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646872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67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49491.5

申请日:

2010.08.02

公开号:

CN101987584A

公开日:

2011.03.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60N 2/07申请日:20100802授权公告日:20140924终止日期:2016080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N 2/07申请日:20100802|||公开

IPC分类号:

B60N2/07

主分类号:

B60N2/07

申请人: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古贺义孝

地址:

日本爱知县刈谷市

优先权:

2009.08.04 JP 2009-18123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田军锋;潘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1),包括:多个下轨道(2),其适于以所述下轨道的纵向方向相对于车辆底板的水平表面倾斜的方式固定到所述车辆底板上;多个上轨道(3),其适于分别由所述下轨道滑动支撑并且适于支撑车辆座椅;电机(4),其产生用于使所述上轨道能够以所述上轨道相对于对应的下轨道滑动的方式进行移动的驱动力;传动机构(5),其将所述电机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上轨道;和至少一个滑动阻力施加部分(8,9),其设在所述传动机构中并且当所述上轨道倾斜向下滑动时对所述传动机构施加增大的滑动阻力,而当所述上轨道倾斜向上滑动时对所述传动机构施加减小的滑动阻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 (1), 包括 : 多个下轨道 (2), 所述多个下轨道适于以沿所述下轨道 (2) 的纵向方向相对于车辆底 板的水平表面倾斜的方式固定到所述车辆底板上 ; 多个上轨道 (3), 所述多个上轨道适于分别由所述下轨道 (2) 滑动支撑并且适于支撑 车辆座椅 ; 电机 (4), 所述电机产生用于使所述上轨道 (3) 能够以所述上轨道 (3) 相对于对应的下 轨道 (2) 滑动的方式进行移动的驱动力 ; 传动机构 (5), 所述传动机构将所述电机 (4) 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上轨道 (3) ; 和 至少一个滑动阻力施加部分 (8, 9), 所述至少一个滑动阻力施加部分设在所述传动机 构 (5) 中并且当所述上轨道 (3) 倾斜向下滑动移动时对所述传动机构 (5) 施加增大的滑动 阻力, 而当所述上轨道 (3) 倾斜向上滑动移动时对所述传动机构 (5) 施加减小的滑动阻力。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 (1), 其中 所述传动机构 (5) 包括 : 多个螺杆轴 (51), 所述多个螺杆轴分别由所述上轨道 (3) 和所述下轨道 (2) 中的一个 旋转支撑, 和 多个螺母部件 (52), 所述螺杆轴 (51) 分别螺纹穿过所述螺母部件, 所述螺母部件固定 在所述上轨道 (3) 和所述下轨道 (2) 中的另一个上, 并且 所述滑动阻力施加部分 (8) 包括 : 滑座部件 (81), 所述滑座部件固定在或者其中一个上轨道 (3) 或者其中一个下轨道 (2) 上用于支撑其中一个螺杆轴 (51), 和 滑动部件 (82, 83), 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滑座部件 (81) 压配合并且与其中一个螺杆轴 (51) 接合, 当其中一个螺杆轴 (51) 沿使得其中一个上轨道 (3) 倾斜向下滑动移动的方向旋 转时, 所述滑动部件 (82, 83, 93) 通过与其中一个螺杆轴 (51) 一体旋转而增加滑动阻力从 而增加相对于所述滑座部件 (81) 的压配合力, 并且当其中一个螺杆轴 (51) 沿使得其中一 个上轨道 (3) 倾斜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 所述滑动部件 (82, 83, 93) 通过与其中一个 螺杆轴 (51) 一体旋转而减小滑动阻力从而减小相对于所述滑座部件 (81) 的压配合力。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 (1), 其中 : 由所述下轨道 (2)、 所述上轨道 (3)、 所述螺杆轴 (51) 和所述螺母部件 (52) 以及所述 滑动阻力施加部分 (8, 9) 构成导轨单元, 其中所述螺杆轴 (51) 和所述螺母部件 (52) 设在 所述上轨道 (2) 和所述下轨道 (3) 中, 并且 每个所述螺杆轴 (51)、 每个所述螺母部件 (52) 和所述滑动阻力施加部分 (8, 9) 容纳在 由每个所述下轨道 (2) 和每个所述上轨道 (3) 所限定的间隔部分中。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 (1), 其中为每个所述螺杆轴 (51) 设置所述滑动阻力施加部分 (8)。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 (1), 其中 所述传动机构 (5) 包括 : 多个螺杆轴 (51), 所述多个螺杆轴分别被所述上轨道 (3) 和所述下轨道 (2) 中的一个 旋转支撑, 多个螺母部件 (52), 所述螺杆轴 (51) 分别螺纹穿过所述螺母部件, 所述螺母部件固定 2 在所述上轨道 (3) 和所述下轨道 (2) 中的另一个上, 驱动减速齿轮机构 (53), 所述驱动减速齿轮机构由壳体 (532) 支撑并旋转连接到所述 电机 (4) 的输出轴, 多个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54), 所述多个方向改变齿轮机构分别由多个机壳 (541) 支撑 并且分别旋转连接到所述螺杆轴 (51), 传动轴 (55), 所述传动轴设置成延伸穿过所述驱动减速齿轮机构 (53) 的输出齿轮、 连 接到所述驱动减速齿轮机构 (53) 的输出齿轮而与其一体旋转, 并且所述传动轴在其两个 端部处连接到所述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54) 的输入齿轮, 和 加强支架 (56), 所述加强支架固定在所述上轨道 (3) 和所述下轨道 (2) 中的一个上用 于分别支撑所述螺杆轴 (51) 并且支撑所述壳体 (532) 和所述机壳 (541), 并且 所述滑动阻力施加部分 (9) 包括 : 滑座部件 (81), 所述滑座部件固定在所述加强支架 (56) 上, 和 滑动部件 (82, 93), 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滑座部件 (81) 压配合并且与所述传动轴 (55) 接合, 当所述传动轴 (55) 沿使得所述上轨道 (3) 倾斜向下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 所述滑 动部件 (82, 93) 通过与所述传动轴 (55) 一体旋转而增加滑动阻力从而增加相对于所述滑 座部件 (81) 的压配合力, 而当所述传动轴 (55) 沿使得所述上轨道 (3) 倾斜向上滑动移动 的方向旋转时, 所述滑动部件 (82, 93) 通过与所述传动轴 (55) 一体旋转而减小滑动阻力从 而减小相对于所述滑座部件 (81) 的压配合力。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 (1), 其中 由所述驱动减速齿轮机构 (53)、 所述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54)、 所述传动轴 (55)、 所述 加强支架 (56) 和所述滑动阻力施加装置 (9) 构成驱动传动单元, 并且 所述驱动减速齿轮机构 (53)、 所述传动轴 (55) 和所述滑动阻力施加装置 (9) 设置成被 所述加强支架 (56) 覆盖。
7: 根据权利要求 2 至 6 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 (1), 其中 所述滑动部件 (82, 83, 93) 包括 : 螺簧 (82), 所述螺簧与所述滑座部件 (81) 的内圆周表面 (812a) 压配合, 和 衬套 (83, 93), 所述衬套插入穿过所述螺簧 (82) 的内圆周、 或者与其中一个所述螺杆 轴 (51) 或者与所述传动轴 (55) 接合、 并且形成有与所述螺簧 (82) 的第一端部 (821) 接合 的接合部分 (831a), 并且 当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 (51) 或者所述传动轴 (55) 沿使得所述上轨道 (3) 倾斜向 下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 所述衬套 (83, 93) 通过与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 (51) 或者所 述传动轴 (55) 一体旋转而增加滑动阻力从而增加相对于所述滑座部件 (81) 的压配合力, 而当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 (51) 或者所述传动轴 (55) 沿使得所述上轨道 (3) 倾斜向上 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 所述衬套 (83, 93) 通过与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 (51) 或者所述 传动轴 (55) 一体旋转而减小滑动阻力从而减小相对于所述滑座部件 (81) 的压配合力。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 (1), 其中 在所述衬套 (83, 93) 上形成有接触部分 (832a, 832b), 当所述螺簧 (82) 的第二端部 (822) 相对于所述衬套 (83, 93) 旋转预定角度时, 所述螺 簧 (82) 的第二端部 (822) 接触所述接触部分 (832a, 832b), 3 并且在所述衬套 (83, 93) 与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 (51) 或者所述传动轴 (55) 一体 旋转预定角度后, 所述衬套 (83, 93) 与所述螺簧 (82) 一起与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 (51) 或者所述传动轴 (55) 一体旋转。

