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的通道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的空气净化器,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的通道构造(A flowing structure of the aircleaner)。本发明通过安装作为送风装置的涡轮扇,以及在隔板上形成能够把由涡轮扇排出的空气向排风口引导地导向结构,可以提高送风效率进而提升净化空气的性能,并且本发明不需要安装另外的风扇罩,因此可以使制造工序变得简单,同时还可以节省材料费。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空器净化器是能够把包含在室内空气中的各种灰尘、有害气体、异味、烟气等污染物清除的装置,通过净化器可以形成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
图1为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的分解侧视图。
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部件而构成,即:正面开放,而顶部则形成了排风口11的机壳10;安装在上述机壳10的开口部分上的空气过滤器18,过滤器装有能够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的进风格栅15;安装在上述排风口11的内侧的送风装置20,能够形成送风压;安装在上述送风装置20的前面,能够将流过了上述空气过滤器18的细小灰尘过滤出来的集尘过滤器;设置在上述送风装置20与集尘过滤器25之间,能够把机壳10的内部划分成送风室和捕获室的隔板30,并且隔板上面装有上述送风装置20和集尘过滤器25。
在这里,为了能够把通过上述送风装置20的作用而被吸入的空气向上述排风口引导,上述机壳10上形成了风扇罩(fan housing)12。上述风扇罩12作为从机壳10的后面向前方突出的导向结构(guide),呈顶部开放的圆形形状,这种结构是为了能够把排向上方的空气向上述排风口11引导。并且开放的部分呈截断截面形状14,这种形状是一种剖面在一定的区间内变窄之后又变宽的形状,这种形状可以通过压力差来提高送风的效率。
上述进风格栅15由与上述机壳10的开口部分的形状相同的面板(panel)构成,并且它的中心部分上形成了进风口16。在与上述进风口16相距一定间隔的位置上装有盖子17,它不但可以使机器的外观更加美观,同时也形成了进风口16。
此外,上述进风格栅15的内壁上以可装可卸的方式安装着空气过滤器18,它能够把在上述送风装置20的作用下而流入的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相对较大的污染物过滤出来。
上述送风装置20包括电机21和送风扇22而构成,其中电机安装在上述隔板30的背面,能够产生驱动力。送风扇安装在上述电机21的旋转轴上,能够产生送风力。上述送风扇22是一种循环风扇,其前方形成了送风孔31,因而可以把空气吸入,同时被吸入的空气又可以向风扇的外圈方向排出。
上述集尘过滤器25包括电离部件26和捕获装置27而构成,其中电离部件能够使细小灰尘在通过能够产生高电压的放电针(图中未示)与放电对应极(图中未示)的间隙时带电,而捕获装置则能够将流过了上述电离部件26的细小灰尘捕获住。
同时,上述捕获装置27的后面还设置有光触媒过滤器29,这个光触媒过滤器能够将空气中的颗粒相对较小的异味粒子捕获住,并且可以把它们分解成CO2和H2O,从而清除空气中的异味。
上述隔板30是一个能够划分机壳10的内部空间的板状部件,其中央形成了送风孔31,上述送风孔31的外圈上形成了导向结构32,这个导向结构可以使上述集尘过滤器25和光触媒过滤器29从一侧以滑动(sliding)的方式插入并固定。上述导向结构32的上端形成了用来安装高压发生器41和印刷电路基板42的电器安装部件33。
与此同时,上述隔板30上的上述送风孔31形成了格栅(grill)形状,并且为了减小安装在隔板后面的电机21所引起的振动,还形成了补强肋片(rib)34。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的动作过程进行描述。
首先,如果电源接通,那么上述高压发生器41就会向上述电机21和集尘过滤器25供电。同时,随着上述电机21的启动,连接在旋转轴上的上述送风扇22会开始动作,从而将室内的空气通过进风口16吸入。流入的空气在经过空气过滤器18时,其中颗粒相对较大的污染物会被过滤出来。
之后,流过了上述空气过滤器18的细小灰尘在经过集尘过滤器25时会带电从而产生极性,而带电的灰尘会吸附在上述捕获装置27上,因而会被清除。接下来,空气在经过上述光触媒过滤器29时,体积最小的粒子——异味粒子会被转化成CO2和H2O,由此空气中的异味就会被清除。
经过了如上所述的清除污染物的过程之后的空气会经由上述送风孔31排向送风扇22,这样被排过来空气又会在上述风扇罩12的作用下被排向上述排风口11,由此就可以实现净化空气的过程。
但是,由于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中安装的是循环扇,而这种风扇在增加送风量方面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很难把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能力提高到某种水平以上。由此带来的问题便是这种空气净化器不能应用在需要大容量设备的宽阔空间内。
