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及滑板车.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662373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7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33039.5

申请日:

2015.03.25

公开号:

CN104689555A

公开日:

2015.06.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3C 17/02申请日:20150325|||公开

IPC分类号:

A63C17/02

主分类号:

A63C17/02

申请人:

深圳乐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一鹏

地址:

518055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塘朗同富裕工业城8号厂房2、6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5

代理人:

王仲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轮及滑板车。本发明提供的滑板车包括:旋转块、底座、第一滚动轴承、第二滚动轴承、外轮圈和内轮圈;旋转块与底座连接并成预设夹角;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沿水平方向与旋转块连接,第一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内轮圈连接,内轮圈能够绕旋转块旋转;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沿水平方向与内轮圈连接,第二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外轮圈连接,外轮圈可绕内轮圈旋转。本实施例中将内轮圈和旋转块集成在外轮圈内,结构紧凑,控制更简单和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块、底座、第一滚动轴承、第二滚动轴承、外轮圈和内轮圈;
所述旋转块与所述底座连接并具有预设夹角;
所述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沿水平方向与所述旋转块连接,所述第一滚动 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内轮圈连接,所述内轮圈能够绕所述旋转块旋转;
所述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沿水平方向与所述内轮圈连接,所述第二滚动 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外轮圈连接,所述外轮圈可绕所述内轮圈旋转。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块在中部设有沿垂直方向的轴或轴孔,在水平方向设有水平转 轴,所述旋转块通过所述水平转轴与所述底座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块与所述底座的夹角范围为15°到45°。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前延伸有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架, 所述水平转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所述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架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的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前延伸有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架, 所述水平转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所述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架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地面延伸有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 架,所述水平转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所述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架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的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地面延伸有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 架,所述水平转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所述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架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轮圈包括多个同轴的子外轮圈,各个子外轮圈两两固定连接。

