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斜坡或台阶上升降的斜坡升降机.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1646115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5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120486.5

申请日:

2008.12.10

公开号:

CN101970330A

公开日:

2011.02.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6B 9/08申请公布日:201102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6B 9/08申请日:20081210|||公开

IPC分类号:

B66B9/08

主分类号:

B66B9/08

申请人:

自由提升有限公司

发明人:

D·弗罗伊金德维日

地址:

荷兰海尔许霍瓦德

优先权:

2007.12.17 NL 200109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代理人:

程伟;王锦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沿着导轨(9)在斜坡或台阶上升降的斜坡升降机,其具有运输机单元(3),该运输机单元(3)设计成被所述导轨支承并且沿着所述导轨前进,其中所述运输机单元包括主机架(11)以及第一和第二副机架(13、15),其中所述副机架具有至少两个导向轮(39、41、17),所述导向轮沿着所述导轨对所述运输机单元进行引导,并且所述主机架具有支承轮(25)和与驱动装置(21)连接的驱动轮(19),所述驱动轮(19)使所述运输机单元沿着所述导轨前进。所述第一副机架和所述主机架联接在一起,从而所述第一副机架和所述主机架的运动相对于对称平面镜面对称,所述对称平面位于所述第一副机架和所述主机架之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沿着导轨在斜坡或台阶上升降的斜坡升降机, 其具有运输机单元, 该运输机单 元设计成被所述导轨支承并且沿着所述导轨前进, 其中所述运输机单元包括主机架以及第 一和第二副机架, 其中所述副机架具有至少两个导向轮, 所述导向轮沿着所述导轨对所述 运输机单元进行引导, 并且所述主机架具有主机架导向轮和与驱动装置连接的驱动轮, 所 述驱动装置使所述运输机单元沿着所述导轨前进,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副机架和所述主 机架联接在一起, 从而所述第一副机架的所述导向轮和所述主机架的所述轮的运动相对于 第一对称平面镜面对称, 所述第一对称平面位于所述第一副机架的所述导向轮和所述主机 架的所述轮之间。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斜坡升降机, 其中所述第一副机架具有第一和第二副机架旋转 点, 所述第一副机架旋转点相对于所述主机架的第一主机架旋转点能够移动地悬挂, 从而 它能够围绕所述第一主机架旋转点进行局部的圆周运动, 并且所述第二副机架旋转点相对 于所述主机架的第二主机架旋转点能够移动地悬挂, 从而它能够围绕所述第二主机架旋转 点进行局部的圆周运动。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斜坡升降机, 其中所述第一副机架和所述主机架能够在相 同的第一平面中相对于彼此移动。
4: 如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斜坡升降机,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副机架旋转点具体表 现为第一和第二销, 所述第一和第二销能够移动通过在所述主机架中形成的第一和第二凹 槽。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斜坡升降机,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凹槽具有圆切面外形, 该圆 切面具有从所述主机架的所述第一或第二主机架旋转点出发的半径。
6: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斜坡升降机, 其中所述的第二副机架和所述主机架 联接在一起, 从而所述第二副机架和所述主机架的运动相对于第二对称平面镜面对称, 所 述第二对称平面位于所述第二副机架的所述导向轮和所述主机架的所述轮之间。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斜坡升降机, 其中所述第二副机架具有第三和第四副机架旋转 点, 所述第三副机架旋转点相对于所述主机架的第三主机架旋转点能够移动地悬挂, 从而 其能够围绕所述第三主机架旋转点进行局部的圆周运动, 并且所述第四副机架旋转点相对 于所述主机架的第四主机架旋转点能够移动地悬挂, 从而其能够围绕所述第四主机架旋转 点进行局部的圆周运动。
8: 如权利要求 6 或 7 所述的斜坡升降机,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三主机架旋转点位于相同 的第一轴线上, 所述第二和第四主机架旋转点位于相同的第二轴线上。
9: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斜坡升降机, 其中所述第一副机架具有运行机构, 该运行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导向轮和轮支承件。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斜坡升降机, 其中所述轮支承件通过第一轮支承件旋转点和 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与所述第一副机架连接, 所述第一轮支承件旋转点相对于所述主机架 的第五主机架旋转点能够移动地悬挂, 从而其能够围绕所述第五主机架旋转点进行局部的 圆周运动, 并且所述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相对于所述主机架的第六主机架旋转点能够移动 地悬挂, 从而其能够围绕所述第六主机架旋转点进行局部的圆周运动。
11: 如权利要求 9 或 10 所述的斜坡升降机, 其中所述轮支承件能够在相同的第二平面 中相对于所述副机架移动。 2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斜坡升降机,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平面彼此垂直。
13: 如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斜坡升降机, 其中所述第一副机架通过所述第一副机架旋 转点、 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一主机架旋转点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副机架旋转点、 第二连接杆 和所述第二主机架旋转点与所述主机架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杆彼此交叉。
14: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斜坡升降机, 其中所述第一副机架具有运行机构, 该运行机 构包括所述至少两个导向轮和轮支承件。
15: 如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斜坡升降机, 其中所述轮支承件通过第一轮支承件旋转点和 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与所述第一副机架连接, 所述第一轮支承件旋转点相对于所述主机架 的第五主机架旋转点能够移动地悬挂, 从而其能够围绕所述第五主机架旋转点进行局部的 圆周运动, 并且所述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相对于所述主机架的第六主机架旋转点能够移动 地悬挂, 从而其能够围绕所述第六主机架旋转点进行局部的圆周运动。

