OFF状态及灯的灯亮/灯灭状态等)发生改变的数据或根据用户对所述部件图像的操作(例如触摸),存储变更数据的存储区域地址。
若将部件图像配置在单元上,则可生成该部件的部件设定数据。将该部件图像配置在单元上时,确定部件图像的显示尺寸并将该尺寸信息存储在部件设定数据中。
此外,所述数据制作部20将所述数据文件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模块30,所述数据文件包括所述图像数据、所述单元设定数据、所述部件设定数据。
所述数据制作部20包括制作所述单元设定数据的单元设定部21(矩形区域设定部)以及制作所述部件设定数据的部件设定部22。此外,将所述数据文件发送至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时,所述数据制作部20还包括对信息进行发送处理的信息发送处理部23。
所述单元设定部21将一个画面的背景图像划分为任意个单元,并为每个单元制作出标明该单元信息的单元设定数据。单元设定的情况将在后面进行详细描述。此外,所述单元设定部21还可变更所述单元设定数据并依据该变更情况更新所述单元设定数据。变更单元设定后,所述单元设定部21向所述部件设定部22通知该变更内容。
所述部件设定部22根据所述单元设定部21发送的变更内容、数据制作部20发送的背景图像尺寸的变更情况或用户的指定操作,对背景图像上显示的部件图像位置(配置)及显示尺寸进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部件设定部22使一个部件图像从属于任一单元并对该部件图像的位置及显示尺寸进行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所述输入装置10将含有指定一点(使用定点设备指定的一点)的单元判定为部件图像的配置单元。
此外,所述部件设定部22还对各部件的地址作出规定。而且,当所述部件的显示状态根据已规定地址的数据值发生改变时,所述部件设定部22可对引起该变化的阈值作出规定。
为了对部件作出特殊规定,所述部件设定部22将制作出部件设定数据。所述部件设定数据与单元(已配置部件图像)的特定信息、已设定部件的图像显示尺寸、地址信息相对应。关于上述部件配置及地址规定的详情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
所述信息发送处理部23将所述第一存储模块30保存的所述数据文件发送至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具体而言,所述信息发送处理部23先将所述数据文件转换为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可读的文件形式,然后依照所述PC1中CPU的信息发送指示,通过所述发送模块40将转换后的文件发送至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
由所述第一存储模块30存储所述数据文件。所述数据文件至少应由所述图像数据、所述单元设定数据、所述部件设定数据构成。所述第一存储模块30还存储有各种部件图像及背景图像的数据(未图示)。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存储模块30可以是HDD(Hard Disk Drive)或SSD(Solid State Drive)等内置在所述PC1中的存储装置,也可以是SD记忆卡、USB(Universal Serial Bus)闪存以及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等使用所述PC1的指定接口或驱动即可用于存储的外部存储装置。
下面对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的结构进行说明。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是一种可接收用户的指令操作、同时对必须显示的各种部件图像进行显示的计算机,即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设备。
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至少具有以下功能:根据从所述PC1处接收到的所述数据文件中含有的图像数据、单元设定数据及部件设定数据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功能、接受用户对图像显示画面进行输入操作的操作功能、对所述数据文件中含有的单元设定数据及部件设定数据所表示的单元设定及部件设定进行变更的设定变更功能。
为实现上述功能,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包括:与所述PC1通信并从所述PC1处接收所述数据文件的信息接收部50、用于对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进行整体控制的控制部70(显示控制部)、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屏61(显示部)、可在所述显示屏61上进行触摸操作的触摸屏60、与所述PLC3通信的I/F90及第二存储模块80,所述第二存储模块80用于存储所述数据文件及根据上述设定变更功能存储变更后数据(变更数据)。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包括触摸屏60(输入装置)及显示屏61(输出装置),但并不限于上述装置配置。例如,可以与工业计算机一样,将含有触摸屏60及显示屏61的显示器连接在不设有触摸屏60及显示屏61的装置上构成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
所述显示屏61是诸如液晶显示屏之类的平板型显示装置。所述触摸屏60设置在所述显示屏61上,因此可通过触摸在显示屏61上实施输入操作。
所述控制部70是用于对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进行整体控制的装置。为实现输入功能及输出功能,所述控制部70基于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模块80上的所 述数据文件中含有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屏61上。若进一步具体描述,所述控制部70在必要时将根据所述显示屏61的显示画面尺寸对所述图像数据中含有的背景图像实施放大或缩小操作,并向单元设定变更部71通知背景图像的显示倍率(纵向及横向的放大率或缩小率)。
此外,所述控制部70接受用户对所述图像的指示操作(对所述触摸屏60的触摸操作),由此可控制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的工作。所述控制部70还通过与所述PLC3之间的通信从所述PLC3控制的设备处获取数据,并基于该数据及所述数据文件中含有的部件设定数据所示的地址对部件图像的显示状态进行变更。
