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开门反锁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开门反锁结构。
背景技术
双开门主要通过天地钩进行反锁,但是天地钩很容易被打开,因此保护效果较差,
因此为了提高安全性,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反锁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开门反锁结构,本装置在闲置状态下
可以将锁杆作为门把手使用,在夜间需要休息时,可以将插轴安插至通孔内完成反锁,可以
通过限位螺母进行保险,避免插轴被抽出,起到较佳的保险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开门反锁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锁杆,所述锁杆为L形,所述锁杆具有
连接门体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门体之间配合有螺丝,所述锁杆的顶部设置有通孔,所
述通孔竖向贯穿所述锁杆,在两根所述锁杆之间配合有锁片,所述锁片的下端对称设置有
两根插轴,所述插轴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插轴穿过所述通孔的那一端具有螺纹杆,所述螺纹
杆上设置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锁杆上配合有环部,所述环部的外圈位置处设置有连接片,在两个所
述连接片之间设置有保险杆,通过设置保险杆可以起到二重保护效果。
优选地,所述锁杆的表面套设有把手套,所述把手套与所述锁杆之间过渡配合,所
述把手套的外部设置有防滑槽,所述把手套为橡胶套或海绵套,通过设置把手套,可以避免
手汗附着至锁杆的表面,有效提高锁杆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插轴与所述通孔之间过渡配合,所述插轴为不锈钢插轴,所述插轴与
所述锁片之间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环部与所述锁杆之间过渡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闲置状态下可以将锁杆作为门把手使用,在
夜间需要休息时,可以将插轴安插至通孔内完成反锁,可以通过限位螺母进行保险,避免插
轴被抽出,起到较佳的保险效果,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安装较为方便,适
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插轴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
的界定。
参阅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双开门反锁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锁杆1,所述锁杆
1为L形,所述锁杆1具有连接门体用的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与门体之间配合有螺丝201,所
述锁杆1的顶部设置有通孔(未图示),所述通孔竖向贯穿所述锁杆1,在两根所述锁杆1之间
配合有锁片4,所述锁片4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根插轴5,所述插轴5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插轴
5穿过所述通孔的那一端具有螺纹杆501,所述螺纹杆501上设置有限位螺母502,所述限位
螺母502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锁杆1上配合有环部6,所述环部6的外圈位
置处设置有连接片601,在两个所述连接片601之间设置有保险杆602,通过设置保险杆可以
起到二重保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锁杆1的表面套设有把手套7,所述把手套7
与所述锁杆1之间过渡配合,所述把手套7的外部设置有防滑槽701,所述把手套7为橡胶套,
通过设置把手套,可以避免手汗附着至锁杆的表面,有效提高锁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插轴5与所述通孔之间过渡配合,所述插轴
5为不锈钢插轴,所述插轴5与所述锁片4之间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环部6与所述锁杆1之间过渡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闲置状态下可以将锁杆作为门把手使用,在
夜间需要休息时,可以将插轴安插至通孔内完成反锁,可以通过限位螺母进行保险,避免插
轴被抽出,起到较佳的保险效果,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安装较为方便,适
合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
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
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