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摆方法及其儿童手推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摇摆方法及其儿童手推车.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73302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2.16CN101973302A*CN101973302A*(21)申请号 201010273655.8(22)申请日 2010.09.02B62B 7/12(2006.01)(71)申请人谭洪禄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经济开发区18号大街20号(72)发明人谭洪禄(54) 发明名称一种摇摆方法及其儿童手推车(57) 摘要一种实现摇摆方法的儿童手推车由车架(1)、座体(2)和吊杆(3)构成,座体(2)由吊杆(3)悬吊在车架(1)的两侧支架(5)之间,座体(2)和吊杆(3)可灵活地前后摆动。摇摆方法是:推。
2、车行走时,在刚行走的瞬间及行走中路状变化、推力不均等引起的速度变化、车架(1)晃动使座体(2)和吊杆(3)在惯性、重力回复力的作用下不停地前后摆动。使用时,儿童坐有车的座体(2)上,大人在后面推车行走,车子边走车上的座体(2)和吊杆(3)边前后摇摆,乘坐儿童如同在行走的车上荡秋千,乐趣无穷。本发明还可以原地推拉车架(1)、座体(2)或吊杆(3),也可以享受座体(2)摇摆的乐趣。本发明儿童手推车具有结构更简单,造价更低廉,使用更具娱乐性和普遍性、节能、环保的显著特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CN。
3、 101973305 A 1/1页21.一种儿童手推车的摇摆方法,其特征是:推车行走时,在刚行走的瞬间行走中路况变化、推力不均等引起的速度变化、车架(1)晃动使座体(2)和吊杆(3)在惯性、重力回复力的作用下在两侧支架(5)之间不停地前后摆动;原地推拉车架(1)、座体(2)或吊杆(3)也可使座体(2)和吊杆(3)前后摆动。2.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摇摆方法的儿童手推车由车架、座体和吊杆构成,座体由吊杆悬吊在车架上,其中车架包括顶部均有一吊环的两侧支架、经两侧支架向后上方固定的一推车扶手,两侧支架底部间的连杆及前、后支脚和安装在前、后支脚上的前、后车轮,其特征是:两根相对应的吊杆(3)下端分别与。
4、座体(2)两外侧或后外侧两边竖直连接,上端吊钩(12)分别勾挂在两侧支架(5)顶部的吊环(4)上活动连接,将座体(2)悬吊在两侧支架(5)之间,座体(2)和吊杆(3)可灵活地前后摆动。3.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摇摆方法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是: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1)上还有一根承重杆(13),其两端均有一吊钩(12)分别勾挂在两侧支架(5)顶部的吊环(4)上活动连接,承重杆(13)可灵活地前后偏转,两根吊杆(3)上端与承重杆(13)连接,下端与座体(2)两外侧或后外侧两边竖直连接,将座体(2)悬吊在两侧支架(5)之间,座体(2)和吊杆(3)可灵活地前后摆动。4.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摇摆方法的。
5、儿童手推车,其特征是: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1)上还有一根连接两侧支架(5)顶部的承重杆(13),其下侧靠边端下均有一吊环(4),两吊杆(3)上端均有一吊钩(12)相应勾挂在两吊环(4)上活动连接,下端与座体(2)两外侧或后外侧两边竖直连接,将座体(2)悬吊在两侧支架(5)之间,座体(2)和吊杆(3)可灵活地前后摆动。5.按权利要求2、3、4所的两侧支架顶部及吊环(4),其特性是:位于车架(1)两侧底部中间的上方。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73302 ACN 101973305 A 1/2页3一种摇摆方法及其儿童手推车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摇摆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儿童手推车。背景。
6、技术0002 现行的儿童车按其运动方式可分为行走式和摇摆式两种。行走式如儿童手推车,这种车由人们推着载儿童行走,游玩,很适合人们带儿童游玩的需求,不足之处是车的座体与车架固定在一起,不能摇摆,缺乏趣味性;摇摆式如儿童摇摆车,这种车由电动机带动,座体作前后摆动,有趣味性,缺点是不能行走,不能满足人们带儿童游玩的需求。如何实现既可载儿童行走,满足人们带儿童游玩的需求,同时又能前后摇摆运动,增添趣味性的儿童车,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既可载儿童行走,又可前后摇摆的儿童手推车,不但可满足人们带儿童游玩的需求,还增添了摇摆的乐趣。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
