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装置及照明器具 【技术领域】
本 发 明 涉 及 一 种 可 以 点 亮 作 为 光 源 的 放 电 灯, 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 (LED(Light Emitting Diode) 元件 ) 等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电源装置及照明器具。背景技术
以往, 在电源装置中, 已知有将荧光灯等的放电灯作为光源而点亮的电源装置。 所 述电源装置是使用反相器电路的反相器式电源装置, 其通过控制构成反相器电路的开关元 件的开关周期 ( 动作频率 ) 来点亮放电灯。
另一方面, 最近, 使用 LED 元件作为光源的 LED 照明灯已实用化, 业界也考虑一种 使用此种 LED 照明灯来替代放电灯并可利用反相器方式的电源装置来点亮此种 LED 照明灯 的照明装置 ( 专利文献 1)。
[ 专利文献 1] 日本专利特开 2008-103304 号公报
但是, 根据专利文献 1, 直接使用点亮放电灯的反相器方式的电源装置作为电源装 置, 通过组装入 LED 照明灯内部的二极管桥式电路将从电源装置所输出的高频的交流电力 转换成直流电力来点亮 LED 元件, 因此无法确保稳定的直流输出, 且有时 LED 元件中会产生 闪烁等。另外, 由于在 LED 照明灯内部组装入多个二极管桥式电路等复杂的电路构成, 因此 LED 照明灯就价格而言较昂贵, 如果设置多个此种昂贵的 LED 照明灯, 那么也存在经济上不 利的问题。
由此可见, 上述现有的电源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 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 而亟 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源装置及照明器具, 亦成为当前业 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克服现有的电源装置存在的缺陷, 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 源装置及照明器具,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对作为光源而连接的放电灯及半导体 发光元件供给最佳且稳定的交流输出或直流输出。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发明提出 的一种电源装置, 其中包括 : 输出产生机构, 产生交流输出及直流输出 ; 光源, 由所述输出 生成机构所产生的输出来点亮 ; 光源判定机构, 判定所述光源是放电灯还是半导体发光元 件; 以及控制机构, 根据所述光源判定机构的判定结果进行控制, 以从所述输出生成机构产 生交流输出或直流输出。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源装置, 其中所述的输出产生机构具有反相器电路, 该反相器电路使包 含场效应晶体管或开关元件上并联连接有二极管的开关部的第 1 及第 2 开关机构构成为半 桥, 所述控制机构使所述输出产生机构的第 1 及第 2 开关机构的开关要素交替地开启·关 闭来产生交流输出, 使所述第 1 开关机构的开关要素开启· 关闭, 并且使所述第 2 开关机构的开关要素关闭或使用所述第 2 开关机构以进行同步, 由此产生直流输出。
前述的电源装置, 其中所述的输出产生机构具有反相器电路, 该反相器电路使包 含场效应晶体管或开关元件上并联连接有二极管的开关部的第 1 至第 4 开关机构构成为全 桥, 所述控制机构使所述全桥构成的不相邻的第 1 及第 4 开关机构的组的开关要素、 与第 2 及第 3 开关机构的组的开关要素交替地开启·关闭来产生交流输出, 使所述全桥构成的相 邻的第 3 及第 4 开关机构中的第 3 开关机构的开关要素关闭, 且使第 4 开关机构的开关要 素开启, 使第 1 开关机构的开关要素开启· 关闭, 并且使所述第 2 开关机构的开关要素关闭 或使用所述第 2 开关机构以进行同步, 由此产生直流输出。
前述的电源装置, 其中所述的光源判定机构根据所述放电灯的灯丝电阻及连接于 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相当于所述灯丝电阻的电阻元件的电阻值来判定光源。
前述的电源装置, 其中所述的光源判定机构根据所述放电灯及所述半导体发光元 件的启动时的电压或电流的上升的状态来判定光源。
前述的电源装置, 其中所述的输出产生机构包括 : 直流截止用的阻抗元件, 连接在 所述反相器电路的输出侧 ; 以及开关元件, 利用所述输出产生机构的直流输出的产生使所 述阻抗元件短路。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 一种照明器具, 其中包括 : 所述的电源装置、 以及具有所述电源装置的器具主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 本发 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 输出产生机构, 产生交流输出及直流输出 ; 光源, 由所述输出生成 机构所产生的输出来点亮 ; 光源判定机构, 判定所述光源是放电灯还是半导体发光元件 ; 以及控制机构, 根据所述光源判定机构的判定结果进行控制, 以从所述输出生成机构产生 交流输出或直流输出, 以及具有所述电源装置的器具主体。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电源装置及照明器具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1 所述的发明, 如果判定光源为放电灯, 那么可以对放电灯供给最 佳的高频的交流输出, 另一方面, 如果判定光源为半导体发光元件, 那么可以对半导体发光 元件供给最佳且稳定的直流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2 所述的发明, 可以使用构成为半桥的反相器电路作为输 出产生机构, 对放电灯产生最佳的交流输出, 对半导体发光元件产生最佳且稳定的直流输 出。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3 所述的发明, 可以使用构成为全桥的反相器电路作为输出 产生机构, 对放电灯产生最佳的交流输出, 对半导体发光元件产生最佳且稳定的直流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4、 5 所述的发明, 可以准确地判定光源是放电灯还是半导 体发光元件, 且可以对放电灯供给最佳的交流输出, 对半导体发光元件供给最佳且稳定的 直流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6 所述的发明, 通过输出产生机构的直流输出的产生使直 流截止用的电容器短路, 由此可以稳定地供给针对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直流输出。