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2型糖尿病药物“海普诺”的化学全合成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643394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7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17839.5

申请日:

2009.08.07

公开号:

CN101987813A

公开日:

2011.03.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C 43/178申请日:20090807|||公开

IPC分类号:

C07C43/178; C07C41/09; B01J31/02; A61P3/10

主分类号:

C07C43/17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发明人:

史大永; 郭书举; 李敬

地址: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南海路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代理人:

马驰;周秀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2型糖尿病药物“海普诺”的化学全合成方法,所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其中苯环的3,2′和3′位碳所连接的基团为溴原子;1,2,4′和5′位碳与羟基相接;5位碳与乙氧基甲基相接。化学名称中文为:3-溴-4-[2,3-二溴-4,5-二羟基苯基]甲基-5-(乙氧基甲基)-1,2-二苯酚;英文为:3-bromo 4-[2,3-dibromo-4,5-dihydroxyphenyl]methyl-5-(ethoxymethyl)-1,2-benzenediol;该化合物通过抑制蛋白酪氨酸磷脂酶1B的活性,增强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对胰岛素抵抗类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抗 2 型糖尿病药物 “海普诺” 的化学全合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化合物合 成路线为 : (a) 溴素与化合物 1 摩尔比为 1 ∶ 1, 甲醇, 冰水浴 ; (b) 碘甲烷与化合物 2 摩尔比为 1 ∶ 1 ~ 1 ∶ 1.5, 碳酸钾, N, N- 二甲基甲酰胺, 室温 ; (c)80%水合肼, 氢氧化钾, 二甘醇, 110 ~ 120℃ ; (d) 溴素与化合物 3 摩尔比为 2 ∶ 1 ~ 3 ∶ 1, 乙酸, 60 ~ 70℃ ; (e) 硼氢化 钠与化合物 5 摩尔比为 1 ∶ 4 ~ 1 ∶ 3, 甲醇, 冰水浴 ; (f) 三氯化铝 : 化合物 4 : 化合物 6 摩 尔比为 1 ∶ 1 ∶ 1, 二氯甲烷, 室温 ; (g)N- 溴代丁二酰亚胺与化合物 7 摩尔比为 1.1 ∶ 1, 催化剂, 四氯化碳, 光照 ; (h) 碳酸钾, 1, 4- 二氧六环与水体积比为 1 ∶ 1, 90 ~ 100℃ ; (i) 三溴化硼与化合物 8 摩尔比为 6 ∶ 1 ~ 8 ∶ 1, 二氯甲烷, 0℃ ; (j)95%的乙醇, 85%磷酸, 70 ~ 80℃。
2: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化学合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抑制剂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1) 冰水浴下, 向溶有香草醛的甲醇中滴加溴素, 香草醛与甲醇质量比为 1 ∶ 6 ~ 1 ∶ 7, 溴素与香草醛摩尔比为 1 ∶ 1, 1 ~ 2 小时加完, 室温下搅拌 0.5 ~ 1 小时, 然后在 0℃下向其中滴加冰水, 水与甲醇体积比为 1 ∶ 2 ~ 1 ∶ 3, 20 ~ 30min 加完, 有沉淀析出, 继续搅拌 15 ~ 30min, 将沉淀过滤, 用冰水洗涤沉淀, 抽干得白色固体, 经过波谱分析, 确证 该化合物为 5- 溴香草醛 ; (2) 室温下, 将碘甲烷滴加到反应 (1) 中制备的化合物 5- 溴香草醛和碳酸钾的 N, N- 二 2 甲基甲酰胺的悬浊液中 ( 质量百分比为 8 ~ 12% ), 5- 溴香草醛与 N, N- 二甲基甲酰胺摩尔 比为 1 ∶ 25 ~ 1 ∶ 30, 碘甲烷与 5- 溴香草醛摩尔比为 1 ∶ 1 ~ 1 ∶ 1.5, 持续搅拌 24 小 时后, 反应用质量浓度 18 ~ 22%食盐水淬灭, 然后用甲基叔丁基醚萃取 3 次后, 有机相合并 后用质量浓度 18 ~ 22%食盐水洗涤,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 减压浓缩, 得到无色固体, 经过 波谱分析, 确证该化合物为 5- 溴藜芦醛 ; (3) 室温搅拌下, 向反应 (2) 中制备的化合物 5- 溴藜芦醛的二甘醇溶液中, 5- 溴藜 芦醛质量浓度为 10 ~ 15%, 加入质量浓度 80%的水合肼, 5- 溴藜芦醛与水合肼摩尔比为 1 ∶ 1 ~ 1 ∶ 1.5, TLC 检测, 原料点消失后, 向反应液中加入氢氧化钾, 直至氢氧化钾的质 量浓度为 8 ~ 12%, 快速升温至 110 ~ 120℃, 搅拌 2 ~ 3 小时后, 停止加热, 待反应液冷却 后向其中加入蒸馏水, 用二氯甲烷萃取 3 次, 有机相合并后用 1mol/L 的盐酸洗涤 3 次, 无水 硫酸镁干燥后, 有机相减压浓缩, 得无色油状物, 经过波谱分析, 确证该化合物为 5- 溴 -3, 4- 二甲氧基甲苯 ; (4) 室温下, 将催化剂量的铁粉, 溴素滴加到质量浓度 10 ~ 15% 5- 溴藜芦醛的乙酸溶 液中, 溴素 : 5- 溴藜芦醛摩尔比为 2 ∶ 1 ~ 3 ∶ 1, 反应液 60 ~ 70℃搅拌回流 4 ~ 6h 后, 冷却至室温, 滤去铁粉, 蒸干溶剂, 所得固体混合物用氯仿溶解, 用质量浓度 5%的 Na2SO3 的 水溶液洗涤 2 次后, 有机相减压浓缩, 残余固体用丙酮重结晶, 得无色针状结晶, 经过波谱 分析, 确证该化合物为 5, 6- 二溴藜芦醛 ; (5) 冰水浴下, 将硼氢化钠加入到质量浓度 15 ~ 20% 5, 6- 二溴藜芦醛的甲醇溶液中, 硼氢化钠与 5, 6- 二溴藜芦醛摩尔比为 1 ∶ 4 ~ 1 ∶ 3, 搅拌, TLC 检测, 原料点消失后, 向反 应液中滴加质量浓度 10%的稀盐酸至溶液呈 PH = 5 ~ 6 弱酸性, 蒸去甲醇, 所得固体用二 氯甲烷 - 水萃取后, 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减压浓缩后得白色固体, 经过波谱分析, 确 证该化合物为 5, 6- 二溴 -3, 4- 二甲氧基苯甲醇 ; (6) 将化合物 5- 溴 -3, 4- 二甲氧基甲苯和 5, 6- 二溴 -3, 4- 二甲氧基苯甲醇溶于二 氯甲烷中, 5- 溴 -3, 4- 二甲氧基甲苯质量浓度 5 ~ 10%、 5, 6- 二溴 -3, 4- 二甲氧基苯甲醇 质量浓度 5 ~ 10%, 冰水浴条件下, 将三氯化铝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 三氯化铝 : 5- 溴 -3, 4- 二甲氧基甲苯 : 5, 6- 二溴 -3, 4- 二甲氧基苯甲醇摩尔比= 1 ∶ 1 ∶ 1, TLC 检测, 原料点 消失后, 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 萃取分液, 有机相用质量浓度 3%的稀盐酸洗涤 3 次, 无水硫 酸镁干燥后减压浓缩, 残余物用甲醇重结晶, 得白色固体, 经过波谱分析, 确证该化合物为 2, 3-dibromo-1-(2-bromo-3, 4-dimethoxy-6-methylbenzyl)-4, 5-dimethoxybenzene ; (7) 光照下, 向催化剂量的偶氮异二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 和质量浓度 5 ~ 10%化合 物 2, 3-dibromo-1-(2-bromo-3, 4-dimethoxy-6-methylbenzyl)-4, 5-dimethoxybenzene 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加入 N- 溴代丁二酰亚胺, 偶氮异二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与化合物 2, 3-dibromo-1-(2-bromo-3 , 4-dimethoxy-6-methylbenzyl)-4 , 5-dimethoxybenzene 质 量 比 为 1 ∶ 100, N- 溴 代 丁 二 酰 亚 胺 与 化 合 物 2, 3-dibromo-1-(2-bromo-3, 4-dimethoxy-6-methylbenzyl)-4, 5-dimethoxybenzene 摩尔比为 1.1 ∶ 1, TLC 检测反应 物消失后, 停止光照, 滤去不溶物, 滤液减压浓缩, 残余物用硅胶柱分离, 采用石油醚∶乙酸 乙酯体积比= 8 ∶ 1 洗脱, 得到白色固体, 将该白色固体、 碳酸钾加入到 1, 4- 二氧六环和水 的混合液中, 白色固体质量浓度 10 ~ 15%、 碳酸钾质量浓度 5 ~ 10%, 1, 4- 二氧六环和水 体积约比 1 ∶ 1, 90 ~ 100℃回流, TLC 检测, 反应终点后, 向混合液中加入氯仿和水、 氯仿和 3 水体积比为 1 ∶ 1, 萃取分液后有机相减压浓缩, 得白色固体, 经过波谱分析, 确证该化合物 为 (3-bromo-2-(2, 3-dibromo-4, 5-dimethoxybenzyl)-4, 5-dimethoxyphenyl)methanol ; (8)0 ℃ 下,向 质 量 浓 度 5 ~ 10 % 化 合 物 8, (3-bromo-2-(2, 3-dibromo-4, 5-dimethoxybenzyl)-4, 5-dimethoxyphenyl)methanol 的 二 氯 甲 烷 溶 液 中, 缓慢滴加 1mol/L 的三溴化硼的二氯甲烷溶液, 三溴化硼与化合物 8 摩尔比为 6 ∶ 1 ~ 8 ∶ 1, 滴加 完后, 反应室温过夜后, 加入冰水淬灭, 用乙酸乙酯萃取 3 次, 有机相蒸干, 所得残留物溶 于质量浓度 95 %的乙醇, 加入 1 ~ 5ml 质量浓度 85 %的磷酸, 回流 10 ~ 12h 后, 蒸去乙 醇, 残余物用乙酸乙酯 - 水萃取后, 有机相蒸干过硅胶柱, 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 1 ∶ 1 洗脱, 得淡黄色固体, 经过波谱分析, 确证该化合物为 3-bromo 4-[2, 3-dibromo-4, 5-dihydroxyphenyl]methyl-5-(ethoxymethyl)-1, 2-benzenediol, 即为目标化合物海普 诺。

