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安全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机内的制冷剂压力异常上升时向外部泄放异常压力的压缩 机的安全阀。
背景技术 车载空调装置用的制冷剂压缩机通常设置在发动机室内, 通过从车辆发动机得到 的动力进行驱动。因此, 压缩机的转速被车辆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左右, 如果发动机转速骤 变, 则压缩机的转速也随之激变, 使得压缩机内的制冷剂温度和压力激烈地变化。特别是, 在严酷的气象条件下, 有时压缩机内的压力异常地上升。因此, 从安全考虑, 在车载空调装 置用的制冷剂压缩机内设置有安全阀, 该安全阀在压缩机内的压力异常上升时, 向外部泄 放该异常压力。
安全阀被设置为与压缩机内的排出系统路径连通, 如果排出系统路径内的压力达 到设定压力以上, 则安全阀打开, 通过排出孔向外部排出一部分制冷剂。但是, 由于该安全 阀暴露在发动机室内的严酷的环境下, 因此, 从安全阀放出掺油的制冷剂, 如果该掺油的制 冷剂与发动机等的高温体接触, 存在产生白烟而污损发动机室内的零部件的问题。 而且, 可 能发生由于泥、 砂等异物堵塞排出孔而使阀闭塞, 或者由于夹有异物而阀处于常开状态等。
于是, 提出了如下技术等 : 其中, 一种是在安全阀上安装覆盖排出孔的盖, 并在该 盖上设置用于将自排出孔排出的制冷剂朝特定方向放出的引导口的技术 ( 参照专利文献 1), 另一种是在安全阀上设置装卸自如的罩部件, 在该罩部件与阀主体之间安装弹性体, 并 且在该弹性体上设置与排出口相向的始端和达到外缘的终端的沟槽而形成气体排出流路, 进而在弹性体的沟槽的终端部设置迷宫式密封件的技术 ( 参照专利文献 2)。
专利文献 1 : JP 特许第 3266985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 JP 特许第 3038681 号公报
由于专利文献 1 的技术能够限制放出制冷剂的方向, 因此认为该技术作为制冷剂 放出时防止产生白烟化的对策而有效。但是, 难以阻止异物侵入排出孔, 并且不能解决由 泥、 砂等异物引起的阀被闭塞, 或者由于夹有异物而使阀功能丧失等问题。
由于专利文献 2 的技术在弹性体上设置沟槽而形成气体排出流路, 而且在该流路 的出口设置迷宫式密封件, 因此能够限制制冷剂的放出方向, 并且能够期待防止砂等异物 侵入排出孔的效果。 但是, 迷宫式密封件为弹性体的薄膜, 难以期待充分防止砂等异物侵入 的效果。 而且, 由于有必要在弹性体上设置限制制冷剂放出方向的沟槽, 因此弹性体的厚度 增厚。由此, 安全阀的高度方向尺寸变大, 从而存在难以确保盖的配置空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问题而提出,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的安全阀, 其可靠性 高, 能够可靠地防止异物侵入排出孔而使阀功能长期维持。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 本发明的压缩机的安全阀采用如下手段。即,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压缩机的安全阀使与压缩机内的排出系统路径连通的排 出孔在阀主体的头部开口, 当压缩机内的压力异常上升时, 经由所述排出孔向外部泄放异 常压力, 其中, 具有盖和弹性体, 该盖具有一体地弯曲形成的卡止部, 通过所述卡止部装卸 自如地安装在所述阀主体的头部, 该弹性体以压缩状态安装在该盖与所述阀主体的头部之 间, 且与所述阀主体的头部紧密贴合 ; 所述弹性体以覆盖所述排出孔的全周面的方式安装, 并且所述盖借助所述弹性体的弹性斥力卡止在所述阀主体的头部, 所述排出孔通过所述弹 性体和所述盖被封闭。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 具有 : 装卸自如地安装在阀主体的头部的盖以及以压缩状态 安装在该盖与阀主体的头部之间且与阀主体的头部紧密贴合的弹性体。 弹性体以覆盖排出 孔的全周面的方式安装, 并且盖借助弹性体的弹性斥力卡止在阀主体的头部, 排出孔通过 该弹性体和盖而被封闭。