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储存装置.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64358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4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02435.0

申请日:

2005.01.20

公开号:

CN1676849A

公开日:

2005.10.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5F 5/06公开日:20051005|||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5F5/06; B60R7/06

主分类号:

E05F5/06; B60R7/06

申请人:

百乐仕株式会社;

发明人:

市冈大明; 松本贵志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

优先权:

2004.03.31 JP 2004-104259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用于车辆的储存装置中包括:盖子,其能够绕枢轴旋转;和阻尼器装置,其包括索式连接构件,并适于产生抵抗连接构件的拉力的阻尼力,其中,当盖子沿一个方向旋转时,将拉动连接线(连接构件),从而在阻尼器装置中产生阻尼力,该装置还构成为这样,即,将具有用于连接线的引导面的阻尼力控制构件固定在盖子上,且当盖子沿接收阻尼力的方向旋转时,连接线缠绕在引导面上并被拉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车辆的储存装置,包括: 盖子,其能够绕枢轴旋转;和 阻尼器装置,其包括索式连接构件,并适于产生抵抗该连接构件的 拉力的阻尼力,其中, 当盖子沿一个方向旋转时,将拉动所述连接构件,并在所述阻尼器 装置中产生阻尼力, 一阻尼力控制构件固定在所述盖子上,并具有用于所述连接构件的 引导面;且 当所述盖子沿接收阻尼力的方向旋转时,所述连接构件缠绕在所述 引导面上并被拉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盖子由于它自身重量而在相应旋转角度的转矩,来调节所 述阻尼力控制构件的引导面的回转半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盖子沿接收阻尼力的方向旋转的初始阶段,由于自身重量而引 起的转矩较小时,将所述阻尼力控制构件的引导面的回转半径设置成, 与在末端处的回转半径相比,使其在从所述连接构件的缠绕开始端开始 的固定范围区域内较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力控制构件的引导面在从开始端开始的固定范围区域内具 有平面,且当所述盖子沿接收阻尼力的方向旋转固定角度时,所述连接 构件基本同时与该区域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 引导构件,从所述阻尼器装置延伸的所述连接构件缠绕在该引导构 件上,该引导构件用于将所述连接构件引导向所述阻尼力控制构件。

说明书


用于车辆的储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储存装置,例如布置在车辆的仪表板上的手套箱,该储存装置具有可绕枢轴旋转的盖子。

    背景技术

    在很多用于车辆的储存装置(例如,手套箱)中,设置有阻尼器装置,以便抑制盖子由于它自身的重量而突然旋转。对于这种类型的阻尼器装置,例如已经提出了如日本实用新型实开平5-76894中所示的空气系统阻尼器。

    尽管这里没有具体图示,这种类型的传统阻尼器装置主要包括三个部件,即缸、活塞和牵引线。外周上设置有密封环的活塞可滑动地装入缸中,并由压缩线圈弹簧沿一个方向推压。同时,引导帽安装在缸前侧的开口上,且沿期望方向布置的牵引线的一端通过引导帽而与缸内的活塞相连接。

    而且,具有圆柱形部分和通气口的后壁与缸的后端部分形成一体。形成有孔的座阀、支持弹簧和空气过滤器以该顺序布置在后壁的圆柱形部分中,且空气过滤器的一侧由具有开口的保持器来保持。

    具有上述结构的阻尼器装置以这种方式安装在车辆上,以使得缸固定在手套箱侧和仪表板侧中的任意一个上,而通过上述引导帽来布置的牵引线的另一端固定在手套箱侧和仪表板侧中的另一个上。然后,在实际操作中,通过使手套箱利用它自身重量沿打开方向旋转,牵引线从缸中被向外拉动,因此,活塞将抵抗压缩线圈弹簧地推压力而朝着引导帽滑动,从而允许手套箱旋转。

    然而,当手套箱旋转时,根据活塞的滑动运动,空气将从空气过滤器的小孔吸入,并通过座阀的孔进入缸中。因为将在缸内形成负压,并将对活塞的滑动运动施加阻尼力,所以将控制手套箱的打开运动,从而确保手套箱将沿打开方向缓慢旋转。

