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种子引发剂及其使用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6576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74856.8

申请日:

2015.02.13

公开号:

CN104738090A

公开日:

2015.07.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61/00申请日:20150213|||公开

IPC分类号:

A01N61/00; A01P21/00; A01P3/00; A01N43/90(2006.01)N; A01N47/02(2006.01)N; A01N43/40(2006.01)N

主分类号:

A01N61/00

申请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发明人:

任学祥; 叶正和; 苏贤岩; 陈聪

地址:

230031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省农科院植保所615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种子引发剂,所包含的活性组分为聚乙二醇、黄腐酸、6-苄胺基腺嘌呤及杀菌剂,各组分配比如下:聚乙二醇15%~35%、黄腐酸0.5%~3%、6-苄胺基腺嘌呤0.005%~0.05%、杀菌剂1%~3%、余量为水。以此组分配置的引发剂按照种药比1:2浸泡12h后35℃烘干至原来重量,引发后对玉米种子有很好的引发效果,明显提高了出苗率、植株株高、鲜重等指标,明显好于组分单剂及常用引发剂。是用于玉米种子的很好的引发剂。本引发剂原药易得、成本低,配置方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玉米种子引发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及配比如下:聚乙二醇15%~35%、黄腐酸0.5%~3%、6-苄胺基腺嘌呤0.005%~0.05%、杀菌剂1%~3%、余量为水。

2.
  所述的杀菌剂为2',6'-二溴-2-甲基-4'-三氟甲氧基-4-三氟甲基-1,3-噻二唑-5-羟酰苯胺或2-氯-N-(4-氯,联苯,-2-基),烟酰胺。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种子引发剂,其特征在于:聚乙二醇20%~25%、黄腐酸1%~2%、6-苄胺基腺嘌呤0.01%~0.02%、杀菌剂1%~2%、余量为水。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杀菌剂,2',6'-二溴-2-甲基-4'-三氟甲氧基-4-三氟甲基-1,3-噻二唑-5-羟酰苯胺或2-氯-N-(4-氯,联苯,-2-基),烟酰胺,对玉米植株有很好的促生长作用。

5.
  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玉米种子引发剂,其使用方法为:将玉米种子浸于重量为1.5~2倍的种子引发剂中,在25℃水温条件下浸泡12 h,间隔1小时搅拌一次,浸泡完毕后将种子35℃烘干至原来重量,储存备用。