所述PC1发送的所述数据文件包括所述单元设定数据及部件设定数据,所述控制部70还具备变更所述单元设定数据及部件设定数据的功能。所述控制部70包括用于变更所述单元设定数据的单元设定变更部71(矩形区域设定变更部)及用于变更所述部件设定数据的部件设定变更部72。所述控制部70制作出变更数据并将所述变更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模块80中,所述变更数据包括由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变更的单元设定数据及由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变更的部件设定数据。
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可对所述PC1发送的所述数据文件中含有的所述单元设定数据进行变更。具体而言,所述控制部70通知背景图像的显示倍率发生变更,从而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将各行高度及各列宽度中的至少一项进行变更。即当背景图像的尺寸因所述显示屏61的大小而发生变更时,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对所述背景图像上各指定单元的尺寸进行变更。
此外,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从触摸屏60处接受用户的指示,并按照所述指示对单元设定进行变更(变更各行高度及各列宽度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的操作将在下文进行描述。变更单元设定后,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向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通知该变更内容。
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对所述数据文件中含有的部件设定数据进行变更。具体而言,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从触摸屏60处接收用户的指示,并按照该指示对背景图像的部件配置进行变更。而且,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收到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发送的关于单元设定的变更情况后,根据变更后的单元尺寸对部件图像的显示尺寸进行变更。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的操作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所述第二存储模块80可存储所述PC1发送的数据文件及变更数据。并且,所述第二存储模块80可以是内置于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的存储装置,也可以是通过指定接口与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连接的外部存储装置。
下面对所述PLC3进行说明。所述PLC3是对被控制的目标系统进行控制的控制设备。所述目标系统由配置在生产线等地方的各种设备(马达等输出设备以及传感器等输入设备)构成。所述PLC3是一种依照对目标系统作出操作规定的逻辑程序对所述目标系统进行控制的控制设备。所述PLC3与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通信连接。
所述逻辑程序是由用户制作的,通过梯形设计程序等预先规定作为PLC3控制对象的目标系统的一系列操作以及面向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的数据输出程序。利用逻辑程序的实施,PLC3可按照逻辑程序规定的顺序对目标系统的工作 进行监视和控制,同时从目标系统处采集数据。采集到的数据被输出到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
关于所述PC1的数据制作部20上各种数据的制作情况,下面通过图2~4进行详细说明。请注意,以下的图所显示的图像只是一个示例,与本实施例有关的发明不局限于图示中的图像及操作顺序。
在接收到通过所述输入设备10输入的指令操作后,开始制作图像(绘制图像)并显示在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上,所述PC1的所述数据制作部20控制所述监视器11显示可接收制作图像的操作的图形用户界面(GUI),所述GUI在下文中被称为“图像绘制窗口”。
根据用户对所述图像绘制窗口的指令操作,所述PC1确定背景图像的尺寸并实施单元设定及部件设定(部件配置以及地址规定)。在以下说明中,首先确定背景图像的尺寸,再进行单元设定,最后进行部件设定,但设定顺序不限于此。例如,实施部件设定后可再次进行单元设定,实施部件设定及单元设定后也可变更部件图像的尺寸。此外,背景图像尺寸的确定、单元设定以及部件设定可反复进行。
图2是所述单元设定部21进行单元设定时的图像示例,背景图像的尺寸由数据制作部20决定。
根据用户的指令操作,数据制作部20决定背景图像150的尺寸大小。具体而言,当侧边菜单上显示的新规制定图标110被选中时,数据制作部20将所述背景图像150显示在图像绘制窗口100上。此时,数据制作部20可根据用户的输入或选择结果决定背景图像的尺寸(例如纵向、横向的像素数)。
如上所述,所述背景图像150显示在所述图像绘制窗口100上。在此状态下,当用户选中侧边菜单上显示的单元设定图标120时,所述单元设定部21控制所述监视器11将单元设定窗口200显示在所述图像绘制窗口100上。所述单元设定窗口200是一个供用户设定与单元设定相关的各种数据值的子窗口。如图2所示,在所述单元设定窗口200上,用户可设定单元的行数、行高、列数及列宽。在图2的示例中各行的行高、列宽相同,但用户可分别设定每行或每列的行高及列宽。
在所述单元设定窗口200上,若用户指定单元的行数、行高、列数、列宽,则所述图像绘制窗口100上显示的整个背景图像150被划分为多个含有指定行数、行高、列数、列宽的单元(背景图像150的虚线部分)。并且,当开始进行单元设定时(单元设定图标120被用户选中时),所述单元设定部21可根据背景图像的尺寸等将单元设定自动固定为初始值,并将其显示在所述单元设定窗口200及所述背景图像150上。
然后,所述数据制作部20根据用户的指令操作进行部件设定(部件配置及地址规定)。图3是所述部件设定部22进行部件设定时的具体示例。图3的(a)部分是进行部件配置时的图像示例,图3的(b)部分是对已配置部件的地址进行规定时的图像示例。
