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壮蚕的斜面饲育方法及其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65729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6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06136.2

申请日:

2003.10.24

公开号:

CN1539275A

公开日:

2004.10.2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6.11.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7/04

主分类号:

A01K67/04

申请人:

张家珊;

发明人:

张家珊

地址:

215300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祝家厍新村17号楼1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范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家蚕壮蚕的斜面饲育方法及其装置,方法包括剪伐条桑、斜面放蚕、条桑喂饲、上簇营茧等步骤;装置包括养殖大棚,两层保温膜之间留有空气通道,空气通道内安装有风扇,养殖大棚设有送风通道、弥雾喷头和若干饲育架,饲育架上设有数层饲育平台;该装置能调节饲育的温度、湿度、空气气流等环境条件,从而提高了养殖效率和蚕茧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家蚕壮蚕的斜面饲育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剪伐条桑:春蚕剪伐新梢条,可以是单根新梢,或将整个新梢条连 同老枝条上部一起剪伐,秋蚕留条长度,同于常规冬季剪梢,一般留条 1.0~1.2米; (2)斜面放蚕:将条桑均匀顺次地摊放在蚕座上,待蚕爬到条桑上吃叶 时,依次轻轻地拿起条桑,剪口向下,梢头向上,摆放于斜面; (3)条桑喂饲:条桑喂饲回数,每日1~2回,少食期、减食期每日1回, 中食期、盛食期每日2回; (4)上簇营茧:见熟蚕时,结合给桑,平整蚕座,方格簇直接摆放于斜 面蚕座上,蚕自动上簇,将爬满熟蚕的方格簇搁挂在方格簇挂杆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蚕壮蚕的斜面饲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骤(3)中喂饲条桑时,将条桑依次颠倒摆放,平衡蚕座,并根据蚕分布 情况,适时扩座、匀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蚕壮蚕的斜面饲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骤(3)中的喂饲条桑数量为:     日    顺     每日给桑量(千克/每张种)     四龄第1日     28     四龄第2日     43     四龄第3日     43     四龄第4日     32     五龄第1日     38     五龄第2日     58     五龄第3日     96     五龄第4日     158     五龄第5日     178     五龄第6日     178     五龄第7日     146     五龄第8日     3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蚕壮蚕的斜面饲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饲育及上簇的环境条件为:   龄期     温度(℃)   干湿差(℃)   风速(米/秒) 光线   4     25~26     2   0.1~0.2 均匀   5     24~25     2~3   0.2~0.3 均匀   簇中     23~25     3~4   0.4~0.5 均匀
5: 一种家蚕壮蚕的斜面饲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由上层蚕 用复合保温膜(1)和下层蚕用复合保温膜(2)形成的养殖大棚(3),两层保温膜 (1)和(2)之间留有空气通道(4),空气通道(4)内安装有风扇(5),养殖大棚(3) 的地坪(17)下设有送风通道(6),送风通道(6)的出风口(7)位于地坪(17)上、 进风口(8)位于养殖大棚(3)外,养殖大棚(3)的顶部设有水管(9),水管(9)上 设有弥雾喷头(10),养殖大棚(3)内置有若干饲育架(11),饲育架(11)上设有 数层饲育平台(12)。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蚕壮蚕的斜面饲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饲育架(11)上设有让条桑依靠的横杆(13),饲育平台(12)上部位置留有方 格簇挂杆(14)。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蚕壮蚕的斜面饲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上层蚕用复合保温膜(1)和下层蚕用复合保温膜(2)分别覆盖在上层支架 (15)和下层支架(16)上,上层支架(15)呈弓形横向设置并固定在地坪(17)上, 下层支架(16)位于上层支架(15)下方纵向设置。
8: 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家蚕壮蚕的斜面饲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层支架(16)用钢管制作同时兼作水管(9)。

说明书


家蚕壮蚕的斜面饲育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蚕的饲育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国农村,养蚕生产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蚕种催青(孵化)阶段、稚蚕饲育阶段和壮蚕饲育阶段,各个阶段技术操作截然不同,但又互相紧密相连。第1~3龄蚕称为稚蚕,第4~5龄蚕称为壮蚕,壮蚕的生理特点与稚蚕相比差别较大,壮蚕期蚕的绢丝腺急剧增长,占据了体腔的大部分,壮蚕期的营养条件对丝蛋白形成极为重要,丝物质主要是在壮蚕期形成的,壮蚕期绢丝腺成长快,用桑量相应也大,其中,4--5龄用桑约占全龄用桑的95%(作业量最大的一项劳动)。

