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酸锂铷非线性光学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硼酸锂铷非线性光学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背景技术 全固态激光技术是目前我国在国际上从非线性光学材料源头直到激光系统集成 拥有整体技术优势的高技术领域之一。以人工晶体为核心的全固态激光器具有体积小、 重 量轻、 效率高、 性能稳定、 可靠性好、 寿命长、 光束质量高等优点, 市场需求巨大。 全固态激光 器所用的主要三种非线性光学晶体——磷酸钛氧钾、 偏硼酸钡、 三硼酸锂, 其中有两种 ( 偏 硼酸钡、 三硼酸锂 ) 由我国科学家在 20 世纪 80 年代发明, 并拥有三硼酸锂的自主知识产 权。我国攻克了磷酸钛氧钾晶体熔剂法生长技术难关, 生长出国际最大尺寸的磷酸钛氧钾 晶体, 使磷酸钛氧钾晶体得到普及应用, 此外还生长出国际最大尺寸的硼酸铯锂晶体。 20 世 纪 90 年代以来, 我国科技人员又发明了氟硼酸铍钾、 三硼酸铯等一系列新型紫外和深紫外 非线性光学晶体, 主导着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 我国在这一领域又取得重要突破。深紫外 177.3 纳米全固态激光器在深 紫外谐波器件和全固态深紫外谐波光源中获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用氟硼酸铍钾晶体首次获 得钕离子激光六倍频, 用于光电子能谱仪, 获得了超高分辨率 (0.26meV) 的电子能谱, 为国 际最高分辨率 ; 全固态激光输出功率超过 5 千瓦, 连续工作时间超过 72 小时, 光束质量达到 工业激光器应用要求, 已经具备在加工制造领域示范应用的基本条件, 为我国激光加工制 造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掺钕钇铝石榴石、 掺钕镓石榴石和掺钕钒酸钇晶体主要技 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激光晶体出口数量占国际市场的三分之一, 掺钕钒酸钇晶体占 据了一半左右的国际市场。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目的在于, 为解决应用于全固态激光系统的非线性光学材料的需要, 本发 明提供一种化合物硼酸锂铷非线性光学晶体,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Li6Rb5B11O22, 分子量为
939.90, 空间群为 C2, 晶胞参数为 a = 11.6252(5) Z = 2, V = 1085.76(8)b = 7.1010(3)c = 13.7442(5)该化合物采用助熔剂法生长晶体, 该方法具有制备速度快, 操作简单, 成本低, 所制晶体具有至少厘米级的大尺寸, 透光波段宽, 机械性能好, 不易碎裂, 物 化性质稳定, 易加工等优点。通过该方法获得的硼酸锂铷非线性光学晶体作为制备非线性 光学器件的用途。
本 发 明 所 述 的 化 合 物 硼 酸 锂 铷 非 线 性 光 学 晶 体,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Li6Rb5B11O22, 分 子 量 为 939.90, 空 间 群 为 C2, 晶 胞 参 数 为 a = 11.6252(5) 7.1010(3)
b=c = 13.7442(5)Z = 2, V = 1085.76(8)所述的化合物硼酸锂铷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制备方法, 采用化合物助熔剂法生长晶 体, 具体操作步骤按下列进行 :
