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堆肥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1660801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77321.0

申请日:

2013.12.13

公开号:

CN104710205A

公开日:

2015.06.1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5F 17/00申请公布日:201506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5F 17/00申请日:20131213|||公开

IPC分类号:

C05F17/00; C05G3/00

主分类号:

C05F17/00

申请人:

甘肃农业大学

发明人:

贠建民; 李志刚; 艾对元

地址:

730070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营门村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堆肥制备方法,包括建造发酵隧道、培养料配方、发酵工艺参数;本发明采用隧道式堆肥发酵技术,不但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解决季节对堆肥发酵的影响;也有助于环境的保护;对双孢蘑菇产量的提高、促进双孢蘑菇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堆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建造发酵隧道:把大批量的双孢蘑菇培养料放在专门设计的可进行理化条件自动控制的隧道设施中的发酵方式称为集中发酵;
(2)培养料配方:最佳的草:粪:石的比例为:1:0.8:0.08;麦草600kg,稻草400kg,鸡粪320kg、牛粪28kg,过磷酸钙 40kg,石灰 13kg,石膏 30kg, 含水量在 70%, pH 调至7.5;
(3)发酵工艺参数(本发明工艺采用连续式分阶段控制模式,具体如下):
预湿:粪草预湿 3d~5d, 使粪草吸足水分, 使含水量达到70%~75%;若水分过多, 就会妨碍料堆的通气性, 尤其在料堆的底部中央部位易产生酸臭味; 水分也不能过低, 若低于 40%, 微生物的活性会因缺水而极大降低;      
发料初期:将预湿过的粪草,拌入上述配方中的其他成分(过磷酸钙、石灰、石膏),充分搅拌均匀,用翻料车将其运送到发酵隧道仓内;选用高压风机供风,风压5000~7000pa,风量6m3/吨·h;料温80~83℃;尾气要有足量的NH3排出;该期末控制料中含水量70~75%,含氮量 1.5~2.1%,pH8.0~8.5;同时要求料层结构的通透性要好,混料要一致;此过程控制在14-16天;
隧道内巴氏灭菌:具体工艺参数应分阶段控制,均温过程3~6h,蒸汽量150~200m3/吨*h; 提温过程12h,升温速度1℃/h,蒸汽量150m3/吨·h,并送含氧气10%的少量新风;巴氏灭菌温度58-60℃,8h,蒸汽量100 m3/吨·h;该期质量数据H2O 69%~70%、含氮量2-2.5%、pH 7.7; 
培养:冷却通风量200 m3/吨h,3h降到48℃,每小时降4℃;48℃调节点选择2天100~150m3/吨*h;隧道内14~17天最适25℃,空气温度不重要取决于料温,空气相对湿度尽量高最少97%、23~27℃是生长范围;该期末培养料质量数据H2O 66~67% 、含氮量2.3%、pH6.4~6.9;发好菌的料要有弹性,结构性要好,不能有氨味;菌发好后蒸发2天让料表出一层白色绒毛菌丝,16~17天再覆土。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堆肥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隧道内人工控制模式下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堆肥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是目前世界上栽培量、消费量最大的菇类, 也是中国栽培面积最大、出口创汇最多的菇类;目前,随着国内食用菌栽培行业的大力发展,我国在食用菌栽培生产领域已跃居成为世界种植大国,栽培面积大,总产量高,特别是在近几年,双孢蘑菇的生产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一;
双孢蘑菇生产是利用农作物秸秆、废弃物及牲畜粪便通过生物转化以实现资源循环节约利用,是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的产业;双孢蘑菇属于降解纤维类的天然生物,能将各种大分子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转化为小分子的糖类等营养物质,将植物通过生物转化纳入能量循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这一过程,生产中长需要将各种原料制备成栽培培养料,要想获得高产优质的双孢蘑菇, 堆制出优质的堆肥成为双孢蘑菇生产中的一个关键;
现阶段双孢蘑菇培养料的发酵采用分步发酵法,包括一次和二次发酵;一次发酵是在室外按规定的断面堆积成长条,培养料主要通过自然界中微生物的作用,发酵产生70℃左右的高温;通过若干次的翻堆作业,制成培养料分散均匀的堆肥;二次发酵是在室内进行,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杀灭残存于生堆肥中有害的生物;二是在限定条件下,继续发酵、积累有用的营养源、结束好热性发酵过程,是一个腐熟过程;但是这种分步发酵法存在诸如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受季节影响大、发酵周期长等问题。随着蘑菇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蘑菇培养料的集中发酵及周年制备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堆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造发酵隧道:把大批量的双孢蘑菇培养料放在专门设计的可进行理化条件自动控制的隧道设施中的发酵方式称为集中发酵;
