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和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639583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2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129315.9

申请日:

2008.04.21

公开号:

CN102036774A

公开日:

2011.04.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3B 5/18申请日:20080421|||公开

IPC分类号:

B23B5/18; B23Q15/22; G05B19/18

主分类号:

B23B5/18

申请人:

白欧斯特机床股份公司

发明人:

P·M·阿拉那贝奥彼得; J·J·德拉瓦萨古鲁查加; P·乌瓦里谢纳贝拉萨特吉; R·迭戈加拉门迪; J·奥索罗埃查尼斯

地址:

西班牙吉普斯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蔡胜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和方法,所述机械允许所述曲轴(14)在所有点处的旋转简单且可靠的同步,其中所述机械具有机加工刀具(1),其配置成沿着至少一个引导器(2)在第一端部支承元件(3)与第二端部支承元件(4)之间运动,所述机械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部支承元件(3)的第一旋转轴(7)上的第一电子角度位置传感器(6),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端部支承元件(4)的第二旋转轴(9)上的第二电子角度位置传感器(8),使得在机加工曲轴(14)期间所述第一端部支承元件(3)的旋转运动与所述第二端部支承元件(4)的旋转运动在所有时刻都电子同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 所述机械允许所述曲轴 (14) 的旋转运动同步, 所 述机械包括机加工刀具 (1), 所述机加工刀具配置成沿着至少一个引导器 (2) 在第一端部 支承元件 (3) 与第二端部支承元件 (4) 之间移动, 其中所述端部支承元件 (3, 4) 配置成锚 定曲轴 (14) 的每个端部并且将旋转扭矩传递给曲轴 (14) 的每个端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 械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部支承元件 (3) 的第一旋转轴 (7) 上的第一电子角度位置传感器 (6), 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端部支承元件 (4) 的第二旋转轴 (9) 上的第二电子角度位置传感 器 (8), 使得所述第一端部支承元件 (3) 的旋转与所述第二端部支承元件 (4) 的旋转同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包括至 少一个中间支承元件 (5), 其配置成在所述第一端部支承元件 (3) 和所述第二端部支承元 件 (4) 之间移动。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中 间支承元件 (5) 包括带电机中心架, 其配置成在机加工时接收曲轴 (14) 的支承件以及将旋 转运动传递给所述曲轴 (14)。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带 电机中心架包括中间电子角度位置传感器 (10), 其配置成允许所述带电机中心架的旋转运 动与端部支承元件 (3, 4) 的运动同步。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或 4 所述的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 其特征在于, 端部支承元 件 (3, 4) 和所述至少一个中间支承元件 (5) 分别包括配置成独立地旋转的电机 (11), 还包 括通过与被机加工的曲轴 (14) 的旋转轴切向啮合而传输旋转的机构。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 其特征在于, 传输旋转的机构 包括用于每个支承元件 (3, 4, 5) 的两个切向啮合旋转蜗轮 (12), 所述蜗轮配置成旋转冠形 齿轮 (13)。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中间电 子角度位置传感器 (10) 位于切向啮合旋转蜗轮 (12) 上。
8: 一种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 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加工曲轴的机械。

