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车轮组件.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648627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84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12513.2

申请日:

2010.10.08

公开号:

CN101973304A

公开日:

2011.02.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2B 9/18公开日:201102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B 9/18申请日:20101008|||公开

IPC分类号:

B62B9/18

主分类号:

B62B9/18

申请人: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征文

地址:

中国香港中环永吉街8号诚利商业大厦7楼F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蔡胜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车轮组件,所述车轮组件,包括一底座、至少一车轮、及一避震块,而该避震块连接于该底座与该车轮。藉由此安装设计,可减少车轮组件的零件,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此外,本发明还提供采用该车轮组件的婴儿承载装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包括 : 一底座 ; 至少一车轮 ; 及 一避震块, 连接于该底座, 而该车轮枢接于该避震块上。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该底座包括一耦接件及枢接于该耦接 件的旋转件。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与该旋转件相固定, 使该避震 块与该车轮可与该旋转件相对于该耦接件同步旋转。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该旋转件上设有一栓锁件, 其中该栓锁 件可与该耦接件的一开槽选择性卡合, 以锁定该旋转件、 该避震块与该车轮相对于该耦接 件的方位。
5: 如权利要求 1 至 4 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为一体成形的 弹性体。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可由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组成。
7: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呈大致上 V 或 U 字形状, 包括 一第一侧臂、 一第二侧臂、 及位于该第一侧臂与该第二侧臂之间的连接端。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该第一侧臂与该第二侧臂的末端分别 与该底座连接。
9: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该连接端设有一穿孔, 且透过一轮芯钉 分别穿过该车轮及该穿孔, 使该车轮直接装设于该避震块上。
10: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上具有至少一开孔。
11: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上具有复数以蜂巢状排列的 开孔。
12: 一种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 : 一支撑架, 具有一脚架 ; 及 至少一车轮组件, 设置于该脚架的底端, 其中该车轮组件包括 : 一底座, 其与该脚架的底端相连接 ; 至少一车轮 ; 及 一避震块, 该避震块连接于该底座, 而该车轮枢接于该避震块上。
13: 如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底座包括一耦接件及枢接于 该耦接件的旋转件。
14: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与该旋转件相固定, 使 该避震块与该车轮可与该旋转件相对于该耦接件同步旋转。
15: 如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旋转件上设有一栓锁件, 其中 该栓锁件可与该耦接件的一开槽选择性卡合, 以锁定该旋转件、 该避震块与该车轮相对于 该耦接件的方位。
16: 如权利要求 12 至 15 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为一体 成形的弹性体。
17: 如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可由热塑性聚酯弹性 2 体组成。
18: 如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呈大致上 V 或 U 字形 状, 包括一第一侧臂、 一第二侧臂、 及位于该第一侧臂与该第二侧臂之间的连接端。
19: 如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第一侧臂与该第二侧臂的末 端分别与该底座连接。
20: 如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连接端设有一穿孔, 且透过一 轮芯钉分别穿过该车轮及该穿孔, 使该车轮直接装设于该避震块上。
21: 如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上具有至少一开孔。
22: 如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上具有复数以蜂巢状 排列的开孔。

