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64916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4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20890.9

申请日:

2004.07.02

公开号:

CN1593508A

公开日:

2005.03.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36/79申请日:20040702授权公告日:20060517终止日期:2010070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20; A61P1/04; A61P1/14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20; A61P1/04; A61P1/14

申请人:

郭海峰;

发明人:

郭海峰

地址:

110014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北翰林路28号5-5-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比组成:茯苓∶白术∶人参∶桑椹∶何首乌∶桑寄生∶当归∶五味子∶灵芝草∶甘草=(7.5-12.5)∶(5.5-9.5)∶(3-5)∶(2-7)∶(2-4)∶(2-4)∶(1.5-2.5)∶(1.5-2.5)∶(1-3)∶(1.5-3.5)。本发明应用疗效确切,经科学加工达到治疗目的,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效果非常显著,服之安全可靠,总有效率可达到98%,并且成本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广阔。本发明可制成颗粒剂、口服液、丸剂、片剂等剂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比组成:
茯苓∶白术∶人参∶桑椹∶何首乌∶桑寄生∶当归∶五味子∶灵芝草∶甘草=(7.5-12.5)∶(5.5-9.5)∶(3-5)∶(2-7)∶(2-4)∶(2-4)∶(1.5-2.5)∶(1.5-2.5)∶(1-3)∶(1.5-3.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的优选重量比为:
茯苓∶白术∶人参∶桑椹∶何首乌∶桑寄生∶当归∶五味子∶灵芝草∶甘草=(8.5-11.5)∶(6.5-8.5)∶(3.5-4.5)∶(3-5)∶(2.5-3.5)∶(2.5-3.5)∶(1.5-2.5)∶(1.5-2.5)∶(1-3)∶(1.5-3.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的最佳重量比为:
茯苓∶白术∶人参∶桑椹∶何首乌∶桑寄生∶当归∶五味子∶灵芝草∶甘草=10∶7.5∶4∶4.5∶3∶3∶2∶2∶2∶2.5。

4、
  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比组成:
茯苓∶白术∶人参∶桑椹∶何首乌∶桑寄生∶当归∶五味子∶灵芝草∶甘草=(7.5-12.5)∶(5.5-9.5)∶(3-5)∶(2-7)∶(2-4)∶(2-4)∶(1.5-2.5)∶(1.5-2.5)∶(1-3)∶(1.5-3.5);
其制备方法是:
按上述的重量比取上述十味药材,捡选干净,清洗,干燥,研成细粉,混合均匀后,炼蜜为丸或兑入适量的片剂常规辅料,干燥,制成片剂,包装,即得。