a、 将含锂化合物、 含铷化合物和含硼化合物按摩尔比 6 ∶ 5 ∶ 11 称取后, 放入研 钵中, 混合并仔细研磨, 然后装入 Φ100mm×100mm 的开口刚玉坩埚中, 将其压紧, 放入马弗炉中, 缓慢升温至 450℃, 恒温 5 小时, 尽量将气体赶出, 待冷却后取出坩埚, 取出样品重新 研磨均匀, 再置于坩埚中, 在马福炉内于 510℃恒温 48 小时, 将其取出, 放入研钵中捣碎研 磨即得硼酸锂铷化合物单相多晶粉末, 再对该多晶粉末进行 X 射线分析, 所得 X 射线谱图与 成品 Li6Rb5B11O22 单晶研磨成粉末后的 X 射线谱图是一致的 ;
b、 将步骤 a 硼酸锂铷化合物单相多晶粉末中加入助熔剂 Li2O、 Li2CO3、 LiNO3、 Li2C2O4·H2O、 LiOH、 LiC2H3O2、 LiF 或 LiCl 和 H3BO3 或 B2O3 混匀, 加热至 750-850℃, 再降温至 625-635℃, 得到硼酸锂铷与助熔剂的混合熔液, 以 0.5-10℃ /h 的速率缓慢降温至室温结 晶, 获得籽晶或在降温中使用铂丝悬挂法获得小晶体作为籽晶 ;
c、 然后在硼酸锂铷和助熔剂的混合熔液表面或混合熔液中生长晶体 : 以籽晶生长 为例, 将固定于籽晶杆上的籽晶从晶体生长炉顶部下籽晶, 使籽晶与硼酸锂铷和助熔剂的 混合熔液表面接触或伸入至于混合熔液中, 降温至饱和温度, 以 0-100rpm 的转速旋转籽晶 和 / 或坩埚 ;
d、 待晶体生长到所需尺度后, 使晶体脱离熔液液面, 以 1-100℃ /h 的速率降至室 温, 然后缓慢从炉膛中取出晶体, 即可得到硼酸锂铷非线性光学晶体。
步骤 a 所述含锂的化合物为 Li2O、 Li2CO3、 LiNO3、 Li2C2O4·H2O、 LiOH、 LiC2H3O2、 LiF 或 LiCl ; 含铷的化合物为 Rb2O、 Rb2CO3、 RbNO3、 Rb2C2O4·H2O、 RbOH、 RbC2H3O2、 RbF 或 RbCl ; 含 硼化合物为 H3BO3 或 B2O3。
步骤 b 所述硼酸锂铷与助熔剂的摩尔比为 1 ∶ 0.1-1 ∶ 0.1-1。
所述的硼酸锂铷非线性光学晶体作为制备倍频发生器、 上频率转换器、 下频率转 换器或光参量振荡器的用途。
所述倍频发生器、 上频率转换器、 下频率转换器或光参量振荡器包含至少一束入 射电磁辐射通过至少一块非线性光学晶体后产生至少一束频率不同于入射电磁辐射的输 出辐射的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硼酸锂铷非线性光学晶体, 该晶体在制备过程中, 提供使用助熔剂 法制备硼酸锂铷非线性光学晶体的方法, 是采用化合物硼酸锂铷为原料加入助熔剂进行晶 体生长, 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晶体具有至少厘米级的大尺寸 ; 该晶体具有制备速度快, 操作简 单, 成本低, 所制晶体尺寸大, 透光波段宽, 机械性能好, 不易碎裂, 物化性质稳定, 易加工等 优点, 适合紫外光波段激光变频的需要, 可用其制作非线性光学器件。
本发明原则上, 采用一般化学合成方法都可以制备硼酸锂铷 (Li6Rb5B11O22) 多晶原 料, 优选固相反应法, 即: 将含 Li、 Rb 和 B 摩尔比为 6 ∶ 5 ∶ 11 的化合物原料混合均匀后, 加热进行固相反应, 可得到化学式为 Li6Rb5B11O22 的化合物。
制备硼酸锂铷 (Li6Rb5B11O22) 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式 :
(1)Li2O+B2O3+Rb2O+O2 → Li6Rb5B11O22
(2)LiNO3+B2O3+Rb2CO3 → Li6Rb5B11O22+NO2 ↑ +O2 ↑ ;