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 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 更明显易懂, 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 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 1 是应用本发明的第 1 实施形态的电源装置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 图 2 是表示第 1 实施形态的电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 3 是表示第 1 实施形态中所使用的调光控制部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 4 是用于说明第 1 实施形态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 5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2 实施形态的电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 6 是表示第 2 实施形态的放电灯与 LED 照明灯的启动时的电压及电流的波形的图。 图 7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3 实施形态的电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 8 是表示第 3 实施形态的变形例的 HID 灯与 LED 照明灯的启动时的电压及电流 的波形的图。
1: 器具主体 1a : 基台
2、 3: 放电灯 4: 灯罩
10 : 交流电源 11、 36 : 全波整流电路
12、 24、 25、 27、 29 : 电容器 13 : 升压斩波器电路
14、 23 : 电感器 15、 221、 222、 223、 224 : 场效应晶体管
16 : 续流二极管 17 : 电解电容器
18、 19 : 电阻 20 : 控制电路
21 : 输出产生电路 26 : 开关元件
28 : 母连接器
28a、 28b、 28c、 28d、 31a、 31b、 31c、 31d、 33a、 33b、 33c、 33d : 连接端子
30 : 放电灯 31、 33 : 公连接器
32 : LED 照明灯 34、 35、 39、 381、 411 : 电阻元件
37 : LED 元件 38 : 电流检测电路
40 : 调光信号产生部 41 : 电力检测电路
100 : 电源装置 201 : 升压斩波器电路控制部
202 : 光源判定部 203 : 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4 : 调光控制部 205 : 延迟控制部
206 : 通电时间计数器 231 : 第 1 辅助线圈
232 : 第 2 辅助线圈 301、 302 : 灯丝
382、 383 : 二极管 2041 : 基准信号生成部
2042 : 比较器 P: 连接点
VL、 VL1 : 灯电压 IL、 IL1 : 灯电流
Vf : 正向电压 If : 电流
VP : 脉冲电压 Vcc : 基准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 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电源装置及照明器具
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 特征及其功效, 详细说明如后。
( 第 1 实施形态 )
首先, 对应用本发明的电源装置的照明器具进行简单说明。
在图 1 中, 1 为器具主体, 此器具主体 1 具有呈圆板状的基台 1a。而且, 在该基台 1a 上, 成同心状地配置着作为光源的直径不同的环状的放电灯 2、 3, 且以覆盖所述放电灯 2、 3 的方式而安装着乳白色的灯罩 (shade)4。此处, 对作为光源的放电灯 2、 3 进行描述, 但 也可以在基台 1a 上配置未图示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即 LED 元件来替代所述放电灯 2、 3 以作 为光源的 LED 照明灯。在器具主体 1 内部配置有本发明的电源装置 100。此外, 虽然未图 示, 但当然也可以进一步设置反射板、 端子及配线等。
图 2 表示组装入以所述方式构成的照明器具的器具主体 1 内部的本发明的电源装 置 100 的概略构成。
在图 2(a) 中, 10 为交流电源, 此交流电源 10 是由未图示的商用电源构成。 此交流 电源 10 上连接有全波整流电路 11 的输入端子。全波整流电路 11 产生对来自交流电源 10 的交流电力进行全波整流所形成的输出。全波整流电路 11 的正负极的输出端子间连接有 纹波 (ripple) 电流平滑用的电容器 12。 电容器 12 的两端连接有作为电源机构的升压斩波器 (chopper) 电路 13。在该升 压斩波器电路 13 中, 全波整流电路 11 的正负极的输出端子间连接有构成升压用变压器的 电感器 14 及作为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 15 的串联电路, 且场效应晶体管 15 经由图示极 性的续流 (fly wheel) 二极管 16 而与作为平滑用电容器的电解电容器 17 并联连接。 另外, 电解电容器 17 的两端连接有作为电压检测机构的电阻 18、 19 的串联电路。电阻 18、 19 根 据电解电容器 17 的输出而产生分压, 并将其中的电阻 19 的端子电压输出至控制部 20。场 效应晶体管 15 根据控制部 20 中的电阻 19 的端子电压与预先准备的参照电压的比较结果 而进行开启·关闭动作。电感器 14 通过伴随场效应晶体管 15 的开启·关闭动作的电磁能 量的储存及释放, 经由续流二极管 16 而使电解电容器 17 产生经升压的输出。关于控制部 20 将后述。
升压斩波器电路 13 与作为输出产生机构的输出产生电路 21 连接。在该输出产生 电路 21 中, 所述电解电容器 17 与作为第 1 及第 2 场效应晶体管的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 另外, 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的各自的栅极连接于控制部 20, 且由控 制部 20 控制。在此情况下, 该输出产生电路 21 根据来自控制部 20 的指示进行两种动作, 第一种动作是利用经串联连接的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构成作为交流输出机构的所谓半 桥型的反相器电路, 且通过所述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的交替的开启·关闭而产生高频的 交流输出。另外, 第二种动作是使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中的一方的场效应晶体管 222 关 闭 ( 在此情况下, 场效应晶体管 222 通过体二极管 (body diode) 而作为续流二极管以进行 动作 ), 利用另一方的场效应晶体管 221 构成降压斩波器, 且通过此场效应晶体管 221 的开 启·关闭而产生斩波器输出。在此情况下, 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使用场效应晶体管 222 以进 行同步而产生直流输出的同步整流方式的降压斩波器。
