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网的配设结构.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644232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2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43143.7

申请日:

2010.07.28

公开号:

CN101987573A

公开日:

2011.03.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K 11/06申请日:20100728|||公开

IPC分类号:

B60K11/06

主分类号:

B60K11/06

申请人: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小林民巨; 矶部浩之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9.07.29 JP 2009-176499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代理人:

张敬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能够不受换热器的配设位置影响地配设防尘网并能够与换热器的形状尺寸无关地设定防尘网的形状尺寸。相对于由冷却风扇(5)吸入的空气的流向在多个换热器中位于最上游的冷凝器(9)的前侧位置上从该冷凝器分离地配置防尘网(11),该防尘网用于除去由冷却风扇吸入的空气所含的尘埃,具备将该防尘网支撑在形成发动机室(2)的部件上的支撑单元。该支撑单元配置成包围防尘网的上下左右,并包括:固定在发动机室的前侧隔罩(2a)上的第一侧部保持板(12);固定在发动机室的后侧隔罩(2b)上的第二侧部保持板(13);固定在回旋机架(1a)上的下部保持板(14);以及配置在防尘网上侧的上部保持板(15)。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尘网的配设结构, 配备在机械装置上, 该机械装置具有 : 发动机 ; 产生冷却该 发动机的冷却风的冷却风扇 ; 配置于该冷却风扇的上游侧的多个换热器 ; 以及容纳上述发 动机、 上述冷却风扇、 以及上述多个换热器的容纳室, 该防尘网的配设结构相对于由上述冷却风扇吸入的空气的流动, 在上述多个换热器中 的位于最上游的换热器的前侧位置上从该换热器分离地配置防尘网, 该防尘网用于除去由 上述冷却风扇吸入的空气所含的尘埃, 该防尘网的配设结构的特征在于, 具备将上述防尘网支撑在形成上述容纳室的部件上的支撑单元。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 其特征在于, 上述机械装置由具备回旋体的工程机械构成, 上述容纳室由设置在上述回旋体上的发动机室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 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单元包括保持上述防尘网并固定在形成上述发动机室的部件上的保持板。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 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板包括 : 固定在位于上述回旋体上的前侧并形成上述发动机室的部件即前侧隔罩上, 且保持上 述防尘网的两侧部中的一方侧部的第一侧部保持板 ; 固定在位于上述回旋体上的后侧并形成上述发动机室的部件即后侧隔罩上, 且保持上 述防尘网的两侧部中的另一方侧部的第二侧部保持板 ; 固定在形成上述发动机室的部件即上述回旋体的回旋机架上, 且保持上述防尘网下部 的下部保持板 ; 以及 配置在上述防尘网的上部, 且一端固定在上述第一侧部保持板上而另一端固定在上述 第二侧部保持板上的上述保持板。
5: 根据权利要求 2 ~ 4 任一项所述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 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防尘网配置成相对于上述多个换热器的全部共用, 并且, 上述发动机室包括 : 相对于由上述冷却风扇吸入的空气的流动配置在吸入侧且配置有 电池的电池配置区域 ; 以及配置在比该电池配置区域靠下游侧且配置有上述多个换热器的 换热器配置区域, 将上述防尘网配置于上述电池配置区域和上述换热器配置区域的边界。

