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光连接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继光连接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95614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3.30CN101995614A*CN101995614A*(21)申请号 201010243207.3(22)申请日 2010.07.282009-180332 2009.08.03 JPG02B 6/38(2006.01)(71)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72)发明人彦坂知弘(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代理人陈波 杨本良(54) 发明名称中继光连接器(57) 摘要在中继光连接器(1)中,在其中用于光连接的光纤(2)露出的套管(4)的套管端面(14)中以及在其中光纤(3)。
2、露出的套管(5)的套管端面(15)中,套管(4)的一部分(16)与套管(5)的一部分(17)对接,并且将该一个光纤(2)与该另一个光纤(3)布置成彼此没有产生接触。具体地,将所述套管端面(4)和(15)的其中一个表面研磨成沿着与光轴L成直角的表面延伸,并且将其中另一个斜对地表面研磨成相对于与光轴成直角的该表面以规定角度倾斜。(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CN 101995619 A 1/1页21.一种中继光连接器,包括:用于光连接的一个光传播件;另一个光传播件;具有第一端面的第一构。
3、件,所述一个光传播件在该第一端面上露出;以及具有第二端面的第二构件,所述另一个光传播件在该第二端面上露出;其中,在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一端面中的所述第一构件的一部分与在所述第二构件的第二端面中的所述第二构件的一部分对接,并且所述一个光传播件与所述另一个光传播件被布置成彼此不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光连接器,其中,将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其中一个表面研磨成沿着与光轴成直角的表面而延伸,而将其中的另一个斜对地表面研磨成相对于与所述光轴成直角的所述表面以规定角度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光连接器,其中,使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的其中一个朝着另一个推动。权 利 要 求 书CN 。
4、101995614 ACN 101995619 A 1/4页3中继光连接器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继光连接器,用于将诸如光纤的光传播件彼此连接。背景技术0002 关于用于将光纤彼此连接的中继光连接器,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光传播和接收中继。在中继光连接器中的光纤中,在其末端分别设置有套管。将套管的端面分别加工成使得将光纤的端面露出为与套管的端面齐平。在形成中继光连接器的套管连接件中,套管的端面彼此进行接触。在该中继光连接器中,套管的端面彼此进行接触,因此光纤(光纤的端面)彼此连接。0003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JP-A-2000-470710004 在上述常用技术中,由。
5、于使得光纤的端面彼此进行接触,所以产生了下述的问题。即,当冲击或振动传递到接触部分时,特别地,由于在光纤的端面上可能产生裂纹,所以要被安装在车辆上的中继光连接器具有缺乏可靠性的问题。0005 在将要被安装在车辆上的这种中继光连接器中,存在将套管的端面彼此分开规定的空间或更大以使得在光纤的端面上不产生前述裂纹的方法。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光纤的端面之间设置相对大的空间,所以引起了使光损失增加的问题。0006 由于随着形成中继光连接器的部分的尺寸公差的累积,更加增大了上述空间,所以存在引起性能不稳定和引起光损失增加的忧虑。发明内容0007 通过考虑上述情况而设计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
6、一种中继光连接器,该中继光连接器能够抑制光损失并且能够防止光连接的端面的损坏。0008 根据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本发明的中继光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其中一个用于光连接的光传播件露出的第一构件的第一端面中以及在其中另一个光传播件露出的第二构件的第二端面中,该第一构件的一部分与该第二构件的一部分对接,并且将该一个光传播件与该另一个光传播件布置成彼此没有产生接触。0009 根据具有这种特征的本发明,在光连接中,当第一端面中的第一构件的一部分和第二端面中的第二构件的一部分彼此对接的时候,能够将在光传播件的端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或空隙保持到最小。该空间或空隙被保持到最小,使得能够有效地抑。
7、制光损失。此外,由于将光传播件布置成彼此没有产生接触,所以即使例如当冲击或振动被传递时,也能够防止损坏要被光连接的端面。0010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限定的本发明的中继光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中继光连接器中,将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其中之一表面研磨成沿着与光轴成直角的表面延伸,并且将其中另一个斜对地表面研磨成相对于与光轴成直角的该表面以规定角度倾斜。0011 根据具有这种特征的本发明,使沿着与光轴成直角的表面而延伸的这个表面与相说 明 书CN 101995614 ACN 101995619 A 2/4页4对于与光轴成直角的该表面以规定角度倾斜的这个表面对接。根据本发明,调节。
8、所述规定角度,换句话说,例如,调节由对接部分的表面所夹的角度,使得能够调节在光传播件的端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或空隙。0012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限定的本发明的中继光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中继光连接器中,使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的其中一个朝着另一个推动。0013 根据具有这种特征的本发明,例如,即使当冲击或振动被传递到该中继光连接器的时候,也能够通过推动力来防止在所述光传播件的端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或空隙的增大。0014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限定的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抑制光损失并且能够满意地防止光连接的端面的损坏。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提供一种可靠的中继光连接器。0015 根。