另外, 在该输出产生电路 21 中, 场效应晶体管 222 与作为镇流器扼流圈 (ballast choke) 的电感器 23、 电容器 24 及作为电流截止用的阻抗元件的电容器 25 的串联电路并
联连接。电容器 25 与开关元件 26 并联连接。此开关元件 26 根据控制部 20 的指示而开 启·关闭, 且进行直流截止用的电容器 25 的开放或短路。
此处, 当该输出产生电路 21 作为半桥型的反相器进行动作时, 相对于通过场效应 晶体管 221、 222 的交替的开启·关闭而产生的高频的交流输出, 电感器 23 及电容器 24 作 为谐振电路以进行动作。另外, 当该输出产生电路 21 作为降压斩波器以进行动作时, 通过 伴随场效应晶体管 221 的开启· 关闭的电感器 23 中的电磁能量的储存及释放, 在电容器 24 两端产生经降压的直流输出。
电感器 23 与电容器 24 的连接点经由电感器 23 的第 1 辅助线圈 231、 电容器 27 而 与作为连接机构的母连接器 28 的连接端子 28a 连接, 另外, 电感器 23 与电容器 24 的连接 点与母连接器 28 的连接端子 28b 连接。电容器 24、 25 的连接点经由电感器 23 的第 2 辅助 线圈 232、 电容器 29 而与母连接器 28 的连接端子 28c 连接, 另外, 电容器 24、 25 的连接点与 母连接器 28 的连接端子 28d 连接。第 1 辅助线圈 231 及第 2 辅助线圈 232 进行后述的荧 光灯等放电灯 30 的灯丝 301、 302 的预热。
母连接器 28 与作为其他连接机构的放电灯 30 的公连接器 31 或具有 LED 元件的 LED 照明灯 32( 参照图 2(b)) 的公连接器 33 连接。在图示例中, 连接有放电灯 30( 相当于 图 1 所示的放电灯 2、 3)。在此情况下, 放电灯 30 具有一对灯丝 301、 302, 其中一方的灯丝 301 与对应于母连接器 28 的连接端子 28a、 28b 的公连接器 31 的连接端子 31a、 31b 连接, 另 一方的灯丝 302 与对应于母连接器 28 的连接端子 28c、 28d 的公连接器 31 的连接端子 31c、 31d 连接。而且, 放电灯 30 在将公连接器 31 连接于母连接器 28 的状态下, 使各个连接端子 31a ~ 31d 分别连接于母连接器 28 的连接端子 28a ~ 28d。 另一方面, 如图 2(b) 所示, LED 照明灯 32 分别具有对应于母连接器 28 的连接端 子 28a、 28b 的公连接器 33 的连接端子 33a、 33b, 对应于母连接器 28 的连接端子 28c、 28d 的 公连接器 33 的连接端子 33c、 33d。而且, 连接端子 33a、 33b 之间连接有相当于放电灯 30 的 灯丝电阻的电阻元件 34, 连接端子 33c、 33d 之间也连接有相当于放电灯 30 的灯丝电阻的 电阻元件 35。另外, 连接端子 33b 与 33d 之间连接有包含二极管桥的全波整流电路 36 的 输入端子。而且, 全波整流电路 36 的正负极的输出端子间连接有作为半导体发光元件的 1 个 LED 元件 37、 或多个经串联连接的 LED 元件 37。此处, 电阻元件 34(35) 是对应于上述放 电灯 30 的灯丝 301(302) 的电阻值 ( 灯丝电阻 ) 的电阻元件, 且设定有对应于 LED 元件 37 的个数的电阻值。例如, 当 LED 元件 37 为 1 个时, 将电阻元件 34 的电阻值设定为 4.7kΩ, 当 LED 元件 37 为 2 个时, 将电阻元件 34 的电阻值设定为 10kΩ, 当 LED 元件 37 为 3 个时, 将电阻元件 34 的电阻值设定为 47kΩ, 当 LED 元件 37 为 4 个时, 将电阻元件 34 的电阻值设 定为 100kΩ。
而且, 此种 LED 照明灯 32 也是在将公连接器 33 连接于母连接器 28 的状态下, 使 各个连接端子 33a ~ 33d 分别连接于母连接器 28 的连接端子 28a ~ 28d。
此外, 当将 LED 照明灯 32 安装在照明器具上时, 如果是将连接于母连接器 28 的公 连接器 33 的连接方向预先限制为一方向的构成, 那么可以省略全波整流电路 36。
母连接器 28 的连接端子 28d 与直流截止用的电容器 25 之间串联连接有作为负载 电流检测机构的电流检测电路 38。此电流检测电路 38 是由电阻元件 381 及图示极性的二 极管 383 的串联电路与图示极性的二极管 382 的并联电路构成, 其将流入至放电灯 30( 或
LED 照明灯 32) 的一方向的电流作为负载电流以进行检测。
母连接器 28 的连接端子 28c 与一端施加有基准电压 Vcc( 例如为 +15V) 的电阻元 件 39 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电阻元件 39 与连接端子 28c 的连接点 P, 产生与用于判定光 源是放电灯 30 还是 LED 照明灯 32 的放电灯 30 的灯丝 302、 或 LED 照明灯 32 的电阻元件 34( 电阻元件 35) 各自的电阻值 ( 灯丝电阻 ) 相对应的输出电压 VR。此输出电压 VR 被输 入至控制部 20。
控制部 20 控制整个电源装置, 其具有升压斩波器电路控制部 201、 光源判定部 202、 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调光控制部 204。 所述升压斩波器电路控制部 201、 光源判定 部 202、 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调光控制部 204 是由软件构成的。当然, 也可以由硬件构 成。升压斩波器电路控制部 201 预先存储未图示的参照电压, 根据此参照电压与电阻 19 的 端子电压的比较结果来控制场效应晶体管 15 的开启· 关闭动作, 且通过伴随场效应晶体管 15 的开启·关闭动作的电感器 14 中的电磁能量的储存及释放, 使电解电容器 17 两端产生 经升压的输出电压。
光源判定部 202 通过电阻元件 39 与连接端子 28c 的连接点 P 所产生的输出电压 VR 来判定光源是放电灯 30 还是 LED 照明灯 32。具体而言, 当光源为放电灯 30 时, 灯丝 302 的电阻值为 10Ω 左右, 连接点 P 的输出电压 VR 为 1V 以下。相对于此, 当光源为 LED 照明 灯 32 时, 例如在 LED 元件 37 为 1 个且电阻元件 34(35) 的电阻值为 4.7kΩ 的情况下, 输出 电压 VR 达到 1.4V, 在 LED 元件 37 为 2 个且电阻元件 34(35) 的电阻值为 10kΩ 的情况下, 输出电压 VR 达到 2.6V, 在 LED 元件 37 为 3 个且电阻元件 34(35) 的电阻值为 47kΩ 的情 况下, 输出电压 VR 达到 7.5V, 在 LED 元件 37 为 4 个且电阻元件 34(35) 的电阻值为 100kΩ 的情况下, 输出电压 VR 达到 10.2V。 由此, 在光源判定部 202 中预先设定较大的不同的临界 值 V1、 V2( 其中, V1 < V2), 如果 VR V1, 那么判定光源为放电灯 30, 如果 V1 < VR V2, 那么 判定光源为 LED 照明灯 32, 进而, 如果 V2 < VR, 那么判定为未连接有光源的无负载状态。
