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复合型煤生产新工艺.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657211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07033.1

申请日:

2001.01.11

公开号:

CN1309166A

公开日:

2001.08.2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6.1.1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10L5/44

主分类号:

C10L5/44

申请人:

昆明理工大学;

发明人:

王华; 何方; 马文会; 姚刚; 包桂荣; 胡建杭

地址:

650031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25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旃习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生物质复合型煤生产新工艺,是一种新型型煤的生产方法,将生物质包括农作物秸秆、林业加工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等以及原煤作为原料,经破碎干燥后辅以固氯剂,固硫剂及助燃剂混合均匀后,经热压成型煤。其具有抗压强度高,着火点低,燃烧效率高、低排尘、不冒黑烟、有害气体排放小等优点。既把我国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变废为利,又保护了环境,很适合我国广大农村、中小型城镇民用和工业用能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生物质复合型煤生产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生物质和原煤 作为原料,经破碎、干燥后辅以固硫剂、固氯剂和助燃剂并混合均匀, 再经热压成型即得成品型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复合型煤生产新工艺,其特征是: 生物质是指农作物秸杆、林业加工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复合型煤生产新工艺,其特征是: 固硫剂为氧化钙、碳酸钙,其加入量与原料中硫含量的重量比为1~2.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复合型煤生产新工艺,其特征是: 固氯剂为碳酸钠,其加入量与原料中氯含量的重量比为1~2。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复合型煤生产新工艺,其特征是: 助燃剂为三氧化二铁(Fe 2 O 3 ),其加入量为原料量的0.1%~0.6%。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复合型煤生产新工艺,其特征是: 热压过程中,压力大于20Mpa,温度小于160℃。
7: 根据权利要求1、2、3、4、5、6所述的生物质复合型煤生产新工 艺,其特征是:生物质在原料中的配比为40~100%。

说明书


生物质复合型煤生产新工艺

    生物质复合型煤生产新工艺,是将农作物秸杆、林业加工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以及煤为原料复合成生物质型媒的新工艺。

    生物质就是在有机物中除矿物燃料之外,所有来源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可再生物质。地球上的生物质资源极为丰富,全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干物质近1730亿吨,我国生物质年产量为50多亿吨干物质,相当于年耗能总量的2.5倍;此外,我国垃圾的历年堆存量达60亿吨,垃圾年产量超过1亿吨,其中的37.5%是可以作燃料利用的生物质能。目前我国生物质能的转化利用率不足10%,每年的近7亿吨农林废弃物中有一半以上被白白烧掉或废弃,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如何高效利用生物质能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我国目前每年煤炭产销量在14亿吨以上,其中84%以上是未经处理而直接燃烧的,造成了大气煤烟型污染。据估计,现在全国废气中的烟尘年排放量达1414万吨以上,SO2年排放量在1825万吨以上,其中80%来自燃煤,我国国土面积的40%已遭酸雨侵蚀,严重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因此,国家要求工业锅炉和炉窑燃用低污染的型煤。公知的型煤技术,都是以粉煤为原料,加粘结剂经机械挤压而成,不仅强度差,而且难着火、难燃尽、冒黑烟、灰尘大、SO2和NOx排放量大,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所以,发展洁净型煤技术已刻不容缓。

    未发明的目的是将农作物秸杆、林业加工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和煤加工成一种复合型煤、提高生物质废弃物地利用率,降低因直接烧煤而造成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解决了公知型煤强度差,难着火,难燃尽和冒黑烟等问题。

    未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将生物质(如农作物秸杆、林业加工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等)和原煤作为原料径粉碎、干燥后辅以固氯剂,因硫剂及助燃剂、经混合均匀,再经热压成型即得到成品型煤,热压时产生的过碎型煤选出后返回混合。

    工艺条件:

    1、生物质和煤的破碎粒度小于3mm;

    2、生物质和煤干燥后含水份小于10%(重量百分比);