说明书


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可用于例如在造船领域中机加工大型曲轴的设备和机械装置领域。背景技术 当前, 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包括在机加工时以曲轴的长度移位的机加工刀 具。 类似地, 根据与车床相同的操作原理, 机械包括通常称为头架和尾架的两个端部支承元 件, 其在端部处固定曲轴并且还施加根据曲轴的中心轴线定向的扭矩, 从而向曲轴传输在 其轴线上的旋转运动, 该旋转运动允许机加工刀具借由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或轴颈的运动 来机加工曲轴的整个外表面。
     在端部对应于曲轴被锚定到机械的端部支承元件的板上的区域时, 用于机加工大 型曲轴的该设备和机械允许将除了所述端部之外的整个曲轴进行机加工。通常而言, 曲轴 的所述端部在后续阶段使用该设备而不是曲轴机加工设备进行机加工, 且基于该理由, 曲 轴在其机加工期间总是由端部支承元件来支撑。
     采用这种类型的大型曲轴, 在机加工曲轴销期间, 由于曲轴销轴并未被包含在曲 轴的中心轴线上而是被锚定到机械的端部支承元件上, 因而在曲轴中产生大量的剪切应 力, 这是由于曲轴不是刚性片材, 从而导致曲轴的过度扭曲, 这在很多情形中阻止了实现合 适的机加工公差, 从而在曲轴中产生了阻碍例如用于实现低循环时间的最优条件下粗加工 的机加工工艺的振动。
     通过有助于解决前述的缺陷, 用于机加工这类曲轴的机械包括中心或中间支承元 件, 通常称为带电机中心架, 其允许曲轴类似于头架和尾架地支承在中心位置, 并且施加根 据曲轴的中心轴线定向的扭矩, 从而向曲轴在其自身轴线上传递旋转运动。
     为了机加工整个曲轴表面, 所述中间支承元件必须能够改变位置, 从而通过在各 个支承元件之间移位来改变其锚定点并且允许机械来机加工中间支承元件所锚定的支承 元件, 从而机加工整个曲轴。
     类似地, 存在包括其它类型的中间支承元件的机械, 该中间支承元件不将旋转传 递给曲轴, 藉此用于在曲轴的机加工期间避免由其自重或应力作用引起的对曲轴的过度扭 曲, 该应力在所述机加工操作期间产生。 这些中心架允许以更大的精度来实施机加工, 但是 缺陷在于, 中心架形成反作用, 该反作用导致应用附加扭曲作用到曲轴上。 记住该负面的副 作用, 尤其在过量扭曲的时刻, 避免曲轴上的过量应力的确定因素在于, 曲轴的旋转应当在 其两端 ( 即, 头架和尾架 ) 以及在中间中心架的区域内完好地同步。
     通常, 该机械包括 : 头架、 尾架、 在中间位置的带电机中心架, 使得该三个支撑点固 定曲轴并且将旋转运动传递给曲轴。 根据该实施例, 在这可以清楚地看出, 由该三个元件中 的每个传递的旋转运动可在曲轴中产生扭曲应力, 当该三个元件未完好地同步时该扭曲应 力可导致曲轴过度地扭曲。 基于这个理由, 为了在曲轴上实现正确的机加工, 重要的是使得 该三个元件的旋转同步。
     当前, 存在用于实现机加工曲轴的机械在其端部支承元件和带电机中心架处同步
     旋转运动的机构。所述同步机构包括位于头架和尾架之间的定位杆, 其允许头架的旋转运 动联接到尾架的旋转运动, 为此目的, 杆的长度等于机械的端部支承元件之间的距离。
     继而, 为了将定位杆连接到带电机中心架, 存在离合器机构, 其允许杆接合中心架 用于传输运动, 从而所述机构的旋转以及因而中心架的旋转、 以及头架和尾架两者的旋转 都与杆的旋转同步。 在另一方面, 当带电机中心架的位置已经变化时, 由于该架在机加工工 艺期间相对于曲轴未处于固定位置, 离合器机构允许定位杆断开, 如上所述。
     由此, 通过将带电机中心架结合到杆, 中心架的旋转电机被内置到头架的旋转电 机中, 且因而结果与具有串联连接到一起的两个电机来旋转曲轴相同。如果杆具有串联的 两个电机, 一个位于头架中而另一个位于尾架中, 当杆接合带电机中心架时, 其效果相当于 第三个电机串联。
     该同步系统的主要缺陷在于, 给定曲轴的大长度, 难以完好地同步端部支承元件 的旋转, 从而在曲轴上产生过量的扭曲应力, 此外由于是机械同步系统, 机械过度复杂的制 造和操作是十分不可靠的且可观地增加了其复杂性。类似地, 这些同步机构基于下述事实 具有严重的操作性缺点 : 杆必须可接合带电机中心架并可从带电机中心架断开, 以便允许 所述架沿着在不同的支持元件中的整个曲轴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 且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借 由该机械来机加工所述曲轴的方法, 从而允许被机加工的曲轴的电子曲轴旋转同步系统优 选在所述曲轴上的不同点处免除使用复杂机械元件 ( 例如, 定位杆 ) 或具有齿轮和离合器 的复杂机械系统的需要, 以实现曲轴的端部支承元件的运动以及带电机中心架 ( 如果有的 话 ) 的运动的完好同步。
     本发明所提出的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包括机加工刀具, 其配置成沿着至少 一个引导器在称为头架的第一端部支承元件与称为尾架的第二端部支承元件之间移动, 其 中所述端部支承元件配置成锚定曲轴的每个端部并且将旋转扭矩传递给曲轴的每个端部。
     根据本发明, 机械包括电子角度位置传感器, 其位于第一端部支承元件的第一旋 转轴上、 优选地位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自由端上。
     此外, 机械具有第二电子角度位置传感器, 其位于第二端部支承元件的第二旋转 轴上、 优选地位于第二旋转轴的自由端处, 使得第一端部支承元件的旋转运动与第二端部 支承元件的旋转运动同步 ; 为此目的, 电子机构例如通过使用机械的数字控制器可用于将 来自于电子角度位置传感器的信号以及独立地作用在每个端部支承元件的驱动机构上的 致动同步, 从而允许曲轴旋转的电子同步。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这些电子角度位置传 感器可包括旋转驱动传感器。
     为了实现同步, 旋转运动传感器被直接放置在第一端部支承元件的轴上, 且另一 个直接放置在第二端部支承元件的轴上, 使得可获取头架和尾架的轴的角度位置的直接测 量, 从而在所有时间都可知晓施加到附连在元件之间的曲轴上的这些元件的旋转的扭曲大 小。
     类似地, 认为机械包括报警机构, 当超过曲轴的旋转在其端部支承元件每处的同 步中的具体差异时, 该报警机构允许将其停用或者至少停止曲轴支承元件的驱动机构, 从
     而帮助避免在部件上的过量应力。
     本发明还可能包括至少一个中间支承元件或中心部件, 其配置成在所述第一端部 支承元件和所述第二端部支承元件之间移动。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 机械包括中间支承元件, 其包括带电机中心架, 该带电机中心架配置成接收被机加工的曲轴的中间跨度的支承件并 且向其传递旋转运动。
     类似地, 计划的是, 至少一个带电机中心架包括中间电子角度位置传感器, 其配置 成例如通过机械的控制模块而允许所述带电机中心架的旋转运动与端部支承元件的运动 同步。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端部支承元件和至少一个中间支承元件的每个均包括 配置成独立地旋转的电机, 使得每个支承元件包括借由在机加工期间曲轴的旋转轴的切向 啮合来传输旋转的机构, 所述传输机构优选地包括每支承元件的用于切向旋转齿轮传动的 两个蜗轮, 所述蜗轮配置成旋转冠形齿轮, 从而将其旋转运动直接传递给每个曲轴支承元 件。蜗轮被限定为在其外表面上具有螺旋形螺纹的任何轴。
