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枪.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650603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0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24286.0

申请日:

2011.05.13

公开号:

CN102778170A

公开日:

2012.11.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41B 7/08申请公布日:20121114|||公开

IPC分类号:

F41B7/08

主分类号:

F41B7/08

申请人:

威霸玩具(香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楚明

地址:

中国香港九龙尖沙咀漆咸道南39号铁路大厦1803-0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代理人:

郭伟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玩具枪,包括装载子弹和子弹腔的弹匣、子弹弹射装置以及子弹腔弹射装置,子弹腔弹射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子弹腔发射机构,其中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柄、穿过弹匣中心的第一连杆组件和滑动片,手柄通过第一连杆组件带动滑动片往复滑动;子弹腔发射机构包括发射器控制杠杆、枢轴、以及子弹腔发射杠杆;发射器控制杠杆的第一端的端面为曲面或斜面以配合滑动片、以及第二端与子弹腔发射杠杆搭接以控制子弹腔发射杠杆。采用玩具枪,既能在操作中弹射出空子弹腔,还能确保不会装有子弹的子弹腔弹射出去。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玩具枪, 包括装载子弹 (9) 和子弹腔 (8) 的弹匣和子弹弹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子弹腔弹射装置, 所述子弹腔弹射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子弹腔发射机构, 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柄 (10) 、 穿过弹匣中心的第一连杆组件 (2) 和滑动片 (6) , 所述手柄 (10) 通过所述第一连杆组件 (2) 带动所述滑动片 (6) 往复滑动 ; 所述子弹腔发射机构包括发射器控制杠杆 (7) 、 枢轴 (11) 、 以及子弹腔发射杠杆 (13) ; 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 (7) 的第一端 (18) 的端面为曲面或斜面以配合所述滑动片 (6) 、 以及 第二端 (19) 与所述子弹腔发射杠杆 (13) 搭接以控制所述子弹腔发射杠杆 (13)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玩具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弹腔弹射装置还包括子弹探测 机构, 所述子弹探测机构包括铰接在枪身上的子弹传感杠杆 (4) 、 第二连杆组件 (5) 以及设 置在所述子弹传感杠杆 (4) 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 (5) 之间的传动件 (3) ; 所述传动件 (3) 固 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组件 (5) 上以带动所述第二连杆组件 (5) 移动 ; 所述发射器控制杠 杆 (7) 与所述枢轴 (11) 连接并能绕所述枢轴 (11) 摆动。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玩具枪, 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弹传感杠杆 (4) 的接触端 (14) 连接所述传动件 (3) 、 以及自由端 (15) 垂落在紧邻枪管 (1) 的子弹工位的弹头位置处。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玩具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弹腔发射机构还包括限位件 (12) 。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玩具枪,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 (12) 位于所述第二连杆组 件 (5) 与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 (7) 之间、 且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 (5) 固定连接使得所述限位 件 (12) 的位置受所述第二连杆组件 (5) 控制。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玩具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弹腔发射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 (17) , 所述复位弹簧 (17) 的一端与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 (7) 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枪身固定 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玩具枪,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片 (6) 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 杆组件 (2) 、 另一端设有凸出部。
8: 根据权利要求 5-7 任一项所述的玩具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弹传感杠杆 (4) 的接触 端 (14) 设有卡钩, 所述传动件 (3) 设有与所述卡钩配合的卡槽。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玩具枪,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 (12) 位于相对枢轴 (11) 的 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 (7) 的第一端 (18) 一侧。
10: 根据权利要求 5-7 任一项所述的玩具枪,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件 (3) 为与所述子 弹传感杠杆 (4) 的接触端 (14) 连接的连杆。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玩具枪,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 (12) 位于相对枢轴 (11) 的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 (7) 的第一端 (18) 一侧。
12: 根据权利要求 5-7 任一项所述的玩具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弹传感杠杆 (4) 的接 触端 (14) 抵靠所述传动件 (3) , 且所述传动件 (3) 与所述接触端 (14) 的接触面为斜面。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玩具枪,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 (12) 位于相对枢轴 (11) 的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 (7) 的第二端 (19) 一侧。
1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玩具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匣的外壳在所述紧邻枪管 (1) 的子弹工位处设有开口以弹出空子弹腔。 2 CN 102778170 A 说 明 玩具枪 书 1/6 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玩具, 尤其涉及一种玩具枪。 背景技术 装载泡沫子弹的玩具手枪因为既具有趣味性又安全而深受小朋友的喜欢。 该泡沫 子弹通常包括独立的子弹和子弹腔, 将子弹装入到子弹腔中后再一同装载到弹匣中。将子 弹发射完后需要取出弹匣倾倒出子弹腔后, 才能重新装载新的子弹。当游戏者正使用该玩 具手枪进行紧张刺激的游戏时, 这种繁琐的操作不仅能影响游戏者的游戏进度, 还会影响 到游戏者的情绪。 [0002]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需要卸下弹匣才能倾倒出空子弹 腔所导致的操作繁琐的缺陷, 提供一种玩具枪, 不需要卸下弹匣即可弹射出子弹腔。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提供一种玩具枪, 包括装载子弹和 子弹腔的弹匣和子弹弹射装置, 其中, 还包括子弹腔弹射装置, 所述子弹腔弹射装置包括驱 动机构和子弹腔发射机构, 其中 [0005]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柄、 穿过弹匣中心的第一连杆组件和滑动片, 所 述手柄通过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带动所述滑动片往复滑动 ; [0006] 所述子弹腔发射机构包括发射器控制杠杆、 枢轴、 以及子弹腔发射杠杆 ; 所述发射 器控制杠杆的第一端的端面为曲面或斜面以配合所述滑动片、 以及第二端与所述子弹腔发 射杠杆搭接以控制所述子弹腔发射杠杆。 [0007]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 所述子弹腔弹射装置还包括子弹探测机构, 所 述子弹探测机构包括铰接在枪身上的子弹传感杠杆、 第二连杆组件以及 设置在所述子弹 传感杠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之间的传动件 ; 所述传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上 以带动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移动 ; 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与所述枢轴连接并能绕所述枢轴摆 动。 [0008]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 所述子弹传感杠杆的接触端连接所述传动件、 以及自由端垂落在紧邻枪管的子弹工位的弹头位置处。 [0009]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 所述子弹腔发射机构还包括限位件。 [0010]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 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与所述发射 器控制杠杆之间、 且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固定连接使得所述限位件的位置受所述第二连杆 组件控制。 [0011]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 所述子弹腔发射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 所述复 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枪身固定连接。 [0012]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 所述滑动片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件、 另 一端设有凸出部。