(3)Li2CO3+B2O3+Rb2CO3 → Li6Rb5B11O22+CO2 ↑ ;
(4)LiOH+H3BO3+Rb2O → Li6Rb5B11O22+H2O ↑ ;
(5)Li2C2O4·nH2O+H3BO3+Rb2O+O2 → Li6Rb5B11O22+CO2 ↑ +H2O ↑ ;
(6)Li2O+H3BO3+Rb2O → Li6Rb5B11O22+H2O ↑ ;
(7)LiCH3COO·nH2O+B2O3+Rb2CO3+O2 → Li6Rb5B11O22+CO2 ↑ +H2O ↑ ;(8)LiCl+B2O3+Rb2O+O2 → Li6Rb5B11O22+Cl2 ↑ +H2O ↑。
本发明中含 Li、 含 Rb 和含 B 化合物可采用市售的试剂及原料。
本发明所述的大尺寸硼酸锂铷 Li6Rb5B11O22 非线性光学晶体作为制备非线性光 学器件, 包括制作倍频发生器、 上或下频率转换器和光参量振荡器。所述的用硼酸锂铷 (Li6Rb5B11O22) 非线性光学晶体制作的非线性器件包含将透过至少一束入射基波光产生至 少一束频率不同于入射光的相干光。
所述硼酸锂铷 (Li6Rb5B11O22) 非线性光学晶体对光学加工精度无特殊要求。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与现有应用于紫外 / 深紫外光波段变频的非线性光学晶体 制备技术相比较, 晶体极易长大且透明无包裹体, 具有操作简单, 生长速度快, 成本低, 容易 获得较大尺寸晶体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硼酸锂铷的粉末 X- 射线衍射图谱 ;
图 2 为本发明硼酸锂铷单晶结构图 ;
图 3 为本发明硼酸锂铷晶体制作的非线性光学器件的工作原理图。其中 : 1 为激 光器, 2 为发出光束, 3 为射入晶体, 4 为光束, 5 为滤波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
实施例 1 :
合成 Li6Rb5B11O22 化合物 :
采 用 固 态 合 成 方 法 在 高 温 510 ℃ 下 进 行 烧 结,其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 Li2O+B2O3+Rb2O → Li6Rb5B11O22 ;
将 Li2O、 B2O3、 Rb2O 以摩尔比 6 ∶ 11 ∶ 5 比例放入研钵中, 混合并仔细研磨, 然后装 入 Φ100mm×100mm 的开口刚玉坩埚中, 将其压紧, 放入马弗炉中, 缓慢升温至 450℃, 恒温 5 小时, 尽量将气体赶出, 待冷却后取出坩埚, 取出样品重新研磨均匀, 再置于坩埚中, 在马福 炉内于 510℃恒温 48 小时, 将其取出, 放入研钵中捣碎研磨即得硼酸锂铷 Li6Rb5B11O22 化合 物, 再对该化合物进行 X 射线分析, 所得 X 射线谱图与成品 Li6Rb5B11O22 单晶研磨成粉末后的 X 射线谱图是一致的 ;
在混合熔液中生长大尺寸硼酸锂铷晶体 :
将合成的化合物硼酸锂铷与助熔剂 Li2O 和 B2O3 按摩尔比 Li6Rb5B11O22 ∶ Li2O ∶ B2O3 = 1 ∶ 0.2 ∶ 0.2 装入 Φ80mm×80mm 的开口铂坩埚中, 放入晶体生长炉中, 升温至 850℃, 恒温 30 小时后, 降温至 635℃, 得到硼酸锂铷与助熔剂的混合熔液, 以 0.5℃ /h 的速率缓慢 降温至室温结晶, 获得籽晶或在降温中使用铂丝悬挂法获得小晶体作为籽晶 ;
将固定在籽晶杆下端的硼酸锂铷籽晶从炉顶部小孔导入坩埚, 使籽晶与熔液液面 接触, 降温至 624℃, 以 100rpm 的转速旋转籽晶杆 ;