说明书


在斜坡或台阶上升降的斜坡升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沿着导轨在斜坡或台阶上升降的斜坡升降机, 其具有运输机单 元, 该运输机单元设计成被导轨支承并且沿着该导轨前进, 其中运输机单元包括主机架以 及第一和第二副机架, 其中所述副机架具有至少两个导向轮, 这些导向轮沿着导轨对运输 机单元进行引导, 并且所述主机架具有主机架导向轮和与驱动装置连接的驱动轮, 该驱动 装置使运输机单元沿着导轨前进。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升降机由荷兰专利 1001327 所得知。在这个专利中已知的升降机具有 用于导轨引导位移装置的驱动装置的运行机构, 该升降机例如乘用升降机, 其包括基部、 驱 动装置和至少两组导向轮, 这两组导向轮在运行机构的移动方向上看过去是一个接一个地 连接, 从而在使用过程中, 运行机构沿着导轨在所需的位置上被导向轮所引导, 其中所述基 部至少包括桥接件、 第一和第二机架部分, 其中所述机架部分的每一者均与桥接件连接以 能够围绕至少一个旋转轴线移动, 其中每一个机架部分带有一组导向轮, 并且其中所述机 架部分被形成机械镜面的联接装置联接在一起, 从而所述第一和第二机架部分的移动总是 在镜面内彼此镜面映象, 该镜面相对于桥接件进行观察而沿着与运行机构的驱动装置成直 角的方向并且在第一和第二机架部分之间延伸。对于所取得的进步, 该已知的斜坡升降机 具有驱动轮, 其牢固地与桥接件连接, 其中所述桥接件通过支承件与机架部分连接。 驱动轴 的旋转轴线优选地处于所述镜面中。
     该已知的升降机的缺点在于, 通过桥接件的支承件取得的与机架部分的连接不能 够保证驱动轮最优化地与导轨对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寻求提供一种斜坡升降机, 其至少部分地克服上述缺点或者至少对其提供 替代方案。
     本发明通过根据权利要求 1 的斜坡升降机而实现这个目的。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斜坡升降机的优点在于, 第一副机架能够相对于主机架移动, 从而二者均能够相对于位于主机架和第一副机架之间的对称平面做镜面对称运动。 导向轮 和驱动轮的轴线则位于与导轨相交并成直角的平面中。 运输机单元的导向轮和驱动轮则连 续地处于相对于导轨的位置, 从而所述轮的运行平面的位置平行于导轨的切线, 从而每一 个轮能够在通过导轨中的弯曲部分时以最适宜的方式滚动通过所述弯曲部分。此外, 这种 运输机单元的优点在于第一副机架的每一运动均被接下来或者之前的主机架所反映。结 果, 例如当进入弯曲部分时, 之前的导向轮适应所述副机架的位置, 从而所述导向轮基本上 遵从理想化的线路。 在这种情况下, 所述联接使得主机架的位置适应将通过的弯曲部分, 其 ( 也是主机架的 ) 结果是, 驱动轮遵从理想化的线路。
     其它的优点在于, 通过桥接部分和支承件形成的机架部分之间的连接在根据本发
     明的斜坡升降机中是多余的。这是有利的, 因为其简化了设计。
     有利的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基于附图的描述而进行更加详细地说明, 在附图中 : 图 1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斜坡升降机的第一实施例, 例如台阶升降机 ; 图 2 是根据本发明的斜坡升降机的第一实施例的仰视图 ; 图 3 是根据本发明的斜坡升降机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 图 4a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斜坡升降机的拆分后的主机架 ; 图 4b 示出了用于斜坡升降机的运输机单元的可选实施例 ; 图 5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斜坡升降机的第二实施例 ; 图 6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斜坡升降机的第三实施例 ; 以及 图 7 是根据本发明的斜坡升降机的第三实施例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 1 是斜坡升降机 1 的主视图, 该斜坡升降机例如台阶升降机, 其具有座椅 5 和脚 踏板 7。沿着导轨 9 在斜坡或台阶上升降的斜坡升降机 1 具有运输单元 3, 其设计成受到导 轨 9 的支承并且沿着导轨 9 前进。运输机单元 3 包括主机架 11 和第一副机架 13。第一副 机架 13 具有至少两个导向轮, 可以看见其中的一个导向轮 41, 其沿着导轨 9 对运输机单元 3 进行引导。
     图 2 是根据本发明的斜坡升降机 1 的仰视图。该仰视图示出了第一副机架 13 和 第二副机架 15。第一副机架 13 具有两个导向轮 39、 41 并且第二副机架 15 也具有两个导向 轮 17。主机架 11 具有主机架导向轮 16 以及与驱动装置 21 连接的驱动轮, 该驱动装置 21 使运输机单元 3 沿着导轨 9 前进。所述驱动轮为此而具有齿轮 19, 该齿轮 19 与导轨 9 的齿 条 23 相啮合。
     图 3 是根据本发明的斜坡升降机的一部分在导轨 9 的方向上的侧视图。运输机单 元 3 具有带有支承轮 25 主机架 11, 该支承轮 25 在导轨 9 上支承运输机单元 3 并且保证齿 轮 19 被压抵在齿条 23 上。主机架 11 与副机架 13 连接, 副机架 13 具有包括两个导向轮 39、 41 和轮支承件 18 的运行机构。
     图 4a 示出了图 1 至 3 中所包括的拆分后的主机架 11。能够旋转地与主机架连接 的支承轮 25 在导轨 9 上行进。在下侧, 仍然只能够看见具有齿轮 19 的驱动装置 21, 该驱动 装置 21 与主机架连接。
     第一副机架 13 通过第一和第二副机架旋转点 27、 29 与主机架能够移动地连接。 第一副机架旋转点 27 具体表现为第一销, 该第一销能够移动穿过主机架中的第一凹槽。所 述第一凹槽具有圆切面外形, 该圆切面具有从主机架的第一主机架旋转点出发的半径, 该 第一主机架旋转点位于第一主机架旋转轴线 31 上。在该实施例中, 第一旋转轴线 31 穿过 齿轮 19 的旋转轴线, 但是这对于有效地实现本发明来说并不是必须的。第二副机架旋转点 29 具体表现为第二销, 该第二销能够移动穿过主机架中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具有圆 切面外形, 该圆切面具有从第二主机架旋转点出发的半径, 该第二主机架旋转点穿过主机架的第二主机架旋转轴线 33。在这个实施例中, 第二旋转轴线 33 穿过支承轮 25 的旋转轴 线, 但是这对于有效地实现本发明来说并不是必须的。 为了有效地实现本发明, 需要使第一 和第二旋转轴线 31、 33 位于与导轨 9 的距离相同的位置上。第一和第二副机架旋转点 27、 29 也必须位于与导轨 9 的距离相同的位置上。这种结构的结果是, 主机架和第一副机架 13 被结合在一起, 从而它们在相对于镜面的第一平面上彼此镜面对称地移动。所述镜面基本 上定向成垂直于导轨 9 并且位于第一副机架 13 和主机架之间, 并且更具体来说, 位于第一 和第二副机架旋转点 27、 29 与第一和第二主机架旋转点之间。由于副机架的旋转点 27、 29 和主机架的旋转点的位置接近导轨 9, 所以运输机单元 3 能够具有非常紧凑的结构。 这种紧 凑的结构使得所述斜坡升降机能够安装在狭窄的楼梯上并且能够在短距离的弯曲处转弯。
