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阀体.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638577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64457.X

申请日:

2011.01.21

公开号:

CN104633175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K 11/044申请日:20110121|||公开

IPC分类号:

F16K11/044

主分类号:

F16K11/044

申请人:

法斯泰斯特公司

发明人:

罗伯特·丹尼尔森; 斯坦利·梅森格尔

地址:

美国明尼苏达州

优先权:

61/299,425 2010.01.29 US; 12/985,598 2011.01.06 US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代理人:

王维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维修阀组件,所述维修阀组件被设计成通过减少阀组件的泄漏通道的数量使泄漏减到最低。此外,所述维修阀组件被设计成允许连接至多种不同的制冷系统并具有更高的流量。所述阀组件可与目前的维修工具接合,因此不需要购置新的维修工具。在所述阀组件中,维修连接被设计为截流阀的一部分并且与冷凝器侧端口相通。因此,通过组合的维修连接和截流阀结构实现了通过冷凝器侧端口的初始处理和通过蒸发侧端口的后续处理。一旦安装后,所述的阀组件具有一个泄漏通道,而不是已知阀组件的两个泄漏通道。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维修阀组件,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装置和蒸发装 置,所述维修阀组件包括:
具有通道的外壳,与所述通道相通用于连接至所述冷凝器装置的冷凝器侧端 口,与所述通道相通用于连接至所述蒸发装置的蒸发侧端口,和与所述通道相通 的维修端口;
阀装置,所述阀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通道内,所述阀装置包括截流球阀和 控制阀;
所述截流球阀控制通过所述外壳的流体并且可转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 三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允许冷凝器侧端口和维修端口之间通过所述截流球阀 的流体相通,所述第二位置阻止冷凝器侧端口与蒸发侧端口和维修端口之间的流 体相通但允许蒸发侧端口与维修端口之间通过所述截流球阀的流体相通,而所述 第三位置允许所述冷凝器侧端口和蒸发侧端口通过所述截流球阀的流体相通;和
所述控制阀控制通过所述维修端口的流体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 所述第一位置阻止流体通过所述控制阀并从而阻止流体通过所述维修端口,而所 述第二位置允许流体通过所述控制阀并从而允许流体通过所述维修端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修阀组件,其中所述蒸发侧端口包括具有固定至 所述外壳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管,所述第二端是闭合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维修阀组件,其中所述管形成有至少一个台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修阀组件,其中所述控制阀包括活塞阀,所述活 塞阀当处于其第一位置时与所述通道的内部形成金属对金属密封。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修阀组件,其中所述冷凝器侧端口和所述蒸发侧 端口彼此平行,并且所述维修端口具有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冷凝器侧端口和所述 蒸发侧端口中的一个成约90度或更小角度的一轴线。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维修阀组件,其中金属对金属密封形成在所述活塞 阀的第一端;并且所述活塞阀还包括从所述外壳伸出的第二端,邻近所述第二端 的六角形工具接合部分,和位于所述六角形工具接合部分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外 螺纹。

7.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维修阀组件,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装置和蒸发装 置,所述维修阀组件包括:
具有通道的外壳,与所述通道相通用于连接至所述冷凝器装置的冷凝器侧管, 与所述通道相通用于连接至所述蒸发装置的蒸发侧管,和与所述通道相通的维修 端口;
所述蒸发侧管具有固定至所述外壳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端是闭合的,并且所述蒸发侧管形成有至少一个台阶;
阀装置,所述阀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通道内,所述阀装置包括截流球阀和 控制阀;
所述截流球阀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壳内,所述截流球阀包括彼此不流体相通的 至少两个单独的流体路径,并且所述截流球阀可转至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置以便 通过至少两个单独的流体路径选择性地控制流体通过冷凝器侧管、蒸发侧管和维 修端口之间的外壳;
套管,所述套管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壳内并固定至截流球阀,以便在转动所述 套管时转动所述球阀,所述套管包括伸出外壳通过所述维修端口的一端;和
所述控制阀可转动地设置在套管内并伸过套管的一端,所述控制阀包括内部 流体路径,所述内部流体路径通过所述维修端口与大气相通并且可选择性地被设 置成通过所述截流球阀的至少两个单独的流体路径与冷凝器侧管和蒸发侧管相 通,所述控制阀相对于所述套管可移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阻止 流体通过内部流体路径并通过所述维修端口,而第二位置允许流体通过所述内部 流体路径并通过所述维修端口。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维修阀组件,其中所述控制阀包括活塞阀,所述活 塞阀当处于其第一位置时与所述套管的内部形成金属对金属密封。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维修阀组件,其中所述冷凝器侧管和所述蒸发侧管 彼此平行,并且所述维修端口具有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冷凝器侧管和所述蒸发侧 管中的一个成约90度或更小角度的一轴线。