说明书


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车轮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车轮组件, 特别是关于一种结构简易且避震 效果更佳的车轮组件, 及具有该车轮组件的婴儿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当大人推动婴儿车时, 由于车轮随意摆动会造成施力的不顺, 所以婴儿车的车轮 组件一般设有定向机构, 使得大人可透过操作车轮定向机构以锁定车轮, 如此车轮不会随 意左右摆动, 进而让大人在推动婴儿车时更方便顺手。
     此外, 现有的车轮组件的上方还设有避震器, 其通常组接于车轮的底座与脚架之 间, 在婴儿车行进时可提供避震功能, 让婴儿乘坐于舒适的环境。然而, 此种现有的车轮机 构需要组装多个零件, 使组装车轮机构时较为繁琐。
     有鉴于此, 本发明为一种能改善上述缺失, 提供结构简易且具有避震效果的车轮 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车轮组件, 该用来定位之车轮组件, 其结构较为简易且具有较佳的避震效果。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 提供一种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包括 : 底座 ; 至少一车轮 ; 及一避震块, 连接于该底座, 而该车轮枢接于该避震块上。
     所述的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该底座包括一耦接件及枢接于该耦接件的旋转件。
     所述的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与该旋转件相固定, 使该避震块与该车轮 可与该旋转件相对于该耦接件同步旋转。
     所述的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该旋转件上设有一栓锁件, 其中该栓锁件可与该耦 接件的一开槽选择性卡合, 以锁定该旋转件、 该避震块与该车轮相对于该耦接件的方位。
     所述的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为一体成形的弹性体。
     所述的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可由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组成。
     所述的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呈大致上 V 或 U 字形状, 包括一第一侧臂、 一第二侧臂、 及位于该第一侧臂与该第二侧臂之间的连接端。
     所述的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该第一侧臂与该第二侧臂的末端分别与该底座连 接。
     所述的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该连接端设有一穿孔, 且透过一轮芯钉分别穿过该 车轮及该穿孔, 使该车轮直接装设于该避震块上。
     所述的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上具有至少一开孔。
     所述的车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上具有复数以蜂巢状排列的开孔。
     此外,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亦提供一种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 : 一支撑 架, 具有一脚架 ; 及至少一车轮组件, 设置于该脚架的底端, 其中该车轮组件包括 : 一底座,
     其与该脚架的底端相连接 ; 至少一车轮 ; 及一避震块, 该避震块连接于该底座, 而该车轮枢 接于该避震块上。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底座包括一耦接件及枢接于该耦接件的旋 转件。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与该旋转件相固定, 使该避震块与该 车轮可与该旋转件相对于该耦接件同步旋转。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旋转件上设有一栓锁件, 其中该栓锁件可与 该耦接件的一开槽选择性卡合, 以锁定该旋转件、 该避震块与该车轮相对于该耦接件的方 位。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为一体成形的弹性体。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可由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组成。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呈大致上 V 或 U 字形状, 包括一第一 侧臂、 一第二侧臂、 及位于该第一侧臂与该第二侧臂之间的连接端。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第一侧臂与该第二侧臂的末端分别与该底 座连接。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连接端设有一穿孔, 且透过一轮芯钉分别穿 过该车轮及该穿孔, 使该车轮直接装设于该避震块上。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上具有至少一开孔。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避震块上具有复数以蜂巢状排列的开孔。 【附图说明】
     图 1 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组件的示意图。
     图 2 为绘示车轮组件的分解图。
     图 3 为绘示部分车轮组件的示意图。
     图 4 为绘示图 3 的部分车轮组件的剖面图。
     图 5 为绘示避震块的立体图。
     图 6 为绘示栓锁件的操作示意图。
     图 7 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该车轮组件的婴儿承载装置的示意图。
     车轮组件 100
     支撑架体 101
     底座 102
     避震块 104
     第一侧臂 104A
     第二侧臂 104B
     连接端 104C
     车轮 106
     耦接件 110
     旋转件 112
     第一端部 112A第二端部 112B 插孔 114 中央开孔 116 开槽 118 开口 120 轴承组件 122 轴体 122A 轴承环 122B 栓锁件 126 枢接件 127 卡合突起 128 穿孔 132A、 132B、 132C 开孔 134 轮芯钉 136 限位肋 138A、 138B 凸肋 140 婴儿承载装置 200 支撑架 202 推杆 204 扶手 206 背靠架 208 前脚架 210 后脚架 212【具体实施方式】
