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色照明标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标志。 更具体地说,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标志, 其具有在白天 作为非照明普通标志的第一外观、 以及在夜间作为照明标志的第二外观。第一外观和第二 外观具有不同颜色。
背景技术
用于汽车用途的许多标志具有包括有色部分和发光部分的混合外观。在夜间, 为 了增加的装饰效果, 可以将背光效果添加到标志, 并且可以通过背光效果提供作为指示器 的功能。
现有技术的标志未提供在白天和夜间不相同的整合及自然外观的组合、 以及适于 汽车用途的足够背光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法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二色照明标志, 其将汽车标志的典型白天外观与汽 车部分的背光夜间外观整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二色照明标志, 其可以提供均匀且足够亮的照明 部。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二色照明标志, 其不会积聚热量而迅速地移除热 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色照明标志, 其包括具有金属外观层的金 属外观部、 支承金属外观层的基底层以及多个照明元件。
照明元件布置为与金属外观部的形状一致。 金属外观层和基底层透过来自照明元 件的光线。照明元件在预定发射角内发光。
优选的是, 预定发射角在从约 110 度至约 130 度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是, 预定发射 角约为 120 度。
基底层由半透明 ABS 制成。
基底层包括支持金属外观层的外表面、 以及面向照明元件并具有造成光线散射的 粗糙质地的内表面。
优选的是, 基底层的内表面与照明元件之间的距离在从 5-12mm 的范围内。更优选 的是, 基底层的内表面与照明元件之间的距离在从 7-10mm 的范围内。
照明元件包括 LED 和导光元件, 所述导光元件引导来自 LED 的光线使其在给定角 度内全面发射。
二色照明标志进一步包括用于冷却照明元件的冷却装置。 冷却装置包括连接到照 明元件的导热板。
二色照明标志进一步包括邻近金属外观部的非金属外观有色部。
金属外观层包括金属涂布片。或者, 金属外观层真空蒸镀涂布在基底层上。
二色照明标志进一步包括在金属外观层顶部上的透明涂层。
二色照明标志进一步包括漫射来自照明元件的光线的光漫射层。 光漫射层包括多 个齿元件, 所述多个齿元件适于在多个方向上将来自照明元件的光线折射。
基底层和光漫射区域可以是整合的。
照明标志起装饰和安全警示的作用。本发明的照明标志提供相同外观, 并满足主 要汽车公司对标志的设计需要。也就是说, 标志具有发光金属且明亮的有色外观。
照明标志进一步通过发出明亮且有色的光线而在黑暗环境下提供显著的装饰效 果。标志还提供警示效果, 例如, 停止信号或转弯信号。标志在驾驶环境下提供警示效果所 需的足够明亮的定向光线。
可以提供许多不同形状和结构的标志。标志的外表面可以是平坦的, 或者包括凸 出和凹入部。
标志提供均匀照明外观, 而照明元件因基底层和照明元件构造的漫射效应而是不 连续的。
尽管本发明得以简略概括, 但可以通过下面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及所附权利 要求书而获得对本发明的更全面理解。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 本发明的这些及其他特征、 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好理解, 其中 :
图 1 是示出一种标志的正视图, 所述标志具有字母和椭圆边缘条、 以及字母和椭 圆边缘条之间的有色部分 ;
图 2 是示出一种标志的正视图, 所述标志具有多边形状以及环绕该多边形的边缘 条;
图 3 是示出一种标志的正视图, 所述标志具有任意形状的符号以及环绕该符号的 边缘条、 以及该符号内和该符号外的有色部分 ;
图 4、 图 5 和图 6 是示出多个照明元件的正视图, 所述多个照明元件沿着图 1、 图2 和图 3 所示标志的照明部分的几何轮廓而布置 ;
图 7 是沿图 5 上 VII-VII 线截取的横截面图 ;
图 8 是第二实施例的二色照明标志的平面图 ;
图 9 是具有照明元件的基部的平面图 ;
图 10 是沿图 8 上 X-X 线截取的横截面图 ;
图 11 是照明元件的平面图 ;
图 12 是照明元件的横截面图 ; 以及
图 13 是该标志的横截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 1 示出了一种标志 10, 所述标志 10 具有字母 12 和椭圆边缘条 14、 以及字母 12 和椭圆边缘条 14 之间的有色部分 16。字母 12 和椭圆边缘条 14 具有金属外观, 并且有色部 分 16 具有一种颜色, 所述颜色具有与该金属外观部分的强烈反差, 包括蓝色和黑色。在夜间, 字母 12 被从背面照明并显示红色。字母 12 被用来表示汽车的制造商或型号名称。