待晶体生长到所需尺度后, 结束生长使晶体脱离熔液液面, 以 100℃ /h 的速率降 至室温, 然后缓慢地从炉膛中取出晶体, 即可获得尺寸为 20mm×20mm×10mm 的硼酸锂铷 Li6Rb5B11O22 晶体。按实施例 1 所述方法, 反应式 LiCH3COO· nH2O+B2O3+Rb2CO3+O2 → Li6Rb5B11O22+CO2 ↑ +H 亦可获得硼酸锂铷 Li6Rb5B11O22 晶体。 2O ↑合成 Li6Rb5B11O22 化合物,
实施例 2 :
反应式 Rb2CO3+B2O3+Li2CO3 → Li6Rb5B11O22+CO2 ↑合成 Li6Rb5B11O22 化合物, 具体操作 步骤依据实施例 1 进行 ;
将 合 成 的 Li6Rb5B11O22 化 合 物 与 助 熔 剂 Li2CO3 和 B2O3 按 摩 尔 比 Li6Rb5B11O22 ∶ Li2CO3 ∶ B2O3 = 1 ∶ 0.4 ∶ 0.4 放入 Φ100mm×100mm 的开口铂坩埚中, 将坩 埚放入晶体生长炉中, 升温至 830℃, 恒温 20 小时后, 降温至 632℃, 得到硼酸锂铷与助熔剂 的混合熔液, 以 2℃ /h 的速率缓慢降温至室温结晶, 获得籽晶或在降温中使用铂丝悬挂法 获得小晶体作为籽晶 ;
将沿 c 轴切割的 Li6Rb5B11O22 籽晶用铂丝固定在籽晶杆下端, 从炉顶部小孔将籽晶 导入坩埚, 使籽晶与熔液液面接触, 降温至 630℃, 以 20rpm 的转速旋转籽晶杆 ;
待晶体生长到所需尺度后, 结束生长使晶体脱离熔液液面, 以 60℃ /h 的速率降至 室温, 然后缓慢地从炉膛中取出晶体, 即可获得尺寸为 30mm×30mm×15mm 的 Li6Rb5B11O22 晶 体。 按 实 施 例 2 所 述 方 法, 反 应 式 LiOH+H3BO3+RbOH → Li6Rb5B11O22+H2O ↑ 合 成 Li6Rb5B11O22 化合物, 亦可获得 Li6Rb5B11O22 晶体。
实施例 3 :
反应式 Li2O+H3BO3+Rb2O → Li6Rb5B11O22+H2O ↑合成 Li6Rb5B11O22 化合物, 具体操作步 骤依据实施例 1 进行 ;
将 合 成 的 Li6Rb5B11O22 化 合 物 与 助 熔 剂 LiOH 和 H3BO3 按 摩 尔 比 Li6Rb5B11O22 ∶ LiOH ∶ H3BO3 = 1 ∶ 0.3 ∶ 0.3 放入 Φ80mm×80mm 的开口铂坩埚中, 将坩埚 放入晶体生长炉中, 升温至 810℃, 恒温 1 小时后, 降温至 625℃, 得到硼酸锂铷与助熔剂的 混合熔液, 以 4℃ /h 的速率缓慢降温至室温结晶, 获得籽晶或在降温中使用铂丝悬挂法获 得小晶体作为籽晶 ;
将沿任意轴切割的 Li6Rb5B11O22 籽晶用铂丝固定在籽晶杆下端, 从炉顶部小孔将籽 晶导入坩埚, 使籽晶与熔液液面接触, 以 40rpm 的转速旋转籽晶坩埚 ;
待晶体生长到所需尺度后, 使晶体脱离熔液液面, 以 100℃ /h 的速率降至室温, 然 后缓慢地从炉膛中取出晶体, 获得尺寸为 37mm×37mm×23mm 的 Li6Rb5B11O22 晶体。
按实施例 3 所述方法, 反应式 Li2C2O4· nH2O+H3BO3+Rb2C2O4· nH2O+O2 → Li6Rb5B11O22+CO 亦可获得 Li6Rb5B11O22 晶体。 2 ↑ +H2O ↑合成 Li6Rb5B11O22 化合物,
实施例 4 :
反应式 LiNO3+B2O3+RbNO3 → Li6Rb5B11O22+NO2 ↑ +O2 ↑合成 Li6Rb5B11O22 化合物, 具体 操作步骤依据实施例 1 进行 ;
将 合 成 的 Li6Rb5B11O22 化 合 物 与 助 熔 剂 Li2CO3 和 B2O3 按 摩 尔 比 Li6Rb5B11O22 ∶ Li2CO3 ∶ B2O3 = 1 ∶ 0.5 ∶ 0.5 放入 Φ100mm×100mm 的开口铂坩埚中, 将坩 埚放入晶体生长炉中, 升温至 790℃, 恒温 40 小时后, 降温至 630℃, 得到硼酸锂铷与助熔剂 的混合熔液, 以 6℃ /h 的速率缓慢降温至室温结晶, 获得籽晶或在降温中使用铂丝悬挂法 获得小晶体作为籽晶 ;