说明书


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 其通过电机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通常, 用于车辆的座椅提升设备通过旋转电机 ( 驱动侧部件 ) 在车辆的上下方向 上移动车辆座椅 ( 被驱动侧部件 ), 所述座椅提升设备包括制动装置, 当车辆座椅上施加了 过量的负载时, 该制动装置限制电机的反向旋转。例如, JPS59-117922A 公开了一种用作为 制动装置的连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使用了螺簧 (coil spring)。更具体地, 该连接装置包括 驱动部件、 被驱动部件、 小直径螺簧和大直径螺簧, 这些部件都容纳在机壳内。当驱动部件 旋转时, 小直径螺簧的直径扩大并且小直径螺簧与机壳的内壁隔开, 而大直径螺簧的直径 减小并且大直径螺簧与机壳的外壁隔开。因此, 在机壳与小直径螺簧和大直径螺簧各者之 间不会产生滑动阻力, 并且被驱动部件根据驱动部件的旋转而旋转。 另一方面, 当被驱动部 件旋转时, 大直径螺簧和小直径螺簧之一与机壳的内壁和外壁之一接触。 因此, 在机壳与小 直径螺簧和大直径螺簧之一之间产生滑动阻力, 并且驱动部件不会根据被驱动部件的旋转 而旋转。 因此, 即使当大负载施加在车辆座椅时, 电机的反向旋转也被限制并且电机维持在 施加了制动力的状态。
     进一步地, 通常, 用来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移动车辆座椅的车辆座椅滑动设备的轨 道以倾斜的方式固定在车辆底板上, 使得轨道的前部设置成高于其后部。当体型相对较小 的乘客例如小孩等坐在座椅上时, 车辆座椅要朝向车辆前侧移动。 因此, 轨道以上述倾斜方 式设置以提高乘客的眼部位置而确保其具有足够的视野。然而, 根据通过电机使车辆座椅 在车辆前后方向移动的车辆座椅滑动设备, 由于轨道倾斜, 车辆座椅的移动速度在车辆座 椅向前移动时会减慢, 而车辆座椅的移动速度在车辆座椅向后移动时会加快, 这取决于乘 客的体重。与当车辆座椅向前移动从而倾斜向上移动时相比, 当车辆座椅向后移动时为倾 斜向下移动, 车辆座椅的移动速度以加速的方式增加, 从而使得电机的旋转加速。
     电机转速的增加会加大电机运行噪声、 加大齿轮轴等的摩擦噪声、 以及加大接合 齿轮等的振动。通常, 车辆座椅向后移动时产生的运行噪声会比车辆座椅向前移动时产生 的运行噪声大, 由此会产生噪声差别。 因此, 车辆座椅的向前移动和向后移动之间会产生运 行特性的差异。在 JPS59-117922A 的传统连接装置应用于车辆座椅滑动设备的情况下, 该 连接装置可用作为制动装置, 在车辆座椅施加了过量载荷时, 该制动装置通过向电机施加 制动力而限制电机的反转。然而, 车辆座椅的向前移动和向后移动之间的移动速度之差不 会消除, 并且车辆座椅的向前移动和向后移动之间运行噪声的差别不会减少。 因此, 车辆座 椅的向前移动和向后移动之间运行特性的差别仍然存在。
     因此需要一种车辆座椅滑动设备, 其中车辆座椅的移动速度设置成在向前移动和 向后移动时相同, 并且其中车辆座椅的向前移动和向后移动之间的运行噪声的差异得以减 少, 由此消除运行特征的差别。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 包括 : 多个下轨道, 所述 多个下轨道适于以所述下轨道的纵向方向相对于车辆底板的水平表面倾斜的方式固定到 所述车辆底板上 ; 多个上轨道, 所述多个上轨道适于分别由所述下轨道滑动支撑并且适于 支撑车辆座椅 ; 电机, 所述电机产生用于使所述上轨道能够以所述上轨道相对于对应的下 轨道滑动的方式进行移动的驱动力 ; 传动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将所述电机的驱动力传递到 所述上轨道 ; 和至少一个滑动阻力施加部分, 所述至少一个滑动阻力施加部分设在所述传 动机构中并且当所述上轨道倾斜向下滑动移动时对所述传动机构施加增大的滑动阻力, 而 当所述上轨道倾斜向上滑动移动时对所述传动机构施加减小的滑动阻力。
     由于滑动阻力施加部分设在传动机构中, 所以当该对上轨道倾斜向下滑动移动 时, 该滑动阻力施加部分可对传动机构施加增大的滑动阻力, 而当该对上轨道倾斜向上滑 动移动时, 该滑动阻力施加部分可对传动机构施加减小的滑动阻力。 因此, 设置滑动阻力的 增加量和减小量, 使得该对上轨道的倾斜向下和倾斜向上滑动的移动速度彼此相等。 因此, 可减少在滑动移动过程中的运行噪声差, 从而消除该对上轨道倾斜向下和倾斜向上滑动的 运行特性的差别。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 多个螺杆轴, 所述多个螺杆轴分别 由所述上轨道和所述下轨道中的一个旋转支撑, 和多个螺母部件, 所述螺杆轴分别螺纹穿 过所述螺母部件, 所述螺母部件固定在所述上轨道和所述下轨道中的另一个上。所述滑动 阻力施加部分包括 : 滑座部件, 所述滑座部件固定在或者其中一个上轨道或者其中一个下 轨道上用于支撑其中一个螺杆轴, 和滑动部件, 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滑座部件压配合并且 与其中一个螺杆轴接合, 当其中一个螺杆轴沿使得其中一个上轨道倾斜向下滑动移动的方 向旋转时, 所述滑动部件通过与其中一个螺杆轴一体旋转而增加滑动阻力从而增加相对于 所述滑座部件的压配合力, 并且当其中一个螺杆轴沿使得其中一个上轨道倾斜向上滑动移 动的方向旋转时, 所述滑动部件通过与其中一个螺杆轴一体旋转而减小滑动阻力从而减小 相对于所述滑座部件的压配合力。
     当螺杆轴沿使得上轨道倾斜向下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 滑动部件增加相对于滑 座部件的压配合力。 另一方面, 当螺杆轴旋转而使得该对上轨道倾斜向上滑动移动时, 滑动 部件减小相对于滑座部件的压配合力。 因此, 压配合力得以调节, 从而使得该对上轨道倾斜 向下和倾斜向上的移动速度相等。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 由所述下轨道、 所述上轨道、 所述螺杆轴和所述螺母部 件以及所述滑动阻力施加部分构成导轨单元, 其中所述螺杆轴和所述螺母部件设在所述上 轨道和所述下轨道中。每个所述螺杆轴、 每个所述螺母部件和所述滑动阻力施加部分容纳 在由每个所述下轨道和每个所述上轨道所限定的间隔部分中。
     螺杆轴、 螺母部件和滑动阻力施加部分设在相应下轨道和相应上轨道之内。 因此, 螺杆轴、 螺母部件和滑动阻力施加部分容纳在其中一个相应下轨道和相应上轨道之内, 并 且因此可以缩小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 为每个所述螺杆轴设置所述滑动阻力施加部分。
     为该对左右螺杆轴中的每个螺杆轴设置滑动阻力施加部分。因此, 可以合适地维
     持该对左右上轨道之间的滑动平衡。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 多个螺杆轴, 所述多个螺杆轴分别 被所述上轨道和所述下轨道中的一个旋转支撑, 多个螺母部件, 所述螺杆轴分别螺纹穿过 所述螺母部件, 所述螺母部件固定在所述上轨道和所述下轨道中的另一个上, 驱动减速齿 轮机构, 所述驱动减速齿轮机构由壳体支撑并旋转连接到所述电机的输出轴, 多个方向改 变齿轮机构, 所述多个方向改变齿轮机构分别由多个机壳支撑并且分别旋转连接到所述螺 杆轴, 传动轴, 所述传动轴设置成延伸穿过所述驱动减速齿轮机构的输出齿轮、 连接到所述 驱动减速齿轮机构的输出齿轮而与其一体旋转, 并且所述传动轴在其两个端部处连接到所 述方向改变齿轮机构的输入齿轮, 和加强支架, 所述加强支架固定在所述上轨道和所述下 轨道中的一个上用于分别支撑所述螺杆轴并且支撑所述壳体和所述机壳。 所述滑动阻力施 加部分包括 : 滑座部件, 所述滑座部件固定在所述加强支架上, 和滑动部件, 所述滑动部件 与所述滑座部件压配合并且与所述传动轴接合, 当所述传动轴沿使得所述上轨道倾斜向下 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 所述滑动部件通过与所述传动轴一体旋转而增加滑动阻力从而增 加相对于所述滑座部件的压配合力, 而当所述传动轴沿使得所述上轨道倾斜向上滑动移动 的方向旋转时, 所述滑动部件通过与所述传动轴一体旋转而减小滑动阻力从而减小相对于 所述滑座部件的压配合力。 当传动轴沿使得上轨道倾斜向下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 滑动部件增加相对于滑 座部件的压配合力。 另一方面, 当传动轴沿使得上轨道倾斜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 滑 动部件减小相对于滑座部件的压配合力。 因此, 压配合力得以调节, 从而使得该对上轨道倾 斜向下和倾斜向上滑动的移动速度相等。进一步地, 在滑动阻力施加部分设置在传动轴上 的情况下, 只需要一个滑动阻力施加部分。 因此, 与滑动阻力施加部分应用于一对左右螺杆 轴的情况相比, 可减少部件成本和安装成本。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 由所述驱动减速齿轮机构、 所述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所 述传动轴、 所述加强支架和所述滑动阻力施加装置构成驱动传动单元。所述驱动减速齿轮 机构、 所述传动轴和所述滑动阻力施加装置设置成被所述加强支架覆盖。
