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炎康复胶囊.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65212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2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24370.5

申请日:

2004.06.19

公开号:

CN1593537A

公开日:

2005.03.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6.11.2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48; A61P9/14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48; A61P9/14

申请人:

付佳;

发明人:

付佳

地址:

272000山东省济宁市中区南苑镇中心闸新村西区17号楼1单元6楼西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樊庆年;张景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脉管炎康复胶囊,涉及有丹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血竭、地龙、水蛭、牛膝、甘草、黄芪、当归、麻黄和阿司匹林组成,具体的配方是丹参30克、川芎10克、赤芍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血竭5克、地龙10克、水蛭5克、牛膝15克、甘草6克、黄芪20克、当归15克、麻黄6克和阿斯匹林180毫克制成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按中药的提取工艺,水煎提取中药药物的有效成分,经浓缩,配以淀粉制成颗粒剂,再与阿斯匹林混合,制成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也可以将所述配方共同研磨成粉,过80目筛,装入胶囊,即成为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本发明疗效显著,生产成本低廉,疗程短,能尽快地减少病人的痛苦,易于为患者所接受。

权利要求书

1、  脉管炎康复胶囊,涉及有丹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血竭、地龙、水蛭、牛膝、甘草、黄芪、当归、麻黄和阿司匹林组成,其特征在于具体的配方是丹参30克、川芎10克、赤芍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血竭5克、地龙10克、水蛭5克、牛膝15克、甘草6克、黄芪20克、当归15克、麻黄6克和阿斯匹林180毫克制成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配方的中药按中药的提取工艺,水煎提取中药药物的有效成分,经浓缩,配以淀粉制成颗粒剂,再与阿斯匹林混合,制成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其特征在于也可以将所述配方丹参30克、川芎10克、赤芍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血竭5克、地龙10克、水蛭5克、牛膝15克、甘草6克、黄芪20克、当归15克、麻黄6克和阿斯匹林180毫克,共同研磨成粉,过80目筛,装入胶囊,即成为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