    然而,在完全关闭状态中,手套箱的盖子通常保持几乎竖直的位置,且它的重心位于旋转枢轴的上方。随着打开运动,重心将沿远离经过旋转枢轴的垂直线的方向运动。因此,当盖子从完全关闭状态至完全打开状态进行打开运动时,在打开运动开始时,盖子通过它自身重量的转矩较小,然后逐渐变大。

    因此,为了以固定的速度打开该盖子,必须控制阻尼装置的阻尼力,从而使阻尼力根据盖子的打开运动而逐渐变大。

    在日本实用新型实开平62-43847中,对于盖子,为了控制阻尼器装置的阻尼力,已经注意到传递阻尼器装置的阻尼力的杆的枢轴点(连接点)的轨迹,还公开了这样的结构,即,在从盖完全关闭状态至完全打开状态杆的弧形轨迹的中间位置处绘制切线,阻尼器装置相对于手套箱的枢轴点(安装点)位于该切线上。

    然而,在日本实用新型实开平62-43847的上述结构中,只考虑控制阻尼力来确定阻尼器装置的安装位置,并且手套箱的设计自由度受到限制。具体地,相对于结合在车辆的仪表板中的各种其它部件进行调整,以对手套箱的尺寸、形状和装配位置进行严格的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希望使阻尼器装置的安装位置也能够在设计上灵活地变化,同时相对于周围部件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完成了本发明,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储存装置,其中,可根据盖子由于它自身重量而引起的转矩的变化来获得适当的阻尼力,而并不限制阻尼器装置的安装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储存装置,它包括:盖子,其能够绕枢轴旋转;和阻尼器装置,其包括索式连接构件,并适于产生抵抗连接构件的拉力的阻尼力,当盖子沿一个方向旋转时拉动该连接构件,从而在阻尼器装置中产生阻尼力,其特征在于:一阻尼力控制构件固定在盖子上,并具有用于连接构件的引导面,且当盖子沿接收阻尼力的方向旋转时,连接构件缠绕在引导面上并被拉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阻尼力控制构件与盖子一体旋转,从而将连接构件缠绕在其引导面上。由引导面的轮廓来确定连接构件相对于盖子的旋转角度的缠绕长度。当盖子以固定的速度旋转时,在每单位角度的缠绕长度较短且连接构件的拉出量较小的情况下,阻尼器装置的阻尼力将减小。另一方面,在每单位角度的缠绕长度较长且连接构件的拉出量较大的情况下,阻尼器装置的阻尼力将增大。

    因此,通过简单地调整阻尼力控制构件的引导面的轮廓,可以根据盖子由于它自身重量而引起的转矩变化来获得适当的阻尼力。因此,可灵活地设计储存装置,而并不限制阻尼器装置的安装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根据盖子由于它自身重量而在相应旋转角度时的转矩来调节阻尼力控制构件的引导面的回转半径。

    例如,在盖子沿接收阻尼力的方向旋转时的初始阶段由于自身重量而引起的转矩较小的情况下,优选地阻尼力控制构件的引导面的回转半径可设置成这样,即,使得与在末端处的回转半径相比,在从连接构件的缠绕开始端开始的固定范围区域内较短。

    根据该结构,在引导面具有较小回转半径的区域中,每单位旋转角度的连接构件的缠绕长度较短,因此,在阻尼器装置中产生的阻尼力变小。通过以这种方式将阻尼器装置的阻尼力控制为在初始阶段(在该初始阶段,盖子由于自身重量而引起的转矩较小)较小,可以确保盖子的平滑旋转。

    而且,阻尼装置可以构成为这样,即,阻尼力控制构件的引导面在从连接构件的缠绕开始端开始的固定范围区域内具有平面,且当盖子沿接收阻尼力的方向旋转固定角度时,连接构件基本同时与该区域接触。

    通过这种结构,在盖子已开始旋转后的固定角度范围内,连接构件将随着引导面的开始端的运动而被拉动。因为引导面的开始端具有较短的回转半径,所以连接构件的拉出量较小。因此,阻尼器装置的阻尼力将较小。

