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天线通信装置.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644030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6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69392.3

申请日:

2009.08.27

公开号:

CN101997564A

公开日:

2011.03.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4B 1/4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雷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中国台湾新竹县变更后权利人: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新竹市笃行一路1号登记生效日:2014091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B 1/40申请日:20090827|||公开

IPC分类号:

H04B1/40; H01Q1/24

主分类号:

H04B1/40

申请人:

雷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民仲; 罗绍谨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代理人:

程伟;王锦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多天线通信装置包含具有多层导体的电路板及两个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不同层的天线部上。所述天线组件设置于该电路板的天线部上,且各具有一接地端。所述接地端电性连接至该电路板中不同层的导体,且所述天线组件于所设置的天线部上并无主接地通孔。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天线通信装置, 包含 : 具多层导体的电路板 ; 以及 两个天线组件, 其设置于该电路板的天线部上, 且各具有一接地端 ; 其中所述接地端电性连接至该电路板中不同层的导体。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天线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天线组件于所设置的天线部上并 无主接地通孔。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天线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天线组件于所设置的天线部上具 有主接地通孔, 而所述主接地通孔的分布密度小于分布于该电路板的主板部的主接地通孔 的分布密度。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天线通信装置, 另包含 : 至少一个天线组件, 其设置于该电路板的天线部上, 且具有一接地端连接至该电路板 中不同层的导体 ; 其中任意两个天线组件之间的电流路径经由其中一个天线组件的接地端至另一层电 路板的主接地通孔, 再电性连接至另一个天线组件的接地端。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天线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天线组件设置于该电路板的同一 层。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天线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天线组件设置于该电路板的不同 层。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天线通信装置, 其中该电流路径的长度约等于该多天线通 信装置的电磁波波长的 1/4。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天线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天线组件对称设置于该电路板的 天线部的左右侧。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天线通信装置, 其应用于通用串行总线装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天线通信装置, 其操作于 2.4 至 2.5GHz 的频率。

