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拉拔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丝拉拔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72784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2.16CN101972784A*CN101972784A*(21)申请号 201010551421.5(22)申请日 2010.11.19B21C 1/02(2006.01)(71)申请人江苏泰力钢绳有限公司地址 226016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竹行镇东方大道东、瑞兴路南(72)发明人顾伟 黄海兵(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代理人翁若莹(54) 发明名称钢丝拉拔方法(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丝拉拔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a)将钢丝浸入吨位为1525,游离酸度为1014。
2、点,总酸度为80120点的磷化池;b)酸洗磷化23小时;c)接着采用滚筒直径为650mm水箱拉丝车将直径5.5mm的钢丝一次拉伸到2.8mm;d)最后采用滚筒直径为450mm水箱拉丝车将钢丝二次拉伸到1.3mm。本发明提供的钢丝拉拔方法,通过调整磷化池大小和磷酸浓度,采用不同大小的水箱拉丝车将直径5.5mm的钢丝拉拔成直径1.3mm,省去热处理和第二次酸洗,简化工序,降低成本。(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CN 101972786 A 1/1页21.一种钢丝拉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依次包括如下。
3、步骤:a)将钢丝浸入吨位为1525,游离酸度为1014点,总酸度为80120点的磷化池;b)酸洗磷化23小时;c)接着采用滚筒直径为650mm水箱拉丝车将直径5.5mm的钢丝一次拉伸到2.8mm;d)最后采用滚筒直径为450mm水箱拉丝车将钢丝二次拉伸到1.3mm。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72784 ACN 101972786 A 1/3页3钢丝拉拔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丝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钢丝拉拔方法。背景技术0002 钢丝生产的主要工序包括原料选择、清除氧化铁皮、烘干、涂层处理、热处理、拉丝、镀层处理等。0003 拉丝在拉丝机卷筒即绞盘(见拉丝机)的牵引下,盘条。
4、或中间线坯通过拉丝模模孔变形,达到减小断面改变形状以获得尺寸、形状、性能和表面质量都合乎要求的钢丝。钢丝的拉拔通常要进行多个道次,道次减面率(见面积减缩率)约在10%40%之间。拉拔钢丝使用的模具主要有固定模、辊模(见辊模拉拔)、旋转模等,并以固定模为主。固定模即为由整体材料制作的外形呈圆饼状而中心开有孔型的拉丝模,模子在拉拔过程中固定不动。辊模为由24个可转动的辊子组成的模子。辊模拉拔通常用于拉制一些异形钢丝和难变形钢丝,但随着辊模装置刚性的提高、精度的改善和调整变得更加容易,其使用范围在不断拓宽。旋转模拉丝时模子的本体结构和固定模相同,但拉拔过程中,它在传动机构的驱动下围绕钢丝轴线旋转。优。
5、点是改变了拉拔时钢丝与模壁之间的摩擦力的方向,增加了作用在钢丝上的剪应力,使钢丝容易变形,从而可以减少拉拔力和拉拔功率;降低轴向摩擦力使拉拔时钢丝内外层的不均匀变形随之减少;由于模子高速旋转,模孔磨损变得均匀,钢丝的不圆度和表面粗糙度均有改善。但使用旋转模时钢丝易随模子而旋转甚至发生扭转,因此目前只局限于粗丝的拉拔。在使用固定模拉拔的情况下,若在钢丝的进口端施加后张力则形成反拉力拉拔;若对模子施加超声波振动则形成超声波拉丝;若采用静压或流体动力润滑则称为强制润滑拉拔。 冷拔过程中钢丝的组织与力学性能发生变化,产生加工硬化。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一般钢丝的抗拉强度、硬度、弹性极限等增加,而延伸率。
6、、断面收缩率等下降。由于存在加工硬化,所以当拉拔的变形程度达到一定值后,由于钢丝冷加工性能的显著下降而不适宜再继续拉拔,需要进行中间热处理以恢复其加工性能,一般一个拔程的减面率约为70%90%。因此,钢丝生产的工艺流程具有往复循环的特点。如图1所示,现有直径5.5mm拉拔成直径1.3mm的工艺流程如下:第一次酸洗磷化、直径5.5mm拉拔成直径2.8mm、热处理、第二次酸洗磷化、直径2.8mm拉拔成直径1.3mm。现有工艺一般使用7吨左右的磷化池,游离酸度为68点,总酸度为6080点的磷化液,处理时间约40 分钟,需要热处理、两次酸洗磷化和两次拉拔,工序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发明内容0004 本。