如图3的(a)部分所示,当用户选中侧边菜单显示的部件设定图标130时,所述数据制作部20的部件设定部22使部件选择窗口300显示在所述图像绘制窗口100上。
所述部件选择窗口300是一个供用户选择部件种类(部件图像)的子窗口,所述部件被配置于所述背景图像150内部的单元中。部件选择窗口300可显示 多种内容,例如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模块30中的部件图像缩略图、该图像的名称等。通过部件设定部22,用户可从部件选择窗口300所显示种类的部件中任选一类部件,并通过拖放等操作将上述选中的部件配置在背景图像150的定点设备所指定的单元上。此时,如图2的说明所述,完成单元设定后,整个背景图像150被划分为多个含有指定行数及列数的单元。部件设定部22首先判断被选中的部件图像属于背景图像150的哪个单元。部件设定部22根据用户的操作进行判断,例如根据部件图像被拖放后的位置(鼠标放开时定点设备指定的1点)将含有被指定一点的单元判定为部件图像的配置目的地单元。换言之,用户必须将部件图像配置于任一单元。
决定部件的配置目的地单元后,部件设定部22将配置后的部件与该部件的配置目的地单元编号(单元的行编号及列编号)进行对应。例如,用户选中部件选择窗口300内的“按钮”类部件,则所述部件图像被配置于第1行第1列的单元。在此情况下,部件设定部22会生成一个“按钮”类型的部件(针对所述部件生成新的部件设定数据),对应所述部件的特定信息与单元编号(行编号1、列编号1),使所述部件的图像显示在第1行第1列的单元内。此时,所述部件设定部22在部件图像的单元内指定部件的显示位置与显示尺寸(例如,上述过程将部件收录于第1行第1列的单元内),然后按照指定的显示位置及显示尺寸使所述部件图像在单元内显示。具体而言,所述部件设定部22根据配置目的地单元的尺寸(高度及宽度)指定部件图像的配置位置,其目的是将部件图像配置于目的地单元的中央位置。为使部件图像容纳于配置目的地单元内,所述部件设定部22还根据配置目的地单元的大小先行指定部件图像的尺寸,再进行显示。
并且,所述部件设定部22可根据用户的操作指示将已配置的部件再次配置到其它单元。此时,所述部件设定部22变更所述部件与单元编号的原对应关系,从而将所述部件配置于新的目的地单元并重新对应单元编号。此外,所述部件设定部22还可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变更已配置部件的颜色、形状、显示尺寸等以及使用文字、记号等标识部件。
所述部件设定部22还可对已配置的部件地址进行规定。如图3的(b)部分的示例所示,部件A1、A2、A3处于已配置状态,当用户选中A3时,所述部件设定部22将有关部件A3的地址规定窗口400显示在所述图像绘制窗口100上。
显示被选中的部件(此处是部件A3)时或变更所述显示时弹出地址规定窗口400,所述地址规定窗口400是一个用于规定被参照地址的子窗口。所述地址规定窗口400有多种功能,例如对被选中的部件编号予以显示,设有输入栏可供用户输入被选中部件的参照地址。所述部件设定部22将用户在上述输入栏输入的地址指定为被选中部件的地址。在图3的(b)部分的示例中,部件A3的部件编号是“0009”,部件A3的参照地址是“120A0020”。
最后,部件设定部22将上述部件配置及规定地址的结果作为部件设定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30中。以下通过图4对部件设定数据的数据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图4是部件设定数据的数据结构示意图。每行显示一个部件的部件设定数据,部件设定数据包括容纳各部件唯一编号的“部件编号”列、显示各部件图像特定信息的“部件图像”列、显示部件图像显示尺寸的“尺寸”列、显示各部件配置单元行编号的“行”列、显示各部件配置单元列编号的“列”列以及 显示各部件参照地址的“地址”列。此外,在部件设定数据的结构中,“部件编号”列的信息旁还附有其它列的对应信息。
如图3的(a)部分所示,当用户从所述部件选择窗口300中选出某部件类型并将其配置于所述背景图像150内的任一单元时,所述部件设定部22新生成所述部件的部件设定数据(生成新规记录),并按照部件配置顺序及新规分配部件编号。然后对部件编号采取对应措施,需进行对应的信息是已配置部件图像的特定信息、根据配置目的地的单元尺寸指定的所述部件图像的显示尺寸、配置目的地的行编号及列编号。此时,若在图3的(b)部分显示的地址规定窗口400中输入参照地址,则该地址所显示的信息与部件编号相互对应。
此外,在部件设定数据中“地址”列的信息不是必填的。具体而言,当部件图像属于文本框等(通常用于表示指定文字、记号等的部件)时,所述部件设定数据可不含“地址”列信息。
根据图2~4的说明可知,先由用户进行背景图像的尺寸确定、单元设定、部件配置以及对地址作出规定,所述PC1根据以上结果制作出与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的图像显示有关的所述单元设定数据及部件设定数据。进一步地,当部件图像的配置单元已经确定时,所述PC1可自动指定已配置部件的图像位置及尺寸,从而使部件图像容纳于配置目的地单元内。
换言之,在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所显示图像的绘制过程中,所述PC1可自动进行部件图像的细微位置设定及尺寸设定,使绘制作业更容易进行。
此外,当完成部件设定后再次进行单元设定(变更单元设定(再指定))时,所述单元设定部21将向所述部件设定部22通知变更后的行数、行高、列数以及列宽。于是,当所述部件设定部22收到上述通知时,所述部件设定部22 将根据变更后的单元设定对部件图像的配置位置或显示尺寸进行变更。例如,当部件图像所配置单元的行高或列宽(即单元大小)已经被所述单元设定部21变更时,为了使部件图像能够容纳于变更后大小的单元内,部件设定部22将对部件图像尺寸实施扩大(或缩小)处理。
例如,当部件已配置于任一单元且行数或列数产生变更时,与所述部件图像相对应的单元位置(在背景图像150内所占位置)及大小也会发生改变。此时,部件设定部22根据变更后的单元位置及大小对部件图像的位置及大小进行变更。
由此,所述PC1可根据用户对单元设定的变更结果自动将部件图像变更至合适的配置位置及大小。换言之,当用户已对单元设定作出变更时,可不必进行部件图像的细微位置调整乃至尺寸调整。因此,所述PC1使绘制过程更为简单。
此外,在变更部件配置时,所述PC1不是让用户选择作为移动对象的部件而是让用户选择单元本身。用户选中单元后,可一并移动配置在该单元上的部件图像。
具体而言,在单元设定中,若用户选中特定单元并实施指定操作(例如,选中某单元后将其拖至该单元区域外放开等)将该单元移至有其它单元存在的位置时,所述单元设定部21使被选中单元(移动对象单元)的编号变更为鼠标放开位置的单元编号。由此,移动对象单元的位置变更为鼠标放开位置。此时,所述单元设定部21向所述部件设定部22通知移动对象单元的位置变更情况(例如,变更前及变更后的单元编号),所述单元设定部21还将根据上述移动对象单元编号的变更情况变更其它的单元编号。例如,根据移动对象单元以外的单 元行编号及列编号的提前或推后状况,所述单元设定部21使移动对象单元插入鼠标放开位置(鼠标放开处的原单元位置)。