说明书

一种玉米种子引发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子处理用的生长调节物质、杀菌剂及助剂组成的混合物,具体是玉米种子萌发前激活引发处理用的引发剂。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玉米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种子活力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关注,如何保证种子的高活力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种子活力是反应种子在各种条件下具有的潜在的萌发与出苗能力,是衡量种子质量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种子在其生理成熟时,活力达到最高点,随后,生命将随着衰老过程向着死亡推进,而活力也越来越降低,这种伴随着种子储藏时间的增加而发生和发展的自然的不可逆的过程,就叫种子劣变或老化。这类变化包括酶活性、细胞器、呼吸作用、膜脂的氧化和过氧化作用、膜透性与渗出物、合成能力、储藏物质、内源激素及有毒物质含量等方面的变化。种子老化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种子的老化给种子活力及种质资源保存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种子活力可以通过若干处理而获得恢复或提高的,目前,种子老化的修复方法可以概括为物理和化学两大类。物理方法包括湿平衡处理和浸泡-干燥处理、磁场处理和激光处理。化学方法处理包括渗透剂处理、无机盐处理、抗氧化剂处理、激素处理和药剂处理。
种子引发又称为渗透调节,是一种播前种子处理,控制种子缓慢吸水和逐步回干的种子处理技术。渗透调节就是用具有一定浓度上午溶液对种子进行处理。溶质可以降低溶液的水势,使种子内外的水势差减小,种子吸水速度减慢。种子引发允许种子内预发芽的代谢,但要防治胚根的生长,使种子处在细胞膜、细胞器、DNA修复、酶活化准备发芽的代谢状态。
目前,市场上的种子引发剂多为激素和无机盐,对种子的引发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将渗透剂、生长激素及杀菌剂按比例混合在一起用于玉米种子引发剂,不仅可以对玉米种子有很好的引发作用,还可以对玉米种传病害及土传病害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种子引发剂,该种子引发剂能够很好的提高玉米种子发芽和出苗的一致性,在出苗速率及出苗率方面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增加幼苗株高、根长、鲜重及干重,还可以很好的预防玉米初期的纹枯病及茎基腐病害,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本发明将渗透剂、生长激素及杀菌剂按比例混合制成玉米种子引发剂,于几种成分单独使用相比较,引发能力明显提高,本发明中所用的杀菌剂噻呋酰胺和啶酰菌胺不仅可以预防玉米初期的病害,对玉米种子也有很好的促生长作用,从而实现提高玉米种子活力、预防初期病害的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玉米种子引发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及配比如下:聚乙二醇10%~35%、黄腐酸0.5%~3%、6-苄胺基腺嘌呤0.005%~0.05%、杀菌剂1%~3%、余量为水。所述的杀菌剂为2',6'-二溴-2-甲基-4'-三氟甲氧基-4-三氟甲基-1,3-噻二唑-5-羟酰苯胺或2-氯-N-(4-氯,联苯,-2-基),烟酰胺。
所述的玉米种子引发剂,其特征在于:聚乙二醇20%~25%、黄腐酸1%~2%、6-苄胺基腺嘌呤0.01%~0.02%、杀菌剂1%~2%、余量为水。所述的杀菌剂为2',6'-二溴-2-甲基-4'-三氟甲氧基-4-三氟甲基-1,3-噻二唑-5-羟酰苯胺或2-氯-N-(4-氯,联苯,-2-基),烟酰胺。
所述的杀菌剂2',6'-二溴-2-甲基-4'-三氟甲氧基-4-三氟甲基-1,3-噻二唑-5-羟酰苯胺或2-氯-N-(4-氯,联苯,-2-基),烟酰胺,对玉米植株有很好的促生长作用。
所述的玉米种子引发剂,其使用方法为:将玉米种子浸于重量为1.5~2倍的种子引发剂中,在25℃水温条件下浸泡12 h,间隔1小时搅拌一次,浸泡完毕后将种子35℃烘干至原来重量,储存备用。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和优点是:
本发明对玉米种子有很好的引发效果,组分之间存在明显相互促进作用,可很好的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增加幼苗株高、根长、鲜重及干重,同时,所加入的杀菌剂能够很好的预防玉米苗期的病害,达到壮苗、促生长、防病、增产的目的。
首先测定单剂及混剂对玉米种子发芽率、株高、鲜重、干重的影响。实验在实验室温室内进行,将聚乙二醇6000、黄腐酸、6-苄胺基腺嘌呤、啶酰菌胺、噻呋酰胺及自制引发剂分别配制成15%~35%、0.5%~3%、0.005%~0.05%、1%~3%、1%~3%的水溶液备用,每处理浸泡50粒玉米种子(陈种子),12 h后烘干,1 d后播种于3 cm厚营养土中,每处理重复3次,三叶期检查实验结果。列表如下:
表1 不同引发剂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