因此, 压缩机内的压力异常上升时自排出孔排出的制冷剂, 能够 通过由于弹性体的变形而形成在弹性体与阀主体的头部之间的接触面上的间隙, 向外部放 出。而且, 利用盖和弹性体, 能够完全屏蔽砂等异物从外部侵入排出孔。因此, 能够得到这 样的安全阀 : 可靠性高, 长期维持作为安全阀的功能, 能够可靠地防止砂等异物侵入而使阀 闭塞, 及可靠防止由于夹有侵入的异物而使阀处于常开状态等。弹性体的厚度只有数毫米 左右即可, 而且, 由于以压缩状态安装, 因此, 即使安装了弹性体, 安全阀的高度方向尺寸也 不那么大, 即使是小的配置空间也能够容易安装盖。 本发明第二方式的压缩机的安全阀使与压缩机内的排出系统路径连通的排出孔 在阀主体的头部开口, 当压缩机内的压力异常上升时, 经由所述排出孔向外部泄放异常压 力, 其中, 具有盖和弹性体, 该盖具有一体地弯曲形成的卡止部, 通过所述卡止部装卸自如 地安装在所述阀主体的头部, 该弹性体为 C 形状, 以压缩状态安装在该盖与所述阀主体的 头部之间, 且与所述阀主体的头部紧密贴合 ; 所述弹性体以覆盖所述排出孔的周围面的方 式安装, 并且所述盖借助所述弹性体的弹性斥力卡止在所述阀主体的头部, 在所述盖上设 置有与所述 C 形状弹性体的开口部相对并覆盖该开口部出口的遮蔽部。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 具有 : 装卸自如地安装在阀主体的头部的盖以及以压缩状态 安装在该盖与阀主体的头部之间且与阀主体的头部紧密贴合的 C 形状弹性体。弹性体以覆 盖排出孔的周围面的方式安装, 并且盖借助弹性体的弹性斥力卡止在阀主体的头部, 在该 盖设置有与 C 形状弹性体的开口部相对并覆盖该开口部出口的遮蔽部。因此, 压缩机内的 压力异常上升时自排出孔排出的制冷剂, 能够通过 C 形状弹性体的开口部向外部放出。而 且, 利用设置于盖的覆盖 C 形状弹性体的开口部出口的遮蔽部, 能够屏蔽砂等异物从外部 侵入排出孔。 因此, 能够得到这样的安全阀 : 可靠性高, 长期维持作为安全阀的功能, 能够可 靠地防止砂等异物侵入而使阀闭塞, 及可靠防止由于夹有侵入的异物而使阀处于常开状态 等。 弹性体的厚度只有数毫米左右即可, 而且, 由于以压缩状态安装, 因此, 即使安装了弹性 体, 安全阀的高度方向尺寸也不那么大, 即使是小的配置空间也能够容易安装盖。进而, 通 过将 C 形状弹性体的开口部朝特定方向设置, 能够限制制冷剂的放出方向。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上述任一个压缩机的安全阀可以使所述盖与所述弹性体中的 至少所述盖构成为与六角螺栓形状的所述阀主体的头部相同形状的六角形状。
根据上述结构, 由于盖与弹性体中的至少盖构成为与六角螺栓形状的阀主体的头 部相同形状的六角形状, 因此, 无需在安装盖的阀主体的头部周围确保多余的空间, 能够使
相同形状的盖和弹性体容易与阀主体对应并安装。因此, 能够容易进行在阀主体上组装盖 和弹性体的作业。另外, 可以使弹性体与盖同样构成为六角形状, 但是, 由于弹性体能够变 形, 因此未必一定要构成为六角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上述压缩机的安全阀可以使所述卡止部设置在六角形状的盖 的相互相对的两边上。
根据上述结构, 由于卡止部仅设置在六角形状的盖的相互相对的两边上, 因此, 在 除了设置有卡止部的两边附近以外的部位, 盖对于弹性体的压制力减小得很少, 因此弹性 体容易变形。从而, 当制冷剂从排出孔排出时, 能够容易使制冷剂放出到外部, 即使排出孔 被封闭, 也能够充分确保安全阀的功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上述压缩机的安全阀可以在所述盖的除了设置有所述卡止部 的两边以外的多个边上, 一体地弯曲形成有保持所述弹性体的保持片。
根据上述结构, 由于在盖的除了设置有卡止部的两边以外的多个边上, 一体地弯 曲形成有保持弹性体的保持片, 因此, 能够由这些多个保持片保持弹性体, 防止弹性体脱 落。 由此, 能够在盖与阀主体的头部之间可靠地保持弹性体, 能够完全屏蔽砂等异物向排出 孔的侵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上述任一个压缩机的安全阀可以使所述弹性体通过粘着剂或 胶带安装并固定在所述盖上。