说明书


防尘网的配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备在具有发动机、 冷却风扇以及多个换热器的液压挖掘机等工程机 械等的机械装置上并且除去由冷却风扇吸入的空气所含的尘埃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现有技术, 有专利文献 1(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6-52689 号公报 ) 公 开的技术。 该现有技术配备在液压挖掘机等的工程机械上, 该工程机械具有回旋体、 以及配 置于回旋体上的发动机容纳室即发动机室。在发动机室内配置发动机、 产生冷却该发动机 的冷却风的冷却风扇、 以及配置在该冷却风扇的上游侧的多个换热器。这些换热器例如包 括: 工作油冷却用的油冷却器 ; 发动机冷却用的散热器 ; 涡轮增压器用的中间冷却器 ; 以及 空调机用的冷凝器。冷凝器相对于冷却风的流动配置于最上游, 在该冷凝器的下游并排设 置有油冷却器、 散热器和中间冷却器。 油冷却器、 散热器和中间冷却器通过辅助密封部件保 持在安装框体上。 另外, 位于最上游的冷凝器与安装框体一体设置, 并保持在形状尺寸比安 装框体小的密封框上。
     在该专利文献 1 所示的工程机械中, 在保持冷凝器的密封框上固定有除去由冷却 风扇吸入的空气所含的尘埃的防护网也就是防尘网。即、 在多个换热器中位于最上游的冷 凝器的前侧位置而且从冷凝器分离地配置防尘网。在防尘网的维护时, 使设于与防护网相 对的位置的发动机室的维护罩即门罩进行开关从而将防护网进行装卸。
     上述现有技术由于做成防护网通过安装框体以及密封框与含有油冷却器、 散热 器、 中间冷却器以及冷凝器的多个换热器成为一体的结构, 所以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问题是, 由于防护网即防尘网的配设位置由换热器的配设位置决定, 所以担 心由于换热器的配设位置, 防尘网被配设在通过维护罩的开闭进行的防尘网的装卸作业变 得难以进行的位置上。
     第二问题是, 由于防尘网的形状尺寸由保持冷凝器的密封框的形状尺寸决定, 所 以在要加大防尘网的形状尺寸的场合, 因密封框而受到制约。
     第三问题是, 例如在具备相同尺寸的发动机室的多个工程机械中, 在想要设置换 热器的形状尺寸互不相同的结构的场合, 伴随着换热器的形状尺寸的不同, 担心需要设置 与各换热器对应的形状尺寸的防尘网。即、 需要按照所对应的多个工程机械的各个来制作 多种防尘网, 担心防尘网的制作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出的方案, 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不受换热 器的配设位置影响地配设防尘网而且能够与换热器无关地设定防尘网的形状尺寸的防尘 网的配设结构。
     为了达到该目的, 本发明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配备在机械装置上, 该机械装置具 有: 发动机 ; 产生冷却该发动机的冷却风的冷却风扇 ; 配置于该冷却风扇的上游侧的多个换热器 ; 以及容纳上述发动机、 上述冷却风扇、 以及上述多个换热器的容纳室, 该防尘网的 配设结构相对于由上述冷却风扇吸入的空气的流动在上述多个换热器中的位于最上游的 换热器的前侧位置上从该换热器分离地配置防尘网, 该防尘网用于除去由上述冷却风扇吸 入的空气所含的尘埃, 该防尘网的配设结构的特征在于, 具备将上述防尘网支撑在形成上 述容纳室的部件上的支撑单元。
     这样构成的本发明在由冷却风扇吸入的空气通过防尘网时, 空气中所含的尘埃用 防尘网除去。 将这种除去尘埃的清洁空气供给到换热器, 再作为冷却风给与发动机。 由此发 动机被冷却。这种除去空气中所含的尘埃的防尘网通过支撑部件支撑在形成容纳发动机、 冷却风扇以及多个换热器的容纳室的部件上, 所以能够使防尘网与换热器独立配设。 即、 能 够不受换热器的配设位置影响地配设防尘网, 还能够与换热器无关地设定防尘网的形状。
     另外, 在本发明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中, 在上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机械装置 由具备回旋体的工程机械构成, 上述容纳室由设于上述回旋体上的发动机室构成。这样构 成的本发明适合于在液压挖掘机的发动机室所设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
     另外, 在本发明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中, 在上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单元 包括保持上述防尘网并固定在形成上述发动机室的部件上的保持板。 这样构成的本发明能 够由保持板稳定地保持防尘网, 并且用保持板遮断由冷却风扇产生的冷却风, 由此能够将 冷却风可靠导入防尘网并使其通过防尘网。 另外, 在本发明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中, 在上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板包 括: 固定在位于上述回旋体上的前侧并形成上述发动机室的部件即前侧隔罩上, 且保持上 述防尘网的两侧部中的一个侧部的第一侧部保持板 ; 固定在位于上述回旋体上的后侧并形 成上述发动机室的部件即后侧隔罩上, 且保持上述防尘网的两侧部中的另一个侧部的第二 侧部保持板 ; 固定在形成上述发动机室的部件即上述回旋体的回旋机架上, 且保持上述防 尘网下部的下部保持板 ; 以及配置在上述防尘网的上部且一端固定在上述第一侧部保持板 上而另一端固定在上述第二侧部保持板上的上述保持板。 这样构成的本发明能够由第一侧 部保持板、 第二侧部保持板、 下部保持板以及上部保持板的任一个保持防尘网, 并且由第一 侧部保持板、 第二侧部保持板、 下部保持板以及上部保持板遮蔽防尘网的上下左右, 能够可 靠遮断冷却风并将其导入防尘网。