说明书


多天线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装置, 特别涉及多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背景技术 传统的无线通信装置在发射端使用单一天线发射电磁波以传输信号, 而在接收端 亦使用单一天线以接收电磁波所搭载的信号。 然而随着通信算法的演进以及集成电路制造 方法的进步, 无线通信装置不再只局限于使用单一天线作为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组件。
     多输入多输出 (multi-input and multi-output, MIMO) 的无线通信装置使用多 个天线作为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组件。由于其具有空间差异 (spectral diversity) 的特 性, 多输入多输出的无线通信装置能在不牺牲频宽以及功率消耗的条件下达到较高的传输 通量以及较远的传输距离。由于具备上述这种优点, 多输入多输出的无线通信装置已逐渐 成为主流的无线通信装置。
     在无线通信装置的设计中, 一般设置一天线装置于一射频 (radio frequency, RF) 电路电路板的天线部。传统射频电路为使接地电压均匀分布, 都会在电路板上的空旷部位 广设主接地通孔 (global ground via)。图 1 显示一传统的双天线通信装置的电路板布局 方式。如图 1 所示, 该双天线通信装置 100 包含射频电路电路板 110, 其中该射频电路电路 板 110 包含四层电路板, 并均匀设置贯穿该四层电路板 110 的多个主接地通孔 140。 该射频 电路电路板 110 另包含一第一天线组件 120 和一第二天线组件 130。该第一天线组件 120 设置于第一层电路板的天线部, 而该第二天线组件 130 则设置于第四层电路板的天线部。
     无线通信装置多半要求具有较高的辐射效率, 而在多输入多输出的无线通信装置 中, 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是影响天线辐射效率的重要因素。 然而, 随着消费性电子对产品要求 轻、 薄、 短、 小的趋势, 各种无线通信装置亦逐渐缩小而使得天线之间的摆放距离缩短, 故进 而造成天线之间的隔离度降低。
     为解决天线之间的隔离度降低的问题, 一般在两支天线的馈入点之间加入开路传 输线, 或在两支天线的馈入点之间的电路板挖槽。图 2 显示以天线馈入之点之间加入开路 传输线的方式应用于图 1 的双天线通信装置。如图 2 所示, 该第一天线组件 120 和该第二 天线组件 130 分别设置于该射频电路电路板 110 的左右两侧以增加隔离度。该双天线通信 装置 100 又于所述天线的馈入点之间增加长度为该双天线通信装置 100 所发射电磁波 1/4 波长的开路传输线, 以进一步增加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图 3 显示以天线馈入点之间的电路板挖槽应用于图 1 的双天线通信装置。如图 3 所示, 该第一天线组件 120 和该第二天线组件 130 分别设置于该射频电路电路板 110 的左 右两侧以增加隔离度。该双天线通信装置 100 又于所述天线的馈入点之间的该射频电路电 且该 路板 110 挖槽, 其中该挖槽的长度约为该双天线通信装置 100 所发射电磁波 1/4 波长, 挖槽部位无表面组件或走线, 以进一步增加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然而, 上述两种增加天线之间隔离度的方式皆增加额外的电路板面积或制造步 骤。 因此, 当设计小尺寸的无线通信装置, 例如通用串行总线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装置时, 所述方式即难以加以应用。
     图 4 显示图 1 的双天线通信装置的侧视图。如图 4 所示, 该第一天线组件 120 和 该第二天线组件 130 之间的电流路径自该第一天线组件 120 经由该第一天线组件 120 的接 地端, 连接至第二层电路板天线部的主接地通孔 140, 连接至第三层电路板天线部的主接地 通孔 140, 再经由该第二天线组件 130 的接地端连接至该第二天线组件 130。如图 4 所示, 如此短的电流路径造成该第一天线组件 120 和该第二天线组件 130 之间的耦合效应过大, 而使得彼此之间的隔离度过低。
     据此, 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电路板布局方式, 其可在不增加电路板面积的情况 下, 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及天线辐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天线通信装置打破传统射频电路的设计观念, 通过减少天线之间的接 地通孔而增加天线之间的回流路径以减轻电路板上地电流的回流耦合效应, 进而达到高天 线之间的隔离度及天线辐射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天线通信装置包含具有多层导体的电路板及两个天线组件。 所述天线组件设置于该电路板的天线部上, 且各具有一接地端。所述接地端电性连接至该 电路板中不同层的导体。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多天线通信装置包含四层电路板、 一第一天线组件和一第 二天线组件。所述电路板于天线部以外区域具有贯穿各层的主接地通孔。该第一天线组件 设置于最上层电路板的天线部。该第二天线组件设置于最下层电路板的天线部。该第一天 线组件经由一第一接地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层电路板的导线, 再电性连接至第二层电路板的 主接地通孔。该第二天线组件经由一第二接地端电性连接至第三层电路板的导线, 再电性 连接至第三层电路板的主接地通孔。
     附图说明