根据上述结构, 由于弹性体通过粘着剂或胶带安装并固定在盖上, 因此, 能够容易 使盖与弹性体实现一体化, 并且, 能够增加安装在盖与阀主体的头部之间的弹性体的保持 力。由此, 能够防止从排出孔排出制冷剂时弹性体剥落或错位。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上述任一个压缩机的安全阀可以使所述弹性体由以乙丙橡胶 (EPM) 或三元乙丙橡胶 (EPDM) 为基体材料的发泡体构成。
根据上述结构, 由于弹性体由以乙丙橡胶 (EPM) 或三元乙丙橡胶 (EPDM) 为基体材 料的发泡体构成, 因此, 能够使安全阀用弹性体充分发挥 EPM、 EPDM 具有的耐热性、 耐气候 性、 抗寒性、 抗油性、 抗制冷剂性等优良的特性。而且, 由于由发泡体构成, 因此能够赋予合 适的弹性。因此, 能够作为兼备制冷剂的放出功能和防止异物侵入功能的最佳弹性体。
根据本发明的安全阀, 能够使压缩机内的压力异常上升时自排出孔排出的制冷 剂, 经由利用弹性体的变形形成在弹性体与阀主体的头部之间的接触面上的间隙, 向外部 放出。 而且, 由于能够利用盖和弹性体完全屏蔽砂等异物从外部侵入排出孔, 因此能够得到 这样的安全阀 : 可靠性高, 能够长期维持作为安全阀的功能, 能够可靠地防止砂等异物侵入 而使阀闭塞, 及可靠防止由于夹有侵入的异物而使阀处于常开状态。由于弹性体的厚度只 有数毫米即可, 而且, 以压缩状态安装, 因此, 即使安装了弹性体, 安全阀的高度方向尺寸也 不那么大, 即使是小的配置空间也能够容易安装盖。
根据本发明的安全阀, 能够使压缩机内的压力异常上升时自排出孔排出的制冷 剂, 通过 C 形状弹性体的开口部向外部放出。而且, 由于能够利用设置在盖上的覆盖 C 形状 弹性体的开口部出口的遮蔽部, 屏蔽砂等异物从外部侵入排出孔, 因此能够得到这样的安 全阀 : 可靠性高, 能够长期维持作为安全阀的功能, 能够可靠地防止砂等异物侵入而使阀闭 塞, 及可靠防止由于夹有侵入的异物而使阀处于常开状态等。由于弹性体的厚度只有数毫 米即可, 而且, 以压缩状态安装, 因此, 即使安装了弹性体, 安全阀的高度方向尺寸也不那么大, 即使是小的配置空间也能够容易安装盖。而且, 通过将 C 形状弹性体的开口部朝特定方 向设置, 能够限制制冷剂的放出方向。 附图说明
图 1 是设置有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安全阀的涡旋压缩机的纵剖面图 ;
图 2 是图 1 所示的压缩机的安全阀的外观图 ;
图 3 是图 2 所示的压缩机的安全阀的俯视图 ;
图 4A 是采用于图 2 所示的压缩机的安全阀的盖的俯视图 ;
图 4B 是采用于图 2 所示的压缩机的安全阀的盖的 a-a 剖面图 ;
图 4C 是采用于图 2 所示的压缩机的安全阀的盖的 b-b 剖面图 ;
图 5A 是采用于图 2 所示的压缩机的安全阀的弹性体的俯视图 ;
图 5B 是采用于图 2 所示的压缩机的安全阀的弹性体的侧视图 ;
图 6 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安全阀的俯视图 ;
图 7A 是采用于图 6 所示的压缩机的安全阀的盖的俯视图 ;
图 7B 是采用于图 6 所示的压缩机的安全阀的盖的 c-c 剖面图 ;
图 7C 是采用于图 6 所示的压缩机的安全阀的盖的 d-d 剖面图 ; 图 8 是采用于图 6 所示的压缩机的安全阀的弹性体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涡旋压缩机 ( 压缩机 ) 13 排出室 30 安全阀 31 阀主体 32 排出孔 34 头部 35 盖 35B 卡止部 35C 保持片 35E 遮蔽部 36, 46 弹性体 46A 开口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 第一实施方式 ]
下面, 参照图 1 至图 5 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
图 1 是适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安全阀的涡旋压缩机的纵剖面图, 图 2 是压缩机的安全阀的外观图, 图 3 是该压缩机的安全阀的俯视图。
如图 1 所示, 适用于车载空调装置的涡旋压缩机 ( 压缩机 )1 具有铝压铸制成的外 部壳 2。该外部壳 2 具有一端侧开口的杯子形状, 在该外部壳 2 的开口端侧利用螺栓 4 紧固轴承壳 3, 从而能够在内部形成密封空间 5。
