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气动混合加香加料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644027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46373.1

申请日:

2010.04.14

公开号:

CN101803798A

公开日:

2010.08.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24B 3/12申请日:20100414授权公告日:20120509终止日期:20140414|||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24B 3/12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周克栋 赫雷 吴其俊 王栋梁 李辉 彭富民 徐志良 徐加贵 安战旗 陈道忠变更后:周克栋 赫雷 吴其俊 王栋梁 李辉 彭富明 徐志良 徐加贵 安战旗 陈道忠|||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4B 3/12申请日:20100414|||公开

IPC分类号:

A24B3/12

主分类号:

A24B3/12

申请人:

南京理工大学; 宝应仁恒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克栋; 赫雷; 吴其俊; 王栋梁; 李辉; 彭富民; 徐志良; 徐加贵; 安战旗; 陈道忠

地址:

210094 江苏省南京市孝陵卫2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代理人:

唐代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气动混合加香加料装置,包括烟叶进料斗、主工作筒体、加香加料喷嘴及其支架和管道、增温增湿喷嘴及其支架和管道、烟叶过滤网、料液过滤芯、热风循环系统及其热风管道、布风系统、出料闸,布风系统由锥形布风板、周边气流供风管道、周边气流容腔、中心气流供风管道、中心气流管道以及中心孔板组成,进料斗位于主工作筒体的侧壁上,主工作筒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安装烟叶过滤网、加香加料喷嘴及其支架和管道、增温增湿喷嘴及其支架和管道。本发明烟叶在底部中心孔板和带有旋向孔的锥形孔板的两股气流的作用下在筒内进行剧烈的旋转和翻滚运动,加香加料喷嘴对剧烈运动中的烟叶进行加香加料,施加料液更均匀。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立式气动混合加香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叶进料斗[6]、主工作筒体[5]、加香加料喷嘴[4]及其支架和管道[3]、增温增湿喷嘴[11]及其支架和管道[13]、烟叶过滤网[7]、料液过滤芯[9]、热风循环系统[10]及其热风管道[12]、布风系统、出料闸[1],布风系统由锥形布风板[2]、周边气流供风管道[14]、周边气流容腔[15]、中心气流供风管道[16]、中心气流管道[18]以及中心孔板[17]组成,进料斗[6]位于主工作筒体[5]的侧壁上,主工作筒体[5]内从上至下依次安装烟叶过滤网[7]、加香加料喷嘴[4]及其支架和管道[3]、增温增湿喷嘴[11]及其支架和管道[13],其中加香加料喷嘴[4]和增温增湿喷嘴[11]并排放置在同一个高度上,两个喷嘴的支架相连但其管道不相通;主工作筒体[5]的下方连接周边气流容腔[15],在该周边气流容腔[15]内设置锥形布风板[2],该锥形布风板[2]同时与主工作筒体[5]的下方连接,锥形布风板[2]的中心底部安装中心孔板[17],该中心孔板[17]和下方的中心气流管道[18]相连;周边气流容腔[15]的侧面连接周边气流供风管道[14],中心气流管道[18]的侧面连接中心气流供风管道[16],这两路供风管道合并成一路热风管道[12]与位于主工作筒体[5]侧面的热风循环系统[10]相连;主工作筒体[5]的上方安装气流排出管道[8],该气流排出管道[8]又与主工作筒体[5]侧面的料液过滤芯[9]相连,料液过滤芯[9]位于热风循环系统[10]的上方,两者之间用管道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气动混合加香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锥形布风板[2]厚20~40mm,在主视平面上开6~10层气孔,从底部第一层到顶部第十层气孔个数分别为24,32,40,50,60,72,84,97,110,124;气孔与水平夹角依次为0°,5°,10°,15°,20°,25°,30°,35°,40°,50°;气孔直径分别为22mm,22mm,20mm,20mm,18mm,18mm,16mm,16mm,14mm,14mm,12mm,12mm;其中第二四六八层开孔分别与中轴线偏移40mm,70mm,100mm,130mm。