说明书

说明书制冷阀体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10年1月29日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 61/299425和申请日为2011年1月6日的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No.12/985,598的优 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维修阀组件,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冷凝 器装置和位置远离冷凝器装置的蒸发装置。
背景技术
在某些制冷系统,例如分体系统空调装置中,维修阀组件用于在制造过 程中以及系统安装后提供进入系统的不同部件的入口。分体系统空调装置是一种 安装在与蒸发装置不同位置的冷凝器装置。大多数家用的中央空调系统是分体系 统的一个示例,其中冷凝器装置设置在室外,而蒸发装置位于炉中。
图1示出了一种传统的维修阀组件2,所述维修阀组件2具有外壳4、冷 凝器侧端口6和蒸发侧端口8。活塞10被设置在外壳内并且被用于使制冷系统的 冷凝器侧隔离或使蒸发侧和冷凝器侧之间允许有流动通道。可移去的盖子12被固 定至外壳4并且被移去以便检修活塞10,因此活塞可被转动以便在图1所示的隔 离位置到允许蒸发侧和冷凝器侧之间流动的位置之间改变活塞在外壳中的位置。 入口阀(检修阀)14提供进入外壳4的内部的入口,用于对组件2所连接的制冷系统 进行维修。
在通常的使用中,在工厂时阀组件2的冷凝器侧端口6被连接至冷凝器 装置。活塞10被向外驱动以便在蒸发侧和冷凝器侧之间提供流动通道。制造商会 使用适当的工具连接到蒸发侧端口8并且对泄漏进行测试,排空系统中的空气/杂 质,并且注入制冷剂。随后活塞10被关闭以便隔离冷凝器侧并且移去工具。可以 通过入口阀14进行处理,但是更通常的是通过蒸发侧端口8进行处理。一旦系统 准备好安装,蒸发侧端口8被连接至蒸发旋管。安装者和下游维修人员于是可将 维修工具连接到入口阀14以便排空系统或进行其它维修保养工作,而活塞10再 次打开以使得制冷剂可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侧之间流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维修阀组件,所述维修阀组件被设计成通过减少阀组 件的泄漏通道的数量使泄漏减到最低。此外,所述维修阀组件被设计成允许连接 至多种不同的制冷系统并且具有更高的流量。所述阀组件可接合目前的现场工具, 因此不需要购置新的维修工具。
在所述的阀组件中,维修连接被设计成截流阀的一部分并且具有与冷凝 器侧端口相通的默认设置。因此,通过组合的维修连接和截流阀结构可进行通过 冷凝器侧端口的初始处理和通过蒸发侧端口的后续处理。一旦安装,所述的阀组 件具有一个泄漏通道,与图1中所示阀组件中的两个泄漏通道形成对比。
在一个实施例中,维修阀组件用于包括冷凝器装置和蒸发装置的制冷系 统。所述阀组件包括具有通道的外壳,与所述通道相通用于连接至冷凝器装置的 冷凝器侧端口,与所述通道相通用于连接至蒸发装置的蒸发侧端口,和与所述通 道相通的维修端口。阀装置被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通道内。所述阀装置包括截流阀 和控制阀,其中所述截流阀控制通过外壳的流体,并且具有允许冷凝器侧端口和 维修端口之间流体相通的第一位置以及阻止冷凝器侧端口与蒸发侧端口和维修端 口之间流体相通但允许蒸发侧端口和维修端口之间流体相通的第二位置。所述控 制阀控制通过维修端口的流体,并且具有阻止流体通过控制阀并从而阻止流体通 过维修端口的第一位置以及允许流体通过控制阀并从而允许流体通过维修端口的 第二位置。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传统的维修阀组件。