     第二副机架 15 通过第三和第四副机架旋转点 35、 37 而可移动地与主机架连接。 第 三副机架旋转点 35 具体表现为第三销, 该第三销能够移动穿过主机架中的第三凹槽。所述 第三凹槽具有圆切面外形, 该圆切面具有从主机架的第三主机架旋转点出发的半径, 所述 第三主机架旋转点在这种情况下位于第一主机架旋转轴线 31 上。第四副机架旋转点 37 具 体表现为第四销, 该第四销能够移动通过主机架中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具有圆切面 外形, 该圆切面具有从主机架旋转点出发的半径, 所述主机架旋转点在这种情况下穿过主 机架的第二主机架旋转轴线 33。这种结构的结果是, 主机架和第二副机架 15 被结合在一 起, 从而它们以反映的方式相对于彼此相对于镜面移动, 所述镜面位于第三和第四副机架 旋转点 35、 37 和主机架的两条旋转轴线 31、 33 之间。 通过使副机架旋转点具体表现为能够在主机架的凹槽中移动地销, 并且通过使所 述凹槽具有圆形, 副机架旋转点能够以紧凑的方式并以圆形外形相对于主机架的主机架旋 转点移动, 其中所述圆形的外形与主机架的主机架旋转点具有不变的距离。这种紧凑的设 计的优点在于, 主机架不需要很多空间并且结果是其能够易于被安装在斜坡升降机的运输 机单元中。所述销 / 凹槽联接装置具体表现为成对的方式, 换言之, 在图 4a 中不可见的那 一侧上, 相同的旋转点和销按照可见的这一侧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成对的方式的实施例 保证了使力更有效地分布并且在销 / 凹槽连接中少有磨损。
     第一副机架 13 具有运行机构, 该运行机构包括两个导向轮 39、 41 和第一轮支承件 43。第一轮支承件 43 通过第一轮支承件旋转点 45 与第一副机架 13 连接, 所述第一轮支承 件旋转点 45 具体表现为第五销, 其通过第五凹槽悬挂在副机架 13 中。第五凹槽具有描绘 出圆形部分的中心线, 该圆形相对于位于主机架的第三旋转轴线 47 上的第五主机架旋转 点具有不变的距离。第三旋转轴线 47 能够可选地由主机架的主机架导向轮 16 的旋转轴线 形成。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 49 具体表现为第六销, 该第六销通过第六圆凹槽而能够移动地 悬挂在第一副机架 13 中, 并且能够相对于位于主机架的第四旋转轴线 51 上的第六主机架 旋转点实现圆周运动。第一和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 45、 49 能够在相同的第二平面中相对于 第五和第六主机架旋转点移动。 在这个实施例中, 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彼此垂直, 在该第一 平面中, 副机架相对于主机架移动, 在该第二平面中, 轮支承件相对于主机架移动。如果运 输机单元穿过二维的弯曲部分, 则第一副机架 13 和轮支承件 43 将相对于主机架发生倾斜。 作为第一副机架 13 的倾斜的结果, 相对于第三和第四旋转轴线 47、 51 的参考不可能再精确 无误 ; 即使第一副机架 13 没有倾斜, 也会应用这种参考。因为第一和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 45、 49 以及第五和第六主机架旋转点的位置接近导轨 9, 所以第一副机架 13 能够具有非常
     紧凑的结构。副机架 13 的这种紧凑的结构使得运输机单元 3 能够保持紧凑并且所述斜坡 升降机能够结合在狭窄的楼梯中并且能够在短距离的弯曲处转弯。
     第二副机架 15 具有基本上相同的轮支承件, 该轮支承件按照与支承件 43 连接于 第一副机架 13 类似的方式与第二副机架 15 连接, 并且该轮支承件能够按照类似的方式相 对于第五和第六主机架旋转点 ( 旋转轴线 47 和 51) 移动。结果两个轮支承件按照镜面对 称地方式在第二平面中相对于主机架移动, 并且因为所述副机架也按照镜面对称地方式在 第一平面中相对于主机架移动, 所以保证了在两个平面中均具有良好的导向。 结果, 副机架 的导向轮以及主机架的主机架导向轮、 驱动轮、 和支承轮连续地处于相对于导轨的位置上, 从而这些轮的运行平面的位置平行于导轨的切线, 从而每一个轮能够在通过导轨的弯曲部 分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滚动通过所述弯曲部。 所述轮支承件能够稍微倾斜地悬挂在主机架 中, 从而他们都能够在相同的倾斜的第三平面中移动。第三倾斜平面将不再垂直于第一平 面。当主机架进入以及离开弯曲部分时将仍然在正确的位置上移动。倾斜的轮支承件的优 点在于, 导轨的一部分能够不固定在台阶中的壁上。 结果, 与过去使用的一个连接装置使得 副机架和主机架按照反映的方式移动相比, 本发明具有多个旋转点来保证副机架 13、 15 和 主机架 11 按照反映方式移动, 力被更有效地分布并且具有较少的磨损。 图 4b 示出了由图 4a 中的运输机单元构成的可选的运输机单元 3, 其中略去了一个 副机架。在这个可选地实施例中, 对应于图 1 至图 4a 中所包括的那些元件的元件在图 4b 中以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运输机单元 3 包括主机架和副机架 13, 其中为了清楚地表示副 机架 13 和轮 41、 25、 16、 19 而略去了主机架。第一副机架 13 通过第一和第二副机架旋转点 27、 29 而能够移动地与主机架连接。第一副机架旋转点 27 具体表现为第一销, 该第一销能 够移动通过主机架中的第一凹槽 ( 未示出 )。 所述第一凹槽具有圆切面的形状, 该圆切面具 有由主机架的第一主机架旋转点而来的半径, 所述第一主机架旋转点位于第一主机架旋转 轴线 31 上。在该实施例中, 第一旋转轴线 31 穿过齿轮 19 的旋转轴线, 但是这对于有效地 实现本发明来说并不是必须的。第二副机架旋转点 29 具体表现为第二销, 该第二销能够移 动通过主机架中的第二凹槽 ( 未示出 )。所述第二凹槽具有圆切面外形, 该圆切面具有从 第二主机架旋转点出发的半径, 所述第二主机架旋转点穿过主机架的第二主机架旋转轴线 33。在该实施例中, 第二旋转轴线 33 穿过支承轮 25 的旋转轴线, 但是这对于有效地实现本 发明来说并不是必须的。为了有效地实现本发明, 需要使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 31、 33 均处 于与导轨 9 的距离相同的位置。第一和第二副机架旋转点 27、 29 也必须处于与导轨 9 的距 离相同的位置。这种结构的结果是, 主机架和第一副机架 13 被结合在一起, 从而它们相对 于彼此镜面对称地在第一平面中相对于镜面移动。所述镜面被基本上定向成垂直于导轨 9 并且位于第一副机架 13 和主机架之间, 更特别地位于第一和第二副机架旋转点 27、 29 与第 一和第二主机架旋转点之间。结果, 副机架旋转点 27、 29 和主机架旋转点的位置接近导轨 9, 运输机单元 3 能够具有非常紧凑的结构。目前只出现了一个副机架的这个实施例的紧凑 的结构使得运输机单元能够更加紧凑地制造并且能够在距离更加短的弯曲部分转弯。
     第一副机架 13 具有运行机构, 该运行机构包括两个导向轮 39、 41 和第一轮支承 件。第一轮支承件通过第一轮支承件旋转点 45 与第一副机架 13 连接, 所述第一轮支承件 旋转点 45 具体表现为第五销, 该第五销通过第五凹槽而悬挂在副机架 13 中。第五凹槽具 有描绘出圆形部分的中心线, 该圆形部分相对于处于主机架的第三旋转轴线 47 上的第五