说明书

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肠胃疾病属于多发病症,它直接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胃病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不节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其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寒邪客于胃中,导致气机受阻而痛;或为暴饮多食,胃之受纳过量,纳谷不下,食谷停滞而痛,或饮酒过度,嗜食肥甘辛辣之品,则易耗损胃阴,或过食生冷,耗伤中阳,以致脾胃虚寒,或气机阻滞,气郁伤肝,横逆犯胃,以至气机阻滞,发生疼痛。本病痛常以疼痛为主,常伴有胃胀、胃寒、胃酸、恶心、呕吐等症。
泄泻一般指排便次数多,粪便稀薄,有时泻出水样物的病症。该病发病主要原因是感受外邪、饮食所伤及脏腑虚弱。其发病机理是感受暑湿寒热之邪,损伤脾胃,饮食过量,损及脾胃,伤及肠道而至。其病变主要是以小肠和大肠传导失常所致,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慢性久泻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可见有少许红白细胞,大便培养可见致病菌。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治疗肠胃病的药物很多。如治疗胃病的有健胃片、多酶片、胃安、气滞胃痛冲剂等,治疗肠道疾病的有黄连素、王氏保赤丸等,这些药品在治疗肠胃疾患中,均有一定局限性,适应症单一,治胃病的药物则不能治肠道疾病,治肠道疾病的药物则不能治疗胃病,并且用药后疗效不能持久,药效作用缓慢,疗程长,且实际疗效不明显。甚至有时需要中西医配合使用,但某此西药在临床时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毒副作用,治标不治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药可以达到标本兼治,且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能有效地治疗饮食失和,气候等原因引起的胃胀、胃寒、胃酸及肠胃炎等病症,对便秘及习惯性腹泻、便水尤为见效。
本发明各原料的重量比值范围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的摸索和试验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的重量比在下述重量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本发明采用下述十种药物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治疗肠胃疾病。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比组成:
茯苓∶白术∶人参∶桑椹∶何首乌∶桑寄生∶当归∶五味子∶灵芝草∶甘草=(7.5-12.5)∶(5.5-9.5)∶(3-5)∶(2-7)∶(2-4)∶(2-4)∶(1.5-2.5)∶(1.5-2.5)∶(1-3)∶(1.5-3.5)。
本发明所述的各原料的优选重量比为:
茯苓∶白术∶人参∶桑椹∶何首乌∶桑寄生∶当归∶五味子∶灵芝草∶甘草=(8.5-11.5)∶(6.5-8.5)∶(3.5-4.5)∶(3-5)∶(2.5-3.5)∶(2.5-3.5)∶(1.5-2.5)∶(1.5-2.5)∶(1-3)∶(1.5-3.5)。
本发明所述各原料的最佳重量比为:
茯苓∶白术∶人参∶桑椹∶何首乌∶桑寄生∶当归∶五味子∶灵芝草∶甘草=10∶7.5∶4∶4.5∶3∶3∶2∶2∶2∶2.5。
本发明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比组成:
茯苓∶白术∶人参∶桑椹∶何首乌∶桑寄生∶当归∶五味子∶灵芝草∶甘草=(7.5-12.5)∶(5.5-9.5)∶(3-5)∶(2-7)∶(2-4)∶(2-4)∶(1.5-2.5)∶(1.5-2.5)∶(1-3)∶(1.5-3.5);
其制备方法是:
按上述的重量比取上述十味药材,捡选干净,清洗,干燥,研成细粉,混合均匀后,炼蜜为丸或兑入适量的片剂常规辅料,干燥,制成片剂,包装,即得。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它具有下述特点:
性状:灰褐色,味微苦,微甘、涩
功能:行气活血,调理脾胃,清肠润胃,用于脾胃失调。
主治:饮食失和,气候等引起的胃胀,胃寒,胃酸及肠胃炎症,对便秘及习惯性腹泻、便水,尤见其效。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6克,一日2~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本发明中各种药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下:
(1)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性平和,不伤气,健脾,辅以人参、白术可益气健脾,对脾气虚弱,倦怠,无力少食等有助于药力行开,便稀者疗效明显。
(2)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胃,又兼治食积,气滞,可消食,导滞,行气除满止泻。
(3)人参:甘微苦,温,归脾肺经。补脾益气,扶脾气,助运化,加补气健脾的茯苓,益气和中的甘草,可治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呕吐泻泄,与当归、白术、茯苓相伍,更加补气行血之效。
(4)桑寄生:苦甘平,归肝肾经,补肾养血,与当归同用调血脉。
(5)何首乌:苦甘涩,微温,归肝肾经,与当归同用补精血,润肠燥。
(6)当归:甘、辛、温、归心肝脾经,与首乌同用助之补气诸药,益气行血,润肠通便。
(7)桑椹:甘、寒,归心肝肾经,与人参、白术、茯苓同用,生津补气,与当归、首乌同用滋阴补血,润肠燥。
(8)五味子:酸、温,归肺肾心经,与白术、人参、茯苓同用,生津补气止泻,与人参,当归等同用补气养血,滋阴。
(9)灵芝草:甘、平、补益五脏义气,养心血安补、养血气,滋补强壮,调节肠道。
(10)甘草:甘平、归脾胃肺心经,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药性,降低毒性,还具矫味,粘合之效。
《内经》中记载:“有胃气则生,胃无气则死”。胃为六腑之长,胃气失调,必导致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与肠胃相关之症。
“有气无血,行则不通;有血无气,则通而不行。”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补气养血,固脾益肾,才可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使之脾肾协调相生,机体正常运转。
本发明所述的“肠胃乐”以中医理论补气养血,固本培源,调节人体脏腑机能,使之达到平衡,肠胃之间相互协调,标本兼治,立竿见影。
西药大多以治标,消炎为主,毒副作用大,对人体易产生不良反应,中医一些方剂中,疗效因人而异因病而异,方剂不固定,方剂固定则疗效差强人意。经常用一些专治止泄、通便之中药来治疗腹泻与便秘。通常治标不能治本,并且这类药的药性猛烈,易对人体产生伤害,久服易产生耐药性。也有方剂中利用所谓中医“以毒攻毒”,治疗腹泻与便秘,这样易使某些带毒性中药中,毒性残留体内,造成新患。以上大多疗效一般,且不能同时兼治相反病症腹泻与便秘,治标且不能治本。
正因为便秘与泄泻,均易发觉,固病期不会太长,所以“肠胃乐”以中医治本为根本,固本培源,行血通血,调合脾胃,与肝肾间脏腑平衡,使之迅速恢复正常功能。
机体恢复正常,疾病自愈,这与西医提高免疫力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发明不光以通便或止泻之药为主组成来治标,而是用传统中医理论调合脏腑平衡之药物配方治本,方中无猛烈,与有毒性的中药,而是以性平、温、甘之有利于常人药配伍,不伤脏腑,治标治本。同时治疗便秘与腹泻这样所以相反病症,并对胃炎等症也有疗效。
本发明的优点是:应用疗效确切,经科学加工达到治疗的目的,且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效果非常显著,服之安全可靠,治疗胃痛、胃胀、腹泻、胃寒、胃酸、腹泻、便秘总有效率在98%以上,慢性胃炎和胃肠炎的总有效率可达到60%以上,并且成本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广阔。本品可制成颗粒剂、口服液、丸剂、片剂等剂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在临床试验中本发明药物名称为“肠胃乐”。
                临床试验本发明药物疗效观察报告
为进一步考核本发明药物的疗效,对150例患有胃病、慢性胃炎、腹泻、胃胀的病人进行临床试验,在病人的病情,发病时间,及医师技术条件相等或近似的情况下,相对比,临床观察一年,本发明药物疗效显著,有效率高,疗程短,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临床验证选择的病历均符合验证设计中所规定的各项要求,以住院病历为主,门诊病历为辅,共观察150例,其中试验组100例,对照组50例。各组性别、年龄见表1。疾病类型见表2。
表1各试验组性别、年龄