     另外, 在本发明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中, 在上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防尘网 配置成对上述多个换热器的全部共用, 并且上述发动机室包括 : 相对于由上述冷却风扇吸 入的空气的流动配置在吸入侧且配有电池的电池配置区域 ; 以及配置在比该电池配置区域 靠下游侧且配置有上述多个换热器的换热器配置区域, 将上述防尘网配置在上述电池配置 区域和上述换热器配置区域的边界。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由于对全部散热器共用防尘网, 所 以能够减少防尘网的数量。另外, 能够将位于防尘网的上游的电池配置区域作为对通过防 尘网的空气进行整流的空间而灵活利用, 由此能够使被吸入的空气均匀地通过防尘网的全 面。
     对本发明的效果进行说明。
     本发明由于具有将防尘网支撑在形成容纳发动机、 冷却风扇以及多个换热器的容 纳室的部件上的支撑单元, 所以能够使防尘网与换热器独立地设置。 即、 能够不受换热器的 配设位置影响地配设防尘网。 由此, 能够将防尘网配设于装卸作业容易的位置上, 能够提高
     现有技术所担心的防尘网的维护效率。
     另外, 本发明能够与换热器无关地设定防尘网的形状尺寸。 因此, 如果有需要可以 使防尘网的形状尺寸比现有的结构大。这样在加大防尘网的结构中, 相比现有结构能够延 长防尘网的寿命。 另外, 由于能够与换热器无关地设定防尘网的形状尺寸, 因此能够针对容 纳室的形状尺寸相同且容纳于容纳室的换热器的形状尺寸互不相同的液压挖掘机的各种 情况来设置相同形状尺寸的防尘网, 能够确保优良的通用性。 因此, 这种场合的防尘网的制 作比现有技术容易, 能够使制作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 1 是模式表示本发明的防尘网配设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 2 是模式表示本发明的防尘网配设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 3 是表示本发明的防尘网配设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 4 是表示本发明的防尘网配设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 5 是表示从本发明的防尘网配设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设的防尘网除去网部 状态的主视图。
     图 6 是表示从本发明的防尘网配设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所配备的防尘网除去网 部状态的立体图。
     图中 :
     1- 回旋体, 1a- 回旋机架, 2a- 前侧隔罩, 2b- 后侧隔罩, 2c- 上部隔罩, 2d- 电池配 置区域, 2e- 换热器配置区域, 3- 门罩, 4- 发动机, 5- 冷却风扇, 6- 油冷却器 ( 换热器 ), 7- 散热器 ( 换热器 ), 8- 中间冷却器 ( 换热器 ), 9- 冷凝器 ( 换热器 ), 10- 电池, 11- 防尘 网, 11a- 网部, 11b- 框部, 11c- 夹子, 12- 第一侧部保持板 ( 支撑单元 ), 13- 第二侧部保持 板 ( 支撑单元 ), 13a- 插入部, 14- 下部保持板 ( 支撑单元 ), 14a- 支撑片, 15- 上部保持板 ( 支撑单元 )。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配备在机械装置例如作为工程机械的液压挖掘 机上。该液压挖掘机具备 : 未图示的行驶体 ; 配置在该行驶体上的图 3、 图 6 等所示的回旋 体1; 以及在上下方向可转动地安装在该回旋体 1 上且进行砂土的挖掘作业等的未图示的 前作业机。 在回旋体 1 上设有 : 未图示的驾驶室及确保重量平衡的配重 ; 以及配置于这些驾 驶室和配重之间并容纳后述发动机 4 的容纳室即图 1、 2 等所示的发动机室 2。
     如该图 1、 2 及图 5、 6 所示, 在发动机室 2 内容纳 : 发动机 4 ; 产生冷却该发动机 4 的冷却风的冷却风扇 5 ; 以及配设于冷却风扇 5 的上游侧的多个换热器例如工作油冷却用 的油冷却器 6、 发动机冷却用的散热器 7、 涡轮增压器用的中间冷却器 8、 以及空调机用的冷 凝器 9。将换热器中的冷凝器 9 相对于冷却风的流动配置于最上游, 在该冷凝器 9 的下游 相互并排设置有油冷却器 6、 散热器 7 以及中间冷却器 8。在该冷凝器 9 的上游侧配置电池 10。
     如图 4 所示, 发动机室 2 设有 : 配置有电池 10 的电池配置区域 2d ; 以及配置有多个换热器即油冷却器 6、 散热器 7、 中间冷却器 8 以及冷凝器 9 的换热器配置区域 2e。本实 施方式的配设结构的配设对象物即除去由冷却风扇 5 吸入的空气所含的尘埃的防尘网 11 例如配置在电池配置区域 2d 和换热器配置区域 2e 的边界。例如将一个防尘网 11 在换热 器中的位于最上游的冷凝器 10 的前侧位置以从该冷凝器 10 分离的方式进行配置以使油冷 却器 6、 散热器 7、 中间冷却器 8 以及冷凝器 9 得以共用该防尘网。如图 3 所示, 该防尘网 11 具备形成网眼的网部 11a 和保持该网部 11a 并形成为包围网部 11a 的上下左右的框部 11b。 框部 11b 具备夹子 11c。
     本实施方式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具备将防尘网 11 支撑在回旋体 1 上形成容纳室 即发动机室 2 的部件上的支撑单元。该支撑单元包含保持防尘网 11 并将防尘网 11 固定在 形成发动机室 2 的部件上的保持板。
     该保持板例如包括 : 固定在位于回旋体 1 的前侧并形成发动机室 2 的部件即前侧 隔罩 2a 上, 且保持防尘网 11 的两侧部中的一个侧部的第一侧部保持板 12 ; 固定在位于回 旋体 1 的后侧并形成发动机室 2 的部件即后侧隔罩 2b 上, 且保持防尘网 11 的两侧部中的 另一个侧部的第二侧部保持板 13 ; 固定在形成发动机室 2 的部件即回旋体 1 的回旋机架 1a 上, 且保持防尘网 11 下部的下部保持板 14 ; 以及配置于防尘网 11 的上部且一端固定在第 一侧部保持板 12 上、 另一端固定在第二侧部保持板 13 上的上部保持板 15。 第二侧部保持板 13 具有插入防尘网 11 的另一个侧部的插入部 13a, 第一侧部保持 板 12 具有设于防尘网 11 的一个侧部即框部 11b 上的夹子 12a 所插入的未图示的孔, 下部 保持板 14 具有支撑防尘网 11 的下部的保持片 14a。
     防尘网 11 的上下左右例如由第一侧部保持板 12、 第二侧部保持板 13、 下部保持板 14 以及上部保持板 15 遮蔽。再有, 如图 2 所示, 发动机 4、 冷却风扇 5 以及散热器 7、 冷凝器 9 等的换热器的上侧部分由形成发动机室 2 的部件即上部隔罩 2c 覆盖。另外, 在与防尘网 11 相对的发动机室 2 的侧方部分设有可开闭的门罩 3。
