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643676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21917.9

申请日:

2010.03.11

公开号:

CN101811661A

公开日:

2010.08.2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82B 3/00申请日:20100311授权公告日:20121205终止日期:2013031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82B 3/00申请日:20100311|||公开

IPC分类号:

B82B3/00

主分类号:

B82B3/00

申请人:

同济大学

发明人:

邱军; 陈典兵

地址:

200092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代理人:

张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碳纳米管和碳纤维经过表面羧基化、酰氯化后,再在其上引入二元胺或多元胺,将接有此氨基的碳纳米管用小分子芳香族多元酸酐化合物修饰,制备携带酸酐基团的碳纳米管。超声波振荡和高速搅拌,使碳纳米管分散于环氧树脂基体中,采用有机酸酐类固化剂固化,以得到含有碳纳米管的环氧树脂聚合物作为基体和碳纤维复合,形成以共价键相连的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结构。本发明制备方便;赋予碳纳米管参与反应的活性,碳纳米管上的酸酐基团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团发生化学交联,从而提高了碳纳米管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利用碳纳米管的强度和韧性强韧化环氧树脂,提高与碳纤维基面的粘结强度,从而提高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拓宽碳纤维、碳纳米管和环氧树脂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称取1~1×102g干燥的碳纳米管和10g~1×103g有机酸混合,在1~120kHz超声波或10r/min~106r/min的离心速度搅拌下处理1~80小时,然后加热至20~180℃,反应1~48小时,以微滤膜抽滤,反复洗涤至中性,在25~150℃温度下真空干燥1~48小时,得到纯化的碳纳米管;
(2)将1~1×102g干燥的碳纤维、步骤(1)中得到纯化碳纳米管1~1×102g分别和强氧化性酸1~1×104mL混合,在1~120kHz超声波下处理1~80小时,然后加热到25~120℃,搅拌并回流反应1~80小时,超微孔滤膜抽滤,反复洗涤至溶液呈中性,在25~200℃温度下真空干燥1~48小时,分别得到酸化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
(3)将步骤(2)所得酸化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1~1×102g分别和酰化试剂10~1×104g,以1~120kHz超声波处理0.1~10小时后,加热到25~220℃,搅拌并回流反应0.5~100小时,抽滤并反复洗涤除去酰化试剂,分别得到酰基化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
(4)将步骤(3)所得酰化碳纤维和碳纳米管1~1×102g分别和二元胺或多元胺10~1×104g,以1~100kHz超声波处理1~100小时,然后在25~200℃温度下反应0.5~100小时,抽滤并反复洗涤,在25~200℃温度下真空干燥1~48小时,分别得到表面带有活性氨基的接枝型碳纤维和碳纳米管;
(5)将步骤(4)所得表面带有活性氨基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1~1×102g在极性有机溶剂冰浴中搅拌滴加1~100g的芳香族酸酐化合物,滴加完毕后升温至100~150℃回流3~12小时,用极性有机溶剂洗去未反应的芳香族酸酐化合物,40~80℃下真空干燥3~12小时,得到带有活性酸酐基团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