组别    总例数                 年龄     性别    6-30   30-40   40-60  60以上  男  女试验组    100    20   17   48  15  56  44对照组    50    10   5   28  7  26  24合计    150    30   22   76  22  82  68

表2疾病症状

二、用药剂量和方法:
试验组:本发明药物——肠胃乐,每天3次,每次5克,空腹温开水冲服。
对照组:王氏保赤丸,每天2次,每次0.15克,空腹温开水冲服。
在试验的过程中,停止服用其它治疗肠胃类的药物。
三、疗效标准及判断:
1、疗效标准:
痊愈:胃痛、腹泻、腹胀、胃酸、慢性胃炎、肠胃炎、便秘症状完全消失。
显效:胃痛、腹泻、腹胀、胃酸、慢性胃炎、肠胃炎、便秘症状大部分消失。
无效:胃痛、腹泻、腹胀、胃酸、慢性胃炎、肠胃炎、便秘症状改善不明显。
2、治疗结果判断:
有效率的统计,及显著性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比疗效差异的比较表用x2测验的统计处理方法:
表3有效率的统计:
  组别    总例数    痊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率  例  %  例  %  例  %  试验组    100  95  95  3  3  2  2    98%  对照组    50  21  42  12  24  17  34    66%

经x2验查,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显著。
表4试验组各种症状服用肠胃乐时间及疗效明细表