9.  一种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块、第一滚动轴承、第二滚动轴承、外轮圈和内轮圈;
所述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沿水平方向与所述旋转块连接,所述第一滚动 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内轮圈连接,所述内轮圈能够绕所述旋转块旋转;
所述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沿水平方向与所述内轮圈连接,所述第二滚动 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外轮圈连接,所述外轮圈可绕所述内轮圈旋转。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块在中部设有沿垂直方向的轴或轴孔,在水平方向设有水平转 轴。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车轮及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板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轮及滑板车。
背景技术
目前,滑板车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适合近距离游玩或每日通勤。传统 的滑板车在底座前后端的底部各设有两个轮子,在前后端的两个轮子之间连 接有转向机构,其体积较大,在行进过程中,通过控制底座侧倾,使得前后 四个轮子受到地面的反作用力不平衡从而控制滑板车的转向,这种传统的控 制方式中,需要同时对前后四个轮子进行协调控制,学习难度大,转向控制 复杂,给用户带来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轮及滑板车,其结构紧凑,控制简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滑板车,其主要可包括:旋转块、底座、第一滚动轴 承、第二滚动轴承、外轮圈和内轮圈;旋转块与底座连接并具有预设夹角; 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沿水平方向与旋转块连接,第一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内轮 圈连接,内轮圈能够绕旋转块旋转;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沿水平方向与内轮 圈连接,第二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外轮圈连接,外轮圈可绕内轮圈旋转。
可选的,旋转块在中部设有沿垂直方向的轴或轴孔,在水平方向设有水 平转轴,水平转轴通过水平转轴与底座连接。
可选的,旋转块与底座的夹角范围为15°到45°。
可选的,底座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前延伸有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 架,水平转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架连接。
可选的,底座的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前延伸有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 架,水平转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架连接。
可选的,底座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地面延伸有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 支架,水平转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架连接。
可选的,底座的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地面延伸有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 支架,水平转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架连接。
可选的,外轮圈包括多个同轴的子外轮圈,各个子外轮圈两两固定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轮,其主要可包括:旋转块、第一滚动轴承、第 二滚动轴承、外轮圈和内轮圈;其中,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沿水平方向与旋 转块连接,第一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内轮圈连接,内轮圈能够绕旋转块旋转; 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沿水平方向与内轮圈连接,第二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外轮 圈连接,外轮圈可绕内轮圈旋转。
可选的,所述旋转块在中部设有沿垂直方向的轴或轴孔,在水平方向设 有水平转轴。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滑板车包括旋转块、底座、第一滚动轴承、第二滚动轴承、外 轮圈和内轮圈;旋转块与底座连接并具有预设夹角;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沿 水平方向与旋转块连接,第一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内轮圈连接,内轮圈能够绕 旋转块旋转;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沿水平方向与内轮圈连接,第二滚动轴承 的外圈与外轮圈连接,外轮圈可绕内轮圈旋转。本实施例中将内轮圈和旋转 块集成在外轮圈内,充分利用了外轮圈内侧的空间,减小了车体外部结构的 设计,结构紧凑,更加小巧轻便,且只需要两个车轮就可以实现转向,控制 更简单和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车轮包括旋转块、第一滚动轴承、第二滚动轴承、外轮圈和内 轮圈;其中,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沿水平方向与旋转块连接,第一滚动轴承 的外圈与内轮圈连接,内轮圈能够绕旋转块旋转;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沿水 平方向与内轮圈连接,第二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外轮圈连接,外轮圈可绕内轮 圈旋转。该车轮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外轮圈内侧的空间,将传统转向机构巧妙 地集成在车轮内部,同时亦使得车轮的结构更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 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滑板车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底座与车轮内旋转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滑板车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滑板车直行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滑板车转弯时的一个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滑板车转弯时的另一个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 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轮及滑板车,其结构紧凑,控制简单。以下 将结合图1至图6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滑板车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滑板车,其主要可包括:车轮和底座20。其中,车轮可包括旋转块 10、第一滚动轴承、第二滚动轴承、外轮圈30和内轮圈40;旋转块10与底 座20连接,且旋转块10与底座20成预设夹角;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沿水平 方向与旋转块10连接,第一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内轮圈40连接,内轮圈40能 够绕旋转块10旋转;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沿水平方向与内轮圈40连接,第 二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外轮圈30连接,外轮圈30可绕内轮圈40旋转。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旋转块10优选为十字旋转块,旋转块10 在中部设有沿垂直方向的轴或轴孔11,在水平方向设有水平转轴,水平转轴 的左端121和右端122分别与底座20固定连接。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一滚动轴承和第二滚动轴承不做具体限制, 内轮圈40可通过第一滚动轴承绕旋转块10旋转,外轮圈30可通过第二滚动 轴承绕内轮圈40旋转。
