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及钓竿用可动罩体.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4381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80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38179.6

申请日:

2004.05.11

公开号:

CN1550132A

公开日:

2004.12.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K87/06

主分类号:

A01K87/06

申请人:

富士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大村隆一

地址:

日本静冈县

优先权:

2003.05.16 JP 2003-13892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伟;王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其可确保钓竿用卷线筒具有优良的安装稳定性。为实现前述目的,依本发明的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是在环状体圆周方向的特定位置,从长度方向另一端朝长度方向一方侧逐渐朝外侧膨胀,而形成覆盖罩43,并构成可动罩部11。并将覆盖罩43的内面形成为与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外端侧的端面、表面、以及两侧面相对应的形状,且在覆盖罩43内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形成支撑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的座部47、47。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包括: 一固定罩部,固定设置于钓竿,具有插入护罩;以及 一可动罩部,与该固定罩部相向而配置于钓竿上,且可沿该钓竿 移动,并具有覆盖罩; 其中,通过将钓竿用卷线筒的一方侧卷线筒脚部插入该固定罩部 的该插入护罩内,而且使该可动罩部沿着该钓竿移动,将该覆盖罩盖 住钓竿用卷线筒的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方式,使钓竿用卷线筒固定 在该钓竿上,其特征在于: 在该覆盖罩的内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一对支撑钓竿用卷线 筒的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座部, 该可动罩部的该覆盖罩,在该一对座部的座面支撑另一端侧卷线 筒脚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背面的状态下,紧密地覆盖在此另一端侧卷 线筒脚部,并将钓竿用卷线筒固定在该钓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该可动罩部是以被嵌合在钓竿外周的环状体的型态所构成的;而该覆 盖罩是以使该可动罩部的一部分向外侧膨胀增大的方式所构成的。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 于,当钓竿用卷线筒的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被施压抵靠于该钓竿的 外周面时,宽度方向两端部的背面即从该钓竿的外周面分离,而且 该一对座部的该座面的圆周方向位置,与被施压抵靠于该钓竿外 周面的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背面的圆周方向位置大 致一致。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 于,当该覆盖罩盖住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时,该一对座部并不与被施 压抵靠在对该钓竿的外周面的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外端相抵接,而 套入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背面侧。
5: 一种钓竿用可动罩体,具有覆盖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的 覆盖罩,且该可动罩体系以可沿着钓竿移动的型态形成,并配置在钓 竿上,其特征在于: 该覆盖罩的内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支撑钓竿用卷线筒的卷 线筒脚部的一对座部,且该覆盖罩是在该一对座部的座面支撑卷线筒 脚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背面的状态下,紧密地覆盖在此卷线筒脚部而 构成的。

说明书


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及钓竿用可动罩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钓竿用卷线筒固定安装在钓竿的外周面的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以及可使用于此种钓竿用卷线筒安装构造的钓竿用可动罩体。

    背景技术

    就将钓竿用卷线筒安装在钓竿上的安装构造而言,可使用下列的配置方式:在钓竿的竿尾侧设置固定罩部;同时,在与此固定罩部相对的一方,在钓竿的竿尾侧设置可动罩部。此时,在将钓竿用卷线筒的一方侧卷线筒脚部插入固定罩部的插入罩内的状态下,使可动罩部沿着钓竿向固定罩部侧移动,通过使可动罩部的覆盖罩紧密地覆盖在钓竿用卷线筒地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方式,以固定罩部及可动罩部从长度方向两侧夹住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使钓竿用卷线筒安装固定在钓竿上。