(6)将步骤(5)所得表面带有活性酸酐基团的碳纳米管1~1×102g和环氧树脂10~1×104g,升温至树脂基体熔融后,搅拌分散均匀并在真空条件下除气泡,同时进行化学交联反应,得到含有碳纳米管的环氧树脂聚合物;
(7)将以步骤(6)所得到含有碳纳米管的环氧树脂聚合物20g-25g作为基体和碳纤维20g-100g机械混合,在60~100℃,超声波分散1~12小时,加入40~50g有机酸酐类固化剂,将以上固化体系倒入模具中,真空条件下除气泡,在100~250℃下固化成型,得到含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碳纳米管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电弧放电法、太阳能法、模板法或激光蒸发法中的任一种制备的单壁、双壁或多壁碳纳米管。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酸为1~35%重量酸浓度的硝酸、1~55%重量酸浓度的硫酸或1~50%重量酸浓度的盐酸中任一种或其混合液。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强氧化性酸为0.1~70%重量酸浓度硝酸、1~100%重量酸浓度硫酸、1/100~100/1摩尔比高锰酸钾和硫酸混合溶液、1/100~100/1摩尔比硝酸和硫酸混合溶液、1/100~100/1摩尔比高锰酸钾和硝酸混合溶液、1/100~100/1摩尔比过氧化氢和硫酸混合液、1/100~100/1摩尔比过氧化氢和盐酸混合液、1/100~100/1摩尔比过氧化氢和硝酸混合液或15~95%重量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中任一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酰化试剂为二氯亚砜、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亚硫酰氯、三溴化磷、五溴化磷或亚硫酰溴中任一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二元胺为乙二胺、聚乙二胺、1,2-丙二胺、1,3-丙二胺、1,2-丁二胺、1,3-丁二胺、己二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间苯二甲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孟烷二胺、二乙烯基丙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氯化己二胺、氯化壬二胺、氯化癸二胺、十二碳二元胺或十三碳二元胺中任一种;所述多元胺为丁三胺、N-氨乙基哌嗪、双氰胺、己二酸二酰肼、N,N-二甲基二丙基三胺、四乙烯五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五乙烯六胺或六乙烯七胺中任一种。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芳香族酸酐化合物包括均苯四甲酸二酐PDMA、均苯四甲酸二酐与己内酯的加成物、苯酮四酸二酐、苯酮四酸二酐与己内酯的加成物、二苯基砜-3,3’,4,4’-四酸二酐DSDA、二苯基砜-3,3’,4,4’-四酸二酐的加成物、N,N’-二酸酐二苯基甲烷或苯六甲酸三酐中的一种或几种。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极性有机溶剂包括乙醇、甲醇、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丙酮或N,N’-二甲基甲酰胺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环氧树脂指包括缩水甘油醚类、缩水甘油脂类、缩水甘油胺类、脂环类、环氧化烯烃类、酰亚胺环氧树脂或海因环氧树脂中任一种。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有机酸酐类固化剂为邻苯二甲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纳迪克酸酐、十二烷基琥珀酸酐、氯茵酸酐、邻苯四甲酸二酐、苯酐四酸二酐、甲基环己烯四酸二酐、二苯醚四酸二酐、偏苯三酸酐或聚壬二酸酐中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碳纤维为单向长纤维布、双向编织布、三相编织布或无规短纤维布中的任一种。