     为了能够在第一和第二端部支承元件的相应旋转轴上具有位置传感器, 传输旋转 系统切向齿轮啮合到轴上, 使得轴的端部与位置传感器自由对齐。传输系统例如可以是双 蜗杆和冠形齿轮传输系统。
     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至少一个中心电子角度位置传感器放置在切向啮合旋转蜗轮 上。
     在带电机中心架或中心部件的情形中, 其中由于曲轴所插入的部位是中空部件而 不需要具有直接产生旋转的轴, 在一个蜗轮中获得旋转位置的间接测量, 该蜗轮装配到将 旋转传输给曲轴的冠形齿轮中。
     在另一方面,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通过使用用于机加工曲轴的机械来机加 工大型曲轴的方法, 该机械类似上述的机械。
     因此, 根据所公开的本发明, 本发明所提出的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和方法 在目前所使用的机械和机加工方法中是先进的, 且以令人满意的方式完全解决了上述说明 的问题, 这是通过允许在经历机加工的曲轴沿着所述曲轴在不同点处的旋转运动同步、 免 除需要使用复杂机械元件 ( 例如, 定位杆、 齿轮和离合器 )、 实现支承元件端部的运动和带 电机中心架的运动的完好同步来实现的。
     机械允许将旋转测量系统集成到每个支承元件中, 具有必要的精度来使得在不需 要扭转曲轴的前提下同步相应于所述支承元件的头架的旋转。 该集成可通过将两个旋转传 感器放置在头架和尾架的轴上以及将旋转位置传感器放置在装配到带电机中心架中的蜗 轮中来直接实现, 从而允许机械的数字控制器以高精度 ( 在每个头架中, 大于 2000 个位置 / 转 ) 知晓三个支承元件中每个的角度位置。所有这些都集成到当前数字控制器的位置同 步环中, 该控制器以曲轴将不扭转的总体保证允许电子同步。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技术优势在于以下方面 :
     免除了条形杆的整个机械系统及其接合到中心部件的系统, 从而简化机械的结构 并因此增加了其可靠性。
     本发明允许带电机中心架在任何时间从曲轴释放以及在相同或不同的角度位置 附连在不同点处, 这是因为架的角度位置在所有时间都已知, 与中心架是否电子同步或独立旋转无关。
     另一个优势在于, 取决于剪切应力的分布, 根据每个电机的扭矩可独立地同步端 部的位置, 使得在靠近头架出现应力的情形中, 更多的扭矩通过其电机传输, 且继而中心架 比尾架传输更少的扭矩, 因为仅传输维持三个支撑元件在相同角度位置所需的扭矩。 由此, 在机加工靠近头架的情形中, 接收大多数阻力的支承元件是头架的旋转电机。 相反, 在现有 技术中, 其中同步借由杆来执行, 取决于所述杆的扭曲和位置以及应力, 由于在应力所出现 的每个位置中扭曲和刚度的不同而出现位置的错位。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 本发明允许直接获知三个支撑元件中的每个的角度位 置, 且因此允许包括可操作地联接到报警机构的位置检测系统, 该报警机构配置成在位置 错位超过在机械的控制模块中参数计量的特定水平时停用该机械, 且甚至可取决于每个具 体曲轴的公差而调节该特定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补充所作出的该说明以及得到对本发明特性的更充分理解, 根据本发明的优 选实践性实施例, 一组附图结合作为所述说明书的整体部分, 其中下述内容作为描述性而 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 : 图 1 示出了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性透视图, 其中可观 测到带电机的中心架以及几个操作员位于头架和尾架之间, 从而给出了机械的尺寸的构 想。
     图 2 示出了机械的头架的透视细节, 其中可观测到用于将旋转传输给所述头架的 旋转轴的冠形齿轮的两个蜗轮。头架的外部元件示出为透明的, 以便使得旋转传输机构更 清楚可见。
     图 3 以与图 2 相同的方式示出了机械尾架的透视细节。
     图 4 与图 2 和 3 类似地示出了带电机中心架的透视细节, 所述带电机中心架包括 机械的所述优选实施例, 其中一个传输旋转的机构中的一个蜗轮的端部附加有电子角度位 置传感器, 所述一个传输旋转的机构包括可被观测到的所述带电机中心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 可以看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能实施例中, 由本发明提出的用于机加工 大型曲轴的机械包括机加工刀具 (1), 其配置成沿着引导器 (2) 在称为头架的一个端部支 承元件 (3) 与称为尾架的第二端部支承元件 (4) 之间移动, 其中所述端部支承元件 (3, 4) 配置成附连曲轴 (14) 的每一端并且将旋转扭矩传递给曲轴 (14) 的每一端。
     机械包括位于第一端部支承元件 (3) 的第一旋转轴 (7) 上的第一电子角度位置传 感器 (6) 以及位于第二端部支承元件 (4) 的第二旋转轴 (9) 上的第二电子角度位置传感器 (8), 使得所述第一端部支承元件 (3) 的旋转与第二端部支承元件 (4) 的旋转同步, 藉此电 子机构用于借由使用机械的控制模块将源自于电子角度位置传感器的信号以及独立地作 用于每个端部支承元件 (3, 4) 的驱动机构的作用同步。所述电子角度位置传感器包括旋转 驱动传感器。
     类似地, 机械包括报警机构, 当曲轴 (14) 旋转的同步性的具体差异在其端部支承元件的每个上被超出时, 该报警机构允许停用该机械, 从而帮助避免作用到所述曲轴上的 过量应力。
     此外, 机械还具有中间支承元件 (5), 包括配置成接收被机加工的曲轴 (14) 的中 间跨度的支承件以及将旋转运动传递给所述曲轴 (14) 的带电机中心架, 其中所述中间支 承元件 (5) 配置成在所述第一端部支承元件 (3) 和所述第二端部支承元件 (4) 之间移动。
     带电机中心架具有中间电子角度位置传感器 (10), 其配置成允许所述带电机中心 架的旋转运动经由机械的控制模块而与端部支承元件 (3, 4) 的运动同步。
     端部支承元件 (3, 4) 和中间支承元件 (5) 的每个均包括配置成独立旋转的电机 (11), 从而每个支承元件 (3, 4, 5) 包括借由与被机加工的曲轴 (14) 的旋转轴切向啮合的 传输旋转的机构, 所述传输旋转的机构包括每支承元件 (3, 4, 5) 的两个切向啮合旋转蜗轮 (12), 其配置成旋转冠形齿轮 (13), 从而将其旋转直接传递给曲轴 (14) 的每个支承元件 (3, 4, 5)。中间电子角度位置传感器 (10) 位于切向啮合旋转蜗轮 (12) 上。
     根据该说明以及所附一组附图,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理解的是, 所公开的本发 明实施例可以多种方式结合且被包括在本发明的目标内。 本发明已经参考其一些优选的实 施例进行描述, 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清楚的是, 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 目标的前提下可引入在所述优选实施例内的多种型式。

