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防止重复使用的刺血针系统的刺入辅助装置.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66284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39982.1

申请日:

2004.03.22

公开号:

CN1531905A

公开日:

2004.09.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B5/15

主分类号:

A61B5/15

申请人: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发明人:

H·J·库尔; T·维斯; R·福尔斯特; P·萨赫森维格尔; K·P·埃伯特

地址:

瑞士巴塞尔

优先权:

2003.03.20 DE 10312357.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崔幼平;黄力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使用一次性的刺血针系统的刺入辅助装置。依据本发明的刺血针系统具有针体,该针体在刺血针系统中以保护方式包围针尖,并且还具有防止射出的刺血针系统重复使用的保护装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在皮肤上形成开口的刺入辅助装置,其包括: 外壳,刺血针系统可至少部分地插入该外壳中, 该外壳还包括与该刺血针系统的对应保持元件相互作用的保持元 件,以便该刺血针系统在限定位置处定位在该外壳中,以及 该外壳包括开口,在刺入操作过程中至少一个针的针尖从该开口穿 过从该刺血针系统中露出,以及 用于推进该至少一个针的驱动机构,以便该针从静止位置移动到刺 入位置,以及 该针以这样的方式连接到针体上,即,使得该针体的保护部分和该 针可彼此相对地移动,以及 该针体的该保护部分在第一位置中至少部分地包围该针尖,以及 该针体的该保护部分和该针尖以这样的方式彼此相对地布置在第 二位置中,即该针尖从该针体的该保护部分松释,以及 该针体还包括阻挡机构,该阻挡机构由与该刺入辅助装置相互作用 来触动并且以这样的方式改变该针体,即,使得在该刺血针系统从该 刺入辅助装置中射出之后,当该刺血针系统再次重新插入时,防止该 刺入辅助装置的该保持元件与该刺血针系统的该保持元件相互作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这样一种方式防止该刺入辅助装置的保持元件与该刺血针系统 的保持元件相互作用,即,使得该刺血针系统不能重新插入到该刺入 辅助装置中。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刺血针系统和该刺入辅助装置均具有多个独立动作的保持元 件。
4: 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刺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阻挡机构以这样的方式防止该刺血针系统的保持元件与该刺入 辅助装置相互作用,即,使得该刺血针系统不能保持并定位在该刺入 辅助装置中的任何位置处。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该针不能被该驱动机构推进的方式来防止该刺入辅助装置的该 保持元件和该刺血针系统的相互作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该刺血针系统重新插入到该刺入辅助装置时,该阻挡机构在空间 上分隔该保持元件。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该刺血针系统从该刺入辅助装置中射出时,该阻挡机构被触动。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该刺血针系统插入到该刺入辅助装置时,该阻挡机构被触动。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刺入操作过程中,该阻挡机构被促动。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该刺血针系统射出的过程中,该针体的保护部分移动到其第一位 置。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针体的该保护部分的所述第一位置与静止位置相同。
12: 一种插入到刺入辅助装置中的刺血针系统,其包括: 至少一个针,其带有用于形成皮肤开口的针尖,以及 带有保持元件的针体,当该刺血针系统插入到刺入辅助装置中时, 该保持元件与该刺入辅助装置的保持元件以这样的方式相互作用, 即,使得该刺血针系统在限定位置处定位在该外壳中,以及 该针体与该针以这样的方式连接,即,使得该针体的至少一个保护 部分和该针可彼此相对地移动, 其中, 该针体的该保护部分在第一位置中至少部分地包围该针尖,以及 在第二位置中,该针体的该保护部分和该针尖在空间上彼此分离, 以便该针尖由该针体的该保护部分松释,以及 该针体还包括阻挡机构,该阻挡机构由与该刺入辅助装置相互作用 来触动并且以这样的方式改变该针体,即,使得在该刺血针系统从该 刺入辅助装置中射出之后,当该刺血针系统再次重新插入时,防止该 保持元件与该刺血针系统的该保持元件相互作用。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刺血针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阻挡机构改变该针体的形状。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刺血针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针体的该保护部分是包含多个针的储存壳体外壳。
15: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刺血针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针体包括多个部分。
16: 如权利要求12或15所述的刺血针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针体的一部分包括该阻挡机构,该阻挡机构独立于该针体的保护 部分被促动。
17: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刺血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阻挡机构 直接作用于该保持元件并覆盖或破坏该保持元件。
18: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刺血针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针体本身的形状设计成保持元件。
19: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刺血针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阻挡机构具有重置破裂点,当针体从该刺血针系统中射出时其使 得针体破裂。
20: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刺血针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阻挡机构增大该针体的至少一个区域。
21: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刺血针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阻挡机构减小该针体的至少一个区域的尺寸。

说明书


包括防止重复使用的刺血针系统的刺入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刺入辅助装置中使用的用于抽出血液以便诊断目的的刺血针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各种疾病,必须检查人体血液中包含的分析物。在许多情况中,仅需要通过形成小的刺入伤口从而抽出血滴形式的少量血液。这种情况的特别重要的示例糖尿病,其中血液中的葡萄糖量必须每隔一定时间进行检测。血液也可用来检测例如凝结参数、甘油三酯、HbAlc或乳酸。由刺入辅助装置和特制的可更换的刺血针构成的刺血针系统通常用于形成所需的刺入伤口。刺血针器具的壳体包括刺血针保持器,一个可互换的刺血针插入到该保持器中。在刺入操作过程中,由于刺血针的刺入驱动,刺血针保持器快速地沿刺入方向移动,刺血针还一体地形成在刺入辅助装置中,直到针尖暴露于设置在刺入辅助装置的前端处的出口,并且刺血针在前端压靠的身体的一部分上形成一小刺入伤口。其后,包含刺血针的刺血针保持器沿与刺入相反方向移动返回。