说明书

说明书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低聚物,性能很差。除了用作聚氯乙烯的稳定剂之外,没有直接使用价值。但是当它与固化剂进行固化反应形成三维交联网络结构之后,则呈现出一系列优异的性能。所以,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化学反应性能是环氧树脂应用的基础、核心。环氧树脂在固化过程中的行为及固化物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固化剂的性能以及它与树脂之间地互相影响及合理配合,而这些又取决于固化剂的分子结构。因此,研究环氧树脂地应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研究环氧树脂的固化问题。
碳纳米管(CNTs)自被发现以来,就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热学性能和化学性能等,迅速成为各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虽然碳纳米管在制备质轻、高强度复合材料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要将其真正变成现实,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碳纳米管的表面能较高,容易发生团聚,使它在聚合物中难以实现均匀分散。碳纳米管要作为增强材料必须要与聚合物骨架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使应力有效地转移到碳纳米管上。如何均匀分散碳纳米管并增强碳纳米管与基体材料界面间的结合作用,是提高复合材料各项性能的关键。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已在各行业中获得广泛应用。可以利用利用碳纤维和碳纳米管各自优异的力学性能改性环氧树脂,制备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可以预见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混杂复合材料的前景将是非常广阔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散性好、界面粘结牢固的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碳纳米管表面纯化,对纯化的碳纳米管表面进行羧基化、酰氯化后,引入具有特征结构的二元胺或多元胺,得到表面具有活性氨基的接枝型碳纳米管,再将接有此氨基的碳纳米管用小分子芳香族多元酸酐化合物修饰,制备携带酸酐基团的碳纳米管。超声波振荡和高速搅拌,使碳纳米管分散于环氧树脂基体中,采用有机酸酐类固化剂固化,以得到含有碳纳米管的环氧树脂聚合物作为基体和碳纤维按一定方式复合,最后形成以共价键相连的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结构,则碳纤维和碳纳米管表面将缠绕有大量的聚合物。其具体步骤如下:
(1)称取1~1×102g干燥的碳纳米管和10g~1×103g有机酸混合,在1~120kHz超声波或10r/min~106r/min的离心速度搅拌下处理1~80小时,然后加热至20~180℃,反应1~48小时,以微滤膜抽滤,反复洗涤至中性,在25~150℃温度下真空干燥1~48小时,得到纯化的碳纳米管;
(2)将1~1×102g干燥的碳纤维、步骤(1)中得到纯化碳纳米管1~1×102g分别和强氧化性酸1~1×104mL混合,在1~120kHz超声波下处理1~80小时,然后加热到25~120℃,搅拌并回流反应1~80小时,超微孔滤膜抽滤,反复洗涤至溶液呈中性,在25~200℃温度下真空干燥1~48小时,分别得到酸化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
(3)将步骤(2)所得酸化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1~1×102g分别和酰化试剂1~1×104mL,以1~120kHz超声波处理0.1~10小时后,加热到25~220℃,搅拌并回流反应0.5~100小时,抽滤并反复洗涤除去酰化试剂,分别得到酰基化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
(4)将步骤(3)所得酰化碳纤维和碳纳米管1~1×102g分别和二元胺或多元胺10~1×104g,以1~100kHz超声波处理1~100小时,然后在25~200℃温度下反应0.5~100小时,抽滤并反复洗涤,在25~200℃温度下真空干燥1~48小时,分别得到表面带有活性氨基的接枝型碳纤维和碳纳米管;
(5)将步骤(4)所得表面带有活性氨基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1~1×102g在极性有机溶剂冰浴中慢速搅拌滴加1~100g的芳香族酸酐化合物,滴加完毕后升温至100~150℃回流3~12小时,用极性有机溶剂洗去未反应的芳香族酸酐化合物,40~80℃下真空干燥3~12小时,得到带有活性酸酐基团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
(6)将步骤(5)所得表面带有活性酸酐基团的碳纳米管1~1×102g和环氧树脂10~1×104g,升温至树脂基体熔融后,搅拌分散均匀并在真空条件下除气泡,同时进行化学交联反应,得到含有碳纳米管的环氧树脂聚合物;
(7)将步骤(6)所得到含有碳纳米管的环氧树脂聚合物20g-25g作为基体和碳纤维20g-100g以机械混合,在60~100℃,超声波分散1~12小时,加入40~50g有机酸酐类固化剂,将以上固化体系倒入模具中,真空条件下除气泡,在100~250℃下固化成型,得到含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