     如上所述, 在全部换热器中的位于最上游的冷凝器 9 的前侧位置与其分离地配设 防尘网 11 的本实施方式中, 如图 1、 2 所示, 由冷却风扇 5 吸入的空气所含的尘埃用防尘网 11 除去, 这种除去尘埃的洁净空气供给到换热器即、 冷凝器 9、 油冷却器 6、 散热器 7、 中间冷 却器 8, 再作为冷却风给与发动机 4。由此发动机 4 被冷却。
     在尘埃大量附着在防尘网 11 上, 需要该防尘网 11 的维护时, 通过打开图 2 所示的 门罩 3, 将防尘网 11 从第一侧部保持板 12、 第二侧部保持板 13 以及下部保持板 14 拆下, 从 发动机室 2 内取出来进行。在将维护好的防尘网 11 再次容纳在发动机室 2 内并进行安装 时, 将防尘网 11 的另一个侧部插入第二侧部保持板 13 的插入部 13a 中, 在该状态下在将设 于该框部 11b 上的夹子 11c 插入第一侧部保持板 12 的未图示的孔中, 将防尘网 11 的一个 侧部用该夹子 11 进行固定, 另外, 将防尘网 11 的下部配置成用下部保持板 14 的保持片 14a 支撑。在安装防尘网 11 之后关闭门罩 3。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 除去由冷却风扇 5 吸入的空气 所含的尘埃的防尘网 11 由支撑部件即第一侧部保持板 12、 第二侧部保持板 13、 下部保持板 14 以及上部保持板 15 支撑在形成容纳发动机 4、 冷却风扇 5 以及散热器 7、 冷凝器 9 等的多 个换热器的发动机室 2 的部件即、 前侧隔罩 2a、 后侧隔罩 2b 以及回旋机架 1a 上, 因而能够 使防尘网 11 与散热器 7、 冷凝器 9 等的多个散热器独立配置。即、 能够不受散热器 7、 冷凝
     器 9 等的多个换热器的配设位置影响地配设防尘网 11。 由此, 能够将防尘网 11 配置在容易 进行装卸作业的位置上, 能够提高防尘网 11 的维护效率。
     另外, 根据本实施方式, 能够与散热器 7、 冷凝器 9 等的多个换热器无关地设定防 尘网 11 的形状尺寸。因此, 如果有需要可以使防尘网 11 的形状尺寸足够得大。这样在加 大防尘网 11 的结构中, 能够实现防尘网 11 的长寿命化。 另外, 由于能够与散热器 7、 冷凝器 9 等的多个换热器无关地设定防尘网 11 的形状尺寸, 因此能够相对于发动机室 2 的形状尺 寸相同且容纳于发动机室 2 的散热器 7、 冷凝器 9 等的多个换热器的形状尺寸互不相同的液 压挖掘机的各种情况来设置相同形状尺寸的防尘网 11, 能够确保优良的通用性。 因此, 这种 场合的防尘网 11 的制作容易, 能够使制作成本低廉。
     另外, 支撑防尘网 11 的支撑部件包含保持板, 该保持板例如做成包括第一侧部保 持板 12、 第二侧部保持板 13、 下部保持板 14、 以及上部保持板 15 的结构, 因而能够由这些第 一侧部保持板 12、 第二侧部保持板 13、 下部保持板 14、 以及上部保持板 15 的任一个保持防 尘网 11。在本实施方式中, 通过第一侧部保持板 12、 第二侧部保持板 13、 下部保持板 14 合 作能够稳定地保持防尘网 11。 另外, 利用第一侧部保持板 12、 第二侧部保持板 13、 下部保持 板 14 遮蔽防尘网 11 的上下左右并遮蔽冷却风扇 5 产生的冷却风, 由此, 能够将冷却风可靠 导入防尘网 11 并使其通过防尘网 11, 能够确保较高的防尘性能。 另外, 由于将防尘网 11 配置成相对于油冷却器 6、 散热器 7、 中间冷却器 8 以及冷 凝器 9 的全部散热器共用该防尘网, 所以能够减少防尘网 11 的数量。由此, 能够使防尘网 11 的制作成本低廉, 另外, 能够容易进行在维护时的防尘网 11 的装卸作业。 另外, 由于将防 尘网 11 配置于电池配置区域 2d 和换热器配置区域 2e 的边界, 所以能够将位于防尘网 11 的上游的电池配置区域 2d 作为对通过防尘网 11 的空气进行整流的空间而灵活利用, 能够 使吸入到发电机室 2 的空气均匀地给与防尘网 11 的全面并使其通过。由此, 还能够确保较 高的防尘性能。
     再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作为将防尘网 11 支撑在形成发动机室 2 的部件上的支 撑单元, 设有第一侧部保持板 12、 第二侧部保持板 13、 下部保持板 14 以及上部保持板 15, 但 在将防尘网 11 的形状尺寸加大到最大限度的场合, 能够取代上述结构, 将支撑单元例如由 以下部件来构成 : 直接设于发动机室 2 的前侧隔罩 2a 上且相当于第一侧部保持板 12 的夹 子 12a 的部件 ; 直接设于发动机室 2 的后侧隔罩 2b 上且相当于第二侧部保持板 13 的插入 部 13a 的部件 ; 以及直接设于回旋体 1 的回旋机架 1a 上且相当于下部保持板 14 的保持片 14a 的部件。该支撑单元可采用各种结构。
     另外, 在维持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基本机构的基础上, 在要增加网部的面积的场合, 例如还能够将相对面积大的第一侧部保持板 12 或者下部保持板 14 与防尘网 11 相同地由 网部和保持该网部的框部构成的防尘网构成。
     另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将一个防尘网 11 配设成能够共用于油冷却器 6、 散热器 7、 中间冷却器 8 以及冷凝器 9 的全部换热器, 但例如在维持这种结构的基础上还可以对散 热器 7 另设特有的防尘网。这种结构的场合, 能够将防尘网 11 的网部的网眼做成较粗的结 构, 将设于散热器 7 等的防尘网的网部的网眼做成相比防尘网 11 的网部的网眼较细的结 构。
     另外, 就上述实施方式而言, 做成在冷凝器 9 的前侧配设一个防尘网 11 的结构, 但
     还可以构成为, 在冷凝器 9 的前侧以沿着由冷却风扇 5 吸入的空气的流向配设多级例如两 级防尘网 11, 由支撑单元将这些防尘网 11 的各个支撑在形成发动机室 2 的部件上。这种 场合, 将配设于上游侧的防尘网 11 的网部的网眼做成较粗的结构, 将配设于下游侧的防尘 网 11 的网部的网眼做成相比上游侧的防尘网 11 的网部的网眼较细的结构。另外, 还可以 如下构成 : 将防尘网 11 构成为在与冷却风扇 5 吸入的空气流向正交的方向上分割成多个而 成的防尘网, 使这些分割形成的多个防尘网 11 互不产生间隙地并排设置, 将这些分割后的 防尘网由支撑单元支撑在形成发动机室的部件上。