     主机架旋转点具有不变的距离。第三旋转轴线 47 能够可选地由主机架的主机架导向轮 16 的旋转轴线形成。 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 49 具体表现为第六销, 该第六销通过第一主机架 13 中的第六圆形凹槽而能够移动地悬挂, 并且能够相对于位于主机架的第四旋转轴线 ( 未示 出 ) 上的第六主机架旋转点而实现局部地圆周运动。在第一副机架中形成的凹槽基本上与 在主机架中形成的凹槽 ( 未示出 ) 类似, 从而使得第一和第二副机架旋转点 27、 29 围绕第 一和第二主机架旋转点做圆周运动。第一和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 45、 49 在相同的第二平面 中能够相对于第五和第六主机架旋转点移动。在这个实施例中, 第一和第二平面基本上彼 此垂直, 但是也能够稍微发生倾斜, 在第一平面中, 副机架相对于主机架移动, 在第二平面 中, 轮支承件相对于主机架移动。
     图 5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斜坡升降机的第二实施例。在该第二实施例中的相似的 元件由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所述斜坡升降机具有运输机单元 3, 该运输机单元 3 包括能 够在导轨 9 上前进的第一和第二副机架 13、 15 和主机架 11。在附图中, 导轨 9 的切面是可 见的 ; 在现实中, 所述导轨将将比此处所示的稍微长一些。 第一和第二副机架 13、 15 具有两 个导向轮 17、 39、 41 和带有两个主机架导向轮 16 的主机架 11。第一副机架 13 已经通过第 一副机架枢转点 65、 第一连接杆 61 和第一主机架枢转点 63 而与主机架 11 连接。现在通 过使第二连接杆 67 经由第二副机架枢转点 69 而连接至第二主机架枢转点 71, 其中第一和 第二连接杆 61、 67 相互交叉, 使得副机架 13 和主机架 11 的移动能够相对于第一镜面 80 而 反映, 所述第一镜面 80 位于第一副机架 13 的导向轮 39、 41 和主机架 11 的轮 17 之间。在 这个实施例中, 镜面 80 在主机架 11 和第二副机架 13 之间的中间位于连接杆 61、 67 的相交 处。 第二副机架 15 通过第三和第四副机架枢转点 73、 75 和相交的第三和第四连接杆 77、 79 与第一和第二主机架枢转点 63、 71 连接, 结果第二副机架 15 和主机架 11 之间的运动 能够在第二镜面 81 上反映。通过第一和第二副机架 13、 15 镜面对称地与主机架 11 联接, 从而使镜面 80、 81 处于主机架 11 和副机架 13、 15 之间, 使得第一和第二副机架 13、 15 和 主机架 11 在导轨上移动, 从而机架 11、 13、 15 基本上与导轨 9 成直角。结果机架 11、 13、 15 的轮连续地处于相对于导轨 9 的位置, 从而这些轮的运行平面的位置平行于所述导轨的切 线。 图 5 的第二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 具有枢转点的杆提供了比凹槽更好的支承, 结果具有较 小的游隙, 并且导向轮、 支承轮和驱动轮被更加清楚地限定。图 5 的第二实施例对于所述导 轨中的特定的弯曲处来说是理想的。为了也能够通过垂直于所述弯曲部分的弯曲部分, 将 必须在垂直于附图的方向上使用类似的连接杆。
     图 6 和 7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斜坡升降机的第三实施例, 其中图 7 是图 6 中的运 输机单元的仰视图。 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元件对应的第三实施例中的元件由相应的附 图标记表示。 所述斜坡升降机具有运输机单元 3, 该运输机单元包括能够在导轨 9 上前进的 第一和第二副机架 13、 15 和主机架 11。在附图中, 可以看见导轨 9 的切面 ; 在现实中, 所述 导轨将比此处所示的要稍微长一些。第一和第二副机架 13、 15 具有两个导向轮 17、 39、 41 和带有两个主机架导向轮 16 的主机架 11。第一副机架 13 已经通过第一副机架枢转点 65、 第一连接杆 61 和第一主机架枢转点 63 与主机架 11 连接。现在通过凭借第二副机架枢转 点 69 使第二连接杆 67 与第二主机架枢转点 71 连接, 其中第一和第二连接杆 61、 67 彼此交 叉, 使得副机架 13 和主机架 11 的运动能够相对于位于第一副机架 13 的导向轮 39、 41 和主
     机架 11 的轮 16 之间的第一镜面而反映。在这个实施例中, 所述镜面在主机架 11 和第一副 机架 13 之间的中间位于连接杆 61、 67 的相交处。
     第二副机架 15 通过第三和第四副机架枢转点 73、 75 以及相交的第三和第四连接 杆 77、 79 与第一和第二主机架枢转点 63、 71 连接, 结果第二副机架 15 和主机架 11 之间的 运动能够在第二镜面上反映。通过使第一和第二副机架 13、 15 与主机架 11 镜面对称地联 接, 从而镜面处于主机架 11 和副机架 13、 15 之间, 使得第一和第二副机架 13、 15 和主机架 11 在导轨 9 上移动, 从而机架 11、 13、 15 基本上与导轨 9 成直角。结果机架的轮 11、 13、 15 连续地处于相对于导轨 9 的位置上, 从而所述的轮的运行平面的位置平行于所述导轨的切 线。连接杆和枢转点的优点在于枢转点比销 / 凹槽连接使用起来更迟钝, 结果能够在更长 的时间内以更大的精度对所述轮进行定位。
     第一副机架 13 具有运行机构, 该运行机构包括两个导向轮 39、 41 和第一轮支承 件。第一轮支承件 43 通过第一轮支承件旋转点 45 与第一副机架 13 连接, 所述第一轮支承 件旋转点 45 具体表现为第五销, 该第五销通过第五凹槽而悬挂在副机架 13 中。第五凹槽 具有描绘出圆形部分的中心线, 该圆形部分相对于处于主机架的第三旋转轴线 47 上的第 五主机架旋转点具有不变的距离。第三旋转轴线 47 能够选择性地由主机架的主机架导向 轮 16 的旋转轴线形成。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 49 具体表现为第六销, 该第六销通过第六圆 形凹槽而能够移动地悬挂在第一副机架 13 中并且能够相对于位于主机架的第四旋转轴线 51 上的第六主机架旋转点而做圆周运动。 第一和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 45、 49 能够在相同的 第二平面中相对于第五和第六主机架旋转点移动。当第一副机架 13 由于导轨 9 上的运输 机单元 3 的向上或向下弯曲而倾斜时, 所述第二平面将稍微发生弯曲。
     第二副机架 15 具有基本上相同的轮支承件, 该轮支承件以类似于轮支承件 43 与 第一副机架 13 的连接相类似的方式与第二副机架 15 连接并且其能够以类似的方式相对于 第五和第六主机架旋转点 ( 旋转轴线 47 和 51) 移动。结果两个轮支承件按照与主机架镜 面对称地方式在第二平面中移动, 并且因为所述副机架也以镜面对称地方式相对于主机架 在第一平面中移动, 所以在两个平面中均保证了良好的导向。结果所述副机架的导向轮和 驱动轮、 支承轮以及主机架的主机架导向轮连续地处于相对于导轨的位置, 从而所述的轮 的运行平面的位置平行于所述导轨的切线, 从而当每一个轮通过导轨中的弯曲部分时能够 以适当的方式滚动通过。
     这在两个维度中提供了良好的导向。作为可选的方案, 主机架 11 的主机架导向轮 16 能够被支承轮或驱动轮所取代 ; 这么做的优点在于这些轮准确地相对于导轨 9 对齐。此 外, 能够使用一个或多个导向轮作为驱动轮并且能够略去或不略去主机架的驱动轮。这些 和多个类似的匹配或改变被认为是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中。