    而且,根据本发明,还可以设置引导构件,从阻尼器装置延伸的连接构件缠绕在该引导构件上,从而将该连接构件引导向阻尼力控制构件。通过绕该引导构件运动,不管阻尼器装置的安装位置如何,连接构件都可以从适当的方向被引导向阻尼力控制构件的引导面。因此,可以自由地布置阻尼器装置,并将进一步增加设计的自由度。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简单地调整阻尼力控制构件的引导面的轮廓,可以根据盖子由于它自身重量而引起的转矩变化而获得适当的阻尼力,而并不限制阻尼器装置的安装位置。因此,可以灵活地设计储存装置,而并不限制阻尼器装置的安装位置。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将更全面地明白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表示当本发明用于车辆的手套箱时的实施例的侧剖视图;

    图2是表示阻尼力控制构件的外轮廓的侧视图;

    图3A是表示盖子的旋转角度和转矩之间关系的曲线图,而图3B是表示引导面各点的回转半径相对于阻尼力控制构件的旋转角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4是用于解释本实施例的手套箱的操作的侧剖视图;

    图5是用于解释手套箱的、与图4连续的操作的侧剖视图;

    图6是用于解释手套箱的、与图5连续的操作的侧剖视图;

    图7A和7B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化示例的侧剖视图;和

    图8A和8B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变化示例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表示当本发明用于车辆的手套箱时的实施例的侧剖视图。

    手套箱构成为这样,即,在本体1内形成储存空间,且盖子2在前表面安装于开口上,以便能打开或关闭。盖子2以可绕作为枢轴3的底端旋转的方式在它的底端两侧安装在本体1上。当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图1中所示状态)时,盖子2处于几乎竖直位置。在该状态下,盖子2的重心W处于从在旋转枢轴3上方延伸的垂直线稍微靠内(图中右侧)的位置处。因此,由于盖子2自身的重量而沿关闭盖子2的方向(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向盖子施加转矩,并使盖子2处于完全关闭状态,除非人们用手向下拉动盖子2。

    手套箱的本体1设置有在盖子2下方位置处的阻尼器装置10。作为连接构件的连接线11从阻尼器装置10延伸,且连接线11的底端与阻尼器装置10的缸内的活塞连接。阻尼器装置10的结构为这样,即,当向外拉动连接线11时,将在缸内产生抵抗该拉力的阻尼力。

    尽管在本说明书中将省略对阻尼器装置10的内部结构的描述,但是对于用于这种手套箱中的阻尼器装置,已知例如在日本实用新型实开平5-76894中披露的弹簧型阻尼器装置以及在日本专利特开2000-145862中披露的空气阻尼器。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阻尼器装置,而是可以采用各种结构的阻尼器装置,其中将产生抵抗连接构件的拉力的阻尼力。与日本专利特开2000-120744中披露的空气阻尼器一样,当活塞的顶端部分从缸中露出时,由连接线等形成的索式连接构件可以紧固在活塞的顶端部分上。

    成扇形的阻尼力控制构件20安装在盖子2的旋转枢轴3上。该阻尼力控制构件20与盖子2一体地绕旋转枢轴3旋转。阻尼力控制构件20的外周表面将作为连接线11的引导面21。

    而且,当盖子2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作为引导构件的滑轮30可旋转地布置在引导面21顶端后面的更深位置处,并在与引导面的顶端基本相同的高度处,其中该引导面21形成于阻尼力控制构件20上。连接线11的中间部分缠绕在该滑轮30上。连接线11的远端通过滑轮30而引导向阻尼力控制构件20,并固定在形成于阻尼力控制构件20上的引导面21的顶端上。当盖子2沿打开方向从完全关闭状态开始旋转时,形成于阻尼力控制构件20上的引导面21的顶端将成为连接线11的缠绕开始端21a。

    图2是表示阻尼力控制构件的外轮廓的侧视图。

    在阻尼力控制构件20中,根据盖子2由于它自身重量在相应旋转角度处的转矩来设置在引导面21的各点处的回转半径。因此,阻尼力控制构件20具有如图2所示的外轮廓。

    在具有如图1所示结构的手套箱中,根据离开完全关闭状态的旋转角度,盖子2由于它自身重量而引起的转矩将如图3A所示变化。具体地,假定沿盖子2打开方向的转矩为正,则在从完全关闭位置至旋转角度a(在该旋转角度a,盖子2的重心W超过经过旋转枢轴3的垂直线)的区域A中,盖子2由于它自身重量而引起的转矩表示为负值。因此,在该区域A中,并不需要由阻尼器装置10施加阻尼力。