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和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03677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4.27 CN 102036774 A *CN102036774A* (21)申请号 200880129315.9 (22)申请日 2008.04.21 B23B 5/18(2006.01) B23Q 15/22(2006.01) G05B 19/18(2006.01) (71)申请人 白欧斯特机床股份公司 地址 西班牙吉普斯夸 (72)发明人 PM阿拉那贝奥彼得 JJ德拉瓦萨古鲁查加 P乌瓦里谢纳贝拉萨特吉 R迭戈加拉门迪 J奥索罗埃查尼斯 (74)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蔡。

2、胜利 (54)发明名称 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和方法 (57)摘要 用 于 机 加 工 大 型 曲 轴 的 机 械 和 方 法, 所 述 机 械 允 许 所 述 曲 轴 (14) 在 所 有 点 处 的 旋 转 简 单 且 可 靠 的 同 步, 其 中 所 述 机 械 具 有 机 加 工 刀 具 (1), 其 配 置 成 沿 着 至 少 一 个 引 导 器 (2) 在 第 一 端 部 支 承元件(3) 与第二端部支承元件(4) 之间运动, 所 述 机 械 包 括 位 于 所 述 第 一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3) 的 第 一旋转轴(7) 上的第一电子角度位置传感器(6), 还 包 括 位。

3、 于 所 述 第 二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4) 的 第 二 旋 转轴(9) 上的第二电子角度位置传感器(8), 使得 在 机 加 工 曲 轴 (14) 期 间 所 述 第 一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3) 的 旋 转 运 动 与 所 述 第 二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4) 的 旋转运动在所有时刻都电子同步。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11.18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S2008/000272 2008.04.21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130336 ES 2009.10.29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

4、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4 页CN 102036777 A 1/1 页 2 1. 一种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 所述机械允许所述曲轴(14) 的旋转运动同步, 所 述 机 械 包 括 机 加 工 刀 具 (1), 所 述 机 加 工 刀 具 配 置 成 沿 着 至 少 一 个 引 导 器 (2) 在 第 一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3) 与 第 二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4) 之 间 移 动, 其 中 所 述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3, 4) 配 置 成 锚 定曲轴(14) 的每个端部并且将旋转扭矩传递给曲轴(14) 的每个端部, 其。

5、特征在于, 所述机 械 包 括 位 于 所 述 第 一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3) 的 第 一 旋 转 轴 (7) 上 的 第 一 电 子 角 度 位 置 传 感 器 (6), 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端部支承元件(4) 的第二旋转轴(9) 上的第二电子角度位置传感 器(8), 使得所述第一端部支承元件(3) 的旋转与所述第二端部支承元件(4) 的旋转同步。 2. 根 据 权 利 要 求 1 所 述 的 用 于 机 加 工 大 型 曲 轴 的 机 械, 其 特 征 在 于, 所 述 机 械 包 括 至 少 一 个 中 间 支 承 元 件 (5), 其 配 置 成 在 所 述 第 一 端 部 支 。

6、承 元 件 (3) 和 所 述 第 二 端 部 支 承 元 件(4) 之间移动。 3. 根 据 权 利 要 求 2 所 述 的 用 于 机 加 工 大 型 曲 轴 的 机 械, 其 特 征 在 于, 所 述 至 少 一 个 中 间支承元件(5) 包括带电机中心架, 其配置成在机加工时接收曲轴(14) 的支承件以及将旋 转运动传递给所述曲轴(14)。 4. 根 据 权 利 要 求 3 所 述 的 用 于 机 加 工 大 型 曲 轴 的 机 械, 其 特 征 在 于, 所 述 至 少 一 个 带 电机中心架包括中间电子角度位置传感器(10), 其配置成允许所述带电机中心架的旋转运 动与端部支承元件。

7、(3, 4) 的运动同步。 5. 根 据 权 利 要 求 3 或 4 所 述 的 用 于 机 加 工 大 型 曲 轴 的 机 械, 其 特 征 在 于, 端 部 支 承 元 件(3, 4) 和所述至少一个中间支承元件(5) 分别包括配置成独立地旋转的电机(11), 还包 括通过与被机加工的曲轴(14) 的旋转轴切向啮合而传输旋转的机构。 6. 根 据 权 利 要 求 5 所 述 的 用 于 机 加 工 大 型 曲 轴 的 机 械, 其 特 征 在 于, 传 输 旋 转 的 机 构 包括用于每个支承元件(3, 4, 5) 的两个切向啮合旋转蜗轮(12), 所述蜗轮配置成旋转冠形 齿轮(13)。 。

8、7. 根 据 权 利 要 求 6 所 述 的 用 于 机 加 工 大 型 曲 轴 的 机 械, 其 特 征 在 于, 至 少 一 个 中 间 电 子角度位置传感器(10) 位于切向啮合旋转蜗轮(12) 上。 8. 一 种 机 加 工 大 型 曲 轴 的 方 法, 其 特 征 在 于, 所 述 方 法 包 括 使 用 根 据 前 述 权 利 要 求 中 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加工曲轴的机械。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036774 ACN 102036777 A 1/5 页 3 用于机加工大型曲轴的机械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可用于例如在造船领域中机加工大型曲轴的设备和机械装置领域。。