说明书


抗 2 型糖尿病药物 “海普诺” 的化学全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 2 型糖尿病药物 “海普诺” ( 溴代苯酚化合物 )“3- 溴 -4-[2, 3- 二溴 -4, 5- 二羟基苯基 ] 甲基 -5-( 乙氧基甲基 )-1, 2- 二苯酚” 的化学全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DM) 是一种慢性的代谢分泌内分泌疾病, 据 2008 年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 资料, 全世界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约 2.46 亿, 其中 2 型糖尿病 (T2DM) 患者占总糖尿病患者 90%以上。到 2025 年, 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人数预计将达到 3.8 亿。目前用于治疗 T2DM 的药物主要有双胍类、 磺脲类、 α- 糖苷酶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 类等, 由于它们多是针对病症而不是针对病因分子靶点药物的设计, 因而存在各种弊端。 因 此, 市场急需安全有效、 价格合理且能长期安全服用的降糖药物。
     胰岛素抵抗是 2 型糖尿病发病的关键因素,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1B(PTP1B) 在胰岛 素信号转导中的负调控作用, 现已证实它在 T2DM 的发生、 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可能成 为 T2DM 的病因新靶点。前期研究表明, 来源于红藻的卤代化合物 “海普诺” (HPN) 不仅具 有新颖的碳骨架, 而且能够显著抑制 PTP1B 酶活性, 阻断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受体底物磷 酸化, 从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实验证明 HPN 是一种针对病因靶点 PTP1B 并能有效防止 T2DM 的化合物, 此外, 毒性实验结果也表明 HPN 属低毒化合物, 是一种 高效低毒的抗 2 型糖尿病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 2 型糖尿病药物 “海 普 诺” ( 溴代苯酚化合 物) “3- 溴 -4-[2, 3- 二溴 -4, 5- 二羟基苯基 ] 甲基 -5-( 乙氧基甲基 )-1, 2- 二苯酚” 的化 学全合成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海普诺” 的化学全合成与结构鉴定
     (1)“海普诺” 化学全合成路线图
     (a) 溴素 ( 溴素与化合物 1 摩尔比为 1 ∶ 1), 甲醇, 冰水浴 ; (b) 碘甲烷 ( 碘甲烷与 化合物 2 摩尔比为 1 ∶ 1 ~ 1 ∶ 1.5), 碳酸钾, N, N- 二甲基甲酰胺, 室温 ; (c)80%水合肼, 氢氧化钾, 二甘醇, 110 ~ 120℃ ; (d) 溴素 ( 溴素与化合物 3 摩尔比为 2 ∶ 1 ~ 3 ∶ 1), 乙 酸, 60 ~ 70℃ ; (e) 硼氢化钠 ( 硼氢化钠与化合物 5 摩尔比为 1 ∶ 4 ~ 1 ∶ 3), 甲醇, 冰水 浴; (f) 三氯化铝 ( 三氯化铝 : 化合物 4 : 化合物 6 摩尔比为 1 ∶ 1 ∶ 1), 二氯甲烷, 室温 ; (g) N- 溴代丁二酰亚胺 (N- 溴代丁二酰亚胺与化合物 7 摩尔比为 1.1 ∶ 1), 催化剂, 四氯化碳, 光照 ; (h) 碳酸钾, 1, 4- 二氧六环和水 (1, 4- 二氧六环与水体积比为 1 ∶ 1), 90 ~ 100℃ ; (i) 三溴化硼 ( 三溴化硼与化合物 8 摩尔比为 6 ∶ 1 ~ 8 ∶ 1), 二氯甲烷, 0℃ ; (j)95%的 乙醇, 85%磷酸, 70 ~ 80℃。
     (2)5- 溴香草醛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
     冰水浴下, 向溶有香草醛的甲醇中滴加溴素, 香草醛与甲醇质量比为 1 ∶ 6 ~ 1 ∶ 7, 溴素与香草醛摩尔比为 1 ∶ 1, 1 ~ 2 小时加完, 室温下搅拌 0.5 ~ 1 小时, 然后在 0℃下向其中滴加冰水, 水与甲醇体积比为 1 ∶ 2 ~ 1 ∶ 3, 20 ~ 30min 加完, 有沉淀析出, 继续搅拌 15 ~ 30min, 将沉淀过滤, 用冰水洗涤沉淀, 抽干得白色固体, 经过波谱分析, 确证 该化合物为 5- 溴香草醛 ;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 : 白 色 晶 体, 熔 点 160 ~ 162 ℃ ; 核磁共振氢谱 : 1H NMR(500Hz, CDCl3) : δ9.78(s, 1H), 7.64(d, J = 1.65, 1H), 7.36(d, J = 1.65, 2H), 6.53(s,
     1H), 3.98(s, 3H) ; 核 磁 共 振 碳 谱: 13C NMR(125Hz, CDCl3) : δ189.5(CHO), 148.9(C), 147.7(C), 130.1, 130.0(CH), 108.2(C), 108.1(CH), 56.6(CH3)。
     (3)5- 溴藜芦醛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
     室温下, 将碘甲烷滴加到反应 (1) 中制备的化合物 5- 溴香草醛和碳酸钾的 N, N- 二甲基甲酰胺的悬浊液中 ( 质量百分比为 8 ~ 12% ), 5- 溴香草醛与 N, N- 甲基甲酰胺 摩尔比为 1 ∶ 25 ~ 1 ∶ 30, 碘甲烷与 5- 溴香草醛摩尔比为 1 ∶ 1 ~ 1 ∶ 1.5, 持续搅拌 24 小时后, 反应用盐水 ( 质量浓度 18 ~ 22% ) 淬灭, 然后用甲基叔丁基醚萃取 3 次后, 有机相 合并后用盐水 ( 质量浓度 18 ~ 22% ) 洗涤,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 减压浓缩, 得到无色固 体, 经过波谱分析, 确证该化合物为 5- 溴藜芦醛 ;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 : 白色固体, 熔点 60 ~ 62℃; 核磁共振氢谱 : 1HNMR(500Hz, CDCl3) : δ9.84(s, 1H), 7.64(s, 1H), 7.38(s, 1H), 3.94(s, 3H), 3.93(s, 3H) ; 核磁共振碳 谱: 13C NMR(125Hz, CDCl3) : δ189.7(CHO), 154.2(C), 151.8(C), 133.1(C), 128.7(CH), 117.9(C), 110.2(CH), 60.8(CH3), 56.2(CH3)。
     (4)5- 溴 -3, 4- 二甲氧基甲苯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
     室温搅拌下, 向反应 (2) 中制备的化合物 5- 溴藜芦醛的二甘醇溶液 (5- 溴藜芦醛 质量浓度为 10 ~ 15% ) 中, 加入质量浓度 80%的水合肼, 5- 溴藜芦醛与水合肼摩尔比为 1 ∶ 1 ~ 1 ∶ 1.5, TLC 检测, 原料点消失后, 向反应液中加入氢氧化钾 ( 氢氧化钾的质量浓 度为 8 ~ 12% ), 快速升温至 110 ~ 120℃, 搅拌 2 ~ 3 小时后, 停止加热, 待反应液冷却后 向其中加入蒸馏水, 用二氯甲烷萃取 3 次, 有机相合并后用 1mol/L 的盐酸洗涤 3 次, 无水 硫酸镁干燥后, 有机相减压浓缩, 得无色油状物, 经过波谱分析, 确证该化合物为 5- 溴 -3, 4- 二甲氧基甲苯 ;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 : 无 色 液 体, 核磁共振氢谱 : 1H NMR(500Hz, CDCl3) : δ6.94(s, 1H), 6.65(s, 1H), 3.84(s, 3H), 3.82(s, 3H), 2.28(s, 3H) ; 核 磁 共 振 碳 谱: 13C NMR(125Hz, CDCl3) : δ153.3(C), 144.1(C), 135.1(C), 124.8(CH), 117.1(C), 112.5(CH), 60.4(CH3), 55.9(CH3), 21.0(CH3)。
     (5)5, 6- 二溴藜芦醛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
     室温下, 将催化剂量的铁粉, 溴素滴加到 5- 溴藜芦醛 ( 质量浓度 10 ~ 15% ) 的 乙酸溶液中, 溴素 : 5- 溴藜芦醛摩尔比为 2 ∶ 1 ~ 3 ∶ 1, 反应液 60 ~ 70℃搅拌回流 4 ~ 6h 后, 冷却至室温, 滤去铁粉, 蒸干溶剂, 所得固体混合物用氯仿溶解, 用质量浓度 5 %的 Na2SO3 的水溶液洗涤 2 次后, 有机相减压浓缩, 残余固体用丙酮重结晶, 得无色针状结晶, 经过波谱分析, 确证该化合物为 5, 6- 二溴藜芦醛 ;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 : 白色针状结晶, 熔点 128 ~ 130 ℃ ; 核磁共振氢谱 : 1H NMR(500Hz, CDCl3) : δ10.27(s, 1H), 7.48(s, 1H), 3.94(s, 3H), 3.92(s, 3H) ; 核磁共振碳 谱: 13C NMR(125Hz, CDCl3) : δ191.5(CHO), 152.8(2×C), 131.0(C), 122.8(C), 121.9(C), 111.7(CH), 60.8(CH3), 56.3(CH3)。
     (6)5, 6- 二溴 -3, 4- 二甲氧基苯甲醇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
     冰水浴下, 将硼氢化钠加入到 5, 6- 二溴藜芦醛 ( 质量浓度 15 ~ 20% ) 的甲醇溶 液中, 硼氢化钠与 5, 6- 二溴藜芦醛摩尔比为 1 ∶ 4 ~ 1 ∶ 3, 搅拌, TLC 检测, 原料点消失 后, 向反应液中滴加质量浓度 10%的稀盐酸至溶液呈弱酸性 (PH = 5 ~ 6), 蒸去甲醇, 所得固体用二氯甲烷 - 水萃取后, 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减压浓缩后得白色固体, 经过波谱 分析, 确证该化合物为 5, 6- 二溴 -3, 4- 二甲氧基苯甲醇 ;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 白 色 固 体, 熔 点 91 ~ 93 ℃ ; 核磁共振氢谱: 1H NMR(500Hz, CDCl3) : δ7.01(s, 1H), 4.71(s, 2H), 3.88(s, 3H), 3.84(s, 3H) ; 核磁共振碳 谱: 13C NMR(125Hz , CDCl3) : δ 152.7(C) , 146.8(C) , 137.3(C) , 121.7(C) , 114.9(C) , 111.5(CH), 65.9(CH2), 60.5(CH3), 56.2(CH3)。
     (7)2, 3-dibromo-1-(2-bromo-3, 4-dimethoxy-6-methylbenzyl)-4, 5-dimethoxybenzene 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