     图 1 显示一传统的双天线通信装置的电路板布局方式 ; 图 2 显示另一传统的双天线通信装置的电路板布局方式 ; 图 3 显示另一传统的双天线通信装置的电路板布局方式 ; 图 4 显示一传统的双天线通信装置的侧视图 ; 图 5 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天线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 图 6 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天线通信装置的侧视图 ; 以及 图 7 显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多天线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 双天线通信装置 110 射频电路电路板 120 第一天线组件 130 第二天线组件 140 主接地通孔 500 多天线通信装置4101997564 A CN 101997569
     说射频电路电路板 第一天线组件 第二天线组件 主接地通孔 导线 导线 多天线通信装置 射频电路电路板 第一天线组件 第二天线组件 主接地通孔明书3/4 页510 520 530 540 550 560 700 710 720 730 740具体实施方式
     图 5 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天线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如图 5 所示, 该多天线通 信装置 500 为一双天线通信装置。 该多天线通信装置 500 包含射频电路电路板 510, 其中该 射频电路电路板 510 举例来说包含四层电路板。该射频电路电路板 510 另包含一第一天线 组件 520 和一第二天线组件 530。该第一天线组件 520 设置于第一层电路板的天线部的左 侧, 而该第二天线组件 530 则设置于第四层电路板的天线部的右侧。该第一天线组件 520 和该第二天线组件 530 的排列可采左右对称。该射频电路电路板 510 仅于其主板部均匀设 置贯穿该四层电路板 510 的多个主接地通孔 540, 而于其天线部并无设置主接地通孔 540。
     图 6 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天线通信装置的侧视图。如图 6 所示, 该第一天线 组件 520 设置于第一层电路板的天线部, 而该第一天线组件 520 的接地端连接至第二层电 路板, 再经由导线 550 连接至主板部的主接地通孔 540。该第二天线组件 530 设置于第四 层电路板的天线部, 而该第二天线组件 530 的接地端连接至第三层电路板, 再经由导线 560 连接至主板部的主接地通孔 540。该第一天线组件 520 和该第二天线组件 530 之间的电流 路径如图 6 所示, 自该第一天线组件 520 经由该第一天线组件 520 的接地端, 通过第二层电 路板的导线 550, 连接至第二层电路板的主接地通孔 540, 连接至第三层电路板的主接地通 孔 540, 通过第三层电路板的导线 560, 再经由该第二天线组件 530 的接地端连接至该第二 天线组件 530。
     如图 6 所示, 该第一天线组件 520 和该第二天线组件 530 之间的电流路径相比于 现有技术有大幅增长, 故得以大幅增加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中, 该电 流路径的长度约等于该多天线通信装置 500 的电磁波波长的 1/4。 值得注意的是, 图 6 的实 施例的多天线通信装置虽将该第一天线组件 520 和该第二天线组件 530 设置于不同层电路 板, 然而本发明的多天线通信装置并不限于此种实施方式。例如该第一天线组件 520 和该 第二天线组件 530 亦可设置于同一层电路板而仍可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此外, 图 5 的实施 例的多天线通信装置虽于天线部并无设置主接地通孔, 然而本发明的多天线通信装置并不 限于此种实施方式。例如该射频电路电路板 510 于天线部亦可设置少许主接地通孔, 使所 述主接地通孔的分布密度小于分布于该射频电路电路板 510 的主板部的主接地通孔的分 布密度。只要所述主接地通孔的设置可增加该第一天线组件 520 和该第二天线组件 530 之间的回流路径以减轻该射频电路电路板 510 上地电流的回流耦合效应, 则仍可达到本发明 的目的。
     图 7 显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多天线通信装置的示意图。该多天线通信装置 700 为一双天线通信装置, 并应用于通用串行总线装置 (USB dongle)。如图 7 所示, 该多天 线通信装置 700 的尺寸约为长 35 毫米, 宽 11 毫米。该多天线通信装置 700 包含射频电路 电路板 710、 一第一天线组件 720、 一第二天线组件 730 和多个主接地通孔 740。该射频电 路电路板 710 包含四层电路板。该第一天线组件 720 和该第二天线组件 730 的尺寸约为长 10 毫米, 宽 4 毫米, 并左右对称地设置于该射频电路电路板 710 的两侧。 该射频电路电路板 710 的第二层和第三层皆包含导线以将该第一天线组件 720 和该第二天线组件 730 的接地 端电性连接至所述主接地通孔 740。所述导线的长度约介于 8 毫米至 12 毫米之间。根据图 7 的电路板布局设计, 该多天线通信装置 700 能良好地操作于 2.4 至 2.5GHz 的频率。
     依照实验结果, 图 7 的多天线通信装置 700 于操作于 2.4 至 2.5GHz 的频率时, 在 S11 的回响损耗 (return loss) 均约为 -10dB, 达到标准天线的要求。该多天线通信装置 700 在 S21 的隔离度方面, 在 2.4GHz 及 2.5GHz 频率均超过现有技术于同尺寸的多天线通信 装置至少 1dB 的幅度。在增益方面, 该多天线通信装置 700 亦较同尺寸的双天线通信装置 具有明显的成长。 综上所述, 本发明的多天线通信装置打破传统射频电路的设计观念, 通过减少天 线之间的接地通孔而增加天线之间的回流路径以减轻电路板上地电流的回流耦合效应, 而 能在不增加电路板面积的情况下, 达到大幅增加隔离度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 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发 明的教示及揭示而作出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 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 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发明的替换及修饰, 并被权利要求书的专 利范围所涵盖。
    

