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重力馈送喷雾装置的流体供应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重力馈送喷雾装置的流体供应系统.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02807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1.28CN102802807A*CN102802807A*(21)申请号 201180006634.2(22)申请日 2011.01.1212/692,329 2010.01.22 USB05B 7/24(2006.01)(71)申请人伊利诺伊斯工具股份公司地址美国伊利诺伊斯州(72)发明人尤瑞史可尼可夫安纳托尼戈塞斯 马克E查普马文D佰恩斯(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金知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9代理人林俐 殷根娣(54) 发明名称用于重力馈送喷雾装置的流体供应系统(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系统。
2、,所述系统用于供应一流体至一喷涂装置的一容器通气。所述系统可包括一容器盖板,其具有一缓冲腔室;一流体管,其被构造为延伸至一流体容器中;一第一通气管,其延伸至该缓冲腔室中;及一第二通气管,其自该缓冲腔室延伸至该流体容器。(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2.07.19(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US2011/020970 2011.01.12(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1/090857 EN 2011.07.28(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8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9 。
3、页 附图 8 页1/2页21.一种系统,其包含:一容器盖板,其包含:一缓冲腔室;一流体管,其被构造为延伸至一流体容器中;一第一通气管,其延伸至该缓冲腔室中;以及一第二通气管,其自该缓冲腔室延伸至该流体容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管和所述第二通气管各包含一毛细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管和所述第二通气管各包含一末端开口,其具有抵抗流体流动的一表面张力,其中所述第一通气管和所述第二通气管各包含抵抗流体流动的一内表面张力。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板包含一对齐导引器,其被构造为相对于一喷枪对齐所述第二通气管。5.如权。
4、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导引器包含设置于该容器盖板中的一对齐凹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管和所述第二通气管各包含一锥形管。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管和所述第二通气管由一偏移距离彼此间隔开,其中所述偏移距离包含相对于所述第一通气管和所述第二通气管的轴线的一轴向偏移量及一侧向偏移量。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管之一末端开口被定位于接近围绕于该缓冲腔室外围的一表面。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管包含具有一末端部分的一锥形流体管,且所述末端部分被构造为经由一唇式凹槽连锁装置与一喷枪连。
