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1650461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6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14213.5

申请日:

2013.01.15

公开号:

CN103084816A

公开日:

2013.05.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3P 17/00申请公布日:2013050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3P 17/00申请日:20130115|||公开

IPC分类号:

B23P17/00; B23Q17/00

主分类号:

B23P17/00

申请人:

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

发明人:

秦忠; 高健; 姜贵中; 吴学云; 黄知洋; 施庆华; 万永丽; 王昆; 尹正忠; 高发荣; 张建兵

地址:

650031 云南省昆明市交林路1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代理人:

李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先在直线往复或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的圆转台(3)台面上加工出每个工位安装夹具的螺孔(1),在环绕圆转台的不同工位分别设置安装不同加工刀具的动力头(8);用于检测的检具座(4)安装在圆转台中心,在检具座上安装与圆转台台面平行的圆柱形第一检验棒(5),第一检验棒的中心线初始位置处于圆转台的分度零位线且与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等于工件加工孔中心到圆转台台面的距离,此为第一工位的理论加工位置;在动力头内先安装水平的第二检验棒(7),调整动力头使第二检验棒与第一检验棒同轴,找正该工位第一检验棒和第二检验棒的正向和侧向;以此类推,分别找正每个工位上第一检验棒和第二检验棒的正向和侧向,即可找正所有工位的动力头位置,检测并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的同轴度。本发明方法方便快捷、检测精度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
先在直线往复或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的圆转台(3)台面上加工出每个工位的夹具安装螺孔(1),用于安装每个工位的夹具(2);在环绕圆转台的不同工位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不同加工刀具的动力头(8);将用于检测的检具座(4)安装在圆转台(3)中心,在检具座(4)上安装与圆转台台面平行的圆柱形第一检验棒(5),可随圆转台转动至不同工位的第一检验棒(5)的中心线初始位置处于圆转台的分度零位线,第一检验棒(5)与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等于工件加工孔中心到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由此确立了第一工位的理论加工位置;在圆转台旁安装加工刀具的动力头(8)内先安装水平的第二检验棒(7),然后调整动力头的上下左右位置,使第二检验棒(7)与第一检验棒(5)同轴,找正该工位上第一检验棒(5)和第二检验棒(7)的正向和侧向; 
将圆转台转至下一工位,此时第一检验棒(5)所确立的位置,即是该工位零件的理论加工位置,只需将该工位的第二检验棒(7)与第一检验棒(5)调整至同轴,找正第一检验棒(5)和第二检验棒(7)的正向和侧向即可;
以此类推,将所有工位的第二检验棒(7)按步骤所述的方法分别调整,分别找正每个工位上第一检验棒(5)和第二检验棒(7)的正向和侧向,即可找正的所有工位的动力头位置,检测并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的同轴度。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线往复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加工技术领域,主要是进行动力头主轴中心线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直线往复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的动力头主轴中心线与工件加工时的理论加工孔同轴度检测没有可靠的办法,通常是采用间接测量法,即分别测量加工工件的理论孔至圆转台台面、动力头主轴至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看其差值是否在允许范围,若超差就调整动力头安装垫板。对于单一加工工位的机床而言,这一方法基本凑效。但对于多工位机床而言,由于多组夹具与动力头的轮流匹配使用,要靠调整垫板来满足多组夹具与动力头的同轴,调整复杂且难度大,工件的加工精度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难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直线往复或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动力头主轴中心线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检测,且方便快捷、检测精度高的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如下:
先在直线往复或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的圆转台台面上加工出每个工位的夹具安装螺孔,用于安装每个工位的夹具;在环绕圆转台的不同工位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不同加工刀具的动力头;将用于检测的检具座安装在圆转台中心,在检具座上安装与圆转台台面平行的圆柱形第一检验棒,可随圆转台转动至不同工位的第一检验棒的中心线初始位置处于圆转台的分度零位线,第一检验棒与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等于工件加工孔中心到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由此确立了第一工位的理论加工位置;在圆转台旁安装加工刀具的动力头内先安装水平的第二检验棒,然后调整动力头的上下左右位置,使第二检验棒与第一检验棒同轴,找正该工位上第一检验棒和第二检验棒的正向和侧向; 
将圆转台转至下一工位,此时第一检验棒所确立的位置,即是该工位零件的理论加工位置,只需将该工位的第二检验棒与第一检验棒调整至同轴,找正第一检验棒和第二检验棒的正向和侧向即可;
以此类推,将所有工位的第二检验棒按步骤所述的方法分别调整,分别找正每个工位上第一检验棒和第二检验棒的正向和侧向,即可找正的所有工位的动力头位置,检测并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的同轴度。
本发明采用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和装配无须专门设备。检测方法方便快捷,检测精度高。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用百分表找正检验棒正向和侧向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如下: 
先在直线往复或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的圆转台3台面上加工出每个工位的夹具安装螺孔1,用于安装每个工位的夹具2;在环绕圆转台的不同工位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不同加工刀具的动力头8;将用于检测的检具座4安装在圆转台3中心,在检具座4上安装与圆转台台面平行的圆柱形第一检验棒5,可随圆转台转动至不同工位的第一检验棒5的中心线初始位置处于圆转台的分度零位线,第一检验棒5与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等于工件加工孔中心到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由此确立了第一工位的理论加工位置;在圆转台旁安装加工刀具的动力头8内先安装水平的第二检验棒7,然后调整动力头的上下左右位置,使第二检验棒7与第一检验棒5同轴,用百分表6找正该工位即第一工位上第一检验棒5和第二检验棒7的正向和侧向;所述第一检验棒和第二检验棒的正向和侧向是指沿检验棒中心线投影的两个座标方向。如图2、图3所示,从安装在动力头8中的第二检验棒7的横截面看过去,百分表检测时对应的纵向Y视为检验棒7的正向,百分表检测时对应的横向X视为检验棒7的侧向。
将圆转台转至下一工位即第二工位,此时第一检验棒5所确立的位置,即是该工位即第二工位零件的理论加工位置,只需将该工位的第二检验棒7与第一检验棒5调整至同轴,找正第一检验棒5和第二检验棒7的正向和侧向即可; 
以此类推,将所有工位的第二检验棒7按步骤所述的方法分别调整,分别找正每个工位上第一检验棒5和第二检验棒7的正向和侧向,即可找正的所有工位的动力头位置,检测并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的同轴度。 
本发明各工位动力头上安装的刀具分别完成相应的加工内容,如可在第一个工位装卸、第二个工位铣面、第三个工位钻孔、第四个工位扩孔、第五个工位攻丝。加工工件时,将工件安装于夹具内,工件转到某一工位就完成该工位相应的加工。 
本发明方法经过试验验证,效果较好。