所述部件设定部22在收到上述通知后,判断移动对象单元以及受移动对象单元影响而提前或推后编号的单元是否分别含有配置部件。若分别含有配置部件,则变更所述部件的部件设定数据。若进一步具体描述,所述部件设定部22将与上述配置部件的部件编号相对应的单元编号(位置变更前的单元编号)变更为各单元位置变更后的单元编号。
根据以上处理,当移动对象单元的位置产生变更后,配置在移动对象单元上的部件显示在移动对象单元内。换言之,所述PC1可使部件位置随着所述部件所配置的单元移动。
关于从所述PC1处接收所述数据文件的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的工作及内部处理,下面进行详细描述。首先,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基于所述数据文件中含有的所述图像数据、所述单元设定数据以及所述部件设定数据,使用所述显示屏61显示图像。下面通过图5对显示时的处理及图像示例进行说明。
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的控制部70通过信息接收部50接收所述数据文件,继而保存在所述第一存储模块30中。然后,依据用户的指令控制或电源的ON等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本身的控制机制,所述控制部70读取所述第一存储模块30中保存的数据文件。
首先,所述控制部70在读取的数据文件中对比图像数据显示的背景图像尺寸与所述显示屏61的画面尺寸。若此处的背景图像尺寸与显示屏61的画面尺寸相等时,对于按照所述单元设定数据显示的行编号、行高、列编号、列宽划 分的各单元而言,所述控制部70将部件设定数据中与所述单元相对应的部件图像的配置信息显示在所述显示屏61上。
另一方面,当图像数据显示的背景图像尺寸不同于所述显示屏61的画面尺寸时,所述控制部70将背景图像调至所述显示屏61的显示画面尺寸显示。例如,先计算出所述数据文件显示的背景图像纵向长度与所述显示屏61画面的纵向长度比(纵向比),所述控制部70再根据该结果确定纵向的显示倍率。再比如,与纵向比的情况相同,先计算出所述数据文件显示的背景图像横向长度与所述显示屏61画面的横向长度比(横向比),所述控制部70再根据该结果确定横向的显示倍率。于是,所述控制部70基于纵向比扩大(或缩小)所述数据文件显示的背景图像纵向长度,同时基于横向比扩大(或缩小)所述背景图像的横向长度,生成最终显示状态。
此时,根据背景图像的纵向比及横向比,所述控制部70的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对所述单元设定数据显示的单元设定进行变更。于是,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先对单元设定进行变更,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再根据该变更情况对部件设定数据显示的部件配置进行变更。
例如,所述单元设定数据显示的行编号及列编号保持不变,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根据纵向比及横向比对所述单元设定数据显示的行高及列宽进行变更。具体而言,例如行高的算法,将所述单元设定数据显示的行高乘以所述纵向比即可。同样地,关于列宽的算法,将所述单元设定数据显示的列宽乘以上述横向比即可。
此外,仅特定单元可固定高度及宽度中的至少一项。此时,例如对于已固定高度的单元,即使画面尺寸发生改变其单元高度也不会随之改变。
以下通过图5展开进一步具体说明。图5是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所显示图像的一个示例图。在图5的(a)部分中,当所述PC1确定的背景图像150的尺寸与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的显示屏61的显示画面尺寸相等时,图5的(a)部分表示所述显示屏61所显示的画面。另一方面,在图5的(b)部分中,当所述PC1确定的背景图像150的尺寸与所述显示屏61的显示画面尺寸不同时,图5的(b)部分表示所述显示屏61所显示的画面。此外,图5的(b)部分所显示的图像是所述显示屏61处于特定画面尺寸时的一个图像示例,即所述显示屏61画面的纵向高度高于背景图像150的尺寸且横向宽度低于背景图像150的尺寸时的情形。
比较图5的(b)部分显示的图像与图5的(a)部分显示的图像,发现在图5的(b)部分的图像的纵向高度较高而横向宽度较小。因此,当图5的(a)部分(即背景图像150的原尺寸)中高H1宽W1的单元(第1行第1列的单元)转变为图5的(b)部分中高H1’宽W1’(H1<H1’、W1>W1’)的单元时,背景图像150的原尺寸发生改变。
此时,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将所述单元设定数据显示的单元设定已产生变更的信息通知给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收到上述通知后,根据所述部件所配置单元的大小(高度及宽度)对部件设定数据中包含的每个部件图像的尺寸进行扩大或缩小处理。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将扩大或缩小后的部件图像显示在部件设定数据中与之相对应的单元上(变更单元设定后,由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生成的单元)。
根据以上处理方式,当图像数据显示的背景图像150的尺寸与所述显示屏61的显示画面尺寸不同时,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将背景图像调至显示画面尺寸 显示,根据所述背景图像的大小(即显示画面的大小)变更各单元的单元设定,按照单元设定的变更结果对配置于各单元的部件图像大小进行变更。因此,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与所述显示屏61的显示画面尺寸无关,可通过合理布局显示部件。
另一方面,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可根据用户指定的指令操作对所述数据文件的单元设定及部件设定进行变更。另外,上述规定的指令操作并无特别限制,例如上述指定操作可以是所述显示屏61上显示的面向对象的操作。进一步地,在所述显示屏61上选择图像中含有的规定对象(部件图像、单元的多段线等)或区域,可将拖曳等操作定为“指定操作”,也可将输入数值从而变更单元设定或部件设定的操作定为“指定操作”。此外,进行上述指定操作外的操作时,在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上也可不对单元设定及部件设定进行变更。