5、锁。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板包含一内盖板及围绕于该缓冲腔室外围的一外盖板;所述流体管连接至该外盖板及该内盖板,所述第一通气管连接至该外盖板;所述第一通气管延伸至该缓冲腔室中,直到该外盖板与该内盖板之间的一第一末端位置;所述第二通气管连接至该内盖板,且该第二通气管延伸至偏离该内盖板的一第二末端位置。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板包含一突出部分,其设置于接近该第一通气管的所述第一末端位置。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连接至所述容器盖板的一容器、连接至所述容器盖板的一喷枪或其一组合。13.一种喷涂系统,其包含:一喷涂供应容器,其。
6、包含一体积;以及一毛细作用通气系统,其连接至该喷涂供应容器,其中该毛细作用通气系统包含一缓冲腔室及连接至该缓冲腔室的一第一毛细管。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于表面张力,使所述第一毛细管被构造为抵抗流体流动。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02807 A2/2页3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管为一锥形毛细管。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作用通气系统包含偏离该第一毛细管的一第二毛细管。17.一种喷涂系统,其包含:一喷枪;以及一毛细作用通气系统,其连接至所述喷枪,所述毛管作用通气系统包含一缓冲腔室和连接至该缓冲腔室的一第一毛细管。
7、。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管作用通气系统包含偏离该第一毛细管的一第二毛细管。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管为一锥形毛细管。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作用通气系统包含一对齐导引器,被构造为相对于该喷枪对齐该毛细作用通气系统。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02807 A1/9页4用于重力馈送喷雾装置的流体供应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雾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喷雾装置的流体供应容器的通气系统。背景技术0002 喷涂装置用于将喷涂层涂覆于各种目标对象上。喷涂装置常包括许多可重复使用组件,诸如容器,其用于将液体。
8、涂料(例如,油漆)存放于重力馈送喷雾装置上。不幸地,大量时间耗费于清洁该等可重复使用组件。另外,常将液体涂料自混合杯传输至与重力馈送喷雾装置连接的容器。此外,大量时间耗费于传输液体涂料上。0003 发明内容0004 在第一实施例中,一种系统包括容器盖板,其具有缓冲腔室;流体管,其被设置为延伸至流体容器中;第一通气管,其延伸至缓冲腔室中;以及第二通气管,其自缓冲腔室延伸至该液体容器。0005 在第二实施例中,一种喷涂系统具有喷涂供应容器,其具有一体积;以及毛细作用通气系统,其连接至喷涂供应容器。毛细作用通气系统包括缓冲腔室及连接至缓冲腔室的第一毛细管。0006 在第三实施例中,一种喷涂系统具有喷。
9、枪;以及毛细作用通气系统,其连接至喷枪。毛细作用通气系统包括缓冲腔室及连接至缓冲腔室的第一毛细管。附图说明0007 参阅附图阅读以下详细描述,将更好理解本发明的特征、态样及优点,其中相同符号始终代表附图中相同部件,其中:图1为一方块图,其图所示为具有独特重力馈送容器总成的喷涂系统的实施例;图2为一流程图,其图所示为运用第1图的独特重力馈送容器总成的喷涂制程的实施例;图3为一喷涂装置的实施例的横截面侧视图,该喷涂装置连接至第1图的独特重力馈送容器总成;图4为图3的独特重力馈送容器总成的实施例的局部横截面视图,图示为连接至盖板总成的喷枪转接器总成;图5为图3的独特重力馈送容器总成的实施例的局部展开。
10、透视图,图示为展开自盖板总成的喷枪转接器总成;图6为图1的独特重力馈送容器总成的实施例的横截面侧视图,图示为盖板总成及定向于盖板面向上位置的容器;图7为图1的独特重力馈送容器总成的实施例的横截面侧视图,图示为盖板总成及定说 明 书CN 102802807 A2/9页5向于盖板面向下位置的容器;以及图8为图1的独特重力馈送容器总成的盖板总成的实施例的剖面透视图,图示为具有邻接突出部分的锥形通气管的缓冲腔室。具体实施方式0008 如下详细描述,提供一种独特毛细作用通气管系统以供容器通气,而同时阻塞流体渗漏。具体而言,毛细作用通气系统的实施例包括缓冲腔室及一或多个毛细管。例如,通气系统可包括缓冲腔室。