在密封空间 5 内组装有涡旋压缩机构 6。众所周知, 涡旋压缩机构 6 构成为通过 使一对固定涡旋部件 7 和旋转涡旋部件 8 以 180 度相位错开啮合, 在两涡旋部件 7, 8 之间 形成一对压缩室 9, 并且, 通过使该压缩室 9 从外周位置向中心侧移动而使容积逐渐减少, 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固定涡旋部件 7 在中心部具有排出压缩气体的排出口 10, 利用螺栓 11 固定设置在外部壳 2 的底壁面上。旋转涡旋部件 8 被设置为, 通过后述的驱动机构, 以规定 的旋转半径相对固定涡旋部件进行公转旋转驱动。
在固定涡旋部件 7 的端板外周设置有 O 形环 12, 该 O 形环 12 紧密接合在外部壳 2 的内周面上。由此, 密封空间 5 隔着 O 形环 12 分隔为排出室 13 和吸入室 14。排出口 10 在 排出室 13 开口, 排出来自压缩室 9 的高温高压气体, 经由该排出室 13 的压缩气体输送到冷 冻循环侧。设置于外部壳 2 的吸入口 15 在吸入室 14 开口, 循环完冷冻循环侧的低压制冷 剂气体被吸入, 制冷剂气体经由该吸入室 14 吸入到压缩机 9 内。
在轴承壳 3 内通过轴承 17, 18 和唇边式密封 19 旋转自如地支承有曲轴 16, 在曲轴 16 的一端设置有偏心销 20, 通过使旋转涡旋部件 8 经由驱动衬套 21 与该偏心销 20 结合, 旋转涡旋部件 8 被旋转驱动。在轴承壳 3 的推力承受面与旋转涡旋部件 8 的端板背面之间 设置有防止自转机构 22, 以防止旋转涡旋部件 8 自转。 由此, 旋转涡旋部件 8 构成为相对固 定涡旋部件 7 进行公转旋转驱动。 曲轴 16 的另一端侧从轴承壳 3 向外侧突出, 在其轴端设置有电磁离合器 23。 利用 该电磁离合器 23, 在通过轴承 24 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轴承壳 3 的外周的皮带轮 25 与曲轴 16 之间, 间歇性地传递从车辆发动机 ( 图示省略 ) 通过皮带传递的动力, 从而涡旋压缩机 1 进 行 ON/OFF( 打开 / 关闭 ) 驱动。
在涡旋压缩机 1 中, 如果向电磁离合器 23 通电, 动力从皮带轮 25 经由电磁离合器 23 输入到曲轴 16, 经由偏心销 20 和驱动衬套 21 与曲轴 16 结合的旋转涡旋部件 8 在固定 涡旋部件 7 的周围进行公转旋转驱动。由此, 从冷冻循环侧经由吸入口 15 吸入吸入室 14 的制冷剂气体被吸入压缩室 9。 随着向压缩室 9 的中心侧进行旋转移动而容积减少, 该制冷 剂被压缩, 经由设置于固定涡旋部件 7 的中心部的排出口 10 被排出到排出室 13 内, 进而向 冷冻循环侧送出。
在涡旋压缩机 1 中设置有安全阀 30, 该安全阀 30 在严酷的条件下运转, 并且在内 部压力异常上升时, 将该异常压力泄放到外部。 安全阀 30 被设置为贯通外部壳 2, 并与构成 排出系统路径的排出室 13 连通, 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该安全阀 30 具有六角螺栓形状的阀主 体 31。在该阀主体 31 的中心, 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排出孔 32, 该阀主体 31 具有公知的结 构, 即在其内部设置有开闭该排出孔 32 的阀体和朝关闭方向对该阀体施力的弹簧。在安全 阀 30 设置有螺纹部 33, 用于安装在外部壳 2 侧的螺纹孔中。
在安全阀 30 的六角形状的阀主体 31 的头部 34, 装卸自如地安装有盖 35, 并且, 在 该盖 35 与头部 34 之间安装有弹性体 36。如图 4 所示, 盖 35 具有 : 与头部 34 同样构成为六 角形状的盖部 35A、 在盖部 35A 的相对两边一体地弯曲形成且装卸自如地卡止于阀主体 31 的头部 34 的前端弯曲为 U 形的卡止部 35B、 用于保持在除了设置有卡止部 35B 的两边以外 的其他三边一体地弯曲形成的弹性体 36 的保持片 35C、 在盖部 35A 的中央部向内面侧以凸 状设置的用于定位弹性体 36 的突起 35D。 六角形状的剩余的一边是在同时压力成型多个盖
35 时作为结合部, 并在成型结束后被切割, 成为空边。