    就可动罩部的覆盖罩而言,有的构造系采用仅只紧密覆盖住钓竿用卷线筒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构成,而且此钓竿用卷线筒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系直接抵靠于钓竿外周面(一般而言,系指构成钓竿一部分的管座(pipe seat)的外周面)。但是,在采用此种构成的情况下,如果使覆盖罩紧密地覆盖住钓竿用卷线筒的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时,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会使钓竿的外周面产生类似下沉的变形,因此导致对覆盖罩的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覆盖的程度调整不易。也就是说,有可能造成覆盖罩的覆盖程度不足,因此无法对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产生充分的锁紧力;相反地,如果施加过大的锁紧力,使覆盖罩覆盖住钓竿用卷线筒的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则会让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过于扣入覆盖罩内,而产生为了将钓竿用卷线筒取下使可动罩部退后时,很容易产生例如安装在可动罩部的滑动用螺帽与可动罩部被勉强剥离的情况。

    此外,另外一种构造系使用形成底部,然后使覆盖罩形成袋状的可动罩部(例如请参考专利文件1)。如果使可动罩部以此种型态构成的话,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外端部,直到与覆盖罩内的前端部抵接为止,皆可通过将覆盖罩盖住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方式,确保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处于适度的固定状态。

    【专利文件1】

    日本实公平3-13186号公报(第2页,图3)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如果在底部形成覆盖罩的话,当盖上覆盖罩的时候,即使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外端或是外端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与覆盖罩内前端侧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抵接,因为底部可发挥限制变形部的功效,因此覆盖罩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变得不易被推压外扩。这么一来,可动罩部向宽度方向(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宽度方向)压扁变形,由于无法期待可动罩部锁紧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与钓竿,因此亦不易确保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安定性高。

    此外,因为即使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外端侧推压覆盖罩的顶端部内面,使覆盖罩的顶端部向外侧膨胀变形,由于受到底部的限制,因此可动罩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不容易与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外端侧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紧密密合,关于此点,并不容易确保钓竿用卷线筒具有高安装稳定性,例如在搏鱼时气力较大的对象鱼咬饵等对钓竿施以强大的拉扯力时,即有可能使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产生松动。

    故本发明的目的系提供一可确保钓竿用卷线筒具有优异安装稳定性的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以及可用于此种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的钓竿用可动罩体。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本发明的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具有:一固定罩部,固定设置于钓竿上,而且具有插入护罩;以及一可动罩部,与此固定罩部相对,配置于该钓竿,而且具有以可沿着该钓竿来回移动的方式构成的覆盖罩。此外,其安装构造系通过将钓竿用卷线筒的一方侧卷线筒脚部,插入该固定罩部的该插入护罩内;而且,通过使该可动罩部沿着该钓竿移动,将该覆盖罩盖住钓竿用卷线筒的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方式,将钓竿用卷线筒固定于该钓竿的钓竿用卷线筒。而在该覆盖罩内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一对座部,用以支撑钓竿用卷线筒的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而该可动罩部的该覆盖罩,系在该一对座部的座面支撑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背面的状态下,紧密地覆盖在此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并将钓竿用卷线筒固定在该钓竿。钓竿用卷线筒的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系通过覆盖罩的一对座部的座面而获得支撑。因此,在覆盖覆盖罩时,可防止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对钓竿的外周面强力施压,使钓竿的外周面下沉变形等情况产生。另外,因为其座部系分别设置在覆盖罩内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因此覆盖罩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被外扩,使可动罩部锁紧在钓竿上,同时,也不会形成对覆盖罩锁紧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障碍,或是形成对覆盖罩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强固地密合在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障碍。此外,底部尚可防止钓竿用卷线筒向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圆周方向的偏移。