7、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丝拉拔方法,简化工序,降低成本。0005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钢丝拉拔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a)将钢丝浸入吨位为1525,游离酸度为1014点,总酸度为80120点的磷化池;b)酸洗磷化23小时;c)接着采用滚筒直径为650mm水箱拉丝车将直径5.5mm说 明 书CN 101972784 ACN 101972786 A 2/3页4的钢丝一次拉伸到2.8mm;d)最后采用滚筒直径为450mm水箱拉丝车将钢丝二次拉伸到1.3mm。0006 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钢丝拉拔方法,通过调整磷化池大小和磷酸浓度,采。
8、用不同大小的水箱拉丝车将直径5.5mm的钢丝拉拔成直径1.3mm,省去热处理和第二次酸洗,简化工序,降低成本。0007 附图说明0008 图1为现有钢丝拉拔方法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钢丝拉拔方法示意图。0009 具体实施方式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0011 图为本发明钢丝拉拔方法示意图。0012 请参见图2,本发明提供的钢丝拉拔方法包括,依次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201:将待拉拔钢丝浸入吨位为1525,游离酸度为1014点,总酸度为80120点的磷化池,进入步骤S202;步骤S202:酸洗磷化23小时,形成厚度和结合力符合拉拔的磷层,进入步骤S203;步骤S203:接。
9、着采用滚筒直径为650mm水箱拉丝车将直径5.5mm的钢丝一次拉伸到2.8mm,进入步骤S204;步骤S204:最后采用滚筒直径为450mm水箱拉丝车将钢丝二次拉伸到1.3mm,完成钢丝拉拔。0013 常温锌系磷化液为绿色浓缩磷化液,磷化膜呈灰色,膜致密、均匀,可与电泳、喷塑、烤漆、喷漆等工艺配套,且结合力好,膜厚23微米,该磷化液可常温下使用,具有节约能源、成本低、质量稳定等特点,浓缩磷化液具体配制、调整方法如下:、槽液配制 加清水至磷化槽八成,将一定量浓缩液加入槽中,加水至全量后搅拌均匀;再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中和剂、促进剂,搅拌均匀,测定各个点在允许范围内即可使用。0014 、槽液的调整当。
10、游离酸度低时,添加浓缩液,每提高1个点,每吨槽液补加15公斤;游离酸度高时,添加中和剂,每降低个点,每吨槽液补加升左右。0015 当总酸度高时,加水稀释后再调游离酸度。0016 促进剂点低,呈现磷化膜发黄或不上膜,需加促进剂,每吨槽液加2公斤,可提高1个点;促进剂点高,磷化膜发蓝,金属表面被钝化,可使槽液静置让其自然消耗,待指标在范围内再使用。0017 表调应及时补充,太低结晶膜易粗,或磷化不上膜。生产一阶段,槽液各指标都在范围内仍做不好,说明已老化,此时应更换槽液。0018 3、槽液的检测说 明 书CN 101972784 ACN 101972786 A 3/3页5a) 总酸度(TA):取磷。
11、化槽液10毫升加入250ml锥形瓶中并加入100ml水,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0.1摩尔每升的标准液NaoH溶液滴定,知道溶液变为红色时所耗的标准的毫升数为总酸度的“点”数。0019 b) 游离酸度(FA):取磷化液10毫升加入250毫升锥形瓶中并加入100毫升水,滴入23滴溴酚蓝指示剂,用0.1摩尔每升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直到溶液变为蓝色所耗标液的毫升数为游离酸度的“点”数。0020 综上所述,本发明使用1525吨左右的磷化池,游离酸度为1014点,总酸度为80120点的磷化液,处理时间约23小时,先后采用650水箱拉丝车和450水箱拉丝车将直径5.5mm的钢丝拉拔成直径1.3mm,省去热处理和第二次酸洗,简化工序,降低成本。0021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说 明 书CN 101972784 ACN 101972786 A 1/1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7278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