    小型的容易操作的血液收集装置现今广泛地被使用,其又称为刺入辅助装置,其由使用者容易且可靠地操作并且以几乎无痛方式刺入身体的部分中。为了避免特别是在医院中感染,刺血针是用于单次使用的一次性元件。一旦刺血针使用之后,在刺入操作或从该装置射出之后刺血针作为废物被抛弃。在这种情况下,在废物处理过程中,在废物容器中暴露的针可能导致外伤,从而使得其他人被使用后的刺血针污染。这种污染可能导致感染,并且某些国家计划取缔其中针尖可自由获得以便重复使用的血液收集系统。除了在废物处理过程的外伤风险之外,存在着刺血针不经意地重复使用的风险。对于刺入辅助装置可用于多个患者的医院是特别重要的,这是因为护士可能粗心的使用导致患者被前一个患者的血液感染。

    除了由医疗人员使用刺血针装置之外,在所谓的家庭监控使用场合中,刺入辅助装置还由非专业人员使用。这种特殊的情况是对于糖尿病治疗的监控。因此在糖尿病治疗中发现,当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经常检测且每天检测五次并且基于这些测量精确地调节注射的胰岛素时,与糖尿病相关的损伤例如失明可显著降低。可由糖尿病患者进行这种测量的刺入辅助装置用于家庭监控的应用场合,为了进行这种经常的测量。因此对于刺血针装置的要求是,除了当触发刺入操作时简单操作并且无痛地形成刺入伤口之外,还需要使得插入新的刺血针的操作简单和使用过的刺血针可靠地射出。一方面,刺血针的更换应当尽量简单,另一方面,应确保最大限度的安全,避免不经意地伤害到使用者或其它人。尽管家庭监控使用场合中可构想出由同一使用者刺入使用的一次插入且可多次使用的刺血针,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使用者决定抛弃刺血针时,也应当避免射出的刺血针不经意的重复使用。而且,在例如废物处理过程,特别应当可靠地避免其它人被抛弃的刺血针伤害。

    在现有技术中,当刺血针插入后,针的尖端通常被由塑料制成的尖端盖包围,以便刺血针安全插入。当刺血针插入后,可取下尖端盖,使得针的尖端暴露以便刺入操作(见US5628765)。然而,由于暴露的针尖,存在着不经意的伤害和针尖被损坏的风险。在一次或多次刺入操作之后,刺血针从刺入辅助装置上取下。这可以手动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着被针尖或自动射出机构伤害的高风险。

    在EP0565970中披露了一种刺血针装置,其中刺血针从刺血针保持器中借助于射出杆射出。使用者可通过按压相应的按钮来操作射出杆。

    而且在专利文献US4442836中描述了一种射出机构,其中当刺入辅助装置重新插入时针自动地松释,以便使得在每一次刺入操作之后使用过的刺血针被抛弃。这种射出机构较高程度的附加工程技术。而且,已经插入的刺血针系统的多种用途无法实现,其中特别是消费者所需的家庭监控使用场合。所述的现有技术的另一主要缺点在于,针尖在刺血针射出之后没有保护,这导致以上描述的伤害风险。

    为了有助于安全取下使用过的刺血针,在现有技术中描述的血液收集系统确保针尖在刺血针射出之后被保护。这被认为是特别对于老年人或视力受损患者和由疾病导致的手抖的患者来说是重要的功能。

    通过将刺血针一体地与刺入辅助装置盖形成,可实现现有技术的针尖保护,使得刺血针和壳体盖一起形成可更换的一次性单元。这种设计在EP0595148、US4990154、US5454828、DE10053974中进行了描述。当刺血针由使用者射出时,壳体盖置于针尖上,使得由该盖包围的刺血针可随后抛弃。即使盖针尖在射出后由所述机构保护,不小心的使用者还是会重新插入已经射出过的针并执行新的刺入操作。因此使用者被指示认识到该针已经被使用过。

    仅有文献EP0630609披露了一种直接防止重新插入并由此防止射出过的刺血针重复使用的机构。

    所述的刺血针装置包括带有针体的针,当该针从刺入辅助装置中射出时针体断裂,以便防止该针重复使用。这防止使用者重复使用被污染的针。然而该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针尖在针射出之后没有被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使用的优选地用于家庭监控场合的刺入辅助装置,其防止已经射出的刺血针系统重复使用,并且还确保在该刺血针系统射出之后避免针尖形成伤害。有利的是,可容易地重复使用已经插入的刺血针系统的针。

    该目的通过依据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刺入辅助装置和刺血针系统来实现。优选实施例由从属权利要求导出。