     驱动减速齿轮机构、 传动轴和滑动阻力施加部分设置成被加强架包围。 因此, 可减 少外部力打断驱动减速齿轮机构、 传动轴和滑动阻力施加部分的旋转的影响。 具体地, 传动 轴是旋转部件, 其设置在车辆座椅之下, 因此乘客容易接近传动轴。由此, 减少外部力打断 传动轴旋转的影响能增强安全性并确保传动功能的运行。当从车辆座椅的前后方向看时, 加强支架的形状可设置成包围接近传动轴的部分。另外, 加强支架的形状可设置成包围驱 动减速齿轮机构、 传动轴和滑动阻力施加部分。因此增加了抗弯力。从而可限制该对上、 下 轨道的轴线的位移。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 所述滑动部件包括 : 螺簧, 所述螺簧与所述滑座部件的 内圆周表面压配合, 和衬套, 所述衬套插入穿过所述螺簧的内圆周、 或者与其中一个所述螺 杆轴或者与所述传动轴接合、 并且形成有与所述螺簧的第一端部接合的接合部分。当或者 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或者所述传动轴沿使得所述上轨道倾斜向下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 所述衬套通过与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或者所述传动轴一体旋转而增加滑动阻力从而 增加相对于所述滑座部件的压配合力, 而当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或者所述传动轴沿使 得所述上轨道倾斜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 所述衬套通过与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
     或者所述传动轴一体旋转而减小滑动阻力从而减小相对于所述滑座部件的压配合力。
     当或者螺杆轴或者传动轴旋转使得上轨道倾斜向下滑动移动时, 衬套也与或者螺 杆轴或者传动轴相同方向一体旋转。另外, 螺簧沿相同的方向被牵引旋转, 因此, 沿使螺簧 的直径扩大的方向对螺簧施加了力。因此, 螺簧的外圆周部分相对于滑座部件的内圆周表 面的压配合力增加, 从而增加了滑动阻力。 另一方面, 当或者螺杆轴或者传动轴旋转使得上 轨道倾斜向上滑动移动时, 衬套也与或者螺杆轴或者传动轴相同的方向一体旋转。 另外, 螺 簧沿相同的方向被牵引旋转, 因此, 沿使螺簧的直径减小的方向对螺簧施加了力。因此, 螺 簧的外圆周部分相对于滑座部件的内圆周表面的压配合力减小, 从而减小了滑动阻力。因 此, 压配合力得以调节, 从而使得该对上轨道倾斜向下和倾斜向上滑动的移动速度相等。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 在所述衬套上形成有接触部分, 当所述螺簧的第二端 部相对于所述衬套旋转预定角度时, 所述螺簧的第二端部接触所述接触部分。在所述衬套 与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或者所述传动轴一体旋转预定角度后, 所述衬套与所述螺簧一 起与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或者所述传动轴一体旋转。
     当衬套旋转时, 沿螺簧直径扩大的方向对螺簧施加力。 因此, 螺簧的一部分远离滑 座部件的内圆周表面而不与其压配合, 并且螺簧的该部分的直径扩大。 因此, 螺簧外圆周部 分的剩余部分相对于滑座部件内圆周表面的压配合力增加。由此, 滑动阻力增大。进一步 地, 当螺簧的第二端部相对于衬套旋转预定角度时, 衬套的接触部分接触螺簧的第二端部, 并且螺簧随后与衬套一体旋转。换句话说, 螺簧的外圆周部分相对于滑座部件内圆周表面 的压配合力不会无限增加, 而是会增加到预定水平。 因此, 螺簧的外圆周部分与滑座部件内 圆周表面之间的滑动阻力保持在预定的增加状态。由此, 可以限制由于滑动阻力过量增加 而导致电机停机。 另一方面, 当衬套沿另一个方向旋转时, 沿使螺簧直径减小的方向对螺簧 施加力。 因此, 螺簧的直径减小。 从而螺簧外圆周部分相对于滑座部件内圆周表面的压配合 力减小。由此, 滑动阻力减小。进一步地, 当螺簧的第二端部相对于衬套旋转预定角度时, 衬套的接触部分接触螺簧的第二端部, 并且螺簧随后与衬套一体旋转。 换句话说, 螺簧的外 圆周部分的压配合力会保持在减小的状态。由此, 螺簧的外圆周部分与滑座部件的内圆周 表面之间的滑动阻力保持在预定的减小状态。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上述和另外的特征和特性会变得更加清 楚, 其中 :
     图 1 是图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滑动设备的立体图 ;
     图 2 是图示出图 1 中所示车辆座椅滑动设备的轨道的分解立体图 ;
     图 3 是图示出图 1 中所示车辆座椅滑动设备的驱动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
     图 4 是图示出图 2 中所示的滑动阻力施加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
     图 5 是图示出图 2 中所示的滑动阻力施加装置取自与轴向方向正交的直线的截面 图;
     图 6 是图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滑动设备的驱动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
     图 7 是图示出图 6 中所示的滑动阻力施加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 和,
     图 8 是图示出图 6 中所示的滑动阻力施加装置取自与轴向方向正交的直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图 1 至 5 描述车辆座椅滑动设备 1 的第一实施方式。根据第一实施方 式, 车辆座椅滑动设备 1 应用在车辆的前排座椅上。在以下描述中使用的例如 “前” 、 “后” 、 “左” 、 “右” (“宽” )、 “上” 、 “下” 等方向分别对应于车辆的前、 后、 左、 右 ( 宽 )、 上、 下等。
     如图 1 中所示, 车辆座椅滑动设备 1 包括一对下轨道 2( 右下轨道和左下轨道 )、 一 对上轨道 3( 右上轨道和左上轨道 )、 电机 4、 传动机构 5 和一对滑动阻力施加装置 8( 右滑 动阻力施加装置和左滑动阻力施加装置 )( 滑动阻力施加部分 )。 左下轨道和右下轨道 2 彼 此包括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因此, 以下仅以左下轨道和右下轨道 2 中的一个作为示例。 类似地, 左上轨道和右上轨道 3 彼此包括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因此, 以下仅以左上轨道 和右上轨道 3 中的一个作为示例。 进一步地, 左滑动阻力施加装置和右滑动阻力施加装置 8 彼此包括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因此, 以下仅以左滑动阻力施加装置和右滑动阻力施加 装置 8 中的一个作为示例。如图 1 和 2 所示, 下轨道 2 包括下轨道本体部分 21 和底板固定 部分 22。下轨道本体部分 21 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基本纵向的形状。下轨道本体部分 21 形成为包括基本 U 形的截面, 具有左第一侧壁和右第一侧壁 211 以及左第一凸缘部和右 第一凸缘部 212, 所述凸缘部分别与左第一侧壁和右第一侧壁 211 的上端连接并从该上端 向内弯曲。底板固定部分 22 通过铆钉附接在下轨道本体部分 21 下部的前后端部。附接在 下轨道本体部分 21 前端部的底板固定部分 22 形成为比附接在下轨道本体部分 21 后端部 的底板固定部分 22 高。因此, 通过底板固定部分 22 固定在车辆底板上的下轨道 2 包括斜 面, 所述斜面从车辆的前方朝向后方向下延伸。
     如图 1 和 2 所示, 上轨道 3 包括上轨道本体部分 31、 座椅固定部分 32 和支架固定 部分。上轨道本体部分 31 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基本纵向的形状。上轨道本体部分 31 形成为包括基本 U 形的截面, 具有左第二侧壁和右第二侧壁 311 以及左第二凸缘部和右第 二凸缘部 312, 所述凸缘部分别与左第二侧壁和右第二侧壁 311 的下部连接并从该下部向 外弯曲。当从上轨道 3 的与上轨道本体部分 31 的纵向方向正交的方向所取的截面观察时, 第二凸缘部 312 设置成能与下轨道本体部分 21 的第一侧壁 211 和第一凸缘部 212 在由此 形成的间隔部分内接合。上轨道本体部分 31 和下轨道本体部分 21 在第二凸缘部 312 和第 一凸缘部 212 处经由滚珠彼此接合, 从而能在其纵向方向相对滑动。
     换句话说, 下轨道本体部分 21 的第一凸缘部 212 和上轨道本体部分 31 的第二凸 缘部 312 彼此接合使得上下方向的相互运动被限制而前后方向的相对运动由于滚珠而被 允许。因此, 上轨道本体部分 31 设置能在下在下轨道本体部分 21 内前后方向滑动。当上 轨道本体部分 31 在下轨道本体部分 21 内沿向前方向滑动时, 上轨道本体部分 31 倾斜向上 滑动。另一方面, 当上轨道本体部分 31 在下轨道本体部分 21 内沿向后方向滑动时, 上轨道 本体部分 31 倾斜向下滑动。座椅固定部分 32 分别通过螺钉附接在上轨道本体部分 31 上 部的前后端部。车辆座椅通过座椅固定部分 32 附接在上轨道 3 上。支架固定部分通过螺 钉附接到上轨道本体部分 31 的前端部。支架固定部分上形成有通孔以在此处固定加强支 架 56( 后面说明 )。如图 1 所示, 传动机构 5 包括一对螺杆轴 51( 右螺杆轴和左螺杆轴 ), 一对螺母部 件 52( 右螺母部件和左螺母部件 ), 驱动减速齿轮机构 53, 一对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54( 右方 向改变齿轮机构和左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 传动轴 55 和加强支架 56。右螺杆轴和左螺杆轴 51 彼此包括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因此, 以下只描述右螺杆轴和左螺杆轴 51 其中之一 作为示例。类似地, 右螺母部件和左螺母部件 52 彼此包括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因此, 以下只描述右螺母部件和左螺母部件 52 其中之一作为示例。另外, 右方向改变齿轮机构和 左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54 彼此包括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因此, 以下只描述右方向改变齿 轮机构和左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54 其中之一作为示例。