     图 1 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适用于婴儿承载装置的车轮组件 100 的示意图, 图 2 为绘示车轮组件 100 的分解图, 图 3 为绘示部分车轮组件 100 的示意图, 而图 4 则绘示 图 3 的部分车轮组件 100 的剖面图。如图 1 至图 4 所示, 车轮组件 100 包括一底座 102、 一 弹性的避震块 104、 及至少一车轮 106( 此实施例绘示两个车轮 106)。底座 102 可与一支撑 架体 101( 在图 1 中以虚线绘示 ) 固定, 而避震块 104 分别直接连接于底座 102 与车轮 106, 在婴儿承载装置行进时可提供避震功能。
     请参照图 1, 依据此实施例, 底座 102 可进一步包含一耦接件 110、 及枢接于耦接件 110 的旋转件 112。耦接件 110 可为管体状, 其一第一端设有适于接收支撑架体 101 插入并 固定的插孔 114。如图 2 所示, 耦接件 110 在相对于第一端的第二端设有一中央开孔 116, 且在第二端的外围表面设有至少一开槽 118( 此实施例设有二开槽 118 分别位于耦接件 110 第二端的相对侧 )。
     请参照图 3, 旋转件 112 的形状沿大约垂直于耦接件 110 延伸, 包括位于耦接件 110 下方的第一端部 112A、 及位于耦接件 110 的外围表面以外的第二端部 112B, 其中第一端 部 112A 与第二端部 112B 相连。如图 2 所示, 第一端部 112A 在对应中央开孔 116 处设有一开口 120, 并透过一轴承组件 122 与耦接件 110 枢接。
     请同时参照图 2 及图 4, 依据此实施例, 轴承组件 122 例如包括一轴体 122A 及轴承 环 122B, 其中轴体 122A 穿过中央开孔 116 并与耦接件 110 固定, 轴承环 122B 则透过开口 120 与旋转件 112 相紧固并可绕轴体 122A 旋转, 从而实现耦接件 110 与旋转件 112 之间的 枢接, 使旋转件 112 可绕枢轴 Y 相对于耦接件 110 枢转。
     继续参照图 2, 旋转件 112 的第二端部 112B 设有一栓锁件 126。栓锁件 126 是透 过枢接件 127 与旋转件 112 的第二端部 112B 枢接, 使栓锁件 126 可相对于旋转件 112 及耦 接件 110 旋转。如图 4 所示, 栓锁件 126 在对应开槽 118 的一端设有一卡合突起 128, 藉由 卡合突起 128 与开槽 118 的选择性卡合, 可锁定旋转件 112 相对于耦接件 110 的位置, 从而 锁定车轮 106 的转向。
     图 5 为绘示避震块 104 的立体图。避震块 104 为一体成形的弹性体。依据本发明 一实施例, 避震块 104 可由兼具弹性及刚性的弹性体组成, 例如热塑性聚酯弹性体 (TPEE), 包括由杜邦公司所生产的海翠 避震块 104 可呈大致上 V 或 U 字形状, 包括第一 侧臂 104A、 第二侧臂 104B、 及第一侧臂 104A 与第二侧臂 104B 之间的连接端 104C。第一侧 臂 104A 与第二侧臂 104B 的末端分别设有穿孔 132A、 132B, 而连接端 104C 设有穿孔 132C。 为增加避震块 104 的弹性, 第一侧臂 104A 与第二侧臂 104B 可分别设有开孔 134, 其中开孔 134 的形状及排列不特别限制, 例如可以蜂窝状排列复数开孔 134。此外, 开孔 134 可为凹 槽、 穿孔、 非贯孔等等, 皆适用于增加避震块 104 的弹性。
     如图 1 至图 5 所示, 可利用紧固件 ( 未示 ) 分别穿过穿孔 132A、 132B, 使避震块 104 的第一侧臂 104A 与第二侧臂 104B 的末端分别与旋转件 112 的第一端部 112A 及第二端部 112B 固定。另外, 轮芯钉 136 可分别穿过车轮 106、 及避震块 104 的穿孔 132C, 使车轮 106 直接装设于避震块 104 上并可相对于避震块 104 绕转轴 X 枢转。在使用时, 可透过避震块 104 的弹性变形缓冲因车轮 106 接触不平路面而产生的震动。 藉由此安装设计, 可减少车轮 组件 100 的零件, 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此外, 因避震块 104 为藉由二端部与底座 102 连接, 可增加避震功能的稳定性。
     图 6 为绘示栓锁件 126 的操作示意图。当栓锁件 126 的卡合突起 128 与开槽 118 相卡合时 ( 参照图 4), 旋转件 112 被挡住并无法相对于耦接件 110 旋转, 从而锁定旋转件 112、 避震块 104 与车轮 106 相对于耦接件 110 的方位, 亦即车轮 106 的行进方向。因此, 可 便于婴儿承载装置线性行进。若使用者欲允许婴儿承载装置转弯, 可按压栓锁件 126, 使其 卡合突起 128 脱离开槽 118。因此, 栓锁件 126 可由图 4 所示的锁定状态切换为释锁状态, 使旋转件 112、 避震块 104 及车轮 106 可相对于耦接件 110 绕枢轴 Y 同步旋转。
     请同时参照图 4 及图 6, 栓锁件 126 中可设置二限位肋 138A、 138B, 而旋转件 112 在该二限位肋 138A、 138B 之间设有一凸肋 140。当栓锁件 126 相对于旋转件 112 旋转至锁 定位置时, 凸肋 140 可与限位肋 138A 抵触 ; 当栓锁件 126 相对于旋转件 112 旋转至释锁位 置时, 凸肋 140 可与限位肋 138B 抵触, 以限制栓锁件 126 相对于旋转件 112 的转动范围。
     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轮组件 100 可应用于不同婴儿承载装置, 例如婴儿车、 婴儿床 等等。图 7 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具有该车轮组件 100 的婴儿承载装置 200 的示意 图, 其中婴儿承载装置 200 例如为婴儿车。如图 7 所示, 婴儿承载装置 200 包括有支撑架 202、 推杆 204、 扶手 206、 背靠架 208。支撑架 202 可包含前脚架 210 及后脚架 212, 其中前脚架 210 的底端可设有车轮组件 100( 亦即前脚架 210 的底端可穿设于耦接件 110 的差孔 114, 以与底座 102 相固定 )。大人可依据实际的需求去操作栓锁件 126, 以切换栓锁件 126 的锁定状态及释锁状态, 进而控制婴儿承载装置 200 是否要转向或线性行进。
     值得一提, 本发明避震块 104 及车轮 106 的安装不限于前述底座 102 的实施例, 亦 可设置于无栓锁件 126 或无旋转件 112 的底座实施例。因避震块 104 与车轮 106 直接互相 连接, 可有效减少组装零件, 进而降低制造成本。
     以上叙述依据本发明多个不同实施例, 其中各项特征可以单一或不同结合方式实 施。 因此, 本发明实施方式之揭露为阐明本发明原则之具体实施例, 应不拘限本发明于所揭 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言之, 先前叙述及其附图仅为本发明示范之用, 并不受其限囿。其他元 件之变化或组合皆可能, 且不悖于本发明之精神与范围。

