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逃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楼逃生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 请 公 布 号 CN 101991920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3.30CN101991920A*CN101991920A*(21)申请号 200910017947.2(22)申请日 2009.08.18A62B 1/14(2006.01)(71)申请人张金辉地址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85号3号楼4单元101室(72)发明人张金辉(74)专利代理机构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代理人王立芹(54) 发明名称高楼逃生器(57) 摘要高楼逃生器,属于消防、救生应急设备领域。包括挂钩(1)、下降索(2)和逃生器壳体(4),其特征在于:逃生器壳体(4)。
2、中空,上端设有上索孔(3),中部设有索轴型腔,下端设有下索孔(8),逃生器壳体(4)外设有挂环(5),下降索(2)上端与挂钩(1)紧固连接,索体缠绕在索轴(6)上,安装在逃生器壳体(4)内。该高楼逃生器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易于保管,操作控制方便,可根据需要调整下降速度,安全可靠,可多次重复使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5 页CN 101991923 A 1/1页21.高楼逃生器,包括挂钩(1)、下降索(2)和逃生器壳体(4),其特征在于:逃生器壳体(4)中空,上端设有上索孔(3),中部设有索轴型。
3、腔,下端设有下索孔(8),逃生器壳体(4)外设有挂环(5),下降索(2)上端与挂钩(1)紧固连接,索体缠绕在索轴(6)上,安装在逃生器壳体(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器,其特征在于:索轴型腔侧壁上安装有缓降螺栓(7),缓降螺栓(7)一端与索轴(6)侧面接触,下降索(2)索体在索轴(6)上的缠绕方向与缓降螺栓(7)旋紧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器,其特征在于:下索孔(8)处设有缓降装置,缓降装置包括缓降珠(9)和缓降螺杆(11),缓降螺杆(11)安装在逃生器壳体(4)上,一端设有安放缓降珠(9)的沟槽,另一端与操控手轮(12)连接,缓降螺杆(11)外设有限位螺母(1。
4、0)。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91920 ACN 101991923 A 1/3页3高楼逃生器技术领域0001 高楼逃生器,属于消防、救生应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层楼宇紧急逃生器。背景技术0002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加剧,高层建筑日益增多。楼层数量的递增使得原始的采用云梯或在地上铺设充气垫等方法已不能满足救护的需要,造成在遇到突发性问题时,高层建筑的层高与其逃生的成功率成反比。为了满足救护需要,使人们能够快速、安全的到达地面,现有技术所述的高楼逃生器,在实际使用时仍有许多缺点,如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使没有经过操作训练的人不能很快掌握技巧并安全使用;采用绳索作为逃生器材,但不能。
5、较好的控制绳索的下降速度,容易造成危险等。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控制方便、安全牢固的高楼逃生器。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高楼逃生器,包括挂钩、下降索、逃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逃生器壳体中空,上端设有上索孔,中部设有索轴型腔,下端设有下索孔,逃生器壳体外设有挂环,下降索上端与挂钩紧固连接,索体缠绕在索轴上,安装在逃生器壳体内。0005 索轴型腔侧壁上安装有缓降螺栓,缓降螺栓一端与索轴侧面接触,下降索索体在索轴上的缠绕方向与缓降螺栓旋紧方向一致。缓降螺栓用于调节索轴的转动情况,可根据需要通过缓降螺栓端面与索。
6、轴侧面的摩擦紧住或松开索轴,特别是当缓降装置被损坏或不方便使用时,可起到制动的作用。当调节缓降螺栓将索轴紧住,使索轴不可转动时,下降索绕在索轴上的匝数越多,下降速度越慢,反之下降速度越快,匝数足够多时,可仅靠索轴控制下降速度。0006 下索孔处设有缓降装置,缓降装置包括缓降珠和缓降螺杆,缓降螺杆安装在逃生器壳体上,一端设有安放缓降珠的沟槽,另一端与操控手轮连接,缓降螺杆外设有限位螺母。操控手轮通过缓降螺杆调节缓降珠的松紧度,从而控制下降索的下降速度。限位螺母用于防止缓降螺杆与缓降珠松脱。缓降珠与下降索点接触。在保证刹闸作用的同时,还可减小快速下降时缓降珠对下降索的摩擦力。缓降珠为两颗,可安装在。