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在投入电源之后, 首先使输出产生电路 21 作为半桥型的 反相器以进行动作。 另外, 如果根据光源判定部 202 的判定结果而判断光源为放电灯 30, 那 么使输出产生电路 21 的反相器动作继续, 如果判断光源为 LED 照明灯 32, 那么将输出产生 电路 21 切换成降压斩波器以进行动作。该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在使输出产生电路 21 进行反相器动作时, 将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构成为半桥型的反相器电路, 并以几十 kHz ~ 200kHz 的动作频率使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交替地开启· 关闭而产生高频的交流输出。另 外, 在使输出产生电路 21 作为降压斩波器以进行动作时, 使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中的一 方的场效应晶体管 222 关闭, 使另一方的场效应晶体管 221 根据从调光控制部 204 所输出 的控制信号而被开启·关闭以产生斩波器输出。另外, 如果通过光源判定部 202 判断光源 为 LED 照明灯 32, 那么该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使开关元件 26 开启并使直流截止用的电 容器 25 短路。
如图 3 所示, 调光控制部 204 具有基准信号生成部 2041 及比较器 2042。基准信号 生成部 2041 与外部的调光信号产生部 40 连接, 并利用此调光信号产生部 40 的调光信号而 生成用于放电灯 30( 或 LED 照明灯 32) 的全光点灯及调光点灯的基准信号。比较器 2042 的一个端子输入有由基准信号生成部 2041 所生成的基准信号, 另一个端子输入有由电流 检测电路 38 所检测的负载电流, 且将它们的比较结果作为针对该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的控制信号而输出。由此, 将相对于由基准信号生成部 2041 所生成的基准信号流入至放电 灯 30( 或 LED 照明灯 32) 的电流以接近基准信号的方式加以控制, 而进行定电流控制。
其次, 根据图 4 所示的流程图说明以所述方式构成的实施形态。
首先, 通过步骤 401 的利用未图示的电源开关所造成的电源开启, 而进入到步骤 402, 执行利用升压斩波器电路 13 的升压斩波器动作。在此情况下, 如果交流电源 10 的交 流电力在全波整流电路 11 中被全波整流, 并被供给至升压斩波器电路 13, 那么在控制部 20 的升压斩波器电路控制部 201 中, 根据预先准备的参照电压与电压检测机构的电阻 19 的端 子电压的比较结果而使场效应晶体管 15 进行开启· 关闭动作。由此, 通过伴随场效应晶体 管 15 的开启· 关闭动作的电感器 14 的电磁能量的储存及释放, 经由续流二极管 16 而在电 解电容器 17 中产生经升压的输出电压。
其次, 进入到步骤 403, 首先执行反相器动作。在此步骤 403 中, 升压斩波器电路 13 的输出电压被输入至输出产生电路 21。在输出产生电路 21 中, 通过控制部 20 的输出产 生电路控制部 203 而将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构成为半桥型的反相器电路, 同时利用从输 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所输入的驱动信号使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开启·关闭, 从而在场 效应晶体管 222 的汲极 - 源极间产生高频交流。
在此状态下, 于步骤 404 中, 为了判定光源而检测与灯丝电阻相对应的输出电压 VR。然后, 进入到步骤 405, 根据输出电压 VR 来判定光源是放电灯 30 还是 LED 照明灯 32。 在此情况下, 在电阻元件 39 与连接端子 28c 的连接点 P 产生与放电灯 30 的灯丝 302 的电 阻值、 或 LED 照明灯 32 的电阻元件 34( 电阻元件 35) 的电阻值 ( 灯丝电阻 ) 相对应的输出 电压 VR, 且此输出电压 VR 被输入至控制部 20 的光源判定部 202。
在光源判定部 202 中, 使用预先设定的临界值 V1、 V2 来判定光源是放电灯 30 还 是 LED 照明灯 32。现在, 如果假定连接有作为光源的放电灯 30, 那么在步骤 405 中变成 VR V1, 从而判定光源为放电灯 30。
在此情况下, 在步骤 407 中使开关元件 26 进行开启动作并使直流截止用的电容器 25 开放。此动作是在步骤 403 的反相器动作时进行, 在步骤 407 中, 重复相同的动作。
其次, 进入到步骤 408, 使步骤 403 中所描述的反相器动作继续。 在此情况下, 输出 产生电路 21 也通过控制部 20 的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而维持由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所构成的半桥型的反相器电路, 并利用从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所输入的驱动信号使场 效应晶体管 221、 222 开启·关闭来产生高频交流输出。
从输出产生电路 21 所输出的高频交流输出被供给至电感器 23 及谐振用电容器 24, 而使所述电感器 23 及电容器 24 作为谐振电路以进行动作。在此状态下, 如果预热电流 从第 1 辅助线圈 231 及第 2 辅助线圈 232 流入至放电灯 30 的灯丝 301、 302, 那么将规定的 启动电压施加于放电灯 30 的灯丝 301 与 302 之间, 从而点亮该放电灯 30。
其次, 在步骤 409 中, 利用电流检测电路 38 将流入至放电灯 30 的电流作为负载电 流进行检测。然后, 如果在步骤 410 中为 No( 维持电源开启 ), 那么在步骤 411 中执行定电 流控制。在此情况下, 对应于根据调光信号产生部 40 的调光信号而由调光控制部 204 的基 准信号生成部 2041 所生成的基准信号、 与由电流检测电路 26 所检测的灯电流的比较结果 的控制信号被输入至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中。 由此, 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利用与来 自调光控制部 204 的控制信号相对应的动作频率使输出产生电路 21 的场效应晶体管 221、222 开启· 关闭来产生高频交流, 从而点亮该放电灯 30。在此情况下, 从调光控制部 204 输 入至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的控制信号是对应于基准信号与灯电流的比较结果的控制 信号, 由于进行反馈控制, 因此以使放电灯 30 的灯电流经常接近基准信号的方式进行定电 流控制 ( 步骤 411)。