9、 背景技术 0002 当 前, 用 于 机 加 工 大 型 曲 轴 的 机 械 包 括 在 机 加 工 时 以 曲 轴 的 长 度 移 位 的 机 加 工 刀 具。 类似地, 根据与车床相同的操作原理, 机械包括通常称为头架和尾架的两个端部支承元 件, 其 在 端 部 处 固 定 曲 轴 并 且 还 施 加 根 据 曲 轴 的 中 心 轴 线 定 向 的 扭 矩, 从 而 向 曲 轴 传 输 在 其 轴 线 上 的 旋 转 运 动, 该 旋 转 运 动 允 许 机 加 工 刀 具 借 由 平 行 于 所 述 中 心 轴 线 或 轴 颈 的 运 动 来机加工曲轴的整个外表面。 0003 在 端 。

10、部 对 应 于 曲 轴 被 锚 定 到 机 械 的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的 板 上 的 区 域 时, 用 于 机 加 工 大 型 曲 轴 的 该 设 备 和 机 械 允 许 将 除 了 所 述 端 部 之 外 的 整 个 曲 轴 进 行 机 加 工。 通 常 而 言, 曲 轴 的 所 述 端 部 在 后 续 阶 段 使 用 该 设 备 而 不 是 曲 轴 机 加 工 设 备 进 行 机 加 工, 且 基 于 该 理 由, 曲 轴在其机加工期间总是由端部支承元件来支撑。 0004 采 用 这 种 类 型 的 大 型 曲 轴, 在 机 加 工 曲 轴 销 期 间, 由 于 曲 轴 销 轴 并 。

11、未 被 包 含 在 曲 轴 的 中 心 轴 线 上 而 是 被 锚 定 到 机 械 的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上, 因 而 在 曲 轴 中 产 生 大 量 的 剪 切 应 力, 这 是 由 于 曲 轴 不 是 刚 性 片 材, 从 而 导 致 曲 轴 的 过 度 扭 曲, 这 在 很 多 情 形 中 阻 止 了 实 现 合 适 的 机 加 工 公 差, 从 而 在 曲 轴 中 产 生 了 阻 碍 例 如 用 于 实 现 低 循 环 时 间 的 最 优 条 件 下 粗 加 工 的机加工工艺的振动。 0005 通 过 有 助 于 解 决 前 述 的 缺 陷, 用 于 机 加 工 这 类 曲 轴 。

12、的 机 械 包 括 中 心 或 中 间 支 承 元 件, 通 常 称 为 带 电 机 中 心 架, 其 允 许 曲 轴 类 似 于 头 架 和 尾 架 地 支 承 在 中 心 位 置, 并 且 施 加 根 据曲轴的中心轴线定向的扭矩, 从而向曲轴在其自身轴线上传递旋转运动。 0006 为 了 机 加 工 整 个 曲 轴 表 面, 所 述 中 间 支 承 元 件 必 须 能 够 改 变 位 置, 从 而 通 过 在 各 个 支 承 元 件 之 间 移 位 来 改 变 其 锚 定 点 并 且 允 许 机 械 来 机 加 工 中 间 支 承 元 件 所 锚 定 的 支 承 元件, 从而机加工整个曲轴。

13、。 0007 类 似 地, 存 在 包 括 其 它 类 型 的 中 间 支 承 元 件 的 机 械, 该 中 间 支 承 元 件 不 将 旋 转 传 递 给 曲 轴, 藉 此 用 于 在 曲 轴 的 机 加 工 期 间 避 免 由 其 自 重 或 应 力 作 用 引 起 的 对 曲 轴 的 过 度 扭 曲, 该应力在所述机加工操作期间产生。 这些中心架允许以更大的精度来实施机加工, 但是 缺陷在于, 中心架形成反作用, 该反作用导致应用附加扭曲作用到曲轴上。 记住该负面的副 作 用, 尤 其 在 过 量 扭 曲 的 时 刻, 避 免 曲 轴 上 的 过 量 应 力 的 确 定 因 素 在 于,。

14、 曲 轴 的 旋 转 应 当 在 其两端( 即, 头架和尾架) 以及在中间中心架的区域内完好地同步。 0008 通 常, 该 机 械 包 括 : 头 架、 尾 架、 在 中 间 位 置 的 带 电 机 中 心 架, 使 得 该 三 个 支 撑 点 固 定曲轴并且将旋转运动传递给曲轴。 根据该实施例, 在这可以清楚地看出, 由该三个元件中 的 每 个 传 递 的 旋 转 运 动 可 在 曲 轴 中 产 生 扭 曲 应 力, 当 该 三 个 元 件 未 完 好 地 同 步 时 该 扭 曲 应 力可导致曲轴过度地扭曲。 基于这个理由, 为了在曲轴上实现正确的机加工, 重要的是使得 该三个元件的旋转同。

15、步。 0009 当 前, 存 在 用 于 实 现 机 加 工 曲 轴 的 机 械 在 其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和 带 电 机 中 心 架 处 同 步 说 明 书 CN 102036774 ACN 102036777 A 2/5 页 4 旋 转 运 动 的 机 构。 所 述 同 步 机 构 包 括 位 于 头 架 和 尾 架 之 间 的 定 位 杆, 其 允 许 头 架 的 旋 转 运 动联接到尾架的旋转运动, 为此目的, 杆的长度等于机械的端部支承元件之间的距离。 0010 继 而, 为 了 将 定 位 杆 连 接 到 带 电 机 中 心 架, 存 在 离 合 器 机 构, 其 允 许 杆。

16、 接 合 中 心 架 用 于 传 输 运 动, 从 而 所 述 机 构 的 旋 转 以 及 因 而 中 心 架 的 旋 转、 以 及 头 架 和 尾 架 两 者 的 旋 转 都与杆的旋转同步。 在另一方面, 当带电机中心架的位置已经变化时, 由于该架在机加工工 艺期间相对于曲轴未处于固定位置, 离合器机构允许定位杆断开, 如上所述。 0011 由 此, 通 过 将 带 电 机 中 心 架 结 合 到 杆, 中 心 架 的 旋 转 电 机 被 内 置 到 头 架 的 旋 转 电 机 中, 且 因 而 结 果 与 具 有 串 联 连 接 到 一 起 的 两 个 电 机 来 旋 转 曲 轴 相 同。。