多天线通信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多天线通信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多天线通信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天线通信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天线通信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97564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3.30CN101997564A*CN101997564A*(21)申请号 200910169392.3(22)申请日 2009.08.27H04B 1/40(2006.01)H01Q 1/24(2006.01)(71)申请人雷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新竹县(72)发明人吴民仲 罗绍谨(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代理人程伟 王锦阳(54) 发明名称多天线通信装置(57) 摘要本发明的多天线通信装置包含具有多层导体的电路板及两个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不同层的。

2、天线部上。所述天线组件设置于该电路板的天线部上,且各具有一接地端。所述接地端电性连接至该电路板中不同层的导体,且所述天线组件于所设置的天线部上并无主接地通孔。(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7 页CN 101997569 A 1/1页21.一种多天线通信装置,包含:具多层导体的电路板;以及两个天线组件,其设置于该电路板的天线部上,且各具有一接地端;其中所述接地端电性连接至该电路板中不同层的导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天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天线组件于所设置的天线部上并无主接地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3、多天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天线组件于所设置的天线部上具有主接地通孔,而所述主接地通孔的分布密度小于分布于该电路板的主板部的主接地通孔的分布密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天线通信装置,另包含:至少一个天线组件,其设置于该电路板的天线部上,且具有一接地端连接至该电路板中不同层的导体;其中任意两个天线组件之间的电流路径经由其中一个天线组件的接地端至另一层电路板的主接地通孔,再电性连接至另一个天线组件的接地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天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天线组件设置于该电路板的同一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天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天线组件设置于该电路板的不同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天线通信。

4、装置,其中该电流路径的长度约等于该多天线通信装置的电磁波波长的1/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天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天线组件对称设置于该电路板的天线部的左右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天线通信装置,其应用于通用串行总线装置。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天线通信装置,其操作于2.4至2.5GHz的频率。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97564 ACN 101997569 A 1/4页3多天线通信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装置,特别涉及多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背景技术0002 传统的无线通信装置在发射端使用单一天线发射电磁波以传输信号,而在接收端亦使用单一天线以接收电磁波所搭载的。

5、信号。然而随着通信算法的演进以及集成电路制造方法的进步,无线通信装置不再只局限于使用单一天线作为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组件。0003 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and multi-output,MIMO)的无线通信装置使用多个天线作为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组件。由于其具有空间差异(spectral diversity)的特性,多输入多输出的无线通信装置能在不牺牲频宽以及功率消耗的条件下达到较高的传输通量以及较远的传输距离。由于具备上述这种优点,多输入多输出的无线通信装置已逐渐成为主流的无线通信装置。0004 在无线通信装置的设计中,一般设置一天线装置于一射频(radio frequency。

6、,RF)电路电路板的天线部。传统射频电路为使接地电压均匀分布,都会在电路板上的空旷部位广设主接地通孔(global ground via)。图1显示一传统的双天线通信装置的电路板布局方式。如图1所示,该双天线通信装置100包含射频电路电路板110,其中该射频电路电路板110包含四层电路板,并均匀设置贯穿该四层电路板110的多个主接地通孔140。该射频电路电路板110另包含一第一天线组件120和一第二天线组件130。该第一天线组件120设置于第一层电路板的天线部,而该第二天线组件130则设置于第四层电路板的天线部。0005 无线通信装置多半要求具有较高的辐射效率,而在多输入多输出的无线通信装置中。

7、,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是影响天线辐射效率的重要因素。然而,随着消费性电子对产品要求轻、薄、短、小的趋势,各种无线通信装置亦逐渐缩小而使得天线之间的摆放距离缩短,故进而造成天线之间的隔离度降低。0006 为解决天线之间的隔离度降低的问题,一般在两支天线的馈入点之间加入开路传输线,或在两支天线的馈入点之间的电路板挖槽。图2显示以天线馈入之点之间加入开路传输线的方式应用于图1的双天线通信装置。如图2所示,该第一天线组件120和该第二天线组件130分别设置于该射频电路电路板110的左右两侧以增加隔离度。该双天线通信装置100又于所述天线的馈入点之间增加长度为该双天线通信装置100所发射电磁波1/4波长的开。