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车轮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车轮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车轮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车轮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车轮组件.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73304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2.16CN101973304A*CN101973304A*(21)申请号 201010512513.2(22)申请日 2010.10.08B62B 9/18(2006.01)(71)申请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香港中环永吉街8号诚利商业大厦7楼F室(72)发明人郭征文(74)专利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代理人蔡胜利(54) 发明名称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车轮组件(57) 摘要一种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车轮组件,所述车轮组件,包括一底座、至少一车轮、及一避震块,而该避震块连接于该底座与该车轮。藉由此安。

2、装设计,可减少车轮组件的零件,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此外,本发明还提供采用该车轮组件的婴儿承载装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7 页CN 101973307 A 1/2页21.一种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至少一车轮;及一避震块,连接于该底座,而该车轮枢接于该避震块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包括一耦接件及枢接于该耦接件的旋转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与该旋转件相固定,使该避震块与该车轮可与该旋转件相对于该耦接件同步旋转。4.如权利要求3所。

3、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旋转件上设有一栓锁件,其中该栓锁件可与该耦接件的一开槽选择性卡合,以锁定该旋转件、该避震块与该车轮相对于该耦接件的方位。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为一体成形的弹性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可由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组成。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呈大致上V或U字形状,包括一第一侧臂、一第二侧臂、及位于该第一侧臂与该第二侧臂之间的连接端。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臂与该第二侧臂的末端分别与该底座连接。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端设有。