17、 如 果 杆 具 有 串 联 的 两 个 电 机, 一 个 位 于 头 架 中 而 另 一 个 位 于 尾 架 中, 当 杆 接 合 带 电 机 中 心 架 时, 其 效 果 相 当 于 第三个电机串联。 0012 该 同 步 系 统 的 主 要 缺 陷 在 于 , 给 定 曲 轴 的 大 长 度, 难 以 完 好 地 同 步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的 旋 转, 从 而 在 曲 轴 上 产 生 过 量 的 扭 曲 应 力, 此 外 由 于 是 机 械 同 步 系 统, 机 械 过 度 复 杂 的 制 造 和 操 作 是 十 分 不 可 靠 的 且 可 观 地 增 加 了 其 复 杂 性。 类。

18、 似 地, 这 些 同 步 机 构 基 于 下 述 事 实 具 有 严 重 的 操 作 性 缺 点 : 杆 必 须 可 接 合 带 电 机 中 心 架 并 可 从 带 电 机 中 心 架 断 开, 以 便 允 许 所述架沿着在不同的支持元件中的整个曲轴移动。 发明内容 0013 本 发 明 的 第 一 方 面 涉 及 一 种 用 于 机 加 工 大 型 曲 轴 的 机 械, 且 第 二 方 面 涉 及 一 种 借 由 该 机 械 来 机 加 工 所 述 曲 轴 的 方 法, 从 而 允 许 被 机 加 工 的 曲 轴 的 电 子 曲 轴 旋 转 同 步 系 统 优 选 在 所 述 曲 轴 上 。

19、的 不 同 点 处 免 除 使 用 复 杂 机 械 元 件 ( 例 如, 定 位 杆 ) 或 具 有 齿 轮 和 离 合 器 的 复 杂 机 械 系 统 的 需 要, 以 实 现 曲 轴 的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的 运 动 以 及 带 电 机 中 心 架 ( 如 果 有 的 话) 的运动的完好同步。 0014 本 发 明 所 提 出 的 用 于 机 加 工 大 型 曲 轴 的 机 械 包 括 机 加 工 刀 具, 其 配 置 成 沿 着 至 少 一 个 引 导 器 在 称 为 头 架 的 第 一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与 称 为 尾 架 的 第 二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之 间 移 动。

20、, 其 中所述端部支承元件配置成锚定曲轴的每个端部并且将旋转扭矩传递给曲轴的每个端部。 0015 根 据 本 发 明, 机 械 包 括 电 子 角 度 位 置 传 感 器, 其 位 于 第 一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的 第 一 旋 转轴上、 优选地位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自由端上。 0016 此 外, 机 械 具 有 第 二 电 子 角 度 位 置 传 感 器, 其 位 于 第 二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的 第 二 旋 转 轴 上、 优 选 地 位 于 第 二 旋 转 轴 的 自 由 端 处, 使 得 第 一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的 旋 转 运 动 与 第 二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的 。

21、旋 转 运 动 同 步 ; 为 此 目 的, 电 子 机 构 例 如 通 过 使 用 机 械 的 数 字 控 制 器 可 用 于 将 来 自 于 电 子 角 度 位 置 传 感 器 的 信 号 以 及 独 立 地 作 用 在 每 个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的 驱 动 机 构 上 的 致动同步, 从而允许曲轴旋转的电子同步。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这些电子角度位置传 感器可包括旋转驱动传感器。 0017 为 了 实 现 同 步, 旋 转 运 动 传 感 器 被 直 接 放 置 在 第 一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的 轴 上, 且 另 一 个 直 接 放 置 在 第 二 端 部 支 承 元 。

22、件 的 轴 上, 使 得 可 获 取 头 架 和 尾 架 的 轴 的 角 度 位 置 的 直 接 测 量, 从 而 在 所 有 时 间 都 可 知 晓 施 加 到 附 连 在 元 件 之 间 的 曲 轴 上 的 这 些 元 件 的 旋 转 的 扭 曲 大 小。 0018 类 似 地, 认 为 机 械 包 括 报 警 机 构, 当 超 过 曲 轴 的 旋 转 在 其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每 处 的 同 步 中 的 具 体 差 异 时, 该 报 警 机 构 允 许 将 其 停 用 或 者 至 少 停 止 曲 轴 支 承 元 件 的 驱 动 机 构, 从 说 明 书 CN 102036774 A。

23、CN 102036777 A 3/5 页 5 而帮助避免在部件上的过量应力。 0019 本 发 明 还 可 能 包 括 至 少 一 个 中 间 支 承 元 件 或 中 心 部 件, 其 配 置 成 在 所 述 第 一 端 部 支承元件和所述第二端部支承元件之间移动。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 机械包括中间支承元件, 其 包 括 带 电 机 中 心 架, 该 带 电 机 中 心 架 配 置 成 接 收 被 机 加 工 的 曲 轴 的 中 间 跨 度 的 支 承 件 并 且向其传递旋转运动。 0020 类 似 地, 计 划 的 是, 至 少 一 个 带 电 机 中 心 架 包 括 中 间 电 子 角 度。

24、 位 置 传 感 器, 其 配 置 成 例 如 通 过 机 械 的 控 制 模 块 而 允 许 所 述 带 电 机 中 心 架 的 旋 转 运 动 与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的 运 动 同步。 0021 根 据 本 发 明 的 优 选 实 施 例,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和 至 少 一 个 中 间 支 承 元 件 的 每 个 均 包 括 配 置 成 独 立 地 旋 转 的 电 机, 使 得 每 个 支 承 元 件 包 括 借 由 在 机 加 工 期 间 曲 轴 的 旋 转 轴 的 切 向 啮 合 来 传 输 旋 转 的 机 构, 所 述 传 输 机 构 优 选 地 包 括 每 支 承 元 。