具体可参阅图1,图1是该滑板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该 滑板车是对称结构,在底座20的另一端上设有相同的结构,在图1中未作示 意。其中,旋转块10和内轮圈40集成在外轮圈40中,充分利用了外轮圈30 内侧的空间,减小了车体外部结构的设计,结构紧凑,更加小巧轻便。
其中,底座20在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有外轮圈30,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 的滑板车可以在底座20前后各设置一个车轮,通过对底座的侧倾控制来控制 滑板车的转向。其中,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滑板车具有前后共两个车轮, 可以实现前后轮一起转向,从而使得转弯半径大幅缩小,转向更顺畅,控制 更简单、方便。
在其他实现方式中,该滑板车也可以像现有技术的滑板车一样在前面设 置两个车轮,在后面设置两个车轮,滑板车的车轮数量不做具体限制。
其中,外轮圈30的尺寸与内轮圈40尺寸匹配,使得外轮圈30可以绕内 轮圈40自由转动。
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运行更加顺畅和平稳,可以增大外轮圈30的 直径。如图1所示可知,该外轮圈30的直径相比传统滑板车的车轮直径要大。
一种实现方式中,外轮圈30可以由多个同轴的子外轮圈组成,各个子外 轮圈两两固定连接,使得该外轮圈的直径较大,增大了与地面的摩擦力,运 行更加顺畅、平稳。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实施例中旋转块与底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 可知,旋转块10在中部设有沿垂直方向的轴或轴孔11,在水平方向设有水平 转轴,水平转轴由轴或轴孔11的两端向外延伸。其中,旋转块通过水平转轴 与底座20固定连接,具体的,水平转轴的左端121和右端122分别与底座20 固定连接,旋转块10的轴或轴孔所在的平面与底座20成预设夹角。图2所 示为在旋转块10的中部设有沿垂直方向的轴孔11。
可一并参阅图3,图3是本实施例中旋转块与底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旋 转块10的轴或轴孔所在的平面与底座20成预设夹角,如图3中两根虚线所 组成的夹角α即为旋转块10与底座20的夹角。其中,滑板车的转向与旋转 块10与底座20的夹角相关联,该夹角越小,滑板车在转向时越灵敏,但是 需要克服的摩擦力也越大。该夹角的角度范围在15°到45°。
优选的,旋转块10与底座20的夹角范为30°时,转向灵敏,转向控制 顺畅。
一种实现方式中,底座20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前延伸有左连接支架 201和右连接支架202,水平转轴的左端121和右端122分别与左连接支架201 和右连接支架202连接。同样的,底座20的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前延伸有 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架,水平转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连接支架和右连 接支架连接。具体可参阅图2,图2所示部分为底座的前端,底座的后端未在 图2中示出,其具体实施可参阅底座的前端部分。
此外,还可以在底座20的底部向地面延伸设置连接支架,即底座20的 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地面延伸有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架,水平转轴的左 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架连接。同样的,底座的后端的左右 两侧分别向地面延伸有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架,水平转轴的左端和右端分 别与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架连接。
请参阅图4至图6,图4是滑板车直行时的俯视图,图5和图6是滑板车 转弯时的俯视图,其中,若以图中右边为滑板车的前行方向,则图5是滑板 车右转弯时的俯视图,图6是滑板车左转弯时的俯视图。
在滑板车行驶过程中,人站在底座20上,双脚力量平衡,外轮圈30绕 着内轮圈40转动,滑板车直行,具体为图4所示;当右脚用力时,底座20 右倾,外轮圈30的右侧受力点与左侧受力点不同,内轮圈40绕着旋转块10 转动,从而使得内轮圈偏向右边,滑板车右转弯,具体为图5所示;反之, 当左脚用力时,底座20左倾,外轮圈30的右侧受力点与左侧受力点不同, 内轮圈40绕着旋转块10转动,从而使得内轮圈偏向左边,滑板车左转弯, 具体为图6所示。
由上可知,本发明的滑板车包括旋转块、底座、第一滚动轴承、第二滚 动轴承、外轮圈和内轮圈;旋转块在中部设有沿垂直方向的轴孔,在水平方 向设有水平转轴,水平转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底座固定连接,旋转块与底 座成预设夹角;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沿水平方向与旋转块连接,第一滚动轴 承的外圈与内轮圈连接,内轮圈能够绕旋转块旋转;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沿 水平方向与内轮圈连接,第二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外轮圈连接,外轮圈可绕内 轮圈旋转。本实施例中将内轮圈和旋转块集成在外轮圈内,充分利用了外轮 圈内侧的空间,减小了车体外部结构的设计,结构紧凑,更加小巧轻便,且 只需要两个车轮就可以实现转向,控制更简单和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轮,该车轮主要可包括:旋转块、第一滚 动轴承、第二滚动轴承、外轮圈和内轮圈;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沿水平方向 与旋转块连接,第一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内轮圈连接,内轮圈能够绕旋转块旋 转;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沿水平方向与内轮圈连接,第二滚动轴承的外圈与 外轮圈连接,外轮圈可绕内轮圈旋转。具体可参阅图1至图3。
优先的,所述旋转块为十字旋转块,其中,该旋转块在中部设有沿垂直 方向的轴或轴孔,在水平方向设有水平转轴。
外轮圈的尺寸与内轮圈尺寸匹配,使得外轮圈可以绕内轮圈自由转动。 其中,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运行更加顺畅和平稳,可以增大外轮圈的 直径。一种实现方式中,外轮圈30可以由多个同轴的子外轮圈组成,各个子 外轮圈两两固定连接,使得该外轮圈的直径较大,增大了与地面的摩擦力, 运行更加顺畅、平稳。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车轮的具体实施可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 赘述。
本发明中的车轮将内轮圈和旋转块集成在外轮圈内,充分利用了外轮圈 内侧的空间,结构紧凑,更加小巧轻便,其转向性能更好、更顺畅,控制更 简单和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车轮及滑板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 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 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 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车轮及滑板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车轮及滑板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车轮及滑板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车轮及滑板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车轮及滑板车.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轮及滑板车。本发明提供的滑板车包括:旋转块、底座、第一滚动轴承、第二滚动轴承、外轮圈和内轮圈;旋转块与底座连接并成预设夹角;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沿水平方向与旋转块连接,第一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内轮圈连接,内轮圈能够绕旋转块旋转;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沿水平方向与内轮圈连接,第二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外轮圈连接,外轮圈可绕内轮圈旋转。本实施例中将内轮圈和旋转块集成在外轮圈内,结构紧凑,控制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运动;游戏;娱乐活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