4、一穿孔,且透过一轮芯钉分别穿过该车轮及该穿孔,使该车轮直接装设于该避震块上。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上具有至少一开孔。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上具有复数以蜂巢状排列的开孔。12.一种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架,具有一脚架;及至少一车轮组件,设置于该脚架的底端,其中该车轮组件包括:一底座,其与该脚架的底端相连接;至少一车轮;及一避震块,该避震块连接于该底座,而该车轮枢接于该避震块上。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包括一耦接件及枢接于该耦接件的旋转件。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

5、在于:该避震块与该旋转件相固定,使该避震块与该车轮可与该旋转件相对于该耦接件同步旋转。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件上设有一栓锁件,其中该栓锁件可与该耦接件的一开槽选择性卡合,以锁定该旋转件、该避震块与该车轮相对于该耦接件的方位。16.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为一体成形的弹性体。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可由热塑性聚酯弹性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73304 ACN 101973307 A 2/2页3体组成。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呈大致上V或U。

6、字形状,包括一第一侧臂、一第二侧臂、及位于该第一侧臂与该第二侧臂之间的连接端。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臂与该第二侧臂的末端分别与该底座连接。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端设有一穿孔,且透过一轮芯钉分别穿过该车轮及该穿孔,使该车轮直接装设于该避震块上。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上具有至少一开孔。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上具有复数以蜂巢状排列的开孔。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73304 ACN 101973307 A 1/5页4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车轮组件【 技。

7、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车轮组件,特别是关于一种结构简易且避震效果更佳的车轮组件,及具有该车轮组件的婴儿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当大人推动婴儿车时,由于车轮随意摆动会造成施力的不顺,所以婴儿车的车轮组件一般设有定向机构,使得大人可透过操作车轮定向机构以锁定车轮,如此车轮不会随意左右摆动,进而让大人在推动婴儿车时更方便顺手。0003 此外,现有的车轮组件的上方还设有避震器,其通常组接于车轮的底座与脚架之间,在婴儿车行进时可提供避震功能,让婴儿乘坐于舒适的环境。然而,此种现有的车轮机构需要组装多个零件,使组装车轮机构时较为繁琐。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一。

8、种能改善上述缺失,提供结构简易且具有避震效果的车轮组件。【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车轮组件,该用来定位之车轮组件,其结构较为简易且具有较佳的避震效果。0006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至少一车轮;及一避震块,连接于该底座,而该车轮枢接于该避震块上。0007 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包括一耦接件及枢接于该耦接件的旋转件。0008 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与该旋转件相固定,使该避震块与该车轮可与该旋转件相对于该耦接件同步旋转。0009 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旋转件上设有一栓锁件,其中该栓锁件可。

9、与该耦接件的一开槽选择性卡合,以锁定该旋转件、该避震块与该车轮相对于该耦接件的方位。0010 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为一体成形的弹性体。0011 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可由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组成。0012 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呈大致上V或U字形状,包括一第一侧臂、一第二侧臂、及位于该第一侧臂与该第二侧臂之间的连接端。0013 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臂与该第二侧臂的末端分别与该底座连接。0014 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端设有一穿孔,且透过一轮芯钉分别穿过该车轮及该穿孔,使该车轮直接装设于该避震块上。0015 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

10、征在于:该避震块上具有至少一开孔。0016 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上具有复数以蜂巢状排列的开孔。0017 此外,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亦提供一种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架,具有一脚架;及至少一车轮组件,设置于该脚架的底端,其中该车轮组件包括:一底座,说 明 书CN 101973304 ACN 101973307 A 2/5页5其与该脚架的底端相连接;至少一车轮;及一避震块,该避震块连接于该底座,而该车轮枢接于该避震块上。0018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包括一耦接件及枢接于该耦接件的旋转件。0019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与该旋转件相固定,。