此外,由于能够将由上述循环扇排出的空气向排风口11引导的部件是风扇罩12,而风扇罩在机壳10的后面内壁上形成,并且与机壳是一体的,因此其构造比较复杂。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很难做到节省制造空气净化器所需的时间和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设计出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空气净化器的通道构造,它通过安装作为送风装置的涡轮扇,以及在隔板上形成与涡轮扇相呼应的通道结构,可以提高送风效率,并且它不需要安装另外的风扇罩,因此可以减少制造空气净化器所需的时间和费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通道构造的特征是:其组成部件包括:前面开放的机壳,机壳上设置有进风格栅,并且形成有排风口;安装在上述排风口的内侧的涡轮扇,能够产生送风压;安装在上述涡轮扇的前方的隔板,能够划分上述机壳的内部空间,并且隔板前面装有集尘过滤器;在上述隔板的背面上形成的导向结构,能够把由上述涡轮扇排出的空气向上述排风口引导。
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通道结构来说,由于通过安装作为送风装置的涡轮扇,提高了送风效率进而提升净化空气的性能,因此采用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即使在需要大容量设备的宽阔空间内也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此外,本发明中还形成了导向结构,其从隔板的后面向前方突出,能够将由涡轮扇排出的空气向排风口引导。并且上述结构紧贴机壳的内壁而安装,可以使机壳的内部形成风扇罩形状的空间。通过本发明可以使机壳的内部结构变得更加简单,并且不需要安装另外的风扇罩,因此可以节省制造空气净化器所需的时间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的分解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外观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主要部分的分解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主要部分的侧面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送风装置的侧面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隔板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导向结构的侧视图。
主要部件附图标记说明
50:机壳(cabinet) 51:排风口
52:固定部件 53:补强肋片
55:进风格栅 56:进风口
56a:前面进风口 56b:侧面进风口
58:空气过滤器 60:送风装置
61:电机 62:涡轮扇
62a:基板(base) 62b:叶片(blade)
62c:护罩(shroud) 65:集尘过滤器
66:电离部件 67:捕获装置
69:光触媒过滤器 70:隔板
71:过滤器安装部件 72:导向结构(guide)
72a:勾挂式突起 73:送风孔
73a:曲面部件 75:罩子(housing)
76:罩子导向结构(housing guide) 76a、77a:外表面
76b、77b:内表面 77c:排风面
78:导向面板(guide panel) 79:固定部件
81:控制盒盖子(controller box cover) 82:接线端(terminal)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通道构造的一个实施例予以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侧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主要部分的分解侧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主要部分的侧面剖面图。
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如图2至图4所示,其组成部件包括:前面开放的机壳50,其顶部则形成了排风口57;以可装可卸的方式安装在上述机壳50的开口部分上的进风格栅55,并且内壁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58;送风装置60,包括安装在上述机壳50的背面内壁上的电机61和安装在上述电机61的旋转轴上的涡轮扇62;安装在上述送风装置60的前方的集尘过滤器65,能够将流过了上述空气过滤器58的细小灰尘过滤出来;设置在上述集尘过滤器65与送风装置60之间的隔板70,能够把上述机壳50的内部划分成送风室和捕获室。
在这里,上述机壳50如图3至图4所示,在其背面的内壁上形成了用来安装上述电机61的固定部件52,上述固定部件52的圆圈上形成了若干个补强肋片(rib)53,其能够消减上述电机61驱动时所产生的振动。