7、同一水平线上。也可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而有错位。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高楼逃生器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双重制动减速,安全牢固:采用索轴和缓降装置双重减速保护,使下降过程中速度更易控制,即使索轴或缓降装置在事故中被损坏,也仍然可以安全使用,实现双保险。2、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易于保管,可直接安放在大厦消防栏中。3、操作控制方便,直接调节转动操控手轮即可根据需要控制下降速度,安全可靠,前一人逃生成功后,后面人员可拉动下降索使逃生器返回,逃生人员可依次循环重复使用。说 明 书CN 101991920 ACN 101991923 A 2/3页4附图说明0008 图1是本发明高楼逃生器实。
8、施例1俯视图结构示意图。0009 图2是本发明高楼逃生器实施例1A-A剖视图结构示意图。0010 图3是本发明高楼逃生器实施例2俯视图结构示意图。0011 图4是本发明高楼逃生器实施例2B-B剖视图结构示意图。0012 图5是本发明高楼逃生器实施例3俯视图结构示意图。0013 图6是本发明高楼逃生器实施例3C-C剖视图结构示意图。0014 其中:1挂钩 2下降索 3上索孔 4逃生器壳体 5挂环 6索轴 7缓降螺栓 8下索孔 9缓降珠 10限位螺母 11缓降螺杆 12操控手轮。具体实施方式0015 实施例10016 图12是本发明高楼逃生器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00。
9、17 参照附图12:0018 高楼逃生器,包括逃生器壳体4、挂钩1、下降索2、索轴6和缓降装置,逃生器壳体4中空,上端设有上索孔3,中部设有索轴型腔,下端设有下索孔8,逃生器壳体4外设有挂环5,下索孔8处设有缓降装置,下降索2上端与挂钩1紧固连接,索体由外向内缠绕在索轴6上,安装在逃生器壳体4内。索轴6安装在索轴型腔内,一端设有缓降螺栓7,用于调节索轴6是否转动。缓降装置包括缓降珠9和缓降螺杆11,缓降螺杆11安装在逃生器壳体4上,一端设有安放缓降珠9的沟槽,另一端与操控手轮12连接,缓降螺杆11上设有限位螺母10。操控手轮12通过缓降螺杆11调节缓降珠9的松紧度,从而控制下降索2的下降速度。。
10、限位螺母10用于防止缓降螺杆11与缓降珠9松脱。缓降珠9与下降索2点接触。0019 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如下:使用时,首先将逃生器挂钩1挂在楼体可靠牢固处,检查缓降珠9是否完好,限位螺母10是否松动。固定逃生器高度位置,转动操控手轮12顶紧缓降珠9。将下降索2投到楼外。佩戴好安全带、兜、服、袋等安全装置,并将安全带等安全装置与逃生器壳体4外的挂环5固定牢固。抓住操控手轮12离开楼体,缓慢松动操控手轮12控制下降速度,松则快,紧则慢,确保下降安全。索轴6一端的缓降螺栓7用于调整索轴6的转动速度。索轴6上缠绕的下降索2的匝数越多,摩擦力越大,下降速度越慢,操控手轮12的控制效果越好。当缓降装置被损坏。
11、时,也可通过索轴6来控制下降速度。0020 实施例20021 参照附图34:0022 高楼逃生器,包括逃生器壳体4、挂钩1、下降索2、索轴6,逃生器壳体4外设有挂环5,索轴6与索轴型腔固定为一体,下降索2索体缠绕在索轴6上,上端与挂钩1紧固连接。0023 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如下:使用时,首先将逃生器挂钩1挂在楼体可靠牢固处,固定逃生器高度位置,将下降索2投到楼外。佩戴好安全带、兜、服、袋等安全装置,并将安全带等安全装置与逃生器壳体4外的挂环5固定牢固,通过下降索2与索轴6之间的摩擦来说 明 书CN 101991920 ACN 101991923 A 3/3页5降低下降速度,下降索2缠绕在索轴6。
12、上的匝数越多,摩擦力越大。下降时用手攥住下降索2来控制下降速度,攥紧下降速度慢,松开下降速度快。0024 实施例30025 参照附图56:0026 高楼逃生器,包括逃生器壳体4、挂钩1、下降索2、索轴6和缓降装置,逃生器壳体4中空,上端设有上索孔3,中部设有索轴型腔,下端设有下索孔8,逃生器壳体4外设有挂环5,下索孔8处设有缓降装置,下降索2上端与挂钩1紧固连接,索体缠绕在索轴6上,安装在逃生器壳体4内,索轴6与索轴型腔固定为一体。缓降装置包括缓降珠9和缓降螺杆11,缓降螺杆11安装在逃生器壳体4上,一端设有安放缓降珠9的沟槽,另一端与操控手轮12连接,缓降螺杆11上设有限位螺母10。操控手轮。
13、12通过缓降螺杆11调节缓降珠9的松紧度,从而控制下降索2的下降速度。限位螺母10用于防止缓降螺杆11与缓降珠9松脱。缓降珠9与下降索2点接触。0027 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002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101991920 ACN 101991923 A 1/5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91920 ACN 101991923 A 2/5页7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91920 ACN 101991923 A 3/5页8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91920 ACN 101991923 A 4/5页9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91920 ACN 101991923 A 5/5页10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919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