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维修阀组件的透视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维修阀组件的一部分的近视图。
图4是类似于图2的视图,但是盖子被取下。
图5是图2所示维修阀组件的剖视图,其中截流阀和控制阀都向冷凝器 侧打开。
图6是类似于图5的视图,但是其中截流阀关闭并且控制阀关闭。
图7是类似于图6的视图,但是其中控制阀打开。
图8是类似于图5的视图,示出了冷凝器侧端口和蒸发侧端口之间的流 动通道。
图9是类似于图8的视图,但示出了盖子。
图10是维修阀组件的可替换实施例的视图,其中截流阀打开并且控制阀 打开。
图11是类似于图10的视图,但是其中截流阀闭合并且控制阀闭合。
图12是类似于图10的视图,其中截流阀打开而控制阀闭合。
图13是维修阀组件的可替换实施例的视图,其中截流阀打开并且控制阀 打开。
图14是类似于图13的视图,但是其中控制阀闭合。
图15是类似于图13的视图,其中截流阀处于第二位置而控制阀打开。
图16是类似于图13的视图,示出了冷凝器侧端口与蒸发侧端口之间的 流动通道并且控制阀闭合。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见图2-4,示出了结合本文所述构思的维修阀组件20。维修阀组 件20在本申请中会被描述成用于分体系统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安装在与 蒸发装置不同位置的冷凝器装置。可使用本文所述构思的制冷系统的示例包括但 不限于空调系统或用于存放食物的冰箱。本文所述的构思也可用于其它类型的分 体系统。
维修阀组件20包括外壳22,所述外壳22具有冷凝器侧端口24、蒸发侧 端口26、维修端口28,和可取下地设置在维修端口上的盖子30。维修阀组件20 的部件主要可由金属或金属合金(例如青铜)制成,所述金属或金属合金可与结合维 修阀组件的制冷系统所使用的流体相容,尽管如果确定所用的材料可与制冷系统 流体相容也可以使用其它材料包括对一些部件采用塑料。
外壳22被示出为大体是矩形的并且具有形成于其中的流体通道32。流体 通道32是外壳的基本上中空的内部部分。
冷凝器侧端口24包括开口34(在图5中可见),所述开口34形成在与流 体通道32相通的外壳22的一个侧壁中;和管36,所述管36具有第一端,所述第 一端被钎接、焊接或通过其它方式固定入开口34并从外壳向第二相对端突出。在 维修阀组件20的使用中,冷凝器侧端口24尤其是管36的第二端在工厂时被连接 至制冷系统的冷凝器装置。外壳22内是流体端口37,所述流体端口37使冷凝器 侧端口24与通道32相通。
蒸发侧端口26包括开口38,所述开口38形成在与包含开口34的侧壁相 对并且与流体通道32相通的外壳22的侧壁中;和管40,所述管40具有第一端, 所述第一端被钎接、焊接或通过其它方式固定入开口38并从外壳向第二相对端突 出。管36的纵轴被示出为基本平行于管40的纵轴,其中管36、40的轴线沿着外 壳22的长度彼此偏置。管36、40还可以具有其它的定向,例如管的轴线可以对 准(即,成一直线)而没有偏置。在维修阀组件的使用中,当维修阀组件被完全 安装时,蒸发侧端口尤其是管40的第二端被连接至制冷系统的蒸发装置。
管40的第二端被示出为是闭合的,因此流体不能通过管40的第二端泄 漏,直到移去闭合装置。如同所示出的示例,闭合装置可以与管40一体形成;或 者闭合装置可以包括可移除地安装在管中的临时堵塞装置例如钎焊盖或密封塞。 管40还示出为具有至少一个台阶42或多个台阶,使得管40具有不同直径的部分 40a、40b,其中部分40b的直径小于部分40a的直径。在另一结构中,管40可被 设置成具有尺寸增大的台阶,使得部分40b大于部分40a。对管40使用一个或多 个台阶提供了不同的管直径,使得管在与蒸发装置连接的安装过程中在合适的管 直径处被切割。因此,管40可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系统。
