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植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制作一次性快餐盒和其它包装盒的可降解塑料植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近年来,由泡沫塑料所制的快餐盒及其包装制品已被公认为“白色污染”而被列入禁用和淘汰之列,迄今,已研制出了多种用来制作一次性包装制品的材料,用来取代泡沫塑料,但情况还不尽理想。其中以淀粉为碳源的生物合成材料制品,价格偏高,难以推广;纸质制品,也存在制作较为复杂,成本高,使用性能较差的问题;采用可降解的合成脂肪族内酯,熔点低,使用不便;在一些文献上还记摘有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制品组合材料,采用改性淀粉作为添加剂与塑料原料相混合,这种包装材料由于塑料的成份大都占65-75%,其降解性能较差。
在中国专利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生物降解的植物纤维包装材料(公开号CN1127276A),它以植物纤维和淀粉为主要原料再添加一些化学粘合剂等混制而成,虽具有较好的降解性能,但其制作过程较为复杂,且存在一定的污染,制成的盒制品脆性较大,牢固度差,因而难以推广应用。
本发明目的在于避免上述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降解的塑料植物复合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不仅制作简便,成本低,降解性能好,而且制成的产品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本发明由以下的方案来实现:它由植物粉、硫酸钙、三聚氰胺树脂、羧甲基纤维素钠、硼砂、海藻酸钠、硬脂酸钠、聚丙烯树脂、双氧水稀释溶剂、植物纤维配制而成,其配比(按重量计)如下:
植物粉 25-35% 硫酸钙 10-15%
三聚氰胺树脂 5-28% 羧甲基纤维素钠 10-20%
硼砂 0.5-1% 海藻酸钠 0.5-1%
硬脂酸钠 0.5-1% 聚丙烯树脂 5-28%
双氧水稀释溶剂 10-15% 植物纤维 10-20%。
上述方案中,植物粉可为面粉或玉米粉或红薯粉或土豆粉;植物纤维可为甘蔗纤维或竹纤维或绵纤维,硫酸钙可用碳酸钙替代;双氧水稀释溶剂由浓度为30%的双氧水与水按1∶300的比例稀释而成。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为:先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硼砂、海藻酸钠、硬脂酸钠、聚丙烯树脂、植物纤维粉碎至80目以上(包括80目),尔后将植物粉、硫酸钙、三聚氰胺树脂与上述已粉碎的物料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将双氧水稀释溶剂喷入上述的混合物料中,调湿并混合均匀,将模具温度调整至110-150℃,取相应量地混合物料放入压力机的模具中,加压定型,即成产品。产品可以是形状各异的快餐盒或其它的包装盒制品。
本发明所制作的盒产品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和韧性,并具有耐沸水、耐油性、耐酸碱的特性,使用性能良好,完全符合餐具和包装盒的使用要求。本发明以植物原料和天然矿物质为主要成份,再混合少量塑料和其它的辅助成份,其中植物纤维与硫酸钙作为填充料,植物粉、羧甲基纤维素钠、三聚氰胺树脂、硼砂和聚丙烯树脂起粘接和增强作用,海藻酸脂与硬脂酸钠起保湿和润滑材料的作用,双氧水为氧化促进剂。本发明由于加入了较大比例的植物粉,含有微生物可利用的碳源、蛋白质及其它微量元素,足以使得微生物在残体上能够繁殖生存,并分泌某些物质将大分子材料逐步分解成碎片和转化成其它食物,在土壤真菌作用下被消化掉,因而使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实验证明,将本发明制成的餐盒置入土壤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即能被降解。这样,制成的一次性餐具,可有效地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取代现有的泡沫塑料餐具和及其包装盒制品。本发明的原料易得,加工方法和工艺简便,无生产污染,产品的成本较低,所得产品外观光洁美观,尤其适于制作被大量使用的一次性餐具。
图1为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流程框图。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如下:以下述的配比(按重量计)取料:
面粉 25% 硫酸钙 10%
三聚氰胺树脂 5% 羧甲基纤维素钠 15%
硼砂 0.67% 海藻酸钠 1%
硬脂酸钠 1% 聚丙烯树脂 15%
双氧水稀释溶剂 12.33% 甘蔗纤维 15%。
将上述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硼砂、海藻酸钠、硬脂酸钠、聚丙烯树脂、甘蔗纤维粉碎至80目,尔后再入面粉、硫酸钙、三聚氰胺树脂,混合均匀,将双氧水稀释溶剂喷入上述混合物料中,调湿并混合均匀,模具温度调整为150℃,取上述调匀的混合料入模加压,即可制出产品。
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物料配比(按重量计)为:
面粉 28% 硫酸钙 15%
三聚氰胺树脂 10% 羧甲基纤维素钠 18%
硼砂 0.8% 海藻酸钠 0.9%
硬脂酸钠 0.67% 聚丙烯树脂 5%
双氧水稀释溶剂 10.63% 甘蔗纤维 11%。
制备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模具温度为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