说明书


立式气动混合加香加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加香加料设备,特别是一种立式气动混合加香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J.H.KESTER等人在十九世纪末提出了一种卧式的滚筒加香加料机械[美国541283],其主要工作原理为烟草通过皮带轮从侧方被输送进入横卧的筒体,筒体呈一定角度的倾斜。筒体内有若干根搅拌杆,搅拌杆在齿轮机构的驱动下不停转动;烟草在下落过程中被转动的搅拌杆上的钩状齿打散,在筒体滚动的作用下从筒体倾斜的上部运动至下部。在此过程中,烟草被设置在筒体的侧面的喷嘴加香加料,最终从筒体下部的出料口排出。这是最早的卧式加香加料机的雏型,在很多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如搅拌杆的设置妨碍了烟草的自由运动影响了加香加料的均匀性,搅拌杆上的钩状齿也增加了叶片的造碎率等。到二十世纪中叶,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器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加香加料机也在诸多方面用电器设备取代了一些笨重的机械结构。1968年,德国的W.WOCHNOWSKI提出了一种加香加料设备[美国3419015],这套设备在早先的滚筒式加香加料机的基础上采用大量的电控系统,包括烟草传送带上的电机、料液喷洒系统的料液泵等,喷嘴和烟叶进口的位置也做了调整,另外在烟草进入滚筒前,对其进行了湿度和温度的处理以更利于料液的吸收,这是加香加料工艺的一大进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HAUNI公司在原来的设计基础上对加香加料设备又作了一定的修改优化,并逐步发展成型现在普遍应用的KAS机[增设组合式蒸汽喷嘴改进KAS加料机功效]。KAS机是现代工业的产品,设备集成了很多现代工业技术,如温度湿度自动检测控制系统、筒体的绝热的性能、滚筒运转降噪系统以及筒体和喷头的自清洁功能等,性能在行业中优越可靠,在我国烟厂里多有引进。

    国内对加香加料机的研究起步较晚,大部分烟草公司都是引进的国外设备。国内最早的加香加料机专利记载从2003年开始,先后提出了滚摆式烟草加料加香混合设备[中国200320114479]、多喷头加香加料装置[中国200620098661]、双壁两点喷射加料加香装置[中国200620078360]等,这些设备基本照搬了国外加香加料机的原理和结构,仍然摆脱不了卧式的滚筒设计思想,自然也就无法改善这类设备的固有缺陷,如烟叶造碎率高,加料不均匀、施加精度稳定性差、对烟草物料的损耗大、不能快速响应生产切换等诸多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烟草加香加料更加均匀、烟叶造碎率低的立式气动混合加香加料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立式气动混合加香加料装置,包括烟叶进料斗、主工作筒体、加香加料喷嘴及其支架和管道、增温增湿喷嘴及其支架和管道、烟叶过滤网、料液过滤芯、热风循环系统及其热风管道、布风系统、出料闸,布风系统由锥形布风板、周边气流供风管道、周边气流容腔、中心气流供风管道、中心气流管道以及中心孔板组成,进料斗位于主工作筒体的侧壁上,主工作筒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安装烟叶过滤网、加香加料喷嘴及其支架和管道、增温增湿喷嘴及其支架和管道,其中加香加料喷嘴和增温增湿喷嘴并排放置在同一个高度上,两个喷嘴的支架相连但其管道不相通;主工作筒体的下方连接周边气流容腔,在该周边气流容腔内设置锥形布风板,该锥形布风板同时与主工作筒体的下方连接,锥形布风板的中心底部安装中心孔板,该中心孔板和下方的中心气流管道相连;周边气流容腔的侧面连接周边气流供风管道,中心气流管道的侧面连接中心气流供风管道,这两路供风管道合并成一路热风管道与位于主工作筒体侧面的热风循环系统相连;主工作筒体地上方安装气流排出管道,该气流排出管道又与主工作筒体侧面的料液过滤芯相连,料液过滤芯位于热风循环系统的上方,两者之间用管道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烟叶在底部中心孔板和带有旋向孔的锥形孔板的两股气流的作用下在筒内进行剧烈的旋转和翻滚运动,加香加料喷嘴对剧烈运动中的烟叶进行加香加料,施加料液更均匀;

    (2)采用了气力混合的原理,摒弃了传统KAS机筒体内侧壁的金属钉,避免了在混合过程中金属钉对烟叶的破坏,降低了烟叶造碎率;

    (3)烟叶在竖直的筒内悬浮翻滚,避免了卧式滚筒中烟叶与筒壁及金属钉的频繁接触的现象,从而减少了料液残留在筒壁上的量,节约了大量料液;