说明书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 所述子弹传感杠杆的接触端设有卡钩, 所述传 动件设有与所述卡钩配合的卡槽。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 所述限位件位于相对枢轴的所述发射器控制杠 杆的第一端一侧。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 所述传动件为与所述子弹传感杠杆的接触端连 接的连杆。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 所述限位件位于相对枢轴的所述发射器控制杠 杆的第一端一侧。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 所述子弹传感杠杆的接触端抵靠所述传动件, 且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接触端的接触面为斜面。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 所述限位件位于相对枢轴的所述发射器控制杠 杆的第二端一侧。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 所述弹匣的外壳在所述紧邻枪管的子弹工位处 设有开口以弹出空子弹腔。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 采用依据本发明的玩具枪, 在操作玩具枪的游戏中不 需要卸下弹匣即可及时弹射出空子弹腔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中 :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的立体图 ;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A 和 3B 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描绘传动件的图 2 中 A-B 方向的局部剖视 图 4A 和 4B 是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描绘传动件的图 2 中 A-B 方向的局部剖视 图 5A 和 5B 是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描绘传动件的图 2 中 A-B 方向的局部剖视 图 6A 和 6B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描绘子弹腔发射机构的玩具枪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
     图;
     图; 图 7A 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子弹腔传感杠杆没有搭接子弹时图 2 中箭头 C-D 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 ;
     图 7B 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子弹腔传感杠杆没有搭接子弹时图 2 中箭头 C-D 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 ;
     图 7C 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子弹腔传感杠杆没有搭接子弹时图 2 中箭头 C-D 方向的局部示意图 ;
     图 7D 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子弹腔传感杠杆搭接子弹时图 2 中箭头 C-D 方 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 ;
     图 7E 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子弹腔传感杠杆搭接子弹时图 2 中箭头 C-D 方 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 ;
     图 7F 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子弹腔传感杠杆搭接子弹时图 2 中箭头 C-D 方 向的局部示意图。
     图 8A 是是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子弹腔传感杠杆没有搭接子弹时图 2 中箭头 C-D 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 ;
     图 8B 是是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子弹腔传感杠杆搭接子弹时图 2 中箭头 C-D 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 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中的方位定义为 : 将子弹出射方向定义为水平向前的方向。