11、及彼此偏离的两个毛细管。两个毛细管之间的偏移量为空气提供中间通气路径,同时亦提供体积以容纳自毛细管渗漏的一任何流体。各毛细管被构造为抵抗流体流出容器,进而大体上流体容纳于容器之内。例如,由于形成弯月面(亦即,表面张力),使各毛细管的末端开口可抵抗液体流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表面张力,末端开口可被定位于接近表面以进一步抵抗液体流动。其它实例,由于表面张力,使各毛细管的内部可抵抗液体流动。各毛细管可具有空心环形几何形状,诸如圆柱外形或圆锥外形。圆锥形毛细管由较小尾端的缩小直径提供液体流动的额外阻力。0009 现参照附图,图1为图示示例性喷涂系统10的流程图,其包含具有独特重力馈送容器总成的喷涂枪。
12、12,其用于涂敷所要的涂层流体于目标对象14。喷涂枪12可连接至各种供应及控制系统,诸如具有独特的重力馈送容器总成的流体供应器16、空气供应器18及控制系统20。控制系统20方便地对流体供应器16及空气供应器18控制,且确保喷涂枪12在目标对象14上提供可接受质量的喷涂层。例如,控制系统20可包括自动化系统22、定位系统24、流体供应控制器26、空气供应控制器28、计算机系统30及使用者接口32。控制系统20亦可连接至定位系统34,其方便目标对象14相对于喷涂枪12运动。因此,喷涂系统10可提供计算机控制的涂层流体混合物、流体流速及气流速、以及喷雾形状。0010 图1提供的喷涂系统10可应用于。
13、各种涂覆、流体、目标对象及喷涂枪12的类型/设置。例如,使用者可从多种不同涂层流体42中选择所需要的流体40,该多种不同涂层流体42可包括不同涂层类型、颜色、纹理及用于各种材料(诸如金属及木材)的特性。使用者亦可从各种不同对象38中选择所要的对象36,诸如不同材料及产品类型。喷涂枪12亦可包含各种不同组件及喷雾形成机构,以适应由使用者选择的目标对象14及流体供应器16。举例而言,喷涂枪12可包含空气雾化器、旋转喷雾器、静电喷雾器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喷雾形成机构。0011 图2为示例性喷涂制程50的流程图,用于涂敷所要的喷涂流体至目标对象14。如图所示,制程50是由识别目标对象14开始(方块52),。
14、该目标对象14用于所要流体的涂覆。然后,制程50是由选择所要的流体40继续进行(方块54),该所要的流体40用于涂覆于目标对象14的喷雾表面。接着使用者可继续设置喷涂枪12,用于识别目标对象14及选择的流体40(方块56)。当使用者接合喷涂枪12时,则制程50进行产生选择的流体40的雾化喷雾(方块58)。然后使用者可涂敷雾化喷雾的涂层于目标对象14的所要的表面上(方块60)。接着制程50进行固化/干燥涂敷于所要的表面上的涂层(方块62)。若使用者在查询方块64处需要该选择的流体40的一额外涂层,则制程50经由方块58、方块60及方块62继续提供选择的流体40的另一涂层。若使用者不需要在查询方块。
15、64处的该选择的流体的一额外涂层,则制程50继续进行查询方块66以决定是否使用者需要一新流体说 明 书CN 102802807 A3/9页6涂层。若使用者在查询方块66处需要一新流体涂层,则制程50经由方块54、方块56、方块58、方块60、方块62及方块64继续进行,以使用新选择的喷涂流体。若使用者在查询方块66处不需要新流体涂层,则制程50在方块68处结束。0012 图3为图示喷涂枪12的实施例的横截面侧视图,该喷涂枪12连接至流体供应器16。如图所示,喷涂枪12包括喷雾顶部总成80,其连接至机壳82。喷雾顶部总成80包括流体输送顶部总成84,其可被拆卸地插入机壳82的容座86中。例如,复。
16、数个不同类型之喷涂装置可被构造为承接和使用流体输送顶部总成84。喷雾顶部总成80亦包括喷雾形成总成88,其连接至流体输送顶部总成84。喷雾形成总成88可包括各种喷雾构造机构,诸如空气雾化机构、旋转雾化机构及静电雾化机构。然而,图示的喷雾形成总成88包含空气雾化帽90,其经由固定螺母92可拆卸地固定于机壳82上。空气雾化帽90包括各种空气雾化孔口,诸如自流体输送顶部总成84设置于流体顶部出口96附近的中央雾化孔口94。空气雾化帽90亦可具有一或多个喷雾成形气孔,诸如喷雾成形孔口98,其使用空气喷气以强制喷雾形成所要的喷雾形状(例如,平的喷雾)。喷雾形成总成88亦可包括各种其它雾化机构,以提供所要。
17、的喷雾形状及液滴分布。0013 喷涂枪12的机壳82包括各种用于喷雾顶部总成80的控制机构及供应器机构。如图所示,机壳82包括具有流体通道102的流体输送总成100,该流体通道102自流体入口连接器104延伸至流体输送顶部总成84。流体输送总成100亦包括流体阀总成106,以控制流体流经流体通道102且到达流体输送顶部总成84。图示的流体阀总成106具有针阀108,其可动地延伸穿过介于流体输送顶部总成84与流体阀调整器110之间的机壳82。流体阀调整器110以可旋转、可调节的方式与弹簧112相抵,该弹簧112安置于针阀108的后部段114与流体阀调整器110内部116之间。针阀108亦为连接至。
