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648201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6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34155.5

申请日:

2010.11.05

公开号:

CN102063970A

公开日:

2011.05.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B 13/26申请公布日:201105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B 13/26申请日:20101105|||公开

IPC分类号:

H01B13/26

主分类号:

H01B13/26

申请人:

上海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方少杰; 汪永军; 金晓雷

地址:

201707 上海市青浦区北青公路93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代理人:

郁旦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将双层钢带打开时,第一层钢带用尖刀从左边位置打开,第二层钢带用尖刀从右边位置打开;(2)将上述打开的两层钢带再向两边分开,然后剥去电缆内部的护套层和绝缘层,使其露出中心层的导体;(3)将上述开剥好的电缆,按照相序,各组电缆的导体与导体用C型夹连接;(4)进行恢复过程,采用绝缘带与热熔胶带包扎上述C型夹与各个导体,然后再将两边的钢带按照原来打开的方向重叠在一起;(5)最后用铁丝将上述左右两边的钢带与组合后的电缆捆扎在一起。本发明方法新颖,钢带恢复过程简单,衔接无缝,不存在多余的部分,不会造成绝缘不好或击穿。

权利要求书

1: 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以下步骤 : (1) 首先, 将双层钢带打开时, 第一层钢带用尖刀从左边位置打开, 第二层钢带用尖刀 从右边位置打开 ; (2) 将上述打开的两层钢带再向两边分开, 然后剥去电缆内部的护套层和绝缘层, 使其 露出中心层的导体 ; (3) 将上述开剥好的电缆, 按照相序, 各组电缆的导体与导体用 C 型夹夹紧, 按分色要 求对应连接好导体 ; (4) 进行恢复过程, 采用绝缘带与热熔胶带包扎上述 C 型夹与各个导体, 然后再将两边 的钢带按照原来打开的方向重叠在一起 ; (5) 最后用铁丝将上述左右两边的钢带与组合后的电缆捆扎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 (5) 所 述铁丝的厚度优选为 1.5m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 (3) 连 接导体时, 如果是五芯电缆接三芯分支, 按分色要求一相接火线, 两相接地线和零线。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 (3) 连 接导体时, 如果是五芯电缆接五芯分支时, 那就每相按分色要求连接。