防尘网的配设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防尘网的配设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防尘网的配设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尘网的配设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尘网的配设结构.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87573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3.23CN101987573A*CN101987573A*(21)申请号 201010243143.7(22)申请日 2010.07.282009-176499 2009.07.29 JPB60K 11/06(2006.01)(71)申请人日立建机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小林民巨 矶部浩之(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代理人张敬强(54) 发明名称防尘网的配设结构(57) 摘要本发明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能够不受换热器的配设位置影响地配设防尘网并能够与换热器的形状尺寸无关地设。

2、定防尘网的形状尺寸。相对于由冷却风扇(5)吸入的空气的流向在多个换热器中位于最上游的冷凝器(9)的前侧位置上从该冷凝器分离地配置防尘网(11),该防尘网用于除去由冷却风扇吸入的空气所含的尘埃,具备将该防尘网支撑在形成发动机室(2)的部件上的支撑单元。该支撑单元配置成包围防尘网的上下左右,并包括:固定在发动机室的前侧隔罩(2a)上的第一侧部保持板(12);固定在发动机室的后侧隔罩(2b)上的第二侧部保持板(13);固定在回旋机架(1a)上的下部保持板(14);以及配置在防尘网上侧的上部保持板(15)。(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

3、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5 页CN 101987573 A 1/1页21.一种防尘网的配设结构,配备在机械装置上,该机械装置具有:发动机;产生冷却该发动机的冷却风的冷却风扇;配置于该冷却风扇的上游侧的多个换热器;以及容纳上述发动机、上述冷却风扇、以及上述多个换热器的容纳室,该防尘网的配设结构相对于由上述冷却风扇吸入的空气的流动,在上述多个换热器中的位于最上游的换热器的前侧位置上从该换热器分离地配置防尘网,该防尘网用于除去由上述冷却风扇吸入的空气所含的尘埃,该防尘网的配设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将上述防尘网支撑在形成上述容纳室的部件上的支撑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网的配设。

4、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机械装置由具备回旋体的工程机械构成,上述容纳室由设置在上述回旋体上的发动机室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单元包括保持上述防尘网并固定在形成上述发动机室的部件上的保持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板包括:固定在位于上述回旋体上的前侧并形成上述发动机室的部件即前侧隔罩上,且保持上述防尘网的两侧部中的一方侧部的第一侧部保持板;固定在位于上述回旋体上的后侧并形成上述发动机室的部件即后侧隔罩上,且保持上述防尘网的两侧部中的另一方侧部的第二侧部保持板;固定在形成上述发动机室的部件即上述回旋体的回旋机架上,且保。

5、持上述防尘网下部的下部保持板;以及配置在上述防尘网的上部,且一端固定在上述第一侧部保持板上而另一端固定在上述第二侧部保持板上的上述保持板。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防尘网配置成相对于上述多个换热器的全部共用,并且,上述发动机室包括:相对于由上述冷却风扇吸入的空气的流动配置在吸入侧且配置有电池的电池配置区域;以及配置在比该电池配置区域靠下游侧且配置有上述多个换热器的换热器配置区域,将上述防尘网配置于上述电池配置区域和上述换热器配置区域的边界。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87573 A 1/6页3防尘网的配设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配备在具有发。

6、动机、冷却风扇以及多个换热器的液压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等的机械装置上并且除去由冷却风扇吸入的空气所含的尘埃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背景技术0002 作为这种现有技术,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52689号公报)公开的技术。该现有技术配备在液压挖掘机等的工程机械上,该工程机械具有回旋体、以及配置于回旋体上的发动机容纳室即发动机室。在发动机室内配置发动机、产生冷却该发动机的冷却风的冷却风扇、以及配置在该冷却风扇的上游侧的多个换热器。这些换热器例如包括:工作油冷却用的油冷却器;发动机冷却用的散热器;涡轮增压器用的中间冷却器;以及空调机用的冷凝器。冷凝器相对于冷却风的流动配置于最上游,在该冷。

7、凝器的下游并排设置有油冷却器、散热器和中间冷却器。油冷却器、散热器和中间冷却器通过辅助密封部件保持在安装框体上。另外,位于最上游的冷凝器与安装框体一体设置,并保持在形状尺寸比安装框体小的密封框上。0003 在该专利文献1所示的工程机械中,在保持冷凝器的密封框上固定有除去由冷却风扇吸入的空气所含的尘埃的防护网也就是防尘网。即、在多个换热器中位于最上游的冷凝器的前侧位置而且从冷凝器分离地配置防尘网。在防尘网的维护时,使设于与防护网相对的位置的发动机室的维护罩即门罩进行开关从而将防护网进行装卸。0004 上述现有技术由于做成防护网通过安装框体以及密封框与含有油冷却器、散热器、中间冷却器以及冷凝器的多。