11、使该避震块与该车轮可与该旋转件相对于该耦接件同步旋转。0020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件上设有一栓锁件,其中该栓锁件可与该耦接件的一开槽选择性卡合,以锁定该旋转件、该避震块与该车轮相对于该耦接件的方位。0021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为一体成形的弹性体。0022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可由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组成。0023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呈大致上V或U字形状,包括一第一侧臂、一第二侧臂、及位于该第一侧臂与该第二侧臂之间的连接端。0024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臂与该第二侧臂的末端分别与该底座连接。002。

12、5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端设有一穿孔,且透过一轮芯钉分别穿过该车轮及该穿孔,使该车轮直接装设于该避震块上。0026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上具有至少一开孔。0027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块上具有复数以蜂巢状排列的开孔。【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组件的示意图。0029 图2为绘示车轮组件的分解图。0030 图3为绘示部分车轮组件的示意图。0031 图4为绘示图3的部分车轮组件的剖面图。0032 图5为绘示避震块的立体图。0033 图6为绘示栓锁件的操作示意图。0034 图7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该。

13、车轮组件的婴儿承载装置的示意图。0035 车轮组件1000036 支撑架体1010037 底座1020038 避震块1040039 第一侧臂104A0040 第二侧臂104B0041 连接端104C0042 车轮1060043 耦接件1100044 旋转件1120045 第一端部112A说 明 书CN 101973304 ACN 101973307 A 3/5页60046 第二端部112B0047 插孔1140048 中央开孔1160049 开槽1180050 开口1200051 轴承组件1220052 轴体122A0053 轴承环122B0054 栓锁件1260055 枢接件1270056 。

14、卡合突起1280057 穿孔132A、132B、132C0058 开孔1340059 轮芯钉1360060 限位肋138A、138B0061 凸肋1400062 婴儿承载装置2000063 支撑架2020064 推杆2040065 扶手2060066 背靠架2080067 前脚架2100068 后脚架212【 具体实施方式 】0069 图1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适用于婴儿承载装置的车轮组件100的示意图,图2为绘示车轮组件100的分解图,图3为绘示部分车轮组件100的示意图,而图4则绘示图3的部分车轮组件100的剖面图。如图1至图4所示,车轮组件100包括一底座102、一弹性的避震块104、。

15、及至少一车轮106(此实施例绘示两个车轮106)。底座102可与一支撑架体101(在图1中以虚线绘示)固定,而避震块104分别直接连接于底座102与车轮106,在婴儿承载装置行进时可提供避震功能。0070 请参照图1,依据此实施例,底座102可进一步包含一耦接件110、及枢接于耦接件110的旋转件112。耦接件110可为管体状,其一第一端设有适于接收支撑架体101插入并固定的插孔114。如图2所示,耦接件110在相对于第一端的第二端设有一中央开孔116,且在第二端的外围表面设有至少一开槽118(此实施例设有二开槽118分别位于耦接件110第二端的相对侧)。0071 请参照图3,旋转件112的形。

16、状沿大约垂直于耦接件110延伸,包括位于耦接件110下方的第一端部112A、及位于耦接件110的外围表面以外的第二端部112B,其中第一端部112A与第二端部112B相连。如图2所示,第一端部112A在对应中央开孔116处设有一说 明 书CN 101973304 ACN 101973307 A 4/5页7开口120,并透过一轴承组件122与耦接件110枢接。0072 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4,依据此实施例,轴承组件122例如包括一轴体122A及轴承环122B,其中轴体122A穿过中央开孔116并与耦接件110固定,轴承环122B则透过开口120与旋转件112相紧固并可绕轴体122A旋转,从而实现耦。

17、接件110与旋转件112之间的枢接,使旋转件112可绕枢轴Y相对于耦接件110枢转。0073 继续参照图2,旋转件112的第二端部112B设有一栓锁件126。栓锁件126是透过枢接件127与旋转件112的第二端部112B枢接,使栓锁件126可相对于旋转件112及耦接件110旋转。如图4所示,栓锁件126在对应开槽118的一端设有一卡合突起128,藉由卡合突起128与开槽118的选择性卡合,可锁定旋转件112相对于耦接件110的位置,从而锁定车轮106的转向。0074 图5为绘示避震块104的立体图。避震块104为一体成形的弹性体。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避震块104可由兼具弹性及刚性的弹性体组成,。