上述进风格栅55如图2和图3所示,格栅的前面形成了前面进风口56a,进风格栅55的两端形成了倾斜面,并且上述倾斜面上分别形成了侧面进风口56b。由于这种结构可以使进风面积增加,因此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气,这样可以与安装涡轮扇62、送风量增加的情况相匹配。
图5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送风装置的侧面剖面图。
上述送风装置60包括电机61和涡轮扇62而构成,其中电机安装在上述机壳50上,可以产生驱动力;涡轮扇安装在上述电机61的旋转轴上,能够产生送风压力。上述涡轮扇62包括以下部件:圆板形状的基板62a,连接在上述电机61的旋转轴上;若干个叶片62b,从上述基板62a的外圈延伸到基板62a的内侧,与循环扇相比可以进一步提高送风效率;护罩62c,连接在上述叶片62b的末端,与上述基板62a相比直径相对较小,呈环(ring)状,其剖面呈向内凹陷的曲面形状,这种形状可以防止在流入的空气中产生紊流。
上述集尘过滤器25如图3所示,包括电离部件66和捕获装置67而构成,其中电离部件能够向流过了上述空气过滤器58的细小灰尘提供电荷从而使其带电,捕获装置能够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吸附流过了上述电离部件66的灰尘,从而将空气中的污染物清除。
图6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隔板的侧视图,图7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导向结构的侧视图。
上述隔板70如图6和图7所示,包括以下部分而构成:过滤器安装部件71,是一个能够划分机壳50的内部空间的板状部件,其中央形成了送风孔73,上述集尘过滤器65以可装可卸的方式安装在它的前面;电器安装部件74,形成在上述过滤器安装部件71的上端,能够向上述集尘过滤器65提供高电压的高压发生器(图中未示)和印刷电路基板(图中未示)安装在它上面;罩子(housing),由若干个导向结构构成,这些导向结构从上述隔板70的后面突出出来,位于机壳的内部并可以在机壳50的内部形成风扇罩的形状。
上述过滤器安装部件71上形成了从上述送风孔73的外圈向前方突出的导向结构,上述导向结构72的正面形状为四边形,能够防止插入其中的集尘过滤器65往边上移动。
此外,上述导向结构72的末端形成了若干个勾挂式突起72a,可以防止安装上的集尘过滤器65脱落。挂钩突起是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如果施加大于其弹力的向外的力,那么勾挂式突起72a就会张开一定的量,从而使集尘过滤器65能够脱离出来。
同时上述送风孔73的末端形成了曲面部件73a,这个曲面部件是通过向内侧折弯而形成的,其能够防止在通过上述送风孔73而流向涡轮扇62的空气中发生紊流的现象。
此外,由于上述曲面部件73a插在上述涡轮扇62的叶片62c的内侧,因此它可以防止流过上述送风孔73的空气向涡轮扇62的外侧流失,从而提高送风效率。
上述电器安装部件74上设置有以下部件:能够向集尘过滤器65提供高电压的高压发生器;能够控制空气净化器的运行并将运行状态显示出来的印刷电路基板等。电器安装部件74的前面装有控制盒盖子81(controller boxcover)。
上述罩子75的结构是在隔板70的后面形成了导向结构,这个导向结构能够把由上述涡轮扇62排出的空气向上述排风口57引导。上述导向结构在隔板70后面的各个角上形成,并且都是向后方突出的。
在这里,上述导向结构又包括以下部件而构成:一对罩子导向结构(housing guide)76,形成在隔板70下端的两个角上,把机壳50的侧面和底面连接起来从而在机壳50的内部形成圆形的空间;排风导向结构77,形成在上述隔板70上端的一个角上,不但能够使机壳50的内部形成圆形的空间,还能够使排出的空气加速;导向面板(guide panel)78,形成在与上述排风导向结构77相对的另一个角上,与上述排风导向结构77一起形成了排风口。
上述罩子导向结构76的外表面76a呈平面形状,内表面76b呈向内凹陷的曲面形状,其两端紧贴机壳50的侧面和底面而安装,因而可以使机壳50的下部形成圆形的空间。
此外,在上述罩子导向结构76的外表面76a与机壳50的角之间形成了固定部件79,通过固定部件可以把上述隔板70安装到机壳50上。
另外,上述排风导向结构77的外表面的上端向隔板70的内侧倾斜一定的量,其内表面77b则呈向内凹陷的曲面形状,把上述外表面77a与内表面77b的上端连接起来的倾斜面77c向隔板70的外侧倾斜从而形成了截断截面形状。
同时,在上述排风导向结构77的外表面77a与机壳50的角之间也形成了固定部件79,通过固定部件可以把上述隔板70安装到机壳50上。
上述导向面板78的上端向上述隔板70的内侧倾斜一定的角度,由此可以留出一个能够形成固定部件79的空间。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动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如果电源接通,那么上述电机61就会启动,从而将室内空气强制吸入。流入的空气经过上述空气过滤器58、集尘过滤器65、光触媒过滤器69之后,空气中的污染物、灰尘、烟气、异味等就会被清除。
之后,污染物被清除了的空气会沿着上述曲面部件63a流向涡轮扇62,在涡轮扇62的作用下被排向机壳50内部的空气会在上述罩子导向结构76、排风导向结构77以及导向面板78的引导下流向上述排风口57,最后重新排放到室内。经过这样的过程就实现了对空气的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