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起模的铸造模具.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1648293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49233.9

申请日:

2010.11.18

公开号:

CN101972836A

公开日:

2011.02.1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22C 7/02申请公布日:201102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2C 7/02申请日:20101118|||公开

IPC分类号:

B22C7/02

主分类号:

B22C7/02

申请人:

吴江市森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潘志军

地址:

215223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横扇镇菀坪西路2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孙仿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起模的铸造模具,它包括下模、上模、下模浇注口、上模浇注口,其特征在于:下模具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通腔和水平设置的与第一通腔相连通的第二通腔,第一通腔内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滑块,第二通腔内设有平板,该平板两端伸出所述的第二通腔,且通过连接件与滑块相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易起模的铸造模具,起模时,通过平板带动滑块在第一通腔内上下移动,以达到易起模的目的,既可不省去用手直接拿捏蜡模起模,又保证了起模垂直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易起模的铸造模具, 它包括下模 (10) 、 上模 (20) 、 下模浇注口 (31) 、 上模浇注口 (32)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下模 (10) 具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通腔 (11) 和水平设置的与第一通 腔 (11) 相连通的第二通腔 (12) , 所述的第一通腔 (11) 内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滑块 (15) , 所 述的第二通腔 (12) 内设有平板 (14) , 该平板 (14) 两端伸出所述的第二通腔 (12) , 且通过连 接件 (16) 与所述的滑块 (15) 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易起模的铸造模具,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上模 (20) 设有向内 凹陷的与所述的第一通腔 (11) 相配合的内腔 (22)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易起模的铸造模具,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下模 (10) 设有第一 连接部 (13) 。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易起模的铸造模具,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上模 (20) 设有与所 述的第一连接部 (13) 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部 (21) 。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易起模的铸造模具,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上模 (20) 顶部设有 凸起 (23) , 该凸起具有水平延伸的顶面。

说明书


易起模的铸造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起模的铸造模具。背景技术 熔模精密铸造是一种少切削或无切削的铸造工艺, 是铸造行业中的一项优异的工 艺技术, 其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适用于各种类型、 各种合金的铸造, 而且生产出的铸件尺 寸精度、 表面质量比其它铸造方法要高, 甚至其它铸造方法难于铸得的复杂、 耐高温、 不易 于加工的铸件, 均可采用熔模精密铸造铸得。因此这种先进的精密铸造工艺在航空、 汽车、 机床、 船舶、 内燃机、 气轮机、 电讯仪器、 武器、 医疗器械以及刀具等制造工业中被广泛采用, 同时也用于工艺美术品的制造。铸造模具是用来制造熔模的重要工艺装备。铸造模具应满 足: 保证制出的熔模能达到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 装拆方便, 轻巧、 耐用, 便于起 模; 铸造模具的各个零部件均应加工方便、 经济、 合理 ; 小件一型多腔以提高熔模生产率。 在实际生产中, 为保证蜡模的质量, 起模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起模时经常因为操作失误造成 蜡模在尺寸或形状上的缺陷, 无法保证蜡模质量。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起模的铸造模具。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易起模的铸造模具, 它包括下 模、 上模、 下模浇注口、 上模浇注口, 其特征在于 : 下模具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通腔和水平设置 的与第一通腔相连通的第二通腔, 第一通腔内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滑块, 第二通腔内设有 平板, 该平板两端伸出所述的第二通腔, 且通过连接件与滑块相连接。
     优选地, 上模设有向内凹陷的与第一通腔相配合的内腔。
     进一步地, 下模设有第一连接部。
     更进一步地, 上模设有与第一连接部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部。
     优选地, 上模顶部设有凸起, 该凸起具有水平延伸的顶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易起模的铸造模具, 起模时, 通过平板带动滑块 在第一通腔内上下移动, 以达到易起模的目的, 即可不省去用手直接拿捏蜡模起模, 又保证 了起模垂直度。 附图说明
     附图 1 为本发明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 附图 2 为本发明的正视全剖视图。
     图中标号为 : 10、 下模 ; 11、 第一通腔 ; 12、 第二通腔 ; 13、 第一连接部 ; 14、 平板 ; 15、 滑块 ; 16、 连接 件; 20、 上模 ; 21、 第二连接部 ; 22、 内腔 ; 23、 凸起 ; 31、 下模浇注口 ; 32、 上模浇注口。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 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照附图 1 至附图 2, 本实施例中的铸造模具, 它包括下模 10、 上模 20、 下模浇注口 31、 上模浇注口 32, 其特征在于 : 下模 10 具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通腔 11 和水平设置的与第一 通腔 11 相连通的第二通腔 12, 第一通腔 11 内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滑块 15, 第二通腔 12 内 设有平板 14, 该平板 14 两端伸出所述的第二通腔 12, 且通过连接件 16 与滑块 15 相连接。 滑块 15 可在第一通腔 11 内滑动, 起模时, 操作者只需推动平板 14, 通过连接件 16 推动滑块 15 向上移动, 即可将蜡模推出下模 10。
     下模 10 设有第一连接部 13, 上模 20 上设有第二连接部 21,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连 接部 13 为位于下模 10 顶面相对两角上的圆孔, 相应地, 第二连接部 21 为位于上模 20 相应 位置上的圆柱, 这样将下模 10 与上模 20 插接, 同时限制了起模时拿上模的方向, 保证了起 模的垂直度。
     上模 30 与下模 10 连接后, 下模浇注口 51 和上模浇注口 52 浇注口结合在一起, 形 成一个完整的浇注口, 与注蜡机相连完成注蜡。 上模 20 顶部设有凸起 23, 该凸起 23 具有水平延伸的顶面, 保证使注蜡机对模具的 压力均匀分布。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 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发明精神 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易起模的铸造模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易起模的铸造模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易起模的铸造模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易起模的铸造模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起模的铸造模具.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72836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2.16CN101972836A*CN101972836A*(21)申请号 201010549233.9(22)申请日 2010.11.18B22C 7/02(2006.01)(71)申请人吴江市森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地址 215223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横扇镇菀坪西路29号(72)发明人潘志军(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代理人孙仿卫(54) 发明名称易起模的铸造模具(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起模的铸造模具,它包括下模、上模、下模浇注口、上模浇注口,其特征在于:下模具有竖直设置。