    本发明涉及一种刺血针系统和一种包含该刺血针系统的刺入辅助装置。该刺入辅助装置具有用于插入刺血针系统的外壳。该外壳还具有针尖从该外壳中露出的开口以及执行刺入操作的驱动机构。依据本发明,该外壳还具有保持元件,一旦刺血针系统插入到刺入辅助装置中,该保持元件与该刺血针系统的对应保持元件相互作用。保持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该刺血针系统在限定位置处定位在该外壳中。该刺血针系统的精确定位对于用于刺入辅助装置的驱动机构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因为这是针正确地联接到驱动机构上以便针以高速和几乎无振动地执行刺入操作的唯一方式。这使得针快速地且相对无痛地刺入身体的所需部位。除了所述的保持元件之外,用于刺入辅助装置的刺血针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针,该针具有适于在皮肤上形成开口的针尖。该针连接到针体上,并且针体的至少一个保护部分和针可彼此相对移动。在第一位置中,针尖至少部分地被针体的保护部分包围,而在第二位置中,针体的保护部分和针尖彼此相对地设置,使得针尖可从针体的保护部分上松释。如果针体的保护部分的处于其第一位置,则其避免由刺血针针尖造成伤害,这在刺血针系统从刺入辅助装置中发射出之后是特别重要的。

    该针体还包括阻挡机构,该阻挡机构由与该刺入辅助装置相互作用来触动。阻挡机构以这样的方式改变该针体,即,使得在该刺血针系统从该刺入辅助装置中射出之后,当该刺血针系统再次重新插入时,该刺入辅助装置上的该保持元件不再与该刺血针系统的该保持元件相互作用。在这方面,一旦在刺入辅助装置上执行特地感的操作步骤,阻挡机构可自动地促动。然而,可构想出使用者通过独立的操作步骤促动阻挡机构的其它实施例。

    因为该针体的特殊结构,依据本发明的刺血针系统提供了对针尖的保护,在从刺血针系统中射出之后该针尖被针体的保护部分包围,以防止针尖造成的伤害。该阻挡机构还影响保持元件的相互作用。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术语“保持元件的相互作用”包括现有技术已知的用于在刺入辅助装置中插入并定位刺血针或储存壳体的任何可构想出的实施例。例如,保持元件可以快速卡合或夹紧。用于该目的适当的保持元件可例如设计成锁定突耳、槽或钩,以便指定几个可行的实施例。与现有技术所述的包含独立刺血针的系统相似,还可构想出,刺血针系统由于其联接到驱动单元上从而已经充分定位并保持在刺入辅助装置内,因此驱动单元本身可用作用于适当设计的刺血针系统的保持元件。

    如果多个保持元件设置用于定位刺血针系统,阻挡机构有利地防止刺血针系统和刺入辅助装置的保持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使刺血针系统不能保持并定位在刺入辅助装置中。当刺血针系统和刺入辅助装置均具有多个彼此独立动作的保持元件时,这是特别有利的。

    在优选实施例中,保持元件的相互作用以这样的方式被阻挡,即,防止刺血针系统重新插入到刺入辅助装置中。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术语“重新插入”包括刺血针系统的操作,以使刺血针系统在刺入辅助装置中定位在需要进行刺入操作的位置处并且由此保持元件的相互作用保持在该处。为此,刺血针系统在其初始位置再次使用,由此保存了在刺入辅助装置初次使用时呈现的刺血针系统和刺入辅助装置的初始状态。

    当操作刺入辅助装置时,由于例如刺血针储存壳体重新插入到刺入辅助装置是被阻止的,因此使用者可有利地立即且清晰地识别已经使用过的刺血针系统。与现有技术的情况相反,使用者不需要特意地辨别使用过的刺血针系统和新的刺血针系统。有利的是,使用者免于不必要的重新插入使用过的刺血针系统,其不再影响通常难以发现以上事实的失明患者和老年人。

    然而,阻挡机构还可仅阻止刺血针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可重新插入已经使用过的刺血针。如果防止刺血针系统的重新插入,则这通常意味着刺血针系统不能联接到驱动单元上。

    在优选实施例中,阻挡机构大致由针体的变形来实现。当针体本身的形状形成保持元件的至少一部分时,这证明是特别有利的。针体的变形还可在空间上分隔在刺入辅助装置中的保持元件,以便阻挡机构对于保持元件具有间接效果,而不直接作用于其上。这样,在刺入辅助装置中刺血针系统不再定位和保持在限定位置。在优选实施例中,针体的变形使得针体的保护部分移动到第一位置,使得在处理使用过的刺血针时是没有风险造成伤害的。针体的保护部分和阻挡机构由此作为刺血针系统的单个部件实现。

    在原理上,保持元件可通过各种方式相互作用。阻挡机构对保持元件可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在对保持元件直接作用的情况下,至少一个保持元件以这样的方式有利地变形、覆盖、或破坏,即,使得保持元件不再可能相互作用。可构想出由于系统的磁性特性以使刺血针系统定位在刺入辅助装置中的另外的实施例。这样,针体的磁性特性的改变可防止刺血针系统的重复使用。这样,针体或刺入辅助装置的适当的磁性元件是该系统的保持元件。

    因为阻挡机构有利地仅防止刺血针系统的重复插入,而且不防止已经插入的针的重复使用,该刺血针系统还满足了家庭监控场合的要求,其中一次插入的针的多次使用是通常所需的。

    依据本发明的用于收集血液的刺入辅助装置具有带有柱塞的驱动单元,该柱塞将针从其静止位置移动到刺入位置。多个驱动机构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其可用于血液收集装置领域(例如US5314442,WO00/02482,US3030959)。特别是,通常使用驱动机构以便从先前拉紧的弹簧中获取能量。驱动单元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使用,其使得形成配合联接的柱塞和针导向移动,例如在DE10053974中所述的。借助于导向块的针的导向移动在上述的EP0565970中描述。这些驱动机构是优选的,因为刺入过程的疼痛较小。然而,依据本发明的系统不限于特定的驱动机构,相反可组合各种驱动单元。