    可动罩部可用被嵌合在钓竿外周的环状体的型态形成;而覆盖罩可用使可动罩部的一部分向外侧膨胀增大的方式构成。

    钓竿用卷线筒的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大多系采用当卷线筒脚部对钓竿的外周面施压时,宽度方向两端部的背面会从钓竿的外周面分离的型态构成。也就是说,钓竿用卷线筒的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大多系采用当对钓竿外周面施压时,宽度方向两端部背面不会与钓竿的外周面密合的型态构成。如果将此种钓竿用卷线筒做为安装对象时,较佳的方式系使一对座部与座面的圆周方向位置,与在对钓竿的外周面施压的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背面的圆周方向的位置略相等。或当覆盖罩盖住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时,并不使一对座部与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外端抵接,而系用套入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背面侧的方式形成。根据此种构成的话,例如一边将钓竿用卷线筒的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外端侧从钓竿的外周面稍微举起,一边使可动罩部滑动,让钓竿用卷线筒的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外端侧或是外端部套入覆盖罩内,因此就不需要再进行将覆盖罩紧密地覆盖住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等麻烦的安装作业。而且,此亦与使钓竿用卷线筒的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从钓竿的外周面翘起,固定在钓竿的情况不同,因为没有必要使覆盖罩的膨胀程度扩大,因此钓竿的握持部分可成为粗径,因此,亦可避免在握持钓竿时容易感到疲倦的缺点。在此,以套入钓竿用卷线筒的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使覆盖罩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外扩的方式,或使覆盖罩向外侧膨胀变形的方式,使座部略为向上举升,或将要举升的感觉,然后,座部的座面即会支撑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背面。而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宽度方向中间部,例如宽度方向中间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则系由钓竿的外周面得到支撑。

    另外,本发明的可动罩体具有覆盖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的覆盖罩,该可动罩体的特征系以可沿着钓竿来回移动而形成,并配置在钓竿上;在该覆盖罩内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支撑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的一对座部;而该覆盖罩系在该一对座部的座面支撑卷线筒脚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背面的状态下,紧密地覆盖此卷线筒脚部的型态而构成。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使覆盖罩有效地密合或强固地密合在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因此,本发明可提供一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使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不致于产生松动而紧密地固定住。

    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使覆盖罩有效地密合而且或强固地密合在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因此,可提供一钓竿用可动罩体,使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不至于产生松动而紧密地固定住。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具有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的管座的立体图。

    图2是显示管座的仰视图。

    图3是显示可动罩体的侧视图。

    图4是显示可动罩体的剖面图。

    图5是显示在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上覆盖可动罩部的覆盖罩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6是显示在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上覆盖可动罩部的覆盖罩的状态后的图。

    【符号说明】

    1~管座

    3~固定罩部

    5~阳螺纹部

    7~滑动引导槽

    9~可动罩体(钓竿用可动罩体)

    11~可动罩部

    13~滑动用螺帽

    15~固定护罩构件

    17~环状金属制补强环

    19~环状突部

    21~环状突部

    23~卡合孔

    25~卡合突部

    27~插入护罩

    29~插入口

    31~可动护罩构件

    33~补强连结环

    35~环状突出部

    37~卡合孔

    39~卡合突出部

    41~内向突出部

    43~覆盖罩

    45~覆盖口

    47~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的座部

    49~座面

    51~防止圆周方向偏移突条

    53~阴螺纹部

    55~滚花

    57~连结用环状凹槽

    59~钓竿用卷线筒

    61~钓竿用卷线筒59的一方侧卷线筒脚部

    63~钓竿用卷线筒59的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式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型态。

    图1是显示具有依本发明的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的管座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管座的仰视图。图3是显示可动罩体的侧视图。图4是显示可动罩体的剖面图。

    管座1系以塑料制的筒状体形成,且在长度方向一端部或是竿尖侧端部的外周上,具有固定罩部3;而在长度方向另一端或是从竿尾侧端一直到约为长度方向中央为止的外周面,设置了阳螺纹部5;而在从外周面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到长度方向另一端部为止,设有呈一直线状延伸的滑动引导槽7。阳螺纹部5系为了使可动罩体9(钓竿用可动罩体)可在长度方向前进后退移动而设;另外,可动罩体9包括:可动罩部11,与固定罩部3相对、且可在阳螺纹部5上来回滑动而形成;以及被螺合的滑动用螺帽13,以可自在旋转的方式连接在可动罩部11上。