     如图 1-6B 所示, 在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玩具枪中, 除了包括装载子弹 9 和子 弹腔 8 的圆筒形弹匣以及子弹弹射装置之外, 还包括子弹腔弹射装置, 子弹腔弹射装置包 括驱动机构和子弹腔发射机构, 本实施例中, 优选地还包括子弹探测机构。 弹匣和子弹弹射 装置与现有玩具手枪中的相应装置类似, 属于现有技术。 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柄 10、 穿过弹匣中心的第一连杆组件 2 和滑动片 6, 其中上述子弹弹射装置和此处的子弹腔弹射 装置共用手柄 10, 手柄 10 位于枪身前端。第一连杆组件 2 由一组连杆顺次连接组成, 第一 连杆组件 2 的最前端与手柄 2 连接, 向前或向后推动手柄 2 可带动第一连杆组件 2 相应地 移动。滑动片 6 设置在弹匣后方, 一端连接第一连杆组件 2 的末端, 另一端设有凸出部, 当 第一连杆组件 2 在手柄 10 的作用下移动时, 可带动滑动片 6 在水平方向往复滑动。 子弹探测机构包括子弹传感杠杆 4、 第二连杆组件 5 以及设置在子弹传感杠杆 4 和 第二连杆组件 5 之间的传动件 3。 子弹传感杠杆 4 以铰接方式固定在枪身上, 并可绕铰接处 的连接轴 16 摆动。传动件 3 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杆组件 5 上, 从而可以带动第二连杆组件 5 移动。子弹传感杠杆 4 在连接轴 16 一侧的自由端 15 自由垂落在紧邻枪管 1 的子弹工位的 弹头位置处, 换句话说, 所述紧邻枪管 1 的子弹工位在弹匣中紧邻枪管 1 中的子弹工位, 并 在弹匣转动方向上位于枪管 1 中的子弹工位之前。连接轴 16 另一侧的接触端 14 连接传动 件 3。
     子弹传感杠杆 4 在连接轴 16 一侧的接触端 14 连接传动件 3。具体的连接方式与 传动件 3 以及对应的接触端 14 的具体结构有关, 可以是接触连接、 卡扣连接或固定连接等。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 如图 3A 和 3B 所示, 子弹传感杠杆 4 的接触端 14 的末 端设有卡钩, 传动件 3 设有与该卡钩配合的卡槽, 当卡钩嵌入到卡槽后接触端 14 与传动件 3 形成卡扣连接。如图 3A 所示, 当子弹传感杠杆 4 的自由端 15 没有搭接子弹时, 自由端 15 自由垂搭, 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如图 3B 所示, 当子弹传感杠杆 4 的自由端 15 搭接有子弹 时, 在子弹的顶压作用下, 自由端 15 偏离原来的自由垂搭位置而向上翘抬, 使得子弹传感 杠杆 4 开始绕连接轴 16 摆动, 摆动中带动接触端 14 下压, 从而使得接触端 14 的末端处设 置的卡钩在传动件 3 设置的卡槽中向下拉动传动件 3。 向下拉动过程中传动件 30 随之向下 移动而且位置也相应下移, 最终带动与传动件 3 连接的第二连杆组件 5 一同向下移动。当 自由端 15 没有搭接子弹 3 时, 子弹传感杠杆 4 的自由端 15 恢复到自由垂搭状态, 接触端 14
     施加在传动件 3 上的下拉力消失, 传动件 3 回到初始位置, 同时第二连杆组件 5 也恢复到初 始位置。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 传动件 3 设为连杆, 一端与子弹传感杠杆 4 的接触端 14 连接, 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组件 5 连接。如图 4A 所示, 当子弹传感杠杆 4 的自由端 15 没有搭 接子弹时, 自由端 15 自由垂搭。如图 4B 所示, 当子弹传感杠杆 4 的自由端 14 搭接有子弹 时, 如以上所描述的, 子弹的顶压作用依次通过子弹传感杠杆的摆动和作为连杆的传动件 3 的传动传递至第二连杆组件 5。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 如图 5A 和 5B 所示, 传动件 3 与接触端 14 相互接触连 接, 而且传动件 3 与接触端 14 的接触面为斜面。如图 5A 所示, 当子弹传感杠杆 4 的自由端 15 没有搭接子弹时, 自由端 15 自由垂搭, 接触端 14 抵靠传动件 3 的斜面。如图 5B 所示, 当 子弹传感杠杆 4 的自由端 15 搭接子弹时, 在子弹的顶压作用下, 自由端 15 偏离原来的自由 垂搭位置而向上翘抬, 使得子弹传感杠杆 4 开始绕连接轴 16 摆动, 摆动中带动接触端 14 抵 压传动件 3 的斜面。因传动件 30 的接触面为斜面, 抵压所产生的压力垂直于斜面 而具有 向上的分量, 因此在接触端 14 的抵压作用下, 传动件 3 以及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杆组件 5 一同向上移动。当自由端 15 没有搭接子弹时, 子弹传感杠杆 4 的自由端 15 自由回落, 接 触端 14 施加在传动件 3 上的压力消失, 传动件 3 和第二连杆组件 5 回到初始位置。
     以上仅描述了传动件 30 的两种示例结构, 当然还可以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 中使用其它传动件结构。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所述的各种传动件结构, 在此基础上的 各种变形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子弹腔发射机构包括发射器控制杠杆 7、 枢轴 11、 和子弹腔发射杠杆 13, 本实施例 中还优选地包括限位件 12。发射器控制杠杆 7 与枢轴 11 连接并能绕枢轴 11 摆动。设置发 射器控制杠杆 7 的第一端 18 的端面为曲面或斜面, 或其它任意形状, 只要确保该端面与发 射器控制杠杆 7 的底面呈一定的角度的即可, 以与滑动片 6 配合动作 ; 设置第二端 19 搭接 子弹腔发射杠杆 13 以控制子弹腔发射杠杆 13 动作。限位件 12 位于发射器控制杠杆 7 和 第二连杆组件 5 之间, 而且顶端与第二连杆组件 5 固定连接以随第二连杆组件 5 一起移动, 因此限位件 12 的位置受第二连杆组件 5 控制。在第二连杆组件 5 的控制下, 限位件 12 的 底端与发射器控制杠杆 7 作用, 从而控制发射器控制杠杆 7 的位置变化。参见图 6A 和 6B, 子弹腔发射杠杆 13 的发射端压靠发射器控制杠杆 7 的第二端 19, 子弹腔 8 压靠该发射端, 因此, 当第二端 19 翘抬起时, 带动子弹腔发射杠杆 13 的发射端运动将子弹腔沿图 6B 中的 箭头方向发射出去。