关于如何在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上按照用户的指令操作对所述显示屏61所显示图像的单元设定进行变更处理,以下通过图6进行说明。图6是在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显示的图像中,关于用户变更单元设定时的操作及变更后图像的示意图。图6的(a)部分是在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的所述显示屏61上,用户对所显示单元进行指令操作的示意图。另一方面,图6的(b)部分是如图6的(a)部分所示的指令操作完成后,所述显示屏61上显示的图像。
如图6的(a)部分所示,用户选中所述显示屏61所显示图像的单元多段线151(第1列单元与第2列单元的分界线),向左方向(箭头152方向)拖曳。此时,所述控制部70变更单元设定及部件设定,并将如图6的(b)部分所示的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屏61上。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中,所述控制部70根据用户拖曳鼠标的程度将第1列单元的宽度W2降至宽度W2’,将第2列单元的宽度W3增加至宽度W3’,第2列单元所增加的宽度等于第1列单元的宽度W2变为宽度W2’的差值。另一方面,在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中,第3列单元的宽度与单元设定的变更指示(拖曳)无关,仍保持W4不变。
然后,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向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通知上述单元的宽度变更(单元设定的变更)情况。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收到上述变更通知后,按照单元宽度对配置于该单元(第1列和第2列单元)的部件宽度实施缩小或扩大处理。
其结果是,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将与用户拖曳的分界线有关的第1列单元的宽度变为W2’,第2列单元的宽度变为W3’。并且,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使第1列部件(按钮)宽度降至单元宽度W2’,使第2列部件(滑动条)的宽度增至单元宽度W3’。
关于所述控制部70对所述显示屏61上显示图像的处理及图像示例、变更部件设定时所述控制部70的处理方式及图像示例,下面通过图7进行说明。图7是在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显示的图像中,用户对部件设定进行变更时的操作及变更后图像的示意图。图7的(a)部分是在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的显示屏61上,用户对所显示部件的指令操作的示意图。此外,图7的(c)部分以及图7的(d)部分是完成图7的(a)部分显示的指令操作后,在所述显示屏61上分别显示的一个图像示例图。另一方面,图7的(b)部分是关于图7的(a)、(c)、(d)部分所显示图像所在单元的模式化序列对比图。
如图7的(a)部分所示,用户选中所述显示屏61上显示的部件A4,并将其拖放至部件A5所在单元。此时,所述控制部70的部件设定变更部72首先参照数据文件中含有的部件设定数据,并特别指定被拖放(成为移动对象)部件A4的所属单元(单元的行编号及列编号)。然后,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特别指定部件A4的目的地单元(鼠标放开位置)。具体而言,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从部件设定数据中特别指定部件A5的所属单元。
然后,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将部件A4的目的地单元(单元的行编号及列编号)设置为部件A5的所属单元。于是,该单元所在列(第1列)的下一行单元中的部件提前,配置在部件A4的原单元上。如上所述,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按照图7的(b)部分的模式化顺序等预先规定的单元对比序列挪动各部件的配置目的地。其结果是,所述控制部70控制所述显示屏61显示如图7的(c)部分所示的图像。
此外,当未设定如图7的(b)部分所示的单元对比序列时,用户实施拖放操作通过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将部件A4替换鼠标放开位置的部件A5。即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从部件设定数据中特别指定部件A4和部件A5的所属单元,然后更换部件A4及部件A5的目的地单元即可。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更换部件A4及部件A5的目的地单元的结果是,所述控制部70控制显示屏显示如图7的(d)部分所示的图像。
此外,变更部件配置时,与所述PC1的情况一致,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不是让用户选择作为移动对象的部件而是让用户选择单元本身。用户选中单元后,可一并移动配置在该单元上的部件图像。
具体而言,在单元设定中,若用户选中特定单元并实施指令操作(例如,选中某单元后将其拖至该单元区域外放开鼠标等)将该单元移至有其它单元存在的位置时,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使被选中单元的编号变更为移动后位置的单元编号。由此,被选中单元的位置变更为任意单元的位置。此时,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向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通知单元的位置变更情况,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还将根据上述移动对象的单元编号的变更情况变更其它的单元编号。例如,根据移动对象单元以外的单元行编号及列编号的提前或推后状况,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使移动对象单元插入鼠标放开位置(鼠标放开处的原单元位置)。