如图 2 中所示, 螺杆轴 51 包括花键 51a, 螺纹部分 51b 和轴部分 51c。花键 51a 形成在螺杆轴 51 的前端部。螺纹部分 51b 形成 在螺杆轴 51 的外圆周表面, 在花键 51a 和螺纹部分 51b 之间保持预定的长度, 并且处于螺 杆轴 51 后端部的前方。轴部分 51c 形成在螺杆轴 51 的后端部。轴部分 51c 的直径设置成 与螺纹部分 51b 的齿根圆直径相等。螺杆轴 51 设置在上轨道本体部分 31 内, 使得花键 51a 从上轨道本体部分 31 的前端部处突出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螺杆轴 51 的前部由保持部 件 511 旋转支撑, 而其后部螺纹通过螺母部件 52。与保持部件 511 一体形成的螺栓 511a 设 置成穿过螺栓孔 31a 突出, 所述螺栓孔 31a 形成在上轨道本体部分 31 的上表面。保持螺母 511b 设置在螺栓 511a 上使得螺栓 511a 螺纹通过保持螺母 511b, 从而将保持部件 511 固定 在上轨道本体部分 31 上。另外, 滑动阻力施加装置 8( 后面描述 ) 设置在螺杆轴 51 的保持 部件 511 和螺母部件 52 之间。 如图 2 中所示, 螺母部件 52 固定在下轨道本体部分 21 的内部。螺纹部分 51b 螺 纹通过螺母部件 52。在螺母部件 52 的底座部分 521 上分别形成有母螺纹孔 521a。公螺钉 521b 通过形成在下轨道本体部分 21 的底部表面上的螺纹孔 21a 螺纹穿过相应的母螺纹孔 521a, 从而将螺母部件 52 固定在下轨道本体部分 21 上。当螺杆轴 51 旋转时, 螺杆轴 51 相 对固定在下轨道本体部分 21 上的螺母部件 52 移位, 并且螺杆轴 51 在前后方向上运动。因 此, 支撑螺杆轴 51 的上轨道本体部分 31 也在前后方向滑动。
     如图 3 中所示, 驱动减速齿轮机构 53 可使从电机 4 输入到驱动减速齿轮机构 53 的输入齿轮例如蜗杆等上的旋转力减速, 并且通过驱动减速齿轮机构 53 的输出齿轮 531 例 如蜗轮等将减速后的旋转力传递到传动轴 55。更具体地, 通过电机 4 旋转驱动的输入齿轮 和与输入齿轮啮合的输出齿轮 531 容纳在固定电机 4 的壳体 532 内, 从而在那里被旋转支 撑。驱动减速齿轮机构 53 设置在传动轴 55 宽度方向的一侧。传动轴 55 延伸通过输出齿 轮 531, 因此限制了其间的相对旋转。壳体 532 经由减振器 565 固定在加强支架 56 上, 所述 减振器 565 具有一定的弹性范围。
     如图 1 至 3 中所示, 右方向改变齿轮机构和左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54 分别固定在右 上轨道和左上轨道 3 上。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54 经由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54 的输出齿轮将从 传动轴 55 输入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54 的输入齿轮的旋转力传递到螺杆轴 51。换句话说, 方 向改变齿轮机构 54 将从传动轴 55 输入的旋转力的旋转方向改变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螺杆 轴 51 的旋转方向。更具体地, 用作为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蜗轮设置在机壳 541 的内部并 且被其支撑, 从而在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彼此接合并且其旋转轴彼此正交延伸的状态下旋 转。能够与传动轴 55 接合的六边形形状的带底孔形成在输入齿轮的旋转中心, 从而输入齿 轮和传动轴 55 在其旋转方向上彼此接合, 并且限制了输入齿轮和传动轴 55 之间在传动轴
     55 宽度方向上的位移。另外, 输出轴与螺杆轴 51 的前端部花键接合。
     传动轴 55 的长度设置为使得传动轴 55 在分别固定于右上轨道本体部分和左上轨 道本体部分 31 的右方向改变齿轮机构和左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54 之间延伸。另外, 传动轴 55 形成为包括基本六边形的截面。传动轴 55 与驱动减速齿轮机构 53 的输出齿轮 531 一体 转动, 并且将旋转力传递到分别固定于传动轴 55 两端的右方向改变齿轮机构和左方向改 变齿轮机构 54。
     如图 3 中所示, 加强支架 56 设置在驱动减速齿轮机构 53 和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54 之上, 从而固定并且支撑驱动减速齿轮机构 53 和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54。加强支架 56 包括 加强支架主体部分 561 和从加强支架主体部分 561 的前后端部延伸的侧凸缘 562, 从而形成 为包括基本倒置的 U 形截面, 用于包围传动轴 55。加强支架 56 包括固定部分 563 用于固定 和支撑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54。固定部分 563 固定在上轨道 3 上。加强支架 56 进一步包括 围绕部分 564 用于固定和支撑驱动减速齿轮机构 53。
     如图 4 和 5 中所示, 滑动阻力施加装置 8 包括盒体 81( 滑座部件 ), 螺簧 82( 滑动 部件 ) 和衬套 83( 滑动部件 )。盒体 81 形成为基本四角棱柱体的形状。进一步地, 在盒体 81 中形成通孔, 螺杆轴 51 可插入穿过该通孔。更具体地, 通孔构成成包括小直径孔 811、 中 直径孔 812 和大直径孔 813, 这些孔按照上述顺序直接彼此相连。 小直径孔 811 的内径设置 成比螺杆轴 51 的外径略大, 使得小直径孔 811 的内圆周表面不会接触到螺杆轴 51 的外圆 周表面。 螺簧 82( 以下描述 ) 配合在中直径孔 812 中。中直径孔 812 的直径设置成比螺簧 82 的外径略小, 使得中直径孔 812 的内圆周部分 812a 无间隙地接触螺簧 82 的外圆周部分 82a。因此, 螺簧 82 的外圆周部分 82a 压配合于中直径孔 812 的内圆周表面上。衬套 83( 以 下描述 ) 的大直径部分 831 插入到大直径孔 813 中。大直径孔 813 的直径设置成比衬套 83 的大直径部分 831 的外径略大, 使得大直径孔 813 的内圆周表面不会接触到衬套 83 的大直 径部分 831 的外圆周表面。盒体 81 的与其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宽度设置成与上轨道本 体部分 31 的第二侧壁 311 之间的长度基本相同。因此, 盒体 81 无间隙地设置在上轨道 3 内。
     当上轨道 3 向后移动时 ( 即, 当上轨道 3 倾斜向下移动时 ), 螺簧 82 的卷绕方向 对应于与螺杆轴 51 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例如, 当上轨道 3 向后移动时, 从前侧看螺杆轴 51 顺时针方向转动, 并且螺簧 80 从前侧看以逆时针方向卷绕。螺簧 82 的第一和第二端部 821 和 822 沿螺簧 82 的轴线垂直地向外弯曲。衬套 83 的小直径部分 832 插入穿过螺簧 82 的内圆周部分 82b。螺簧 82 的内径设置成比小直径部分 832 的外径略大, 使得螺簧 82 的内 圆周部分 82b 和衬套 83 的小直径部分 832 的外圆周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在螺簧 82 的外圆 周部分 82a 与中直径孔 812 的内圆周表面 812a 之间产生了滑动阻力。因此可以通过改变 螺簧 82 的长度来调整滑动阻力的水平。
     衬套 83 包括形成为基本圆筒状的大直径部分 831 和与大直径部分 831 一体形成 的基本为圆筒状的小直径部分 832。接合孔 ( 接合部分 )831a 设置在大直径部分 831 的面 向小直径部分 832 的端部表面上。螺簧 82 的第一端部插入其中一个接合孔 831a 并且与其 接合。第一和第二接触部分 832a 和 832b( 接触部分 ) 形成为从小直径部分 832 的端部的 圆周表面上突出并且彼此隔开大致 180 度。当衬套 83 旋转预定角度时, 螺簧 82 的第二端
     部 822 与第一接触部分 832a 或第二接触部分 832b 接触。在螺簧 82 插入到衬套 83 的小直 径部分 832 并且在螺簧 82 的第一端部 821 插入并且与衬套 83 的接合孔 831a 接合的情况 下, 螺簧 82 的第二端部 822 的位置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接触部分 832a 和 832b 之间的圆周表 面上, 并且与第一和第二接触部分 832a 和 832b 隔开。根据本实施方式, 多个接合孔 831a 形成在衬套 83 上。更具体地, 4 个接合孔 831a 形成在衬套 83 上。根据螺簧 82 的第二端部 822 相对于衬套 83 的旋转角度来确定滑动阻力的水平。因此, 滑动阻力的水平可通过改变 螺簧 82 的第一端部 821 插入并与其接合的接合孔 831a 来调整。因此, 可根据螺簧 82 相对 于衬套 83 的旋转角度选择其中一个接合孔 831a, 从而得到所需要的滑动阻力的水平, 由此 消除改变螺簧 82 的必要。另外, 代替多个接合孔 831a, 可在衬套 83 上仅形成一个接合孔 831a。