    在壮蚕饲育阶段,过去常用的方法主要有:(1)蚕匾育,蚕匾育是我国传统的饲育形式,蚕匾常见的有大圆匾和方匾。蚕匾育每次给桑、除沙等操作,必须搬动蚕匾,费力费工。(2)室外育,室外育难以做到防阳光辐照、防风、防雨、防敌害(蚂蚁、蟾蜍、鼠害等),饲育和上簇环境条件差,直接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传统的壮蚕饲育方法养蚕劳动效率低,一般农村养蚕户每人只能承担一张蚕种(每张种25000头蚕)的饲养量,还要起早带晚,劳动强度大,每天养蚕劳动时间甚至长达14~18小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蚕壮蚕的斜面饲育方法及其装置,它能调节饲育的温度、湿度、空气气流等环境条件,从而提高了养殖效率和蚕茧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蚕壮蚕的斜面饲育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剪伐条桑:春蚕剪伐新梢条,可以是单根新梢,或将整个新梢条连同老枝条上部一起剪伐,秋蚕留条长度,同于常规冬季剪梢,一般留条1.0~1.2米;

    (2)斜面放蚕:将条桑均匀顺次地摊放在蚕座上,待蚕爬到条桑上吃叶时,依次轻轻地拿起条桑,剪口向下,梢头向上,摆放于斜面;

    (3)条桑喂饲:条桑喂饲回数,每日1~2回,少食期、减食期每日1回,中食期、盛食期每日2回;

    (4)上簇营茧:见熟蚕时,结合给桑,平整蚕座,方格簇直接摆放于斜面蚕座上,蚕自动上簇,将爬满熟蚕的方格簇搁挂在方格簇挂杆上。

    一种家蚕壮蚕地斜面饲育装置,该装置包括由上层蚕用复合保温膜和下层蚕用复合保温膜形成的养殖大棚,两层保温膜之间留有空气通道,空气通道内安装有风扇,养殖大棚的地坪下设有送风通道,送风通道的出风口位于地坪上、进风口位于养殖大棚外,养殖大棚的顶部设有水管,水管上设有弥雾喷头,养殖大棚内置有若干饲育架,饲育架上设有数层饲育平台。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提高了养蚕劳动工效,减轻了劳动强度,壮蚕设施斜面饲育取消了传统养蚕方法特别烦琐和重复的操作,壮蚕期每人可承担4~6张蚕种饲养量,比传统养蚕方法提高效率4~6倍,并且,每日养蚕劳动时间缩短到4~8小时。农户每期可养蚕10张种以上,其中,4龄期只需1人,5龄期只需2人。

    2.壮蚕设施斜面饲育蚕座呈立体结构,斜面内部和枝条之间通风透气,蚕在枝条上食桑,与其固有的食桑习性相吻合,取食方便,包括叶脉均被食尽,蚕体呈立体分布,蚕粪、弱小蚕、病蚕自然滚落地面,健康蚕和病蚕自然隔离,减少了通过蚕座感染病原的传染,降低了家蚕发病率。

    3.桑叶保鲜,据调查,单位时间内桑叶失水率条叶比片叶低9.6%~11.2%,桑叶新鲜,蚕的桑叶食下率和叶丝转化率升高。

    4.秋季9月下旬剪伐条桑养蚕,剪口下部留叶变为成熟叶,光合作用增强,桑树枝条充实,有利于提高翌年桑树发芽率,与对照区相比,增加翌年桑叶产量约为5%~8%。

    5.提高了蚕茧的产量和质量,设施斜面饲育环境适宜,蚕茧产量比对照区高约5%~8%,上茧率、解舒率、鲜茧出丝率高于对照区10%~12%。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层蚕用复合保温膜;2下层蚕用复合保温膜;3养殖大棚;4空气通道;5风扇;6送风通道;7出风口;8进风口;9水管;10弥雾喷头;11饲育架;12饲育平台;13横杆;14方格簇挂杆;15上层支架;16下层支架;17地坪。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家蚕壮蚕的斜面饲育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条桑剪伐