    本发明的重要方面是一种可从包含至少一个针的驱动单元上拆下的刺血针系统,其中该刺血针系统设置作为一次性单元。在该方面,术语“针”包括刀片形状的大致平的刺入单元以及其它任何可构想出的实施例。原则上,可用于本发明的针基本上是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并可用于刺血针系统。在现有技术中,针通常与联接到刺入辅助装置上的基部主体组合,其称为刺血针。这种刺血针通常具有由塑料制成的基部主体,其中金属针被抛弃。依据本发明,可将这种刺血针结合到本发明的刺血针系统中。例如可构想出本发明的针体包含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相似的基部主体,其中该系统的创造功能性由该基部主体的结合保持。在该情况中,针体具有依据上述实施例的至少两个部分的结构。在优选实施例中,针体如此设计,使得多个刺血针设置在针体中,该针体表示包含多个刺血针的储存壳体,并且刺血针的每一基部主体表示针体的一部分。因此在优选实施例中,针体的保护部分由储存壳体外壳形成。针和基部主体可以以可移动的方式引导到储存壳体中。在依据本发明设计成储存壳体的针体内,针优选地设置在独立的腔内,以便在再装入的过程中防止未使用的针被使用过的针污染。

    为了执行刺入操作,针体的部分有利地设计成类似上述DE10053974中的系统,以便该系统的独立针可有效地联接到刺入辅助装置的驱动单元上。可用于在刺入辅助装置的储存壳体内驱动针的实施例例如在DE10053974、US4990154、US5074872中。其中有独立地设置的刺血针的彼此接近布置的腔相对于驱动单元连续地定位,以便以这样的方式执行刺入操作,即在任何情况下单个针可联接到驱动单元的柱塞上。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形式为筒的储存壳体包含腔,针与该筒的轴线平行地设置在腔中,这证明是特别有利的。

    刺血针系统还有利地包括针体,当针处于其静止位置时至少部分地由该针体的保护部分包围针尖。为了执行刺入操作,针体的保护部分在空间上与针尖分隔开,以便针体的保护部分不阻碍刺入操作。当刺血针系统从刺入辅助装置中射出时,该刺入辅助装置保持在其静止位置,以便保护射出的针尖,另外本发明的阻挡机构防止刺血针系统的重复使用。然而,针体的保护部分可以不移动到其第一位置,直到刺血针系统射出,以便使得针尖仅由于射出而被保护。在优选实施例中,未使用的针在插入到刺入辅助装置之前也处于静止位置,以便当针插入以及在射出之后防止针尖造成的伤害和污染。

    本发明的阻挡机构当刺血针系统独立于针尖保护件从刺入辅助装置中射出或插入其中时被促动。原则上,阻挡机构或针尖保护件单独地进行触动或可借助刺入辅助装置在刺入操作中的独立操作步骤来触动。通常,可构想出确保阻挡机构和针尖的保护连续或同时的所有可行的组合。

    阻挡机构可具有各种结构,但是有利的是,针体的形状以这样的方式改变,即,一旦其射出,该针体不能再重新插入到刺血针系统中。例如,阻挡机构可移动针体的与刺入辅助装置相互作用的至少一个部分,以便其位置的改变阻止刺血针系统的重新插入。当阻挡机构封闭形成保持元件的在针体中的凹部,或凹部形成在对于刺血针系统和刺入辅助装置相互作用是重要的针体中时,例如正是这种情况。此外,阻挡机构可包括预定的破裂点,当该刺血针系统中射出时针体其导致针体破裂。还可构想出,针体可增大、缩小、或弯曲,仅一些方法使得针体变形。

    依据本发明,刺血针系统和刺入辅助装置之间的相互作用促动阻挡机构并设定保护部分的第一位置,在该位置该保护部分至少部分地包围针尖。

    刺血针系统的一重要要求是用于在身体的适当部位上形成伤口的针尖是无菌的。必需长期确保针尖的无菌状态,即从刺血针系统的制造到其使用的时间段内。无菌可在刺血针系统的制造过程中通过使用现有技术公知的伽马射线实现。为了保持无菌状态,刺血针系统密封在例如聚乙烯袋的包装件中。在另一实施例中,刺血针系统的打开时,从针体的保护部分露出的针尖可由例如密封箔封闭。使用者在使用刺血针系统之前可拆下的密封箔是优选的可拆下的密封箔。然而,可使用直到使用针之前不被针尖刺穿的薄箔,以便使用者不进行额外的操作步骤。这种箔可以成为刺血针系统的制造过程中的一部分,通常借助于注射模制过程来制造刺血针系统。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在WO 01/66010中披露了用于无菌保护的弹性体,其封装该针尖并由此保护其免于污染。该无菌保护件可在刺入操作中刺穿或在使用之前由使用者拆下。