     另外, 还设有复位弹簧 17, 如图 7C 和 7F 所示, 该复位弹簧 17 的一端与发射器控制 杠杆 7 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枪身固定连接。当发射器控制杠杆 7 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摆动 时, 复位弹簧 17 随之伸长或压缩, 当加载在复位弹簧 17 上的外力消失后, 复位弹簧 17 能迅 速将发射器控制杠杆 7 恢复到平衡位置, 从而避免发射器控制杠杆 7 在惯性的作用下留在 上述的发射子弹腔时的位置处。
     另外, 弹匣的外壳在紧邻枪管 1 的子弹工位处设有开口以弹出空子弹腔。
     在现有技术中, 首先将子弹连同子弹腔一起装载到弹匣中, 向后拉动手柄 10, 弹匣 转子转动一个子弹工位, 具体而言, 本实施例中弹匣可装载 12 颗子 弹, 弹匣转子转动一个 子弹工位即转动 1/12 周, 装载子弹的子弹腔进入枪管 1 中准备发射。再将手柄 10 向前推到它的最前端位置处, 按下扳机 20 发射子弹, 子弹腔留在弹匣中。 随后又向后拉动手柄 10, 弹匣转子转动一个子弹工位, 准备发射下一颗子弹, 依次动作。 当弹匣中的子弹发射完了之 后, 卸下弹匣, 倾倒出空子弹腔后再装入新子弹。 因此, 操作中需要手动卸除空子弹腔, 这种 繁琐的操作不仅能影响游戏者的游戏进度, 还会影响到游戏者的情绪。
     为了简化操作过程,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 增设了子弹腔弹射装置用 于弹射空子弹腔, 而弹匣结构和子弹弹射装置属于现有技术。当按下扳机 20 发射完子弹 后, 向后拉动手柄 10 将弹匣转动一个子弹工位后, 即包含空子弹腔的子弹工位从枪管 1 中 退出, 但仍紧邻枪管 1, 子弹传感杠杆 4 的自由端 15 没有搭接子弹而是自由垂落在紧邻枪管 1 的子弹工位的弹头位置处。随后开始向前推动手柄 10, 带动滑动片 6 水平向前移动。下 面将描述子弹腔弹射装置的一次工作过程。
     在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中, 如图 7A-7F 所示, 限位件 12 位于发射器控制器 杠杆 7 的第一端 18 的一侧。当子弹传感杠杆 4 的自由端 15 搭接子弹时, 如前面图 3B 或 4B 所描述的, 子弹传感杠杆 4 的接触端 14 下拉传动件 3。再如图 7A-7C 所示, 传动件 3 带动 与它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杆组件 5 移动, 通过设置限位件 12 的长度, 使得限位件 12 在第二连 杆组件 5 的控制下按压发射器控制器杠杆 7 的第一端 18, 从而滑动片 6 的凸出部错开第一 端 18 的端面。即, 滑动片 6 与发射器控制器杠杆 7 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 具有子弹的子 弹腔继续留在弹匣中。 当子弹传感杠杆 4 的自由端 15 没有搭接子弹时, 如前面图 3A 或 4A 所描述的, 接 触端 14 从传动件 3 撤下拉力, 因此第二连杆组件 5 恢复到自由状态。再如图 7D-7F 所示, 限位件 12 相应地不再按压发射器控制器杠杆 7, 使得第一端 18 的端面与滑动片 6 的凸出部 充分接触。又因为该端面为曲面或斜面, 滑动片 6 在向前滑动过程中, 利用凸出部顶压第一 端 18 的曲面端面, 当推动手柄 10 到达它的最前端的位置处时, 滑动片 6 将发射器控制杠杆 7 的第一端 18 完全顶起, 从而带动发射器控制杠杆 7 发生剧烈摆动, 使得相对的第二端 19 撞击子弹腔发射杠杆 13, 子弹腔发射杠杆 13 继而撞击该子弹腔, 最终将空子弹腔弹射出弹 匣。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 如图 8A 和 8B 所示, 限位件 12 位于发射器控制器杠杆 7 的第二端 19 的一侧。当子弹传感杠杆 4 的自由端 15 没有搭接子弹时, 如图 7A 所示, 控制 限位件 12 位置的第二连杆组件 5 处于自由状态, 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再如图 8A 所示, 通 过设置限位件 12 的长度, 以使限位件 12 大幅度地按压第二端 19, 从而通过杠杆作用翘抬起 第一端 18, 使得第一端 18 的端面与滑动片 6 的凸出部充分接触, 类似地如前面所述, 最终将 空子弹腔弹射出弹匣。
     当子弹传感杠杆 4 的自由端 15 搭接子弹时, 如前面图 5B 所描述的, 第二连杆组件 2 向上移动, 带动限位件 12 的底端离开发射器控制器杠杆 7, 不再按压发射器控制器杠杆 7, 如图 8B 所示。从而使得滑动片 6 的凸出部错开第一端 18 的端面。即, 滑动片 6 与发射器 控制器杠杆 7 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 具有子弹的子弹腔继续留在弹匣中。
     上述过程结束后, 向后拉动手柄 10, 滑动片 6 从发射器控制器杠杆 7 的第一端 18 处退出, 加载在发射器控制器杠杆 7 的外力撤出, 发射器控制器杠杆 7 恢复到自由状态, 相 应地, 子弹腔发射杠杆 13 也随之回复到自由状态。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 通过在玩具手枪中设置子弹腔弹射装置, 不需要卸下弹匣
     就能在发射过程中弹射出空子弹腔, 同时还不会误操作弹射出装有子弹的子弹腔。

