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板及其拼接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板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板及其拼接结构。
背景技术
洁净厂房也叫无尘车间、洁净室(Clean Room)或无尘室,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
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之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
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等条件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的特殊房间。亦即是
不论外在之空气条件如何变化,其室内均能俱有维持原先所设定要求之洁净度、温湿度及
压力等性能之特性。由于洁净厂房的工作特殊性,其室内的墙面通常需要具备耐腐蚀、防静
电等要求,因而常用不锈钢板或碳钢板作为墙面表面贴装材料。
而目前应用于洁净厂房的墙面板件通常包括洁净厂房的毛坯墙体,之后再在墙体
表面面上贴装不锈钢板或碳钢板。这样的洁净厂房墙体不仅存在难度大,板件结合不牢固,
接缝处易积尘等问题,而且钢板贴装之后无法进行二次拆装,不便于进行维修更换。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板件结构牢固性和强度
高,降低施工难度,减少接缝处积尘且结构简单的复合板及其拼接结构。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板,包括板本体、第一连接板件、第二连接板件及扣接件,所述第一连接
板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件分别覆设于所述板本体的两侧面,所述板本体设有卡接槽,所述
扣接件嵌装于所述卡接槽,且所述扣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件、所述第二连接板件均扣接
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件包括第一扣接部,所述第一扣接部与所
述板本体扣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板件包括第二扣接部,所述第二扣接部与所
述板本体扣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接件设有压合凸台机构,所述压合凸台机构与所述
第一连接板件、所述第二连接板件均配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接件设有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多个微吸附
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设置于所述板本体和
所述第一连接板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设置于所述板本体和
所述第二连接板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本体为玻镁、岩棉或纸蜂窝。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拼接结构,其包括有至少两个如上所述的复合板,两个所
述复合板均包括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与所述第二插接端插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复合板通过将所述第一连接板件、所述第二连接板件一体覆设于所述板本体
上,之后在所述板本体的卡接槽内卡装所述扣接件,并使所述扣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件
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件均扣接固定,如此提高复合板组成部件间的结构连接强度,降低建造
洁净厂房的施工难度,同时还可以减少接缝处的积尘,且其结构简单,制造及使用成本低。
上述拼接结构将至少两块所述复合板相互拼接,通过将所述第一连接板件、所述
第二连接板件一体覆设于所述板本体上,之后在所述板本体的卡接槽内卡装所述扣接件,
并使所述扣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件均扣接固定,如此提高复合板组
成部件间的结构连接强度,降低建造洁净厂房的施工难度,同时还可以减少接缝处的积尘,
且其结构简单,制造及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复合板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板本体,120、卡接槽,200、第一连接板件,220、第一扣接部,300、第二连接板
件,320、第二扣接部,400、扣接件,500、第一粘接层,600、第二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复合板,包括板本体100、第一连接板件200、第二连接板件
300及扣接件400,所述第一连接板件200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件300分别覆设于所述板本体
100的两侧面,所述板本体100设有卡接槽120,所述扣接件400嵌装于所述卡接槽120,且所
述扣接件400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件200、所述第二连接板件300均扣接固定。
上述复合板通过将所述第一连接板件200、所述第二连接板件300一体覆设于所述
板本体100上,之后在所述板本体100的卡接槽120内卡装所述扣接件400,并使所述扣接件
400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件200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件300均扣接固定,如此提高复合板组成部
件间的结构连接强度,降低建造洁净厂房的施工难度,同时还可以减少接缝处的积尘,且其
结构简单,制造及使用成本低。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复合板为一种叠层结构,及包括夹心层(板本体100),及与夹
心层一体成型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件200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件300,为了满足洁净厂房的相关
工作要求,所述第一连接板件200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件300优选采用耐腐蚀、防静电性能良
好的不锈钢或碳钢板制作。进一步的根据不同使用场合的需要,所述第一连接板件200和所
述第二连接板件300可以同时是不锈钢板,或者一个为不锈钢板、一个为碳钢板,或者两个
同时是碳钢板的组合。另外,所述第一连接板件200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件300也可以采用不
同的装配方式与所述板本体100一体成型。所述板本体100为玻镁、岩棉或纸蜂窝。如此可以
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成本要求,采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所述板本体100,大大提高复合板的
可使用性,同时可以丰富其产品种类,提高市场竞争力。
所述第一连接板件200包括第一扣接部220,所述第一扣接部220与所述板本体100
扣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件300包括第二扣接部320,所述第二扣接部320与所述板本体100扣
接。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件200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件300优选通过折弯工艺制作成板件,
即包括一个与板本体100贴合的主面,及两端分别与板本体100的两端扣接的侧面,两个侧
面的间距优选与板本体100的宽度相匹配,由此可以确保两者为过盈装配连接,以提高连接
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此外,上述复合板为了具备拼接功能,板两侧均设有卡接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
中,板两侧的卡接部可以均是凸起,与之相配拼接的另一个板的两侧的卡接部均是与凸起
相配合的凹槽;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板两侧的卡接部可以一边是凸起,一边是凹槽,与之相
配拼接的另一个板的两侧卡接部结构相似,由此可以进一步丰富复合板的结构和种类。另
外,在凹槽内卡紧安装有所述扣接件4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扣接件400为钢制结构件,结
构件的形状为凸字型,凸出部嵌装于凹槽内,两侧边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扣接部220和所述
第二扣接部320并与之相互扣压,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一连接板件200、所述第二连
接板件300与所述板本体100之间的装配牢固性。
所述扣接件400设有压合凸台机构,所述压合凸台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件200、
所述第二连接板件300均配合连接。这样设置可以使所述扣接件400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件
200、所述第二连接板件300的贴合更加紧密,装配更加稳固,同时也便于减小两个复合板拼
接之后拼缝的宽度,降低积尘程度,从而使上述复合板的拼接结构更加复合洁净厂房的使
用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扣接件400设有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多个微吸附件。为了
进一步提高相邻两个板件拼接的紧密性,优选在所述扣接的衔接面上设置多个微吸附机
构,例如可以是微吸盘、微真空吸孔等,这样设置可以使得相邻两个板件相互拼合后,拼接
处不仅存在卡紧力的作用,同时还存在吸附力的作用,进而进一步的提高板件拼接的稳固
性,同时也可以达到防尘渗入的效果。
上述复合板还包括第一粘接层500,所述第一粘接层500设置于所述板本体100和
所述第一连接板件200之间;以及第二粘接层600,所述第二粘接层600设置于所述板本体
100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件30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接层500和所述第二粘接层
600为涂覆于所述板本体100上的黏胶,这样设置可以大大提高所述第一连接板件200、所述
第二连接板件300与所述板本体100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固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
所述板本体100上设置多个装配孔,相应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件200、所述第二连接板件300上
设置多个连接柱,通过连接柱与装配孔的配合插接实现装配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拼接结构,其包括有至少两个如上所述的复合板,两个所
述复合板均包括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与所述第二插接端插接配合。
上述拼接结构将至少两块所述复合板相互拼接,通过将所述第一连接板件200、所
述第二连接板件300一体覆设于所述板本体100上,之后在所述板本体100的卡接槽120内卡
装所述扣接件400,并使所述扣接件400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件200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件300均
扣接固定,如此提高复合板组成部件间的结构强度,降低建造洁净厂房的施工难度,同时还
可以减少接缝处的积尘,且其结构简单,制造及使用成本低。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