在斜坡或台阶上升降的斜坡升降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在斜坡或台阶上升降的斜坡升降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在斜坡或台阶上升降的斜坡升降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斜坡或台阶上升降的斜坡升降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斜坡或台阶上升降的斜坡升降机.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70330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2.09CN101970330A*CN101970330A*(21)申请号 200880120486.5(22)申请日 2008.12.102001096 2007.12.17 NLB66B 9/08(2006.01)(71)申请人自由提升有限公司地址荷兰海尔许霍瓦德(72)发明人 D弗罗伊金德维日(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代理人程伟 王锦阳(54) 发明名称在斜坡或台阶上升降的斜坡升降机(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沿着导轨(9)在斜坡或台阶上升降的斜坡升降机,其具有运输机单元(3。

2、),该运输机单元(3)设计成被所述导轨支承并且沿着所述导轨前进,其中所述运输机单元包括主机架(11)以及第一和第二副机架(13、15),其中所述副机架具有至少两个导向轮(39、41、17),所述导向轮沿着所述导轨对所述运输机单元进行引导,并且所述主机架具有支承轮(25)和与驱动装置(21)连接的驱动轮(19),所述驱动轮(19)使所述运输机单元沿着所述导轨前进。所述第一副机架和所述主机架联接在一起,从而所述第一副机架和所述主机架的运动相对于对称平面镜面对称,所述对称平面位于所述第一副机架和所述主机架之间。(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06.11(86)PCT申请的。

3、申请数据PCT/NL2008/000274 2008.12.10(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078704 EN 2009.06.25(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8 页CN 101970330 A 1/2页21.一种沿着导轨在斜坡或台阶上升降的斜坡升降机,其具有运输机单元,该运输机单元设计成被所述导轨支承并且沿着所述导轨前进,其中所述运输机单元包括主机架以及第一和第二副机架,其中所述副机架具有至少两个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沿着所述导轨对所述运输机单元进行引导,并且所述主机架具有主机架导向轮和与驱。

4、动装置连接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装置使所述运输机单元沿着所述导轨前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机架和所述主机架联接在一起,从而所述第一副机架的所述导向轮和所述主机架的所述轮的运动相对于第一对称平面镜面对称,所述第一对称平面位于所述第一副机架的所述导向轮和所述主机架的所述轮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坡升降机,其中所述第一副机架具有第一和第二副机架旋转点,所述第一副机架旋转点相对于所述主机架的第一主机架旋转点能够移动地悬挂,从而它能够围绕所述第一主机架旋转点进行局部的圆周运动,并且所述第二副机架旋转点相对于所述主机架的第二主机架旋转点能够移动地悬挂,从而它能够围绕所述第二主机架旋转点进行局部的圆周运。

5、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斜坡升降机,其中所述第一副机架和所述主机架能够在相同的第一平面中相对于彼此移动。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斜坡升降机,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副机架旋转点具体表现为第一和第二销,所述第一和第二销能够移动通过在所述主机架中形成的第一和第二凹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坡升降机,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凹槽具有圆切面外形,该圆切面具有从所述主机架的所述第一或第二主机架旋转点出发的半径。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斜坡升降机,其中所述的第二副机架和所述主机架联接在一起,从而所述第二副机架和所述主机架的运动相对于第二对称平面镜面对称,所述第二对称平面位于所述第二副机架的所述导向轮。

6、和所述主机架的所述轮之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斜坡升降机,其中所述第二副机架具有第三和第四副机架旋转点,所述第三副机架旋转点相对于所述主机架的第三主机架旋转点能够移动地悬挂,从而其能够围绕所述第三主机架旋转点进行局部的圆周运动,并且所述第四副机架旋转点相对于所述主机架的第四主机架旋转点能够移动地悬挂,从而其能够围绕所述第四主机架旋转点进行局部的圆周运动。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斜坡升降机,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三主机架旋转点位于相同的第一轴线上,所述第二和第四主机架旋转点位于相同的第二轴线上。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斜坡升降机,其中所述第一副机架具有运行机构,该运行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导向轮。

7、和轮支承件。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斜坡升降机,其中所述轮支承件通过第一轮支承件旋转点和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与所述第一副机架连接,所述第一轮支承件旋转点相对于所述主机架的第五主机架旋转点能够移动地悬挂,从而其能够围绕所述第五主机架旋转点进行局部的圆周运动,并且所述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相对于所述主机架的第六主机架旋转点能够移动地悬挂,从而其能够围绕所述第六主机架旋转点进行局部的圆周运动。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斜坡升降机,其中所述轮支承件能够在相同的第二平面中相对于所述副机架移动。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70330 A 2/2页3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斜坡升降机,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

8、平面彼此垂直。13.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斜坡升降机,其中所述第一副机架通过所述第一副机架旋转点、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一主机架旋转点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副机架旋转点、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二主机架旋转点与所述主机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杆彼此交叉。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斜坡升降机,其中所述第一副机架具有运行机构,该运行机构包括所述至少两个导向轮和轮支承件。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斜坡升降机,其中所述轮支承件通过第一轮支承件旋转点和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与所述第一副机架连接,所述第一轮支承件旋转点相对于所述主机架的第五主机架旋转点能够移动地悬挂,从而其能够围绕所述第五主机架旋转点进行局部的圆周运动。

9、,并且所述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相对于所述主机架的第六主机架旋转点能够移动地悬挂,从而其能够围绕所述第六主机架旋转点进行局部的圆周运动。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70330 A 1/6页4在斜坡或台阶上升降的斜坡升降机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沿着导轨在斜坡或台阶上升降的斜坡升降机,其具有运输机单元,该运输机单元设计成被导轨支承并且沿着该导轨前进,其中运输机单元包括主机架以及第一和第二副机架,其中所述副机架具有至少两个导向轮,这些导向轮沿着导轨对运输机单元进行引导,并且所述主机架具有主机架导向轮和与驱动装置连接的驱动轮,该驱动装置使运输机单元沿着导轨前进。背景技术0002 这种类型的升。