说明书


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领域, 尤其涉及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背景技术 铠装电缆是由不同的材料导体装在有绝缘材料的金属套管中, 被加工成可弯曲的 坚实组合体。 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可以加到任何结构的电缆上, 以增加电缆的机械强度, 提 高防侵蚀能力, 是为易受机械破坏及易受侵蚀的地区而设计的。电缆加上铠装层的目的除 了增强抗拉强度、 抗压强度等机械保护延长使用寿命外, 铠装电缆还有一定的抗外力性能, 如防止老鼠撕咬, 不至于透过铠装造成电力传输问题。
     制作铠装电缆的过程中一般都需要进行钢带连接过程, 参看图 1 与图 2, 以前常用 的包裹钢带连接方法是在连接的过程中, 取一段相同规格 300mm-500mm 的钢带, 由点焊机 把这一段的钢带与电缆连接体 01 左边的钢带 02 先焊接, 再把右边钢带 03 也焊接, 这样焊 接会导致多余的钢带 23 存在于电缆连接体 01 的外面, 然后再将多余的钢带 23 折叠在电缆 连接体 01 上, 最后用铁丝 05 将钢带 23 与电缆连接体 01 捆扎在一起。这种连接方法存在 的弊病有 : 一是恢复过程麻烦, 时间太长, 生产进度跟不上 ; 二是质量和效果都不好, 在 40T 注塑压力下容易造成上述多余的钢带 23 与 C 型夹 04 的连接, 从而导致在出厂试验中, 造成 绝缘不好和击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自创的铠 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 恢复过程简单, 操作方便, 避免了传统方法造成的弊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1) 首先, 将双层钢带打开时, 第一层钢带用尖刀从左边位置打开, 第二层钢带用 尖刀从右边位置打开 ;
     (2) 将上述打开的两层钢带再向两边分开, 然后剥去电缆内部的护套层和绝缘层, 使其露出中心层的导体 ;
     (3) 将上述开剥好的电缆, 按照相序, 导体与导体用 C 型夹夹紧, 按分色要求对应 连接好导体。
     (4) 进行恢复过程, 采用绝缘带与热熔胶带包扎上述 C 型夹与各个导体, 然后再将 两边的钢带按照原来打开的方向重叠在一起 ;
     (5) 最后再用铁丝将左右两边的钢带与组合后的电缆捆扎在一起, 就可以放在模 具上进行下一步注塑连接体的工序了。
     上述步骤 (3) 中, 如果是五芯电缆接三芯分支时, 那就按分色要求一相接火线, 两 相接地线和零线 ;
     如果是五芯电缆接五芯分支时, 那就每相按分色要求连接。上述步骤 (4) 中将绝缘带与热熔胶包扎 C 型夹及各个导体时的要求是包扎严实, 不能有松懈的地方或空留之处。
     步骤 (4) 中所述两边的钢带按照原来打开的方向重叠也就是说, 先将第二层右边 的钢带包裹在电缆上, 然后再将第一层左边的钢带包裹在电缆上。
     上述步骤 (5) 中的铁丝厚度优先为 1.5mm。
     所述电缆连接体由两组电缆通过 C 型夹连接组成的, 每组电缆由中心层的导体、 包裹于所述导体外的绝缘层以及护套层构成, 所述中心层的导体是由多根绝缘线芯绞合成 的缆芯组成。
     通过上述方案将所述两层钢带完全包裹在电缆连接体上, 形成结构紧凑的铠装电 缆, 衔接无缝, 不存在多余的部分, 不会造成绝缘不好或击穿, 效果良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方法新颖, 恢复过程简单, 操作方便 ; 钢带与钢带之间接触 面广, 包裹平整, 不会击穿。 附图说明
     图 1 为改造前采用传统方法包裹钢带的示意图。
     图 2 为实施传统方法包裹钢带后的效果图。 图 3 为采用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包裹钢带的示意图。 图 4 为实施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包裹钢带后的效果图。 图 5 为本发明包裹钢带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创作特征、 技术手段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 以下结合具体实 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
     参看图 3、 图 4 与图 5, 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首先, 进行步骤 S1 : 将双层钢带打开时, 第一层钢带 2 用尖刀从左边切割位置 A 处 打开, 第二层钢带 3 用尖刀从右边切割位置 B 处打开 ;
     步骤 S2 : 将上述两层钢带 2、 3 打开向两边分开以后, 接下来是剥去护套层和绝缘 层, 露出中心层的铜导体 ;
     接着步骤 S3 : 然后按照相序, 铜导体与铜导体用 C 型夹 4 夹紧并连接, 如果是五芯 电缆连接三芯分支, 那就按分色要求一相接火线, 两相接地线和零线 ;
     如果是五芯电缆连接五芯分支, 那就每相按分色要求连接 ;
     C 型夹 4 将主电缆中心层的铜导体与分支电缆中心层的铜导体连接好后, 就开始 恢复过程 ;
     再进行步骤 S4 : 恢复过程中, 采用绝缘带和热熔胶带包扎在上述 C 型夹 4 与铜导 体上, 要求包扎严实 ;
     先将第二层右边的钢带 3 按照原来打开的方向包裹在电缆连接体 1 上, 然后再将 第一层左边的钢带 2 同样按照原来打开的方向包裹在电缆连接体 1 上 ;
     步骤 S5 : 最后将上述左右两边的钢带与组合后的电缆分别再扎上 1.5mm 的铁丝 5就好了。 捆扎后就可以将电缆放在模具上注塑连接体了。
     所述电缆连接体 1 由两组电缆通过 C 型夹 4 连接组成的, 每组电缆由中心层的导 体、 包裹于所述导体外的绝缘层以及护套层构成, 所述中心层的导体是由多根绝缘线芯绞 合成的缆芯组成。
     通过上述方案将两层钢带完全包裹在最终的组合电缆上, 形成结构紧凑的铠装电 缆, 衔接无缝, 不存在多余的部分, 不会造成绝缘不好或击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同物界定。
    