说明书

脉管炎康复胶囊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活血化淤行气止痛的中西药制剂,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脉管炎用的脉管炎康复胶囊。
背景技术:脉管炎属于中医所说的“脱疽”范畴,多发病于男性青壮年,是以肢体动脉为主的炎症性、节段性和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轻者,肢体末端发凉,怕冷,麻木疼痛,行走困难,严重者,肢体末端溃疡和坏疽,常从足趾开始,多首先发生在足大拇趾和小趾,逐渐向上蔓延,剧痛难忍,抱足呻吟、呼叫。目前西医治疗脉管炎,截肢者多。使用中药治疗脉管炎已有相关的报道,但完全治愈者不多,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脉管炎康复胶囊,以中西医结合的形式,溶栓抗栓,行气止痛,治愈脉管炎疾患。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涉及有丹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血竭、地龙、水蛭、牛膝、甘草、黄芪、当归、麻黄和阿司匹林组成,具体的配方是丹参30克、川芎10克、赤芍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血竭5克、地龙10克、水蛭5克、牛膝15克、甘草6克、黄芪20克、当归15克、麻黄6克和阿斯匹林180毫克制成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按中药的提取工艺,水煎提取中药药物的有效成分,经浓缩,配以淀粉制成颗粒剂,再与阿斯匹林混合,制成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脉管炎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方法,包括内外用药、电疗、推拿和针灸。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是治疗脉管炎的内服主药,主用于脉管炎一期和二期的治疗,对于脉管炎三期的治疗,应使用另外的制剂治疗。在脉管炎一期和二期的治疗过程中,可使用姜黄、水蛭、当归、黄柏、苍术、金银花、蜗牛和酒精及碘酊的浸泡液,外用清洗病变部位,配合治疗。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也可以将所述配方丹参30克、川芎10克、赤芍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血竭5克、地龙10克、水蛭5克、牛膝15克、甘草6克、黄芪20克、当归15克、麻黄6克和阿斯匹林180毫克,共同研磨成粉,过80目筛,装入胶囊,即成为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
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在治疗一期和二期脉管炎病患过程中,疗效显著,尤其本发明的生产成本低廉,疗程短,能尽快地减少病人的痛苦,易于为患者所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涉及有丹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血竭、地龙、水蛭、牛膝、甘草、黄芪、当归、麻黄和阿司匹林组成,具体的配方是丹参20克、川芎8克、赤芍20克、桃仁8克、红花8克、血竭4克、地龙8克、水蛭4克、牛膝10克、甘草5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麻黄5克和阿斯匹林160毫克制成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按中药的提取工艺,水煎提取中药药物的有效成分,经浓缩,配以淀粉制成颗粒剂,再与阿斯匹林混合,制成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脉管炎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方法,包括内外用药、电疗、推拿和针灸。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是治疗脉管炎的内服主药,主用于脉管炎一期和二期的治疗,对于脉管炎三期的治疗,应使用另外的制剂治疗。在脉管炎一期和二期的治疗过程中,可使用姜黄、水蛭、当归、黄柏、苍术、金银花、蜗牛和酒精及碘酊的浸泡液,外用清洗病变部位,配合治疗。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也可以将所述配方丹参20克、川芎8克、赤芍20克、桃仁8克、红花8克、血竭4克、地龙8克、水蛭4克、牛膝10克、甘草5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麻黄5克和阿斯匹林160毫克,共同研磨成粉,过80目筛,装入胶囊,即成为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在治疗一期和二期脉管炎病患过程中,疗效显著,尤其本发明的生产成本低廉,疗程短,能尽快地减少病人的痛苦,易于为患者所接受。
实施例二: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涉及有丹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血竭、地龙、水蛭、牛膝、甘草、黄芪、当归、麻黄和阿司匹林组成,具体的配方是丹参30克、川芎10克、赤芍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血竭5克、地龙10克、水蛭5克、牛膝15克、甘草6克、黄芪20克、当归15克、麻黄6克和阿斯匹林180毫克制成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按中药的提取工艺,水煎提取中药药物的有效成分,经浓缩,配以淀粉制成颗粒剂,再与阿斯匹林混合,制成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脉管炎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方法,包括内外用药、电疗、推拿和针灸。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是治疗脉管炎的内服主药,主用于脉管炎一期和二期的治疗,对于脉管炎三期的治疗,应使用另外的制剂治疗。在脉管炎一期和二期的治疗过程中,可使用姜黄、水蛭、当归、黄柏、苍术、金银花、蜗牛和酒精及碘酊的浸泡液,外用清洗病变部位,配合治疗。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也可以将所述配方丹参30克、川芎10克、赤芍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血竭5克、地龙10克、水蛭5克、牛膝15克、甘草6克、黄芪20克、当归15克、麻黄6克和阿斯匹林180毫克,共同研磨成粉,过80目筛,装入胶囊,即成为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在治疗一期和二期脉管炎病患过程中,疗效显著,尤其本发明的生产成本低廉,疗程短,能尽快地减少病人的痛苦,易于为患者所接受。
