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肠梗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肠梗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中最严重的一种,其死亡率较高,据国外文献报导占外科各种急腹症死亡病例的40%,临床以腹痛,腹胀,呕吐,便闭为特征。西医的治疗,是以机械的方法除去梗阻,恢复肠管的通畅,因之多采用手术方法。但手术对机体是一种劣性刺激,除扰乱正常的生理机能外,尚可造成许多并发病和后遗症,有时甚至造成生命危险,目前治疗这种病的中医方法包括,灌肠、推拿针刺及内服中药几种,针刺穴位,天枢,腹结,大肠俞、会谷,足三里等,以及推拿灌肠,这些疗法虽然对肠梗阻有缓解作用,但对重症患者疗效甚微。内肠中药包括大承气汤,生豆油等,这些药虽然有一定疗效,但不理想。大连医学院采用“硝菔通结汤”治疗肠梗阻,该汤剂由芒硝、莱菔组成。该制剂具有宽肠理气,通里攻下功效,但有严重的耗损正气之缺陷。故该中药制剂疗效仍不能令人满意。
因此,人们对疗效更好的治疗肠梗阻的中药制剂仍存需要。至今为止,还没发现任何有关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报导。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并通过动物和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终于找到有更好疗效的治疗肠梗阻的中药内肠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更为有效治疗肠梗阻的一种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选择芒硝、莱菔、甘草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肠梗阻,并减少对机体的耗损。其中选用芒硝是因为芒硝性味辛咸苦寒,归胃大肠三焦经,泻热导滞,润燥软坚。选用莱菔是因为莱菔性味辛甘平,归脾胃肺经,宽肠理气、行气消食,降气祛痰除胀。选用甘草是因为甘草性味甘平,行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甘草入峻剂则缓正气,入润剂则养阴血,入凉剂则泻邪热,通行十二经,解百药之毒,有补有泻,能表能里,可升可降在加强芒硝莱菔通里攻下除胀消炎解毒的同时,佐以倍力,并使之不争,达到下不伤正之目的。
本发明药物组份的用量也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芒硝250克、莱菔2500克、甘草15克。
本发明药物各组分用量还可以是芒硝200克、莱菔2000克、甘草12克。
本发明中所述的莱菔是十字花科植物莱菔raphanus sativus L成熟的根茎,又名萝卜。
本发明中所述的甘草是豆科甘草属植物clycysshiza usalensis fisch成熟的干根。
本发明药物活性组分地制备方法如下:
将所述重量配比的芒硝,莱菔(切成碎细丝片),甘草,混和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过药面为宜,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后得滤液,备用。
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胶书剂、口服液等。
本发明药物具有宽肠理气,通里攻下、改变肠壁血运,促进肠管蠕动、除胀、消炎、解毒的功能,用于治疗肠梗阻。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例包括了本发明药物(以下称硝菔甘草通结口服液)的药效学试验和临床疗效观察试验。
(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对兔肠平滑肌活动的影响
试验材料:
选本发明药物硝菔甘草通结口服液;台氏液,由昆明医学院提供。
试验方法