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收到上述通知后,判断移动对象单元以及受移动对象单元影响而提前或推后编号的单元是否分别含有已配置的部件。若分别含有已配置的部件,则变更该部件的部件设定数据。进一步描述,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将与上述已配置部件的部件编号相对应的单元编号变更为各单元位置变更后的单元编号。
根据以上处理,配置于被选中、被移动单元中的部件在单元移动完成后将会显示在移动对象单元的内部。换言之,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可使部件位置随着该部件所配置的单元一并移动。此外,当实施上述指定操作以外的操作时,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可以不变更单元设定,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可以不变更部件设定。
如上通过图6~7进行的说明可知,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根据用户指定的指令操作对单元设定及部件设定进行变更,并基于变更后的单元设定及部件设定情况将图像显示在显示屏61上。换言之,对于所述PC1上(针对图像数据)已 完成的单元设定及部件设定,用户可使用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进行变更并将变更后的设定显示在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上。由此,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的用户可变更并使用现有的数据文件中包含的图像布局(单元设定及部件设定)。
此外,因所述显示屏61显示的图像被划分为多个单元,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会根据单元设定(单元的宽度等)的变更情况对配置在与该变更相关的单元中部件的位置或大小进行变更。因此,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的用户可以不对上述图像中的各部件布局进行微调。换言之,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的用户更容易对可编程显示器所显示的图像进行变更。
〔变形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元设定部21及所述部件设定部22可对上述情况以外的单元及部件进行设定。下面通过图8对单元设定及部件设定的其它示例进行说明。图8是关于所述PC1上单元设定及部件设定的其它示例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PC1的所述单元设定部21不仅可将整个背景图像150划分为任意行及任意列,还可将其划分为大小各异的多个单元。进一步地,所述单元设定部21可指定由多个单元结合的单元(结合单元、结合区域),例如图8的(a)部分所示的单元170。在此情况下,当用户选择任意数字时,所述单元设定部21可指定该数字的多个相邻单元结合为一个单元,在结合单元内部各单元的单元设定数据中会存储该单元与结合单元的位置关系。具体而言,所述单元设定部21将结合单元中包含的各单元从属于结合单元的信息以及该单元在结合单元内部的行编号及列编号存储在单元设定数据中即可。于是,若要采用变更单元设定等方法使该结合单元的位置(选中结合单元内部的任一单元并使其移动)产生变更时,则在保持结合单元内部的位置关系的前提下,移动所 述结合单元(结合单元中包含的全部单元)的位置即可。此外,当结合单元内部配有部件时,所述部件设定部22可在所述结合单元内部(即为了使合并区域能够容纳结合单元中包含的全部单元)对部件图像的显示尺寸进行变更。
此外,所述单元设定部21不仅能指定单元的行数及列数,还能在单元设定的一项处理中实施行、列及单元的插入、删除、复制及粘贴等操作。
此外,在背景图像150的部分区域内,所述单元设定部21可将配置于该区域内部件的位置关系设定为以像素等为单位的、可供用户自由调整的区域。下面,将该区域简称为“自由配置区域”。例如,将图8的(a)部分显示的单元170设定为自由配置区域时,对于配置于单元170内部区域的部件(例如部件A6及A7)而言,所述部件设定部22基于该部件位置的单元(单元170)以及由用户手动配置的位置(以像素等为单位)进行保存。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PC1的部件设定部22可将多个部件(部件A8、A9、B1以及B2)配置于一个单元内,例如图8的(b)部分所示的情形。或由部件设定部22将一个部件配置于横跨多个单元的位置(部件A10)。此外,当部件已配置在单元上时,部件设定部22可进一步指定该部件的颜色、尺寸、形状、单元内的配置方法(靠上、靠下、右对齐、左对齐等)。以上设定将记录在部件设定数据中。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的单元设定变更部71可变更的单元设定以及部件设定变更部72可变更的部件设定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可变更从所述PC1接收的所述单元设定数据中包含的所有类型的数据,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可变更从所述PC1接收的部件设定数据中含有的所有类型的数据。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制作部20具备图形制作功能、部件图像制作功能、文本制作功能。图形制作功能是指能够制作四边形或圆形等图形的图像(图形图像)。部件图像制作功能是指能够制作包含特定功能的部件(按钮、开关、灯、计量表等)图像。文本制作功能是指能够制作文本(文本框)的功能,该文本已输入文本输入框中。当所述数据制作部20具备以上功能时,制成的图形图像、部件图像及文本将预先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模块30中,并可作为部件设定部22的配置对象使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变更的单元设定、部件设定变更部72变更的部件设定视为“变更数据”,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的控制部70不仅可将变更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模块80中,还可将变更后的单元设定及部件设定写入(覆盖)所述数据文件内的单元设定数据及部件设定数据。