实施例三: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涉及有丹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血竭、地龙、水蛭、牛膝、甘草、黄芪、当归、麻黄和阿司匹林组成,具体的配方是丹参40克、川芎12克、赤芍40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血竭6克、地龙12克、水蛭6克、牛膝20克、甘草7克、黄芪30克、当归20克、麻黄7克和阿斯匹林200毫克制成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按中药的提取工艺,水煎提取中药药物的有效成分,经浓缩,配以淀粉制成颗粒剂,再与阿斯匹林混合,制成本发明所述地脉管炎康复胶囊。脉管炎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方法,包括内外用药、电疗、推拿和针灸。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是治疗脉管炎的内服主药,主用于脉管炎一期和二期的治疗,对于脉管炎三期的治疗,应使用另外的制剂治疗。在脉管炎一期和二期的治疗过程中,可使用姜黄、水蛭、当归、黄柏、苍术、金银花、蜗牛和酒精及碘酊的浸泡液,外用清洗病变部位,配合治疗。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也可以将所述配方丹参40克、川芎12克、赤芍40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血竭6克、地龙12克、水蛭6克、牛膝20克、甘草7克、黄芪30克、当归20克、麻黄7克和阿斯匹林200毫克,共同研磨成粉,过80目筛,装入胶囊,即成为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对于脉管炎三期患者,应首先使用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稳定病情,接下来使用双花30克、公英30克、元参15克、当归15克、黄芪20克、丹参30克、红花10克、乳香5克、没药5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牛膝12克、板蓝根10克、血竭5克和阿斯匹林180毫克,组成与本发明所述脉管炎康复胶囊配合使用的脉管炎康复胶囊2号。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在治疗一期和二期脉管炎病患过程中,疗效显著,尤其本发明的生产成本低廉,疗程短,能尽快地减少病人的痛苦,易于为患者所接受。
临床应用情况:
胡海 男 1959年5月生,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行委人。
1998年7月份,初感双足凉,站立困难,经海西州人民医院诊断为脉管炎,同年8月份到青海省立医院求医,被确诊为脉管炎,连续治疗3个月,并未见明显好转,经济所迫,遂开始四处求医。至2002年12月20日入本处,体检症状:双足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皮肤青紫色,干燥,无足汗分泌,疼痛,睡眠差。右拇指明显见有溃疡,并已开始向趾跎关节以上扩散,面积约为5cm×4cm,有脓性分泌物,恶臭味。遂使用本发明所述脉管炎康复胶囊,内服,同时,使用姜黄、水蛭、当归、黄柏、苍术、金银花、蜗牛和酒精及碘酊的浸泡液,外用清洗病变部位,配合治疗。经过28天治疗,疼痛消失,睡眠正常。8个月后,溃疡面愈合,至2003年8月病愈出院,已能够生活自理,能做轻体力劳动。经青海省立医院检查,确定已痊愈。
刘玉升 男 1964年5月生,陕西渭南市澄县庄头乡人。
2003年4月8日来本处求医,来前经西安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脉管炎III期I级坏死。双足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皮肤青紫色,干燥,无足汗分泌,疼痛难忍。右足小趾明显见有溃疡,发黑,有脓性分泌物,恶臭味。遂使用本发明所述脉管炎康复胶囊,内服,同时,使用姜黄、水蛭、当归、黄柏、苍术、金银花、蜗牛和酒精及碘酊的浸泡液,外用清洗病变部位,配合治疗。经过32天治疗,疼痛消失,睡眠正常。3个月后,溃疡面愈合,至2003年8月病愈出院,已能够生活自理,能做轻体力劳动。经西安第一人民医院检查,确定已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宫德序 男 1946年4月生,陕西省西航公司职员,已退休在家。
2003年9月30日来诊,来前经太原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动脉硬化闭塞,自述已经多处求医,不见好转。现场体检:右足发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五个脚趾呈黑色,疼痛难忍。遂使用本发明所述脉管炎康复胶囊,内服,同时,使用姜黄、水蛭、当归、黄柏、苍术、金银花、蜗牛和酒精及碘酊的浸泡液,外用清洗病变部位,配合治疗。经过40天治疗,疼痛已能忍受,可以正常睡眠。5个月后,溃疡面愈合,至2004年3月20日病愈出院,疼痛已完全消失,脚趾颜色已恢复为正常肤色,已能够生活自理,能做轻体力劳动。经太原第一人民医院检查,确定已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李彩云 女 1961年6月22日生,陕西省乾县人,农民。
2003年10月21日来本处求医,体检和自述:双上肢患脉管炎已经3年多了,曾在当地多家医院诊治,效果不佳。10个手指已见明显溃疡,流脓,有臭味。遂使用本发明所述脉管炎康复胶囊,内服,同时,使用姜黄、水蛭、当归、黄柏、苍术、金银花、蜗牛和酒精及碘酊的浸泡液,外用清洗病变部位,配合治疗。经过40天治疗,疼痛已能忍受,可以正常睡眠。3个多月后,溃疡面开始愈合,至2004年2月26日病愈出院,疼痛已完全消失,已能够生活自理,能做轻体力劳动。经太原第一人民医院检查,确定已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脉管炎康复胶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脉管炎康复胶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脉管炎康复胶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脉管炎康复胶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脉管炎康复胶囊.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脉管炎康复胶囊,涉及有丹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血竭、地龙、水蛭、牛膝、甘草、黄芪、当归、麻黄和阿司匹林组成,具体的配方是丹参30克、川芎10克、赤芍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血竭5克、地龙10克、水蛭5克、牛膝15克、甘草6克、黄芪20克、当归15克、麻黄6克和阿斯匹林180毫克制成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康复胶囊。按中药的提取工艺,水煎提取中药药物的有效成分,经浓缩,配以淀粉制成颗粒剂,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