参见图4和5,维修端口28包括通过外壳22的端部形成并且与流体通道 32相通的开口44。维修端口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部分46、环形槽48和盖子密封 表面50。
阀装置60被设置在维修端口28和外壳的通道32内,并且从外壳伸出。 阀装置60通过控制冷凝器侧端口24、维修端口28、和蒸发侧端口26之间的流体 以及控制通过维修端口的流体来控制通过外壳22的流体。为了完成这些任务,阀 装置60包括截流阀62和控制阀64。
如图3-5中所示,截流阀62是活塞阀的形式,其中活塞主体70具有设 置在维修端口28内的一端和从外壳伸出的第二端。活塞主体70大体是圆柱形的 并且包括从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中央通道72。
活塞主体70的外部包括第一螺纹部分74,所述第一螺纹部分74接合形 成在维修端口28的内部的内螺纹。螺纹部分74允许活塞主体旋入和旋出维修端 口,从而根据希望的流动路径调节活塞主体的位置。在两个肩部76a、76b之间形 成的密封槽也形成在活塞主体70的外部,并且密封78被设置在密封槽中。密封 78与维修端口的内表面形成密封以阻止流体泄漏通过活塞主体。
活塞主体70从外壳伸出的部分包括用于与标准维修连接工具连接的第二 螺纹部分80,和六角形表面82,所述六角形表面82可与一工具接合用于转动活 塞主体70以便调节其位置。
活塞主体70还包括活塞头84,所述活塞头84从其第一端延伸出并且通 过周向间隔的支座86(在图3中最佳示出)固定至活塞主体,所述支座从活塞头 延伸到活塞主体的内部。当活塞主体70朝向和背离维修端口被驱动时,活塞头84 随着活塞主体70运动。在支座86之间限定有间隙,并且活塞头84与活塞主体70 的端部间隔以限定通过活塞头到达中央通道72和自中央通道72通过活塞头的流 动路径(由图5中的线示出)。
随活塞头84设置有杆88,所述杆88在中央通道72内朝向活塞主体70 的第二端延伸。控制阀64包括提动阀90,所述提动阀90具有套管92,所述套管 92被设置在杆88的端部上并且在杆88的端部上可滑动;和提动阀头94,所述提 动阀头94的直径大于套管92的直径。弹性密封96被固定至提动阀头94,用于与 由通道72的减小直径部分形成的活塞主体70的内部上的密封表面98密封接合。
螺旋形弹簧100围绕杆88设置并且具有与支座86的端部接合的一端和 与提动阀头94接合的第二端。弹簧100通常将提动阀头94偏压成与密封表面98 密封接合,如图3所示,阻止流体流过通道72并流过活塞主体70。在该位置,在 杆88的端部和套管92的端部之间存在间隙。这使得通过维修连接工具上的针状 物或其它合适的突出部分可将提动阀90向图3中的左侧驱动,到达图5中所示的 打开位置,在该位置提动阀头94脱离密封表面98,允许流体流过活塞主体。
回到图2-4,盖子30具有内螺纹110,所述内螺纹110与螺纹部分46接 合,将盖子30固定在维修端口28之上。六角形表面112便于利用合适的工具或 通过手安装和取下盖子30。盖子30的内部还包括密封表面114,当盖子完全安装 好后,所述密封表面114与盖子密封表面50形成金属对金属密封。
现在参见图2-4以及图5-9来描述维修阀组件20的使用和操作。提供了 安装有盖子或没有安装盖子的维修阀组件20。此时,管40的第二端是闭合的,如 图2和4所示;而提动阀90通过弹簧被偏压至第一闭合位置。
通过将管36连接至冷凝器装置随后将冷凝器侧端口24连接至制冷系统 的冷凝器侧。盖子(如果有的话)也被取下。如果还未就位,活塞主体70被驱动到 图5中所示的第一位置,提供冷凝器侧端口和维修端口之间的流体相通。
本领域已知的合适的处理工具随后被连接至维修端口。这将提动阀90驱 动到图5中所示的第二位置,打开了通过控制阀的流动路径并从而允许流过维修 端口与冷凝器侧,如流动路径线所示。