    (1)春蚕

    剪伐新梢条,可以是单根新梢,或将整个新梢条(通常是2~4根)连同老枝条上部(从上到下最后一根新梢向下20~30厘米)一起剪伐。

    (2)秋蚕

    剪伐时间(江苏地区,其他地区参考相应桑树生长积温)9月20日~9月24日以后。

    气候条件,剪伐前10天平均气温为23℃。

    留条长度,同于常规冬季剪梢,一般留条1.0~1.2米。

    2.斜面放蚕

    将条桑均匀顺次地摊放在蚕座上,条桑摊放蚕座约1小时后,待90%以上的蚕爬到条桑上吃叶,依次轻轻地拿起条桑,剪口向下,梢头向上,呈35°的坡度摆放斜面,每回喂饲条桑时,将条桑颠倒摆放,根据蚕分布情况,适时扩座、匀座。

    3.条桑喂饲

    条桑喂饲回数,每日1~2回,少食期、减食期每日1回,中食期、盛食期每日2回。条桑喂饲数量参考表:    日顺    每日给桑量(千克/每张种)    四龄第1日    28    四龄第2日    43    四龄第3日    43    四龄第4日    32    五龄第1日    38    五龄第2日    58    五龄第3日    96    五龄第4日    158    五龄第5日    178    五龄第6日    178    五龄第7日    146    五龄第8日    32

    5.上簇营茧

    见熟蚕时,结合给桑,平整蚕座。方格簇直接摆放于斜面蚕座上,蚕自动上簇,将爬满熟蚕的方格簇搁挂在方格簇挂杆上,簇片间距离8~10厘米,约5~7天后采茧。

    6.饲育及上簇环境

    饲育及上簇环境由嵌入式计算机控制,根据设施内干湿差以及空气通道与设施内温差,自动调节风扇风量,自动调节喷雾水量,使饲育和上簇环境稳定在下表范围内:  龄期    温度(℃)  干湿差(℃)  风速(米/秒)光线  4    25~26  2  0.1~0.2均匀  5    24~25  2~3  0.2~0.3均匀  簇中    23~25  3~4  0.4~0.5均匀

    如图1所示,一种家蚕壮蚕的斜面饲育装置,为一养殖大棚(3),养殖大棚(3)上覆盖两层蚕用复合膜(1)和(2),两层复合膜(1)和(2)之间的空气通道(4),有效地减少了设施外环境变化(如阳光辐照、风雨天气等)对设施内环境的影响,由嵌入式计算机控制的通风和弥雾装置,使设施内的环境温度、湿度、特别是空气气流稳定在壮蚕饲育和上簇营茧所要求的最佳条件范围内。在地坪(17)上,固定有上层支架(15),上层支架(15)下安装下层支架(16),其中间的三根同时用做喷雾水管(9),上面安装弥雾喷头(10),在上层支架(15)上覆盖上层蚕用复合保温膜(1),在下层支架(16)上覆盖下层蚕用复合保温膜(2),两层保温膜(1)和(2)之间留有空气通道(4),通道(4)断面正上方,装有风扇(5),在地坪(17)下留有送风通道(6),在养殖大棚(3)内部中轴线中点位置,留有出风口(7),饲育设施内放置壮蚕双层饲育架(11),饲育架(11)设有两层饲育平台(12),两层饲育平台(12)距离为1.2~1.4米,饲育平台(12)上每层平台都有条桑依靠的横杆(13),条桑依靠在横杆(13)上,成“人”字形斜面,斜面坡度35°~45°,在每层饲育平台(12)上部位置留有方格簇挂杆(14),养殖大棚(3)高度2.5~2.8米以上,两个饲育平台(12)之间留有0.6~0.8米的操作通道,每张种5龄期斜面面积约为16平方米。

家蚕壮蚕的斜面饲育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家蚕壮蚕的斜面饲育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家蚕壮蚕的斜面饲育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蚕壮蚕的斜面饲育方法及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蚕壮蚕的斜面饲育方法及其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家蚕壮蚕的斜面饲育方法及其装置,方法包括剪伐条桑、斜面放蚕、条桑喂饲、上簇营茧等步骤;装置包括养殖大棚,两层保温膜之间留有空气通道,空气通道内安装有风扇,养殖大棚设有送风通道、弥雾喷头和若干饲育架,饲育架上设有数层饲育平台;该装置能调节饲育的温度、湿度、空气气流等环境条件,从而提高了养殖效率和蚕茧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