7、下面两个实施方案:0005 实施方案一:本发明的儿童手推车由车架、座体和吊杆构成,座体由吊杆悬吊在车架上,其中车架包括两侧支架、后面的推车扶手、两侧支架底部间的连杆及前、后支脚和安装在前、后支脚上的前、后车轮。两吊杆下端分别与座体两外侧或后外侧两边竖直连接,上端均有一吊钩分别勾挂在两侧支架顶部的吊环上,将座体悬吊在两侧支架之间,座体和吊杆可灵活地前后摆动。摇摆方法是推车行走时,在开始行走的瞬间及行走中路况变化、推力不均等引起的速度变化、车架晃动使座体和吊杆在惯性、重力回复力的作用下不停地前后摆动。这样,人们带儿童游玩时,儿童坐在车的座体上,大人后面推车行走,车子边走座体和吊杆边前后摇摆,使儿童。
8、犹如在行走的车上荡揪千,乐趣无穷。原地推拉车架、座体或吊杆也可使座体前后摆动,享受摇摆的乐趣。0006 实施方案二:与方案一所述不同之处是车架上还有一根活动连接两侧支架顶部的承重杆,吊杆上端与承重杆连接,和方案一一样将座体悬吊在两侧支架之间,可灵活地前后摆动,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附图说明000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08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案一的斜视整体立体图。0009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案二中有吊钩的承重杆和吊杆连接平视图。0010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案二中有吊环的承重杆和吊杆连接平视图。0011 本发明的摇摆方法是:推车行走时,在开始行走的瞬间、行走中路况变化、。
9、推力不均等引起的速度变化、车架晃动使座体和吊杆在惯性和重力回复力作用下在两侧支架间不停地前后摆动。说 明 书CN 101973302 ACN 101973305 A 2/2页40012 图1所示实施方案一的儿童手推车由车架1、座体2和吊杆3构成,座体2由吊杆3悬吊在车架1上,其中车架1包括顶部均有一吊环4的两侧支架5,经两侧支架5向后上方固定的一推车扶手6,两侧支架底部间的连杆7及前、后支脚8、9和安装在前、后支脚8、9上的前万向轮、后车轮10、11。两根相对应的吊杆3下端分别与座体2两外侧或后外侧两边竖直连接,上端均有一吊钩12相应勾挂在两侧支架5顶部的吊环4上活动连接,顶部及吊环4位于车架。
10、1两侧底部中间的上方,将座体2况变化、推力不均等引起的速度变化、车架晃动使座体和吊杆在惯性、重力回复力的作用下不停地前后摆动。这样,人们带儿童游玩时,儿童坐在车的座体上,大人后面推车行走,车子边走座体和吊杆边前后摇摆,使儿童犹如在行走的车上荡揪千,乐趣无穷。原地推拉车架、座体或吊杆也可使座体前后摆动,享受摇摆的乐趣。0013 实施方案二:与方案一所述不同之处是车架上还有一根活动连接两侧支架顶部的承重杆,吊杆上端与承重杆连接,和方案一一样将座体悬吊在两侧支架之间,可灵活地前后摆动,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附图说明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5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案一的。
11、斜视整体立体图。0016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案二中有吊钩的承重杆和吊杆连接平视图。0017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案二中有吊环的承重杆和吊杆连接平视图。0018 本发明的摇摆方法是:推车行走时,在开始行走的瞬间、行走中路况变化、推力不均等引起的速度变化、车架晃动使座体和吊杆在惯性和重力回复力作用下在两侧支架间不停地前后摆动。0019 图1所示实施方案一的儿童手推车由车架1、座体2和吊杆3构成,座体2由吊杆3悬吊在车架1上,其中车架1包括顶部均有一吊环4的两侧支架5,经两侧支架5向后上方固定的一推车扶手6,两侧支架底部间的连杆7及前、后支脚8、9和安装在前、后支脚8、9上的前万向轮、后车轮10、11。两根相对应的吊杆3下端分别与座体2两外侧或后外侧两边竖直连接,上端均有一吊钩12相应勾挂在两侧支架5顶部的吊环4上活动连接,顶部及吊环4位于车架1两侧底部中间的上方,将座体2。说 明 书CN 101973302 ACN 101973305 A 1/1页5图1图2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7330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