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座椅向下折叠杆/安全带出口.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639661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2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12420.0

申请日:

2010.02.23

公开号:

CN101811456A

公开日:

2010.08.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N 2/44申请日:20100223|||公开

IPC分类号:

B60N2/44; B60N2/36; B60R22/26

主分类号:

B60N2/44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德里克·S·林赛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9.02.24 US 12/391,65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史敬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车辆座椅组件包括车辆座椅向下折叠杆和车辆座椅向下折叠杆的外壳。该外壳可以与该杆连接使得该杆可相对于外壳运动。该外壳可以包括细长狭缝,相关的座椅安全带通过该细长狭缝从外壳出来。还描述了一种车辆座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车辆座椅组件,包括: 车辆座椅向下折叠杆,和 与该杆相连的车辆座椅向下折叠杆外壳,使得该杆相对于该外壳是可运动的,该外壳包括细长狭缝,相关座椅安全带通过该细长狭缝从该外壳出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该杆绕大体水平的轴转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还包括与该杆连接并与锁销连接的缆索,该锁销被配置为与锁杆合作。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该外壳包括前脸并且该细长狭缝形成在该前脸中并贯穿该前脸。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中该外壳包括上壁,该前脸从该上壁垂挂,并且上壁限定凹进,其中该杆的至少一部分被容纳在该凹进中。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该细长狭缝有稍大于常规座椅安全带的高度和宽度的高度和宽度。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该杆设置在细长狭缝的后上方并且该杆在横向具有小于该细长狭缝在横向的宽度的宽度。
8: 一种车辆座椅,包括: 在锁定位置和未锁定位置之间可运动的枢转的座椅靠背; 与座椅靠背连接且包括座椅安全带开口的外壳; 与外壳连接的可运动的杆,该杆的运动允许座椅靠背从锁定位置枢转运动;和 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座椅靠背内的座椅安全带,该座椅安全带的一部分通过外壳中的座椅安全带开口从座椅靠背出来。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该外壳邻近车辆座椅的外肩部区与车辆座椅连接。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该外壳包括从上壁垂挂的前脸,在该前脸中提供座椅安全带开口。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当座椅靠背处于在直立位置时该外壳的上壁大体上水平取向。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该外壳包括底壁,外壳的上壁和底壁限定从前脸向后设置的凹进,杆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该凹进内并且在该杆的一部分和底壁之间提供间隙,该间隙为相关操作者的手指插在杆和底壁之间去操作该杆提供进入位置。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邻近该外壳的后部提供该间隙。
14: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座椅,中座椅安全带开口具有略大于常规座椅安全带的高度和宽度的高度和宽度,并且将该杆设置在座椅安全带开口的后上方,该杆在横向的宽度小于座椅安全带开口在横向的宽度。
15: 一种车辆座椅,包括: 包括座椅靠背表面的枢转的座椅靠背,靠背表面的一部分与坐在车辆座椅上相关车辆乘客的后背接触,该座椅靠背可在直立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运动并包括在邻近座椅靠背外上肩部区贯穿座椅靠背表面的座椅安全带出口开口; 邻近座椅靠背的外上肩部区与座椅靠背连接的可运动的杆,该杆的运动允许座椅靠背从直立位置枢转运动;和 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座椅靠背内的座椅安全带,该座椅安全带的一部分通过座椅安全带出口开口从座椅靠背出来。

说明书


一体式座椅向下折叠杆/安全带出口

    【技术领域】

    本公开说明书整体涉及车辆座椅。特别是,本公开说明书涉及座椅向下折叠杆和座椅安全带出口。

    背景技术

    许多车辆包括座椅靠背向座椅的底座折叠的座椅。这样的座椅可在直立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运动。当座椅在直立位置时,操作者通常拉动与锁销相连接的允许座椅靠背向底座枢转进入到折叠位置的调角器/向下折叠杆。已知这个调角器/向下折叠杆包含在靠近车辆座椅的外肩部区域。当乘客进入或离开车辆以及乘客希望朝向座椅的底座枢转座椅靠背时,这使车辆的乘客很容易受到该杆的影响。

    当然,与车辆座椅相关联,包括与上述车辆座椅类型相关联,提供有座椅安全带。车辆座椅的安全带一般缠绕在安全带收紧器组件上。可将安全带收紧器组件设置在座椅内或车辆车架内。当将安全带收紧器组件设置在车辆车架内时,座椅安全带通过通常位于车辆车架的柱上的开口出来。结合在车辆座椅内的座椅安全带一般通过邻近肩部区域的开口从座椅靠背出来。

    【发明内容】

    可为车辆内部提供更吸引人的外观并可减小与枢转的座椅靠背以及座椅安全带相关联的部件的数目的一种车辆座椅组件的实例,包括车辆座椅向下折叠杆和车辆座椅向下折叠杆的外壳。该外壳可与该杆这样连接,使该杆相对该外壳可以运动。该外壳可以包括细长狭缝,相关联的座椅安全带通过该狭缝从外壳出来。