在此状态下, 如果利用调光信号产生部 40 的调光信号使由基准信号生成部 2041 所生成的基准信号可变, 那么从调光控制部 204 所输出的控制信号发生变化, 放电灯 30 在 全光至调光的范围内受到点灯控制。在此情况下, 输出产生电路 21 利用来自输出产生电路 控制部 203 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 (duty ratio)50%的动作频率使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进 行开启·关闭动作, 但如果从该状态起, 基准信号因调光信号产生部 40 的调光信号而发生 变化, 从而导致从调光控制部 204 所输出的控制信号发生变化, 那么对应于此时的变化, 来 自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 50%的动作频率发生变化。由此, 供给至 放电灯 30 的交流输出受到控制, 放电灯 30 的点灯状态对应于调光信号产生部 40 的调光信 号而在全光至调光的范围内受到控制。
其后, 在步骤 410 中, 如果通过电源关闭而判断为 Yes, 那么输出产生电路 21 的高 频交流停止, 放电灯 30 熄灯。 另一方面, 在连接有作为光源的 LED 照明灯 32 的情况下, 在步骤 405 中变成 V1 < VR V2, 判定光源为 LED 照明灯 32。于是, 在步骤 413 中, 开关元件 26 进行关闭动作而使 直流截止用的电容器 25 短路。
其次, 进入到步骤 414, 切换成用于点亮 LED 照明灯 32 的斩波器动作。在此情况 下, 在步骤 414 中, 升压斩波器电路 13 的输出电压被输入至输出产生电路 21 中。在输出产 生电路 21 中, 通过控制部 20 的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使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中的一 方的场效应晶体管 222 关闭, 使另一方的场效应晶体管 221 根据从调光控制部 204 所输出 的控制信号而开启·关闭。由此, 通过伴随场效应晶体管 221 的开启·关闭动作的电感器 23 的电磁能量的储存及释放, 在电容器 24 两端产生经降压的输出电压 ( 直流输出 ), 利用 此输出电压来点亮 LED 照明灯 32。
其次, 在步骤 409 中, 利用电流检测电路 38 而将流入至 LED 照明灯 32 的电流作为 负载电流以进行检测。然后, 如果在步骤 410 中为 No( 维持电源开启 ), 那么在步骤 411 中 执行定电流控制。在此情况下, 对应于根据调光信号产生部 40 的调光信号而由调光控制部 204 的基准信号生成部 2041 所生成的基准信号、 与由电流检测电路 26 所检测的灯电流的 比较结果的控制信号也被输入至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中。由此, 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对应于来自调光控制部 204 的控制信号而使输出产生电路 21 的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开启·关闭, 通过伴随此场效应晶体管 221 的开启·关闭动作的电感器 23 的电磁能量的储 存及释放, 在电容器 24 两端产生经降压的直流输出, 从而点亮 LED 照明灯 32。
在此情况下, 从调光控制部 204 输入至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的控制信号也是 对应于基准信号与灯电流的比较结果的控制信号, 由于进行反馈控制, 因此以使 LED 照明 灯 32 的灯电流经常接近基准信号的方式进行定电流控制 ( 步骤 411)。
另外, 在此状态下, 如果利用调光信号产生部 40 的调光信号使由基准信号生成部 2041 所生成的基准信号可变, 那么从调光控制部 204 所输出的控制信号也发生变化, LED 照 明灯 32 在全光至调光的范围内受到点灯控制。 在此情况下, 该输出产生电路 21 以从输出产
生电路控制部 203 所输入的规定的占空比使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进行开启·关闭动作, 但如果从该状态起, 基准信号因调光信号产生部 40 的调光信号而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从调 光控制部 204 所输出的控制信号发生变化, 那么对应于此变化, 从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所输入的占空比发生变化。由此, 供给至 LED 照明灯 32 的直流输出受到控制, LED 照明灯 32 的点灯状态对应于调光信号产生部 40 的调光信号而在全光至调光的范围内受到控制。
其后, 在步骤 410 中, 如果通过电源关闭而判断为 Yes, 那么该输出产生电路 21 的 直流输出停止, LED 照明灯 32 熄灯。
进而, 当在步骤 405 中判断为 V2 < VR 时, 判断为未连接有光源的无负载状态, 在 步骤 406 中, 停止电源装置的输出。
因此, 如果如此操作, 那么通过光源判定部 202, 根据对应于放电灯 30 的灯丝 302 的电阻值及 LED 照明灯 32 中所设置的电阻元件 34(35) 的电阻值而获得的输出电压 VR, 判 定光源是放电灯 30 还是 LED 照明灯 32, 根据此判定结果, 如果判定光源为放电灯 30, 那么 使该输出产生电路 21 的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构成为半桥型的反相器电路, 并通过利用所 述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的交替的开启·关闭而产生的高频的交流输出来点亮该放电灯 30, 另外, 如果判断光源为 LED 照明灯 32, 那么通过输出产生电路 21 使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中的一方的场效应晶体管 222 关闭, 利用另一方的场效应晶体管 221 构成降压斩波器, 并通过利用此场效应晶体管 221 的开启· 关闭而产生的直流输出来点亮 LED 照明灯 32。由 此, 可以对放电灯 30 供给最佳的高频的交流输出, 并且也可以对 LED 照明灯 32 供给最佳且 稳定的直流输出, 因此与先前的利用组装入 LED 照明灯内部的二极管桥式电路将交流电力 转换成直流电力来点亮 LED 元件的 LED 照明灯相比, 可以获得 LED 元件中不产生闪烁等的 稳定的点灯动作。
另外, 在 LED 照明灯 32 中, 仅设置 1 个包含二极管桥的全波整流电路 36( 此全波 整流电路 36 如果是安装于 LED 照明灯 32 的器具主体 1 时, 相对于电源装置的极性方向预 先已被决定的构成, 那么可以省略 ), 与先前的在 LED 照明灯内部组装入多个二极管桥式电 路等复杂的电路构成的 LED 照明灯相比, 价格上也可较便宜, 设置多个此种 LED 照明灯时的 经济性也可较有利。