取昆明健康短毛白兔35只,雌雄不拘,体重1.8-4.0kg,试验前禁食24小时,击毙后立即取出2-3厘米长的十二指肠和肠各一段,在室温(11-20摄氏度)台氏液中洗净移入CW-Z型(第二军医大学生产)平滑肌恒温仪,槽内先置入室温台氏液20毫升。肠段一端固定于L形通气管的弯钩上,另一端经线连张力换能器,再连于牡丹江无线电厂产的JL-3型三导生理记录仪,肠段不封闭,其内腔与灌注液相通。接通恒温槽电源,待槽内温度升至38摄氏度时即连续描记肠段活动。20分钟后加入1∶10的硝菔甘草通结口服液2毫升,10分钟后用新鲜38摄氏度台氏液冲洗2次,再置38摄氏度台氏液中20分钟。再用未曾稀释的硝菔甘草通结口服液重新上述步骤。
(试验例2)本发明药对小白鼠肠推进运动能力的影响。
试验材料
选本发明药物硝菔甘草通结口服液、盐水35%硫酸镁溶液。
试验方法
取昆明产健康小白鼠86只,体重16-20克,雌雄不拘,实验前禁食24小时,不禁水。将小白鼠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用盐水,35%硫酸液镁溶液,本发明药物硝菔甘草通结口服液制成的1%炭未混悬液灌胃,每1鼠灌0.5毫升,30分钟后处死。另取自胃底至直肠未端(包括盲肠)的长度,作为消化道全长,量取自胃底至含有炭未内容物的最前段和最后端的长度,以其长度占消化道全长的百分比分别定为推进速度和推净速度,作为肠推进运动能力的指标。
试验结果
1、按收缩频率和收缩幅度的不同,将兔肠平滑肌收缩活动分为强中弱及无收缩四种情况,以基线的改变,反映平滑肌的紧张性。给药前肠与十二指肠均有不同频率与幅度的收缩波,给药后收缩波的频率和幅度均减少,甚至不出现收缩波,但紧张性变化不多。给药后收缩波减少的程度与所给本发明药物的浓度有关,稀释的药作用较弱,多数在10分钟内恢复,至给药前的水平,未稀释的本发明药硝菔甘草通结口服液作用较强,多数持续10分钟,经冲洗后,才恢复至给药前的水平。祥见表1.
2、本发明药物硝菔甘草通结口服液对小白鼠肠推进运动能力的影响。经统计学处理:生理盐水灌胃时平均推进速度比本发明药物硝菔甘草通结口服液灌胃时慢,t=8.3001,t0.05=2.004,t0.01=2.1669,(t)t0.01>t0.05,p<1%<5%),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生理盐水灌胃时平均推净速度比本发明药物硝菔甘草通结口服液灌胃时快。t=20.8083,(t>t0.01>t0.05,p<1%<5%),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本发明药物硝菔甘草通结口服液灌胃时平均推进速度比35%硫酸镁溶液灌胃时慢。t=1.0616(t<t0.05<t0.01,p>5%>1%)平均推净速度也慢,t=0.6942,(t<t0.05<t0.01,p>5%>1%),差别均无显著意义。详见表2、表3、表4.
3、肉眼可见:35%硫酸镁溶液和本发明药物硝菔甘草通结口服液灌胃时均可引起肠壁明显水肿,肠腔内有大量水分积聚。
表一、硝菔甘草通结口服液对兔肠平滑肌活动的影响
肠段部位总例数灌注液 收缩活动 紧张性
强 中 弱 无 降低 不变 升高
肠35台氏液2 12 21 0
5.71% 34.29% 60.00%
1∶100汤剂0 6 22 7 4 31 0
17.24% 62.82% 20% 11.43% 88.57%
35台氏液5 13 17 0
14.29% 37.14% 48.57%
1∶100汤剂0 0 10 25 7 21 1
28.57% 71.43% 20% 77.14% 2.86%
十37台氏液9 9 19 0
24.32% 24.32% 51.35%
1∶100汤剂1 8 21 7 8 28 1
2.70% 21.62% 56.76% 18.92% 21.62% 75.68% 2.70%
指肠37台氏液台氏液 11 10 16 0
29.72% 27.03% 43.34%
1∶100汤剂0 0 9 28 15 19 3
24.32% 76.68% 40.54% 51.35% 8.11%
表2、生理盐水灌胃肠运动推进机能的观察
鼠号 消化管全长 (cm) 最前端距离 (cm)推进速度(%) 最后端距离 (cm)推净速度(%)
1 58.5 42.5 72.65 24 41.03
2 58 32 55.17 18 31.03
3 54 33.5 62.04 15.5 28.70
4 38 28 73.68 11 28.95
5 54 34 62.96 22 40.74
6 42 29 69.05 13 30.95
7 50 29.5 59.0 14 28.0