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碳纳米管为电弧放电、化学气相沉淀、模板法、太阳能法以及激光蒸发法中的任一种制备的单壁、双壁或多壁碳纳米管。
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有机酸为1~35%重量酸浓度的硝酸、1~55%重量酸浓度的硫酸或1~50%重量酸浓度的盐酸中任一种或其混合液。
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强氧化性酸为0.1~70%重量酸浓度硝酸、1~100%重量酸浓度硫酸、1/100~100/1摩尔比高锰酸钾和硫酸混合溶液、1/100~100/1摩尔比硝酸和硫酸混合溶液、1/100~100/1摩尔比高锰酸钾和硝酸混合溶液、1/100~100/1摩尔比过氧化氢和硫酸混合液、1/100~100/1摩尔比过氧化氢和盐酸混合液、1/100~100/1摩尔比过氧化氢和硝酸混合液或15~95%重量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中任一种。
本发明中,步骤(3)中所述酰化试剂为二氯亚砜、三氯化磷或五氯化磷、亚硫酰氯、三溴化磷、五溴化磷或亚硫酰溴中任一种。
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二元胺为乙二胺、聚乙二胺、1,2-丙二胺、1,3-丙二胺、1,2-丁二胺、1,3-丁二胺、己二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间苯二甲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孟烷二胺、二乙烯基丙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氯化己二胺、氯化壬二胺、氯化癸二胺、十二碳二元胺或十三碳二元胺中任一种;所述多元胺为丁三胺、N-氨乙基哌嗪、双氰胺、己二酸二酰肼、N,N-二甲基二丙基三胺、四乙烯五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五乙烯六胺或六乙烯七胺中任一种。
本发明中,步骤(2)中酸化的碳纳米管和碳纤维中羧基含量的定量分析,可以采用TGA、XPS或核磁共振法。
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得到的表面带有活性氨基的接枝型碳纳米管和碳纤维,其氨基是二元胺或多元胺。
本发明中,步骤(5)中所述得到的表面带有活性酸酐基团的接枝型碳纳米管和碳纤维,其酸酐基团是芳香族酸酐化合物。所述芳香族酸酐化合物包括均苯四甲酸二酐PDMA、均苯四甲酸二酐与己内酯的加成物、苯酮四酸二酐、苯酮四酸二酐与己内酯的加成物、二苯基砜-3,3’,4,4’-四酸二酐DSDA、二苯基砜-3,3’,4,4’-四酸二酐的加成物、N,N’-二酸酐二苯基甲烷、苯六甲酸三酐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中,步骤(5)中所述的极性有机溶剂包括乙醇、甲醇、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丙酮或N,N’-二甲基甲酰胺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本发明中,步骤(6)中所述的环氧树脂是指包括缩水甘油醚类、缩水甘油脂类、缩水甘油胺类、脂环类、环氧化烯烃类、酰亚胺环氧树脂或海因环氧树脂在内的所有环氧树脂中任一种。
本发明中,步骤(6)中所述得到的含碳纳米管的线性嵌段聚合物,是酸酐化的碳纳米管上接有环氧树脂的嵌段聚合物的碳纳米管线性嵌段聚合物。
本发明中,步骤(7)中所述的有机酸酐类固化剂包括有机酸酐类固化剂,如邻苯二甲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纳迪克酸酐、十二烷基琥珀酸酐、氯茵酸酐、邻苯四甲酸二酐、苯酐四酸二酐、甲基环己烯四酸二酐、二苯醚四酸二酐、偏苯三酸酐、聚壬二酸酐中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步骤(7)中所述碳纤维为单向长纤维布、双向编织布、三相编织布或无规短纤维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所得的是表面接有环氧树脂/碳纳米管的碳纤维多维混杂复合物。碳纳米管表面的酸酐基团通过与环氧树脂产生化学交联反应,使碳纳米管成为环氧树脂体系的一部分,再通过和表面酸酐化的碳纤维以一定方式复合,真空除泡,得到含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由于碳纳米管改性环氧树脂的作用,增加了基体树脂与碳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使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层间剪切强度。
本发明是在碳纳米管和碳纤维表面引入具有特征结构的酸酐基团,利用此结构和环氧树脂进行化学交联反应,则碳纳米管和碳纤维表面将缠绕有大量的聚合物,由于聚合物对基体树脂具有亲和力和碳纳米管本身的特性,从而改善碳纤维的层间剪切强度不足等的缺点,此多维混杂复合物具有界面粘结牢固、强度韧性佳、易固化等多种性能,使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因此,本发明具有重要的科学技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环氧树脂线性嵌段碳纳米管聚合物透射电镜图。
图2为一种环氧树脂线性嵌段碳纳米管聚合物XPS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以电弧放电法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OD<8nm)和碳纤维为最初原料,多壁碳纳米管经过纯化,分别将碳纳米管和碳纤维进行酸化、酰氯化,氨基化后,再用均苯四甲酸二酐酸酐化后,将碳纳米管与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进行化学交联反应,则得到表面接有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多壁碳纳米管,再将其与均苯四甲酸二酐酸酐化的碳纤维以一定方式复合,得到含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