     螺杆轴 51 可螺纹通过的母螺纹部分 833 形成在衬套 83 的中心部。衬套 83 固定 到螺杆轴 51 从而与其一体旋转。例如, 母螺纹部分 833 紧固到螺杆轴 51 上, 使得螺杆轴 51 螺纹穿过母螺纹 833 直到母螺纹部分 833 接触到不完整的螺纹部分 51d 为止, 该不完整的 螺纹部分 51d 形成在螺杆轴 51 的螺纹部分 51b 的端部, 从而将衬套 83 固定到螺杆轴 51 上。 进一步地, 螺杆轴 51 可螺纹通过的通孔可形成在衬套 83 上以代替形成在衬套 83 的中心部 的母螺纹部分 833。在这种情况下, 衬套 83 通过销固定到螺杆轴 51。根据该实施方式, 下 轨道 2、 上轨道 3、 螺杆轴 51、 螺母部件 52、 滑动阻力施加装置 8 等构成导轨单元。 根据车辆座椅滑动设备 1 的上述结构, 车辆座椅能以以下方式移动。首先, 驱动电 机 4, 电机 4 的旋转通过驱动减速齿轮机构 53 减速。然后, 减速的旋转通过传动轴 55 传递, 该传动轴延伸通过驱动减速齿轮机构 53 的输出齿轮 531。 根据传动轴 55 的旋转, 连接到传 动轴 55 的右方向改变齿轮机构和左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54 旋转。绕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的 旋转通过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54 改变为绕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线的旋转, 并且方向改变后的 旋转通过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54 的输出齿轮输出。 驱动减速齿轮机构 53、 右方向改变齿轮机 构和左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54、 以及上轨道本体部分 31 通过具有较大强度的加强支架 56 构 成一体。因此, 可以限制右方向改变齿轮机构和左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54 轴线的失准。
     随后, 根据与方向改变齿轮机构 54 的输出齿轮相连的螺杆轴 51 的旋转, 螺杆轴 51 的螺纹部分 51b 与螺母部件 52 之间的相对旋转改变为螺杆轴 51 的螺纹部分 51b 在螺杆轴 51 的轴向方向上相对于螺母部件 52 的位移。螺母部件 52 固定在下轨道 2 上。因此, 螺杆 轴 51 相对于螺母部件 52 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因此, 上轨道 3 可相对于下轨道 2 滑动。
     当螺杆轴 51 旋转使得上轨道 3 沿向后方向 ( 上轨道 3 倾斜向下移动的方向 ) 移动 时, 衬套 83 也与螺杆轴 51 一起沿与螺杆轴 51 相同的方向一体旋转。这时, 螺簧 82 的外圆 周部分 82a 压配合到盒体 81 的中直径孔 812 的内圆周表面 812a 上, 并且螺簧 82 的第一端 部 821 与衬套 83 的接合孔 831a 接合。因此, 螺簧 82 被牵引而沿与衬套 83 相同的方向旋 转。另外, 螺簧 82 沿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卷绕, 例如, 从前侧看时为逆时针方向。因此, 沿螺簧直径扩大的方向向螺簧 82 施加力。因此, 一部分螺簧 82 的直径 ( 即第一端部 821 侧的两绕 ) 扩大, 并且螺簧 82 的外圆周部分 82a 的余下部分相对于盒体 81 的中直径孔 812 的内圆周表面 812a 的压配合力增加。由此, 滑动阻力增加。
     当螺簧 82 的第二端部 822 相对于衬套 83 旋转预定角度时, 螺簧 82 的第二端部 822 接触到衬套 83 的第一接触部分 832a。然后, 螺簧 82 和衬套 83 彼此一体地旋转。换句
     话说, 螺簧 82 的外圆周部分 82a 相对于中直径孔 812 的内圆周表面 812a 的压配合力不会 无限制的增加, 而是会增加到预定水平。因此, 螺簧 82 的外圆周部分 82a 与中直径孔 812 的内圆周表面 812a 之间的滑动阻力保持在预设的增加状态。因此, 由于过度增加的滑动阻 力而使电机 4 停机的情况可以被限制。上轨道 3 沿倾斜向下移动的方向在施加的滑动阻力 增加的情况下滑动。因此, 电机 4 的旋转会减速。另外, 分别为右螺杆轴和左螺杆轴 51 设 置滑动阻力施加装置 8。因此, 可以合适地保持右上轨道和左上轨道 3 之间的滑动平衡。
     当螺杆轴 51 旋转使得上轨道 3 沿向前的方向 ( 上轨道 3 倾斜向上移动的方向 ) 移动时, 衬套 83 也沿与螺杆轴 51 相同的方向与螺杆轴 51 一体旋转。此时, 螺簧 82 的外圆 周部分 82a 与盒体 81 的中直径孔 812 的内圆周表面 812a 压配合, 并且螺簧 82 的第一端部 821 与衬套 83 的接合孔 831a 接合。因此, 螺簧 82 以与衬套 83 相同方向被牵引而旋转。另 外, 螺簧 82 沿旋转方向缠绕。因此, 螺簧 82 被施加了沿直径减少方向作用的力。在螺簧 82 的内圆周部分 82b 与衬套 83 的小直径部分 832 的外圆周表面 832c 之间存在间隙。因此, 螺簧 82 的直径减少。从而, 螺簧 82 的外圆周部分 82a 与盒体 81 的中直径孔 812 的内圆周 表面 812a 之间的压配合力减少, 因此, 减少滑动阻力。
     当螺簧 82 的第二端部 822 相对于衬套 83 旋转预定角度时, 螺簧 82 的第二端部 822 接触衬套 83 的第二接触部分 832b。然后, 螺簧 82 和衬套 83 彼此一体旋转。换句话说, 螺 簧 82 的外圆周部分 82a 和与中直径孔 812 的内圆周表面 812a 之间的压配合力保持为降低 状态。因此, 螺簧 82 的外圆周部分 82a 与中直径孔 812 的内圆周表面 812a 之间的滑动阻 力保持为预定的降低状态。上轨道 3 沿倾斜向上移动的方向在施加的滑动阻力降低的状态 下滑动。因此, 电机 4 的旋转增加。另外, 分别为右螺杆轴和左螺杆轴 51 设置了滑动阻力 施加装置 8。因此, 可以合适地保持右上轨道和左上轨道 3 之间的滑动平衡。
     如上所述, 当车辆座椅相对于车辆底板向后方 ( 上轨道 3 倾斜向下移动的方向 ) 移动时, 产生了大的滑动阻力。另一方面, 当车辆座椅相对于车辆底板向前方 ( 上轨道 3 倾 斜向上移动的方向 ) 移动时, 产生了小的滑动阻力。因此, 车辆座椅在前后方向的移动速度 可以设置为基本相等。 由此, 可消除车辆座椅的前后移动之间的速度差, 并且可以减少车辆 座椅的前后移动之间运行噪声的差异。 从而得到车辆座椅的前后移动之间的差异得以减少 的运行特性。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 6-8 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滑动设备。在以下的描述 中,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似的结构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 另外, 相似结构的详细描述将被 省略而只详细描述不同的结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在螺杆轴 51 上设置滑动阻力施加装置 8。然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在传动轴 55 上设置滑动阻力施加装置 9。因此, 滑动阻力施加 装置 9 的盒体 81 和螺簧 82 构造成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类似, 但是衬套 93 的结构与第 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不同。
     衬套 93 的大直径部分 831、 小直径部分 832、 接合孔 831a、 第一和第二接触部分 832a 和 832b 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衬套 83 类似。然而, 衬套 93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衬套 83 的区别在于 : 形成在衬套 93 中部的通孔 933 包括当从与衬套 93 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看时 基本为六边形的截面, 从而对应于传动轴 55 的当从与其轴向正交的方向看时的六边形截 面。因此, 根据传动轴 55 的旋转, 衬套 93 与其一体旋转。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阻力施加装置 8 类似, 当传动轴 55 沿使上轨道 3 向后 ( 上轨道 3 倾斜向下移动的方向 ) 移动的方向 旋转时, 如上构造的滑动阻力施加装置 9 操作而施加大的滑动阻力, 而当传动轴 55 沿使上 轨道 3 向前 ( 上轨道 3 倾斜向上移动的方向 ) 的方向旋转时, 滑动阻力施加装置 9 操作而 施加小的滑动阻力。另外,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 驱动传动单位由驱动减速齿轮机构 53、 方向 改变齿轮机构 54、 传动轴 55、 加强支架 56、 滑动阻力施加装置 9 等构成。
     车辆座椅滑动设备 1 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描述到此为止。然而, 所述实施方 式可进行以下的变型。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 螺杆轴 51 附接在作为第一轨道的上轨道 3 上, 而螺母部件 52 附接在作为第二轨道的下轨道 2 上。可替代地, 螺杆轴 51 可附接在作 为第一轨道的下轨道 2 上, 而螺母部件 52 可附接在作为第二轨道的上轨道 3 上。
     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 滑动阻力施加装置 8 或 9 的滑座部件由盒体 81 构成, 而其滑动部件由螺簧 82 和衬套 83 或 93 的组合构成。可替代地, 滑座部件和滑动部件中的 每一个可由不同部件构成, 只要该滑动部件能相对于滑座部件施加滑动阻力即可。另外, 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 滑动阻力施加装置 8 或 9 在电机 4 开始被驱动后的短时间内将 滑动阻力增加 / 减少到预定值。可替代地, 可在开始驱动电机 4 时通过单向离合器的 ON 和 OFF 之间的切换来控制滑动阻力的施加。