8 48 38 79.17 23 47.92
9 45 35 77.78 7 15.56
10 49 41 83.67 8 16.33
11 58 43 74.14 15.5 26.72
12 52 46 88.46 11 21.15
13 53 30 56.60 16 30.19
14 54 30 55.60 12 22.22
15 38 31 81.58 11 28.95
16 47 38 80.85 21 44.68
17 46 36 78.26 13 28.26
18 51 37 72.55 21 41.18
19 49 42 85.71 8 16.33
20 52 39 75.00 26 50.0
21 46 39 84.78 13 28.26
22 55 29 52.73 14 25.45
23 59 30 50.85 12 20.34
24 46 40 86.96 11 23.91
25 58 38 65.52 18 31.03
26 47 23 48.94 9 19.15
27 50 25 50.00 10 20.00
28 45 23 51.11 13 28.89
29 50 25 50.00 15 30.00
均值 68.4403 29.1697
标准 植 13.1910 9.2535
表3、35%硫酸镁溶液灌胃肠运动推进机能的观察
鼠号 消化管全长 (cm) 最前端距离 (cm)推进速度(%) 最后端距离 (cm) 推净速度(%)
1 65 36 55.38 22 33.85
2 60 52 86.67 15 25.0
3 43.5 22.5 51.72 13 29.89
4 42 36 85.71 6 14.29
5 56 47 83.93 0 0
6 53 45 84.91 26 49.06
7 54 36 66.67 0 0
8 50 40 80.0 8 16.0
9 65 60 92.31 10 15.38
10 53 45 84.91 8 15.09
11 53 48 90.57 18 33.96
12 57 49 85.96 16 28.07
13 45 37 82.22 16 35.56
14 47 40 85.11 0 0
15 51 45 88.24 15 29.41
16 60 46 76.67 0 0
17 54 43 79.63 0 0
18 50 40 80.0 13 26
19 45 32 71.11 0 0
20 40 32 80.0 0 0
21 61 52 85.25 5 8.19
22 57 46 80.70 0 0
23 41 26 63.41 7 17.07
24 43 32 74.42 0 0
25 45 38 84.44 0 0
26 47 36 76.60 0 0
27 44 35 79.55 0 0
28 51 40 78.43 5 9.80
均值 79.09 13.8079
标准 植 9.7325 14.7301
表4、“硝菔甘草通结口服液”灌胃肠运动推进机能的观察
鼠号 消化管全 长(cm) 最前端距离 (cm) 推进速度(%) 最后端距离 (cm) 推净速度(%)
1 76 61 80.26 29 38.16
2 71 43 60.56 25 35.21
3 83 64 77.11 0 0
4 46 32 69.57 12 37.5
5 47 39 82.98 0 0
6 57 22 38.60 16 28.07
7 43 20 46.51 0 0
8 50 38 76.00 11 22.0
9 59 34 57.63 7 11.86
10 57 30 52.63 4 7.02
11 52 43 82.69 17 32.69
12 52 45 86.54 13 25.0
13 61 50 81.97 0 0
14 54 39 72.22 10 18.52
15 57 51 89.47 20 35.09
16 56 42 75.0 17 30.36
17 59 50 84.75 0 0
18 50 40 80.0 0 0
19 50 41 82.0 0 0
20 51 40 78.43 0 0
21 49 40 81.63 0 0
22 43 35 81.40 0 0
23 55 42 76.36 0 0
24 50 40 80.0 0 0
25 48 43 89.58 0 0
26 51 42 82.35 0 0
27 51 41 80.39 0 0
28 44 40 90.91 0 0
29 45 38 84.44 0 0
均值 75.9303 11.0855