步骤(1):在已装有搅拌器的250mL单颈圆底烧瓶中,加入1.1g经干燥的多壁碳纳米管原料和100mL、20%硝酸溶液,在120kHz超声波下处理10小时,然后加热至20℃,反应48小时,用ψ0.8μm聚偏四氟乙烯微滤膜抽滤,用去离子水洗涤3-10次至中性,25℃下真空干燥24小时后,得到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
步骤(2):在两个已装有搅拌器的250mL单颈圆底烧瓶中,其中一个入步骤(1)中得到的纯化的碳纳米管原料1g和100mL、60%重量浓度浓硝酸,另一个加入经干燥的碳纤维20g和100mL、60%重量浓度浓硝酸,两烧瓶经以下相同条件处理:加入经60kHz超声波处理1小时后加热到25℃,搅拌并回流下反应24小时,用ψ1.2μm聚偏四氟乙烯超滤膜抽滤,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3-10次至中性,80℃真空干燥48小时后,分别得到羧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和碳纤维;
步骤(3):在两个已装有搅拌器的25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其中一个加入步骤(2)所得酸化的碳纳米管1g和二氯亚砜10g,另一个加入酸化的碳纤维20g和二氯亚砜100g,两烧瓶经以下相同条件处理:用100Hz超声波处理1小时后,加热到80℃,搅拌并回流下反应100小时,抽滤并反复洗涤除去二氯亚砜,分别得到酰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和碳纤维;
步骤(4):在两个已装有搅拌器的25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其中一个加入步骤(3)所得酰化的碳纳米管1g和十二碳二元胺10g,另一个加入酰化的碳纤维20g和十二碳二元胺100g,两烧瓶经以下相同条件处理:用100kHz超声波处理1小时后,在200℃下搅拌反应0.5小时,抽滤除去未反应物和反应副产物,反复用去离子水洗涤3-10次后,80℃真空干燥48小时,分别得到表面带有氨基的多壁碳纳米管和碳纤维;
步骤(5):在两个已装有搅拌器的25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其中一个加入步骤(4)所得氨化的碳纳米管1g溶于二甲基亚砜中,另一个加入氨化的碳纤维20g溶于二甲基亚砜中,两烧瓶经以下相同条件处理:超声震荡30min,加入10g均苯四甲酸二酐,加入催化剂浓硫酸10ml,搅拌均匀90℃下,氮气保护,磁力搅拌,反应时间为48小时,分别得到表面含有酸酐基团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
步骤(6):在已装有搅拌器的25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步骤(5)酸酐化的碳纳米管1g和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20g,加热并搅拌,用60kHz超声波处理2小时后,在240℃下反应12小时,得到表面接有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的多壁碳纳米管;
步骤(7):取表面接有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的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20g和步骤(5)酸酐化的碳纤维20g以150℃下复合,在真空条件下除泡,在10MPa下模压成型得到含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
图1给出了表面接有环氧树脂的碳纳米管混杂复合材料透射电镜图,可以看出碳纳米管包裹有一层浅色的聚合物。
从图2给出的XPS数据可以得出多壁碳纳米管表面羧基含量为7.0%(与碳元素的摩尔比)。因此可以计算出处理后多壁碳纳米管表面氨基含量为7.0%。
实施例2:以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单壁碳纳米管(OD<8nm)为最初原料,单壁碳纳米管经过纯化,分别将碳纳米管和碳纤维进行酸化、酰氯化,氨基化,再用苯酮四酸二酐酸酐化后,将碳纳米管与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54)进行化学交联反应,则得到表面接有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54)的单壁碳纳米管,再将其与苯酮四酸二酐酸酐化的碳纤维以一定方式复合,得到含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
步骤(1):在已装有搅拌器的500mL单颈圆底烧瓶中,加入1.1g经干燥的单壁碳纳米管原料和100mL、20%重量浓度的硫酸,在120kHz超声波下处理12小时,然后加热至180℃,反应48小时,用ψ0.8μm聚偏四氟乙烯微滤膜抽滤,用去离子水洗涤3-10次至中性,100℃下真空干燥24小时后,得到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