     将 化 合 物 5- 溴 -3, 4- 二 甲 氧 基 甲 苯 ( 质 量 浓 度 5 ~ 10 % ) 和 5, 6- 二 溴 -3, 4- 二甲氧基苯甲醇 ( 质量浓度 5 ~ 10 % ) 溶于二氯甲烷中, 冰水浴条件下, 将三氯化铝 分批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 三氯化铝 : 5- 溴 -3, 4- 二甲氧基甲苯 : 5, 6- 二溴 -3, 4- 二甲 氧基苯甲醇摩尔比= 1 ∶ 1 ∶ 1, TLC 检测, 原料点消失后, 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 萃取 分液, 有机相用质量浓度 3 %的稀盐酸洗涤 3 次, 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浓缩, 残余物用 甲醇重结晶, 得白色固体, 经过波谱分析, 确证该化合物为 2, 3-dibromo-1-(2-bromo-3, 4-dimethoxy-6-methylbenzyl)-4, 5-dimethoxybenzene ;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 : 白 色 固 体, 熔 点 114 ~ 117 ℃ ; 核磁共振氢谱 : 1H NMR(500Hz , CDCl3) : δ 6.76(s , 1H) , 6.15(s , 1H) , 4.19(s , 2H) , 3.89(s , 3H) , 3.84(s , 3H), 3.81(s, 3H), 3.56(s, 3H), 2.17(s, 3H) ;核 磁 共 振 碳 谱 : 13C NMR(125Hz, CDCl3) : δ152.5(C), 152.0(C), 146.1(C), 144.9(C), 135.8(C), 134.3(C), 129.6(C), 122.1(C), 121.7(C) , 117.6(C) , 113.8(CH) , 111.7(CH) , 60.4(2×CH3) , 56.1(CH3) , 56.0(CH3) , 40.5(CH2), 20.6(CH3)。
     (8)(3-bromo-2-(2, 3-dibromo-4, 5-dimethoxybenzyl)-4, 5-dimethoxy phenyl) methanol 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
     光 照 下, 向 偶 氮 异 二 丁 腈 或 过 氧 化 苯 甲 酰 ( 催 化 剂 量 )、 和 化 合 物 2, 3-dibromo-1-(2-bromo-3, 4-dimethoxy-6-methylbenzyl)-4, 5-dimethoxybenzene( 质 量浓度 5 ~ 10 % ) 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加入 N- 溴代丁二酰亚胺, 偶氮异二丁腈或过氧 化 苯 甲 酰 与 化 合 物 2, 3-dibromo-1-(2-bromo-3, 4-dimethoxy-6-methylbenzyl)-4, 5-dimethoxybenzene 质 量 比 为 1 ∶ 100, N- 溴 代 丁 二 酰 亚 胺 与 化 合 物 2, 3-dibromo-1-(2-bromo-3, 4-dimethoxy-6-methylbenzyl)-4, 5-dimethoxybenzene 摩尔比 为 1.1 ∶ 1, TLC 检测反应物消失后, 停止光照, 滤去不溶物, 滤液减压浓缩, 残余物用硅胶 柱分离, 采用体积比石油醚∶乙酸乙酯= 8 ∶ 1 洗脱, 得到白色固体, 将该白色固体 ( 质量 浓度 10 ~ 15% )、 碳酸钾 ( 质量浓度 5 ~ 10% ) 加入到 1, 4- 二氧六环和水的混合液中, 1, 4- 二氧六环和水体积约比 1 ∶ 1, 90 ~ 100℃回流, TLC 检测, 反应终点后, 向混合液中加 入氯仿和水 ( 体积为 1 ∶ 1), 萃取分液后有机相减压浓缩, 得白色固体, 经过波谱分析, 确 证该化合物为 (3-bromo-2-(2, 3-dibromo-4, 5-dimethoxybenzyl)-4, 5-dimethoxyphenyl) methanol。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 : 白 色 固 体, 熔 点 164 ~ 166 ℃ ; 核磁共振氢谱 : 1H NMR(500Hz , CDCl3) : δ 7.09(s , 1H) , 6.14(s , 1H) , 4.52(s , 2H) , 4.22(s , 2H) , 3.91(s , 3H), 3.86(s, 3H), 3.79(s, 3H), 3.55(s, 3H) ;核 磁 共 振 碳 谱 : 13C NMR(125Hz, CDCl3) :
     δ152.4(2×C), 146.1(C), 145.9(C), 136.6(C), 135.8(C), 128.7(C), 122.5(C), 121.7(C), 117.4(C), 111.8(CH), 111.4(CH), 63.0(CH2), 60.4(2×CH3), 56.0(2×CH3), 39.2(CH2)
     (9)3-bromo 4-[2, 3-dibromo-4, 5-dihydroxyphenyl] methyl-5-(ethoxymethyl)-1, 2-benzenediol( 海普诺 ) 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
     0 ℃ 下,向 化 合 物 8, (3-bromo-2-(2, 3-dibromo-4, 5-dimethoxybenzyl)-4, 5-dimethoxyphenyl)methanol( 质量浓度 5 ~ 10% ) 的二氯甲烷溶液中, 缓慢滴加 1mol/L 的三溴化硼的二氯甲烷溶液, 三溴化硼与化合物 8 摩尔比为 6 ∶ 1 ~ 8 ∶ 1, 滴加完后, 反 应室温过夜后, 加入冰水淬灭, 用乙酸乙酯萃取 3 次, 有机相蒸干, 所得残留物溶于质量浓 度 95%的乙醇, 加入 1 ~ 5ml 质量浓度 85%的磷酸, 回流 10 ~ 12h 后, 蒸去乙醇, 残余物用 乙酸乙酯 - 水萃取后, 有机相蒸干过硅胶柱, 以石油醚∶乙酸乙酯= 1 ∶ 1 洗脱, 得淡黄色 固体, 经过波谱分析, 确证该化合物为 3-bromo 4-[2, 3-dibromo-4, 5-dihydroxyphenyl] methyl-5-(ethoxymethyl)-1, 2-benzenediol, 即为目标化合物海普诺。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 : 淡 黄 色 固 体, 熔 点 196 ~ 198 ℃ ; 核磁共振氢谱 : 1H NMR(500Hz, CD3SOCD3) : δ9.75(s, 1H), 9.69(s, 1H), 9.26(s, 1H), 9.14(s, 1H), 6.90(s, 1H), 6.06(s, 1H), 4.17(s, 2H), 3.99(s, 2H), 3.35(q, J = 6.962H), 1.01(t, J = 6.96, 3H) ; 核磁 共 振 碳 谱: 13C NMR(125Hz, CD3SOCD3) : δ145.0(C), 144.3(C), 142.6(2×C), 130.7(C), 129.1(C), 127.6(C), 115.5(CH), 114.7(C), 114.5(CH), 114.0(C), 113.1(C), 70.2(CH2), 65.0(CH2), 38.4(CH2), 14.9(CH3)。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
     本发明对一种抗 2 型糖尿病药物 “海普诺” -“3- 溴 -4-[2, 3- 二溴 -4, 5- 二羟基 苯基 ] 甲基 -5-( 乙氧基甲基 )-1, 2- 二苯酚” 进行了化学全合成, 选择便宜易得的起始原 料, 降低反应成本, 实现了目标化合物高收率、 低成本的合成, 且工艺操作简单, 具有良好的 产业化生产前景。体外活性测试表明, 该化合物表现出与天然化合物相同的 PTP1B 抑制活 性, 是一种针对病因靶点 PTP1B 并能有效防止 T2DM 的化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海普诺” 的化学全合成与结构鉴定
     (1)5- 溴香草醛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
     0℃时, 向 60ml 溶有 7.6 克 (0.05mol) 香草醛的甲醇中, 滴加 2.8mlBr2, 2 小时加 完, 室温下搅拌 1 小时, 然后在 0℃下向其中滴加 25ml 水 ( 有沉淀析出 ), 20min 加完, 继续 搅拌 15min, 将沉淀过滤, 用冰水洗涤沉淀, 抽干得白色晶体 10.7g, 经过波谱分析, 确证该 化合物为 5- 溴香草醛 ; 1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 : 白 色 晶 体, 熔 点 160 ~ 162 ℃ ; 核磁共振氢谱 : H NMR(500Hz, CDCl3) : δ9.78(s, 1H), 7.64(d, J = 1.65, 1H), 7.36(d, J = 1.65, 2H), 6.53(s, 13 1H), 3.98(s, 3H) ;核 磁 共 振 碳 谱 :C NMR(125Hz, CDCl3) : δ189.5(CHO), 148.9(C), 147.7(C), 130.1, 130.0(CH), 108.2(C), 108.1(CH), 56.6(CH3)。
     (2)5- 溴藜芦醛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
     室温下, 将 1.7ml 碘甲烷滴加到 4.26g 反应 (1) 中制备的化合物 5- 溴香草醛和 3.84g 碳酸钾的 N, N- 二甲基甲酰胺 (40ml) 的悬浊液中, 持续搅拌 24 小时后, 反应用 100ml质量浓度 20%的盐水淬灭, 然后用甲基叔丁基醚萃取 3 次 ( 每次 100ml) 后, 有机相合并后 用质量浓度 20%的盐水洗涤, 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 减压浓缩, 得到无色固体 4.2g, 经过波 谱分析, 确证该化合物为 5- 溴藜芦醛 ; 1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 : 白色固体, 熔点 60 ~ 62℃; 核磁共振氢谱 : HNMR(500Hz, CDCl3) : δ9.84(s, 1H), 7.64(s, 1H), 7.38(s, 1H), 3.94(s, 3H), 3.93(s, 3H) ; 核磁共振碳 13 谱 :C NMR(125Hz, CDCl 3) : δ189.7(CHO), 154.2(C), 151.8(C), 133.1(C), 128.7(CH), 117.9(C), 110.2(CH), 60.8(CH3), 56.2(CH3)。
     (3)5- 溴 -3, 4- 二甲氧基甲苯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