    固定罩部3包括:环状的塑料制固定护罩构件15;以及嵌附在此固定护罩构件15外周的环状金属制补强环17。而在固定护罩构件15的外周面的长度方向一端以及长度方向另一端,分别形成向外侧略为突出、一体形成的环状突部19与环状突部21。补强环17则系位于环状突部19及环状突部21之间,其在长度方向的位置已固定,并且在此状态下,补强环17与固定护罩构件15的外周面,能够完全紧密且稳固地嵌附。同时,补强环17上设置卡合孔23;而在固定护罩构件15的外周面上一体形成的卡合突部25,系以完全无间隙的型态嵌入卡合孔23内。所以补强环17系在长度方向与圆周方向皆为固定的状态下,安装在固定护罩构件15上。

    固定护罩构件15,系使具有与管座1的长度方向一端部的外径略相等的内径的环状体,在圆周方向的特定位置形成;插入护罩27系从长度方向一端部朝向长度方向另一端侧以外径逐渐增大的型态形成。另外,在插入护罩27的长度方向另一端设有插入口29。插入护罩27的内面形状,系与例如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外端侧的端面(外端面)、表面、以及两侧面相对应;而在插入护罩27与管座1的长度方向一端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一从插入口29起愈往前就愈细的插入空间,以供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外端侧插入。

    具有如此构成的固定罩部3,在固定护罩构件15的长度方向一端与管座1的长度方向一端两者一致的状态下,再利用例如黏着剂等黏性物质,将固定罩部3固定在管座1的长度方向一端部的外周面。

    可动罩体9的可动罩部11,系由环状的塑料制可动护罩构件31,以及嵌附在此可动护罩构件31外周的环状金属制补强连接环33所构成。而在可动护罩构件31的外周面长度方向一端,一体形成向外侧略为突出的环状突出部35;而补强连接环33的长度方向一端系与环状突出部35处于抵接的状态,被紧密地嵌附在可动护罩构件31的外周面。在补强连接环33上设有卡合孔37,此卡合孔37系紧密地嵌入以一体成形的方式形成在可动罩部11或可动护罩构件31的外周面的卡合突出部39。因此,补强连接环33在长度方向与圆周方向都固定不变的状态下,变成被嵌附在可动罩部11或可动护罩构件31上。而补强连接环33一体具有环状内向突出部41,从可动罩部11或可动护罩构件31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向长度方向另一端侧略为突出;而在长度方向另一端则系弯折形成的型态。而且除了从可动罩部11或从可动护罩构件31的长度方向另一端突出的部分之外,补强连接环33被紧密地嵌附在可动护罩构件31的整个外周面。

    可动罩部11或可动护罩构件31,系在内径与管座1的阳螺纹部5的外径略相等的环状体圆周方向的特定处,以从长度方向另一端一直到长度方向一方侧,体积愈向外侧愈大的型态,形成覆盖罩43的方式所构成。覆盖罩43的长度方向一端,在与固定罩部3的插入口29相对之处,设置覆盖口45。覆盖罩43的内面具有与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外端侧的端面(外端面)、表面、以及两侧面相对应的形状,并且以紧密地覆盖住配置在管座1的阳螺纹部5的外周面上的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外端侧。而在覆盖罩43内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则分别形成向内侧略为突出的座部47、47。而此座部47的座面49,系与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外端侧的背面相对的型态,以与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外端侧呈略平行或是朝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的宽度方向扩张,并且从覆盖罩43的覆盖口45附近,逐渐减少突出量,最后,一直延伸到超过覆盖罩43的长度方向中央的位置为止才消失。也就是说,座部47、47或座面49、49的内端彼此之间平行延伸,并且沿着管座1的阳螺纹部5的外周而形成。此外,在可动罩部11或可动护罩构件31的内面,与覆盖罩43相对的位置,一体形成防止圆周方向偏移突条51,并以可滑动自如的型态嵌合在管座1的滑动引导槽7上。