此外,所述PC1及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将部件配置于一个初始单元后,还可实施如下操作:例如先指定部件所在单元的左邻单元,再将部件配置于横跨初始单元及其左邻单元的位置。换言之,部件高度不会发生改变,而部件宽度和与其相邻的两个单元相同。此时,左右相邻的单元不会结合,可作为互相独立的单元使用。
〔基于软件的实施例〕
此外,所述PC1的所述数据制作部20的功能及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的控制部70的功能可由硬件(已形成集成电路等电路的逻辑电路)实现,也可由可实现各功能的软件程序实现。
如果是后一种情形,所述PC1或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包括非暂时性的有形存储介质、RAM、CPU等,用于记录上述程序及各种数据。此外,所述PC1或 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从存储介质中读取所述程序并展开在RAM上,CPU则开始执行上述程序,通过以上措施实现所述数据制作部20或控制部70的功能。此外,上述程序可通过通信网络或广播电波等传输媒介提供给所述PC1或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在本发明中,上述程序可通过把数字信号嵌入载波中的形式实现,把数字信号嵌入载波是一种具体的电子传输方式。
以下基于图1对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与本实施例有关的所述PC1(图像数据制作装置)包括单元设定部21和部件设定部22。在可编程显示器中作为背景显示的图像(背景图像)被划分为多个矩形区域,指定上述矩形区域的位置及大小的是单元设定部21(矩形区域设定部);将具有指定功能的对象及显示指定数据的对象中的至少一个部件图像配置于所述背景图像时,由部件设定部22决定将所述背景图像配置于哪一个矩形区域。且在所述背景图像中,对与所述矩形区域(位于所述部件图像的配置位置)以及所述部件图像相对应的部件进行设定的也是部件设定部22。同时,在所述部件设定中,所述部件图像被对应于所述矩形区域内且根据所述矩形区域的大小以合适的位置或尺寸显示,对该显示状况进行设定的仍是部件设定部22。
基于上述结构,所述PC1将背景图像划分为多个矩形区域。当所述矩形区域上配有部件图像时,由所述PC1决定配置所述部件图像的矩形区域,并将已配置的部件图像与已确定的矩形区域相对应。此外,当实施部件图像的配置工作时,所述PC1可将已配置部件的位置及尺寸指定在合适的配置目的地矩形区域上。因此,用户可不必对部件图像的配置位置或尺寸进行细节指定,并可预先将部件配置在已划分的矩形区域内。因此,使用所述PC1可更简便地制作出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所显示图像的相关数据。
此外,在所述PC1中完成上述部件设定后,当所述单元设定部21再次指定所述矩形区域的大小时,则在完成所述再次指定后,所述部件图像将根据所述矩形区域的大小以合适的位置或大小进行显示,而所述部件设定部22则对该显示状况进行设定。
基于上述结构,所述PC1可在后续操作中对矩形区域的大小进行再指定(变更)。例如,所述PC1在暂时完成对部件图像的配置工作后,可对矩形区域的大小进行再指定。于是,控制部70(显示控制部)可依据上述变更后的矩形区域大小对部件图像的尺寸进行变更(调整)。
基于以上原因,即使所述PC1在完成部件配置后对矩形区域的大小进行变更时,用户也无需对部件图像的尺寸进行细微调整。因此,使用所述PC1可更简便地制作出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所显示图像的相关数据。
此外,在所述PC1中完成上述部件设定后,当所述单元设定部21再次指定所述矩形区域的位置时,则在完成所述再次指定后,所述部件图像将在与所述矩形区域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示,而所述部件设定部22则对该显示状况进行设定。
基于上述结构,所述PC1可在后续操作中对矩形区域的位置进行再指定(变更)。此时,单元设定部21在再指定所述矩形区域的位置的同时,也对其大小进行再指定。于是,如果在完成部件图像的配置工作后对矩形区域的位置进行再指定时,则随着矩形区域位置(及大小)的变更,部件图像的位置(及大小)也会产生变更。换言之,当所述PC1在完成部件配置工作后对矩形区域的位置进行变更时,会使部件图像的位置一并变更。换言之,在使用所述PC1的条件 下,随着矩形区域的位置变更,用户无需再对部件图像的位置进行调整。因此,使用所述PC1可更简便地制作出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所显示图像的相关数据。
与本实施例有关的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具有第二存储模块80、单元设定变更部71以及控制部70。对所述PC1(图像数据制作装置)的所述单元设定部21(矩形区域设定部)所指定的矩形区域的背景图像的位置及大小、以及所述部件设定部22指定的部件设定进行保存的是所述第二存储模块80;根据显示部的画面尺寸或用户对所述显示部所显示对象的操作,可对所述第二存储模块80中存储的所述矩形区域的位置及大小中的至少一项进行变更的是单元设定变更部71(矩形区域设定变更部);在与所述部件图像(与所述部件设定相关)相对应的所述矩形区域内,所述部件图像将根据所述矩形区域(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变更后的矩形区域)的位置及尺寸中的至少一项以合适的位置或尺寸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中,对所述显示状况进行控制的是控制部70(显示控制部)。
基于上述结构,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可根据显示部的画面尺寸变更矩形区域的大小,并可根据该次变更后的矩形区域大小对部件图像的位置及尺寸进行变更、显示。换言之,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可依据显示部的画面尺寸对部件图像的配置位置及大小进行恰当地变更、显示。
此外,基于上述结构的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可依据用户在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上的操作,对所述PC1上矩形区域的设定结果进行变更,并可依据该变更后的位置或大小对部件图像的位置及大小进行显示、变更。因此,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便于用户变更当前的矩形区域划分状态,同时可根据变更后的矩形区域对部件图像的位置及大小进行恰当地变更、显示。