     室温搅拌下, 向 29.4g 反应 (2) 中制备的化合物 5- 溴藜芦醛的二甘醇 (200ml) 溶 液中, 加入 13ml 质量浓度 80%的水合肼, TLC 检测, 原料点消失后, 向反应液中加入 24g 氢 氧化钾, 快速升温至 120℃, 搅拌 2 小时后, 停止加热, 待反应液冷却后向其中加入 200ml 蒸 馏水, 用二氯甲烷萃取 3 次 ( 每次 200ml), 有机相合并后用 1mol/L 的盐酸洗涤 3 次 ( 每次 200ml), 无水硫酸钠干燥后, 有机相减压浓缩, 得无色油状物 24g, 经过波谱分析, 确证该化 合物为 5- 溴 -3, 4- 二甲氧基甲苯 ; 1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 : 无 色 液 体, 核磁共振氢谱 : H NMR(500Hz, CDCl3) : 13 δ6.94(s, 1H), 6.65(s, 1H), 3.84(s, 3H), 3.82(s, 3H), 2.28(s, 3H) ; 核 磁 共 振 碳 谱: C NMR(125Hz, CDCl3) : δ153.3(C), 144.1(C), 135.1(C), 124.8(CH), 117.1(C), 112.5(CH), 60.4(CH3), 55.9(CH3), 21.0(CH3)。
     (4)5, 6- 二溴藜芦醛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
     室温下, 将 100mgFe 粉, 12.6ml 溴素滴加到 31g5- 溴藜芦醛的乙酸 (220ml) 溶液 中, 反应液 60℃搅拌回流 5h 后, 冷却至室温, 滤去铁粉, 蒸干溶剂, 所得固体混合物用 200ml 氯仿溶解, 用质量浓度 5%的 Na2SO3 的水溶液洗涤 2 次 ( 每次 200ml) 后, 有机相蒸干, 固体 用丙酮重结晶, 得白色针状结晶 27g, 经过波谱分析, 确证该化合物为 5, 6- 二溴藜芦醛 ; 1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 : 白色针状结晶, 熔点 128 ~ 130 ℃ ; 核磁共振氢谱 : H NMR(500Hz, CDCl3) : δ10.27(s, 1H), 7.48(s, 1H), 3.94(s, 3H), 3.92(s, 3H) ; 核磁共振碳 13 谱 :C NMR(125Hz, CDCl3) : δ191.5(CHO), 152.8(2×C), 131.0(C), 122.8(C), 121.9(C), 111.7(CH), 60.8(CH3), 56.3(CH3)。
     (5)5, 6- 二溴 -3, 4- 二甲氧基苯甲醇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
     冰水浴下, 将 2.2 克硼氢化钠加入到 72 克 5, 6- 二溴藜芦醛的甲醇 (400ml) 溶液 中, 搅拌, TLC 检测, 原料点消失后, 向反应液中滴加 10%的稀盐酸至溶液呈弱酸性, 蒸去甲 醇, 所得固体用等体积的二氯甲烷和水萃取 ( 各 200ml) 后, 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减压 浓缩后得白色固体 66g, 经过波谱分析, 确证该化合物为 5, 6- 二溴 -3, 4- 二甲氧基苯甲醇 ; 1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 : 白色固体, 熔点 91 ~ 93℃; 核磁共振氢谱 : HNMR(500Hz, 13 CDCl3) : δ7.01(s, 1H), 4.71(s, 2H), 3.88(s, 3H), 3.84(s, 3H) ; 核 磁 共 振 碳 谱 : C NMR(125Hz, CDCl3) : δ152.7(C), 146.8(C), 137.3(C), 121.7(C), 114.9(C), 111.5(CH), 65.9(CH2), 60.5(CH3), 56.2(CH3)。
     (6)2, 3-dibromo-1-(2-bromo-3, 4-dimethoxy-6-methylbenzyl)-4, 5-dimethoxybenzene 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
     将 23.1 克 化 合 物 5- 溴 -3, 4- 二 甲 氧 基 甲 苯 和 32.6 克 5, 6- 二 溴 -3, 4- 二甲 氧 基 苯 甲 醇 溶 于 350ml 二 氯 甲 烷 中, 冰 水 浴 条 件 下, 将 13.4 克 三 氯 化 铝 加 入 到 上 述混合液中, TLC 检测, 原料点消失后, 将反应液倒入 100ml 冰水中, 萃取分液, 有机相 用 3 %的稀盐酸洗涤 3 次 ( 每次 200ml), 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浓缩, 残余物用甲醇重 结 晶, 得 白 色 固 体 48g, 经 过 波 谱 分 析, 确 证 该 化 合 物 为 2, 3-dibromo-1-(2-bromo-3, 4-dimethoxy-6-methylbenzyl)-4, 5-dimethoxybenzene ; 1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 : 白 色 固 体, 熔 点 114 ~ 117 ℃ ; 核磁共振氢谱 : H NMR(500Hz, CDCl3) : δ6.76(s, 1H), 6.15(s, 1H), 4.19(s, 2H), 3.89(s, 3H), 3.84(s, 3H), 13 3.81(s, 3H), 3.56(s, 3H), 2.17(s, 3H) ; 核磁共振碳谱 :C NMR(125Hz, CDCl3) : δ152.5(C), 152.0(C) , 146.1(C) , 144.9(C) , 135.8(C) , 134.3(C) , 129.6(C) , 122.1(C) , 121.7(C) , 117.6(C) , 113.8(CH) , 111.7(CH) , 60.4(2×CH 3 ) , 56.1(CH 3 ) , 56.0(CH 3 ) , 40.5(CH 2 ) , 20.6(CH3)。
     (7)(3-bromo-2-(2, 3-dibromo-4, 5-dimethoxybenzyl)-4, 5-dimethoxy phenyl) methanol 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
     光 照 下, 向 300mg 偶 氮 异 二 丁 腈 和 35g 化 合 物 2, 3-dibromo-1-(2-bromo-3, 4-dimethoxy-6-methylbenzyl)-4, 5-dimethoxybenzene 的四氯化碳 (400ml) 溶液中, 加入 12.7g N- 溴代丁二酰亚胺, TLC 检测原料点消失后, 停止光照, 滤去不溶物, 滤液减压浓缩, 残余物用硅胶柱 ( 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 8 ∶ 1 洗脱 ) 分离, 得到白色固体, 将该白色 固体、 碳酸钾 ( 白色固体 : 碳酸钾质量比 2 ∶ 1) 加入到 60ml1, 4- 二氧六环和水 ( 体积比 1 ∶ 1) 的混合液中, 90℃回流, TLC 检测, 反应终点后, 向混合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和水 ( 各 100ml), 萃取分液后有机相减压浓缩, 得白色固体 12.5g, 经过波谱分析, 确证该化合物 为 (3-bromo-2-(2, 3-dibromo-4, 5-dimethoxybenzyl)-4, 5-dimethoxyphenyl)methanol ;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 白 色 固 体, 熔 点 164 ~ 166 ℃ ; 核磁共振氢谱: 1 H NMR(500Hz , CDCl 3) : δ7.09(s , 1H) , 6.14(s , 1H), 4.52(s , 2H) , 4.22(s , 2H) , 3.91(s , 13 3H), 3.86(s, 3H), 3.79(s, 3H), 3.55(s, 3H) ;核 磁 共 振 碳 谱 :C NMR(125Hz, CDCl3) : δ152.4(2×C), 146.1(C), 145.9(C), 136.6(C), 135.8(C), 128.7(C), 122.5(C), 121.7(C), 117.4(C), 111.8(CH), 111.4(CH), 63.0(CH2), 60.4(2×CH3), 56.0(2×CH3), 39.2(CH2)
     (8)3-bromo 4-[2, 3-dibromo-4, 5-dihydroxyphenyl] methyl-5-(ethoxymethyl)-1, 2-benzenediol( 海普诺 ) 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
     0 ℃ 下, 向 0.9g 化 合 物 (3-bromo-2-(2, 3-dibromo-4, 5-dimethoxybenzyl)-4, 5-dimethoxyphenyl)methanol 的二氯甲烷 (20ml) 溶液中, 缓慢滴加 16ml1mol/L BBr3 的二 氯甲烷溶液, 滴加完后, 反应室温过夜后, 加入 50ml 冰水淬灭, 用乙酸乙酯萃取 3 次 ( 每次 50ml), 有机相蒸干, 所得残留物溶于 15ml 95%的乙醇, 加入 1ml 磷酸, 回流 12h 后, 蒸去乙 醇, 残余物用乙酸乙酯 - 水萃取后, 有机相蒸干过硅胶柱, 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 1 ∶ 1 洗脱, 得淡黄色固体 0.7g, 经过波谱分析, 确证该化合物为 3-bromo 4-[2, 3-dibromo-4, 5-dihydroxyphenyl]methyl-5-(ethoxymethyl)-1, 2-benzenediol ; 1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 : 淡 黄 色 固 体, 熔 点 196 ~ 198 ℃ ; 核磁共振氢谱 : H NMR(500Hz, CD3SOCD3) : δ9.75(s, 1H), 9.69(s, 1H), 9.26(s, 1H), 9.14(s, 1H), 6.90(s, 1H), 6.06(s, 1H), 4.17(s, 2H), 3.99(s, 2H), 3.35(q, J = 6.962H), 1.01(t, J = 6.96, 3H) ;核 13 磁 共 振 碳 谱 :C NMR(125Hz, CD3SOCD3) : δ145.0(C), 144.3(C), 142.6(2×C), 130.7(C),129.1(C), 127.6(C), 115.5(CH), 114.7(C), 114.5(CH), 114.0(C), 113.1(C), 70.2(CH2), 65.0(CH2), 38.4(CH2), 14.9(CH3)。
     根 据 文 献 方 法 [Dayong Shi, Feng Xu, Juan He.et al.Inhibition of bromophenols against PTP1B and anti-hyperglycemic effect of Rhodomela confervoides extract in diabetic rats.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8 , 53(16)2476-2479] 进行体外活性测试, 该化合物表现出与天然化合物相同的 PTP1B 抑制活 性, 能够阻断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受体底物磷酸化, 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是一种针对病因靶 点 PTP1B 并能有效防止 T2DM 的化合物。12