18、例如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包括由杜邦公司所生产的海翠避震块104可呈大致上V或U字形状,包括第一侧臂104A、第二侧臂104B、及第一侧臂104A与第二侧臂104B之间的连接端104C。第一侧臂104A与第二侧臂104B的末端分别设有穿孔132A、132B,而连接端104C设有穿孔132C。为增加避震块104的弹性,第一侧臂104A与第二侧臂104B可分别设有开孔134,其中开孔134的形状及排列不特别限制,例如可以蜂窝状排列复数开孔134。此外,开孔134可为凹槽、穿孔、非贯孔等等,皆适用于增加避震块104的弹性。0075 如图1至图5所示,可利用紧固件(未示)分别穿过穿孔132A、。

19、132B,使避震块104的第一侧臂104A与第二侧臂104B的末端分别与旋转件112的第一端部112A及第二端部112B固定。另外,轮芯钉136可分别穿过车轮106、及避震块104的穿孔132C,使车轮106直接装设于避震块104上并可相对于避震块104绕转轴X枢转。在使用时,可透过避震块104的弹性变形缓冲因车轮106接触不平路面而产生的震动。藉由此安装设计,可减少车轮组件100的零件,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此外,因避震块104为藉由二端部与底座102连接,可增加避震功能的稳定性。0076 图6为绘示栓锁件126的操作示意图。当栓锁件126的卡合突起128与开槽118相卡合时(参照图4),旋转件。

20、112被挡住并无法相对于耦接件110旋转,从而锁定旋转件112、避震块104与车轮106相对于耦接件110的方位,亦即车轮106的行进方向。因此,可便于婴儿承载装置线性行进。若使用者欲允许婴儿承载装置转弯,可按压栓锁件126,使其卡合突起128脱离开槽118。因此,栓锁件126可由图4所示的锁定状态切换为释锁状态,使旋转件112、避震块104及车轮106可相对于耦接件110绕枢轴Y同步旋转。0077 请同时参照图4及图6,栓锁件126中可设置二限位肋138A、138B,而旋转件112在该二限位肋138A、138B之间设有一凸肋140。当栓锁件126相对于旋转件112旋转至锁定位置时,凸肋140。

21、可与限位肋138A抵触;当栓锁件126相对于旋转件112旋转至释锁位置时,凸肋140可与限位肋138B抵触,以限制栓锁件126相对于旋转件112的转动范围。0078 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轮组件100可应用于不同婴儿承载装置,例如婴儿车、婴儿床等等。图7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具有该车轮组件100的婴儿承载装置200的示意图,其中婴儿承载装置200例如为婴儿车。如图7所示,婴儿承载装置200包括有支撑架202、推杆204、扶手206、背靠架208。支撑架202可包含前脚架210及后脚架212,其中前说 明 书CN 101973304 ACN 101973307 A 5/5页8脚架210的底端可设有。

22、车轮组件100(亦即前脚架210的底端可穿设于耦接件110的差孔114,以与底座102相固定)。大人可依据实际的需求去操作栓锁件126,以切换栓锁件126的锁定状态及释锁状态,进而控制婴儿承载装置200是否要转向或线性行进。0079 值得一提,本发明避震块104及车轮106的安装不限于前述底座102的实施例,亦可设置于无栓锁件126或无旋转件112的底座实施例。因避震块104与车轮106直接互相连接,可有效减少组装零件,进而降低制造成本。0080 以上叙述依据本发明多个不同实施例,其中各项特征可以单一或不同结合方式实施。因此,本发明实施方式之揭露为阐明本发明原则之具体实施例,应不拘限本发明于所揭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言之,先前叙述及其附图仅为本发明示范之用,并不受其限囿。其他元件之变化或组合皆可能,且不悖于本发明之精神与范围。说 明 书CN 101973304 ACN 101973307 A 1/7页9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73304 ACN 101973307 A 2/7页10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73304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