    可为车辆内部提供更吸引人的外观并可以减小与车辆座椅和座椅安全带相关联的部件的数目的一种车辆座椅组件的实例,可以包括枢转的座椅靠背、外壳、可运动杆和座椅安全带。外壳可与座椅靠背相连并包括座椅安全带开口。可运动杆可与该外壳相连。杆的运动可使座椅靠背作枢转运动。可将座椅安全带设置在座椅靠背中。座椅安全带的一部分通过该外壳中的座椅安全带开口从座椅靠背出来。

    另一个示范性的车辆座椅包括枢转的座椅靠背、可运动杆和座椅安全带。枢转的座椅靠背包括座椅靠背表面,其一部分与坐于车辆座椅上的相关车辆乘客的后背接触。座椅靠背可在直立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运动。该座椅靠背可以包括邻近该座椅靠背外上肩部区延伸穿过座椅靠背表面的座椅安全带出口开口。可运动杆可邻近该座椅靠背外上肩部区与座椅靠背连接。该杆的运动使该座椅靠背从直立位置枢转运动。该座椅安全带可以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该座椅靠背内。该座椅安全带的一部分可通过座椅安全带出口开口从该座椅靠背出来。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内部的透视图,该车辆包括分别具有座椅底座和向下折叠的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

    图2是在图1中所示车辆座椅之一的局部透视图。

    图3是在图1和2中所示车辆座椅的横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1示出车辆的内部,其中该车辆包括车辆座椅10。对于图1中所示的车辆,至少一些车辆座椅10包括枢转的座椅靠背12和底座14。座椅靠背12可在至少两个位置之间枢转:第一(直立)位置,在图1中所示左前车辆座椅10表示的位置,和第二(折叠)位置,在该位置枢转的座椅靠背12靠在底座14上。在图1中所示右前车辆座椅10表示处于折叠位置。

    图1中所示前车辆座椅10每个包括与座椅靠背12连接的外壳16和与该外壳连接的可运动杆18。外壳16和杆18可以组成车辆座椅组件20的部件,该车辆座椅组件可以提供特别的优点,即将座椅安全带出口从车辆柱上移除以便提供更干净更吸引人的内部和将与移动座椅靠背和约束车辆乘客相关联的各部件设置在简洁紧凑的包装中。

    杆18邻近该座椅靠背外上肩部区与座椅靠背12连接,可以在没有图1所示的外壳的情况下提供该杆。对于在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更特别的是,可在座椅靠背12的上边缘处提供该杆18,当座椅靠背在直立位置且该杆处于缩进位置时该杆可以是大体上水平取向。杆18的运动使座椅靠背12从直立位置枢转运动到折叠位置,这将在下面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杆18可操作地与锁销22连接。参考图2,杆18的运动,如枢转运动,造成锁销22的运动,如锁销22的枢转运动。通常偏压该锁销22使其与锁杆(striker)24啮合,该锁杆连接到车辆车架(在图2中没有表示)从而当锁销22与锁杆24啮合时将座椅靠背12保持或锁定在直立位置。因此,锁销22被配置为与锁杆24合作。还有,当锁销22与锁杆24啮合时座椅靠背处于锁定位置。

    参考图3,将缆索26与杆18和锁销22连接(图2)。这是一个该杆与锁销22如何可操作地连接的实例。可以提供其他的连接方式。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钩28附着到缆索26的上端(根据图3中的取向)并且该钩被容纳在在杆18的向下垂挂的突缘34中形成的开口32内以便将缆索与该杆连接。缆索26与锁销22连接(图1和2)的方式使锁销能从与锁杆24的啮合中缩回,如从该啮合枢转运动离开,以便允许座椅靠背12可运动离开锁杆24。当锁销22不再与锁杆24啮合时,座椅靠背占据未锁住的位置,即锁销被拉开并且座椅靠背12可以相对于底座14自由枢转。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示出的锁销22和锁杆24的布置是高-锁销(high-latch)布置。可以在车辆座椅上使用高-锁销布置作为重量轻且简单的装置用于将座椅靠背12保持在乘坐的位置和选择性释放作为货物区和/或座椅后面区域的进口/出口使用。高-锁销布置获得总体重量轻的座椅设计因为在碰撞情况下该座椅可依靠车辆车身用于货物保持强度和乘客的负荷。尽管如此,可以使用具有包括常规类型的锁销布置的其他锁销布置的车辆座椅组件20。

    借助轴杆或销钉36可将杆18与外壳16相连,轴杆或销钉允许杆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外壳16绕由轴杆36定义的转轴旋转。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杆18绕由轴杆36定义的大体水平的轴转动。