10、降机由荷兰专利1001327所得知。在这个专利中已知的升降机具有用于导轨引导位移装置的驱动装置的运行机构,该升降机例如乘用升降机,其包括基部、驱动装置和至少两组导向轮,这两组导向轮在运行机构的移动方向上看过去是一个接一个地连接,从而在使用过程中,运行机构沿着导轨在所需的位置上被导向轮所引导,其中所述基部至少包括桥接件、第一和第二机架部分,其中所述机架部分的每一者均与桥接件连接以能够围绕至少一个旋转轴线移动,其中每一个机架部分带有一组导向轮,并且其中所述机架部分被形成机械镜面的联接装置联接在一起,从而所述第一和第二机架部分的移动总是在镜面内彼此镜面映象,该镜面相对于桥接件进行观察而沿着与运行机构。

11、的驱动装置成直角的方向并且在第一和第二机架部分之间延伸。对于所取得的进步,该已知的斜坡升降机具有驱动轮,其牢固地与桥接件连接,其中所述桥接件通过支承件与机架部分连接。驱动轴的旋转轴线优选地处于所述镜面中。0003 该已知的升降机的缺点在于,通过桥接件的支承件取得的与机架部分的连接不能够保证驱动轮最优化地与导轨对齐。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寻求提供一种斜坡升降机,其至少部分地克服上述缺点或者至少对其提供替代方案。0005 本发明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斜坡升降机而实现这个目的。0006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斜坡升降机的优点在于,第一副机架能够相对于主机架移动,从而二者均能够相对于位于主机架和第一副机架之。

12、间的对称平面做镜面对称运动。导向轮和驱动轮的轴线则位于与导轨相交并成直角的平面中。运输机单元的导向轮和驱动轮则连续地处于相对于导轨的位置,从而所述轮的运行平面的位置平行于导轨的切线,从而每一个轮能够在通过导轨中的弯曲部分时以最适宜的方式滚动通过所述弯曲部分。此外,这种运输机单元的优点在于第一副机架的每一运动均被接下来或者之前的主机架所反映。结果,例如当进入弯曲部分时,之前的导向轮适应所述副机架的位置,从而所述导向轮基本上遵从理想化的线路。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联接使得主机架的位置适应将通过的弯曲部分,其(也是主机架的)结果是,驱动轮遵从理想化的线路。0007 其它的优点在于,通过桥接部分和支承件形。

13、成的机架部分之间的连接在根据本发说 明 书CN 101970330 A 2/6页5明的斜坡升降机中是多余的。这是有利的,因为其简化了设计。0008 有利的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附图说明0009 本发明将基于附图的描述而进行更加详细地说明,在附图中:0010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斜坡升降机的第一实施例,例如台阶升降机;0011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斜坡升降机的第一实施例的仰视图;0012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斜坡升降机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0013 图4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斜坡升降机的拆分后的主机架;0014 图4b示出了用于斜坡升降机的运输机单元的可选实施例;0015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

14、的斜坡升降机的第二实施例;0016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斜坡升降机的第三实施例;以及0017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斜坡升降机的第三实施例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 图1是斜坡升降机1的主视图,该斜坡升降机例如台阶升降机,其具有座椅5和脚踏板7。沿着导轨9在斜坡或台阶上升降的斜坡升降机1具有运输单元3,其设计成受到导轨9的支承并且沿着导轨9前进。运输机单元3包括主机架11和第一副机架13。第一副机架13具有至少两个导向轮,可以看见其中的一个导向轮41,其沿着导轨9对运输机单元3进行引导。0019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斜坡升降机1的仰视图。该仰视图示出了第一副机架13和第二副机架15。第一副机架。

15、13具有两个导向轮39、41并且第二副机架15也具有两个导向轮17。主机架11具有主机架导向轮16以及与驱动装置21连接的驱动轮,该驱动装置21使运输机单元3沿着导轨9前进。所述驱动轮为此而具有齿轮19,该齿轮19与导轨9的齿条23相啮合。0020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斜坡升降机的一部分在导轨9的方向上的侧视图。运输机单元3具有带有支承轮25主机架11,该支承轮25在导轨9上支承运输机单元3并且保证齿轮19被压抵在齿条23上。主机架11与副机架13连接,副机架13具有包括两个导向轮39、41和轮支承件18的运行机构。0021 图4a示出了图1至3中所包括的拆分后的主机架11。能够旋转地与主机架连。

16、接的支承轮25在导轨9上行进。在下侧,仍然只能够看见具有齿轮19的驱动装置21,该驱动装置21与主机架连接。0022 第一副机架13通过第一和第二副机架旋转点27、29与主机架能够移动地连接。第一副机架旋转点27具体表现为第一销,该第一销能够移动穿过主机架中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具有圆切面外形,该圆切面具有从主机架的第一主机架旋转点出发的半径,该第一主机架旋转点位于第一主机架旋转轴线31上。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旋转轴线31穿过齿轮19的旋转轴线,但是这对于有效地实现本发明来说并不是必须的。第二副机架旋转点29具体表现为第二销,该第二销能够移动穿过主机架中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具有圆切面外形,。

17、该圆切面具有从第二主机架旋转点出发的半径,该第二主机架旋转点穿过主机说 明 书CN 101970330 A 3/6页6架的第二主机架旋转轴线33。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二旋转轴线33穿过支承轮25的旋转轴线,但是这对于有效地实现本发明来说并不是必须的。为了有效地实现本发明,需要使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31、33位于与导轨9的距离相同的位置上。第一和第二副机架旋转点27、29也必须位于与导轨9的距离相同的位置上。这种结构的结果是,主机架和第一副机架13被结合在一起,从而它们在相对于镜面的第一平面上彼此镜面对称地移动。所述镜面基本上定向成垂直于导轨9并且位于第一副机架13和主机架之间,并且更具体来说,位于。

18、第一和第二副机架旋转点27、29与第一和第二主机架旋转点之间。由于副机架的旋转点27、29和主机架的旋转点的位置接近导轨9,所以运输机单元3能够具有非常紧凑的结构。这种紧凑的结构使得所述斜坡升降机能够安装在狭窄的楼梯上并且能够在短距离的弯曲处转弯。0023 第二副机架15通过第三和第四副机架旋转点35、37而可移动地与主机架连接。第三副机架旋转点35具体表现为第三销,该第三销能够移动穿过主机架中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具有圆切面外形,该圆切面具有从主机架的第三主机架旋转点出发的半径,所述第三主机架旋转点在这种情况下位于第一主机架旋转轴线31上。第四副机架旋转点37具体表现为第四销,该第四销能够。