玩具枪.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玩具枪.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玩具枪.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玩具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玩具枪.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78170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1.14CN102778170A*CN102778170A*(21)申请号 201110124286.0(22)申请日 2011.05.13F41B 7/08(2006.01)(71)申请人威霸玩具(香港)有限公司地址中国香港九龙尖沙咀漆咸道南39号铁路大厦1803-04室(72)发明人马楚明(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代理人郭伟刚(54) 发明名称玩具枪(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玩具枪,包括装载子弹和子弹腔的弹匣、子弹弹射装置以及子弹腔弹射装置,子弹腔弹射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

2、子弹腔发射机构,其中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柄、穿过弹匣中心的第一连杆组件和滑动片,手柄通过第一连杆组件带动滑动片往复滑动;子弹腔发射机构包括发射器控制杠杆、枢轴、以及子弹腔发射杠杆;发射器控制杠杆的第一端的端面为曲面或斜面以配合滑动片、以及第二端与子弹腔发射杠杆搭接以控制子弹腔发射杠杆。采用玩具枪,既能在操作中弹射出空子弹腔,还能确保不会装有子弹的子弹腔弹射出去。(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11 页1/1页21.一种玩具枪,包括装载子弹(9)和子弹腔(8)的弹匣和。

3、子弹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子弹腔弹射装置,所述子弹腔弹射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子弹腔发射机构,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柄(10)、穿过弹匣中心的第一连杆组件(2)和滑动片(6),所述手柄(10)通过所述第一连杆组件(2)带动所述滑动片(6)往复滑动;所述子弹腔发射机构包括发射器控制杠杆(7)、枢轴(11)、以及子弹腔发射杠杆(13);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7)的第一端(18)的端面为曲面或斜面以配合所述滑动片(6)、以及第二端(19)与所述子弹腔发射杠杆(13)搭接以控制所述子弹腔发射杠杆(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弹腔弹射装置还包括子弹探测机构,所述子。

4、弹探测机构包括铰接在枪身上的子弹传感杠杆(4)、第二连杆组件(5)以及设置在所述子弹传感杠杆(4)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5)之间的传动件(3);所述传动件(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组件(5)上以带动所述第二连杆组件(5)移动;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7)与所述枢轴(11)连接并能绕所述枢轴(11)摆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弹传感杠杆(4)的接触端(14)连接所述传动件(3)、以及自由端(15)垂落在紧邻枪管(1)的子弹工位的弹头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弹腔发射机构还包括限位件(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

5、限位件(12)位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5)与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7)之间、且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5)固定连接使得所述限位件(12)的位置受所述第二连杆组件(5)控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弹腔发射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17),所述复位弹簧(17)的一端与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枪身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片(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件(2)、另一端设有凸出部。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弹传感杠杆(4)的接触端(14)设有卡钩,所述传动件(3)设有与所述卡钩配合的卡槽。9.根据权。

6、利要求8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2)位于相对枢轴(11)的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7)的第一端(18)一侧。10.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3)为与所述子弹传感杠杆(4)的接触端(14)连接的连杆。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2)位于相对枢轴(11)的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7)的第一端(18)一侧。12.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弹传感杠杆(4)的接触端(14)抵靠所述传动件(3),且所述传动件(3)与所述接触端(14)的接触面为斜面。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