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063970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5.18CN102063970A*CN102063970A*(21)申请号 201010534155.5(22)申请日 2010.11.05H01B 13/26(2006.01)(71)申请人上海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201707 上海市青浦区北青公路9399号(72)发明人方少杰 汪永军 金晓雷(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代理人郁旦蓉(54) 发明名称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将双层钢带打开。

2、时,第一层钢带用尖刀从左边位置打开,第二层钢带用尖刀从右边位置打开;(2)将上述打开的两层钢带再向两边分开,然后剥去电缆内部的护套层和绝缘层,使其露出中心层的导体;(3)将上述开剥好的电缆,按照相序,各组电缆的导体与导体用C型夹连接;(4)进行恢复过程,采用绝缘带与热熔胶带包扎上述C型夹与各个导体,然后再将两边的钢带按照原来打开的方向重叠在一起;(5)最后用铁丝将上述左右两边的钢带与组合后的电缆捆扎在一起。本发明方法新颖,钢带恢复过程简单,衔接无缝,不存在多余的部分,不会造成绝缘不好或击穿。(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3 页 附图 3 页CN 102063980 A 1/1页21.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将双层钢带打开时,第一层钢带用尖刀从左边位置打开,第二层钢带用尖刀从右边位置打开;(2)将上述打开的两层钢带再向两边分开,然后剥去电缆内部的护套层和绝缘层,使其露出中心层的导体;(3)将上述开剥好的电缆,按照相序,各组电缆的导体与导体用C型夹夹紧,按分色要求对应连接好导体;(4)进行恢复过程,采用绝缘带与热熔胶带包扎上述C型夹与各个导体,然后再将两边的钢带按照原来打开的方向重叠在一起;(5)最后用铁丝将上述左右两边的钢带与组合后的电缆捆扎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

4、1所述的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5)所述铁丝的厚度优选为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连接导体时,如果是五芯电缆接三芯分支,按分色要求一相接火线,两相接地线和零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连接导体时,如果是五芯电缆接五芯分支时,那就每相按分色要求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063970 ACN 102063980 A 1/3页3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涉及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背景技术0002 铠装。

5、电缆是由不同的材料导体装在有绝缘材料的金属套管中,被加工成可弯曲的坚实组合体。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可以加到任何结构的电缆上,以增加电缆的机械强度,提高防侵蚀能力,是为易受机械破坏及易受侵蚀的地区而设计的。电缆加上铠装层的目的除了增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等机械保护延长使用寿命外,铠装电缆还有一定的抗外力性能,如防止老鼠撕咬,不至于透过铠装造成电力传输问题。0003 制作铠装电缆的过程中一般都需要进行钢带连接过程,参看图1与图2,以前常用的包裹钢带连接方法是在连接的过程中,取一段相同规格300mm-500mm的钢带,由点焊机把这一段的钢带与电缆连接体01左边的钢带02先焊接,再把右边钢带03也焊接,这。

6、样焊接会导致多余的钢带23存在于电缆连接体01的外面,然后再将多余的钢带23折叠在电缆连接体01上,最后用铁丝05将钢带23与电缆连接体01捆扎在一起。这种连接方法存在的弊病有:一是恢复过程麻烦,时间太长,生产进度跟不上;二是质量和效果都不好,在40T注塑压力下容易造成上述多余的钢带23与C型夹04的连接,从而导致在出厂试验中,造成绝缘不好和击穿。发明内容0004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自创的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恢复过程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传统方法造成的弊病。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0006 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

7、,主要包括以下步骤:0007 (1)首先,将双层钢带打开时,第一层钢带用尖刀从左边位置打开,第二层钢带用尖刀从右边位置打开;0008 (2)将上述打开的两层钢带再向两边分开,然后剥去电缆内部的护套层和绝缘层,使其露出中心层的导体;0009 (3)将上述开剥好的电缆,按照相序,导体与导体用C型夹夹紧,按分色要求对应连接好导体。0010 (4)进行恢复过程,采用绝缘带与热熔胶带包扎上述C型夹与各个导体,然后再将两边的钢带按照原来打开的方向重叠在一起;0011 (5)最后再用铁丝将左右两边的钢带与组合后的电缆捆扎在一起,就可以放在模具上进行下一步注塑连接体的工序了。0012 上述步骤(3)中,如果是。