19、移动通过主机架中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具有圆切面外形,该圆切面具有从主机架旋转点出发的半径,所述主机架旋转点在这种情况下穿过主机架的第二主机架旋转轴线33。这种结构的结果是,主机架和第二副机架15被结合在一起,从而它们以反映的方式相对于彼此相对于镜面移动,所述镜面位于第三和第四副机架旋转点35、37和主机架的两条旋转轴线31、33之间。0024 通过使副机架旋转点具体表现为能够在主机架的凹槽中移动地销,并且通过使所述凹槽具有圆形,副机架旋转点能够以紧凑的方式并以圆形外形相对于主机架的主机架旋转点移动,其中所述圆形的外形与主机架的主机架旋转点具有不变的距离。这种紧凑的设计的优点在于,主机架不需。

20、要很多空间并且结果是其能够易于被安装在斜坡升降机的运输机单元中。所述销/凹槽联接装置具体表现为成对的方式,换言之,在图4a中不可见的那一侧上,相同的旋转点和销按照可见的这一侧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成对的方式的实施例保证了使力更有效地分布并且在销/凹槽连接中少有磨损。0025 第一副机架13具有运行机构,该运行机构包括两个导向轮39、41和第一轮支承件43。第一轮支承件43通过第一轮支承件旋转点45与第一副机架13连接,所述第一轮支承件旋转点45具体表现为第五销,其通过第五凹槽悬挂在副机架13中。第五凹槽具有描绘出圆形部分的中心线,该圆形相对于位于主机架的第三旋转轴线47上的第五主机架旋转点具有不。

21、变的距离。第三旋转轴线47能够可选地由主机架的主机架导向轮16的旋转轴线形成。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49具体表现为第六销,该第六销通过第六圆凹槽而能够移动地悬挂在第一副机架13中,并且能够相对于位于主机架的第四旋转轴线51上的第六主机架旋转点实现圆周运动。第一和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45、49能够在相同的第二平面中相对于第五和第六主机架旋转点移动。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彼此垂直,在该第一平面中,副机架相对于主机架移动,在该第二平面中,轮支承件相对于主机架移动。如果运输机单元穿过二维的弯曲部分,则第一副机架13和轮支承件43将相对于主机架发生倾斜。作为第一副机架13的倾斜的结果,相对于第三和。

22、第四旋转轴线47、51的参考不可能再精确无误;即使第一副机架13没有倾斜,也会应用这种参考。因为第一和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45、49以及第五和第六主机架旋转点的位置接近导轨9,所以第一副机架13能够具有非常说 明 书CN 101970330 A 4/6页7紧凑的结构。副机架13的这种紧凑的结构使得运输机单元3能够保持紧凑并且所述斜坡升降机能够结合在狭窄的楼梯中并且能够在短距离的弯曲处转弯。0026 第二副机架15具有基本上相同的轮支承件,该轮支承件按照与支承件43连接于第一副机架13类似的方式与第二副机架15连接,并且该轮支承件能够按照类似的方式相对于第五和第六主机架旋转点(旋转轴线47和51)。

23、移动。结果两个轮支承件按照镜面对称地方式在第二平面中相对于主机架移动,并且因为所述副机架也按照镜面对称地方式在第一平面中相对于主机架移动,所以保证了在两个平面中均具有良好的导向。结果,副机架的导向轮以及主机架的主机架导向轮、驱动轮、和支承轮连续地处于相对于导轨的位置上,从而这些轮的运行平面的位置平行于导轨的切线,从而每一个轮能够在通过导轨的弯曲部分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滚动通过所述弯曲部。所述轮支承件能够稍微倾斜地悬挂在主机架中,从而他们都能够在相同的倾斜的第三平面中移动。第三倾斜平面将不再垂直于第一平面。当主机架进入以及离开弯曲部分时将仍然在正确的位置上移动。倾斜的轮支承件的优点在于,导轨的一部。

24、分能够不固定在台阶中的壁上。结果,与过去使用的一个连接装置使得副机架和主机架按照反映的方式移动相比,本发明具有多个旋转点来保证副机架13、15和主机架11按照反映方式移动,力被更有效地分布并且具有较少的磨损。0027 图4b示出了由图4a中的运输机单元构成的可选的运输机单元3,其中略去了一个副机架。在这个可选地实施例中,对应于图1至图4a中所包括的那些元件的元件在图4b中以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运输机单元3包括主机架和副机架13,其中为了清楚地表示副机架13和轮41、25、16、19而略去了主机架。第一副机架13通过第一和第二副机架旋转点27、29而能够移动地与主机架连接。第一副机架旋转点27具。

25、体表现为第一销,该第一销能够移动通过主机架中的第一凹槽(未示出)。所述第一凹槽具有圆切面的形状,该圆切面具有由主机架的第一主机架旋转点而来的半径,所述第一主机架旋转点位于第一主机架旋转轴线31上。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旋转轴线31穿过齿轮19的旋转轴线,但是这对于有效地实现本发明来说并不是必须的。第二副机架旋转点29具体表现为第二销,该第二销能够移动通过主机架中的第二凹槽(未示出)。所述第二凹槽具有圆切面外形,该圆切面具有从第二主机架旋转点出发的半径,所述第二主机架旋转点穿过主机架的第二主机架旋转轴线33。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旋转轴线33穿过支承轮25的旋转轴线,但是这对于有效地实现本发明来说并不是。

26、必须的。为了有效地实现本发明,需要使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31、33均处于与导轨9的距离相同的位置。第一和第二副机架旋转点27、29也必须处于与导轨9的距离相同的位置。这种结构的结果是,主机架和第一副机架13被结合在一起,从而它们相对于彼此镜面对称地在第一平面中相对于镜面移动。所述镜面被基本上定向成垂直于导轨9并且位于第一副机架13和主机架之间,更特别地位于第一和第二副机架旋转点27、29与第一和第二主机架旋转点之间。结果,副机架旋转点27、29和主机架旋转点的位置接近导轨9,运输机单元3能够具有非常紧凑的结构。目前只出现了一个副机架的这个实施例的紧凑的结构使得运输机单元能够更加紧凑地制造并且能够。

27、在距离更加短的弯曲部分转弯。0028 第一副机架13具有运行机构,该运行机构包括两个导向轮39、41和第一轮支承件。第一轮支承件通过第一轮支承件旋转点45与第一副机架13连接,所述第一轮支承件旋转点45具体表现为第五销,该第五销通过第五凹槽而悬挂在副机架13中。第五凹槽具有描绘出圆形部分的中心线,该圆形部分相对于处于主机架的第三旋转轴线47上的第五说 明 书CN 101970330 A 5/6页8主机架旋转点具有不变的距离。第三旋转轴线47能够可选地由主机架的主机架导向轮16的旋转轴线形成。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49具体表现为第六销,该第六销通过第一主机架13中的第六圆形凹槽而能够移动地悬挂,并且。