    可动罩体9的滑动用螺帽13系塑料制的环状体,在内周面有螺合在管座1的阳螺纹部5的阴螺纹部53;在外周面则刻上向长度方向延伸的滚花55;另外在长度方向一端部的外周,则具有连结用环状凹槽57。补强连接环33的内向突出部41以可相对自在旋转的型态嵌入连结用环状凹槽57;而滑动用螺帽13通过连结用环状凹槽57与内向突出部41的卡合,以可自在旋转的型态与可动罩部11相连接。

    另外,固定护罩构件15的插入护罩27,亦与覆盖罩43相同,在内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形成向内侧略为突出的座部。而此座部的座面系与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外端侧的背面相对,以与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呈略平行,或是朝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的宽度方向扩张的型态构成。并且通过此种构成,可有效防止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向圆周方向偏移。另外,设于插入护罩27的座部,亦可具有设置于覆盖罩43的座部47的位置上以及形状上的特征。

    图5是显示将可动罩部11的覆盖罩43覆盖于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时的说明图,而图6则系将可动罩部11的覆盖罩43覆盖于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时的状态图。

    管座1系以其固定罩部3位于竿尖侧,而整个管座1配置在钓竿的竿尾侧的方式,构成钓竿的一部分。欲将钓竿用卷线筒59安装在此种管座1时,首先,必须将钓竿用卷线筒59的一方侧卷线筒脚部61从位于固定罩部3的插入护罩27内的插入口29插入,并且将钓竿用卷线筒59的一方侧卷线筒脚部61以及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63载放于管座1上。其次,旋转滑动用螺帽13,使可动罩体9移动到钓竿用卷线筒59的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63侧,再将可动罩部11的覆盖罩43从覆盖口45转而覆盖在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63上。此时,可动罩部11通过使防止圆周方向偏移突条51以可滑动自如的型态嵌入管座1的滑动引导槽7内的方式,可呈直线移动而不会向圆周方向偏移。然后,当覆盖罩43的前端来到钓竿用卷线筒59的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63的外端时,覆盖罩43的座部47的座面49系位于套入远离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63的管座1的阳螺纹部5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背面侧的位置。因此,可将覆盖罩43平顺地覆盖在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63上。然后,再使可动罩体9更向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63侧移动,使覆盖罩43深深地覆盖住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63。如此一来,覆盖罩43的前端侧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受到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63的外端或是外端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推压,而外扩变形,同时,随着覆盖罩43的变形,座部47会略为升高,座面49则向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63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背面施压。这么一来,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63的外端侧,除了靠管座1的阳螺纹部5支撑之外,亦受到座部47的座面49的支撑。另外,因为可动罩部11将管座1的阳螺纹部5与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63两者予以锁紧,因此在可动罩部11与管座1之间的间隙消失,而且,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63亦变成强固地固定在管座1上。如果使可动罩体9再继续向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63侧移动,使覆盖罩43更深入地覆盖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63的话,覆盖罩43的顶端部受到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63外端侧表面的推压而向外侧膨胀变形,座部47的座面49对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63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背面更强力的施压。于是,覆盖罩43的座部47的座面49与内面的交界处,与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63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紧密地结合,因此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63宽度方向的松动现象消失。透过这种方式,可将覆盖罩43紧密地覆盖在另一端侧卷线筒脚部63,而完成钓竿用卷线筒59的安装。

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及钓竿用可动罩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及钓竿用可动罩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及钓竿用可动罩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及钓竿用可动罩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及钓竿用可动罩体.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其可确保钓竿用卷线筒具有优良的安装稳定性。为实现前述目的,依本发明的钓竿用卷线筒的安装构造,是在环状体圆周方向的特定位置,从长度方向另一端朝长度方向一方侧逐渐朝外侧膨胀,而形成覆盖罩43,并构成可动罩部11。并将覆盖罩43的内面形成为与钓竿用卷线筒的卷线筒脚部外端侧的端面、表面、以及两侧面相对应的形状,且在覆盖罩43内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形成支撑钓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