8、五芯电缆接三芯分支时,那就按分色要求一相接火线,两相接地线和零线;0013 如果是五芯电缆接五芯分支时,那就每相按分色要求连接。说 明 书CN 102063970 ACN 102063980 A 2/3页40014 上述步骤(4)中将绝缘带与热熔胶包扎C型夹及各个导体时的要求是包扎严实,不能有松懈的地方或空留之处。0015 步骤(4)中所述两边的钢带按照原来打开的方向重叠也就是说,先将第二层右边的钢带包裹在电缆上,然后再将第一层左边的钢带包裹在电缆上。0016 上述步骤(5)中的铁丝厚度优先为1.5mm。0017 所述电缆连接体由两组电缆通过C型夹连接组成的,每组电缆由中心层的导体、包裹于所述。

9、导体外的绝缘层以及护套层构成,所述中心层的导体是由多根绝缘线芯绞合成的缆芯组成。0018 通过上述方案将所述两层钢带完全包裹在电缆连接体上,形成结构紧凑的铠装电缆,衔接无缝,不存在多余的部分,不会造成绝缘不好或击穿,效果良好。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方法新颖,恢复过程简单,操作方便;钢带与钢带之间接触面广,包裹平整,不会击穿。附图说明0020 图1为改造前采用传统方法包裹钢带的示意图。0021 图2为实施传统方法包裹钢带后的效果图。0022 图3为采用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包裹钢带的示意图。0023 图4为实施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包裹钢带后的效果图。0024 图5为本发明包裹钢带的流程图。具体。

10、实施方式0025 为了使本发明的创作特征、技术手段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0026 实施例:0027 参看图3、图4与图5,铠装电缆包裹钢带的连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0028 首先,进行步骤S1:将双层钢带打开时,第一层钢带2用尖刀从左边切割位置A处打开,第二层钢带3用尖刀从右边切割位置B处打开;0029 步骤S2:将上述两层钢带2、3打开向两边分开以后,接下来是剥去护套层和绝缘层,露出中心层的铜导体;0030 接着步骤S3:然后按照相序,铜导体与铜导体用C型夹4夹紧并连接,如果是五芯电缆连接三芯分支,那就按分色要求一相接火线,两相接地线和零线;0031。

11、 如果是五芯电缆连接五芯分支,那就每相按分色要求连接;0032 C型夹4将主电缆中心层的铜导体与分支电缆中心层的铜导体连接好后,就开始恢复过程;0033 再进行步骤S4:恢复过程中,采用绝缘带和热熔胶带包扎在上述C型夹4与铜导体上,要求包扎严实;0034 先将第二层右边的钢带3按照原来打开的方向包裹在电缆连接体1上,然后再将第一层左边的钢带2同样按照原来打开的方向包裹在电缆连接体1上;0035 步骤S5:最后将上述左右两边的钢带与组合后的电缆分别再扎上1.5mm的铁丝5说 明 书CN 102063970 ACN 102063980 A 3/3页5就好了。0036 捆扎后就可以将电缆放在模具上注。

12、塑连接体了。0037 所述电缆连接体1由两组电缆通过C型夹4连接组成的,每组电缆由中心层的导体、包裹于所述导体外的绝缘层以及护套层构成,所述中心层的导体是由多根绝缘线芯绞合成的缆芯组成。0038 通过上述方案将两层钢带完全包裹在最终的组合电缆上,形成结构紧凑的铠装电缆,衔接无缝,不存在多余的部分,不会造成绝缘不好或击穿。003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说 明 书CN 102063970 ACN 102063980 A 1/3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063970 ACN 102063980 A 2/3页7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063970 ACN 102063980 A 3/3页8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063970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