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87584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3.23CN101987584A*CN101987584A*(21)申请号 201010249491.5(22)申请日 2010.08.022009-181238 2009.08.04 JPB60N 2/07(2006.01)(71)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地址日本爱知县刈谷市(72)发明人古贺义孝(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代理人田军锋 潘炜(54) 发明名称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1),包括:多个下轨道(2),其适于以所述下轨道的纵。

2、向方向相对于车辆底板的水平表面倾斜的方式固定到所述车辆底板上;多个上轨道(3),其适于分别由所述下轨道滑动支撑并且适于支撑车辆座椅;电机(4),其产生用于使所述上轨道能够以所述上轨道相对于对应的下轨道滑动的方式进行移动的驱动力;传动机构(5),其将所述电机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上轨道;和至少一个滑动阻力施加部分(8,9),其设在所述传动机构中并且当所述上轨道倾斜向下滑动时对所述传动机构施加增大的滑动阻力,而当所述上轨道倾斜向上滑动时对所述传动机构施加减小的滑动阻力。(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10 页 。

3、附图 7 页CN 101987584 A 1/3页21.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1),包括:多个下轨道(2),所述多个下轨道适于以沿所述下轨道(2)的纵向方向相对于车辆底板的水平表面倾斜的方式固定到所述车辆底板上;多个上轨道(3),所述多个上轨道适于分别由所述下轨道(2)滑动支撑并且适于支撑车辆座椅;电机(4),所述电机产生用于使所述上轨道(3)能够以所述上轨道(3)相对于对应的下轨道(2)滑动的方式进行移动的驱动力;传动机构(5),所述传动机构将所述电机(4)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上轨道(3);和至少一个滑动阻力施加部分(8,9),所述至少一个滑动阻力施加部分设在所述传动机构(5)中并且当所。

4、述上轨道(3)倾斜向下滑动移动时对所述传动机构(5)施加增大的滑动阻力,而当所述上轨道(3)倾斜向上滑动移动时对所述传动机构(5)施加减小的滑动阻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1),其中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多个螺杆轴(51),所述多个螺杆轴分别由所述上轨道(3)和所述下轨道(2)中的一个旋转支撑,和多个螺母部件(52),所述螺杆轴(51)分别螺纹穿过所述螺母部件,所述螺母部件固定在所述上轨道(3)和所述下轨道(2)中的另一个上,并且所述滑动阻力施加部分(8)包括:滑座部件(81),所述滑座部件固定在或者其中一个上轨道(3)或者其中一个下轨道(2)上用于支撑其中一个螺杆。

5、轴(51),和滑动部件(82,83),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滑座部件(81)压配合并且与其中一个螺杆轴(51)接合,当其中一个螺杆轴(51)沿使得其中一个上轨道(3)倾斜向下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所述滑动部件(82,83,93)通过与其中一个螺杆轴(51)一体旋转而增加滑动阻力从而增加相对于所述滑座部件(81)的压配合力,并且当其中一个螺杆轴(51)沿使得其中一个上轨道(3)倾斜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所述滑动部件(82,83,93)通过与其中一个螺杆轴(51)一体旋转而减小滑动阻力从而减小相对于所述滑座部件(81)的压配合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1),其中:由所述下。

6、轨道(2)、所述上轨道(3)、所述螺杆轴(51)和所述螺母部件(52)以及所述滑动阻力施加部分(8,9)构成导轨单元,其中所述螺杆轴(51)和所述螺母部件(52)设在所述上轨道(2)和所述下轨道(3)中,并且每个所述螺杆轴(51)、每个所述螺母部件(52)和所述滑动阻力施加部分(8,9)容纳在由每个所述下轨道(2)和每个所述上轨道(3)所限定的间隔部分中。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1),其中为每个所述螺杆轴(51)设置所述滑动阻力施加部分(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1),其中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多个螺杆轴(51),所述多个螺杆轴分别被所。

7、述上轨道(3)和所述下轨道(2)中的一个旋转支撑,多个螺母部件(52),所述螺杆轴(51)分别螺纹穿过所述螺母部件,所述螺母部件固定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87584 A 2/3页3在所述上轨道(3)和所述下轨道(2)中的另一个上,驱动减速齿轮机构(53),所述驱动减速齿轮机构由壳体(532)支撑并旋转连接到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多个方向改变齿轮机构(54),所述多个方向改变齿轮机构分别由多个机壳(541)支撑并且分别旋转连接到所述螺杆轴(51),传动轴(55),所述传动轴设置成延伸穿过所述驱动减速齿轮机构(53)的输出齿轮、连接到所述驱动减速齿轮机构(53)的输出齿轮而与其一体旋转。

8、,并且所述传动轴在其两个端部处连接到所述方向改变齿轮机构(54)的输入齿轮,和加强支架(56),所述加强支架固定在所述上轨道(3)和所述下轨道(2)中的一个上用于分别支撑所述螺杆轴(51)并且支撑所述壳体(532)和所述机壳(541),并且所述滑动阻力施加部分(9)包括:滑座部件(81),所述滑座部件固定在所述加强支架(56)上,和滑动部件(82,93),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滑座部件(81)压配合并且与所述传动轴(55)接合,当所述传动轴(55)沿使得所述上轨道(3)倾斜向下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所述滑动部件(82,93)通过与所述传动轴(55)一体旋转而增加滑动阻力从而增加相对于所述滑座部件(。

9、81)的压配合力,而当所述传动轴(55)沿使得所述上轨道(3)倾斜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所述滑动部件(82,93)通过与所述传动轴(55)一体旋转而减小滑动阻力从而减小相对于所述滑座部件(81)的压配合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1),其中由所述驱动减速齿轮机构(53)、所述方向改变齿轮机构(54)、所述传动轴(55)、所述加强支架(56)和所述滑动阻力施加装置(9)构成驱动传动单元,并且所述驱动减速齿轮机构(53)、所述传动轴(55)和所述滑动阻力施加装置(9)设置成被所述加强支架(56)覆盖。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1),其中。

10、所述滑动部件(82,83,93)包括:螺簧(82),所述螺簧与所述滑座部件(81)的内圆周表面(812a)压配合,和衬套(83,93),所述衬套插入穿过所述螺簧(82)的内圆周、或者与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51)或者与所述传动轴(55)接合、并且形成有与所述螺簧(82)的第一端部(821)接合的接合部分(831a),并且当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51)或者所述传动轴(55)沿使得所述上轨道(3)倾斜向下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所述衬套(83,93)通过与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51)或者所述传动轴(55)一体旋转而增加滑动阻力从而增加相对于所述滑座部件(81)的压配合力,而当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

11、(51)或者所述传动轴(55)沿使得所述上轨道(3)倾斜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所述衬套(83,93)通过与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51)或者所述传动轴(55)一体旋转而减小滑动阻力从而减小相对于所述滑座部件(81)的压配合力。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1),其中在所述衬套(83,93)上形成有接触部分(832a,832b),当所述螺簧(82)的第二端部(822)相对于所述衬套(83,93)旋转预定角度时,所述螺簧(82)的第二端部(822)接触所述接触部分(832a,832b),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87584 A 3/3页4并且在所述衬套(83,93)与或。

12、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51)或者所述传动轴(55)一体旋转预定角度后,所述衬套(83,93)与所述螺簧(82)一起与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51)或者所述传动轴(55)一体旋转。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87584 A 1/10页5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其通过电机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车辆座椅。背景技术0002 通常,用于车辆的座椅提升设备通过旋转电机(驱动侧部件)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移动车辆座椅(被驱动侧部件),所述座椅提升设备包括制动装置,当车辆座椅上施加了过量的负载时,该制动装置限制电机的反向旋转。例如,JPS59-117922A公。

13、开了一种用作为制动装置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了螺簧(coil spring)。更具体地,该连接装置包括驱动部件、被驱动部件、小直径螺簧和大直径螺簧,这些部件都容纳在机壳内。当驱动部件旋转时,小直径螺簧的直径扩大并且小直径螺簧与机壳的内壁隔开,而大直径螺簧的直径减小并且大直径螺簧与机壳的外壁隔开。因此,在机壳与小直径螺簧和大直径螺簧各者之间不会产生滑动阻力,并且被驱动部件根据驱动部件的旋转而旋转。另一方面,当被驱动部件旋转时,大直径螺簧和小直径螺簧之一与机壳的内壁和外壁之一接触。因此,在机壳与小直径螺簧和大直径螺簧之一之间产生滑动阻力,并且驱动部件不会根据被驱动部件的旋转而旋转。因此,即使当。

14、大负载施加在车辆座椅时,电机的反向旋转也被限制并且电机维持在施加了制动力的状态。0003 进一步地,通常,用来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移动车辆座椅的车辆座椅滑动设备的轨道以倾斜的方式固定在车辆底板上,使得轨道的前部设置成高于其后部。当体型相对较小的乘客例如小孩等坐在座椅上时,车辆座椅要朝向车辆前侧移动。因此,轨道以上述倾斜方式设置以提高乘客的眼部位置而确保其具有足够的视野。然而,根据通过电机使车辆座椅在车辆前后方向移动的车辆座椅滑动设备,由于轨道倾斜,车辆座椅的移动速度在车辆座椅向前移动时会减慢,而车辆座椅的移动速度在车辆座椅向后移动时会加快,这取决于乘客的体重。与当车辆座椅向前移动从而倾斜向上移动时。

15、相比,当车辆座椅向后移动时为倾斜向下移动,车辆座椅的移动速度以加速的方式增加,从而使得电机的旋转加速。0004 电机转速的增加会加大电机运行噪声、加大齿轮轴等的摩擦噪声、以及加大接合齿轮等的振动。通常,车辆座椅向后移动时产生的运行噪声会比车辆座椅向前移动时产生的运行噪声大,由此会产生噪声差别。因此,车辆座椅的向前移动和向后移动之间会产生运行特性的差异。在JPS59-117922A的传统连接装置应用于车辆座椅滑动设备的情况下,该连接装置可用作为制动装置,在车辆座椅施加了过量载荷时,该制动装置通过向电机施加制动力而限制电机的反转。然而,车辆座椅的向前移动和向后移动之间的移动速度之差不会消除,并且车。