此外, 在上述中, 将直流截止用的电容器 25 串联连接在电容器 24 与场效应晶体管 222 之间, 但也可以将它串联连接在电感器 23 与场效应晶体管 221 之间, 另外, 也可以将它 分别串联连接在电容器 24 与场效应晶体管 222 之间及电感器 23 与场效应晶体管 221 之间。 在此情况下, 所述电容器与开关元件并联连接, 当判定光源为 LED 照明灯 32 时, 也通过利用 控制部 20 的指示的开关元件的开启动作而短路。
另外, 在上述中, 描述了利用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构成半桥型的反相器电路的 例子, 但也可以使用其他开关元件来代替所述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在此情况下, 只要使 相当于场效应晶体管 222 的一方的开关元件由并联连接二极管的开关部构成, 且可以获得 与场效应晶体管 222 相同的动作即可。
( 变形例 )
在上述第 1 实施形态中, 根据利用外部的调光信号发生器 40 的调光信号所生成的 基准信号而进行放电灯 30( 或 LED 照明灯 32) 的全光点灯及调光点灯, 但当光源为 LED 照 明灯 32 时, 如果为了调光点灯而输入调光信号, 那么此时的调光信号的上升较慢, 因此有时 LED 照明灯 32 的 LED 元件 37 仅一瞬间明亮地点亮, 存在无法从所期望的明亮度开始点 亮的情况。
因此, 在此变形例中, 即使在光源为 LED 照明灯 32 的情形下, 也可以获得稳定的调 光点灯。在此情况下, 如图 2 所示, 在控制部 20 中进而设置有延迟控制部 205。如果从调光 控制部 204 输出控制信号, 那么此延迟控制部 205 仅延迟了规定时间, 例如 0.5sec 后使输 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进行动作。
其他与图 2 相同。
如果如此操作, 那么当判定光源为 LED 照明灯 32 时, 从控制信号的输出开始经过 一定时间之后, 基于控制信号的调光控制变得有效, 并进行 LED 照明灯 32 的调光, 因此 LED 照明灯 32 中的启动时的令人不快的明亮度 ( 仅一瞬间明亮地点亮 ) 消失, 可以从所期望的 明亮度开始进行调光点灯。
但是, 如果从调光控制部 204 输出控制信号, 并由光源判定部 202 判定光源为 LED 照明灯 32, 那么该变形例的延迟控制部 205 延迟了规定时间后使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进行动作, 但如果例如针对从调光控制部 204 所输出的控制信号设置积分电路, 使控制信 号缓缓地增大, 那么也可以进行使 LED 照明灯 32 的明亮度缓缓地上升至所期望的明亮度的 所谓淡入 (fade in)。 ( 第 2 实施形态 )
在第 1 实施形态中, 当判定光源是放电灯 30 还是 LED 照明灯 32 时, 检测与放电灯 30 的灯丝 302 的电阻值及 LED 照明灯 32 中所设置的电阻元件 34(35) 的电阻值相对应的输 出电压 VR, 但在该第 2 实施形态中, 着眼于放电灯 30 与 LED 照明灯 32 的启动时的电压或电 流的上升状态不同这一点来判定光源。
图 5(a)(b) 表示本发明的第 2 实施形态的概略构成, 对与图 2 相同的部分标注相 同的符号。在此情况下, 图 5(b) 所示的 LED 照明灯 32 中, 母连接器 33 的连接端子 33a 与 33b 之间、 连接端子 33c 与 33d 之间分别短路。另外, 在图 5(a) 中, 该输出产生电路 21 的场 效应晶体管 221、 222 与电力检测电路 41 串联连接。此电力检测电路 41 具有与场效应晶体 管 221、 222 串联连接的电阻元件 411, 将此电阻元件 411 中所产生的电压作为放电灯 30( 或 LED 照明灯 32) 的负载电力来进行检测。另外, 控制部 20 的光源判定部 202 根据由电力检 测电路 41 所检测的放电灯 30 与 LED 照明灯 32 的启动时的电压及电流的状态, 判定光源是 放电灯 30 还是 LED 照明灯 32。在此情况下, 放电灯 30 的启动时的灯电压 VL 通过场效应晶 体管 221、 222 的反相器动作, 如图 6(a) 所示, 在预热开始期间变成一定的大小, 在放电开始 之前进一步变大后, 随着放电开始而维持在一定的电压。另外, 灯电流 IL 如图 6(b) 所示, 在预热开始期间不流动, 随着放电灯 30 的放电开始而开始流动。相对于此, LED 照明灯 32 的启动时的灯电压如图 6(c) 所示, 在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的反相器动作之后由 LED 元 件 37 的正向电压 Vf 来箝位 (clamped), 同时, 如图 6(d) 所示, 一方向的电流 If 开始流动。 由此, 在光源判定部 202 中, 如果从电力检测电路 41 的输出电压检测出启动之后如图 6(c) 所示般由正向电压 Vf 来箝位的灯电压 ( 比图 6(a) 所示的放电灯 30 的启动时的灯电压 VL 小 ), 那么判定光源为 LED 照明灯 32, 另外, 如果从电力检测电路 41 的输出电压检测出较正 向电压 Vf 大很多的图 6(a) 所示的启动时的放电灯 30 的灯电压 VL, 那么判定光源为放电灯 30。
如果根据光源判定部 202 的判断结果而判断光源为放电灯 30, 那么该输出产生电 路控制部 203 使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构成为半桥型的反相器电路, 使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交替地开启·关闭来产生高频的交流输出, 另外, 如果通过光源判定部 202 判断光源为 LED 照明灯 32, 那么该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使场效应晶体管 221、 222 中的一方的场效 应晶体管 222 关闭, 并通过使另一方的场效应晶体管 221 开启·关闭的斩波器动作来产生 直流输出。
由此, 以下可以获得与上述第 1 实施形态相同的动作, 且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另 外, 根据此第 2 实施形态, 与电力检测电路 41 一同设置有电流检测电路 38, 因此例如当光源 为 LED 照明灯 32 时, 可以根据由电流检测电路 38 所检测的负载电流与由基准信号生成部 2041 所生成的基准信号的比较结果来对 LED 照明灯 32 进行定电流控制, 另外, 当光源为放 电灯 30 时, 也可以根据由电力检测电路 41 所检测的负载电力与由基准信号生成部 2041 所 生成的基准信号的比较结果来对放电灯 30 进行定电力控制。
此外,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 光源判定部 202 中的光源的判定是根据启动之后的电 力检测电路 41 的输出电压的状态来进行, 例如, 也可以根据电流检测电路 38 的检测输出来 探测如图 6(d) 所示般启动之后一方向的电流 If 的流动, 由此判定光源为 LED 照明灯 32, 在 其他情况下, 判定光源为放电灯 30。