图 2 示出另一种标志 18, 所述标志 18 具有多边中心部 20 和环绕该多边中心部 20 的边缘条 22。多边中心部 20 和边缘条 22 两者都具有金属外观, 但具有不同颜色。在夜间, 多边中心部 20 被从背面照明并显示包括红色在内的第三种颜色。多边形形状的标志 18 被 用来表示汽车制造商的标识。
图 3 示出又一种标志 24, 所述标志 24 包括可以是任意形状的符号 26 和环绕符号 26 的边缘条 28、 以及符号 26 内和符号 26 外的有色部分 30。符号 26 和边缘条 28 具有金 属外观, 并在夜间期间从背面照明。符号 26 被用来表示不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制造商的符 号。
图 4 示出多个照明元件 32 沿字母 12 的几何轮廓而布置。
图 5 示出多个照明元件 32 沿多边中心部 20 的几何轮廓而布置。
图 6 示出多个照明元件 32 沿符号 26 和边缘条 28 的几何轮廓而布置。
图 7 示出附接在汽车的车身板件 14 上的二色照明标志 18 包括金属外观部 36 和 邻近金属外观部 36 的非金属外观有色部 38。
金属外观部 36 包括金属外观层 40、 支承金属外观层 40 的基底层 42、 多个照明元 件 32 以及漫射来自照明元件 32 的光线的光漫射层 44。 基底层 42 提供金属外观层 40 牢固附接在其上的介质。或者, 在没有金属外观层 40 的情况下, 基底层 42 本身可以用于二色显示。具有商品名 “Superglas Dulight” 的塑料 片可以用作基底层 42。Dulight 的特性在韩国专利 No.10-0596325 中得以很好地说明, 以 引用方式将其公开并入本文。基底层具有当其被照亮时改变颜色的特性。当被照亮时, 基 底层提供明亮且定向的光线, 这是停止或转弯信号的警示信号灯所需要的。
照明元件 32 被布置为与金属外观部 36 的形状一致。金属外观层 40 和基底层 42 透过来自照明元件 32 的光线。
提供金属外观层 40 作为金属涂布片, 或其真空蒸镀涂布在基底层 42 上。金属涂 层以允许背面照明的密度制成。通常称为 “太阳纸 (solarpaper)” 的片材可以用作金属外 观层 40。
二色照明标志进一步包括在金属外观层 42 顶部上的透明涂层 46。提供透明涂层 用于保护并用于更逼真的外观。透明涂层使得标志的多层结构就像出售的金属标志。透明 涂层由环氧树脂制成。
光漫射层 44 包括多个齿元件 48, 所述多个齿元件 48 适于将来自照明元件 32 的光 线折射到多个方向。基底层 42 和光漫射区域 44 被整合并由透明聚碳酸酯模制。
二色照明标志进一步包括照明元件 32 附接在其上的基部 50, 并且照明元件包括 LED。对于照明元件 32 而言, 为了满足标志的耐用性、 亮度以及颜色需要, 使用 LED。
图 8、 图 10 和图 13 示出一种二色照明标志 100, 所述二色照明标志 100 包括具有 金属外观层 104 的金属外观部 102、 支承金属外观层 104 的基底层 106 以及多个照明元件 106。
图 9 示出照明元件 108 被布置为与金属外观部 102 的形状一致。金属外观层 104 和基底层 106 透过来自照明元件 108 的光线。照明元件 108 在预定发射角 A 内发光 ( 参见 图 12)。
优选的是, 预定发射角 A 在从约 110 度至约 130 度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是, 预定发 射角约为 120 度。这种宽的光线发射帮助提供更均匀的照明。
基底层 106 由半透明 ABS 或天然 ABS 制成。在使照明标志的外表更均匀方面, 半 透明的特性优于透明 ABS。
基底层 106 包括支承金属外观层 104 的外表面 110、 以及面向照明元件 108 并具有 造成光线散射的粗糙质地的内表面, 从而提供更均匀的外表。可以通过模具的粒状表面或 通过刮擦内表面来提供粗糙质地。
优选的是, 基底层 106 的内表面 112 与照明元件 108 之间的距离 L 在从 5-12mm 的 范围内。更优选的是, 距离 L 在从 7-10mm 的范围内。距离提供用于散射和分散来自照明元 件的光线的空间。照明元件具有非常低的剖面, 且其帮助在标志内提供更多空间。
图 11 和图 12 示出照明元件 108 包括 LED 114 和导光元件 116, 所述导光元件 116 引导来自 LED 114 的光线使其在给定角度内全面发射。
二色照明标志 100 进一步包括用于冷却照明元件的冷却装置 118。冷却装置 118 包括连接到照明元件 108 并附接到基部 122 的导热板 120, 所述基部 122 支承照明元件并附 接到汽车的车身板件 124。导热板 120 将热量从 LED 移除并将热量转移到车身板件 124, 从 而防止标志过热。 尽管已参照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 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 当理解, 在没有背离由附随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形 式、 细节、 构成以及操作上的变化。
本申请是 2008 年 3 月 31 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 No.12/059,134 的部分延续申请, 此处以引证的方式并入其公开, 就像在此进行了完整阐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