8、路传输线,以进一步增加天线之间的隔离度。0007 图3显示以天线馈入点之间的电路板挖槽应用于图1的双天线通信装置。如图3所示,该第一天线组件120和该第二天线组件130分别设置于该射频电路电路板110的左右两侧以增加隔离度。该双天线通信装置100又于所述天线的馈入点之间的该射频电路电路板110挖槽,其中该挖槽的长度约为该双天线通信装置100所发射电磁波1/4波长,且该挖槽部位无表面组件或走线,以进一步增加天线之间的隔离度。0008 然而,上述两种增加天线之间隔离度的方式皆增加额外的电路板面积或制造步骤。因此,当设计小尺寸的无线通信装置,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9、,USB)说 明 书CN 101997564 ACN 101997569 A 2/4页4装置时,所述方式即难以加以应用。0009 图4显示图1的双天线通信装置的侧视图。如图4所示,该第一天线组件120和该第二天线组件130之间的电流路径自该第一天线组件120经由该第一天线组件120的接地端,连接至第二层电路板天线部的主接地通孔140,连接至第三层电路板天线部的主接地通孔140,再经由该第二天线组件130的接地端连接至该第二天线组件130。如图4所示,如此短的电流路径造成该第一天线组件120和该第二天线组件130之间的耦合效应过大,而使得彼此之间的隔离度过低。0010 据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

10、电路板布局方式,其可在不增加电路板面积的情况下,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及天线辐射效率。发明内容0011 本发明的多天线通信装置打破传统射频电路的设计观念,通过减少天线之间的接地通孔而增加天线之间的回流路径以减轻电路板上地电流的回流耦合效应,进而达到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及天线辐射效率的目的。0012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天线通信装置包含具有多层导体的电路板及两个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设置于该电路板的天线部上,且各具有一接地端。所述接地端电性连接至该电路板中不同层的导体。0013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多天线通信装置包含四层电路板、一第一天线组件和一第二天线组件。所述电路板于天线部以外区域具有贯穿各层的主。

11、接地通孔。该第一天线组件设置于最上层电路板的天线部。该第二天线组件设置于最下层电路板的天线部。该第一天线组件经由一第一接地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层电路板的导线,再电性连接至第二层电路板的主接地通孔。该第二天线组件经由一第二接地端电性连接至第三层电路板的导线,再电性连接至第三层电路板的主接地通孔。附图说明0014 图1显示一传统的双天线通信装置的电路板布局方式;0015 图2显示另一传统的双天线通信装置的电路板布局方式;0016 图3显示另一传统的双天线通信装置的电路板布局方式;0017 图4显示一传统的双天线通信装置的侧视图;0018 图5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天线通信装置的示意图;0019 图6显。

12、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天线通信装置的侧视图;以及0020 图7显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多天线通信装置的示意图。0021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0022 100 双天线通信装置0023 110 射频电路电路板0024 120 第一天线组件0025 130 第二天线组件0026 140 主接地通孔0027 500 多天线通信装置说 明 书CN 101997564 ACN 101997569 A 3/4页50028 510 射频电路电路板0029 520 第一天线组件0030 530 第二天线组件0031 540 主接地通孔0032 550 导线0033 560 导线0034 700 多天线通信装置00。

13、35 710 射频电路电路板0036 720 第一天线组件0037 730 第二天线组件0038 740 主接地通孔具体实施方式0039 图5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天线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多天线通信装置500为一双天线通信装置。该多天线通信装置500包含射频电路电路板510,其中该射频电路电路板510举例来说包含四层电路板。该射频电路电路板510另包含一第一天线组件520和一第二天线组件530。该第一天线组件520设置于第一层电路板的天线部的左侧,而该第二天线组件530则设置于第四层电路板的天线部的右侧。该第一天线组件520和该第二天线组件530的排列可采左右对称。该射频电路电路板。