( 变形例 )
在上述第 2 实施形态中, 描述了放电灯 30 及 LED 照明灯 32 分别为 1 个的情况, 但 存在使用多个放电灯或 LED 照明灯作为光源的情况。在此情况下, 只要多个光源均仅为放 电灯或仅为 LED 照明灯便无问题, 但有时会产生例如在多个放电灯中连接 1 个 LED 照明灯、 或者相反地在多个 LED 照明灯之中连接 1 个放电灯等所谓光源的混载。在该变形例中, 判 定此种光源的混载而强制地停止电源装置的输出。
在此情况下, 于控制部 20 的光源判定部 202 中, 将对应于多个经串联连接的放电 灯 30 的串联个数的点灯时的输出电压 ( 负载电力 ) 峰值设定为第 1 基准值, 将对应于多个 经串联连接的 LED 照明灯 32 的串联个数的点灯时的输出电压 ( 直流电压 ) 设定为第 2 基 准值。此处, 作为第 2 基准值的 LED 照明灯 32 的点灯中的输出电压 ( 直流电压 ) 为第 1 基 准值的放电灯 30 的点灯时的输出电压 ( 负载电力 ) 峰值以下。
如果如此设定, 那么通过光源判定部 202, 在电力检测电路 41 的电阻元件 411 中 所产生的输出电压为第 1 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 判定为连接有多个放电灯 30。另外, 在电 力检测电路 41 的电阻元件 411 中所产生的输出电压为第 1 基准值以下的情况下, 判定为连 接有 LED 照明灯 32, 进而, 使用第 2 基准值判定混载的可能性。在此情况下, 如果电阻元件 411 中所产生的输出电压超过第 2 基准值, 那么判定为存在混载。当然, 如果电阻元件 411 中所产生的输出电压为第 2 基准值, 那么判定为连接有多个 LED 照明灯 32。 而且, 如果在光 源判定部 202 中判定为存在混载, 那么立即停止电源装置的输出。由此, 即使存在相对于多 个放电灯而误安装 LED 照明灯、 或者相对于多个 LED 照明灯而误安装放电灯的情况, 也可以 准确地判定所述光源的混载, 而可以适当地停止电源装置的输出。
在上述中, 描述了多个经串联连接的放电灯 30 及 LED 照明灯 32 的情况, 但多个经 并联连接的放电灯 30 及 LED 照明灯 32 的情况也与上述相同, 可以准确地判定光源的混载。
此外, 在光源判定部 202 中, 也可以根据判断光源为放电灯 30 的状态, 检测该电力检测电路 41 的电阻元件 411 中所产生的输出电压的直流电压成分, 由此判定混载的可能 性。在此情况下, 在光源判定部 202 中准备了输出电压的直流电压成分检测功能, 如果电 阻元件 411 中所产生的输出电压的直流电压成分为规定量以上, 那么判定混载有放电灯与 LED 照明灯而停止输出。 在此情况下, 当电阻元件 411 中所产生的输出电压仅为直流电压成 分时, 判定连接有多个 LED 照明灯。
( 第 3 实施形态 )
在第 1 及第 2 实施形态中, 描述了使用半桥型的反相器电路的例子, 但在该第 3 实 施形态中, 使用全桥型的反相器电路。
图 7 表示第 3 实施形态的概略构成, 对与图 2 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
在此情况下, 图 7(b) 所示的 LED 照明灯 32 与图 2(b) 完全相同地构成。另外, 在 图 7(a) 所示的输出产生电路 21 中, 电解电容器 17 与作为第 1 及第 2 场效应晶体管的场效 应晶体管 221、 222 的串联电路, 以及作为第 3 及第 4 场效应晶体管的场效应晶体管 223、 224 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 另外, 场效应晶体管 221 ~ 224 各自的栅极连接于控制部 20, 且由控 制部 20 控制。
另外, 该输出产生电路 21 根据来自控制部 20 的指示进行两种动作, 第一种动作 是利用场效应晶体管 221 ~ 224, 构成作为交流输出机构的所谓全桥型的反相器电路, 且使 所述全桥构成的不相邻的场效应晶体管成组, 此处, 使场效应晶体管 221 与 224 成组, 使场 效应晶体管 222 与 223 成组, 并使所述各组交替地开启·关闭, 由此产生高频的交流输出。 另外, 第二种动作是使全桥构成的相邻的场效应晶体管成组, 此处, 使场效应晶体管 221 与 222 成组, 使场效应晶体管 223 与 224 成组, 关闭一组中的场效应晶体管 223 并开启场效应 晶体管 224, 且关闭另一组的场效应晶体管 221 与 222 中的一方的场效应晶体管 222( 在此 情况下, 场效应晶体管 222 通过体二极管而作为续流二极管以进行动作 ), 并且利用另一方 的场效应晶体管元件 221 来构成降压斩波器, 通过此场效应晶体管 221 的开启·关闭来产 生斩波器输出。在此情况下, 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使用场效应晶体管 222 以进行同步而产生 直流输出的同步整流方式的降压斩波器。
该输出产生电路 21 在场效应晶体管 221 与 222 的连接点和场效应晶体管 223 与 224 的连接点之间连接有作为镇流器扼流圈的电感器 23、 电容器 24 及直流截止用的电容器 25 的串联电路。电容器 25 与开关元件 26 并联连接。此开关元件 26 根据控制部 20 的指示 而开启·关闭, 且进行电容器 25 的开放、 短路。
在此情况下, 当输出产生电路 21 作为全桥构成的反相器以进行动作时, 相对于通 过场效应晶体管 221 与 224 的组和场效应晶体管 222 与 223 的组的交替的开启· 关闭所产 生的高频的交流输出, 电感器 23 及电容器 24 也作为谐振电路以进行动作。另外, 当输出产 生电路 21 作为降压斩波器以进行动作时, 通过伴随场效应晶体管 221 的开启· 关闭的电感 器 23 中的电磁能量的储存及释放, 在电容器 24 两端产生经降压的直流输出。
其他构成与图 2(b) 相同。
该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在投入电源之后, 首先使输出产生电路 21 作为反相器 进行动作, 如果根据光源判定部 202 的判定结果而判断光源为放电灯 30, 那么使输出产生 电路 21 的反相器动作继续。另外, 如果判断光源为 LED 照明灯 32, 那么该输出产生电路控 制部 203 使该输出产生电路 21 作为降压斩波器以进行动作。在此情况下, 当通过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使输出产生电路 21 进行反相器动作 时, 使全桥构成的不相邻的开关元件成组, 此处, 使场效应晶体管 221 与 224 成组, 使场效应 晶体管 222 与 223 成组, 并使所述各组交替地开启· 关闭, 由此产生高频的交流输出。 另外, 当通过该输出产生电路控制部 203 使该输出产生电路 21 作为降压斩波器进行动作时, 使全 桥构成的相邻的场效应晶体管成组, 此处, 使场效应晶体管 221 与 222 成组, 使场效应晶体 管 223 与 224 成组, 关闭一组中的场效应晶体管 223 并开启场效应晶体管 224, 关闭另一组 的场效应晶体管 221 与 222 中的一方的场效应晶体管 222, 并且通过另一方的场效应晶体管 元件 221 的开启·关闭而产生斩波器输出。