将沿任意轴切割的 Li6Rb5B11O22 籽晶用铂丝固定在籽晶杆下端, 从炉顶部小孔将籽 晶导入坩埚, 使籽晶浸入熔液中, 降温至 625℃, 籽晶杆旋转速度为 0( 不旋转 ), 以 0℃ / 天 的速率降温 ( 恒温 ) ;
待晶体生长到所需尺度后, 将晶体提离熔液液面, 以 20℃ /h 的速率降至室温, 然 后缓慢地从炉膛中取出晶体, 即可获得尺寸为 Φ25mm×25mm×15mm 的 Li6Rb5B11O22 晶体。
按 实 施 例 4 所 述 方 法, 反 应 式 LiOH+H3BO3+RbOH → Li6Rb5B11O22+H2O ↑ 合 成 Li6Rb5B11O22 化合物, 亦可获得 Li6Rb5B11O22 晶体。
实施例 5 :
反应式 Li2CO3+B2O3+Rb2O → Li6Rb5B11O22+CO2 ↑合成 Li6Rb5B11O22 化合物, 具体操作步 骤依据实施例 1 进行 ;
将 合 成 的 Li6Rb5B11O22 化 合 物 与 助 熔 剂 Li2CO3 和 H3BO3 按 摩 尔 比 Li6Rb5B11O22 ∶ Li2CO3 = 1 ∶ 0.35 ∶ 0.35 放入 Φ100mm×100mm 的开口铂坩埚中, 将坩埚放 入晶体生长炉中, 升温至 770℃, 恒温 30 小时后, 降温至 632℃, 得到硼酸锂铷与助熔剂的混 合熔液, 以 8℃ /h 的速率缓慢降温至室温结晶, 获得籽晶或在降温中使用铂丝悬挂法获得 小晶体作为籽晶 ; 将沿任意轴切割的 Li6Rb5B11O22 籽晶用铂丝固定在籽晶杆下端, 从炉顶部小孔将籽 晶导入坩埚, 使籽晶浸入熔液中, 降温至 627℃, 以 60rpm 的转速旋转籽晶杆, 以 0℃ / 天的 速率降温 ( 恒温 ) ;
待晶体生长到所需尺度后, 将晶体提离熔液液面, 以 40℃ /h 的速率降至室温, 然 后缓慢地从炉膛中取出晶体, 即可获得尺寸为 15mm×15mm×9mm 的 Li6Rb5B11O22 晶体。
按实施例 5 所述方法, 反应式 Li2C2O4· nH2O+H3BO3+Rb2C2O4· nH2O+O2 → Li6Rb5B11O22+CO 亦可获得 Li6Rb5B11O22 晶体。 2 ↑ +H2O ↑合成 Li6Rb5B11O22 化合物,
实施例 6 :
反应式 LiCl+B2O3+RbOH+O2 → Li6Rb5B11O22+Cl2 ↑ +H2O ↑合成 Li6Rb5B11O22 化合物, 具体操作步骤依据实施例 1 进行 ;
将 合 成 的 Li6Rb5B11O22 化 合 物 与 助 熔 剂 LiOH 和 H3BO3 按 摩 尔 比 Li6Rb5B11O22 ∶ Li2C2O4 ∶ B2O3 = 1 ∶ 0.75 ∶ 0.75 装入 Φ100mm×100mm 的开口铂坩埚中, 升 温至 800℃, 恒温 100 小时后降温至 640℃, 得到硼酸锂铷与助熔剂的混合熔液, 以 10℃ /h 的速率缓慢降温至室温结晶, 获得籽晶或在降温中使用铂丝悬挂法获得小晶体作为籽晶 ;
将沿 c 轴切割的 Li6Rb5B11O22 籽晶用铂丝固定在籽晶杆下端, 从炉顶部小孔将籽晶 导入坩埚, 浸入液面下, 籽晶以 10 转 / 分的速率旋转, 恒温 0.5 小时, 快速降温至 636℃, 然 后以 5℃ / 天的速率降温 ;
待晶体生长结束后, 使晶体脱离液面, 以 10℃ / 小时速率降至室温, 然后缓慢从炉 膛中取出晶体, 即可获得尺寸为 50mm×70mm×15mm 的透明 Li6Rb5B11O22 晶体。
按实施例 6 所述方法, 反应式 Li2C2O4· nH2O+H3BO3+Rb2C2O4· nH2O+O2 → Li6Rb5B11O22+CO 亦可获得 Li6Rb5B11O22 晶体。 2 ↑ +H2O ↑合成 Li6Rb5B11O22 化合物,