引发剂含量发芽率(%)株高cm鲜重g干重gPEG600015%82.0016.5027.55.53 20%87.0017.1027.75.71 25%85.0017.3028.25.64 35%82.0016.9028.45.57黄腐酸0.5%81.5016.3326.95.66 1%83.0016.8126.75.54 2%85.0016.9027.65.61 3%85.0017.0027.15.676-BA0.005%79.0016.5026.85.54 0.01%81.0016.6627.25.59 0.02%83.0016.7027.15.61 0.05%84.0016.3326.95.57啶酰菌胺1%78.0016.7126.75.63 2%82.0016.8426.25.66 3%82.0017.1026.55.67噻呋酰胺1%80.0017.1126.75.59 2%82.0016.8926.45.61 3%84.0017.1227.15.61自制引发剂1.5倍97.0018.7927.75.76 2倍98.0018.8828.25.79CK~78.0016.3326.75.51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PEG6000、黄腐酸、6-BA、啶酰菌胺以及噻呋酰胺单剂对玉米种子都有一定的引发效果,不同组分间存在差异,配制的引发剂对玉米种子有很好的引发效果,在发芽率、植株株高、鲜重及干重方面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及药剂对照,显示了很好的引发作用。种药比为1:2时,要好于1:1.5。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各组分配比如下:
    PEG6000           20%
    黄腐酸             1%
    6-BA               0.01%
    噻呋酰胺           1%
    水                 余量
将噻呋酰胺原药、PEG6000及6-BA放入砂磨机中,加入水及适量玻璃珠,研磨至1~2 μm,过滤至烧杯中,然后加入黄腐酸,搅拌至完全溶解,制得22.01%种子引发剂。
实施例2
各组分配比如下:
    PEG6000           25%
    黄腐酸             2%
    6-BA               0.02%
    噻呋酰胺           2%
    水                 余量
将噻呋酰胺原药、PEG6000及6-BA放入砂磨机中,加入水及适量玻璃珠,研磨至1~2 μm,过滤至烧杯中,然后加入黄腐酸,搅拌至完全溶解,制得29.02%种子引发剂。
实施例3
各组分配比如下:
    PEG6000           20%
    黄腐酸             1%
    6-BA               0.01%
    啶酰菌胺           1%
    水                 余量
将啶酰菌胺原药、PEG6000及6-BA放入砂磨机中,加入水及适量玻璃珠,研磨至1~2 μm,过滤至烧杯中,然后加入黄腐酸,搅拌至完全溶解,制得22.01%种子引发剂。
实施例4
各组分配比如下:
    PEG6000           25%
    黄腐酸             2%
    6-BA               0.02%
    啶酰菌胺           2%
    水                 余量
将啶酰菌胺原药、PEG6000及6-BA放入砂磨机中,加入水及适量玻璃珠,研磨至1~2 μm,过滤至烧杯中,然后加入黄腐酸,搅拌至完全溶解,制得22.01%种子引发剂。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例中所采用的聚乙二醇6000为聚乙二醇系列产品中的其中之一,所有的聚乙二醇系列产品均在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非PEG6000本身。
引发效果试验:
玉米种子引发剂的田间试验在怀远龙亢农场进行,试验面积为0.3hm2,每处理重复3次,玉米品种为隆平206(陈种子),室内按种药比1:2浸泡12 h后35℃烘干至原来重量,均匀播种,30天后调查出苗率、测量株高、鲜重等指标,结果见表2。
表2玉米种子引发剂的大田效果
药剂种药浸泡比例出苗率(%)株高(cm)鲜重(g)实施例11:288.928.68.5实施例21:287.328.48.7实施例31:288.629.18.7实施例41:288.728.78.620%聚乙二醇引发剂1:382.127.38.212.5%氯化钙引发剂1:478.927.17.9CK~74.225.77.6

通过表2可以看出,配制的玉米种子引发剂对陈玉米种子有非常好的引发效果,可以显著的提高出苗率,增加株高及鲜重,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及空白对照。说明实验剂量下的引发剂对玉米种子有很好的引发效果。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的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认为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玉米种子引发剂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玉米种子引发剂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玉米种子引发剂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玉米种子引发剂及其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玉米种子引发剂及其使用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种子引发剂,所包含的活性组分为聚乙二醇、黄腐酸、6-苄胺基腺嘌呤及杀菌剂,各组分配比如下:聚乙二醇15%35%、黄腐酸0.5%3%、6-苄胺基腺嘌呤0.005%0.05%、杀菌剂1%3%、余量为水。以此组分配置的引发剂按照种药比1:2浸泡12h后35烘干至原来重量,引发后对玉米种子有很好的引发效果,明显提高了出苗率、植株株高、鲜重等指标,明显好于组分单剂及常用引发剂。是用于玉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