18、触发器118,以使得当触发器118绕枢轴关节120逆时针方向旋转时,针阀108可向内部移动离开流体输送顶部总成84。然而,任何可适于向内部或向外部开启的阀门总成可用于本技术范畴内。流体阀总成106亦可包括各种包装总成及密封总成,诸如包装总成122,其安置于针阀108与机壳82之间。0014 空气供应器总成124亦经安置于机壳82中,以便于喷雾形成总成88处的雾化。图示的空气供应器总成124经由空气通道128及130自进气口连接器126延伸至空气雾化帽90。空气供应器总成124亦包括各种密封总成、空气阀总成及空气阀调整器,以维持和调节穿过喷涂枪12的气压及流量。举例而言,图示的空气供应器总成12。
19、4包括连接至触发器118的气阀总成132,以使得触发器118绕枢轴关节120旋转开启气阀总成132,从而允许空气自空气信道128流至空气信道130。空气供应器总成124亦包括气阀调整器134,以调节到达空气雾化帽90的空气流量。如图示,触发器118为与流体阀总成106及气阀总成132两者连接,以使得当向机壳82的手柄136方向拉触发器118时,流体及空气同时流至喷雾顶部总成80。一旦接合,喷涂枪12产生具有所要的喷雾形状及液滴分布的雾化喷雾。0015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空气供应器18为经由风道138连接至进气口连接器126。空气供应器18的实施例可包括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槽、压缩惰性气体槽。
20、或其组合。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流体供应器16为直接安装至喷涂枪12。图示的流体供应器16包括容器总成140,其包括容器142及盖板总成144。在一些实施例中,容器142可为由适合的材料制成的弹性杯,诸如聚丙烯。另外,容器142可为可弃式,以使得使用者可在使用后丢弃容器说 明 书CN 102802807 A4/9页7142。0016 盖板总成144包括流体管146及通气系统148。通气系统148包括缓冲腔室150,其安置于外盖板152与内盖板154之间。流体管146为连接至内盖板154及外盖板152,且延伸穿过缓冲腔室150而无任何与缓冲腔室150联通的流体开口。通气系统148亦包括第一通气管15。
21、6及第二通气管158,该第一通气管156连接至外盖板152且终止于缓冲腔室150之内,该第二通气管158连接至内盖板154且终止于缓冲腔室150之外、容器142之内。换言之,第一通气管156及第二通气管158具有开口,以彼此联通的方式穿过缓冲腔室150。0017 在某些实施例中,容器总成140的全部或某些组件可由可弃式及/或可再循环材料制成,诸如通透的或半透明的塑料、纤维材料或纤维质材料、非金属材料或其一些组合。举例而言,容器总成140可完全或大体上(例如,大于百分之75、百分之80、百分之85、百分之90、百分之95、百分之99)由可弃式及/或可再循环材料制成。塑料容器总成140的实施例包括。
22、材料成分基本上或完全由聚合物组成,例如,聚乙烯。纤维容器总成140的实施例包括基本上或完全由天然纤维(例如,植物纤维、木质纤维、动物纤维类或矿物纤维)或合成/人造纤维(例如,纤维素、矿物或聚合物)组成的材料成分。纤维素纤维的实例包括莫代尔(modal)或竹。聚合物纤维的实例包括尼龙、聚酯、聚氯乙烯、聚烯烃、芳族聚酰胺、聚乙烯、弹性体及聚氨酯。在某些实施例中,盖板总成144可设计用于单一用途应用,而容器142可用于具有不同盖板总成144的用途之间储存流体(例如,流体油漆混合物)。在其它实施例中,容器142及盖板总成144两者都可为可弃式,且在被丢弃以前可设计用于单一用途或多用途。0018 如图3。
23、中的进一步所示,容器总成140连接至喷涂枪12,在重力馈送设置的上方。在安装期间,容器总成140可于自喷涂枪12隔开的盖板面向上位置充满涂层流体(例如,油漆),随后可反转容器总成140至盖板面向下位置,用于与喷涂枪12连接。当反转容器142时,一部分涂层流体经由通气管158渗漏或流入缓冲腔室150,从而导致容器142中的第一流体体积160及缓冲腔室150中的第二流体体积162。然而,由于容器142中的真空压力、通气管158内的表面张力及通气管158的末端开口处的表面张力,至少一些流体留在通气管158。缓冲腔室150被构造为存放流体体积162,其为当容器142在盖板面向上位置与盖板面向下位置之间。
