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车桥独立悬架.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639140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27540.5

申请日:

2009.03.13

公开号:

CN101830154A

公开日:

2010.09.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0G 3/00申请公布日:20100915|||公开

IPC分类号:

B60G3/00; B60G11/28; B60K17/28

主分类号:

B60G3/00

申请人:

叶海

发明人:

叶海

地址:

1610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锦湖名苑舒水园3号楼2单元4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无车桥独立悬架,把传动轴、差速器、离合器/制动器都固定安装在车架上,可以达到1增加汽车底盘距离地面的间隙;2减小汽车弹簧下面的质量,使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得到比较大的提高;3简化悬架/轮毂的结构;4减小变速箱的传动比,进而减轻动力传动系统的重量;5改善汽车的燃料经济性的目的。特征是:悬架曲拐体9有两个转动中心,第一个转动中心a与轮毂7轮胎8的中心重合,保证轮胎8轮毂/内齿圈7的旋转;第二个转动中心b与驱动齿轮6的中心重合,保证整个轮胎8和悬架运动体可以围绕第二个中心摆动,使轮胎8适应地面的变化;这两个中心距离固定;固定在车架上的驱动齿轮6的动力,驱动轮毂7上的内齿轮;

权利要求书

1: 无车桥独立悬架,把传动轴、差速器、离合器/制动器都固定按装在车架上,其特征是:悬架曲拐体9有两个转动中心,第一个转动中心a与轮毂/内齿圈7轮胎8的中心重合,保证轮胎8轮毂/内齿圈7的旋转;第二个转动中心b与驱动齿轮6的中心重合,保证整个轮胎8和悬架运动体可以围绕第二个中心摆动,使轮胎8适应地面的变化;这两个中心距离固定;固定在车架上的驱动齿轮6的动力,驱动轮毂7上的内齿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曲拐体9,其特征是两个转动中心a、b的轴心线可以不平行,悬架曲拐体9的平面不垂直于轴心b,使得轮胎8可以不垂直于地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曲拐体9,其特征是空气弹簧支坐10的活动空间在车架内部,使得空气弹簧/减震器的运动都得到车架的保护,它们的质量都是弹簧上质量。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车桥独立悬架,特征是离合器/制动器4经过传动轴5布置在车架内部,具有动力传动、动力分离、车辆制动的复合功能。

说明书


无车桥独立悬架

    本发明属于汽车悬架结构和动力传递结构。

    现有的汽车悬架在弹簧下面除了轮胎轮毂以外,还有制动器、后桥、差速器、传动轴和减震器等金属设备,这些设备没有固定安装在车架上,工作条件恶劣,容易碰撞损坏,生产要求比较高;这些部件一方面增加了弹簧下面的质量,质量越大汽车行驶的平顺性越差;另一方面使车身距离地面的间隙减小,影响汽车通过复杂地面的能力;簧下质量越大,燃料经济性也自然越差。

    为了取消非固定安装的动力传递、车桥等,本发明通过新的结构使传动轴、差速器、后桥、驱动轴、制动器、减震器部件等安排在汽车车架以上,仅仅独立悬架和轮毂、轮胎进行有限的上下和旋转运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传动轴、差速器、驱动轴、制动器、减震器部件等固定安排在汽车车架上,发动机的动力经传动轴、差速器、驱动轴传递,到达制动器/离合器,再经过驱动轴/驱动齿轮,直接驱动轮毂内齿轮;悬架曲拐体仅仅可以围绕驱动轴的中心摆动旋转运动,完成轮胎适应地面变化的运动;悬架曲拐体在车架内部固定安装弹簧/减震器支坐,弹簧/减震器部件等固定安排在汽车车架上,依靠空气弹簧的弹力,驱动悬架曲拐体做往复运动。

    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可以达到1增加汽车底盘距离地面的间隙;2减小汽车弹簧下面的质量,使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得到比较大的提高;3简化悬架/轮毂的结构;4减小变速箱的传动比,进而减轻动力传动系统的重量;5改善汽车的燃料经济性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动力传递系统原理图。

    图2是悬架曲拐体机构运动简图。

    图3是图2的运动分析图。

    图4是图2的运动分析图。

    图5是悬架曲拐体倾斜原理图。

    在图中,1差速器,2传动轴,3半轴,4离合器/制动器,5驱动轴,6驱动齿轮,7轮毂/内齿圈,8轮胎,9悬架曲拐体,10空气弹簧支坐,11车架及悬架固定卡坐。

    在图1中,从传动轴2过来的动力经过差速器1,半轴3,向离合器/制动器4传递,如果离合器/制动器4分开,驱动动力切断,汽车滑行;如果离合器/制动器4的制动盘进一步运动,实现制动器制动;反之,离合器/制动器4闭合后,动力经过驱动轴5驱动齿轮6做定轴旋转运动;离合器/制动器4具有动力传动、动力分离、车辆制动的复合功能。