    (4)施加精度稳定性好、对烟草物料的损耗小、能够快速响应生产切换。以上优点可显著提高香烟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式气动混合加香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式气动混合加香加料装置的锥形分布板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心孔板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立式气动混合加香加料装置的烟叶运动轨迹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本发明立式气动混合加香加料装置,包括烟叶进料斗6、主工作筒体5、加香加料喷嘴4及其支架和管道3、增温增湿喷嘴11及其支架和管道13、烟叶过滤网7、料液过滤芯9、热风循环系统10及其热风管道12、布风系统、出料闸1,布风系统由锥形布风板2、周边气流供风管道14、周边气流容腔15、中心气流供风管道16、中心气流管道18以及中心孔板17组成,进料斗6位于主工作筒体5的侧壁上,主工作筒体5内从上至下依次安装烟叶过滤网7、加香加料喷嘴4及其支架和管道3、增温增湿喷嘴11及其支架和管道13,其中加香加料喷嘴4和增温增湿喷嘴11并排放置在同一个高度上,两个喷嘴的支架相连但其管道不相通;主工作筒体5的下方连接周边气流容腔15,在该周边气流容腔15内设置锥形布风板2,该锥形布风板2同时与主工作筒体5的下方连接,锥形布风板2的中心底部安装中心孔板17,该中心孔板17和下方的中心气流管道18相连;周边气流容腔15的侧面连接周边气流供风管道14,中心气流管道18的侧面连接中心气流供风管道16,这两路供风管道合并成一路热风管道12与位于主工作筒体5侧面的热风循环系统10相连;主工作筒体5的上方安装气流排出管道8,该气流排出管道8又与主工作筒体5侧面的料液过滤芯9相连,料液过滤芯9位于热风循环系统10的上方,两者之间用管道连接;

    烟叶从进料斗6进入主工作筒体5后在布风系统的中心气流及周边气流的联合作用下在筒内做旋转和翻滚运动,此时加香加料喷嘴4向运动中的烟叶喷洒料液,增温增湿喷嘴11向筒内喷洒热蒸汽,对筒内温湿度进行调节;烟叶在主工作筒体5垂直部分运动,烟叶过滤网7防止烟叶被气流带入气流排出管道8;气流经管道8排出后通过料液过滤芯9将未被吸收的剩余料液过滤,气流通过料液过滤芯9后进入热风循环系统10进行重新加温,然后经由热风管道12分成两路,进入中心气流供风管道16和周边气流供风管道14;进入中心气流供风管道16的气流经中心气流管道18、中心孔板17后流入主工作筒体5;进入周边气流供风管道14的气流流入周边气流容腔15,再经锥形布风板2上侧壁通孔流入主工作筒体5,完成循环。热风循环系统10(本领域现有技术)中的风机提供整个系统气流循环的动力。

    结合图2、图3,本发明的锥形布风板2厚20~40mm,在主视平面上开6~10层气孔(在烟草加工中,根据主工作筒体5的大小来选取气孔层数,可以超过10层),从底部第一层到顶部第十层气孔个数分别为24,32,40,50,60,72,84,97,110,124;气孔与水平夹角依次为0°,5°,10°,15°,20°,25°,30°,35°,40°,50°;气孔直径分别为22mm,22mm,20mm,20mm,18mm,18mm,16mm,16mm,14mm,14mm,12mm,12mm;其中第二四六八层开孔分别与中轴线偏移40mm,70mm,100mm,130mm。

    结合图2,锥形分布板厚20mm,在主视平面上以开设六层气孔为例,从底部第一层到顶部第六层气孔个数分别为24,32,40,50,60,72;与水平夹角依次为0°,10°,20°,30°,40°,50°;直径分别为22mm,20mm,18mm,16mm,14mm,12mm;其中第二四六层开孔分别与中轴线偏移40mm,80mm,120。

    结合图3,中心孔板17上有众多的通孔。从中心气流管道18流出的气流经中心孔板17后更为均匀,再流入主工作筒体5,吹动烟叶。

    结合图4,气流在锥形布风板2和中心孔板17的联合作用下吹动主工作筒体5内的烟叶,烟叶在主视平面上呈中心上升两侧下降的运动轨迹。

立式气动混合加香加料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立式气动混合加香加料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立式气动混合加香加料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式气动混合加香加料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式气动混合加香加料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气动混合加香加料装置,包括烟叶进料斗、主工作筒体、加香加料喷嘴及其支架和管道、增温增湿喷嘴及其支架和管道、烟叶过滤网、料液过滤芯、热风循环系统及其热风管道、布风系统、出料闸,布风系统由锥形布风板、周边气流供风管道、周边气流容腔、中心气流供风管道、中心气流管道以及中心孔板组成,进料斗位于主工作筒体的侧壁上,主工作筒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安装烟叶过滤网、加香加料喷嘴及其支架和管道、增温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烟草;雪茄烟;纸烟;吸烟者用品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