24、旋转时自容器142渗漏的体积。在喷涂枪12的使用期间,涂层流体沿流体流动路径164自容器142流至喷涂枪12。同时,空气由空气流动路径166经由通气系统148进入容器142。亦即,空气流入第一通气管156、经由缓冲腔室150、经由第二通气管158、然后进入容器142。如下述进一步详细论述,当存放渗漏涂层流体(例如,第二流体体积162)远离通气管156及158中之开口时,缓冲腔室150、通气管156及158的方位在容器总成140及喷涂枪12的所有方位中维持空气流动路径166(例如,通气路径)。举例而言,当容器总成140在水平面、垂直面或任何其它平面中旋转大约0至360度时,通气系统148被构造为。
25、维持空气流动路径166且存放流体体积162于缓冲腔室150中。0019 图4为图3的独特重力馈送容器总成140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示喷枪转接器总成170,其连接至盖板总成144。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喷枪转接器总成170包括喷枪转接器180,其经由锥形界面181、通气管对齐导引器182及正锁定机构183与盖板组件144连接。举例而言,锥形界面181可由流体管146的锥形外表面172(例如,圆锥形外部)及转接说 明 书CN 102802807 A5/9页8器180的锥形内表面174(例如,圆锥形内部)限定。又例如,通气管对齐导引器182可由安置于转接器180上的第一对齐物176及安置于外部盖板15。
26、2上的第二对齐物178限定。又例如,正锁定机构183可包括安置于流体管146的锥形外表面172上的正锁定机构(例如,径向突出)及安置于转接器180的锥形内表面174上的锁定机构(例如,径向凹部)。0020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流体管146可包括流体通道184及具有一或多个端缘188的末端部186,该等端缘188自流体管146辐射状向外延伸。换言之,端缘188自锥形外表面172辐射状向外凸出。如图4所示,转接器180包括内部通道190,其经设置为承接流体管146。如图所示,通道190具有锥形内表面174,其与流体管146的锥形外表面172形成楔形配合及/或摩擦配合。转接器180亦包括安置于沿内部通。
27、道190越过距离194的凹槽192(例如,环形槽或径向凹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安置端缘188于凹槽192中,以阻挡流体管146相对于转接器180的轴向移动。0021 通气管对齐导引器182被构造为相对于喷涂枪12对齐第一通气管156、第二通气管158或其组合。为此,在某些实施例中,通气管对齐导引器182可包括第一对齐导引器176及第二对齐导引器178,其被构造为在转接器180与外部盖板152之间彼此对齐。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对齐导引器176包括具有内部保留指197的环196及校准耳片198。举例而言,当环196插于转接器180上时,内部保留指197可经稍微弯曲地绕转接器180压缩配合环19。
28、6,进而在转接器180上提供向内径向保持力(例如,弹簧力)。如进一步图示,第二对齐导引器178包括安置于外部盖板152中之对齐凹部200。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转接器180连接至流体管146时,校准耳片198可被构造为装配于对齐凹部200之内。亦即,在目前仔细考虑的实施例中,通气管对齐导引器182可为具有校准耳片198的环196、对齐凹部200或其组合。通气管对齐导引器182的该等实施例可提供不同优点。举例而言,当附装于喷涂枪12时,通气管对齐导引器182可强迫第二通气管158至容器142中的最高位置(参阅图3)。在使用期间,该特征可具有最小化存于缓冲容积150中的流体容积162的效果。
29、。0022 在使用期间,转接器180连接流体管146至喷涂枪12,且通气管对齐导引器182对齐具有重力馈送喷涂枪12的重力馈送容器142。亦即,当连接至喷涂枪12时(参阅图3),通气管对齐导引器182定位容器142中的第二通气管158于容器142内的上方位。上述特征可具有维持通气系统148有效性的效果,以确保在喷枪使用期间可适当建立空气流动路径166。另外,在操作期间,当容器142开始变为自喷涂枪12脱离时,实例中转接器180中的凹槽192可被构造为具有流体管146的端缘188的界面。亦即,若流体管146在使用期间开始朝方向202离开喷涂枪12,则当端缘188到达凹槽192的尾端时,可阻止流体。