    在另一有利实施例中,针体的保护部分可包括无菌保护件和/或该保护部分可大致由其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基于针尖相对于弹性体以引导方式移动的事实,无菌保护件的弹性体例如可作为针体的保护部分。针体的可独立于该无菌保护件促动的另一部分可改变针体并代表阻挡机构。这需要无菌保护件可反转地暴露于针尖并围绕针尖,以便保护针尖,带有无菌保护件(WO 01/66010)的弹性体的情况中,弹性体开始在刺入操作中被刺穿并且针尖随后退回到弹性体中。因此,在该示例中,在刺入操作中针尖相对于无菌保护件改变其位置,并且在刺入操作之后针尖由在其静止位置的无菌保护件来保护。原则上,可构想出许多无菌保护件的实施例,并且本发明的系统不限于无菌保护件的任何特定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依据本发明的系统参照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进行描述,附图和实施例并不限于该独立的实施例。

    图1示出了两个部分的系统;

    图2示出了刺血针系统,其中在刺入操作过程中阻挡机构被触动;

    图3示出了刺血针系统,其带有当该系统射出时被触动的阻挡机构;

    图4示出了刺血针系统,其带有阻挡机构防止刺入辅助装置与刺血针系统联接;

    图5示出了刺血针系统,其带有当刺血针系统被插入到刺入辅助装置中时被触动的阻挡机构;

    图6示出了带有刺血针储存壳体的刺入辅助装置;和

    图7示出了刺血针系统,其带有加宽针体的阻挡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大致为两个部分的刺血针系统1。图1b和1d分别示出了刺血针系统的截面图,图1a和1c分别示出了在使用之前和之后的情况。该系统具有针3,该针的前尖端用弹性体保护件4以无菌的方式包装。确保该针尖无菌的这种弹性体从文献WO 01/66010中是已知的,其作为参考被引入。金属针3装接到塑料主体2b上并且永久地连接到其上。塑料主体具有后部6,该后部使刺血针系统联接到驱动柱塞上,以便针在刺入方向上沿轴线8移动。位于针体的一部分的塑料主体的后部6包括两个臂,它们在刺入操作过程中以配合的方式借助于突出部11与(未示出的)刺入辅助装置的柱塞连接。驱动柱塞与刺血针之间的配合形成连接例如在DE10053974中进行了描述,其作为参考被引入。当然,可构想出任何其它的现有技术所述的联接机构以便完成该刺入操作。针3和永久地连接到其上的塑料主体2b可移动地安装在塑料主体2a中,其代表了针体的保护部分。该针和该针体的第二部分2b可在该针体内沿刺入方向移动。针体的保护部分2a具有下壁10,该下壁具有孔9,在刺入操作过程中针尖从该孔中露出。针体在其上端处还具有开口7,刺入辅助装置的驱动柱塞通过该开口插入到针体中,以便以形成配合的方式与针体的第二部分连接并执行刺入操作。针体的保护部分2a还具有两个凹部13和14,以便使其锁定在该针体2b的第二部分中。为了使该针体的第二部分接合在保护部分中,该针体的第二部分的后部6还具有锁定突耳12,其在使用之前接合在凹部14中位于刺血针系统的第一静止位置,并且由于延伸臂6而保持针体的该第二部分。保护部分的中部和该针体的第二部分具有渐缩的槽形主体5和5’,以便在刺血针系统使用之前渐缩部分5和5’精确地配合在一起处于第一静止状态,在该位置的刺血针系统具有如图1a所示的结构。

    为了执行刺入操作,刺入辅助装置的柱塞(未示出)穿过开口7接合在刺血针系统中,其中该柱塞以形成配合的方式与针体的第二部分的臂6连接。因此,臂6压在一起,以便臂6的突耳12不再接合在凹部14中,并且针可沿刺入方向8向前移动。在该过程中,弹性体保护件4首先压靠针体2a的下壁10。如果刺入操作继续,该针受驱动穿过弹性体保护件并由此从下壁10中的开口9中暴露出来并在身体的所希望的部位上形成伤口。弹性体保护件4同时由壁10阻止,因此对应于凹部16的针体2b的第二部分的前部15可在弹性体保护件上移动。在刺入操作完成之后,由于与驱动柱塞的配合联接,针体2b和针随后退回到保护部分2a中。一旦后臂6处于针体的保护部分2a中,当针体2b被拉回时,突耳12接合在针体2a的凹部13中。刺血针系统此刻处于在刺入操作之后的第二静止位置。在该位置中,针体2b的第二部分以这样一种方式从针体2a的保护部分的开口5中突出,即,该针体在该区域中变形。渐缩部分5和5’不再配合在一起。在以对应方式设计的刺入辅助装置中,使得当针体的渐缩部分5完全地形成如图1a所示的情况时才允许刺血针系统插入,已经使用的刺血针系统的插入由于如图1c所示的情况而被阻挡。

    图1所示的示例具有阻挡机构并使得针体的保护部分在刺入操作过程中移动到第一位置。当刺血针系统在针已经使用之后被射出时,该系统的形状以这样一种方式已经改变,即,不可能使刺血针系统重新插入到适当构形的刺入辅助装置中。而且,针尖完全地被保护部分包围,因此在例如废物处理的过程中没有伤害到其它人的风险。