一旦完成冷凝器侧的处理,移去处理工具并通过弹簧使提动阀偏压回到 关闭位置。随后通过转动活塞主体70将活塞主体70驱动入外壳22,直到活塞头 84到达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活塞头与流体端口37接合并密封,如图6所示。 活塞头和流体端口形成金属对金属密封,所述金属对金属密封通过阻止冷凝器侧 端口与蒸发侧端口和维修端口之间的流体相通气密密封系统。不过,允许蒸发侧 端口和维修端口之间的流体相通。通过安装盖子30表面50、114的金属对金属密 封增加了二次密封以提供防漏系统。
此时,冷凝器装置和连接的维修阀组件20被储存和/或装运以供安装。在 该延迟期间,流体泄漏成为最大的担心,这通过上文讨论的密封来防止。
当冷凝器装置准备好安装时,安装者会在适用于图7所示系统的直径处 切断管40。由于台阶42,一个管40可匹配多种不同的系统。可替换的,可移去 的塞被从管40取下。管现在打开的端部被连接至制冷系统的蒸发侧。安装者随后 利用标准维修连接工具连接至阀组件20的维修端口28。这打开了提动阀,如图7 所示,并且安装者通过所示的流动路径处理系统的蒸发侧。一旦处理完毕,移去 维修连接工具,并且提动阀被偏压回到闭合位置。
随后驱动活塞主体70以使活塞主体退回到图8所示的第一位置,在所述 第一位置活塞头脱离流体端口并且允许冷凝器侧和蒸发器侧如流体路径所示彼此 相通。盖子30随后可被重新安装在维修端口上,如图9中所示,以密封系统。
对于往后系统的维护,例如添加制冷剂、获取读数等,可取下盖子30并 且可通过维修端口经由控制阀64进入系统。维修端口被设计成可与现有的维修连 接工具接口,从而不需要购买新的维护设备。
参见图10-12,示出了维修阀组件200的另一可替换实施例。组件200包 括具有通道204的外壳202,与所述通道相通用于连接至冷凝器装置的冷凝器侧端 口206,与所述通道相通用于连接至蒸发装置的蒸发侧端口208,和与所述通道相 通的维修端口210。蒸发侧端口208可具有与图2-9中的阀组件20类似的一个或 多个台阶。
在本实施例中,冷凝器侧端口206和蒸发侧端口208与外壳202一体形 成,例如形成一件式锻造结构。此外,冷凝器侧端口206和蒸发侧端口208彼此 对准从而提供成一直线的流动路径。与阀组件20一样,蒸发侧端口208初始具有 闭合的端部212。
阀装置214被设置在维修端口210和通道204内。阀装置214通过控制 冷凝器侧端口206、维修端口210、和蒸发侧端口208之间的流体以及控制通过维 修端口的流体来控制通过外壳202的流体。为了完成这些任务,阀装置214包括 截流阀216和控制阀218。
截流阀216是活塞阀的形式,其中活塞主体220具有设置在维修端口内 的一端和从外壳伸出的第二端。活塞主体220大体是圆柱形的并且包括从一端延 伸到另一端的中央通道222。
活塞主体220的外部包括第一螺纹部分224,所述第一螺纹部分224与形 成在维修端口210的内部上的内螺纹接合。螺纹部分224允许活塞主体旋入和旋 出维修端口,从而根据希望的流动路径调节活塞主体的位置。在两个肩部226a、 226b之间形成的密封槽也在活塞主体220的外部形成,并且密封228被设置在密 封槽中。密封228与维修端口的内表面形成密封以阻止流体泄漏通过活塞主体。
活塞主体220从外壳伸出的部分包括第二螺纹部分230,用于与标准维修 连接工具连接;和六角形表面232,用于与一工具接合以便转动活塞主体220以调 节其位置。
活塞主体220还包括在其第一端处的活塞头234。当活塞主体220被驱动 入维修端口和自维修端口被驱动出时,活塞头234随活塞主体220运动。杆236 从活塞头伸出并且在杆236和活塞主体220的内部之间限定流动路径。在邻近活 塞头234的活塞主体220中形成径向开口238,以便提供流动路径和活塞主体的外 部之间的相通。
控制阀218包括提动阀240,所述提动阀240具有杆242可滑动地设置在 杆236的通道内,和提动阀头244,所述提动阀头244的直径大于杆242的直径。 提动阀头244具有弹性密封245固定至其表面,用于与由通道222的减小直径部 分所形成的活塞主体220的内部上的密封表面246密封接合。