(2)培养料配方:最佳的草:粪:石的比例为:1:0.8:0.08;麦草600kg,稻草400kg,鸡粪320kg、牛粪28kg,过磷酸钙 40kg,石灰 13kg,石膏 30kg, 含水量在 70%, pH 调至7.5;
(3)发酵工艺参数(本发明工艺采用连续式分阶段控制模式,具体如下):
预湿:粪草预湿 3d~5d, 使粪草吸足水分, 使含水量达到70%~75%;若水分过多, 就会妨碍料堆的通气性, 尤其在料堆的底部中央部位易产生酸臭味; 水分也不能过低, 若低于 40%, 微生物的活性会因缺水而极大降低;     
发料初期:将预湿过的粪草,拌入上述配方中的其他成分(过磷酸钙、石灰、石膏),充分搅拌均匀,用翻料车将其运送到发酵隧道仓内;选用高压风机供风,风压5000~7000pa,风量6m3/吨·h;料温80~83℃;尾气要有足量的NH3排出;该期末控制料中含水量70~75%,含氮量 1.5~2.1%,pH8.0~8.5;同时要求料层结构的通透性要好,混料要一致;此过程控制在14-16天;
隧道内巴氏灭菌:具体工艺参数应分阶段控制,均温过程3~6h,蒸汽量150~200m3/吨*h; 提温过程12h,升温速度1℃/h,蒸汽量150m3/吨·h,并送含氧气10%的少量新风;巴氏灭菌温度58-60℃,8h,蒸汽量100 m3/吨·h;该期质量数据H2O 69%~70%、含氮量2-2.5%、pH 7.7; 
培养:冷却通风量200 m3/吨h,3h降到48℃,每小时降4℃;48℃调节点选择2天100~150m3/吨*h;隧道内14~17天最适25℃,空气温度不重要取决于料温,空气相对湿度尽量高最少97%、23~27℃是生长范围。该期末培养料质量数据H2O 66~67% 、含氮量2.3%、pH6.4~6.9;发好菌的料要有弹性,结构性要好,不能有氨味;菌发好后蒸发2天让料表出一层白色绒毛菌丝,16~17天再覆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科学实用、操作容易、管理简单、可靠;
(2)采用隧道式堆肥发酵技术不但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解决季节对堆肥发酵的影响;也有助于环境的保护;对双孢蘑菇产量的提高、促进双孢蘑菇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建立隧道式发酵室,宽3-5米,高3.5~4米,长20-40米。地板是钻有透气孔的混凝土预制板,全部孔隙面积加在一起大约相当于地板总面积的25%;在有孔地板与下层水泥地面之间留有0.5米的空间;选用高压风机,所用风机具有为每吨堆肥推送每小时150~200立方米、静压约100毫米汞柱的鼓风力;堆肥发酵工艺包括预湿、预堆发酵、隧道内巴氏灭菌、培养四个阶段:草粪预湿3~5天,麦草:鸡粪:石膏≈1:0.8:0.08;料:水≈1:3;预堆发酵,室外,14-16天内翻堆2次,混匀草粪,避免厌氧发酵,料温80~83℃;隧道内巴氏灭菌,均温过程3~6h,蒸汽量150~200m3/吨*h; 提温过程12h,升温速度1℃/h,蒸汽量150m3/吨·h,并送含氧气10%的少量新风;巴氏灭菌温度58-60℃,8h,蒸汽量100 m3/吨·h;该期质量数据H2O 69%~70%、含氮量2-2.5%、pH 7.7;培养,冷却通风量200 m3/吨h,3h降到48℃,每小时降4℃;48℃调节点选择2天100~150m3/吨*h。隧道内14~17天最适25℃,空气温度不重要取决于料温,空气相对湿度尽量高最少97%、23~27℃是生长范围。该期末培养料质量数据H2O 66~67% 、含氮量2.3%、pH6.4~6.9;发好菌的料要有弹性,结构性要好,不能有氨味;菌发好后蒸发2天让料表出一层白色绒毛菌丝,16~17天再覆土;
实施例2
建立隧道式发酵室,宽3-6米,高4-5米,长20-40米。地板是钻有透气孔的混凝土预制板,全部孔隙面积加在一起大约相当于地板总面积的25%;在有孔地板与下层水泥地面之间留有0.5-1m空间;选用高压风机,所用风机具有为每吨堆肥推送每小时150~200立方米、静压约100毫米汞柱的鼓风力;堆肥发酵工艺包括预堆发酵、一次发酵、二次发酵三个阶段:草粪预湿3~5天,麦草:鸡粪:石膏≈1:0.8:0.08;料:水≈1:3;预堆发酵,14-16天内翻堆2次,混匀草粪,料温80~83℃,该期末控制料中含水量70~75%,含氮量 1.5~2.1%,pH8.0~8.5;同时要求料层结构的通透性要好,混料要一致;一次发酵, 发酵仓内,7-14天内倒仓2-4次,使堆肥均质,料温62~80℃; 二次发酵, 隧道内,7-14天内完成巴氏灭菌和堆肥腐熟。

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堆肥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堆肥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堆肥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堆肥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堆肥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堆肥制备方法,包括建造发酵隧道、培养料配方、发酵工艺参数;本发明采用隧道式堆肥发酵技术,不但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解决季节对堆肥发酵的影响;也有助于环境的保护;对双孢蘑菇产量的提高、促进双孢蘑菇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