    图2示出了形式为大致圆形的刺血针储存壳体的刺血针系统。与图1相比,只是针体2a的保护部分设计成储存壳体,以便多个针3可移动地在其中导向。

    图2a示出了储存壳体的外部。形成针体的保护部分的储存壳体具有与图1相似的结构并具有凹部13和14,针体2b的相应的第二部分的锁定突耳12可接合在凹部13和14中。刺血针系统具有储存壳体轴线21并在刺入辅助装置内用作用于刺血针系统的支承,该轴线与针体的保护部分同心地布置。该刺血针系统可围绕轴线21旋转,以便一个针在所有情况下可相对于刺入辅助装置内的(未示出)驱动单元定位。与图1所示的刺血针系统相似,图2所示的刺血针系统也具有在针体2a的保护部分内的渐缩部分5,其形式为开口,其中开口由针体2b的第二部分大致紧密地封闭。

    图2b示出了图2a所示的刺血针储存壳体的截面图。该系统具有与图1相似的结构,但是其由设置有相关的针体2b的第二部分的多个针构成。因此图2所示的刺血针系统具有多个部分,其包括针体的外保护部分和针体的多个第二部分2b。图2c和2d示出了使用之后的刺血针系统,其中刺血针系统的所有针已经使用。当然在刺血针系统中可以仅有一部分针被使用。在这种情况下,针体的第二部分2b仅穿过针体2a的保护部分的一些开口5突伸出来,而其它开口如图2a所示地由针体紧密地封闭。依据刺血针系统与刺入辅助装置相互配合,可构想出多个实施例,其中一旦一些针已经被使用则会阻止将刺血针系统重新插入到刺入辅助装置,或只是在刺血针系统中的所有针完全使用之后才阻止重新插入。有利的是,还可构想出,当该系统相对于驱动柱塞定位以便只有未使用的刺血针可由系统使用时,才可使部分使用的刺血针重新插入到刺入辅助装置中。

    图3示出了矩形的针体,其包括在形式为储存壳体内的多个针。针体2a的保护部分还具有在其下端10中的开口9,针从该开口中露出以便执行刺入操作。尽管处于其静止位置,即不执行刺入操作时,针的针尖(未示出)处于针体2a的保护部分内,其中针可移动地引导。针体2a包含在下部34中的槽,其接近针体的下端10,这使得容易抓取并有助于由使用者操作。凹部33设置在该下部34中作为保持元件,其在适当设计的刺入辅助装置内使得刺血针系统在插入过程中锁定在刺入辅助装置中。阻挡机构31定位在针体2a的中部作为针体2a的一部分并且可移动地引导到针体2a的上部35,并且该阻挡机构首先由装有弹簧的臂39保持在起动位置。当阻挡机构31沿针体的上部35引导时,在上部35中的凹部32锁定该阻挡机构31。

    图3b示出了使用之后的刺血针系统。如图3b所示,围绕形式为环的针体2a的阻挡机构31此刻定位在针体的上端,以便阻挡机构31在该位置加宽针体部段35。一旦阻挡机构31锁定在其位置,由于增大的针体,则随后不再允许将刺血针系统重新插入。

    图3c和3d详细地示出了用于上述刺血针系统的阻挡机构31的操作。为了在上部35锁定阻挡机构31,阻挡机构具有接合在凹部32中的锁定臂36。在图3c和3b所示的位置中,锁定臂36以弹簧方式抵靠凹部32的下边缘,以便防止阻挡机构31位移。止挡37还作为抵靠在针体部件的上部35中的突出部38的阻挡机构31的附加对接凸缘。当储存壳体如图3e所示插入到刺入辅助装置外壳70中以便首次使用时,储存壳体的后部35定位在壳体70的适当渐缩部分82中。相反,壳体70的前部80加宽,以便刺血针系统的加宽直径部分由于作为阻挡机构的该环因而置于在刺入辅助装置外壳中。在该位置中,刺血针系统以这样的方式保持在刺入辅助装置中,即刺入辅助装置的(未示出的)驱动单元可接合在储存壳体中,以便联接到刺血针系统的针上。刺入辅助装置外壳还具有两个止挡83和84,在刺入辅助装置中它们在刺血针系统的该位置中靠近阻挡机构31。如果刺血针系统在使用之后从刺入辅助装置外壳中取出,则止挡84起初具有以下作用,即阻挡机构31在刺入辅助装置外壳中保持固定就位,同时储存壳体外壳从刺入辅助装置的区域82中拉出。因此,阻挡机构31沿针体推到针体的上部35。在该过程中,阻挡机构31与针体锁定,并且突出部38和止挡37还阻止阻挡机构沿针体的移动。如果阻挡机构31置靠在突出部38上,在储存壳体外壳上的其它拉动移动克服该止挡84的阻力,并且储存壳体可从刺入辅助装置上拆下。该储存壳体此刻在如图3b所示的处于使用过的状态的外壳之外,其中由于锁定钩36和止挡37,阻挡机构31永久地定位在针体上。如果刺血针储存壳体重新插入到刺入辅助装置外壳中,则由于针体的周边变宽的上部35,因此储存壳体不能再推入到刺入辅助装置外壳的渐缩区域82中。因此,在刺入辅助装置中将刺血针系统定位到其初始位置已经不再可能。刺血针系统不再保持在刺入辅助装置中。为了执行刺入操作而使单独针与刺入辅助装置的驱动单元的联接被阻止。而且,在刺血针系统已经射出之后,由于环的位移,使用者可容易地观察到刺血针系统是使用过的系统。为此,还可构想出用颜色使阻挡机构31更突出。