7、述限位件(12)位于相对枢轴(11)的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7)的第二端(19)一侧。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匣的外壳在所述紧邻枪管(1)的子弹工位处设有开口以弹出空子弹腔。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778170 A1/6页3玩具枪 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玩具,尤其涉及一种玩具枪。 背景技术0002 装载泡沫子弹的玩具手枪因为既具有趣味性又安全而深受小朋友的喜欢。该泡沫子弹通常包括独立的子弹和子弹腔,将子弹装入到子弹腔中后再一同装载到弹匣中。将子弹发射完后需要取出弹匣倾倒出子弹腔后,才能重新装载新的子弹。当游戏者正使用该玩具手枪进行紧张刺激的游戏时,这种繁琐。

8、的操作不仅能影响游戏者的游戏进度,还会影响到游戏者的情绪。 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需要卸下弹匣才能倾倒出空子弹腔所导致的操作繁琐的缺陷,提供一种玩具枪,不需要卸下弹匣即可弹射出子弹腔。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玩具枪,包括装载子弹和子弹腔的弹匣和子弹弹射装置,其中,还包括子弹腔弹射装置,所述子弹腔弹射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子弹腔发射机构,其中 0005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柄、穿过弹匣中心的第一连杆组件和滑动片,所述手柄通过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带动所述滑动片往复滑动; 0006 所述子弹腔发射机构包括发射器控制杠杆、枢轴、以。

9、及子弹腔发射杠杆;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的第一端的端面为曲面或斜面以配合所述滑动片、以及第二端与所述子弹腔发射杠杆搭接以控制所述子弹腔发射杠杆。 0007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所述子弹腔弹射装置还包括子弹探测机构,所述子弹探测机构包括铰接在枪身上的子弹传感杠杆、第二连杆组件以及 设置在所述子弹传感杠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之间的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上以带动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移动;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与所述枢轴连接并能绕所述枢轴摆动。 0008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所述子弹传感杠杆的接触端连接所述传动件、以及自由端垂落在紧邻枪管的子弹工位的弹头位置处。 0009 。

10、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所述子弹腔发射机构还包括限位件。 0010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与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之间、且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固定连接使得所述限位件的位置受所述第二连杆组件控制。 0011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所述子弹腔发射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枪身固定连接。 0012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所述滑动片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另一端设有凸出部。 说 明 书CN 102778170 A2/6页40013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所述子弹传感杠杆的接触端设有卡钩,。

11、所述传动件设有与所述卡钩配合的卡槽。 0014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所述限位件位于相对枢轴的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的第一端一侧。 0015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所述传动件为与所述子弹传感杠杆的接触端连接的连杆。 0016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所述限位件位于相对枢轴的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的第一端一侧。 0017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所述子弹传感杠杆的接触端抵靠所述传动件,且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接触端的接触面为斜面。 0018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所述限位件位于相对枢轴的所述发射器控制杠杆的第二端一侧。 0019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所述弹匣的外壳。

12、在所述紧邻枪管的子弹工位处设有开口以弹出空子弹腔。 0020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依据本发明的玩具枪,在操作玩具枪的游戏中不需要卸下弹匣即可及时弹射出空子弹腔弹。 附图说明0021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2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的立体图; 0023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A和3B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描绘传动件的图2中A-B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0025 图4A和4B是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描绘传动件的图2中A-B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0026 图5A和5B是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描绘传动件的图2中A-B方向的。

13、局部剖视图; 0027 图6A和6B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描绘子弹腔发射机构的玩具枪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A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子弹腔传感杠杆没有搭接子弹时图2中箭头C-D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 0029 图7B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子弹腔传感杠杆没有搭接子弹时图2中箭头C-D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2; 0030 图7C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子弹腔传感杠杆没有搭接子弹时图2中箭头C-D方向的局部示意图; 0031 图7D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子弹腔传感杠杆搭接子弹时图2中箭头C-D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 0032 图7E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子弹腔传感杠杆搭接子弹时图2中。

14、箭头C-D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2; 说 明 书CN 102778170 A3/6页50033 图7F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子弹腔传感杠杆搭接子弹时图2中箭头C-D方向的局部示意图。 0034 图8A是是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子弹腔传感杠杆没有搭接子弹时图2 中箭头C-D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 0035 图8B是是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子弹腔传感杠杆搭接子弹时图2中箭头C-D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0036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

15、037 本发明中的方位定义为:将子弹出射方向定义为水平向前的方向。 0038 如图1-6B所示,在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玩具枪中,除了包括装载子弹9和子弹腔8的圆筒形弹匣以及子弹弹射装置之外,还包括子弹腔弹射装置,子弹腔弹射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子弹腔发射机构,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子弹探测机构。弹匣和子弹弹射装置与现有玩具手枪中的相应装置类似,属于现有技术。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柄10、穿过弹匣中心的第一连杆组件2和滑动片6,其中上述子弹弹射装置和此处的子弹腔弹射装置共用手柄10,手柄10位于枪身前端。第一连杆组件2由一组连杆顺次连接组成,第一连杆组件2的最前端与手柄2连接,向前或向后推动手。