一种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84816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5.08CN103084816A*CN103084816A*(21)申请号 201310014213.5(22)申请日 2013.01.15B23P 17/00(2006.01)B23Q 17/00(2006.01)(71)申请人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地址 650031 云南省昆明市交林路12号(72)发明人秦忠 高健 姜贵中 吴学云黄知洋 施庆华 万永丽 王昆尹正忠 高发荣 张建兵(74)专利代理机构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代理人李云(54) 发明名称一种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57) 。

2、摘要一种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先在直线往复或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的圆转台(3)台面上加工出每个工位安装夹具的螺孔(1),在环绕圆转台的不同工位分别设置安装不同加工刀具的动力头(8);用于检测的检具座(4)安装在圆转台中心,在检具座上安装与圆转台台面平行的圆柱形第一检验棒(5),第一检验棒的中心线初始位置处于圆转台的分度零位线且与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等于工件加工孔中心到圆转台台面的距离,此为第一工位的理论加工位置;在动力头内先安装水平的第二检验棒(7),调整动力头使第二检验棒与第一检验棒同轴,找正该工位第一检验棒和第二检验棒的正向和侧向;以此类推,分别找正每个工位上第一检验棒和第。

3、二检验棒的正向和侧向,即可找正所有工位的动力头位置,检测并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的同轴度。本发明方法方便快捷、检测精度高。(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84816 ACN 103084816 A1/1页21. 一种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先在直线往复或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的圆转台(3)台面上加工出每个工位的夹具安装螺孔(1),用于安装每个工位的夹具(2);在环绕圆转台的不同工位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不同。

4、加工刀具的动力头(8);将用于检测的检具座(4)安装在圆转台(3)中心,在检具座(4)上安装与圆转台台面平行的圆柱形第一检验棒(5),可随圆转台转动至不同工位的第一检验棒(5)的中心线初始位置处于圆转台的分度零位线,第一检验棒(5)与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等于工件加工孔中心到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由此确立了第一工位的理论加工位置;在圆转台旁安装加工刀具的动力头(8)内先安装水平的第二检验棒(7),然后调整动力头的上下左右位置,使第二检验棒(7)与第一检验棒(5)同轴,找正该工位上第一检验棒(5)和第二检验棒(7)的正向和侧向; 将圆转台转至下一工位,此时第一检验棒(5)所确立的位置,即是该工位零件的理论。