    作为在针体2a中的所述改变的替代形式,还可构想出,阻挡机构31可在刺血针系统的凹部33上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刺血针系统不再锁定在刺入辅助装置中,所以防止了刺血针系统在刺入辅助装置中的重新插入。例如导致针体的上部35尺寸减小的使用可移动安装的阻挡机构的其它实施例也可构想出。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图3b所示状态的未使用的刺血针系统起初设置在刺入辅助装置中。使用过的刺血针系统的特征在于,阻挡机构31以这样的方式可在针体部分上推动,即针体2a的上部35尺寸减小。由此图3a可表示系统射出后的状态。相应设计的刺入辅助装置可例如具有不再与刺血针系统配合的保持元件,该系统以这样的方式改变,即,不可能使得刺血针系统在刺入辅助装置中的重新插入。针体2a的阻挡机构和锁定元件必须依据其适配。而且,还可构想出,可移动的阻挡机构31确保刺血针系统的重新插入被阻止并且还保护针尖。在这种情况下,在刺入操作之后,针尖没有如图3所示地退回到针体的保护部分中。因此,针尖没有在静止位置自动地保护。因此,没有确保对针尖的保护,直到刺血针系统从刺入辅助装置中射出之后。依据如图3a所示的阻挡机构,阻挡机构31的移动在针尖的区域中延长了针体,因此针尖以保护方式被阻挡机构包围,同时由于该主体的变形该阻挡机构被触动。在这种情况下,针体的一部分作为阻挡机构并且当刺血针系统射出时还作为包围针尖区域的针体的保护部分。针体的保护部分和阻挡机构因此包括单个结构件的针体。

    图4示出了矩形的刺血针系统,其中多个针定位在针体2a的保护部分的腔42中。针体的保护部分的上部具有形式为按钮的阻挡机构41,该按钮位于针体的保护部分上并可沿朝向针体的保护部分的方向45移动。该按钮的上部具有导向槽49,该导向槽接合在刺入辅助装置的(未示出的)匹配唇中,以便刺血针系统可固定地定位在刺入辅助装置中。一旦以这种方式定位,刺入辅助装置的(未示出的)驱动柱塞与针3的后部区域48联接,以便执行刺入操作。为此,该针沿相对于针体的保护部分的方向43移动,并且针尖从针体的保护部分2a露出。在所述的系统中,在刺入操作之后针返回到储存壳体,并且针尖退回到针体2a内。通过刺入单元的驱动柱塞沿方向44的移动,使得储存壳体移动到下一个位置,直到柱塞与定位在相邻腔42中的针联接,以便执行新的刺入操作。如果刺血针系统必须在刺入辅助装置中更换,则驱动柱塞必须先移动到针体2a的后部区域46的外侧。此外,储存壳体移动到下一个位置并且由于刺入辅助装置的外壳的斜度,按钮41同时被按压下。按钮41此刻如图4c和4d所示在刺血针系统内移动,以便按钮的部段50从针体2a的底部突伸。在该位置中,按钮41的凹部47与针3的后部区域48接合,这防止了刺入辅助装置与刺血针系统再次联接,如图4d的前视图所示。因此,使用如图4c和4d所示的刺血针系统不能执行刺入操作。而且,由于针体在区域50中的变形,刺血针系统不能重新插入到刺入辅助装置中。因此,刺血针系统不能借助于作为保持元件一部分的导向槽49进行定位。

    图5示出了在针体中还包含多个针的圆形刺血针系统。与图2相似,刺血针系统具有多部分的针体。通道52沿刺血针系统的旋转轴线设置,并且塞53位于该通道中在刺血针系统的前端。塞53由展开保持臂56保持在第一位置,并且该位置表示刺血针系统的未使用的状态。保持臂56接合在塞53的渐缩部分中,其由塞的彼此倾斜的平面55形成。当刺血针系统插入到刺入辅助装置70中时,塞53朝向针尖借助于刺入辅助装置的定中心柱塞57压入到通道52中。当柱塞压入时,由于塞53的倾斜平面55,使得保持臂56展开。当刺血针系统的保持臂56展开时,柱塞57可在其间接合。因此,柱塞57可几乎完全地插入到刺血针系统中并且用作支承,以便定位该储存壳体。刺入辅助装置的适当设计的驱动单元由此的相对于该系统的刺血针进行定向,以便其联接到刺血针上并且可执行刺入操作。在储存壳体使用过后,其可从刺入辅助装置中取出。为此,柱塞57从储存壳体外壳的内部拉出,而塞53仍保持在储存壳体的下端位于针尖的区域中。因此,使用过的刺血针系统可如图5c所示地设计,其中塞53不再保持在保持臂56的上部中。如果试图将使用过的刺血针系统插入到刺入辅助装置中,则柱塞57碰到处于未展开的保持臂56的上部,由此防止柱塞插入到刺血针系统中。塞53的不存在防止了刺入辅助装置的柱塞57使得保持臂展开,并且由此使得刺血针系统不能置于刺入辅助装置上。