25、件 的 用 于 切 向 旋 转 齿 轮 传 动 的 两 个 蜗 轮, 所 述 蜗 轮 配 置 成 旋 转 冠 形 齿 轮, 从 而 将 其 旋 转 运 动 直 接 传 递 给 每 个 曲 轴 支 承 元 件。蜗轮被限定为在其外表面上具有螺旋形螺纹的任何轴。 0022 为 了 能 够 在 第 一 和 第 二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的 相 应 旋 转 轴 上 具 有 位 置 传 感 器, 传 输 旋 转 系 统 切 向 齿 轮 啮 合 到 轴 上, 使 得 轴 的 端 部 与 位 置 传 感 器 自 由 对 齐。 传 输 系 统 例 如 可 以 是 双 蜗杆和冠形齿轮传输系统。 0023 存 在。

26、 这 样 的 可 能 性, 至 少 一 个 中 心 电 子 角 度 位 置 传 感 器 放 置 在 切 向 啮 合 旋 转 蜗 轮 上。 0024 在 带 电 机 中 心 架 或 中 心 部 件 的 情 形 中, 其 中 由 于 曲 轴 所 插 入 的 部 位 是 中 空 部 件 而 不 需 要 具 有 直 接 产 生 旋 转 的 轴, 在 一 个 蜗 轮 中 获 得 旋 转 位 置 的 间 接 测 量, 该 蜗 轮 装 配 到 将 旋转传输给曲轴的冠形齿轮中。 0025 在 另 一 方 面, 本 发 明 的 第 二 方 面 涉 及 一 种 通 过 使 用 用 于 机 加 工 曲 轴 的 机 。

27、械 来 机 加 工大型曲轴的方法, 该机械类似上述的机械。 0026 因 此, 根 据 所 公 开 的 本 发 明, 本 发 明 所 提 出 的 用 于 机 加 工 大 型 曲 轴 的 机 械 和 方 法 在 目 前 所 使 用 的 机 械 和 机 加 工 方 法 中 是 先 进 的, 且 以 令 人 满 意 的 方 式 完 全 解 决 了 上 述 说 明 的 问 题, 这 是 通 过 允 许 在 经 历 机 加 工 的 曲 轴 沿 着 所 述 曲 轴 在 不 同 点 处 的 旋 转 运 动 同 步、 免 除 需 要 使 用 复 杂 机 械 元 件 ( 例 如, 定 位 杆、 齿 轮 和 离 。

28、合 器 )、 实 现 支 承 元 件 端 部 的 运 动 和 带 电机中心架的运动的完好同步来实现的。 0027 机 械 允 许 将 旋 转 测 量 系 统 集 成 到 每 个 支 承 元 件 中, 具 有 必 要 的 精 度 来 使 得 在 不 需 要扭转曲轴的前提下同步相应于所述支承元件的头架的旋转。 该集成可通过将两个旋转传 感 器 放 置 在 头 架 和 尾 架 的 轴 上 以 及 将 旋 转 位 置 传 感 器 放 置 在 装 配 到 带 电 机 中 心 架 中 的 蜗 轮 中 来 直 接 实 现, 从 而 允 许 机 械 的 数 字 控 制 器 以 高 精 度 ( 在 每 个 头 。

29、架 中, 大 于 2000 个 位 置 / 转) 知晓三个支承元件中每个的角度位置。 所有这些都集成到当前数字控制器的位置同 步环中, 该控制器以曲轴将不扭转的总体保证允许电子同步。 002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技术优势在于以下方面 : 0029 免 除 了 条 形 杆 的 整 个 机 械 系 统 及 其 接 合 到 中 心 部 件 的 系 统, 从 而 简 化 机 械 的 结 构 并因此增加了其可靠性。 0030 本 发 明 允 许 带 电 机 中 心 架 在 任 何 时 间 从 曲 轴 释 放 以 及 在 相 同 或 不 同 的 角 度 位 置 附 连 在 不 同 点 处, 这 是。

30、 因 为 架 的 角 度 位 置 在 所 有 时 间 都 已 知, 与 中 心 架 是 否 电 子 同 步 或 独 说 明 书 CN 102036774 ACN 102036777 A 4/5 页 6 立旋转无关。 0031 另 一 个 优 势 在 于, 取 决 于 剪 切 应 力 的 分 布, 根 据 每 个 电 机 的 扭 矩 可 独 立 地 同 步 端 部 的 位 置, 使 得 在 靠 近 头 架 出 现 应 力 的 情 形 中, 更 多 的 扭 矩 通 过 其 电 机 传 输, 且 继 而 中 心 架 比尾架传输更少的扭矩, 因为仅传输维持三个支撑元件在相同角度位置所需的扭矩。 由此,。

31、 在机加工靠近头架的情形中, 接收大多数阻力的支承元件是头架的旋转电机。 相反, 在现有 技 术 中, 其 中 同 步 借 由 杆 来 执 行, 取 决 于 所 述 杆 的 扭 曲 和 位 置 以 及 应 力, 由 于 在 应 力 所 出 现 的每个位置中扭曲和刚度的不同而出现位置的错位。 0032 本 发 明 的 一 个 优 势 在 于, 本 发 明 允 许 直 接 获 知 三 个 支 撑 元 件 中 的 每 个 的 角 度 位 置, 且 因 此 允 许 包 括 可 操 作 地 联 接 到 报 警 机 构 的 位 置 检 测 系 统, 该 报 警 机 构 配 置 成 在 位 置 错 位 超 。