    在从一点(在该点,盖子2的重心W超过经过旋转枢轴3的垂直线)直到旋转角度b(在该旋转角度b,转矩开始快速增加)的区域B中,由阻尼器装置10产生的阻尼力可以保持较小。

    而且,在从旋转角度b(在该旋转角度b,转矩开始快速增加)直到完全打开位置c的区域C中,将需要由阻尼装置10产生较大的阻尼力。

    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将在形成于阻尼力控制构件20上的引导面21的各点处的回转半径设置如下(见图2和3B)。应注意,引导面21的回转半径是指从盖子2的旋转中心至引导面21的长度。

    在盖子2的旋转角度的上述区域A和B中,阻尼器装置10的阻尼力可以保持较小。因此,在与旋转角度相对应的引导面的区域A+B中,回转半径设置为较短。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引导面21形成为在该区域A+B中具有平面21b,如图2所示,且将它调节为使得当盖子2在区域A和B中旋转时,连接线11不会缠绕在阻尼力控制构件20的引导面21上。

    以这种方式,随着引导面21的开始端21a的运动,将拉动连接线11。因为在引导面21的开始端21a处的回转半径R1较短,所以连接线11将拉出的量也较小。因此,阻尼器装置10的阻尼力将较小。

    然后,在盖子2的旋转角的上述区域C中,需要较大的阻尼器装置10的阻尼力。因此,在引导面的、与旋转角的相关区域相对应的区域C中,根据转矩的增加将回转半径设置成较长。

    在该区域C中,连接线11将缠绕在引导面21上并被拉出。因为在该区域中,引导面21的回转半径较长,所以连接线11将拉出的量也变大。因此,阻尼器装置10的阻尼力将变大。

    在图2中,引导面21的、与盖子2的旋转角度b相对应的回转半径表示为R2,而引导面21的、与盖子2的旋转角度c相对应的回转半径表示为R3。

    下面将参考图4至6来描述上述手套箱的操作。当从完全关闭位置向下拉动盖子2,如图4所示,且盖子2由于它自身重量而沿打开方向(沿图中逆时针方向)旋转时,阻尼力控制构件20也与盖子2一体地旋转。然后,连接线11将被引导面21的开始端21a拉动,以被拉出,从而在阻尼器装置10中产生阻尼力。然而,直到连接线11与平面21b接触(在从引导面21的开始端21a的固定区域限定该平面),连接线11将随着引导面21的开始端21a(如上所述,它具有较短的回转半径)的运动而被拉动。因此,每单位旋转角度将拉出的连接线11的量将最小,且阻尼器装置10的阻尼力将较小。

    在连接线11与平面21b接触之后,如图5所示,当阻尼力控制构件20与盖子2一体地旋转时,连接线11将缠绕在引导面21上以便被拉出,如图6所示。因为如上所述,在引导面21的该区域,已将回转半径设置为较长,所以每单位旋转角度将拉出的连接线11的量较大,且可获得较大的阻尼器装置10的阻尼力。

    应注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例如,即使在用于车辆的储存装置中,其中盖子2在其竖直位置处于完全打开状态,而在其水平位置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如图7A和7B所示,也可以通过利用阻尼力控制构件20来进行控制,从而当盖子2从完全打开状态沿打开方向旋转时,使得阻尼器装置10的阻尼力在初始阶段较小,然后,可以获得逐渐更大的阻尼力。

    此外,在用于车辆的储存装置中,其中盖子在从倾斜位置旋转至其水平位置时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如图8A和8B所示,在打开运动的初始阶段,由盖子2的自身重量将施加较大的转矩。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阻尼力控制构件20的引导面21设置成从开始端就具有较大的回转半径,可以在打开运动的整个区域获得较大的阻尼器装置10的阻尼力。

用于车辆的储存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用于车辆的储存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用于车辆的储存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车辆的储存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车辆的储存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在用于车辆的储存装置中包括:盖子,其能够绕枢轴旋转;和阻尼器装置,其包括索式连接构件,并适于产生抵抗连接构件的拉力的阻尼力,其中,当盖子沿一个方向旋转时,将拉动连接线(连接构件),从而在阻尼器装置中产生阻尼力,该装置还构成为这样,即,将具有用于连接线的引导面的阻尼力控制构件固定在盖子上,且当盖子沿接收阻尼力的方向旋转时,连接线缠绕在引导面上并被拉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