    在图2中,悬架曲拐体9有两个中心,一个是其本身和轮毂/内齿圈7共同的中心,保证轮毂/内齿圈7的旋转运动(驱动汽车前进);另一个是悬架曲拐体9与驱动轴6共同的中心,保证悬架相对车架的旋转和上下运动。

    驱动齿轮6与轮毂/内齿圈7中的内齿轮啮合,两齿轮的分度圆(或者叫节圆)相切,驱动轮胎8同向旋转运动;

    在图3中,轮毂/内齿圈7的中心轴固定安装在悬架曲拐体9的第一中心a轴上,做定心旋转运动;在悬架曲拐体9做摆动运动的同时,轮毂/内齿圈7和轮胎8做无限制的旋转运动,驱动汽车前进/倒退。

    悬架曲拐体9的第二中心轴b与驱动轴5的中心同心,悬架曲拐体9可以围绕驱动轴5和驱动齿轮6的中心b旋转摆动运动,完成轮胎8适应地面变化的运动;

    在图5中,悬架曲拐体9上两个转动中心a、b的轴心线可以不平行,悬架曲拐体9的平面不垂直于轴心b,使得轮胎8可以不垂直于地面;

    在图1中,车身上的车架及悬架固定卡坐11不动,从外面约束悬架曲拐体9第二中心轴b与驱动轴6的中心同一轴心旋转运动;悬架曲拐体9同时与空气弹簧支坐10是刚性一体的,驱动空气弹簧支坐10在车架内部的空间中往复运动,这使得空气弹簧/减震器的运动都得到车架的保护,它们的质量都是弹簧上质量。空气弹簧/减震器的反向弹簧力使悬架做返回运动。

    在图4中,L为悬架曲拐体9上a、b两个中心的偏心距,当悬架曲拐体9上下摆动幅度为上下各30度的时候,轮胎8的上下摆动距离是L;当悬架曲拐体9上下摆动的幅度是上下各45度的时候,悬架曲拐体9上下摆动的幅度是1.4L;

    在图3中,在轮胎8遇到障碍,产生高低颠簸的情况下,轮胎8和轮毂7悬架曲拐体9等绕驱动轴5的中心b旋转,驱动齿轮6与驱动轴5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与内齿圈7的位置虽然发生了角度变化,但齿轮节圆相切的关系没有变化,不影响驱动齿轮6的驱动运动;

    悬架曲拐体9上固定的空气弹簧支坐10,把旋转位移产生的力传递到减震器/空气弹簧上,实现车轮的避震运动;汽车通过该障碍后,空气弹簧上的弹力驱动支杆10,做回复运动,驱动车轮8返回原来的位置。

    驱动齿轮6与内齿圈的传动比可以达到1∶3~1∶5,从而使传动轴2、差速器1、半轴3、驱动轴5的转速大大的提高。

    相比与有车桥的驱动/悬架系统,无车桥独立悬架的优越性:

    1、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能。

    任何一本正规的汽车结构教材都有这样的介绍,由于汽车弹簧以下的质量大幅度的减少,弹簧以下运动部分的振动周期加快,或者说是轮胎等部分的响应速度大幅度加快,使得汽车整体的行驶平顺性能达到比较大的改善。这个结果首先使得乘客比较舒服,其次车身和车上物品的寿命可以延长。

    2、提高燃料经济性。

    由于汽车行驶平顺性能的改善,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可以得到比较大的提高。在不良路面上可以明显节省燃料。

    3、提高汽车的通过性能。

    汽车底盘下面没有了活动的传动轴,差速器,制动器等部件,车架对传动系统可以进行适当的保护,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通过性能可以得到比较大的提高。

    4、简化汽车运动部分的结构。

    传动轴,差速器,制动器等部件固定按装在汽车的车架上,工作环境得到改善,没有碰撞损坏的条件,零件可以做的更加精小。

    5、降低变速比。

    轮边悬架的驱动轴需要的扭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或者更小,转速提高3倍或者更多,发动机的动力可以经过比较细的传动轴传递,在比较小的差速器中差速,这样就可以间接的降低汽车的整体质量(重量);

    6、为电动汽车的结构改善奠定基础。

    电动汽车如果选择两个驱动轮各用一个电机驱动的方法,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就可以实现电机驱动/电机制动,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能量。同时还可以避免汽车制动器给汽车额外增加的重量。

    

无车桥独立悬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无车桥独立悬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无车桥独立悬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车桥独立悬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车桥独立悬架.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无车桥独立悬架,把传动轴、差速器、离合器/制动器都固定安装在车架上,可以达到1增加汽车底盘距离地面的间隙;2减小汽车弹簧下面的质量,使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得到比较大的提高;3简化悬架/轮毂的结构;4减小变速箱的传动比,进而减轻动力传动系统的重量;5改善汽车的燃料经济性的目的。特征是:悬架曲拐体9有两个转动中心,第一个转动中心a与轮毂7轮胎8的中心重合,保证轮胎8轮毂/内齿圈7的旋转;第二个转动中心b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