抗2型糖尿病药物“海普诺”的化学全合成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抗2型糖尿病药物“海普诺”的化学全合成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抗2型糖尿病药物“海普诺”的化学全合成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2型糖尿病药物“海普诺”的化学全合成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2型糖尿病药物“海普诺”的化学全合成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87813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3.23CN101987813A*CN101987813A*(21)申请号 200910017839.5(22)申请日 2009.08.07C07C 43/178(2006.01)C07C 41/09(2006.01)B01J 31/02(2006.01)A61P 3/10(2006.01)(71)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地址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南海路7号(72)发明人史大永 郭书举 李敬(74)专利代理机构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代理人马驰 周秀梅(54) 发明名称抗2型糖尿病药物“海普。

2、诺”的化学全合成方法(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抗2型糖尿病药物“海普诺”的化学全合成方法,所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其中苯环的3,2和3位碳所连接的基团为溴原子;1,2,4和5位碳与羟基相接;5位碳与乙氧基甲基相接。化学名称中文为:3-溴-4-2,3-二溴-4,5-二羟基苯基甲基-5-(乙氧基甲基)-1,2-二苯酚;英文为:3-bromo 4-2,3-dibromo-4,5-dihydroxyphenylmethyl-5-(ethoxymethyl)-1,2-benzenediol;该化合物通过抑制蛋白酪氨酸磷脂酶1B的活性,增强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对胰岛素抵抗类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8 页CN 101987813 A 1/3页21.一种抗2型糖尿病药物“海普诺”的化学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合成路线为:(a)溴素与化合物1摩尔比为11,甲醇,冰水浴;(b)碘甲烷与化合物2摩尔比为1111.5,碳酸钾,N,N-二甲基甲酰胺,室温;(c)80水合肼,氢氧化钾,二甘醇,110120;(d)溴素与化合物3摩尔比为2131,乙酸,6070;(e)硼氢化钠与化合物5摩尔比为1413,甲醇,冰水浴;(f)三氯化铝:化合物4:化合物6摩尔比为111,二氯甲烷,室温;(g。