16、柄2可带动第一连杆组件2相应地移动。滑动片6设置在弹匣后方,一端连接第一连杆组件2的末端,另一端设有凸出部,当第一连杆组件2在手柄10的作用下移动时,可带动滑动片6在水平方向往复滑动。 0039 子弹探测机构包括子弹传感杠杆4、第二连杆组件5以及设置在子弹传感杠杆4和第二连杆组件5之间的传动件3。子弹传感杠杆4以铰接方式固定在枪身上,并可绕铰接处的连接轴16摆动。传动件3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杆组件5上,从而可以带动第二连杆组件5移动。子弹传感杠杆4在连接轴16一侧的自由端15自由垂落在紧邻枪管1的子弹工位的弹头位置处,换句话说,所述紧邻枪管1的子弹工位在弹匣中紧邻枪管1中的子弹工位,并在弹匣转动方。

17、向上位于枪管1中的子弹工位之前。连接轴16另一侧的接触端14连接传动件3。 0040 子弹传感杠杆4在连接轴16一侧的接触端14连接传动件3。具体的连接方式与传动件3以及对应的接触端14的具体结构有关,可以是接触连接、卡扣连接或固定连接等。 0041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如图3A和3B所示,子弹传感杠杆4的接触端14的末端设有卡钩,传动件3设有与该卡钩配合的卡槽,当卡钩嵌入到卡槽后接触端14与传动件3形成卡扣连接。如图3A所示,当子弹传感杠杆4的自由端15没有搭接子弹时,自由端15自由垂搭,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如图3B所示,当子弹传感杠杆4的自由端15搭接有子弹时,在子弹的顶压作用下,自由。

18、端15偏离原来的自由垂搭位置而向上翘抬,使得子弹传感杠杆4开始绕连接轴16摆动,摆动中带动接触端14下压,从而使得接触端14的末端处设置的卡钩在传动件3设置的卡槽中向下拉动传动件3。向下拉动过程中传动件30随之向下移动而且位置也相应下移,最终带动与传动件3连接的第二连杆组件5一同向下移动。当自由端15没有搭接子弹3时,子弹传感杠杆4的自由端15恢复到自由垂搭状态,接触端14说 明 书CN 102778170 A4/6页6施加在传动件3上的下拉力消失,传动件3回到初始位置,同时第二连杆组件5也恢复到初始位置。 0042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传动件3设为连杆,一端与子弹传感杠杆4的接触端14连。

19、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组件5连接。如图4A所示,当子弹传感杠杆4的自由端15没有搭接子弹时,自由端15自由垂搭。如图4B所示,当子弹传感杠杆4的自由端14搭接有子弹时,如以上所描述的,子弹的顶压作用依次通过子弹传感杠杆的摆动和作为连杆的传动件3的传动传递至第二连杆组件5。 0043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如图5A和5B所示,传动件3与接触端14相互接触连接,而且传动件3与接触端14的接触面为斜面。如图5A所示,当子弹传感杠杆4的自由端15没有搭接子弹时,自由端15自由垂搭,接触端14抵靠传动件3的斜面。如图5B所示,当子弹传感杠杆4的自由端15搭接子弹时,在子弹的顶压作用下,自由端15偏离原来。

20、的自由垂搭位置而向上翘抬,使得子弹传感杠杆4开始绕连接轴16摆动,摆动中带动接触端14抵压传动件3的斜面。因传动件30的接触面为斜面,抵压所产生的压力垂直于斜面 而具有向上的分量,因此在接触端14的抵压作用下,传动件3以及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杆组件5一同向上移动。当自由端15没有搭接子弹时,子弹传感杠杆4的自由端15自由回落,接触端14施加在传动件3上的压力消失,传动件3和第二连杆组件5回到初始位置。 0044 以上仅描述了传动件30的两种示例结构,当然还可以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使用其它传动件结构。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所述的各种传动件结构,在此基础上的各种变形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1、 0045 子弹腔发射机构包括发射器控制杠杆7、枢轴11、和子弹腔发射杠杆13,本实施例中还优选地包括限位件12。发射器控制杠杆7与枢轴11连接并能绕枢轴11摆动。设置发射器控制杠杆7的第一端18的端面为曲面或斜面,或其它任意形状,只要确保该端面与发射器控制杠杆7的底面呈一定的角度的即可,以与滑动片6配合动作;设置第二端19搭接子弹腔发射杠杆13以控制子弹腔发射杠杆13动作。限位件12位于发射器控制杠杆7和第二连杆组件5之间,而且顶端与第二连杆组件5固定连接以随第二连杆组件5一起移动,因此限位件12的位置受第二连杆组件5控制。在第二连杆组件5的控制下,限位件12的底端与发射器控制杠杆7作用,从。

22、而控制发射器控制杠杆7的位置变化。参见图6A和6B,子弹腔发射杠杆13的发射端压靠发射器控制杠杆7的第二端19,子弹腔8压靠该发射端,因此,当第二端19翘抬起时,带动子弹腔发射杠杆13的发射端运动将子弹腔沿图6B中的箭头方向发射出去。 0046 另外,还设有复位弹簧17,如图7C和7F所示,该复位弹簧17的一端与发射器控制杠杆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枪身固定连接。当发射器控制杠杆7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摆动时,复位弹簧17随之伸长或压缩,当加载在复位弹簧17上的外力消失后,复位弹簧17能迅速将发射器控制杠杆7恢复到平衡位置,从而避免发射器控制杠杆7在惯性的作用下留在上述的发射子弹腔时的位置处。 004。