    继续参考图3,外壳16可以是整体成形的件或单元,它可由塑料或金属制成。外壳16邻近座椅靠背的外上肩部区与座椅靠背12连接。也可将外壳16提供在座椅靠背12大体水平的上边缘(当在直立位置时)。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外壳16包括前脸40。前脸40从上壁42向下垂挂并与与上壁42成一体。前脸40,且更具体地其向后的表面,与枢转的座椅靠背12的装饰罩46接触。当座椅靠背12是在直立位置(见图3)时外壳16的上壁42大体上是水平取向。前脸40限定细长狭缝48,该细长狭缝可作为座椅安全带开口工作。

    在图1-3表示的实施例中,细长狭缝48形成在前脸40中并贯穿前脸40。但是,细长狭缝48可在外壳16的其他地方,如在上壁42中形成。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将杆18设置在细长狭缝48的后上方。杆18在(相对于车辆的)横向有小于细长狭缝48的宽度的宽度。这在图2中最普遍。细长狭缝48可以有略大于常规座椅安全带的高度和宽度的高度和宽度。杆18相对于座椅安全带开口48的非常规的位置提供了一种紧凑且吸引人的组件。另外,座椅安全带出口可从柱移除并靠近杆18定位以便提供更加整洁式样的车辆内部的特别好处。

    外壳16的上壁42大体限定了凹进52。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从前脸40向后设置凹进52。将杆18的向下垂挂的突缘34设置在该凹进52内从而在处于缩进位置时(在图3中用实线表示)杆18的最上表面54与上壁42的最上表面56大体齐平。凹进52还由外壳16的下底壁58限定。下底壁58可以是弯曲的(见图3)以便适应杆18弯曲的向下垂挂的突缘34。取决于杆18和突缘34的构造,下底壁58可以取另外的构造。

    外壳16还包括与底壁58整体成形并从底壁58向下垂挂的后壁62。后壁62,特别是它的前表面,同样在座椅靠背的后侧上接触车辆座椅靠背12的装饰罩46。在后壁62上方在杆18的一部分和底壁58之间提供间隙64。该间隙64为插入到杆18和底壁58之间去操作该杆的操作者的手指提供进入的位置。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邻近外壳16的后部提供间隙64。

    返回到参考图3,枢转的座椅靠背12包括包围泡沫62和内架66(图3中仅示出它的一部分)的装饰罩46。座椅靠背12包括邻近座椅靠背外上肩部区延伸穿过座椅靠背表面68的座椅安全带出口开口72。坐在车辆座椅10上的车辆乘客的后背接触座椅靠背表面68的一部分。座椅安全带出口开口72与外壳16中座椅安全带开口48对齐。由于这一点,一体式的座椅安全带74,例如至少部分设置在座椅靠背12内的座椅安全带,以一角度从座椅靠背12和外壳16出来,该角度横过座椅靠背表面68从而当从大致的水平方向拉出座椅安全带74时由装饰外表46或外壳16承载的水平取向负荷如果有的话也很小。

    继续参考图3,将座椅安全带74缠绕在座椅安全带收紧器76上,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收紧器设置在枢转的座椅靠背12内邻近座椅靠背的下部。在图3中所示的座椅安全带收紧器76可以是已知的座椅靠背收紧器组件。

    第一(上)座椅安全带导向器78与外壳16和/或内架66相连。座椅安全带74接触第一座椅安全带导向器78。更具体地,座椅安全带74骑在第一座椅安全带导向器78上,该导向器78邻近在外壳16的座椅安全带开口48且在座椅安全带出口开口72上方设置。第一座椅安全带导向器78可以承受由座椅安全带74加在其上的水平和垂直负荷。第一座椅安全带导向器78可以承载这些与加在外壳16上的负荷不同的负荷。

    第二(下)座椅安全带导向器82可提供在枢转的座椅靠背12内且与外壳16间隔开。第二座椅安全带导向器82与内架66连接。座椅安全带74接触第二座椅安全带导向器82。第二座椅安全带导向器82也可以承载由座椅安全带加在其上的水平和垂直负荷。

    参考特定的各实施例已经描述了车辆座椅组件和车辆座椅。对那些读过和理解前脸详细描述的人员来说,将可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上述的那些实施例。相反,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广泛地定义。

    

一体式座椅向下折叠杆/安全带出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体式座椅向下折叠杆/安全带出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体式座椅向下折叠杆/安全带出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体式座椅向下折叠杆/安全带出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体式座椅向下折叠杆/安全带出口.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车辆座椅组件包括车辆座椅向下折叠杆和车辆座椅向下折叠杆的外壳。该外壳可以与该杆连接使得该杆可相对于外壳运动。该外壳可以包括细长狭缝,相关的座椅安全带通过该细长狭缝从外壳出来。还描述了一种车辆座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