8、个换热器成为一体的结构,所以存在以下问题。0005 第一问题是,由于防护网即防尘网的配设位置由换热器的配设位置决定,所以担心由于换热器的配设位置,防尘网被配设在通过维护罩的开闭进行的防尘网的装卸作业变得难以进行的位置上。0006 第二问题是,由于防尘网的形状尺寸由保持冷凝器的密封框的形状尺寸决定,所以在要加大防尘网的形状尺寸的场合,因密封框而受到制约。0007 第三问题是,例如在具备相同尺寸的发动机室的多个工程机械中,在想要设置换热器的形状尺寸互不相同的结构的场合,伴随着换热器的形状尺寸的不同,担心需要设置与各换热器对应的形状尺寸的防尘网。即、需要按照所对应的多个工程机械的各个来制作多种防尘网。

9、,担心防尘网的制作变得复杂。发明内容0008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出的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不受换热器的配设位置影响地配设防尘网而且能够与换热器无关地设定防尘网的形状尺寸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0009 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配备在机械装置上,该机械装置具有:发动机;产生冷却该发动机的冷却风的冷却风扇;配置于该冷却风扇的上游侧的多个说 明 书CN 101987573 A 2/6页4换热器;以及容纳上述发动机、上述冷却风扇、以及上述多个换热器的容纳室,该防尘网的配设结构相对于由上述冷却风扇吸入的空气的流动在上述多个换热器中的位于最上游的换热器的前侧位置上从该换热器分。

10、离地配置防尘网,该防尘网用于除去由上述冷却风扇吸入的空气所含的尘埃,该防尘网的配设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将上述防尘网支撑在形成上述容纳室的部件上的支撑单元。0010 这样构成的本发明在由冷却风扇吸入的空气通过防尘网时,空气中所含的尘埃用防尘网除去。将这种除去尘埃的清洁空气供给到换热器,再作为冷却风给与发动机。由此发动机被冷却。这种除去空气中所含的尘埃的防尘网通过支撑部件支撑在形成容纳发动机、冷却风扇以及多个换热器的容纳室的部件上,所以能够使防尘网与换热器独立配设。即、能够不受换热器的配设位置影响地配设防尘网,还能够与换热器无关地设定防尘网的形状。0011 另外,在本发明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中,在上。

11、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机械装置由具备回旋体的工程机械构成,上述容纳室由设于上述回旋体上的发动机室构成。这样构成的本发明适合于在液压挖掘机的发动机室所设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0012 另外,在本发明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中,在上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单元包括保持上述防尘网并固定在形成上述发动机室的部件上的保持板。这样构成的本发明能够由保持板稳定地保持防尘网,并且用保持板遮断由冷却风扇产生的冷却风,由此能够将冷却风可靠导入防尘网并使其通过防尘网。0013 另外,在本发明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中,在上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板包括:固定在位于上述回旋体上的前侧并形成上述发动机室的部件即前侧隔罩上,。

12、且保持上述防尘网的两侧部中的一个侧部的第一侧部保持板;固定在位于上述回旋体上的后侧并形成上述发动机室的部件即后侧隔罩上,且保持上述防尘网的两侧部中的另一个侧部的第二侧部保持板;固定在形成上述发动机室的部件即上述回旋体的回旋机架上,且保持上述防尘网下部的下部保持板;以及配置在上述防尘网的上部且一端固定在上述第一侧部保持板上而另一端固定在上述第二侧部保持板上的上述保持板。这样构成的本发明能够由第一侧部保持板、第二侧部保持板、下部保持板以及上部保持板的任一个保持防尘网,并且由第一侧部保持板、第二侧部保持板、下部保持板以及上部保持板遮蔽防尘网的上下左右,能够可靠遮断冷却风并将其导入防尘网。0014 另。

13、外,在本发明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中,在上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防尘网配置成对上述多个换热器的全部共用,并且上述发动机室包括:相对于由上述冷却风扇吸入的空气的流动配置在吸入侧且配有电池的电池配置区域;以及配置在比该电池配置区域靠下游侧且配置有上述多个换热器的换热器配置区域,将上述防尘网配置在上述电池配置区域和上述换热器配置区域的边界。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由于对全部散热器共用防尘网,所以能够减少防尘网的数量。另外,能够将位于防尘网的上游的电池配置区域作为对通过防尘网的空气进行整流的空间而灵活利用,由此能够使被吸入的空气均匀地通过防尘网的全面。0015 对本发明的效果进行说明。0016 本发明由于具有。

14、将防尘网支撑在形成容纳发动机、冷却风扇以及多个换热器的容纳室的部件上的支撑单元,所以能够使防尘网与换热器独立地设置。即、能够不受换热器的配设位置影响地配设防尘网。由此,能够将防尘网配设于装卸作业容易的位置上,能够提高说 明 书CN 101987573 A 3/6页5现有技术所担心的防尘网的维护效率。0017 另外,本发明能够与换热器无关地设定防尘网的形状尺寸。因此,如果有需要可以使防尘网的形状尺寸比现有的结构大。这样在加大防尘网的结构中,相比现有结构能够延长防尘网的寿命。另外,由于能够与换热器无关地设定防尘网的形状尺寸,因此能够针对容纳室的形状尺寸相同且容纳于容纳室的换热器的形状尺寸互不相同的。