螺旋形弹簧248围绕杆242设置并且具有与杆236的端部接合的一端和 与提动阀头244接合的第二端。弹簧248通常将提动阀头244偏压成与密封表面 246密封接合,如图11中所示,阻止流体流过通道222并流过活塞主体220。伸 长杆250从提动阀头244伸入由维修连接工具上的针状物或其它合适的突出部分 接合的一位置,到图10所示的打开位置,在该位置提动阀头244离开密封表面246, 允许流体流过活塞主体。
假设阀组件200被安装至冷凝器侧,图10示出了截流阀216处于第一位 置,允许冷凝器侧端口和维修端口之间的流体相通,而通过控制阀218处于第二 位置,允许流体通过控制阀并从而允许流体通过维修端口。图10所示的状态类似 于图5中对于阀组件20所示的状态。
一旦完成冷凝器侧的处理,移去处理工具,而提动阀240会通过弹簧248 偏压回到闭合位置。通过转动活塞主体直到活塞头234到达第二位置随后将活塞 主体220驱动入外壳,其中在第二位置,活塞头与外壳的内部接合并形成密封, 如图11中所示。活塞头和外壳形成金属对金属密封,通过阻止冷凝器侧端口与蒸 发侧端口和维修端口之间的流体相通气密密封系统。不过,允许蒸发侧端口和维 修端口之间的流体相通。安装与盖子30类似的盖子,通过盖子和维修端口之间的 金属对金属密封增加了二次密封以提供防漏系统。
当冷凝器装置准备好安装时,安装者会在适用于系统的直径处切断蒸发 侧端口208的管。所述管现在的开口端被连接至制冷系统的蒸发侧。安装者随后 使用标准维修连接工具连接至阀组件200的维修端口210。这打开了提动阀然后安 装者处理系统的蒸发侧。一旦处理完毕,移去维修连接工具,而提动阀偏压回到 闭合位置。
活塞主体220随后被驱动以使活塞主体退回到第一位置,如图12所示, 在所述第一位置活塞头脱离(流体端口)并且使得冷凝器侧和蒸发器侧彼此相通。随 后可将盖子重新安装在维修端口上以密封系统。
对于往后系统的维护,例如添加制冷剂、获取读数等,可以取下盖子并 且通过维修端口经由控制阀进入系统。维修端口被设计成与现有的维修连接工具 接口,从而不需要购买新的维护设备。
图13-16示出了将球阀用作截流阀的维修阀组件300的另一个可替换实 施例。组件300包括具有通道304的外壳302,与所述通道相通用于连接至冷凝器 装置的冷凝器侧端口306,与所述通道相通用于连接至蒸发装置的蒸发侧端口308, 和与所述通道相通的维修端口310。蒸发侧端口308可具有类似于图2-9所示的阀 组件20的一个或多个台阶。
在本实施例中,冷凝器侧端口306和蒸发侧端口308彼此对准从而提供 成一直线的流动路径。蒸发侧端口308可具有闭合端,或者如图13所示,端部是 开口的。
阀装置312被设置在维修端口310和通道304内。阀装置312通过控制 冷凝器侧端口306、维修端口310、和蒸发侧端口308之间的流体以及控制通过维 修端口的流体来控制通过外壳302的流体。为了完成这些任务,阀装置312包括 截流阀316和控制阀318。
截流阀316为球阀的形式,其中直角流动路径320如图13-15中所示而 直线流动路径322如图16所示。球阀被固定至套管326,所述套管326可转动地 设置在外壳内,使得套管326的转动引起球阀的转动。套管326包括位于其端部 处的平面部分327,用于接合转动套管326的工具。
控制阀318是活塞的形式,所述活塞包括第一螺纹部分324,所述第一螺 纹部分324与设置在维修端口310内的套管326的内部上所形成的内螺纹接合。 螺纹部分324允许控制阀活塞旋入和旋出以调节活塞的位置。在两个肩部之间形 成的密封槽也在控制阀318的外部形成,并且密封328被设置在密封槽中。密封 328与套管326的内表面形成密封以阻止流体泄漏通过活塞主体。
控制阀318从外壳伸出的部分包括第二螺纹部分330,用于与标准维修连 接工具连接;和六角形表面332,用于与转动控制阀318以调节其位置的工具接合。
控制阀318大体是中空的,具有开口端334,所述开口端334限定内部流 动路径。控制阀318的相对端限定活塞头336。在邻近活塞头336的控制阀318中 形成径向开口338,以提供内部流动路径和外部之间的相通。活塞头336被设计成 与套管326的内部上的密封表面339形成金属对金属密封。