4、)N-溴代丁二酰亚胺与化合物7摩尔比为1.11,催化剂,四氯化碳,光照;(h)碳酸钾,1,4-二氧六环与水体积比为11,90100;(i)三溴化硼与化合物8摩尔比为6181,二氯甲烷,0;(j)95的乙醇,85磷酸,7080。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化学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剂具体制备过程如下,(1)冰水浴下,向溶有香草醛的甲醇中滴加溴素,香草醛与甲醇质量比为1617,溴素与香草醛摩尔比为11,12小时加完,室温下搅拌0.51小时,然后在0下向其中滴加冰水,水与甲醇体积比为1213,2030min加完,有沉淀析出,继续搅拌1530min,将沉淀过滤,用冰水洗涤沉淀,抽干得白色固体,经过波。

5、谱分析,确证该化合物为5-溴香草醛;(2)室温下,将碘甲烷滴加到反应(1)中制备的化合物5-溴香草醛和碳酸钾的N,N-二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87813 A 2/3页3甲基甲酰胺的悬浊液中(质量百分比为812),5-溴香草醛与N,N-二甲基甲酰胺摩尔比为125130,碘甲烷与5-溴香草醛摩尔比为1111.5,持续搅拌24小时后,反应用质量浓度1822食盐水淬灭,然后用甲基叔丁基醚萃取3次后,有机相合并后用质量浓度1822食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浓缩,得到无色固体,经过波谱分析,确证该化合物为5-溴藜芦醛;(3)室温搅拌下,向反应(2)中制备的化合物5-溴藜芦醛的二甘醇溶液。

6、中,5-溴藜芦醛质量浓度为1015,加入质量浓度80的水合肼,5-溴藜芦醛与水合肼摩尔比为1111.5,TLC检测,原料点消失后,向反应液中加入氢氧化钾,直至氢氧化钾的质量浓度为812,快速升温至110120,搅拌23小时后,停止加热,待反应液冷却后向其中加入蒸馏水,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有机相合并后用1mol/L的盐酸洗涤3次,无水硫酸镁干燥后,有机相减压浓缩,得无色油状物,经过波谱分析,确证该化合物为5-溴-3,4-二甲氧基甲苯;(4)室温下,将催化剂量的铁粉,溴素滴加到质量浓度10155-溴藜芦醛的乙酸溶液中,溴素:5-溴藜芦醛摩尔比为2131,反应液6070搅拌回流46h后,冷却至室温,。

7、滤去铁粉,蒸干溶剂,所得固体混合物用氯仿溶解,用质量浓度5的Na2SO3的水溶液洗涤2次后,有机相减压浓缩,残余固体用丙酮重结晶,得无色针状结晶,经过波谱分析,确证该化合物为5,6-二溴藜芦醛;(5)冰水浴下,将硼氢化钠加入到质量浓度15205,6-二溴藜芦醛的甲醇溶液中,硼氢化钠与5,6-二溴藜芦醛摩尔比为1413,搅拌,TLC检测,原料点消失后,向反应液中滴加质量浓度10的稀盐酸至溶液呈PH56弱酸性,蒸去甲醇,所得固体用二氯甲烷-水萃取后,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后得白色固体,经过波谱分析,确证该化合物为5,6-二溴-3,4-二甲氧基苯甲醇;(6)将化合物5-溴-3,4-二甲氧基。

8、甲苯和5,6-二溴-3,4-二甲氧基苯甲醇溶于二氯甲烷中,5-溴-3,4-二甲氧基甲苯质量浓度510、5,6-二溴-3,4-二甲氧基苯甲醇质量浓度510,冰水浴条件下,将三氯化铝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三氯化铝:5-溴-3,4-二甲氧基甲苯:5,6-二溴-3,4-二甲氧基苯甲醇摩尔比111,TLC检测,原料点消失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萃取分液,有机相用质量浓度3的稀盐酸洗涤3次,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浓缩,残余物用甲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经过波谱分析,确证该化合物为2,3-dibromo-1-(2-bromo-3,4-dimethoxy-6-methylbenzyl)-4,5-dimethoxyb。

9、enzene;(7)光照下,向催化剂量的偶氮异二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和质量浓度510化合物2,3-dibromo-1-(2-bromo-3,4-dimethoxy-6-methylbenzyl)-4,5-dimethoxybenzene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溴代丁二酰亚胺,偶氮异二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与化合物2,3-dibromo-1-(2-bromo-3,4-dimethoxy-6-methylbenzyl)-4,5-dimethoxybenzene质量比为1100,N-溴代丁二酰亚胺与化合物2,3-dibromo-1-(2-bromo-3,4-dimethoxy-6-methylbenz。

10、yl)-4,5-dimethoxybenzene摩尔比为1.11,TLC检测反应物消失后,停止光照,滤去不溶物,滤液减压浓缩,残余物用硅胶柱分离,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81洗脱,得到白色固体,将该白色固体、碳酸钾加入到1,4-二氧六环和水的混合液中,白色固体质量浓度1015、碳酸钾质量浓度510,1,4-二氧六环和水体积约比11,90100回流,TLC检测,反应终点后,向混合液中加入氯仿和水、氯仿和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87813 A 3/3页4水体积比为11,萃取分液后有机相减压浓缩,得白色固体,经过波谱分析,确证该化合物为(3-bromo-2-(2,3-dibromo-4,5-。

11、dimethoxybenzyl)-4,5-dimethoxyphenyl)methanol;(8)0下,向质量浓度510化合物8,(3-bromo-2-(2,3-dibromo-4,5-dimethoxybenzyl)-4,5-dimethoxyphenyl)methano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缓慢滴加1mol/L的三溴化硼的二氯甲烷溶液,三溴化硼与化合物8摩尔比为6181,滴加完后,反应室温过夜后,加入冰水淬灭,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有机相蒸干,所得残留物溶于质量浓度95的乙醇,加入15ml质量浓度85的磷酸,回流1012h后,蒸去乙醇,残余物用乙酸乙酯-水萃取后,有机相蒸干过硅胶柱,以石油醚乙。

12、酸乙酯体积比11洗脱,得淡黄色固体,经过波谱分析,确证该化合物为3-bromo 4-2,3-dibromo-4,5-dihydroxyphenylmethyl-5-(ethoxymethyl)-1,2-benzenediol,即为目标化合物海普诺。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87813 A 1/8页5抗 2 型糖尿病药物 “ 海普诺 ” 的化学全合成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2型糖尿病药物“海普诺” (溴代苯酚化合物)“3-溴-4-2,3-二溴-4,5-二羟基苯基甲基-5-(乙氧基甲基)-1,2-二苯酚”的化学全合成方法。背景技术000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

13、us,DM)是一种慢性的代谢分泌内分泌疾病,据2008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资料,全世界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约2.46亿,其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占总糖尿病患者90以上。到2025年,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人数预计将达到3.8亿。目前用于治疗T2DM的药物主要有双胍类、磺脲类、-糖苷酶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类等,由于它们多是针对病症而不是针对病因分子靶点药物的设计,因而存在各种弊端。因此,市场急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且能长期安全服用的降糖药物。0003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键因素,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在胰岛素信号转导中的负调控作用,现已证实它在T2D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

14、重要作用,可能成为T2DM的病因新靶点。前期研究表明,来源于红藻的卤代化合物“海普诺” (HPN)不仅具有新颖的碳骨架,而且能够显著抑制PTP1B酶活性,阻断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受体底物磷酸化,从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实验证明HPN是一种针对病因靶点PTP1B并能有效防止T2DM的化合物,此外,毒性实验结果也表明HPN属低毒化合物,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抗2型糖尿病药物。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2型糖尿病药物“海普诺” (溴代苯酚化合物)“3-溴-4-2,3-二溴-4,5-二羟基苯基甲基-5-(乙氧基甲基)-1,2-二苯酚”的化学全合成方法。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1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6 “海普诺”的化学全合成与结构鉴定0007 (1)“海普诺”化学全合成路线图0008 说 明 书CN 101987813 A 2/8页60009 (a)溴素(溴素与化合物1摩尔比为11),甲醇,冰水浴;(b)碘甲烷(碘甲烷与化合物2摩尔比为1111.5),碳酸钾,N,N-二甲基甲酰胺,室温;(c)80水合肼,氢氧化钾,二甘醇,110120;(d)溴素(溴素与化合物3摩尔比为2131),乙酸,6070;(e)硼氢化钠(硼氢化钠与化合物5摩尔比为1413),甲醇,冰水浴;(f)三氯化铝(三氯化铝:化合物4:化合物6摩尔比为111),二氯甲烷,室温;(g)N-溴代。