    图6示出了布置在刺入辅助装置内的刺血针系统的另一实施例。图6a-6d先示出了与图1相似的刺血针系统。与图1相似,图6所示的系统也具有以无菌的方式包围针尖的弹性体4以及在其中部具有渐缩部分5和5’的两个部分的针体。针体的第二部分2b的移动在针体的保护部分2a的内部进行引导,针体的第二部分也具有在其后部的臂6,其以配合的方式与刺入辅助装置72的柱塞78联接。如图6c和6d所示,柱塞78与头部71在针体的第二部分2b中接合并且沿刺入方向的轴线8移动该针。在该过程中,针体2b的臂6压在一起并且突出部11在凹槽之后接合在头部71中。该刺血针系统的操作模式与图1所示的相似,因此在此处仅描述其与刺入辅助装置的相互作用。刺入辅助装置72具有锁定杆74,其安装在刺入辅助装置中并可在轴75上可旋转地枢转。锁定杆74在第一区域77中具有圆形形状,以便该锁定杆以配合方式接合在刺血针系统的渐缩部分5中。

    图6a示出了带有刺血针系统在使用之前的插入状态的刺入辅助装置的状态。如果希望使用刺入辅助装置进行刺入操作,则锁定杆74在刺入操作触发时自动地或由使用者单独的旋转过90度角,以便使得锁定杆的下部77不再接合在渐缩部分5和5’中。锁定杆的旋转由以下事实保证,即刺入辅助装置在其外壳中还包括凹陷部76,其使得锁定杆围绕旋转轴线75旋转。当执行刺入操作时,针体2b的第二部分可沿针体2a的保护部分移动,该针体2b的一部分可从针体2a的开口从露出,并没有被锁定杆74阻碍。在该过程中,针尖可驱动穿过弹性体和刺血针系统的出口9并穿过刺入辅助装置的出口73。

    在刺入操作之后,针返回到其静止位置,然而在其过程中,针体的第二部分锁定在针体的保护部分的凹部13中。如图1所示,这导致在渐缩部分5的区域中由于针体2b的第二部分此刻从针体2a的开口中露出而引起针体外形变形。在刺血针系统从刺入辅助装置中取出之后,锁定杆74旋转返回到如图6a所示的其初始位置。如图6d所示,锁定杆74阻止刺血针系统重新插入到刺入辅助装置中。该锁定杆74不再接合在使用过的刺血针系统的渐缩部分5中,这是因为该渐缩部分5部分地由针体2b的第二部分封闭。因此,刺血针系统不再定位在并保持在其初始位置中。柱塞78不再接合在刺血针系统中。防止头部71和突出部11形成配合连接。

    图6e-6h示出了与图6a-6d相似的实施例,其中刺血针系统包括多个针,它们以如图2所示的方式存储在储存壳体中。如上所述,操作原理是相同的,并可简单地从带有一个针的系统转变成图6e-6h所示的系统。在该方面,本发明仅描述了允许针仅部分使用的储存壳体重新插入的实施例。为此,使用者必须相对于刺入辅助装置外壳旋转储存壳体,直到锁定杆74可接合在没有被针体2b阻挡的渐缩部分5中。刺血针系统相对于刺入辅助装置的定位和由此相对于驱动柱塞的定位确保了只有未使用的刺血针可用于下一个刺入操作。刺血针系统仅沿一个方向旋转和使得刺血针系统不超过一个方向旋转360度的优点可按需要结合入,以便防止已经使用的刺入辅助装置再次使用。

    图7示出了形式未圆形储存壳体外壳的刺血针系统的另一实施例。针体结构具有类似于上述附图的多个部分。无菌保护件和针以上述方式布置,因此在此处省去了详细的描述。与图5所示的系统相似,图7所示的阻挡机构在刺血针系统插入到刺入辅助装置中时被触动。为此,针体2a具有阻挡机构31,其形式未围绕针体的上部35的外环。当定位在该位置时,阻挡机构31大致覆盖位于针体的上部35的弹性臂90。因此弹性臂90压入到针体2a的凹部95中。阻挡机构31在其下端处还具有圆形突出部,以便在该位置增大针体2a的周边。如果刺血针系统插入到刺入辅助装置中,刺入辅助装置的周边如此选择,以便使得环96不能插入到刺血针系统中。当刺血针系统借助于对于刺入辅助装置外壳作为对接凸缘的下边缘97从而插入到刺入辅助装置中时,该环相对于针体被下压到刺血针针尖的区域中。因此,安装有弹簧的锁定臂90从环上松释。压靠臂此刻在刺入辅助装置中处于展开状态并且压靠刺入辅助装置的内壳体壁98。当使用或的刺血针系统从刺入辅助装置中取出时,锁定臂90在刺入辅助装置外壳的渐缩区域中沿倾斜壳体壁98滑动并且由于倾斜壁98从而首先压入到针体的凹部95中。因此刺血针系统可容易地从刺入辅助装置的渐缩区域中取出。该使用过的刺血针系统随后呈现如图7c所示的变型形式。当该系统重新插入到刺入辅助装置中时,锁定臂90此刻展开并且针体2a的周边由此在区域35中增大,因此防止了刺血针系统插入到刺入辅助装置的前窄区域中。

    

包括防止重复使用的刺血针系统的刺入辅助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包括防止重复使用的刺血针系统的刺入辅助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包括防止重复使用的刺血针系统的刺入辅助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包括防止重复使用的刺血针系统的刺入辅助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括防止重复使用的刺血针系统的刺入辅助装置.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使用一次性的刺血针系统的刺入辅助装置。依据本发明的刺血针系统具有针体,该针体在刺血针系统中以保护方式包围针尖,并且还具有防止射出的刺血针系统重复使用的保护装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