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齿轮润滑油.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659272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07052.8

申请日:

2001.01.16

公开号:

CN1309168A

公开日:

2001.08.2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10M 147/02申请日:20010116授权公告日:20031231终止日期:20100220|||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2001.1.16

IPC分类号:

C10M147/02

主分类号:

C10M147/02

申请人:

陈和雄;

发明人:

陈和雄

地址:

551800贵州省金沙县残疾人联合会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贵州省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吴无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齿轮润滑油,它由基础油、复合剂等配置而成,本发明由于在高温高压下合成的润滑分子随化学激发分子的膨胀逐步渗透到金属摩擦表面,形成完好的塑化干性保护膜,变金属表面摩擦为保护膜相摩擦,消除了低温启动磨损,短时缺油磨损,无油时拉缸烧瓦等现象,同时充填了微观粗糙的金属表面,做到真正的“高光洁度”处理。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内燃机、齿轮润滑油,它由基础油、复合剂等配置而成,其 特征在于:所用物质的配比为(按重量百分比计):基础油50~80%,复合 剂5~15%,聚四氟乙烯2~8%,悬浮粘合剂2~10%,抗磨剂1~6%,增粘剂4~ 10%,抗氧剂0.1~1%,降凝剂0.5~1%,抗泡沫剂0.2~0.4%,抗乳化剂0.5 ~0.7%,清净分散剂0.5~2%。
2: 一种上述润滑油的生产工艺,它是经高温高压、真空汽化、压力 对流碰击、过滤除杂、脱水脱色合成,其特征在于: (1)将基础油输送到一次流程的真空反应釜中,加温至80℃~120℃, 加压至15kg/cm 2 ,对基础油进行汽化,在气态恢复为液态的同时进行真空处 理,并用高压输送泵输送循环对流,使液态体在分散板上对流碰击,然后 进入二次流程; (2)将一次流程得到的液体送入二次流程的真空反应釜中,将配料 调和均匀后加温至120~150℃,加压至15kg/cm 2 耐其汽化,重复一次流程的 过程,完成初级合成; (3)初级合成的液体进入三次流程反应釜中,加温至120~150℃,加 压至15kg/cm 2 对其汽化,重复二次流程的过程,完成再次合成; (4)再次合成的液体送入四次流程过滤除杂合成装置中,加温至 120℃,加压至15kg/cm 2 对其汽化,在气态恢复为液态的同时进行真空处 理,边真空边用气流滤网进行真空汽化分离过滤除杂处理,完成三次合 成; (5)三次合成的液体送入五次流程脱水合成装置中,加温至120~ 160℃,加压至15kg/cm 2 对其汽化,在真空状态中进行汽化分离脱水处理, 完成四次合成; (6)四次合成的液体送入六次流程的脱色合成装置,加温至150℃, 加压至18kg/cm 2 对其汽化,在真空状态中进行汽化分离脱色处理,恢复至液 态,完成五次合成; (7)五次合成的液体送入七次流程的真空灌装装置中,控温在50~ 80℃,用3kg/cm 2 的压力输送泵输送到真空灌装线进行灌装、包装即得成 品。

说明书


内燃机、齿轮润滑油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特别是用于内燃机、变速箱的润滑油。

    润滑油是工业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油,目前内燃机、变速箱等高速运转的机器所用的润滑油都有在低温或高温条件下性能不稳定的缺点,由此而产生的问题是在机器启动时磨损严重,低温下工作不易形成油膜,在高温时油膜易破损,缺油时机械严重磨损,无油时会产生拉缸等毁损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特殊工艺生产的润滑油,它可在摩擦表面形成塑化干性保护膜,从而在机械运行的各种情况下保护摩擦表面不直接接触摩擦,提高机械性能,延长机械寿命。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基础油、复合剂等配置而成,所用物质的配比为(按重量百分比计):基础油50~80%,复合剂5~15%,聚四氟乙烯2~8%,悬浮粘合剂2~10%,抗磨剂1~6%,增粘剂4~10%,抗氧剂0.1~1%,降凝剂0.5~1%,抗泡沫剂0.2~0.4%,抗乳化剂0.5~0.7%,清净分散剂0.5~2%。

    润滑油的生产工艺是经高温高压、真空汽化、压力对流碰击、过滤除杂、脱水脱色合成:

    (1)将基础油输送到一次流程的真空反应釜中,加温至80℃~120℃,加压至15kg/cm2,对基础油进行汽化,在气态恢复为液态的同时进行真空处理,并用高压输送泵输送循环对流,使液态体在分散板上对流碰击,然后进入二次流程;

    (2)将一次流程得到的液体送入二次流程的真空反应釜中,将配料调和均匀后加温至120~150℃,加压至15kg/cm2对其汽化,重复一次流程的过程,完成初级合成;

    (3)初级合成的液体进入三次流程反应釜中,加温至120~150℃,加压至15kg/cm2对其汽化,重复二次流程的过程,完成再次合成;

    (4)再次合成的液体送入四次流程过滤除杂合成装置中,加温至120℃,加压至15kg/cm2对其汽化,在气态恢复为液态的同时进行真空处理;一,边真空边用气流滤网进行真空汽化分离过滤除杂处理,完成三次合成;

    (5)三次合成的液体送入五次流程脱水合成装置中,加温至120~160℃,加压至15kg/cm2对其汽化,在真空状态中进行汽化分离脱水处理,完成四次合成;