32、过 在 机 械 的 控 制 模 块 中 参 数 计 量 的 特 定 水 平 时 停 用 该 机 械, 且 甚 至 可 取 决 于 每 个 具 体曲轴的公差而调节该特定水平。 附图说明 0033 为 了 补 充 所 作 出 的 该 说 明 以 及 得 到 对 本 发 明 特 性 的 更 充 分 理 解, 根 据 本 发 明 的 优 选 实 践 性 实 施 例, 一 组 附 图 结 合 作 为 所 述 说 明 书 的 整 体 部 分, 其 中 下 述 内 容 作 为 描 述 性 而 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 : 0034 图 1 示 出 了 用 于 机 加 工 大 型 曲 轴 的 机 械 的 优 选 实。

33、 施 例 的 示 意 性 透 视 图, 其 中 可 观 测 到 带 电 机 的 中 心 架 以 及 几 个 操 作 员 位 于 头 架 和 尾 架 之 间, 从 而 给 出 了 机 械 的 尺 寸 的 构 想。 0035 图 2 示 出 了 机 械 的 头 架 的 透 视 细 节, 其 中 可 观 测 到 用 于 将 旋 转 传 输 给 所 述 头 架 的 旋 转 轴 的 冠 形 齿 轮 的 两 个 蜗 轮。 头 架 的 外 部 元 件 示 出 为 透 明 的, 以 便 使 得 旋 转 传 输 机 构 更 清楚可见。 0036 图 3 以与图2 相同的方式示出了机械尾架的透视细节。 0037 。

34、图 4 与 图 2 和 3 类 似 地 示 出 了 带 电 机 中 心 架 的 透 视 细 节, 所 述 带 电 机 中 心 架 包 括 机 械 的 所 述 优 选 实 施 例, 其 中 一 个 传 输 旋 转 的 机 构 中 的 一 个 蜗 轮 的 端 部 附 加 有 电 子 角 度 位 置传感器, 所述一个传输旋转的机构包括可被观测到的所述带电机中心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参 考 附 图, 可 以 看 出, 在 本 发 明 的 一 个 可 能 实 施 例 中, 由 本 发 明 提 出 的 用 于 机 加 工 大 型 曲 轴 的 机 械 包 括 机 加 工 刀 具 (1), 其 配 置。

35、 成 沿 着 引 导 器 (2) 在 称 为 头 架 的 一 个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3) 与 称 为 尾 架 的 第 二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4) 之 间 移 动, 其 中 所 述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3, 4) 配置成附连曲轴(14) 的每一端并且将旋转扭矩传递给曲轴(14) 的每一端。 0039 机械包括位于第一端部支承元件(3) 的第一旋转轴(7) 上的第一电子角度位置传 感器(6) 以及位于第二端部支承元件(4) 的第二旋转轴(9) 上的第二电子角度位置传感器 (8), 使 得 所 述 第 一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3) 的 旋 转 与 第 二 端 部 支 承 。

36、元 件 (4) 的 旋 转 同 步, 藉 此 电 子 机 构 用 于 借 由 使 用 机 械 的 控 制 模 块 将 源 自 于 电 子 角 度 位 置 传 感 器 的 信 号 以 及 独 立 地 作 用于每个端部支承元件(3, 4) 的驱动机构的作用同步。 所述电子角度位置传感器包括旋转 驱动传感器。 0040 类 似 地, 机 械 包 括 报 警 机 构, 当 曲 轴 (14) 旋 转 的 同 步 性 的 具 体 差 异 在 其 端 部 支 承 说 明 书 CN 102036774 ACN 102036777 A 5/5 页 7 元 件 的 每 个 上 被 超 出 时, 该 报 警 机 构。

37、 允 许 停 用 该 机 械, 从 而 帮 助 避 免 作 用 到 所 述 曲 轴 上 的 过量应力。 0041 此 外, 机 械 还 具 有 中 间 支 承 元 件 (5), 包 括 配 置 成 接 收 被 机 加 工 的 曲 轴 (14) 的 中 间 跨 度 的 支 承 件 以 及 将 旋 转 运 动 传 递 给 所 述 曲 轴 (14) 的 带 电 机 中 心 架, 其 中 所 述 中 间 支 承元件(5) 配置成在所述第一端部支承元件(3) 和所述第二端部支承元件(4) 之间移动。 0042 带电机中心架具有中间电子角度位置传感器(10), 其配置成允许所述带电机中心 架的旋转运动经由。

38、机械的控制模块而与端部支承元件(3, 4) 的运动同步。 0043 端 部 支 承 元 件 (3, 4) 和 中 间 支 承 元 件 (5) 的 每 个 均 包 括 配 置 成 独 立 旋 转 的 电 机 (11), 从 而 每 个 支 承 元 件 (3, 4, 5) 包 括 借 由 与 被 机 加 工 的 曲 轴 (14) 的 旋 转 轴 切 向 啮 合 的 传 输 旋 转 的 机 构, 所 述 传 输 旋 转 的 机 构 包 括 每 支 承 元 件 (3, 4, 5) 的 两 个 切 向 啮 合 旋 转 蜗 轮 (12), 其 配 置 成 旋 转 冠 形 齿 轮 (13), 从 而 将 其。

39、 旋 转 直 接 传 递 给 曲 轴 (14) 的 每 个 支 承 元 件 (3, 4, 5)。中间电子角度位置传感器(10) 位于切向啮合旋转蜗轮(12) 上。 0044 根 据 该 说 明 以 及 所 附 一 组 附 图, 本 领 域 技 术 人 员 将 能 够 理 解 的 是, 所 公 开 的 本 发 明实施例可以多种方式结合且被包括在本发明的目标内。 本发明已经参考其一些优选的实 施 例 进 行 描 述, 但 是 对 于 本 领 域 技 术 人 员 来 说 将 清 楚 的 是, 在 不 脱 离 本 发 明 所 要 求 保 护 的 目标的前提下可引入在所述优选实施例内的多种型式。 说 明 书 CN 102036774 ACN 102036777 A 1/4 页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036774 ACN 102036777 A 2/4 页 9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036774 ACN 102036777 A 3/4 页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036774 ACN 102036777 A 4/4 页 11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036774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