    3、固硫剂为氧化钙、碳酸钙,或者采用复合固硫剂,该复合固硫剂由石渣、矿渣、煤渣等主要含氧化钙的废弃物组成、固硫剂的加入量控制Ca/s为1~2.5(硫是原料中含量)

    4、固氯剂为碳酸钠,加入量控制Na/Cl为1~2(氯为原料中的含量);

    5、助燃剂为Fe2O3或La0.8Sr0.9Fe0.1O3(称LSCF8291)其加入量为原料量的0.1%~0.6%;

    6、成型压力大于20Mpa;热压温度小于160℃;

    7、在生物质复合型煤中,生物质的配比为40%~100%。

    与公知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

    1)抗压强度高、适宜长途运输;

    2)不必用粘结剂,成本低;

    3)有效利用农林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废物资源化;

    4)易着火、易燃尽、高效洁净燃烧;

    5)低排尘、不冒黑烟、固硫率高、有害气体排放少;

    6)灰份少、不会在炉膛内出现“搭桥”现象、煤灰可综合利用;实施例1

    配比:40%生物质+60%褐煤,加入CaO(Ca/S=1.0),Na2CO3(Na/Cl=1.0)和占燃料总质量0.1%的Fe2O3;

    成型压力:50Mpa;热压温度140℃

    型煤尺寸:直径35mm,长30mm;

    燃烧温度:850℃

    2)实施结果

    型煤抗压强度>20Mpa

    着火点:343℃,复合型煤热值20198.10Kj/kg;

    燃尽率=96%,燃烧时热膨胀较小,燃烧过程中不会自动破碎,飞灰极少,观察不到黑烟;

    固疏率76%,固氯率70%,氮氧化物排放浓度<100mg.m-3;

    实施例2

    1)实施条件

    生物质燃料和褐煤的特性同例1;

    配比:40%生物质+60%褐煤,加固硫剂CaO(Ca/S=2.0)、0.15%的LSCF-8291,Na2CO3(Na/Cl=2.0);

    成型压力:50Mpa;热压温度150℃

    型煤尺寸:直径35mm,长30mm;

    燃烧温度:850℃;

    2)实施结果

    型煤抗压强度>20Mpa;

    着火点:332℃,复合型煤热值20250.06kJ/kg;

    燃尽率>95%,灰渣不破碎,粉尘排放浓度<0.85mg.m-3;

    固硫率=87%,固氯率81%,氮氧化物排放<100mg.m-3;

    实施例3

    1)实施条件

    配比:60%生物质+40%褐煤,加入复合固硫剂(CaO)、电石渣、铁系化合物等,Ca/S≥1.5),Na2CO3(Na/C=2.0),0.2%的混合助燃剂(Fe2O3)∶LSCF-8291=1∶1)

    成型压力:50Mpa;成型温度150℃

    型煤尺寸:直径35mm,长30mm;

    燃烧温度;850℃;

    2)实施结果

    型煤抗压强度≥22Mpa;

    着火点=320℃,热值18811.87kJ/kg;

    燃尽率-97%,粉尘排放浓度<0.65mg.m-3,没有明显的黑烟产生;固硫率=92%,固氯率90%,氮氧化物排放不超过90mg.m-3。

生物质复合型煤生产新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质复合型煤生产新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物质复合型煤生产新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质复合型煤生产新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质复合型煤生产新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生物质复合型煤生产新工艺,是一种新型型煤的生产方法,将生物质包括农作物秸秆、林业加工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等以及原煤作为原料,经破碎干燥后辅以固氯剂,固硫剂及助燃剂混合均匀后,经热压成型煤。其具有抗压强度高,着火点低,燃烧效率高、低排尘、不冒黑烟、有害气体排放小等优点。既把我国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变废为利,又保护了环境,很适合我国广大农村、中小型城镇民用和工业用能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石油、煤气及炼焦工业;含一氧化碳的工业气体;燃料;润滑剂;泥煤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