16、辆座椅的向前移动和向后移动之间运行噪声的差别不会减少。因此,车辆座椅的向前移动和向后移动之间运行特性的差别仍然存在。0005 因此需要一种车辆座椅滑动设备,其中车辆座椅的移动速度设置成在向前移动和向后移动时相同,并且其中车辆座椅的向前移动和向后移动之间的运行噪声的差异得以减少,由此消除运行特征的差别。说 明 书CN 101987584 A 2/10页6发明内容000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包括:多个下轨道,所述多个下轨道适于以所述下轨道的纵向方向相对于车辆底板的水平表面倾斜的方式固定到所述车辆底板上;多个上轨道,所述多个上轨道适于分别由所述下轨道滑动支撑并且适于支。

17、撑车辆座椅;电机,所述电机产生用于使所述上轨道能够以所述上轨道相对于对应的下轨道滑动的方式进行移动的驱动力;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将所述电机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上轨道;和至少一个滑动阻力施加部分,所述至少一个滑动阻力施加部分设在所述传动机构中并且当所述上轨道倾斜向下滑动移动时对所述传动机构施加增大的滑动阻力,而当所述上轨道倾斜向上滑动移动时对所述传动机构施加减小的滑动阻力。0007 由于滑动阻力施加部分设在传动机构中,所以当该对上轨道倾斜向下滑动移动时,该滑动阻力施加部分可对传动机构施加增大的滑动阻力,而当该对上轨道倾斜向上滑动移动时,该滑动阻力施加部分可对传动机构施加减小的滑动阻力。因此,设置。

18、滑动阻力的增加量和减小量,使得该对上轨道的倾斜向下和倾斜向上滑动的移动速度彼此相等。因此,可减少在滑动移动过程中的运行噪声差,从而消除该对上轨道倾斜向下和倾斜向上滑动的运行特性的差别。0008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螺杆轴,所述多个螺杆轴分别由所述上轨道和所述下轨道中的一个旋转支撑,和多个螺母部件,所述螺杆轴分别螺纹穿过所述螺母部件,所述螺母部件固定在所述上轨道和所述下轨道中的另一个上。所述滑动阻力施加部分包括:滑座部件,所述滑座部件固定在或者其中一个上轨道或者其中一个下轨道上用于支撑其中一个螺杆轴,和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滑座部件压配合并且与其中一个螺杆轴接合,。

19、当其中一个螺杆轴沿使得其中一个上轨道倾斜向下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所述滑动部件通过与其中一个螺杆轴一体旋转而增加滑动阻力从而增加相对于所述滑座部件的压配合力,并且当其中一个螺杆轴沿使得其中一个上轨道倾斜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所述滑动部件通过与其中一个螺杆轴一体旋转而减小滑动阻力从而减小相对于所述滑座部件的压配合力。0009 当螺杆轴沿使得上轨道倾斜向下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滑动部件增加相对于滑座部件的压配合力。另一方面,当螺杆轴旋转而使得该对上轨道倾斜向上滑动移动时,滑动部件减小相对于滑座部件的压配合力。因此,压配合力得以调节,从而使得该对上轨道倾斜向下和倾斜向上的移动速度相等。0010 。

20、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由所述下轨道、所述上轨道、所述螺杆轴和所述螺母部件以及所述滑动阻力施加部分构成导轨单元,其中所述螺杆轴和所述螺母部件设在所述上轨道和所述下轨道中。每个所述螺杆轴、每个所述螺母部件和所述滑动阻力施加部分容纳在由每个所述下轨道和每个所述上轨道所限定的间隔部分中。0011 螺杆轴、螺母部件和滑动阻力施加部分设在相应下轨道和相应上轨道之内。因此,螺杆轴、螺母部件和滑动阻力施加部分容纳在其中一个相应下轨道和相应上轨道之内,并且因此可以缩小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的尺寸。0012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为每个所述螺杆轴设置所述滑动阻力施加部分。0013 为该对左右螺杆轴中的每个螺杆。

21、轴设置滑动阻力施加部分。因此,可以合适地维说 明 书CN 101987584 A 3/10页7持该对左右上轨道之间的滑动平衡。0014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螺杆轴,所述多个螺杆轴分别被所述上轨道和所述下轨道中的一个旋转支撑,多个螺母部件,所述螺杆轴分别螺纹穿过所述螺母部件,所述螺母部件固定在所述上轨道和所述下轨道中的另一个上,驱动减速齿轮机构,所述驱动减速齿轮机构由壳体支撑并旋转连接到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多个方向改变齿轮机构,所述多个方向改变齿轮机构分别由多个机壳支撑并且分别旋转连接到所述螺杆轴,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设置成延伸穿过所述驱动减速齿轮机构的输出齿轮、连接到所述。

22、驱动减速齿轮机构的输出齿轮而与其一体旋转,并且所述传动轴在其两个端部处连接到所述方向改变齿轮机构的输入齿轮,和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固定在所述上轨道和所述下轨道中的一个上用于分别支撑所述螺杆轴并且支撑所述壳体和所述机壳。所述滑动阻力施加部分包括:滑座部件,所述滑座部件固定在所述加强支架上,和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滑座部件压配合并且与所述传动轴接合,当所述传动轴沿使得所述上轨道倾斜向下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所述滑动部件通过与所述传动轴一体旋转而增加滑动阻力从而增加相对于所述滑座部件的压配合力,而当所述传动轴沿使得所述上轨道倾斜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所述滑动部件通过与所述传动轴一体旋转而。

23、减小滑动阻力从而减小相对于所述滑座部件的压配合力。0015 当传动轴沿使得上轨道倾斜向下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滑动部件增加相对于滑座部件的压配合力。另一方面,当传动轴沿使得上轨道倾斜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滑动部件减小相对于滑座部件的压配合力。因此,压配合力得以调节,从而使得该对上轨道倾斜向下和倾斜向上滑动的移动速度相等。进一步地,在滑动阻力施加部分设置在传动轴上的情况下,只需要一个滑动阻力施加部分。因此,与滑动阻力施加部分应用于一对左右螺杆轴的情况相比,可减少部件成本和安装成本。0016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由所述驱动减速齿轮机构、所述方向改变齿轮机构、所述传动轴、所述加强支架和所述滑。

24、动阻力施加装置构成驱动传动单元。所述驱动减速齿轮机构、所述传动轴和所述滑动阻力施加装置设置成被所述加强支架覆盖。0017 驱动减速齿轮机构、传动轴和滑动阻力施加部分设置成被加强架包围。因此,可减少外部力打断驱动减速齿轮机构、传动轴和滑动阻力施加部分的旋转的影响。具体地,传动轴是旋转部件,其设置在车辆座椅之下,因此乘客容易接近传动轴。由此,减少外部力打断传动轴旋转的影响能增强安全性并确保传动功能的运行。当从车辆座椅的前后方向看时,加强支架的形状可设置成包围接近传动轴的部分。另外,加强支架的形状可设置成包围驱动减速齿轮机构、传动轴和滑动阻力施加部分。因此增加了抗弯力。从而可限制该对上、下轨道的轴线。

25、的位移。0018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所述滑动部件包括:螺簧,所述螺簧与所述滑座部件的内圆周表面压配合,和衬套,所述衬套插入穿过所述螺簧的内圆周、或者与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或者与所述传动轴接合、并且形成有与所述螺簧的第一端部接合的接合部分。当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或者所述传动轴沿使得所述上轨道倾斜向下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所述衬套通过与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或者所述传动轴一体旋转而增加滑动阻力从而增加相对于所述滑座部件的压配合力,而当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或者所述传动轴沿使得所述上轨道倾斜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向旋转时,所述衬套通过与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说 明 书CN 101987584 A 4。

26、/10页8或者所述传动轴一体旋转而减小滑动阻力从而减小相对于所述滑座部件的压配合力。0019 当或者螺杆轴或者传动轴旋转使得上轨道倾斜向下滑动移动时,衬套也与或者螺杆轴或者传动轴相同方向一体旋转。另外,螺簧沿相同的方向被牵引旋转,因此,沿使螺簧的直径扩大的方向对螺簧施加了力。因此,螺簧的外圆周部分相对于滑座部件的内圆周表面的压配合力增加,从而增加了滑动阻力。另一方面,当或者螺杆轴或者传动轴旋转使得上轨道倾斜向上滑动移动时,衬套也与或者螺杆轴或者传动轴相同的方向一体旋转。另外,螺簧沿相同的方向被牵引旋转,因此,沿使螺簧的直径减小的方向对螺簧施加了力。因此,螺簧的外圆周部分相对于滑座部件的内圆周表。

27、面的压配合力减小,从而减小了滑动阻力。因此,压配合力得以调节,从而使得该对上轨道倾斜向下和倾斜向上滑动的移动速度相等。0020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在所述衬套上形成有接触部分,当所述螺簧的第二端部相对于所述衬套旋转预定角度时,所述螺簧的第二端部接触所述接触部分。在所述衬套与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或者所述传动轴一体旋转预定角度后,所述衬套与所述螺簧一起与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螺杆轴或者所述传动轴一体旋转。0021 当衬套旋转时,沿螺簧直径扩大的方向对螺簧施加力。因此,螺簧的一部分远离滑座部件的内圆周表面而不与其压配合,并且螺簧的该部分的直径扩大。因此,螺簧外圆周部分的剩余部分相对于滑座部件内圆周表。