30、管146自转接器180去除。在操作期间,该特征可具有保护重力馈送容器142与重力馈送喷涂枪12之间的连接的效果。0023 图5为图3的独特重力馈送容器总成140实施例的局部展开透视图,图示自盖板总成144展开的喷枪转接器总成170。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转接器总成170包括转接器180(例如,第一组件)及第一对齐导引器176(例如,第二组件)。转接器180包括第一螺纹部分214(例如,外螺纹环形部分)、凹槽192、六角形突出件216(例如,刀具头)、固定部分218(例如,外螺纹环形部分)及经由转接器180纵向延伸的中心通道220。当为了使用定位容器142时,第一螺纹部分214被构造为连接至喷涂枪1。
31、2中的配合螺纹。另外,固定说 明 书CN 102802807 A6/9页9部分218被构造为与第一对齐导引器176接合。第一对齐导引器176包括具有内部保留指197及校准耳片198的对齐环196。内部保留指197被设置为绕固定部分218压缩装配,以将第一对齐导引器176固持于转接器180上的适当位置。0024 在使用期间,转接器总成170与喷涂枪12及容器总成140两者都连接。如前所述,校准耳片198可定位于对齐凹部200中,以使得相对于喷涂枪12对齐流体管146、第一通气管156、第二通气管158或其组合。换言之,当喷枪转接器180连接至流体管146时,校准耳片198可被构造为装配于对齐凹部。
32、200之内。如图示,对齐凹部200被设置于流体管146与第二通气管158中间,其中流体管146被设置于第一通气管156与第二通气管158中间。举例而言,在某些实施例中,流体管146、第一通气管156及第二通气管158、以及通气管对齐导引器182(例如,第一对齐导引器176及第二对齐导引器178)可被设置为彼此成一直线,诸如在共享平面中。0025 图6及图7图示容器总成140的反向,以便描述通气系统148的操作,然而通气系统148的实施例为可操作于容器总成140的任何可能的方向。第6图为喷涂枪的实施例的横截面侧视图,该喷涂枪12连接至第1图的流体供应器16,图示具有盖板总成144及定位于盖板面向。
33、上位置的容器142的独特重力馈送容器总成140。详言之,在容器142充满流体体积160之后,盖板总成144安置于容器142上方。盖板总成144包括流体管146及通气系统148,该通气系统连接且延伸穿过内部盖板152及外部盖板154。通气系统148包括缓冲腔室150,其安置于外盖板152与内盖板154之间。通气系统148亦包括连接至外盖板152的锥形外通气管232及连接至内盖板154的内通气管234。通气系统148进一步包括安置于内盖板154上的突出部分236(例如,液封筛),其中突出部分236面向极为接近的锥形外通气管232。当如图6所示定位容器142时,经由通气系统148建立空气路径238。。
34、同样,在流体供应器16的图示方向中,流体路径240建立于容器142中。0026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锥形外通气管232延伸至缓冲腔室150中,达到外盖板152与内盖板154之间的末端242。外通气管232的末端242可在极接近于内盖板154的突出部分236之处(例如,液封筛)。换言之,外通气管232的末端242位于自外盖板152沿外通气管232的第一轴246的第一距离244(亦即,管232之长度)处。另外,内盖板154安置于自外盖板152沿着外通气管232的第一轴246的偏移距离248(亦即,总盖板间距)处。换言之,偏移距离248为内盖板152与外盖板154之间总距离,而第一距离代表自外盖板15。
35、2向内盖板154突出的外通气管232的总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距离244(亦即,管232的长度)可至少大于大约偏移距离248(亦即,总盖板间距)的50、55、60、65、70、75、80、85、90或95。举例而言,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距离244为至少大于大约偏移距离248之50。进一步举例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距离244可为至少大于偏移距离248之75。更进一步举例而言,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距离244可为至少大于大约偏移距离248之95。在接近内盖板154处的外通气管232末端242可增加缓冲腔室150的流体容积,同时仍能经由通气系统148通气。另外,外通气管232的末端242对于突出。