表5对照组各种症状服用王氏保赤丸时间及疗效明细表

有效疗程比较分析:试验组治疗最短时间为3-15天,达到总有效标准的为98%。
对照组:治疗时间达15天以上,达到有效标准的占66%,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从本组临床统计看,本发明药物的总有效率,在观察时间内治疗胃痛、胃胀、腹泻、胃寒、胃酸、腹泻、便秘总有效率在98%以上,慢性胃炎和胃肠炎的总有效率可达到60%以上;而对照组在观察时间内治疗胃痛、胃胀、腹泻、胃寒、胃酸、腹泻、便秘总有效率在66%以上,慢性胃炎和胃肠炎的总有效率可达到20%。
统计分析处理:两者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的治疗效果好,见效快,疗程短,优于对照组药物。
四、不良反应:
应用本发明药物临床对100例病人进行全面观察,服药其间患者均没有发现过任何不良反应。
五、临床体会: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肠胃疾病,收到了比较满意的疗效。肠胃类疾病的病症很多,本临床试验选择最常见的胃痛、胃胀、胃酸、慢性胃炎、腹泻、便秘,临床治疗是在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诊断确诊属于上述病症进行试验。
根据有效率的统计,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显著,并且对照组对腹泻、便秘等症均无疗效。因此,试验组的治疗效果快,疗程短,优于对照组药物。
根据试验表明“肠胃乐”对胃胀、胃寒、胃酸及肠胃炎等病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尤其对便秘及习惯性腹泻、便水尤为见效,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药物“王氏保赤丸”。腹泻患者,服用本肠胃乐一天后,症状消失,大便恢复正常;慢性胃炎患者服药七天后,隐痛消失,面色恢复红润,舌质、脉络基本恢复正常,无胀感,大便正常;腹胀、便秘患者服用二至三日后,胀感全消,食欲恢复,大便正常。通过以上试验足以说明“肠胃乐”对治疗饮食失和,气候等引起的胃胀,胃寒,胃酸及肠胃炎症,对便秘及习惯性腹泻、便水,具有显著治疗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本发明国内许多大中型医院多年临床观察和试验证明无任何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肝功、肾功亦未见异常变化。
本发明“肠胃乐”对于便秘服用此药的患者85%以上都会在一至二天内腹内有强烈排气感,并随后排出色泽深且硬,数量不等的泄物,便秘二天内即可痊愈,而且对于相反病症之各类急慢性腹泻、便水更是立竿见影,因饮食温度等造成的习惯性腹泻、便水及中医讲的“春、秋瘟”等泄泻,甚至无泄物,较治疗便秘效果更佳,在服用一至二次,严重者服用一天内即可治愈。另外,对于中度寒性胃部各类炎症,腹胀胃寒、胃酸等缓解率也在80%以上,恢复率在40%左右。
本发明的药物,应用中医理论辩证施治,进行整体调理,患者无任何毒副反应,长期服用有保健养生功效,对适应症疗效快,效果显著,其有效率达到98%。以上治愈后的患者经回访有的已二年多,没有发现有复发的病例。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肠胃疾病地中药,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比组成:
茯苓∶白术∶人参∶桑椹∶何首乌∶桑寄生∶当归∶五味子∶灵芝草∶甘草=7.5∶5.5∶3∶2∶2∶2∶1.5∶1.5∶1∶1.5;
其制备方法是:
按上述的重量比取茯苓75克,白术55克,人参30克,桑椹20克,何首乌20克,桑寄生20克,当归15克,五味子15克,灵芝草10克,甘草15克,捡选干净,清洗,干燥,研成细粉,混合均匀后,炼蜜为丸或兑入适量的淀粉,干燥,制成片剂,包装,即得。
五味子可以选用北方地区产的北五味子,效果更佳。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比组成:
茯苓∶白术∶人参∶桑椹∶何首乌∶桑寄生∶当归∶五味子∶灵芝草∶甘草=10.5∶7.5∶4∶5∶3∶3∶2∶2∶2∶2.5
其制备方法是:
按上述的重量比取茯苓105克,白术75克,人参40克,桑椹50克,何首乌30克,桑寄生30克,当归20克,五味子20克,灵芝草20克,甘草25克,捡选干净,清洗,干燥,研成细粉,混合均匀后,炼蜜为丸或兑入适量的淀粉,干燥,制成片剂,包装,即得。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比组成:
茯苓∶白术∶人参∶桑椹∶何首乌∶桑寄生∶当归∶五味子∶灵芝草∶甘草=12.5∶9.5∶5∶7∶4∶4∶2.5∶2.5∶3∶3.5
其制备方法是:
按上述的重量比取茯苓1250克,白术950克,人参500克,桑椹700克,何首乌400克,桑寄生400克,当归250克,五味子250克,灵芝草300克,甘草350克,捡选干净,清洗,干燥,研成细粉,混合均匀后,炼蜜为丸或兑入适量的淀粉,干燥,制成片剂,包装,即得。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它的原料的优选重量比为:
茯苓∶白术∶人参∶桑椹∶何首乌∶桑寄生∶当归∶五味子∶灵芝草∶甘草=8.5∶6.5∶3.5∶3∶2.5∶2.5∶1.5∶1.5∶1∶1.5;
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它的原料的优选重量比为:
茯苓∶白术∶人参∶桑椹∶何首乌∶桑寄生∶当归∶五味子∶灵芝草∶甘草=10.5∶7.5∶4∶4∶3∶3∶2∶2∶2∶2.5;
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它的原料的优选重量比为:
茯苓∶白术∶人参∶桑椹∶何首乌∶桑寄生∶当归∶五味子∶灵芝草∶甘草=11.5.8.5∶4.5∶5∶3.5∶3.5∶2.5∶2.5∶3∶3.5;
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它的优选原料配比值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比组成:
茯苓∶白术∶人参∶桑椹∶何首乌∶桑寄生∶当归∶五味子∶灵芝草∶甘草=10∶7.5∶4∶4.5∶3∶3∶2∶2∶2∶2.5
其制备方法是:
按上述的重量比取茯苓1000克,白术750克,人参400克,桑椹450克,何首乌300克,桑寄生300克,当归200克,五味子200克,灵芝草200克,甘草250克,捡选干净,清洗,干燥,研成细粉,混合均匀后,炼蜜为丸或兑入适量的淀粉,干燥,制成片剂,包装,即得。

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比组成:茯苓白术人参桑椹何首乌桑寄生当归五味子灵芝草甘草(7.512.5)(5.59.5)(35)(27)(24)(24)(1.52.5)(1.52.5)(13)(1.53.5)。本发明应用疗效确切,经科学加工达到治疗目的,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效果非常显著,服之安全可靠,总有效率可达到98,并且成本低,其经济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