步骤(2):在两个已装有搅拌器的500mL单颈圆底烧瓶中,其中一个入步骤(1)中得到的纯化的碳纳米管原料1g和200mL、98%浓硫酸溶液,另一个加入经干燥的碳纤维100g和200mL、98%浓硫酸溶液,两烧瓶经以下相同条件处理:加入经70kHz超声波处理2小时后加热到80℃,搅拌并回流下反应80小时,用ψ1.2μm聚偏四氟乙烯超滤膜抽滤,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3-10次至中性,100℃真空干燥24小时后,分别得到羧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和碳纤维;
步骤(3):在两个已装有搅拌器的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其中一个加入步骤(2)所得酸化的碳纳米管1g和三氯亚砜10g,另一个加入酸化的碳纤维100g和三氯亚磷200g,两烧瓶经以下相同条件处理:用120Hz超声波处理10小时后,加热到25℃,搅拌并回流下反应48小时,抽滤并反复洗涤除去三氯亚磷,分别得到酰氯化的单壁碳纳米管和碳纤维;
步骤(4):在两个已装有搅拌器的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其中一个加入步骤(3)所得酰化的碳纳米管1g和十二碳二元胺10g,另一个加入酰化的碳纤维20g和十二碳二元胺100g,两烧瓶经以下相同条件处理:用100kHz超声波处理1小时后,在200℃下搅拌反应0.5小时,抽滤除去未反应物和反应副产物,反复用去离子水洗涤3-10次后,80℃真空干燥48小时,分别得到表面带有氨基的单壁碳纳米管和碳纤维;
步骤(5):在两个已装有搅拌器的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其中一个加入步骤(4)所得氨化的碳纳米管1g溶于二甲基亚砜中,另一个加入氨化的碳纤维20g溶于二甲基亚砜中,两烧瓶经以下相同条件处理:超声震荡30min,加入10g苯酮四酸二酐酸,加入催化剂浓硫酸10ml,搅拌均匀90℃下,氮气保护,磁力搅拌,反应时间为48小时,分别得到表面含有酸酐基团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
步骤(6):在已装有搅拌器的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步骤(5)酸酐化的碳纳米管1g和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54)20g,加热并搅拌,用60kHz超声波处理2小时后,在240℃下反应12小时,得到表面接有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54)的单壁碳纳米管;
步骤(7):取表面接有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54)的单壁碳纳米管复合物20g和步骤(5)酸酐化的碳纤维20g在100℃下复合,在真空条件下除泡,在8MPa下模压成型得到含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
XPS结果表明碳纤维和单壁碳纳米管混杂物表面酸酐含量为6.5%。
实施例3:以激光蒸发法制备的单壁碳纳米管(OD<8nm)为最初原料,单壁碳纳米管经过纯化,分别将碳纤维和碳纳米管经过酸化、酰氯化,氨基化后,再用N,N’-二酸酐二苯基甲烷酸酐化后,将碳纳米管与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进行化学交联反应,则得到表面接有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的单壁碳纳米管,再将其与N,N’-二酸酐二苯基甲烷酸酐化的碳纤维以一定方式复合,得到含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
步骤(1):在已装有搅拌器的500mL单颈圆底烧瓶中,加入10g经干燥的单壁碳纳米管原料和250mL、20%重量浓度的硫酸,在120kHz超声波下处理80小时,然后加热并在180℃下搅拌并回流,反应48小时,用ψ0.8μm聚偏四氟乙烯微滤膜抽滤,用去离子水洗涤3-10次至中性,100℃下真空干燥24小时后,得到纯化的单壁碳纳米管;
步骤(2):在两个已装有搅拌器的500mL单颈圆底烧瓶中,其中一个入步骤(1)中得到的纯化的碳纳米管原料9.8g和250mL、体积比为2∶1的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液,另一个加入经干燥的碳纤维100g和250mL、体积比为2∶1的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液,两烧瓶经以下相同条件处理:用120kHz超声波处理80小时后加热到25℃,搅拌并回流下反应80小时,用ψ1.2μm聚偏四氟乙烯超滤膜抽滤,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中性,25℃真空干燥48小时后,分别得到羧酸化的单壁碳纳米管和碳纤维;
步骤(3):在两个装有磁力搅拌转子的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其中一个加入步骤(2)所得酸化的碳纳米管9.8g和五氯化磷100g,另一个加入酸化的碳纤维100g和五氯化磷200g,两烧瓶经以下相同条件处理:用120Hz超声波处理1小时后,加热到25℃,搅拌并回流下反应100小时,抽滤并反复洗涤除多次去五氯化磷,分别得到酰氯化的单壁碳纳米管和碳纤维;
步骤(4):在两个装有磁力搅拌转子的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其中一个加入步骤(3)所得酰化碳纳米管9.8g和四乙烯五胺50g,另一个加入酰氯化的碳纤维100g和四乙烯五胺200g,两烧瓶经以下相同条件处理:用100kHz超声波处理1小时后,两烧瓶在25℃下反应24小时,抽滤除去未反应物和反应副产物,反复用去离子水洗涤多次后,200℃真空干燥1小时,分别得到表面带有氨基的单壁碳纳米管和碳纤维;