其他动作与图 2 相同。
因此, 即使如此设定, 也可以获得与第 1 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
另外, 根据此第 3 实施形态, 与电流检测电路 38 一同设置有电力检测电路 41, 因此 例如当光源为 LED 照明灯 32 时, 可以根据由电流检测电路 38 所检测的负载电流与由基准 信号生成部 2041 所生成的基准信号的比较结果来对 LED 照明灯 32 进行定电流控制, 另外, 当光源为放电灯 30 时, 也可以根据由电力检测电路 41 所检测的负载电力与由基准信号生 成部 2041 所生成的基准信号的比较结果来对放电灯 30 进行定电力控制。 另外, 在上述中, 描述了利用场效应晶体管 221 ~ 224 构成全桥型的反相器电路的 例子, 但也可以使用其他开关元件来代替所述场效应晶体管 221 ~ 224。在此情况下, 只要 使相当于场效应晶体管 222 的开关元件由并联连接二极管的开关部构成, 且可以获得与场 效应晶体管 222 相同的动作即可。
( 变形例 )
在第 3 实施形态中, 对一般的放电灯 30 进行了描述, 但通过组合点火器等也可以 应用于高压放电灯 (HID 灯 )。在此情况下, 在控制部 20 的光源判定部 202 中, 根据由电流 检测电路 38 所检测的 HID 灯与 LED 照明灯的启动时的电流的状态, 判定光源为 HID 灯还是 LED 照明灯。即, HID 灯的启动时的灯电压 VL1 通过该输出产生电路 21 的反相器动作而如 图 8(a) 所示般变成一定的大小, 在规定时间后, 施加通过点火器等的动作所产生的高压的 脉冲电压 Vp, 随着由该高压的脉冲电压 Vp 的施加所引起的 HID 灯的放电开始, 图 8(b) 所示 的灯电流 IL1 开始流动。相对于此, 随着 LED 照明灯的启动, 如图 8(c) 所示, 电流 If 开始 流动。由此, 在光源判定部 202 中, 根据电流检测电路 38 的输出来探测启动之后开始流动 的电流 If, 由此判定光源为 LED 照明灯, 另外, 根据电流检测电路 38 的输出来探测启动后延 迟规定时间 (HID 灯的放电开始后 ) 而开始流动的图 8(b) 所示的灯电流 IL1, 由此判定光源 为 HID 灯。
即使如此操作, 也可以获得与第 3 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
( 第 4 实施形态 )
此外, 在先前的放电灯专用的电源装置中, 具有如下的初始照明度补正功能的电 源装置, 即, 因放电灯的通电时间的经过与灯劣化而导致明亮度下降, 因此通过任意的方法 对放电灯的通电时间进行计数, 且以根据该计数结果来弥补灯的明亮度下降的方式使对于 放电灯的供给电力可变, 从而从放电灯的使用开始至寿命末期为止将灯的明亮度保持一 定。 此种初始照明度补正功能在截断放电灯的使用开始时的多余的电力供给而将能耗抑制 至灯的寿命末期为止的方面有效。
此第 4 实施形态是附加有此种初始照明度补正功能的实施形态, 在图 2 所示的控 制部 20 中进一步设置有通电时间计数器 206。当光源判定部 202 判定光源为放电灯 30 时, 此通电时间计数器 206 对放电灯 30 的通电时间进行计数。此外, 如果从器具上拆除放电灯 30, 那么重置 (reset) 通电时间计数器 206, 另外, 如果重新安装放电灯 30, 那么从最初开始 计数。
而且, 对应于通电时间计数器 206 的计数值, 以调整利用该输出产生电路 21 的反 相器动作所供给的对于放电灯 30 的交流输出。在此情况下, 放电灯 30 的寿命为 12000 小 时左右, 随着时间经过, 灯光束逐渐下降, 但使用表示此时的光束变化的电力曲线, 根据此 电力曲线, 在放电灯 30 的明亮度充分的使用开始期间内, 缩小从输出产生电路 21 供给至放 电灯 30 的交流输出, 在时间经过而放电灯 30 的明亮度下降的寿命末期期间内, 增加从该输 出产生电路 21 供给至放电灯 30 的交流输出。
如果如此操作, 那么当判定光源为放电灯 30 时, 利用通电时间计数器 206 来对放 电灯 30 的通电时间进行计数, 并对应于此计数值而将从输出产生电路 21 供给至放电灯 30 的交流输出调整为最佳, 因此可以从放电灯 30 的使用开始至寿命末期将灯的明亮度保持 一定。 此外, 在上述中, 描述了仅对放电灯 30 进行初始照明度补正的情况, 但同样也可 以对 LED 照明灯 32 进行初始照明度补正。在此情况下, 设置与上述通电时间计数器 206 有 别的对 LED 照明灯 32 的通电时间进行计数的通电时间计数器。另外, LED 照明灯 32 的 LED 元件 37 的寿命为 40000 小时左右, 只要使用表示随着时间经过而下降的光束变化的电力曲 线, 根据此电力曲线来调整从该输出产生电路 21 对 LED 照明灯 32 所供给的直流输出即可。
此外,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形态, 在实施阶段中, 可以在不改变其主旨的范 围内进行各种变形。例如,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 自动地进行光源是放电灯还是 LED 照明灯的 判定, 但也可以使用以手动来动作的切换开关。在此情况下, 将切换开关设置在图 1 中所述 的器具主体 1 上, 并根据安装在器具主体 1 中的放电灯或 LED 照明灯通过手动将它切换至 对应的位置。另外,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 描述了可以点亮作为光源的放电灯或 LED 照明灯的 常用点灯用的电源装置的例子, 但例如也可以用作非常用点灯用的电源装置。 在此情况下, 先将蓄电池内置在电源装置内, 当商用电源的交流电源 10 停电时, 将电源从交流电源 10 切 换成蓄电池, 将此蓄电泡作为电源来驱动电源装置, 从而点亮放电灯或 LED 照明灯。
进而, 所述实施形态中包含各种阶段的发明, 可以通过所揭示的多个构成要件的 适当的组合来提取各种发明。例如, 当即使从实施形态中所示的所有构成要件中去除几个 构成要件, 也可以解决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一栏中所述的课题, 并可以获得发明的效果一 栏中所述的效果时, 可以将去除了此构成要件的构成作为发明而提取。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虽 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 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 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 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 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 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 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