实施例 7 :
反应式 Li2CO3+B2O3+Rb2O → Li6Rb5B11O22+CO2 ↑合成 Li6Rb5B11O22 化合物, 具体操作步 骤依据实施例 1 进行 ;
将 合 成 的 Li6Rb5B11O22 化 合 物 与 助 熔 剂 Li2O 和 B2O3 按 摩 尔 比 Li6Rb5B11O22 ∶ Li2O ∶ B2O3 = 1 ∶ 0.4 ∶ 0.4 入 Φ100mm×100mm 的开口铂坩埚中, 升温至 750℃, 恒温 28 小时后降温至 625℃, 得到硼酸锂铷与助熔剂的混合熔液, 以 5℃ /h 的速率 缓慢降温至室温结晶, 获得籽晶或在降温中使用铂丝悬挂法获得小晶体作为籽晶 ;
将沿任意轴切割的 Li6Rb5B11O22 籽晶用铂丝固定在籽晶杆下端, 从炉顶部小孔将籽 晶导入坩埚, 使之与液面接触, 降温至饱和温度, 籽晶以 50 转 / 分的速率旋转, 恒温 1 小时, 然后以 0.1℃ / 天的速率降温 ;
待晶体生长结束后, 使晶体脱离液面, 以 10℃ / 小时速率降至室温, 然后缓慢从炉 膛中取出晶体, 即可获得尺寸为 40mm×40mm×25mm 的透明 Li6Rb5B11O22 晶体。
按实施例 7 所述方法, 按反应式 Li6Rb5B11O22+RbCH3COO+B2O3 → Li6Rb5B11O22+H2O ↑合 成 Li6Rb5B11O22 化合物, 亦可获得 Li6Rb5B11O22 晶体。
实施例 8 :
按反应式 LiNO3+B2O3+RbNO3 → Li6Rb5B11O22+NO2 ↑ +O2 ↑合成 Li6Rb5B11O22 化合物, 具 体操作步骤依据实施例 1 进行 ;
将 合 成 的 Li6Rb5B11O22 化 合 物 与 助 熔 剂 Li2CO3 和 B2O3 按 摩 尔 比 Li6Rb5B11O22 ∶ Li2CO3 ∶ B2O3 = 1 ∶ 0.6 ∶ 0.6 装入 Φ150mm×150mm 的开口铂坩埚中, 升温 至 840℃, 恒温 50 小时后降温至 635℃, 得到硼酸锂铷与助熔剂的混合熔液, 以 7℃ /h 的速 率缓慢降温至室温结晶, 获得籽晶或在降温中使用铂丝悬挂法获得小晶体作为籽晶 ;
将沿任意轴切割的 Li6Rb5B11O22 籽晶用铂丝固定在籽晶杆下端, 从炉顶部小孔将 籽晶导入坩埚, 使之与液面接触, 籽晶以 15 转 / 分的速率旋转, 恒温 1 小时, 快速降温至 625℃, 然后以 0℃ / 天的速率降温 ( 恒温 ) ;
待晶体生长结束后, 使晶体脱离液面, 以 5℃ / 小时速率降至室温, 然后缓慢从炉 膛中取出晶体, 即可获得尺寸为 50mm×50mm×20mm 的透明 Li6Rb5B11O22 晶体。
按实施例 8 所述方法, 反应式 LiCH3COO· nH2O+B2O3+Rb2CO3+O2 → Li6Rb5B11O22+CO2 ↑ +H 亦可获得 Li6Rb5B11O22 晶体。 2O ↑合成 Li6Rb5B11O22 化合物,
实施例 9 :
将 实 施 例 1-8 中 所 得 的 Li6Rb5B11O22 晶 体 按 相 匹 配 方 向 加 工 一 块 尺 寸 4mm×4mm×8mm 的倍频器件, 按附图 3 所示安置在 3 的位置上, 在室温下, 用调 Q Nd:YAG 激 光器作光源, 入射波长为 1064nm, 由调 Q Nd:YAG 激光器 1 发出波长为 1064nm 的红外光束 2 射入 Li6Rb5B11O22 晶体 3, 产生波长为 532nm 的绿色倍频光, 出射光束 4 含有波长为 1064nm 的红外光和 532nm 的绿光, 滤波片 5 滤去红外光成分, 得到波长为 532nm 的绿色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