此外,在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中,当所述单元设定变更部71对所述矩形区域的位置进行变更时,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会依据上述变更后的位置将所述矩形区域变更为合适尺寸。
基于上述结构,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可依据矩形区域位置的变更情况对矩形区域的大小进行调整。因此,在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上,用户更容易对所述可编程显示器所显示图像的相关数据进行变更。
与本实施例有关的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具有第二存储模块80、部件设定变更部72、控制部70。对所述PC1(图像数据制作装置)的所述单元设定部21(矩形区域设定部)指定的所述矩形区域的位置及大小、所述部件设定部22指定的所述部件设定进行保存的是所述第二存储模块80;根据用户对显示部所显示图像的操作,对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模块80上的所述部件设定进行变更的是部件设定变更部72;在与所述部件图像(与所述部件设定变更部72变更的所述部件设定相关)相对应的所述矩形区域内,所述部件图像将根据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模块80中的所述矩形区域的大小,以合适的位置或尺寸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中,对该显示状况进行控制的是控制部70(显示控制部)。
基于上述结构,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可使部件图像及矩形区域与用户的操作相适应,即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可变更部件图像的配置位置。因此,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可依据用户在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上的操作,对所述PC1上指定的部件图像的配置情况进行变更。因此,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便于用户变更当前的部件配置,同时可根据变更后的配置情况对部件图像进行显示。
所述PC1及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的功能也可通过计算机实现。在此情况下,由于所述PC1及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各部分的工作都交由计算机完成,则在计 算机上实现的所述PC1及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的控制程序以及记录所述控制程序的可读取式计算机存储介质亦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此外,在所述PC1中,所述单元设定部21可指定相邻的多个所述矩形区域合并形成结合区域,当所述单元设定部21对所述结合区域中包含的任一矩形区域的位置或大小进行再指定时,所述结合区域中所包含矩形区域的全部位置都将受到各矩形区域在所述结合区域内的位置关系影响而产生变更。在所述背景图像中,当所述部件图像被配置在所述结合区域内时,所述部件图像将根据所述结合区域的大小以合适的位置或尺寸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所述部件设定部22则对该显示状况进行设定。
基于上述结构,由于所述PC1是一个由多个矩形区域结合而成的结合区域,当用户对矩形区域的位置等进行变更时,可将结合区域看成一个矩形区域进行操作。此外,所述PC1可根据结合区域的位置及大小决定配置于所述结合区域的部件图像的位置及大小。因此,使用所述PC1可更简便地制作出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所显示图像的相关数据。
并且,在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上允许执行所述结合区域的规定及对所述规定的变更操作。此时,对于所述可编程显示器2的单元变更部71及部件设定变更部72而言,用户分别采用与所述PC1的单元设定部21及部件设定部22相同的处理控制措施即可。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及变形例,在权利要求书所示范围内可能有多种不同情况。对于上述各实施例及变形例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进行恰当地组合所得到的实施例亦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例如,部件图像中含有初始设定的尺寸信息,将部件图像配置在单元上时可对其尺寸信息进行适当变更。此时,当部件图像横跨多个单元时,为确定应将其配置于哪一个单元,用户可选择与图像部件重叠面积最大的单元。例如,可将部件图像配置于部件图像的中心坐标或代表坐标的所属单元。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利用制作图像的图像制作装置以及显示该图像的可编程显示器。

图像数据制作装置及可编程显示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图像数据制作装置及可编程显示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图像数据制作装置及可编程显示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像数据制作装置及可编程显示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像数据制作装置及可编程显示器.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图像数据制作装置及可编程显示器。PC(1)包括单元设定部(21)和部件设定部(22)。在PC(1)中,背景图像被划分为多个单元,所述单元设定部(21)对单元的位置及大小进行指定;针对背景图像实施部件图像的配置工作时,先确定部件图像的配置目的地单元,然后使配置目的地单元与部件图像相对应。此时,在部件设定数据中对应于部件图像的单元内,部件图像将根据该单元的大小以合适的位置或尺寸进行显示,所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