16、丁二酰亚胺(N-溴代丁二酰亚胺与化合物7摩尔比为1.11),催化剂,四氯化碳,光照;(h)碳酸钾,1,4-二氧六环和水(1,4-二氧六环与水体积比为11),90100;(i)三溴化硼(三溴化硼与化合物8摩尔比为6181),二氯甲烷,0;(j)95的乙醇,85磷酸,7080。0010 (2)5-溴香草醛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0011 冰水浴下,向溶有香草醛的甲醇中滴加溴素,香草醛与甲醇质量比为1617,溴素与香草醛摩尔比为11,12小时加完,室温下搅拌0.51小时,然后在0下向其中滴加冰水,水与甲醇体积比为1213,2030min加完,有沉淀析出,继续搅拌1530min,将沉淀过滤,用冰水洗涤沉淀。

17、,抽干得白色固体,经过波谱分析,确证该化合物为5-溴香草醛;0012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白色晶体,熔点160162;核磁共振氢谱:1H NMR(500Hz,CDCl3):9.78(s,1H),7.64(d,J1.65,1H),7.36(d,J1.65,2H),6.53(s,说 明 书CN 101987813 A 3/8页71H),3.98(s,3H);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125Hz,CDCl3):189.5(CHO),148.9(C),147.7(C),130.1,130.0(CH),108.2(C),108.1(CH),56.6(CH3)。0013 (3)5-溴藜芦醛的化学合成。

18、及结构鉴定0014 室温下,将碘甲烷滴加到反应(1)中制备的化合物5-溴香草醛和碳酸钾的N,N-二甲基甲酰胺的悬浊液中(质量百分比为812),5-溴香草醛与N,N-甲基甲酰胺摩尔比为125130,碘甲烷与5-溴香草醛摩尔比为1111.5,持续搅拌24小时后,反应用盐水(质量浓度1822)淬灭,然后用甲基叔丁基醚萃取3次后,有机相合并后用盐水(质量浓度1822)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浓缩,得到无色固体,经过波谱分析,确证该化合物为5-溴藜芦醛;0015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白色固体,熔点6062;核磁共振氢谱:1HNMR(500Hz,CDCl3):9.84(s,1H),7.64(s,1。

19、H),7.38(s,1H),3.94(s,3H),3.93(s,3H);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125Hz,CDCl3):189.7(CHO),154.2(C),151.8(C),133.1(C),128.7(CH),117.9(C),110.2(CH),60.8(CH3),56.2(CH3)。0016 (4)5-溴-3,4-二甲氧基甲苯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0017 室温搅拌下,向反应(2)中制备的化合物5-溴藜芦醛的二甘醇溶液(5-溴藜芦醛质量浓度为1015)中,加入质量浓度80的水合肼,5-溴藜芦醛与水合肼摩尔比为1111.5,TLC检测,原料点消失后,向反应液中加入氢氧化钾(氢氧化。

20、钾的质量浓度为812),快速升温至110120,搅拌23小时后,停止加热,待反应液冷却后向其中加入蒸馏水,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有机相合并后用1mol/L的盐酸洗涤3次,无水硫酸镁干燥后,有机相减压浓缩,得无色油状物,经过波谱分析,确证该化合物为5-溴-3,4-二甲氧基甲苯;0018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无色液体,核磁共振氢谱:1H NMR(500Hz,CDCl3):6.94(s,1H),6.65(s,1H),3.84(s,3H),3.82(s,3H),2.28(s,3H);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125Hz,CDCl3):153.3(C),144.1(C),135.1(C),124.8。

21、(CH),117.1(C),112.5(CH),60.4(CH3),55.9(CH3),21.0(CH3)。0019 (5)5,6-二溴藜芦醛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0020 室温下,将催化剂量的铁粉,溴素滴加到5-溴藜芦醛(质量浓度1015)的乙酸溶液中,溴素:5-溴藜芦醛摩尔比为2131,反应液6070搅拌回流46h后,冷却至室温,滤去铁粉,蒸干溶剂,所得固体混合物用氯仿溶解,用质量浓度5的Na2SO3的水溶液洗涤2次后,有机相减压浓缩,残余固体用丙酮重结晶,得无色针状结晶,经过波谱分析,确证该化合物为5,6-二溴藜芦醛;0021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白色针状结晶,熔点128130;核磁共振。

22、氢谱:1H NMR(500Hz,CDCl3):10.27(s,1H),7.48(s,1H),3.94(s,3H),3.92(s,3H);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125Hz,CDCl3):191.5(CHO),152.8(2C),131.0(C),122.8(C),121.9(C),111.7(CH),60.8(CH3),56.3(CH3)。0022 (6)5,6-二溴-3,4-二甲氧基苯甲醇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0023 冰水浴下,将硼氢化钠加入到5,6-二溴藜芦醛(质量浓度1520)的甲醇溶液中,硼氢化钠与5,6-二溴藜芦醛摩尔比为1413,搅拌,TLC检测,原料点消失后,向反应液中滴加。

23、质量浓度10的稀盐酸至溶液呈弱酸性(PH56),蒸去甲醇,所得说 明 书CN 101987813 A 4/8页8固体用二氯甲烷-水萃取后,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后得白色固体,经过波谱分析,确证该化合物为5,6-二溴-3,4-二甲氧基苯甲醇;0024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白色固体,熔点9193;核磁共振氢谱:1H NMR(500Hz,CDCl3):7.01(s,1H),4.71(s,2H),3.88(s,3H),3.84(s,3H);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125Hz,CDCl3):152.7(C),146.8(C),137.3(C),121.7(C),114.9(C),111。

24、.5(CH),65.9(CH2),60.5(CH3),56.2(CH3)。0025 (7)2,3-dibromo-1-(2-bromo-3,4-dimethoxy-6-methylbenzyl)-4,5-dimethoxybenzene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0026 将化合物5-溴-3,4-二甲氧基甲苯(质量浓度510)和5,6-二溴-3,4-二甲氧基苯甲醇(质量浓度510)溶于二氯甲烷中,冰水浴条件下,将三氯化铝分批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三氯化铝:5-溴-3,4-二甲氧基甲苯:5,6-二溴-3,4-二甲氧基苯甲醇摩尔比111,TLC检测,原料点消失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萃取分液,有机相用质量浓。

25、度3的稀盐酸洗涤3次,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浓缩,残余物用甲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经过波谱分析,确证该化合物为2,3-dibromo-1-(2-bromo-3,4-dimethoxy-6-methylbenzyl)-4,5-dimethoxybenzene;0027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白色固体,熔点114117;核磁共振氢谱:1H NMR(500Hz,CDCl3):6.76(s,1H),6.15(s,1H),4.19(s,2H),3.89(s,3H),3.84(s,3H),3.81(s,3H),3.56(s,3H),2.17(s,3H);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125Hz,CDCl3)。

26、:152.5(C),152.0(C),146.1(C),144.9(C),135.8(C),134.3(C),129.6(C),122.1(C),121.7(C),117.6(C),113.8(CH),111.7(CH),60.4(2CH3),56.1(CH3),56.0(CH3),40.5(CH2),20.6(CH3)。0028 (8)(3-bromo-2-(2,3-dibromo-4,5-dimethoxybenzyl)-4,5-dimethoxy phenyl)methanol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0029 光照下,向偶氮异二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催化剂量)、和化合物2,3-dibromo-。

27、1-(2-bromo-3,4-dimethoxy-6-methylbenzyl)-4,5-dimethoxybenzene(质量浓度510)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溴代丁二酰亚胺,偶氮异二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与化合物2,3-dibromo-1-(2-bromo-3,4-dimethoxy-6-methylbenzyl)-4,5-dimethoxybenzene质量比为1100,N-溴代丁二酰亚胺与化合物2,3-dibromo-1-(2-bromo-3,4-dimethoxy-6-methylbenzyl)-4,5-dimethoxybenzene摩尔比为1.11,TLC检测反应物消失后,停止光。