15、液压挖掘机的各种情况来设置相同形状尺寸的防尘网,能够确保优良的通用性。因此,这种场合的防尘网的制作比现有技术容易,能够使制作成本低廉。附图说明0018 图1是模式表示本发明的防尘网配设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0019 图2是模式表示本发明的防尘网配设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0020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防尘网配设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0021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防尘网配设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0022 图5是表示从本发明的防尘网配设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设的防尘网除去网部状态的主视图。0023 图6是表示从本发明的防尘网配设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所配备的防尘网除去网部状态的立体图。。

16、0024 图中:0025 1-回旋体,1a-回旋机架,2a-前侧隔罩,2b-后侧隔罩,2c-上部隔罩,2d-电池配置区域,2e-换热器配置区域,3-门罩,4-发动机,5-冷却风扇,6-油冷却器(换热器),7-散热器(换热器),8-中间冷却器(换热器),9-冷凝器(换热器),10-电池,11-防尘网,11a-网部,11b-框部,11c-夹子,12-第一侧部保持板(支撑单元),13-第二侧部保持板(支撑单元),13a-插入部,14-下部保持板(支撑单元),14a-支撑片,15-上部保持板(支撑单元)。具体实施方式0026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0027 本实施。

17、方式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配备在机械装置例如作为工程机械的液压挖掘机上。该液压挖掘机具备:未图示的行驶体;配置在该行驶体上的图3、图6等所示的回旋体1;以及在上下方向可转动地安装在该回旋体1上且进行砂土的挖掘作业等的未图示的前作业机。在回旋体1上设有:未图示的驾驶室及确保重量平衡的配重;以及配置于这些驾驶室和配重之间并容纳后述发动机4的容纳室即图1、2等所示的发动机室2。0028 如该图1、2及图5、6所示,在发动机室2内容纳:发动机4;产生冷却该发动机4的冷却风的冷却风扇5;以及配设于冷却风扇5的上游侧的多个换热器例如工作油冷却用的油冷却器6、发动机冷却用的散热器7、涡轮增压器用的中间冷却器8、。

18、以及空调机用的冷凝器9。将换热器中的冷凝器9相对于冷却风的流动配置于最上游,在该冷凝器9的下游相互并排设置有油冷却器6、散热器7以及中间冷却器8。在该冷凝器9的上游侧配置电池10。0029 如图4所示,发动机室2设有:配置有电池10的电池配置区域2d;以及配置有多说 明 书CN 101987573 A 4/6页6个换热器即油冷却器6、散热器7、中间冷却器8以及冷凝器9的换热器配置区域2e。本实施方式的配设结构的配设对象物即除去由冷却风扇5吸入的空气所含的尘埃的防尘网11例如配置在电池配置区域2d和换热器配置区域2e的边界。例如将一个防尘网11在换热器中的位于最上游的冷凝器10的前侧位置以从该冷。

19、凝器10分离的方式进行配置以使油冷却器6、散热器7、中间冷却器8以及冷凝器9得以共用该防尘网。如图3所示,该防尘网11具备形成网眼的网部11a和保持该网部11a并形成为包围网部11a的上下左右的框部11b。框部11b具备夹子11c。0030 本实施方式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具备将防尘网11支撑在回旋体1上形成容纳室即发动机室2的部件上的支撑单元。该支撑单元包含保持防尘网11并将防尘网11固定在形成发动机室2的部件上的保持板。0031 该保持板例如包括:固定在位于回旋体1的前侧并形成发动机室2的部件即前侧隔罩2a上,且保持防尘网11的两侧部中的一个侧部的第一侧部保持板12;固定在位于回旋体1的后侧并。

20、形成发动机室2的部件即后侧隔罩2b上,且保持防尘网11的两侧部中的另一个侧部的第二侧部保持板13;固定在形成发动机室2的部件即回旋体1的回旋机架1a上,且保持防尘网11下部的下部保持板14;以及配置于防尘网11的上部且一端固定在第一侧部保持板12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侧部保持板13上的上部保持板15。0032 第二侧部保持板13具有插入防尘网11的另一个侧部的插入部13a,第一侧部保持板12具有设于防尘网11的一个侧部即框部11b上的夹子12a所插入的未图示的孔,下部保持板14具有支撑防尘网11的下部的保持片14a。0033 防尘网11的上下左右例如由第一侧部保持板12、第二侧部保持板13、下部。

21、保持板14以及上部保持板15遮蔽。再有,如图2所示,发动机4、冷却风扇5以及散热器7、冷凝器9等的换热器的上侧部分由形成发动机室2的部件即上部隔罩2c覆盖。另外,在与防尘网11相对的发动机室2的侧方部分设有可开闭的门罩3。0034 如上所述,在全部换热器中的位于最上游的冷凝器9的前侧位置与其分离地配设防尘网11的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由冷却风扇5吸入的空气所含的尘埃用防尘网11除去,这种除去尘埃的洁净空气供给到换热器即、冷凝器9、油冷却器6、散热器7、中间冷却器8,再作为冷却风给与发动机4。由此发动机4被冷却。0035 在尘埃大量附着在防尘网11上,需要该防尘网11的维护时,通过打开图。