28、能够相对于位于主机架的第四旋转轴线(未示出)上的第六主机架旋转点而实现局部地圆周运动。在第一副机架中形成的凹槽基本上与在主机架中形成的凹槽(未示出)类似,从而使得第一和第二副机架旋转点27、29围绕第一和第二主机架旋转点做圆周运动。第一和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45、49在相同的第二平面中能够相对于第五和第六主机架旋转点移动。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平面基本上彼此垂直,但是也能够稍微发生倾斜,在第一平面中,副机架相对于主机架移动,在第二平面中,轮支承件相对于主机架移动。0029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斜坡升降机的第二实施例。在该第二实施例中的相似的元件由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所述斜坡升降机具有运输机。

29、单元3,该运输机单元3包括能够在导轨9上前进的第一和第二副机架13、15和主机架11。在附图中,导轨9的切面是可见的;在现实中,所述导轨将将比此处所示的稍微长一些。第一和第二副机架13、15具有两个导向轮17、39、41和带有两个主机架导向轮16的主机架11。第一副机架13已经通过第一副机架枢转点65、第一连接杆61和第一主机架枢转点63而与主机架11连接。现在通过使第二连接杆67经由第二副机架枢转点69而连接至第二主机架枢转点71,其中第一和第二连接杆61、67相互交叉,使得副机架13和主机架11的移动能够相对于第一镜面80而反映,所述第一镜面80位于第一副机架13的导向轮39、41和主机架。

30、11的轮17之间。在这个实施例中,镜面80在主机架11和第二副机架13之间的中间位于连接杆61、67的相交处。0030 第二副机架15通过第三和第四副机架枢转点73、75和相交的第三和第四连接杆77、79与第一和第二主机架枢转点63、71连接,结果第二副机架15和主机架11之间的运动能够在第二镜面81上反映。通过第一和第二副机架13、15镜面对称地与主机架11联接,从而使镜面80、81处于主机架11和副机架13、15之间,使得第一和第二副机架13、15和主机架11在导轨上移动,从而机架11、13、15基本上与导轨9成直角。结果机架11、13、15的轮连续地处于相对于导轨9的位置,从而这些轮的运。

31、行平面的位置平行于所述导轨的切线。图5的第二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具有枢转点的杆提供了比凹槽更好的支承,结果具有较小的游隙,并且导向轮、支承轮和驱动轮被更加清楚地限定。图5的第二实施例对于所述导轨中的特定的弯曲处来说是理想的。为了也能够通过垂直于所述弯曲部分的弯曲部分,将必须在垂直于附图的方向上使用类似的连接杆。0031 图6和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斜坡升降机的第三实施例,其中图7是图6中的运输机单元的仰视图。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元件对应的第三实施例中的元件由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所述斜坡升降机具有运输机单元3,该运输机单元包括能够在导轨9上前进的第一和第二副机架13、15和主机架11。在附图中,可。

32、以看见导轨9的切面;在现实中,所述导轨将比此处所示的要稍微长一些。第一和第二副机架13、15具有两个导向轮17、39、41和带有两个主机架导向轮16的主机架11。第一副机架13已经通过第一副机架枢转点65、第一连接杆61和第一主机架枢转点63与主机架11连接。现在通过凭借第二副机架枢转点69使第二连接杆67与第二主机架枢转点71连接,其中第一和第二连接杆61、67彼此交叉,使得副机架13和主机架11的运动能够相对于位于第一副机架13的导向轮39、41和主说 明 书CN 101970330 A 6/6页9机架11的轮16之间的第一镜面而反映。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镜面在主机架11和第一副机架13之。

33、间的中间位于连接杆61、67的相交处。0032 第二副机架15通过第三和第四副机架枢转点73、75以及相交的第三和第四连接杆77、79与第一和第二主机架枢转点63、71连接,结果第二副机架15和主机架11之间的运动能够在第二镜面上反映。通过使第一和第二副机架13、15与主机架11镜面对称地联接,从而镜面处于主机架11和副机架13、15之间,使得第一和第二副机架13、15和主机架11在导轨9上移动,从而机架11、13、15基本上与导轨9成直角。结果机架的轮11、13、15连续地处于相对于导轨9的位置上,从而所述的轮的运行平面的位置平行于所述导轨的切线。连接杆和枢转点的优点在于枢转点比销/凹槽连接。

34、使用起来更迟钝,结果能够在更长的时间内以更大的精度对所述轮进行定位。0033 第一副机架13具有运行机构,该运行机构包括两个导向轮39、41和第一轮支承件。第一轮支承件43通过第一轮支承件旋转点45与第一副机架13连接,所述第一轮支承件旋转点45具体表现为第五销,该第五销通过第五凹槽而悬挂在副机架13中。第五凹槽具有描绘出圆形部分的中心线,该圆形部分相对于处于主机架的第三旋转轴线47上的第五主机架旋转点具有不变的距离。第三旋转轴线47能够选择性地由主机架的主机架导向轮16的旋转轴线形成。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49具体表现为第六销,该第六销通过第六圆形凹槽而能够移动地悬挂在第一副机架13中并且能够相。

35、对于位于主机架的第四旋转轴线51上的第六主机架旋转点而做圆周运动。第一和第二轮支承件旋转点45、49能够在相同的第二平面中相对于第五和第六主机架旋转点移动。当第一副机架13由于导轨9上的运输机单元3的向上或向下弯曲而倾斜时,所述第二平面将稍微发生弯曲。0034 第二副机架15具有基本上相同的轮支承件,该轮支承件以类似于轮支承件43与第一副机架13的连接相类似的方式与第二副机架15连接并且其能够以类似的方式相对于第五和第六主机架旋转点(旋转轴线47和51)移动。结果两个轮支承件按照与主机架镜面对称地方式在第二平面中移动,并且因为所述副机架也以镜面对称地方式相对于主机架在第一平面中移动,所以在两个平面中均保证了良好的导向。结果所述副机架的导向轮和驱动轮、支承轮以及主机架的主机架导向轮连续地处于相对于导轨的位置,从而所述的轮的运行平面的位置平行于所述导轨的切线,从而当每一个轮通过导轨中的弯曲部分时能够以适当的方式滚动通过。0035 这在两个维度中提供了良好的导向。作为可选的方案,主机架11的主机架导向轮16能够被支承轮或驱动轮所取代;这么做的优点在于这些轮准确地相对于导轨9对齐。此外,能够使用一个或多个导向轮作为驱动轮并且能够略去或不略去主机架的驱动轮。这些和多个类似的匹配或改变被认为是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中。说 明 书CN 101970330 A 1/8页10图1说 明 书 附 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