阀组件300的作业如下。假设阀组件300被安装至冷凝器侧,图13示出 了截流阀316处于第一位置,允许冷凝器侧端口和维修端口之间的流体相通,而 控制阀318处于第二位置,允许流体通过控制阀并从而允许流体通过维修端口。 图13所示的状态类似于图5中对阀组件20所示的状态。
一旦冷凝器侧的处理完成,转动固定至截流阀316的套管326,以便直角 流动路径320连接蒸发侧和维修端口,如图15所示。随后移去处理工具。随后通 过转动阀318直到活塞头336到达活塞头与密封表面339接合并密封(如图14所示) 的位置。活塞头和密封表面形成金属对金属密封,通过阻止冷凝器侧端口与蒸发 侧端口和维修端口之间的流体相通密封系统。可替换的,可以首先驱动控制阀318 以便与表面339密封(如图14所示),然后将套管和截流阀转动至图15所示的位 置。
安装与盖子30类似的盖子,通过盖子和维修端口之间的金属对金属密封 增加了二次密封以提供防漏系统。盖子可包括与外壳302上的内径螺纹接合的外 径上的螺纹,并且可包括如同盖子30的金属对金属密封。可替换的,盖子可包括 与外壳上的外径螺纹接合的内径螺纹,以及与外壳形成的金属对金属密封,如同 盖子30。
当冷凝器装置准备好安装时,蒸发侧端口308被连接至制冷系统的蒸发 侧。随后驱动控制阀318以使活塞头336脱离密封表面339,从而使蒸发侧和维修 端口相通。安装者随后连接至维修端口并且处理系统的蒸发侧。一旦处理完成, 随后转动球阀以便直线流动路径322使得冷凝器侧和蒸发器侧彼此直接相通,如 图16所示。控制阀被螺纹旋入外壳以便将活塞头与密封表面接合并移去维修连接 工具。
盖子随后被重新安装在维修端口上以密封系统。
对于往后系统的维护,例如添加制冷剂、获取读数等,可以取下盖子并 且通过维修端口经由控制阀318进入系统。维修端口被设计成与现有的维修连接 工具接口,从而不需要购买新的维护设备。
阀组件20、阀组件200和阀组件300的所述和所示特征可以在大量的组 合中一起使用。例如,针对阀组件20所述的蒸发侧管上的台阶42可用于阀组件 300。其它没有特别提及的特征的组合是可预见的并且可能的。
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形式体现,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新颖性特征。 本申请所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应被认为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而非前文说明书进行限定;并且落入权利要求的等同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动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制冷阀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制冷阀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制冷阀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冷阀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阀体.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维修阀组件,所述维修阀组件被设计成通过减少阀组件的泄漏通道的数量使泄漏减到最低。此外,所述维修阀组件被设计成允许连接至多种不同的制冷系统并具有更高的流量。所述阀组件可与目前的维修工具接合,因此不需要购置新的维修工具。在所述阀组件中,维修连接被设计为截流阀的一部分并且与冷凝器侧端口相通。因此,通过组合的维修连接和截流阀结构实现了通过冷凝器侧端口的初始处理和通过蒸发侧端口的后续处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