步骤(5):在两个已装有搅拌器的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其中一个加入步骤(4)所得氨化的碳纳米管9.8g溶于二甲基亚砜中,另一个加入氨化的碳纤维100g溶于二甲基亚砜中,两烧瓶经以下相同条件处理:超声震荡30min,加入100gN,N’-二酸酐二苯基甲烷,加入催化剂浓硫酸10ml,搅拌均匀90℃下,氮气保护,磁力搅拌,反应时间为48小时,分别得到表面含有酸酐基团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
步骤(6):在已装有搅拌器的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步骤(5)酸酐化的碳纳米管9.8g和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100g,加热并搅拌,用80kHz超声波处理2小时后,在240℃下反应12小时,得到表面接有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的单壁碳纳米管;
步骤(7):取表面接有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的单壁碳纳米管复合物25g和步骤(5)酸酐化的碳纤维100g在100℃下复合,在真空条件下除泡,在13MPa下模压成型得到含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
XPS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和单壁碳纳米管混杂物表面酸酐含量为8.0%。
实施例4:以激光蒸发法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OD<8nm)为最初原料,多壁碳纳米管经过纯化,分别将碳纤维和碳纳米管经过酸化、酰氯化,氨基化后,再用N,N’-二酸酐二苯基甲烷酸酐化后,将碳纳米管与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进行化学交联反应,则得到表面接有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的单壁碳纳米管,再将其与N,N’-二酸酐二苯基甲烷酸酐化的碳纤维以一定方式复合,得到含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
步骤(1):在已装有搅拌器的500mL单颈圆底烧瓶中,加入10g经干燥的多壁碳纳米管原料和250mL、20%重量浓度的硫酸,在60kHz超声波下处理40小时,然后加热并在180℃下搅拌并回流,反应48小时,用ψ0.8μm聚偏四氟乙烯微滤膜抽滤,用去离子水洗涤3-10次至中性,100℃下真空干燥24小时后,得到纯化的双壁碳纳米管;
步骤(2):在两个已装有搅拌器的500mL单颈圆底烧瓶中,其中一个入步骤(1)中得到的纯化的碳纳米管原料9.8g和250mL、体积比为2∶1的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液,另一个加入经干燥的碳纤维100g和250mL、体积比为2∶1的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液,两烧瓶经以下相同条件处理:用60kHz超声波处理40小时后加热到25℃,搅拌并回流下反应80小时,用ψ1.2μm聚偏四氟乙烯超滤膜抽滤,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中性,25℃真空干燥48小时后,分别得到羧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和碳纤维;
步骤(3):在两个装有磁力搅拌转子的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其中一个加入步骤(2)所得酸化的碳纳米管9.8g和五氯化磷100g,另一个加入酸化的碳纤维100g和五氯化磷200g,两烧瓶经以下相同条件处理:用60Hz超声波处理1小时后,加热到25℃,搅拌并回流下反应100小时,抽滤并反复洗涤除多次去五氯化磷,分别得到酰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和碳纤维;
步骤(4):在两个装有磁力搅拌转子的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其中一个加入步骤(3)所得酰化碳纳米管9.8g和四乙烯五胺50g,另一个加入酰氯化的碳纤维100g和四乙烯五胺200g,两烧瓶经以下相同条件处理:用100kHz超声波处理1小时后,两烧瓶在25℃下反应24小时,抽滤除去未反应物和反应副产物,反复用去离子水洗涤多次后,200℃真空干燥1小时,分别得到表面带有氨基的多壁碳纳米管和碳纤维;
步骤(5):在两个已装有搅拌器的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其中一个加入步骤(4)所得氨化的碳纳米管9.8g溶于二甲基亚砜中,另一个加入氨化的碳纤维100g溶于二甲基亚砜中,两烧瓶经以下相同条件处理:超声震荡30min,加入100gN,N’-二酸酐二苯基甲烷,加入催化剂浓硫酸10ml,搅拌均匀90℃下,氮气保护,磁力搅拌,反应时间为48小时,分别得到表面含有酸酐基团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
步骤(6):在已装有搅拌器的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步骤(5)酸酐化的碳纳米管9.8g和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100g,加热并搅拌,用80kHz超声波处理2小时后,在240℃下反应12小时,得到表面接有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的多壁碳纳米管;
步骤(7):取表面接有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的单壁碳纳米管复合物25g和步骤(5)酸酐化的碳纤维100g在100℃下复合,在真空条件下除泡,在13MPa下模压成型得到含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