28、面的压配合力增加。由此,滑动阻力增大。进一步地,当螺簧的第二端部相对于衬套旋转预定角度时,衬套的接触部分接触螺簧的第二端部,并且螺簧随后与衬套一体旋转。换句话说,螺簧的外圆周部分相对于滑座部件内圆周表面的压配合力不会无限增加,而是会增加到预定水平。因此,螺簧的外圆周部分与滑座部件内圆周表面之间的滑动阻力保持在预定的增加状态。由此,可以限制由于滑动阻力过量增加而导致电机停机。另一方面,当衬套沿另一个方向旋转时,沿使螺簧直径减小的方向对螺簧施加力。因此,螺簧的直径减小。从而螺簧外圆周部分相对于滑座部件内圆周表面的压配合力减小。由此,滑动阻力减小。进一步地,当螺簧的第二端部相对于衬套旋转预定角度时,。

29、衬套的接触部分接触螺簧的第二端部,并且螺簧随后与衬套一体旋转。换句话说,螺簧的外圆周部分的压配合力会保持在减小的状态。由此,螺簧的外圆周部分与滑座部件的内圆周表面之间的滑动阻力保持在预定的减小状态。附图说明0022 根据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发明上述和另外的特征和特性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0023 图1是图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滑动设备的立体图;0024 图2是图示出图1中所示车辆座椅滑动设备的轨道的分解立体图;0025 图3是图示出图1中所示车辆座椅滑动设备的驱动部分的分解立体图;0026 图4是图示出图2中所示的滑动阻力施加装置的分解立体图;0027 图5是图示出图2中所示的滑。

30、动阻力施加装置取自与轴向方向正交的直线的截面图;0028 图6是图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滑动设备的驱动部分的分解立体图;0029 图7是图示出图6中所示的滑动阻力施加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和,0030 图8是图示出图6中所示的滑动阻力施加装置取自与轴向方向正交的直线的截面说 明 书CN 101987584 A 5/10页9图。具体实施方式0031 【第一实施方式】0032 以下将参考图1至5描述车辆座椅滑动设备1的第一实施方式。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车辆座椅滑动设备1应用在车辆的前排座椅上。在以下描述中使用的例如“前”、“后”、“左”、“右”(“宽”)、“上”、“下”等方向分别对应于车辆的前、。

31、后、左、右(宽)、上、下等。0033 如图1中所示,车辆座椅滑动设备1包括一对下轨道2(右下轨道和左下轨道)、一对上轨道3(右上轨道和左上轨道)、电机4、传动机构5和一对滑动阻力施加装置8(右滑动阻力施加装置和左滑动阻力施加装置)(滑动阻力施加部分)。左下轨道和右下轨道2彼此包括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因此,以下仅以左下轨道和右下轨道2中的一个作为示例。类似地,左上轨道和右上轨道3彼此包括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因此,以下仅以左上轨道和右上轨道3中的一个作为示例。进一步地,左滑动阻力施加装置和右滑动阻力施加装置8彼此包括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因此,以下仅以左滑动阻力施加装置和右滑动阻力施加装置8中。

32、的一个作为示例。如图1和2所示,下轨道2包括下轨道本体部分21和底板固定部分22。下轨道本体部分21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基本纵向的形状。下轨道本体部分21形成为包括基本U形的截面,具有左第一侧壁和右第一侧壁211以及左第一凸缘部和右第一凸缘部212,所述凸缘部分别与左第一侧壁和右第一侧壁211的上端连接并从该上端向内弯曲。底板固定部分22通过铆钉附接在下轨道本体部分21下部的前后端部。附接在下轨道本体部分21前端部的底板固定部分22形成为比附接在下轨道本体部分21后端部的底板固定部分22高。因此,通过底板固定部分22固定在车辆底板上的下轨道2包括斜面,所述斜面从车辆的前方朝向后方向下延伸。0。

33、034 如图1和2所示,上轨道3包括上轨道本体部分31、座椅固定部分32和支架固定部分。上轨道本体部分31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基本纵向的形状。上轨道本体部分31形成为包括基本U形的截面,具有左第二侧壁和右第二侧壁311以及左第二凸缘部和右第二凸缘部312,所述凸缘部分别与左第二侧壁和右第二侧壁311的下部连接并从该下部向外弯曲。当从上轨道3的与上轨道本体部分31的纵向方向正交的方向所取的截面观察时,第二凸缘部312设置成能与下轨道本体部分21的第一侧壁211和第一凸缘部212在由此形成的间隔部分内接合。上轨道本体部分31和下轨道本体部分21在第二凸缘部312和第一凸缘部212处经由滚珠彼此接。

34、合,从而能在其纵向方向相对滑动。0035 换句话说,下轨道本体部分21的第一凸缘部212和上轨道本体部分31的第二凸缘部312彼此接合使得上下方向的相互运动被限制而前后方向的相对运动由于滚珠而被允许。因此,上轨道本体部分31设置能在下在下轨道本体部分21内前后方向滑动。当上轨道本体部分31在下轨道本体部分21内沿向前方向滑动时,上轨道本体部分31倾斜向上滑动。另一方面,当上轨道本体部分31在下轨道本体部分21内沿向后方向滑动时,上轨道本体部分31倾斜向下滑动。座椅固定部分32分别通过螺钉附接在上轨道本体部分31上部的前后端部。车辆座椅通过座椅固定部分32附接在上轨道3上。支架固定部分通过螺钉附。

35、接到上轨道本体部分31的前端部。支架固定部分上形成有通孔以在此处固定加强支架56(后面说明)。说 明 书CN 101987584 A 6/10页100036 如图1所示,传动机构5包括一对螺杆轴51(右螺杆轴和左螺杆轴),一对螺母部件52(右螺母部件和左螺母部件),驱动减速齿轮机构53,一对方向改变齿轮机构54(右方向改变齿轮机构和左方向改变齿轮机构),传动轴55和加强支架56。右螺杆轴和左螺杆轴51彼此包括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因此,以下只描述右螺杆轴和左螺杆轴51其中之一作为示例。类似地,右螺母部件和左螺母部件52彼此包括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因此,以下只描述右螺母部件和左螺母部件52其中。

36、之一作为示例。另外,右方向改变齿轮机构和左方向改变齿轮机构54彼此包括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因此,以下只描述右方向改变齿轮机构和左方向改变齿轮机构54其中之一作为示例。如图2中所示,螺杆轴51包括花键51a,螺纹部分51b和轴部分51c。花键51a形成在螺杆轴51的前端部。螺纹部分51b形成在螺杆轴51的外圆周表面,在花键51a和螺纹部分51b之间保持预定的长度,并且处于螺杆轴51后端部的前方。轴部分51c形成在螺杆轴51的后端部。轴部分51c的直径设置成与螺纹部分51b的齿根圆直径相等。螺杆轴51设置在上轨道本体部分31内,使得花键51a从上轨道本体部分31的前端部处突出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37、。螺杆轴51的前部由保持部件511旋转支撑,而其后部螺纹通过螺母部件52。与保持部件511一体形成的螺栓511a设置成穿过螺栓孔31a突出,所述螺栓孔31a形成在上轨道本体部分31的上表面。保持螺母511b设置在螺栓511a上使得螺栓511a螺纹通过保持螺母511b,从而将保持部件511固定在上轨道本体部分31上。另外,滑动阻力施加装置8(后面描述)设置在螺杆轴51的保持部件511和螺母部件52之间。0037 如图2中所示,螺母部件52固定在下轨道本体部分21的内部。螺纹部分51b螺纹通过螺母部件52。在螺母部件52的底座部分521上分别形成有母螺纹孔521a。公螺钉521b通过形成在下轨道本。

38、体部分21的底部表面上的螺纹孔21a螺纹穿过相应的母螺纹孔521a,从而将螺母部件52固定在下轨道本体部分21上。当螺杆轴51旋转时,螺杆轴51相对固定在下轨道本体部分21上的螺母部件52移位,并且螺杆轴51在前后方向上运动。因此,支撑螺杆轴51的上轨道本体部分31也在前后方向滑动。0038 如图3中所示,驱动减速齿轮机构53可使从电机4输入到驱动减速齿轮机构53的输入齿轮例如蜗杆等上的旋转力减速,并且通过驱动减速齿轮机构53的输出齿轮531例如蜗轮等将减速后的旋转力传递到传动轴55。更具体地,通过电机4旋转驱动的输入齿轮和与输入齿轮啮合的输出齿轮531容纳在固定电机4的壳体532内,从而在那。

39、里被旋转支撑。驱动减速齿轮机构53设置在传动轴55宽度方向的一侧。传动轴55延伸通过输出齿轮531,因此限制了其间的相对旋转。壳体532经由减振器565固定在加强支架56上,所述减振器565具有一定的弹性范围。0039 如图1至3中所示,右方向改变齿轮机构和左方向改变齿轮机构54分别固定在右上轨道和左上轨道3上。方向改变齿轮机构54经由方向改变齿轮机构54的输出齿轮将从传动轴55输入方向改变齿轮机构54的输入齿轮的旋转力传递到螺杆轴51。换句话说,方向改变齿轮机构54将从传动轴55输入的旋转力的旋转方向改变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螺杆轴51的旋转方向。更具体地,用作为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蜗轮设置在机壳541的内部并且被其支撑,从而在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彼此接合并且其旋转轴彼此正交延伸的状态下旋转。能够与传动轴55接合的六边形形状的带底孔形成在输入齿轮的旋转中心,从而输入齿轮和传动轴55在其旋转方向上彼此接合,并且限制了输入齿轮和传动轴55之间在传动轴说 明 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