5、加工位置,只需将该工位的第二检验棒(7)与第一检验棒(5)调整至同轴,找正第一检验棒(5)和第二检验棒(7)的正向和侧向即可;以此类推,将所有工位的第二检验棒(7)按步骤所述的方法分别调整,分别找正每个工位上第一检验棒(5)和第二检验棒(7)的正向和侧向,即可找正的所有工位的动力头位置,检测并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的同轴度。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84816 A1/2页3一种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直线往复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加工技术领域,主要是进行动力头主轴中心线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0002 长期以来直线往复圆转台式。

6、多工位机床的动力头主轴中心线与工件加工时的理论加工孔同轴度检测没有可靠的办法,通常是采用间接测量法,即分别测量加工工件的理论孔至圆转台台面、动力头主轴至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看其差值是否在允许范围,若超差就调整动力头安装垫板。对于单一加工工位的机床而言,这一方法基本凑效。但对于多工位机床而言,由于多组夹具与动力头的轮流匹配使用,要靠调整垫板来满足多组夹具与动力头的同轴,调整复杂且难度大,工件的加工精度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难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直线往复或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动力头主轴中心线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检测,且方便快捷、检测精度高的方法。 0004 实现。

7、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如下:先在直线往复或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的圆转台台面上加工出每个工位的夹具安装螺孔,用于安装每个工位的夹具;在环绕圆转台的不同工位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不同加工刀具的动力头;将用于检测的检具座安装在圆转台中心,在检具座上安装与圆转台台面平行的圆柱形第一检验棒,可随圆转台转动至不同工位的第一检验棒的中心线初始位置处于圆转台的分度零位线,第一检验棒与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等于工件加工孔中心到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由此确立了第一工位的理论加工位置;在圆转台旁安装加工刀具的动力头内先安装水平的第二检验棒,然后调整动力头的上下左右位置,使第二检。

8、验棒与第一检验棒同轴,找正该工位上第一检验棒和第二检验棒的正向和侧向; 将圆转台转至下一工位,此时第一检验棒所确立的位置,即是该工位零件的理论加工位置,只需将该工位的第二检验棒与第一检验棒调整至同轴,找正第一检验棒和第二检验棒的正向和侧向即可;以此类推,将所有工位的第二检验棒按步骤所述的方法分别调整,分别找正每个工位上第一检验棒和第二检验棒的正向和侧向,即可找正的所有工位的动力头位置,检测并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的同轴度。0005 本发明采用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和装配无须专门设备。检测方法方便快捷,检测精度高。 0006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内容。 说 明 书CN 103。

9、084816 A2/2页4附图说明0007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用百分表找正检验棒正向和侧向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08 如图1所示,本发明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如下: 先在直线往复或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的圆转台3台面上加工出每个工位的夹具安装螺孔1,用于安装每个工位的夹具2;在环绕圆转台的不同工位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不同加工刀具的动力头8;将用于检测的检具座4安装在圆转台3中心,在检具座4上安装与圆转台台面平行的圆柱形第一检验棒5,可随圆转台转动至不同工位的第一检验棒5的中心线初始位置处于圆转台的分度零位线,第一检验棒5与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等于工。

10、件加工孔中心到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由此确立了第一工位的理论加工位置;在圆转台旁安装加工刀具的动力头8内先安装水平的第二检验棒7,然后调整动力头的上下左右位置,使第二检验棒7与第一检验棒5同轴,用百分表6找正该工位即第一工位上第一检验棒5和第二检验棒7的正向和侧向;所述第一检验棒和第二检验棒的正向和侧向是指沿检验棒中心线投影的两个座标方向。如图2、图3所示,从安装在动力头8中的第二检验棒7的横截面看过去,百分表检测时对应的纵向Y视为检验棒7的正向,百分表检测时对应的横向X视为检验棒7的侧向。0009 将圆转台转至下一工位即第二工位,此时第一检验棒5所确立的位置,即是该工位即第二工位零件的理论加工位。

11、置,只需将该工位的第二检验棒7与第一检验棒5调整至同轴,找正第一检验棒5和第二检验棒7的正向和侧向即可; 0010 以此类推,将所有工位的第二检验棒7按步骤所述的方法分别调整,分别找正每个工位上第一检验棒5和第二检验棒7的正向和侧向,即可找正的所有工位的动力头位置,检测并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的同轴度。 0011 本发明各工位动力头上安装的刀具分别完成相应的加工内容,如可在第一个工位装卸、第二个工位铣面、第三个工位钻孔、第四个工位扩孔、第五个工位攻丝。加工工件时,将工件安装于夹具内,工件转到某一工位就完成该工位相应的加工。 0012 本发明方法经过试验验证,效果较好。 说 明 书CN 103084816 A1/2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84816 A2/2页6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84816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