2、的第一通腔和水平设置的与第一通腔相连通的第二通腔,第一通腔内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滑块,第二通腔内设有平板,该平板两端伸出所述的第二通腔,且通过连接件与滑块相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易起模的铸造模具,起模时,通过平板带动滑块在第一通腔内上下移动,以达到易起模的目的,既可不省去用手直接拿捏蜡模起模,又保证了起模垂直度。(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CN 101972838 A 1/1页21.一种易起模的铸造模具,它包括下模(10)、上模(20)、下模浇注口(31)、上模浇注口(32),其特征在。

3、于:所述的下模(10)具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通腔(11)和水平设置的与第一通腔(11)相连通的第二通腔(12),所述的第一通腔(11)内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滑块(15),所述的第二通腔(12)内设有平板(14),该平板(14)两端伸出所述的第二通腔(12),且通过连接件(16)与所述的滑块(15)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起模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20)设有向内凹陷的与所述的第一通腔(11)相配合的内腔(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起模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10)设有第一连接部(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起模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20)。

4、设有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3)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部(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起模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20)顶部设有凸起(23),该凸起具有水平延伸的顶面。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72836 ACN 101972838 A 1/2页3易起模的铸造模具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起模的铸造模具。背景技术0002 熔模精密铸造是一种少切削或无切削的铸造工艺,是铸造行业中的一项优异的工艺技术,其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适用于各种类型、各种合金的铸造,而且生产出的铸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比其它铸造方法要高,甚至其它铸造方法难于铸得的复杂、耐高温、不易于加工的铸件,均可采用。

5、熔模精密铸造铸得。因此这种先进的精密铸造工艺在航空、汽车、机床、船舶、内燃机、气轮机、电讯仪器、武器、医疗器械以及刀具等制造工业中被广泛采用,同时也用于工艺美术品的制造。铸造模具是用来制造熔模的重要工艺装备。铸造模具应满足:保证制出的熔模能达到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装拆方便,轻巧、耐用,便于起模;铸造模具的各个零部件均应加工方便、经济、合理;小件一型多腔以提高熔模生产率。在实际生产中,为保证蜡模的质量,起模是非常关键的步骤,起模时经常因为操作失误造成蜡模在尺寸或形状上的缺陷,无法保证蜡模质量。发明内容0003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起模的铸造模具。0004 为了达到。

6、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起模的铸造模具,它包括下模、上模、下模浇注口、上模浇注口,其特征在于:下模具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通腔和水平设置的与第一通腔相连通的第二通腔,第一通腔内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滑块,第二通腔内设有平板,该平板两端伸出所述的第二通腔,且通过连接件与滑块相连接。0005 优选地,上模设有向内凹陷的与第一通腔相配合的内腔。0006 进一步地,下模设有第一连接部。0007 更进一步地,上模设有与第一连接部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部。0008 优选地,上模顶部设有凸起,该凸起具有水平延伸的顶面。0009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易起模的铸造模具,起模时,通过平板带动滑块在第一通。

7、腔内上下移动,以达到易起模的目的,即可不省去用手直接拿捏蜡模起模,又保证了起模垂直度。附图说明0010 附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全剖视图。0011 图中标号为:10、下模;11、第一通腔;12、第二通腔;13、第一连接部;14、平板;15、滑块;16、连接件;20、上模;21、第二连接部;22、内腔;23、凸起;31、下模浇注口;32、上模浇注口。说 明 书CN 101972836 ACN 101972838 A 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

8、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0013 参照附图1至附图2,本实施例中的铸造模具,它包括下模10、上模20、下模浇注口31、上模浇注口32,其特征在于:下模10具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通腔11和水平设置的与第一通腔11相连通的第二通腔12,第一通腔11内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滑块15,第二通腔12内设有平板14,该平板14两端伸出所述的第二通腔12,且通过连接件16与滑块15相连接。滑块15可在第一通腔11内滑动,起模时,操作者只需推动平板14,通过连接件16推动滑块15向上移动,即可将蜡模推出下模10。0014 下模10设有第一连接部13,上模20上设有第二连接部2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3为位于下。

9、模10顶面相对两角上的圆孔,相应地,第二连接部21为位于上模20相应位置上的圆柱,这样将下模10与上模20插接,同时限制了起模时拿上模的方向,保证了起模的垂直度。0015 上模30与下模10连接后,下模浇注口51和上模浇注口52浇注口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浇注口,与注蜡机相连完成注蜡。0016 上模20顶部设有凸起23,该凸起23具有水平延伸的顶面,保证使注蜡机对模具的压力均匀分布。0017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说 明 书CN 101972836 ACN 101972838 A 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72836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铸造;粉末冶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