9、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限定的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提供一个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以抑制光损失并且防止光连接的端面的损坏。0016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限定的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防止在光轴的方向上的位移。因而,能够有效地限制光损失的增加变大。附图说明0017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中继光连接器的剖视图。0018 图2是光损失的说明图。图2(a)是本发明的中继光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而图2(b)是与图2(a)对应的比较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 现在,将通过参考附图在下面描述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中继光连接器的剖视图。图2是光损失的说明图。0020 在图1中,由附图标记1表。
10、示的中继光连接器用于将光纤2和3彼此光连接。该中继光连接器包括分别设置在光纤2和3的末端的套管4和5,以及该套管4和5的端部(前部)所分别插入到其中的套筒6。此外,该中继光连接器1包括附图中未示出的用于在箭头标记7的方向上推动套管4的推动件(例如,卷簧或片簧)、用于保持套管5以调节位置的保持器8,以及附图中未示出的外壳。0021 使用具有例如0.01mm到1mm的光纤直径的光纤作为所述光纤2和3。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尽管没有特别地限定光纤,但是使用具有0.2mm的光纤的芯体直径以及0.23mm的光纤直径的光纤(将直径的值认为是一个实例)。可以将光纤2和3的其中之一(或者它们二者)改变为设置成圆。
11、柱形构件的由芯体和包层构成的光传播件(可以使用能够传递光信号的光传播件,而不限制于光纤2和3)。0022 套管4和5是管状件,光纤2和3的末端能够插入到该套管4和5中,并且该套管4和5包括插入到套筒6中的前部9、直径大于前部9的直径的中部10、以及直径小于中部的直径的后部11。在中部10和后部11之间的边界部分中,设置有环形凸缘12。此外,在后部11的套管后端位置中,还设置有环形凸缘13。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套管4中,来自附图中未示出的推动件的推动力(参见箭头标记7)施加在凸缘12或13的位置。另一方说 明 书CN 101995614 ACN 101995619 A 3/4页5面,套管5由保。
12、持器8保持在后部11的位置中。0023 将位于套管4的末端位置(套管末端位置)处的套管端面14形成且表面研磨为沿着与光纤2的光轴L成直角的表面延伸。另一方面,将位于套管5的末端位置处的套管端面15形成且斜对地表面研磨(角度研磨)成相对于与所述于光纤2的光轴L成直角的该表面以规定的角度倾斜。0024 将套管4和5形成为当将前部9分别插入到套筒6中时,套管端面14的一部分16与套管端面15的一部分17彼此对接。此外,套管4和5形成为使得在对接操作期间,在套管端面14的中间位置处露出的光纤2的端面和在套管端面15的中间位置处露出的光纤3的端面彼此没有形成接触。0025 套管端面14的所述部分16与套。
13、管端面15的所述部分17的对接操作或者光纤2和3的端面的非接触状态,是通过由上述的表面研磨操作形成套管端面14以及由上述的斜对表面研磨操作形成套管端面15而实现的。0026 假定套管端面15的研磨角或抛光角是,换句话说,如图1所示由套管端面14和套管端面15所夹的角度是,通过调节角度而使所述部分16与所述部分17彼此对接,所以能够将光纤2和3的端面之间的空间或空隙保持为固定值(通过推动件和保持器8的操作能够增加用于将所述空间或空隙保持为固定值的效果)。0027 这里,当假定光纤2和3的端面之间的空间(空隙)是X,套管4和5的前部9的直径是Y,而且套管端面15的研磨角或抛光角是的时候,建立了由X。
14、(Y/2)*Tan表达的关系式。因而,假定将套管4和5的前部9的直径Y设定为2mm,并且将套管端面15的研磨角或抛光角设定为1.50.5(将Y或的值认为是一个实例),当该研磨角或抛光角是1的时候,在光纤2和3的端面之间的空间X(空隙)是0.0175mm。当该研磨角或抛光角是2的时候,在光纤2和3的端面之间的空间X(空隙)是0.035mm(该空间X被抑制为极小的尺寸)。当将研磨角或抛光角设定为小值的时候,由于足以确保套管端面15的所述部分17的厚度,所以该部分17不会由于对接操作而破损。即,保持了空间X。0028 如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的是,即使例如当冲击和振动被传递到中继光连接器1的时候,也能。
15、够防止光纤2和3的作为将被光连接的部分的端面的损坏。此外,能够将在光纤2和3的端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X(空隙)保持到最小,因此能够抑制光损失。0029 在上述结构中,套管4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第一构件。此外,套管5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第二构件。此外,套管端面14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第一端面。而且,套管端面15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第二端面。而且,光纤2和3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光传播件。当套筒6是套管连接件的时候,该套筒6的形式并不局限于图示的形式。0030 现在,参考图2,将在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效果。0031 图2(a)是本发明的中继光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这里,将套管4。
16、和5的前部9的直径Y设定为2mm,并且将套管端面15的研磨角或抛光角设定为2。结果,在套管端面14的部分16与套管15的部分17彼此对接的情况下,光纤2和3的端面之间的空间X(空隙)是0.035mm并且光损失是1.4dB。0032 另一方面,图2(b)是对应于图2(a)的比较例的剖视图。这里,将套管4和5的说 明 书CN 101995614 ACN 101995619 A 4/4页6前部9的直径Y设定为2mm,并且将套管端面15的研磨角或抛光角设定为0 (即,套管端面14和15彼此平行),并且将光纤2和3的端面之间的空间X(空隙)设定为0.2mm(将所述设定应用于将被安装在车辆上的常用中继光连。
17、接器。所述端面没有彼此对接)。由于空间X相对较大,所以光损失是2.2dB。与本发明的中继光连接器1的1.4dB的光损失相比,能够理解的是,该比较例的光损失明显增大。因而,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是有效的。0033 在上述说明中,将套管端面14表面研磨成沿着与光纤2的光轴L成直角的表面延伸。然而,可以不是以上述方式来表面来研磨该套管端面14,而是可以将其斜对地表面研磨成相对于所述光轴以规定的角度倾斜。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将套管端面14的研磨角或抛光角设定为1,而将套管端面15的研磨角或抛光角设定为2时(当比另一个套管端面稍大地来斜对地表面研磨一个套管端面时),应当理解的是,能够实现对接操作或者最小空间的设定。因此,能够实现与上面所述相同的效果。0034 应当理解的是,在不改变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将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说 明 书CN 101995614 ACN 101995619 A 1/2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95614 ACN 101995619 A 2/2页8图2a图2b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9561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