23、7 另外,弹匣的外壳在紧邻枪管1的子弹工位处设有开口以弹出空子弹腔。 0048 在现有技术中,首先将子弹连同子弹腔一起装载到弹匣中,向后拉动手柄10,弹匣转子转动一个子弹工位,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弹匣可装载12颗子 弹,弹匣转子转动一个子弹工位即转动1/12周,装载子弹的子弹腔进入枪管1中准备发射。再将手柄10向前推说 明 书CN 102778170 A5/6页7到它的最前端位置处,按下扳机20发射子弹,子弹腔留在弹匣中。随后又向后拉动手柄10,弹匣转子转动一个子弹工位,准备发射下一颗子弹,依次动作。当弹匣中的子弹发射完了之后,卸下弹匣,倾倒出空子弹腔后再装入新子弹。因此,操作中需要手动卸除空。

24、子弹腔,这种繁琐的操作不仅能影响游戏者的游戏进度,还会影响到游戏者的情绪。 0049 为了简化操作过程,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枪中,增设了子弹腔弹射装置用于弹射空子弹腔,而弹匣结构和子弹弹射装置属于现有技术。当按下扳机20发射完子弹后,向后拉动手柄10将弹匣转动一个子弹工位后,即包含空子弹腔的子弹工位从枪管1中退出,但仍紧邻枪管1,子弹传感杠杆4的自由端15没有搭接子弹而是自由垂落在紧邻枪管1的子弹工位的弹头位置处。随后开始向前推动手柄10,带动滑动片6水平向前移动。下面将描述子弹腔弹射装置的一次工作过程。 0050 在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中,如图7A-7F所示,限位件12位于发射器控制。

25、器杠杆7的第一端18的一侧。当子弹传感杠杆4的自由端15搭接子弹时,如前面图3B或4B所描述的,子弹传感杠杆4的接触端14下拉传动件3。再如图7A-7C所示,传动件3带动与它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杆组件5移动,通过设置限位件12的长度,使得限位件12在第二连杆组件5的控制下按压发射器控制器杠杆7的第一端18,从而滑动片6的凸出部错开第一端18的端面。即,滑动片6与发射器控制器杠杆7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具有子弹的子弹腔继续留在弹匣中。 0051 当子弹传感杠杆4的自由端15没有搭接子弹时,如前面图3A或4A所描述的,接触端14从传动件3撤下拉力,因此第二连杆组件5恢复到自由状态。再如图7D-7F所示。

26、,限位件12相应地不再按压发射器控制器杠杆7,使得第一端18的端面与滑动片6的凸出部充分接触。又因为该端面为曲面或斜面,滑动片6在向前滑动过程中,利用凸出部顶压第一端18的曲面端面,当推动手柄10到达它的最前端的位置处时,滑动片6将发射器控制杠杆7的第一端18完全顶起,从而带动发射器控制杠杆7发生剧烈摆动,使得相对的第二端 19撞击子弹腔发射杠杆13,子弹腔发射杠杆13继而撞击该子弹腔,最终将空子弹腔弹射出弹匣。 0052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如图8A和8B所示,限位件12位于发射器控制器杠杆7的第二端19的一侧。当子弹传感杠杆4的自由端15没有搭接子弹时,如图7A所示,控制限位件12位置。

27、的第二连杆组件5处于自由状态,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再如图8A所示,通过设置限位件12的长度,以使限位件12大幅度地按压第二端19,从而通过杠杆作用翘抬起第一端18,使得第一端18的端面与滑动片6的凸出部充分接触,类似地如前面所述,最终将空子弹腔弹射出弹匣。 0053 当子弹传感杠杆4的自由端15搭接子弹时,如前面图5B所描述的,第二连杆组件2向上移动,带动限位件12的底端离开发射器控制器杠杆7,不再按压发射器控制器杠杆7,如图8B所示。从而使得滑动片6的凸出部错开第一端18的端面。即,滑动片6与发射器控制器杠杆7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具有子弹的子弹腔继续留在弹匣中。 0054 上述过程结束后,向后拉动手柄10,滑动片6从发射器控制器杠杆7的第一端18处退出,加载在发射器控制器杠杆7的外力撤出,发射器控制器杠杆7恢复到自由状态,相应地,子弹腔发射杠杆13也随之回复到自由状态。 0055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通过在玩具手枪中设置子弹腔弹射装置,不需要卸下弹匣说 明 书CN 102778170 A6/6页8就能在发射过程中弹射出空子弹腔,同时还不会误操作弹射出装有子弹的子弹腔。 说 明 书CN 102778170 A1/11页9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78170 A2/11页10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78170 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武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