如图 5 所示, 弹性体 36 具有可收纳在盖 35 的三边的保持片 35C 内的六角形状, 在 中央部设置有定位用的冲孔 36A, 该弹性体 36 使用粘着剂或双面胶带等粘贴在盖 35 的内面 侧。该弹性体 36 以乙丙橡胶 (EPM) 或三元乙丙橡胶 (EPDM) 为基体材料的发泡体构成, 其 厚度尺寸 T 为数 mm 左右 ( 例如, 3mm 左右 ), 具有足够的柔软性和弹性。
弹性体 36 通过使盖 35 安装在阀主体 31 的头部 34, 以压缩状态安装在盖 35 的盖 部 35A 与阀主体 31 的头部 34 之间, 并且以覆盖开口于头部 34 的排出孔 32 的全周面的方 式、 在与头部 34 紧密贴合的状态下而被安装。盖 35 在弹性体 36 的弹性斥力的作用下, 使 卡止部 35B 卡止在阀主体 31 的头部 34。由此, 通过弹性体 36 和盖 35, 排出孔 32 被弹性体 36 覆盖而处于封闭状态。
通过如上说明的结构, 根据本实施方式, 得到如下作用效果。
涡旋压缩机 ( 压缩机 )1 在严酷的条件下运转, 如果排出腔 13 内的压力异常上升 并达到安全阀 30 的设定压力以上, 则安全阀 30 被打开。由此, 高压制冷剂的一部分经由排 出孔 31 向外部放出, 以防止因异常压力致使涡旋压缩机 1 破损等。如果涡旋压缩机 1 内的 压力下降, 安全阀 30 在弹簧压力的作用下被复位, 从而被关闭。 在此, 安全阀 30 的排出孔 32 的全周面被安装在盖 35 的盖部 35A 与阀主体 31 的 头部 34 之间的弹性体 36 覆盖而处于封闭状态, 但是, 弹性体 36 在从排出孔 32 排出的制冷 剂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 由于在该弹性体 36 与头部 34 的紧密贴合面之间形成间隙, 因此, 能够通过该间隙使制冷剂向外部放出。 因此, 能够使异常压力下降而保护涡旋压缩机 1, 即使构成为由弹性体 36 和盖 35 封闭排出孔 32 的结构, 也能够可靠地维持作为安全阀 30 的功能。
而且, 由于构成为由弹性体 36 和盖 35 封闭安全阀 30 的排出孔 32 的结构, 因此, 能够利用盖 35 和弹性体 36 完全屏蔽泥、 砂等异物从外部侵入排出孔 32。 因此, 能够得到这 样的安全阀 30 : 可靠性高, 能够长期维持作为安全阀 30 的功能, 能够可靠地防止异物侵入 而使阀闭塞, 及可靠防止由于夹有侵入的异物而使阀处于常开状态等。弹性体 36 的厚度可 以例如为 3mm 左右, 而且, 由于以压缩状态安装, 因此, 即使安装了弹性体 36, 盖 35 的高度方 向尺寸也不那么大, 因此, 即使是小的配置空间也能够容易安装盖 35。
由于盖 35 和弹性体 36 分别具有与六角螺栓形状的阀主体 31 的头部 34 相同形状 的六角形状, 因此, 无需在安装盖 35 的阀主体 31 的头部 34 的周围确保多余的空间, 能够使 具有同形状的盖 35 和弹性体 36 容易与阀主体 31 对应并安装。因此, 能够容易进行盖 35 和弹性体 36 在阀主体 31 上的组装作业。
用于将盖 35 装卸自如地安装在阀主体 31 的卡止部 35B, 仅设置在六角形状的盖 35 的相互相对的两边上。因此, 在除了设置有卡止部 35B 的两边附近以外的部位, 盖部 35A 对弹性体 36 产生的压制力减小得很少, 从而弹性体 36 容易变形。由此, 当从排出孔 32 排 出制冷剂时, 能够容易使制冷剂放出到外部, 即使排出孔 32 被封闭, 也能够充分确保安全 阀 30 的功能。
而且, 在盖 35 的除了设置有卡止部 35B 的两边以外的三边上, 一体地弯曲形成有 用于保持弹性体 36 的保持片 35C, 因此, 能够由这些多个保持片 35C 保持弹性体 36, 防止弹 性体 36 的脱落。因此, 在盖 35 与阀主体 31 的头部 34 之间能够可靠地保持弹性体 36, 能够
完全屏蔽砂等异物侵入排出孔 32。
在本实施方式中, 使用粘着剂或双面胶带将弹性体 36 粘贴在盖 35 的内表面上, 从 而安装并固定。因此, 能够容易使盖 35 和弹性体 36 实现一体化, 并且, 能够增加安装在盖 35 与阀主体 31 的头部 34 之间的弹性体 36 的保持力。因此, 能够防止从排出孔 32 排出制 冷剂时弹性体 36 剥落或错位。