XPS结果表明碳纤维和多壁碳纳米管混杂物表面酸酐含量为7.4%。
实施例5:以化学气相法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OD<8nm)为最初原料,多壁碳纳米管经过纯化,分别将碳纤维和碳纳米管经过酸化、酰氯化,氨基化后,再用N,N’-二酸酐二苯基甲烷酸酐化后,将碳纳米管与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进行化学交联反应,则得到表面接有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的多壁碳纳米管,再将其与N,N’-二酸酐二苯基甲烷酸酐化的碳纤维以一定方式复合,得到含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
步骤(1):在已装有搅拌器的500mL单颈圆底烧瓶中,加入10g经干燥的多壁碳纳米管原料和250mL、20%重量浓度的硫酸,在90kHz超声波下处理60小时,然后加热并在180℃下搅拌并回流,反应48小时,用ψ0.8μm聚偏四氟乙烯微滤膜抽滤,用去离子水洗涤3-10次至中性,100℃下真空干燥24小时后,得到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
步骤(2):在两个已装有搅拌器的500mL单颈圆底烧瓶中,其中一个入步骤(1)中得到的纯化的碳纳米管原料9.8g和250mL、体积比为2∶1的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液,另一个加入经干燥的碳纤维100g和250mL、体积比为2∶1的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液,两烧瓶经以下相同条件处理:用120kHz超声波处理80小时后加热到25℃,搅拌并回流下反应80小时,用ψ1.2μm聚偏四氟乙烯超滤膜抽滤,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中性,25℃真空干燥48小时后,分别得到羧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和碳纤维;
步骤(3):在两个装有磁力搅拌转子的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其中一个加入步骤(2)所得酸化的碳纳米管9.8g和五氯化磷100g,另一个加入酸化的碳纤维100g和五氯化磷200g,两烧瓶经以下相同条件处理:用120Hz超声波处理1小时后,加热到25℃,搅拌并回流下反应100小时,抽滤并反复洗涤除多次去五氯化磷,分别得到酰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和碳纤维;
步骤(4):在两个装有磁力搅拌转子的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其中一个加入步骤(3)所得酰化碳纳米管9.8g和四乙烯五胺50g,另一个加入酰氯化的碳纤维100g和四乙烯五胺200g,两烧瓶经以下相同条件处理:用60kHz超声波处理5小时后,两烧瓶在25℃下反应24小时,抽滤除去未反应物和反应副产物,反复用去离子水洗涤多次后,200℃真空干燥1小时,分别得到表面带有氨基的多壁碳纳米管和碳纤维;
步骤(5):在两个已装有搅拌器的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其中一个加入步骤(4)所得氨化的碳纳米管9.8g溶于二甲基亚砜中,另一个加入氨化的碳纤维100g溶于二甲基亚砜中,两烧瓶经以下相同条件处理:超声震荡30min,加入100gN,N’-二酸酐二苯基甲烷,加入催化剂浓硫酸10ml,搅拌均匀90℃下,氮气保护,磁力搅拌,反应时间为48小时,分别得到表面含有酸酐基团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
步骤(6):在已装有搅拌器的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步骤(5)酸酐化的碳纳米管9.8g和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100g,加热并搅拌,用80kHz超声波处理2小时后,在240℃下反应12小时,得到表面接有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的多壁碳纳米管;
步骤(7):取表面接有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的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25g和步骤(5)酸酐化的碳纤维100g在100℃下复合,在真空条件下除泡,在13MPa下模压成型得到含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
XPS结果表明碳纤维和多壁碳纳米管混杂物表面酸酐含量为8.3%。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应用苯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对本发明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碳纳米管和碳纤维经过表面羧基化、酰氯化后,再在其上引入二元胺或多元胺,将接有此氨基的碳纳米管用小分子芳香族多元酸酐化合物修饰,制备携带酸酐基团的碳纳米管。超声波振荡和高速搅拌,使碳纳米管分散于环氧树脂基体中,采用有机酸酐类固化剂固化,以得到含有碳纳米管的环氧树脂聚合物作为基体和碳纤维复合,形成以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超微技术〔7〕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