28、照,滤去不溶物,滤液减压浓缩,残余物用硅胶柱分离,采用体积比石油醚乙酸乙酯81洗脱,得到白色固体,将该白色固体(质量浓度1015)、碳酸钾(质量浓度510)加入到1,4-二氧六环和水的混合液中,1,4-二氧六环和水体积约比11,90100回流,TLC检测,反应终点后,向混合液中加入氯仿和水(体积为11),萃取分液后有机相减压浓缩,得白色固体,经过波谱分析,确证该化合物为(3-bromo-2-(2,3-dibromo-4,5-dimethoxybenzyl)-4,5-dimethoxyphenyl)methanol。0030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白色固体,熔点164166;核磁共振氢谱:1H 。

29、NMR(500Hz,CDCl3):7.09(s,1H),6.14(s,1H),4.52(s,2H),4.22(s,2H),3.91(s,3H),3.86(s,3H),3.79(s,3H),3.55(s,3H);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125Hz,CDCl3):说 明 书CN 101987813 A 5/8页9152.4(2C),146.1(C),145.9(C),136.6(C),135.8(C),128.7(C),122.5(C),121.7(C),117.4(C),111.8(CH),111.4(CH),63.0(CH2),60.4(2CH3),56.0(2CH3),39.2(CH2。

30、)0031 ( 9 ) 3 - b r o m o 4 - 2,3 - d i b r o m o - 4,5 - d i h y d r o x y p h e n y l methyl-5-(ethoxymethyl)-1,2-benzenediol(海普诺)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0032 0下,向化合物8,(3-bromo-2-(2,3-dibromo-4,5-dimethoxybenzyl)-4,5-dimethoxyphenyl)methanol(质量浓度510)的二氯甲烷溶液中,缓慢滴加1mol/L的三溴化硼的二氯甲烷溶液,三溴化硼与化合物8摩尔比为6181,滴加完后,反应室温过夜后。

31、,加入冰水淬灭,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有机相蒸干,所得残留物溶于质量浓度95的乙醇,加入15ml质量浓度85的磷酸,回流1012h后,蒸去乙醇,残余物用乙酸乙酯-水萃取后,有机相蒸干过硅胶柱,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1洗脱,得淡黄色固体,经过波谱分析,确证该化合物为3-bromo 4-2,3-dibromo-4,5-dihydroxyphenylmethyl-5-(ethoxymethyl)-1,2-benzenediol,即为目标化合物海普诺。0033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淡黄色固体,熔点196198;核磁共振氢谱:1H NMR(500Hz,CD3SOCD3):9.75(s,1H),9.69(s,。

32、1H),9.26(s,1H),9.14(s,1H),6.90(s,1H),6.06(s,1H),4.17(s,2H),3.99(s,2H),3.35(q,J6.962H),1.01(t,J6.96,3H);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125Hz,CD3SOCD3):145.0(C),144.3(C),142.6(2C),130.7(C),129.1(C),127.6(C),115.5(CH),114.7(C),114.5(CH),114.0(C),113.1(C),70.2(CH2),65.0(CH2),38.4(CH2),14.9(CH3)。0034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0035 本发明对。

33、一种抗2型糖尿病药物“海普诺”-“3-溴-4-2,3-二溴-4,5-二羟基苯基甲基-5-(乙氧基甲基)-1,2-二苯酚”进行了化学全合成,选择便宜易得的起始原料,降低反应成本,实现了目标化合物高收率、低成本的合成,且工艺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产业化生产前景。体外活性测试表明,该化合物表现出与天然化合物相同的PTP1B抑制活性,是一种针对病因靶点PTP1B并能有效防止T2DM的化合物。具体实施方式0036 实施例1“海普诺”的化学全合成与结构鉴定0037 (1)5-溴香草醛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0038 0时,向60ml溶有7.6克(0.05mol)香草醛的甲醇中,滴加2.8mlBr2,2小时加完,。

34、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在0下向其中滴加25ml水(有沉淀析出),20min加完,继续搅拌15min,将沉淀过滤,用冰水洗涤沉淀,抽干得白色晶体10.7g,经过波谱分析,确证该化合物为5-溴香草醛;0039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白色晶体,熔点160162;核磁共振氢谱:1H NMR(500Hz,CDCl3):9.78(s,1H),7.64(d,J1.65,1H),7.36(d,J1.65,2H),6.53(s,1H),3.98(s,3H);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125Hz,CDCl3):189.5(CHO),148.9(C),147.7(C),130.1,130.0(CH),108.2。

35、(C),108.1(CH),56.6(CH3)。0040 (2)5-溴藜芦醛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0041 室温下,将1.7ml碘甲烷滴加到4.26g反应(1)中制备的化合物5-溴香草醛和3.84g碳酸钾的N,N-二甲基甲酰胺(40ml)的悬浊液中,持续搅拌24小时后,反应用100ml说 明 书CN 101987813 A 6/8页10质量浓度20的盐水淬灭,然后用甲基叔丁基醚萃取3次(每次100ml)后,有机相合并后用质量浓度20的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浓缩,得到无色固体4.2g,经过波谱分析,确证该化合物为5-溴藜芦醛;0042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白色固体,熔点6062;核磁。

36、共振氢谱:1HNMR(500Hz,CDCl3):9.84(s,1H),7.64(s,1H),7.38(s,1H),3.94(s,3H),3.93(s,3H);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125Hz,CDCl3):189.7(CHO),154.2(C),151.8(C),133.1(C),128.7(CH),117.9(C),110.2(CH),60.8(CH3),56.2(CH3)。0043 (3)5-溴-3,4-二甲氧基甲苯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0044 室温搅拌下,向29.4g反应(2)中制备的化合物5-溴藜芦醛的二甘醇(200ml)溶液中,加入13ml质量浓度80的水合肼,TLC检测,原。

37、料点消失后,向反应液中加入24g氢氧化钾,快速升温至120,搅拌2小时后,停止加热,待反应液冷却后向其中加入200ml蒸馏水,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每次200ml),有机相合并后用1mol/L的盐酸洗涤3次(每次200ml),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有机相减压浓缩,得无色油状物24g,经过波谱分析,确证该化合物为5-溴-3,4-二甲氧基甲苯;0045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无色液体,核磁共振氢谱:1H NMR(500Hz,CDCl3):6.94(s,1H),6.65(s,1H),3.84(s,3H),3.82(s,3H),2.28(s,3H);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125Hz,CDCl3):1。

38、53.3(C),144.1(C),135.1(C),124.8(CH),117.1(C),112.5(CH),60.4(CH3),55.9(CH3),21.0(CH3)。0046 (4)5,6-二溴藜芦醛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0047 室温下,将100mgFe粉,12.6ml溴素滴加到31g5-溴藜芦醛的乙酸(220ml)溶液中,反应液60搅拌回流5h后,冷却至室温,滤去铁粉,蒸干溶剂,所得固体混合物用200ml氯仿溶解,用质量浓度5的Na2SO3的水溶液洗涤2次(每次200ml)后,有机相蒸干,固体用丙酮重结晶,得白色针状结晶27g,经过波谱分析,确证该化合物为5,6-二溴藜芦醛;0048 该。

39、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白色针状结晶,熔点128130;核磁共振氢谱:1H NMR(500Hz,CDCl3):10.27(s,1H),7.48(s,1H),3.94(s,3H),3.92(s,3H);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125Hz,CDCl3):191.5(CHO),152.8(2C),131.0(C),122.8(C),121.9(C),111.7(CH),60.8(CH3),56.3(CH3)。0049 (5)5,6-二溴-3,4-二甲氧基苯甲醇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0050 冰水浴下,将2.2克硼氢化钠加入到72克5,6-二溴藜芦醛的甲醇(400ml)溶液中,搅拌,TLC检测,原料点。

40、消失后,向反应液中滴加10的稀盐酸至溶液呈弱酸性,蒸去甲醇,所得固体用等体积的二氯甲烷和水萃取(各200ml)后,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后得白色固体66g,经过波谱分析,确证该化合物为5,6-二溴-3,4-二甲氧基苯甲醇;0051 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下:白色固体,熔点9193;核磁共振氢谱:1HNMR(500Hz,CDCl3):7.01(s,1H),4.71(s,2H),3.88(s,3H),3.84(s,3H);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125Hz,CDCl3):152.7(C),146.8(C),137.3(C),121.7(C),114.9(C),111.5(CH),65.9(CH2),60.5(CH3),56.2(CH3)。0052 (6)2,3-dibromo-1-(2-bromo-3,4-dimethoxy-6-methylbenzyl)-4,5-dimethoxybenzene的化学合成及结构鉴定0053 将23.1克化合物5-溴-3,4-二甲氧基甲苯和32.6克5,6-二溴-3,4-二说 明 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