由于弹性体 36 以乙丙橡胶 (EPM) 或三元乙丙橡胶 (EPDM) 为基体材料的发泡体构 成, 因此, 作为安全阀 30 用的弹性体 36 充分发挥 EPM、 EPDM 具有的耐热性、 耐气候性、 抗寒 性、 抗油性、 抗制冷剂性等优良的特性。而且, 由于由发泡体构成, 因此能够赋予合适的弹 性。因此, 能够作为兼备制冷剂的放出功能和防止异物侵入功能的最佳弹性体 36。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盖 35 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弹性体 36 的突起 35D, 并且在弹性体 36 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冲孔 36A, 因此, 能够准确地定位并组装弹性体 36, 能够提高组装 性。另外, 由于在六角形状的盖 35 的三边上设置有保持片 35C, 因此, 即使省略了突起 35D 和冲孔 36A, 也能够将弹性体 36 组装在合适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 使弹性体 36 具有与盖 35 相同的六角形状, 但是, 由于弹性体 36 能够自由变形, 因此不一定做成六角形状。
[ 第二实施方式 ]
下面, 参照图 6 至图 8 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 将弹性体 46 设置为 C 形状, 与此 相应地将遮蔽部 35E 设置在盖 35 侧。其他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因此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 如图 8 所示, 安装在阀主体 31 的头部 34 与盖 35 的盖部 35A 之 间的弹性体 46 构成为在一部分设置有开口部 46A 的 C 形状。
弹性体 46 覆盖在阀主体 31 的头部 34 开口的排出孔 32 的周围面, 在开口部 46A 朝向特定方向的状态下, 弹性体 46 以压缩状态安装在阀主体 31 的头部 34 与盖 35 的盖部 35A 之间。另外, 在盖 35 的六角形状的一边上, 以与该弹性体 46 的开口部 46A 相对的方式, 一体地弯曲形成有遮蔽开口部 46A 的出口的遮蔽部 35E。在本实施方式中, 省略了盖 35 的 定位用突起 35D。
根据本实施方式, 当压缩机 ( 压缩机 )1 内的压力异常上升时, 能够使自安全阀 30 的排出孔 32 排出的制冷剂, 经由 C 形状弹性体 46 的开口部 46A 向外部放出。而且, 能够利 用设置于盖 35 的覆盖 C 形状弹性体 46 的开口部 46A 的出口的遮蔽部 35E, 屏蔽泥、 砂等异 物从外部侵入排出孔 32。
因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得到这样的安全阀 30 : 可靠性 高, 能够长期维持作为安全阀 30 的功能, 能够可靠地防止异物侵入而致使阀闭塞, 及可靠 防止由于夹有侵入的异物而使阀处于常开状态等。弹性体 46 的厚度可以为数毫米左右, 而 且由于以压缩状态安装, 因此, 即使安装了弹性体 46, 安全阀 30 的高度方向尺寸也不那么 大, 因此, 即使是小的配置空间也能够容易安装盖 35。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弹性体 46 被设置为 C 形状的弹性体, 因此, 通过使该开口部 46A 朝特定方向设置, 能够限制制冷剂的放出方向, 从而也能够期待防止白烟化的效果。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发明, 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进行 变形。例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说明了在涡旋压缩机 1 中适用压缩机的安全阀的例子, 但 是, 适用的压缩机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压缩机。 只要是与压缩机内的排出系统路径 ( 排出室 )连通的位置, 安全阀的位置可以设置在任何位置, 但是, 适当选择不影响压缩机的安装性并 且未对放出制冷剂产生坏影响的位置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