    (6)四次合成的液体送入六次流程的脱色合成装置,加温至150℃,加压至18kg/cm2对其汽化,在真空状态中进行汽化分离脱色处理,恢复至液态,完成五次合成;

    (7)五次合成地液体送入七次流程的真空灌装装置中,控温在50~80℃,用3kg/cm2的压力输送泵输送到真空灌装线进行灌装、包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可在-40℃~200℃温度范围内正常使用,金属表面基本无磨损,可提高机械动力10~20%,节油10~20%,机械输出电流降低5~20%,机械温度降低10~20%,延长机械寿命、润滑油2~4倍,机械噪音降低10~20%,降低尾气排放污染5~20%等优点。由于在高温高压下合成的润滑分子随化学激发分子的膨胀逐步渗透到金属摩擦表面,形成完好的塑化干性保护膜,变金属表面摩擦为保护膜相摩擦,消除了低温启动磨损,短时缺油磨损,无油时拉缸烧瓦等现象,同时充填了微观粗糙的金属表面,做到真正的“高光洁度”处理。

    本发明的实施例1:生产100千克柴油机润滑油:

    (1)将基础油150SN50千克,500SN15千克混合后输送到一次流程的真空反应釜中,加温至100℃,加压至15kg/cm2,对基础油进行汽化,在气态恢复为液态的同时进行真空处理,并用高压输送泵输送循环对流,使液态体在分散板上对流碰击,然后进入二次流程;

    (2)将一次流程得到的液体送入二次流程的真空反应釜中,将复合剂LZ4970 11.5千克,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5千克,SX6000悬浮粘合剂5千克,增粘剂LZ7070D8.5千克,抗氧剂0.1千克,降凝剂T803B1千克,PAK金属抗磨剂M级3千克,抗泡沫剂T903 0.4千克,抗乳化剂DL32-H0.5千克调和均匀后加温至140℃,加压至15kg/cm2对其汽化,重复一次流程的过程,完成初级合成;

    (3)初级合成的液体进入三次流程反应釜中,加温至140℃,加压至15kg/cm2对其汽化,重复二次流程的过程,完成再次合成;

    (4)再次合成的液体送入四次流程过滤除杂合成装置中,加温至120℃,加压至15kg/cm2对其汽化,在气态恢复为液态的同时进行真空处理,边真空边用气流滤网进行真空汽化分离过滤除杂处理,完成三次合成;

    (5)三次合成的液体送入五次流程脱水合成装置中,加温至150℃,加压至15kg/cm2对其汽化,在真空状态中进行汽化分离脱水处理,完成四次合成;

    (6)四次合成的液体送入六次流程的脱色合成装置,加温至150℃,加压至18kg/cm2对其汽化,在真空状态中进行汽化分离脱色处理,恢复至液态,完成五次合成;

    (7)五次合成的液体送入七次流程的真空灌装装置中,控温在50~80℃,用3kg/cm2的压力输送泵输送到真空灌装线进行灌装、包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的实施例2:生产100千克汽油内燃机的润滑油:

    (1)将基础油150SN(合成烃)50千克,多元醇脂20千克混合后输送到一次流程的真空反应釜中,加温至100℃,加压至15kg/cm2,对基础油进行汽化,在气态恢复为液态的同时进行真空处理,并用高压输送泵输送循环对流,使液态体在分散板上对流碰击,然后进入二次流程;

    (2)将一次流程得到的液体送入二次流程的真空反应釜中,将复合剂PATHOX390 11千克,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3千克,SX6000悬浮粘合剂3千克,增粘剂LZ7070D8千克,降凝剂T803B0.5千克,PAK金属抗磨剂M级3千克,抗乳化剂DL32-H0.5千克,清净分散剂1千克调和均匀后加温至140℃,加压至15kg/cm2对其汽化,重复一次流程的过程,完成初级合成;

    重复上实施例的过程,即得成品。

    本发明得实施例3:齿轮润滑油的生产:

    (1)将基础油150SN56千克,500SN15.5千克混合后输送到一次流程真空反应釜中,加温至100℃,加压至15kg/cm2,对基础油进行汽化,在气态恢复为液态的同时进行真空处理,并用高压输送泵输送循环对流,使液态体在分散板上对流碰击,然后进入二次流程;

    (2)将一次流程得到的液体送入二次流程的真空反应釜中,将复合剂LAN4.8千克,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5千克,SX6000悬浮粘合剂5千克,增粘剂ECA6911 9.5千克,降凝剂T803B0.5千克,PAK金属抗磨剂M级3千克,抗乳化剂DL32-H0.7千克调和均匀后加温至140℃,加压至15kg/cm2对其汽化,重复一次流程的过程,完成初级合成;

    重复上实施例的过程,即得成品。

内燃机、齿轮润滑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内燃机、齿轮润滑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内燃机、齿轮润滑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燃机、齿轮润滑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燃机、齿轮润滑油.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齿轮润滑油,它由基础油、复合剂等配置而成,本发明由于在高温高压下合成的润滑分子随化学激发分子的膨胀逐步渗透到金属摩擦表面,形成完好的塑化干性保护膜,变金属表面摩擦为保护膜相摩擦,消除了低温启动磨损,短时缺油磨损,无油时拉缸烧瓦等现象,同时充填了微观粗糙的金属表面,做到真正的“高光洁度”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石油、煤气及炼焦工业;含一氧化碳的工业气体;燃料;润滑剂;泥煤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