标准植 12.8688 14.8684
(试验例3)本发明药物治疗肠梗阻的临观察
1、一般资料
收住患者共50例,男45例女5例,男女之比为9∶1,其中粘连性肠梗阻14例,年龄20-30岁34例,31-40岁9例,41-50岁6例,50-60岁1例。其中农民36人,工人10人,学生2人,职业干部1人,司机1人。
2、诊断标准
(1)诊断标准
根据正邪相争的发展阶段分为痞结、瘀结、疽结三型。
痞结型(1型):肠腑痞塞不通为主的早期各种肠梗阻,属正盛邪轮阶段,此型病人全身情况好,腹胀轻,无腹膜刺激征,脉弦有力。
瘀结型(2型):肠腑因血瘀实而胀满,属邪实正盛,正邪相持阶段。其临床特点是病人全身情况尚好,但腹痛重,腹中有膨胀,或可触及包块,有压痛,但腹膜刺激征不明显,脉弦滑而数。
疽结型(3型):肠腑既阻又撅,肠管坏死,体克。属正虚邪陷阶段,病人病情恶化,精神萎靡或神志异常,脉细数,甚至脉弱欲绝,腹胀显著加重或明显腹膜刺激征。
(2)西医诊断标准
肠梗阻多伴有急性症状,如突发性腹痉,恶心呕吐,腹胀无便,无虚恭,偶有血便。由于剧烈呕吐,大量水分及电分质损失,可迅速出现脱水,酸碱平衡失调及中毒性休克等症状。根据梗阻性质,梗阻部位梗阻的程度可分为:机械性或麻痹性,单纯性或绞窄性,高位性或低位性,完全性或不完全性。
机械性肠梗组或麻痹性肠梗阻:一般常见的肠梗阻多属于机械性,有阵发性绞痛及高亢的肠鸣;麻痹性肠梗阻则多见于腹膜炎,腹膜后出血,及腹部手术后,一般无阵发性绞痛及高亢肠鸣,但局限性肠麻痹所致的肠梗阻其临床表现可以和机械性肠阻很相似,晚期机械性肠梗阻亦可能转为麻痹性肠梗阻。
单纯性肠梗阻或绞窄性肠梗阻:如阵发性腹痛十分剧烈,发作之间虽疼痛稍有缓解,但仍难以耐受,或成持续性腹痛时应高度怀凝可能为绞窄性肠梗阻。如有发热、脉博增快,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及白血球数增高时更应怀疑有肠绞窄,但早期绞窄性肠梗阻可能无此症状。怀疑有肠绞窄时,根据具体条件可取血(或用时取腹腔穿刺液)立即送作氨食量检查。
高位性肠梗阻或低位性肠梗阻:高位性肠梗阻,呕吐发生早而频、腹胀并不显著,低位性肠梗阻则相反。
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肠梗阻急性或慢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病人仍能从肛门排气或少量粪便,完全性肠梗阻则不能。
特殊检查:当肠梗阻壁血运障碍或出现腹膜时白血球总数及中性增高,急性小肠梗阻时x线透视可出现多个水气平面。
3、治疗方法
先行充分胃减压,使胃内排空,然后自胃管注入(或口服)本发明药物200毫升,夹管2小时后松管减压后再注入200毫升,再灭管2小时,一般一日灌入3次。小儿用量约每公斤体重5毫升,一日2至3次。
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梗阻症状解除,腹痛,腹胀呕吐均消失肠道流通正常便排气。
好转:尚留部分症状时而还觉腹痛。
无效:达不到好转标准。
5、治疗结果(见表5和表6)
表5、经治疗后疗效观察
治疗时间 显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例数 显效率% 例数好转率%倒数无效率% %
8时内 47 94
12时 24(但转手术 94
24小时 12(死亡)
表6、经治疗后一月体征改善情况
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便闭发烧乏力 口干失眼
治疗前(例)47 47 47 47 47 40 47 47 31
治疗后(例)0 0 0 0 0 0 6 3 9
总有效率(%)100 100 100 100 100 100 88 93.7 71
总之,采用硝菔甘草通结口服液治疗急性典型性肠梗阻50例,结果显效治愈47例,占94%,2例虽然特好转但中转手术占4%,1例无效占2%。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口服液的制备。
称其芒硝200克,鲜莱菔2000克,(切成碎细丝片)甘草12克三味药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即成本发明药物硝菔甘草通结口服液,装瓶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