14、510仅于其主板部均匀设置贯穿该四层电路板510的多个主接地通孔540,而于其天线部并无设置主接地通孔540。0040 图6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天线通信装置的侧视图。如图6所示,该第一天线组件520设置于第一层电路板的天线部,而该第一天线组件520的接地端连接至第二层电路板,再经由导线550连接至主板部的主接地通孔540。该第二天线组件530设置于第四层电路板的天线部,而该第二天线组件530的接地端连接至第三层电路板,再经由导线560连接至主板部的主接地通孔540。该第一天线组件520和该第二天线组件530之间的电流路径如图6所示,自该第一天线组件520经由该第一天线组件520的接地端,通过。

15、第二层电路板的导线550,连接至第二层电路板的主接地通孔540,连接至第三层电路板的主接地通孔540,通过第三层电路板的导线560,再经由该第二天线组件530的接地端连接至该第二天线组件530。0041 如图6所示,该第一天线组件520和该第二天线组件530之间的电流路径相比于现有技术有大幅增长,故得以大幅增加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中,该电流路径的长度约等于该多天线通信装置500的电磁波波长的1/4。值得注意的是,图6的实施例的多天线通信装置虽将该第一天线组件520和该第二天线组件530设置于不同层电路板,然而本发明的多天线通信装置并不限于此种实施方式。例如该第一天线组件520。

16、和该第二天线组件530亦可设置于同一层电路板而仍可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此外,图5的实施例的多天线通信装置虽于天线部并无设置主接地通孔,然而本发明的多天线通信装置并不限于此种实施方式。例如该射频电路电路板510于天线部亦可设置少许主接地通孔,使所述主接地通孔的分布密度小于分布于该射频电路电路板510的主板部的主接地通孔的分布密度。只要所述主接地通孔的设置可增加该第一天线组件520和该第二天线组件530之说 明 书CN 101997564 ACN 101997569 A 4/4页6间的回流路径以减轻该射频电路电路板510上地电流的回流耦合效应,则仍可达到本发明的目的。0042 图7显示本发明的另一实。

17、施例的多天线通信装置的示意图。该多天线通信装置700为一双天线通信装置,并应用于通用串行总线装置(USB dongle)。如图7所示,该多天线通信装置700的尺寸约为长35毫米,宽11毫米。该多天线通信装置700包含射频电路电路板710、一第一天线组件720、一第二天线组件730和多个主接地通孔740。该射频电路电路板710包含四层电路板。该第一天线组件720和该第二天线组件730的尺寸约为长10毫米,宽4毫米,并左右对称地设置于该射频电路电路板710的两侧。该射频电路电路板710的第二层和第三层皆包含导线以将该第一天线组件720和该第二天线组件730的接地端电性连接至所述主接地通孔740。所。

18、述导线的长度约介于8毫米至12毫米之间。根据图7的电路板布局设计,该多天线通信装置700能良好地操作于2.4至2.5GHz的频率。0043 依照实验结果,图7的多天线通信装置700于操作于2.4至2.5GHz的频率时,在S11的回响损耗(return loss)均约为-10dB,达到标准天线的要求。该多天线通信装置700在S21的隔离度方面,在2.4GHz及2.5GHz频率均超过现有技术于同尺寸的多天线通信装置至少1dB的幅度。在增益方面,该多天线通信装置700亦较同尺寸的双天线通信装置具有明显的成长。0044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多天线通信装置打破传统射频电路的设计观念,通过减少天线之间的接地。

19、通孔而增加天线之间的回流路径以减轻电路板上地电流的回流耦合效应,而能在不增加电路板面积的情况下,达到大幅增加隔离度的目的。0045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发明的教示及揭示而作出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发明的替换及修饰,并被权利要求书的专利范围所涵盖。说 明 书CN 101997564 ACN 101997569 A 1/7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97564 ACN 101997569 A 2/7页8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97564 ACN 101997569 A 3/7页9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97564 ACN 101997569 A 4/7页10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97564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