22、2所示的门罩3,将防尘网11从第一侧部保持板12、第二侧部保持板13以及下部保持板14拆下,从发动机室2内取出来进行。在将维护好的防尘网11再次容纳在发动机室2内并进行安装时,将防尘网11的另一个侧部插入第二侧部保持板13的插入部13a中,在该状态下在将设于该框部11b上的夹子11c插入第一侧部保持板12的未图示的孔中,将防尘网11的一个侧部用该夹子11进行固定,另外,将防尘网11的下部配置成用下部保持板14的保持片14a支撑。在安装防尘网11之后关闭门罩3。0036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防尘网的配设结构,除去由冷却风扇5吸入的空气所含的尘埃的防尘网11由支撑部件即第一侧部保持板12、第。

23、二侧部保持板13、下部保持板14以及上部保持板15支撑在形成容纳发动机4、冷却风扇5以及散热器7、冷凝器9等的多个换热器的发动机室2的部件即、前侧隔罩2a、后侧隔罩2b以及回旋机架1a上,因而能够使防尘网11与散热器7、冷凝器9等的多个散热器独立配置。即、能够不受散热器7、冷凝说 明 书CN 101987573 A 5/6页7器9等的多个换热器的配设位置影响地配设防尘网11。由此,能够将防尘网11配置在容易进行装卸作业的位置上,能够提高防尘网11的维护效率。0037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与散热器7、冷凝器9等的多个换热器无关地设定防尘网11的形状尺寸。因此,如果有需要可以使防尘网11的形。

24、状尺寸足够得大。这样在加大防尘网11的结构中,能够实现防尘网11的长寿命化。另外,由于能够与散热器7、冷凝器9等的多个换热器无关地设定防尘网11的形状尺寸,因此能够相对于发动机室2的形状尺寸相同且容纳于发动机室2的散热器7、冷凝器9等的多个换热器的形状尺寸互不相同的液压挖掘机的各种情况来设置相同形状尺寸的防尘网11,能够确保优良的通用性。因此,这种场合的防尘网11的制作容易,能够使制作成本低廉。0038 另外,支撑防尘网11的支撑部件包含保持板,该保持板例如做成包括第一侧部保持板12、第二侧部保持板13、下部保持板14、以及上部保持板15的结构,因而能够由这些第一侧部保持板12、第二侧部保持板。

25、13、下部保持板14、以及上部保持板15的任一个保持防尘网11。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侧部保持板12、第二侧部保持板13、下部保持板14合作能够稳定地保持防尘网11。另外,利用第一侧部保持板12、第二侧部保持板13、下部保持板14遮蔽防尘网11的上下左右并遮蔽冷却风扇5产生的冷却风,由此,能够将冷却风可靠导入防尘网11并使其通过防尘网11,能够确保较高的防尘性能。0039 另外,由于将防尘网11配置成相对于油冷却器6、散热器7、中间冷却器8以及冷凝器9的全部散热器共用该防尘网,所以能够减少防尘网11的数量。由此,能够使防尘网11的制作成本低廉,另外,能够容易进行在维护时的防尘网11的装卸作业。

26、。另外,由于将防尘网11配置于电池配置区域2d和换热器配置区域2e的边界,所以能够将位于防尘网11的上游的电池配置区域2d作为对通过防尘网11的空气进行整流的空间而灵活利用,能够使吸入到发电机室2的空气均匀地给与防尘网11的全面并使其通过。由此,还能够确保较高的防尘性能。0040 再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将防尘网11支撑在形成发动机室2的部件上的支撑单元,设有第一侧部保持板12、第二侧部保持板13、下部保持板14以及上部保持板15,但在将防尘网11的形状尺寸加大到最大限度的场合,能够取代上述结构,将支撑单元例如由以下部件来构成:直接设于发动机室2的前侧隔罩2a上且相当于第一侧部保持板12的。

27、夹子12a的部件;直接设于发动机室2的后侧隔罩2b上且相当于第二侧部保持板13的插入部13a的部件;以及直接设于回旋体1的回旋机架1a上且相当于下部保持板14的保持片14a的部件。该支撑单元可采用各种结构。0041 另外,在维持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基本机构的基础上,在要增加网部的面积的场合,例如还能够将相对面积大的第一侧部保持板12或者下部保持板14与防尘网11相同地由网部和保持该网部的框部构成的防尘网构成。004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一个防尘网11配设成能够共用于油冷却器6、散热器7、中间冷却器8以及冷凝器9的全部换热器,但例如在维持这种结构的基础上还可以对散热器7另设特有的防尘网。这种。

28、结构的场合,能够将防尘网11的网部的网眼做成较粗的结构,将设于散热器7等的防尘网的网部的网眼做成相比防尘网11的网部的网眼较细的结构。0043 另外,就上述实施方式而言,做成在冷凝器9的前侧配设一个防尘网11的结构,但说 明 书CN 101987573 A 6/6页8还可以构成为,在冷凝器9的前侧以沿着由冷却风扇5吸入的空气的流向配设多级例如两级防尘网11,由支撑单元将这些防尘网11的各个支撑在形成发动机室2的部件上。这种场合,将配设于上游侧的防尘网11的网部的网眼做成较粗的结构,将配设于下游侧的防尘网11的网部的网眼做成相比上游侧的防尘网11的网部的网眼较细的结构。另外,还可以如下构成:将防尘网11构成为在与冷却风扇5吸入的空气流向正交的方向上分割成多个而成的防尘网,使这些分割形成的多个防尘网11互不产生间隙地并排设置,将这些分割后的防尘网由支撑单元支撑在形成发动机室的部件上。说 明 书CN 101987573 A 1/5页9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87573 A 2/5页10图3说 明 书 附 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