36、部分(例如,液封筛)的紧密相邻可大体上阻止流体自缓冲腔室150进入外通气管232,例如,于重力馈送容器总成140的运动期间(例如,摇动)。举例而言,末端242对于突出部分的紧密相邻可提供额外表面张力,其大体上固定流体。0027 如图6中图示,在某些实施例中,外通气管232、内通气管234、流体管146或其组说 明 书CN 102802807 A7/9页10合可为锥形。举例而言,外通气管232可为锥形,以使得管232的直径自外盖板152向末端242方向减少。进一步举例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管146可为锥形,以使得管146的直径自内盖板154向具有图示的端缘188的末端部分186方向减少。在该。
37、等实施例中,锥形流体管146可被构造为楔形配合(例如,干涉配合或摩擦配合)于重力馈送喷涂枪12的内部锥形通道内(例如,经由转接器180的通道190的锥形内表面174),且端缘188可被构造为配合于锥形内部通道中的凹槽内(例如,通道190中之凹槽192)。在更进一步实施例中,内通气管234可为锥形,以使得管234的直径自内盖板154向偏移距离250处末端249方向减少。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通气管232、内通气管234、流体管146或其组合的逐渐变窄可包括大于0及小于大约10度每侧(degrees per side;dps)的锥角。又例如,锥角可为至少等于或大于大约1度、2度、3度、4度、5度、6度。
38、、7度、8度、9度或10度每侧。在通气管232及234的锥形实施例中,管的较小尾部被构造为阻塞或减少流体的流入,进而更有效地维持通气路径。换言之,在末端242及249处通气管232及234的直径缩小减小了流通面积且增加表面张力,进而缩小能进入通气管232及234的流体量。0028 如图6所示,当重力馈送容器总成140定位于盖板面向上位置时,流体体积160完全保留在容器142中。另外,第二流体体积252安置于锥形内通气管234之内。当容器142在图6中图标的盖板面向上位置与盖板面向下位置之间旋转时,该等体积160及252复位。图7为喷涂枪12的实施例的横截面侧视图,该喷涂枪12连接至第1图的流体。
39、供应器16,图示具有盖板总成144及定位于盖板面向下位置的容器142的独特重力馈送容器总成140。如图7中图示,容器142充满减去自内通气管234的流体体积252的流体体积160,缓冲腔室150充满来自内通气管234的流体体积252。亦即,当容器142自盖板面向上位置旋转至盖板面向下位置时,流体体积252至少部分离开内通气管234且进入缓冲腔室150,在操作期间保留在此处。在某些实施例中,由于容器142内的真空压力、通气管234内的表面张力及通气管234之末端249处的表面张力,至少一些流体体积252保留于内通气管234中。在某些实施例中,流体体积252仅填充缓冲腔室150全部容积的一小部分。。
40、举例而言,内通气管234的体积可为缓冲腔室150体积的一小部分,其又导致缓冲腔室150的部分流体填充。在某些实施例中,内通气管234的容积可为小于大约缓冲腔室150体积的百分之5、百分之10、百分之15、百分之20、百分之25、百分之30、百分之40、百分之50、百分之60或百分之70。换言之,缓冲腔室150的体积可为至少大约大于内通气管234的体积的2倍、3倍、4倍或5倍。因而,介于外通气管232与内通气管234之间的大部分缓冲腔室150留空,进而经由大气与容器142之间的盖板总成144维持开启的通气路径。0029 换言之,通气系统148可操作以使空气进入容器142内,同时流体体积252安置。
41、于缓冲腔室150中。特别的是,空气路径166(亦即,通气路径)可首先进入缓冲腔室150外部的通气管232的第一外开口260,随后经由通气管232的第一内开口262进入缓冲腔室150。一旦在缓冲腔室150内侧,则空气路径166继续进入缓冲腔室150内部的通气管234的第二内开口264中。空气路径166继续穿过通气管234且离开第二外开口266,该第二外开口266在缓冲腔室150外、但在容器142内侧。以此方法,当流体体积252经安置于缓冲腔室150中时,第一内开口262及第二内开口264经由缓冲腔室150以气动的方式彼此连通。如图示,缓冲腔室150中流体体积252的位准保持于外通气管232的第一内开口262及内通气管234的第二内开口264之下。在某些实施例中,流体体积252的位准可在重力说 明 书CN 102802807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